义经

全49集

主演:泷泽秀明,石原里美,伊藤淳史,加藤雅也,渡哲也,松坂庆子,后藤真希,今井翼,小泉孝太郎,上户彩,中井贵一,松平健,神木隆之介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5

 剧照

义经 剧照 NO.1义经 剧照 NO.2义经 剧照 NO.3义经 剧照 NO.4义经 剧照 NO.5义经 剧照 NO.6义经 剧照 NO.13义经 剧照 NO.14义经 剧照 NO.15义经 剧照 NO.16义经 剧照 NO.17义经 剧照 NO.18义经 剧照 NO.19义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义经日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二世纪中叶,日本爆发平治之乱。平、源两大家族相互角力,最终源家落败,源义朝(加藤雅也 饰)也被乱军杀害。在此之后,义朝爱妻常盘(稻森泉 饰)及两个孩子赖朝(池松壮亮 饰)和牛若丸先后被强大的平清盛(渡哲也 饰)俘虏,并暂时保得性命。数年过去,牛若丸与敌人的孩子共同成长起来。为防止将来对自己不利,清盛将常盘嫁与他人,并责令牛若丸出家。  投身鞍马寺的少年经过数年磨练,终于成长为武功高强的青年豪杰(泷泽秀明 饰)。某日,他从新宫十郎义盛(大杉涟 饰)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从此背负起为家族报仇的使命。自此,浩劫辈出、浩浩荡荡的源平合战拉开了序幕……洪福齐天更美好的事第四季三毛流浪记被时间遗忘的土地迷失 第二季刺客道宝藏1923生命太漫长求精心切杨贵妃江陵刘海砍樵触目惊心谁的木琴金色池塘隋唐英雄3DVD版]卧虎藏龙:青冥宝剑超能特警2为人父母第五季站长夫人秘密图纸1965台湾散步-历史篇卡萨布兰卡国语嗜血灰熊王国第二季大风水海豚新历险记逆博孤城2020暖春爱情继续钛(2014)爱战也梭吞3内布拉斯加黑豹英语神秘的他最后一个堀与宫村真人剧版白马王子飞向太平洋爱情热力学定律七个会议紫禁城奇恋黄飞鸿少林拳

 长篇影评

 1 ) “如果”的悲剧

我说过,看《义经》是个很巨大的事情,不亚于作为一个不得不去做的任务来完成。至今完成到第三十九集。

最近为此找了一些相关日本的书籍,当然不会太史学角度,得到了一些旁人所写画的漫画书籍来阅读,例如目前作为起始的《漫画日本》。这是一本由韩国人写的相关日本的漫画,风格有点像蔡智忠。里面说到一些日本人由来已久的作风方式,尽管我也只是阅读了十分之一,却对看《义经》解开了很多谜团或者说是困扰。

比如说,《义经》中我最不能明白的事情之一在于赖朝和义经之间的交流。虽困乏于长途距离不可对视,却也未能明朗于书信。在我看来,那些书信把非常需要阐述清晰的思想和解释都被莫名其妙的语句所替代。因此,义经尽管善战骁勇,却一直苦恼于来自兄长莫名的漠视。其实赖朝心里是有相信他的位置的,但是赖朝需要测验他,几次三番。然而义经虽一直怀抱着充分的亲情,忠诚于赖朝,但他却没有让赖朝能够看到他赤红的心。

一直以来看这个剧集就让我对义经产生怜悯,进而成为一种着急。但略读了一些《漫画日本》后,就可以理解一些这样的情形,进而只能怪罪于日本式的暧昧。日本人在语言上是很少直白的,尤其在负面的时候,通常不会直接说“不好”“不行”“不可以”。因此,绕来绕去就是日本人语言的根本。其次,日本人是习惯于换位思考的,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从而提供对方的方便。例如,即使进入室内满头大汗也不能开口说口渴了,但主人是需要了解到的,并及时提供茶水。还有,不给对方带来困扰也是一个原则。不开口说口渴,是不希望给主人带来麻烦,尽管看上去一点也不算麻烦,但即使如此,也是不能的。

所以放到赖朝与义经的交流上,就不难看出,绕来绕去就是书信语言的根本。赖朝要测试义经,当然不会光面堂皇地告知;义经却认为亲情是固有的,因此只要怀抱着就可以了的心情。换位思考在此体现出其弱项,即是思考错位。如果义经了解赖朝,知道自己是需要通过测试才能得到哥哥最大的信赖;如果赖朝起初就不怀疑义经对其的忠诚。

是没有那么多如果的,因此悲剧总是会产生的。

 2 ) 理与情的纠缠

赶在还剩三集没看完的时刻动手写影评。【闲极无聊

这剧看得真让人纠结,遥记打开第一集的时候还是2012年那个明媚的秋季,直到2014年的现在我才慢吞吞地捱到了接近结尾部分。虽说NHK05版义经拍得还算是比较气势壮阔的,但是情节过分拖沓。当然这也不能过分怪编剧,因为既要把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中发生的这么多事塞进剧情,又要顾及人物塑造和细节表现,也是不容易的。剧中我唯一很满意的部分便是源平决战——坛之浦的时候,那几集拍得很悲壮,很有epic的感觉。

老实说,支持我一直把义经看下去的不是泷泽的美颜,而是源赖朝与源义经之间纠结无比的interaction(不知道这么说准不准确)。历史上的赖朝对于九郎义经应该只有嫉恨和忌讳吧~权势人家的兄弟之间围绕继承问题难免会冤仇相对,这个都不必说了,某位明君当年在玄武门射杀长兄和三弟就是最好的注脚吧~不过,此剧里面,按照泥轰人神一般的奇异思维,我们会经常看到,当源赖朝每逢听人提及或见到义经时候纠结的眼神——那眼神中既有暧昧又有杀气,或许这就是相爱相杀吧趴....不,这是双向的爱和义经单方面被杀【请忽略一个腐女的惯常思路和她过度发达的gayradar...

好了好了,说正经的。源赖朝和源义经之间不同寻常的敌对关系,在腐女看来或许是兄弟间那些难以言破的事= =不过,这一对兄弟之间的敌对,更带有着泥轰人文化思维的象征意味。

源赖朝致力于创建武士不分家世、按功勋享有封地的镰仓幕府,他理想中的天下即为武士的天下,与京都朝廷、公卿官家严格划分界限。在他统治下的镰仓朝廷秩序井然,公正严谨。而源义经一直向往着清盛公的西国天下,在那里,兄弟友爱,父母俱在,没有战乱和纷争,与外界宋国进行着贸易。他们二人的理想国度都可谓美好国家,虽然类型不一。但是却各有利弊。赖朝公的国度过分偏于条条框框的限制,这种过度理智化的统治会让人觉得很没有人情味(每次看到赖朝和政子坐在上座面无表情对着义经或家臣时,我就觉得他俩怎么那么像俩阎王呢)。而义经向往和规划的国度虽然听起来如同天国般美好,但是他又怎么能保证人性之恶不会破坏这世间呢,也即他口中所言“和睦没有战乱”很难实现,为了利益的纷争,在法度和理治不全之下,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境界的。

赖朝后来开始对义经的排挤和追杀诚然有忌讳他具备源氏血统的原因,但是这也不能全怪赖朝。在泥轰人一向来的记叙中,源义经的确是一个让主君感到害怕的危险份子。用天朝古时候的话来说,就是“人望颇重”。君主最不能容忍的身边人就是这种人吧。可是从臣属的角度来看,这是人主最理想的特质,能让人死心塌地地跟随,作为一生追求的mission。假若不幸在为人主征战中死了,死时也会露出欣慰的微笑,觉得这一生都值了。这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有时虽盲目,但是人性就是抵抗不住这魅惑,甘心付出一切。

记得以前瞅过辽太郎的《德川家康》,里面老狐狸伪装营造的也是这种人主魅力值。在历来的源义经形象中,他的人主魅力却是与生俱来的。幼年潜逃于奥州的路途中即表现出统领的特质,以及初到镰仓连赖朝的手下也对他颇有崇敬之感。在剧情版的义经形象中,这种人主特质尤为表现在他与家臣的坚固羁绊中。从逢魔时刻樱花飘落中遇到牟庆开始,源义经身边聚集了一帮忠臣死士。在很久一段时间内,源义经由于受到赖朝排挤,没有职位也没有任何作战任务,这帮家臣依旧忠心跟随,靠的便是源义经平日与家臣如同家人般的相处。剧里面表现了很多这样的情节,如家臣在堂下击节欢歌,以及九郎义经给赖朝长女和义仲长子讲述他与家臣的故事。在义经眼中,主仆之情是维系武士家族的纽带。

而这一点正好与赖朝的想法相反。在关于人质义仲长子
的问题上,赖朝的一个家臣因为忠心多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便被赖朝无情地下令切腹。那几集中可以看到义经与赖朝关于这种情的冲突,义经对哥哥这种行为简直无法理解,不明白哥哥心中竟把主仆情谊看得如此之淡。除了这个处决之外,他也不是很能理解他哥坦然接受平家投靠过来的人,给平家的人封官职,以及给予各类与源氏不相关的人更高官职的做法。

说实话看到赖朝算计义经和冷漠无情那几集的时候,我对他的印象也直线下降,不过其间他与政子一段对话又立刻使得这种坏印象reversed。在他们夫妻交谈中,赖朝表明要致力于建立武士天下,这是一个全新的天下模式,没有了以前的源平之分,国家也不会由于这些盲目的私家纷乱而陷入无止境的折腾中。官职授予将按照功勋而非私情,一切都会在理性的道路上前行。看到这里,我还挺崇敬这种思想的,这种不分血统的官吏选拔,怎么看怎么像天朝的科举取士嘛~历史的潮流也正需要赖朝这样的思想统治,源义经期待的以血缘和情谊维系的天下已经不能用于现世了。

所以,赖朝在未统一之前,在镰仓即施行了这种思想指引下的政策。京都的大江广原慕名前来,成为他的谋士,后来对镰仓幕府也颇有贡献。镰仓汇聚了真正坐拥天下的力量,官职缙升有序,人才济济。其中有段估计是编剧故意添加的情节:北条时政担心北条家势力会在这种方式的统治下被外族占据,于是试图通过政子来传达,结果时政老爷被与夫君一条心的政子夫人训了一顿,政子对老夫进行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普及赖朝理治理念的教育,于是时政幡然醒悟....【编剧乃我说乃啥好.倒地不起(+﹏+)~

上面说的都是理与情的对立哈,而我竟然用了“纠缠”作为标题,是不是又犯了万年跑题废的老毛病了呢~不过,要是全剧都是讲两兄弟对立,那还怎么支撑我这种退隐江湖的腐女一直看下去呢【自揍、、其实在裹脚布一般的剧情中,我一直是看着赖朝望义经那纠结的眼神而一直鼓起勇气看下来的。赖朝的确是想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还有自己本身通通都理智化,不停地想放下人性中的恻隐之心。可是但凡为人,又怎么可能如草木般的无情呢~多少还残留一点的。这残留的情,对赖朝来说如同毒药吧。他一方面在家国天下的宏大借口下开展对弟弟冷漠的压迫,一方面又时常不忍心。还记得我最近看的几集关于赖朝最终逼近京都要讨伐义经时,在近江(没记清莫笑)的某处驻扎地突然想起此地便是他与义经人生中第一次会面的地点。辽太郎小说的版本也是如此,在描绘到兄弟相见的时刻时,赖朝看到在下方俯首叩拜的九郎,不停地说“快上前,快上前”,还不住地流淌着泪水。这个泪水不见得是假心假意的,很可能是内心真实的表露。还有那一段兄弟真正开始决裂的“腰越状”,义经情深意切地向哥哥表达一切心声,赖朝接到书信时也有过动摇,但最终还是狠下心来下令不准义经进入镰仓。这或者可以说是权势之欲战胜了人性之情,但何尝不是一种身不由己地无奈呢~【小声说我挺同情的...

在义经这方面,身为一代战神,在政治上的智商的确令人堪忧。不过也不能说他头脑中完全就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还好他还存有一丝理性之处,不过仅仅表现在与清盛公的关系上【点根蜡,如果乃仅有的理性能用在理解乃亲爱哥哥的思想上,乃也不会这么悲剧地跟哥哥天各一方了啊。这部剧从一开始很奇妙地描述了义经与平清盛的渊源,我相信这是编剧特有独创,也没见着小说版有这一节啊。弱弱地说句这是泥轰人奇异思维的又一表现吧,跟敌人纠结不断.....貌似12版《平清盛》里面源赖朝也对平清盛有着类似的怪异情感啊趴。尚在京都生活的遮那王起初对自己生来即为清盛公的仇敌而伤心不已,在即将逃往奥州时,在寺里的大殿中与清盛公遥遥相对,清盛公告诉他“你是源氏,我是平家,注定要对立”,他终于战胜了京都式的感情优柔寡断,开始下决心与平家对立。也开始清楚地明白,自己迟早要与清盛公的子孙在战场上相对。这种“觉悟”无疑是理战胜了情,也无疑是痛苦的。可见理中之情为毒,情中之理也是毒啊....

啰嗦了这么多,我得赶紧结尾了。最后发表一下伪公知式的言论,就是:编剧如此安排剧情的感情基调,究竟是为了增强剧的虐感,还是泥轰人的思维使然?在剧中,似乎赖朝式的理和义经式的情都被编剧推崇,身为泥轰人的编剧估计就是喜欢在这种情与理之间纠缠吧...说句小白的话,感觉某岛国之所以既与eastern的传统颇有背离,又不是western的普世观念,是否就是因为介于西方肇始启蒙时代的理性和东方人治气息浓厚的情绪之间呢?唉,这等言论的确小白之极....

最后,还是扯到个人问题上比较接地气。私以为,这理情纠缠确系伤人之物。陷入仙境般的爱恋却被理智打醒,重回现实后却惦念无比,在这种纠缠中真是最好洗洗睡了!

 3 ) 不定期更的对剧情的想法/吐槽

其实赖朝把义经卡在腰越不让进感觉不是很明智啊,对于这样的天才,就算自己不需要了,哪怕毁了也不能留给法皇和藤原家什么的对吧,留在镰仓外义经可以说走就走,还得派刺客去追杀,还得把全国搅的鸡犬不宁,很不值当啊。难道不是应该在收走他带来的俘虏和带去打仗的武士后,借着腰越状的名头,就谎称义经在信中已经表现出悔意and认识到了错误(反正也不是所有人都看过对吧,实在不行伪造一封给所有人传看),决定和他面谈一下然后奏请法皇辞去义经的官职,把义经放进来,单独见面,两边多埋伏点人(藏在屏风后头啥的),来个摔杯为号。或者干脆酒里加点药一把放倒。然后关起来或杀掉都随赖朝的便了。是的义经很能打还懂战术,身边的人也很能打,但是在几十倍几百倍于自身的敌人面前也没用啊。啥?太下作阴损?会得罪法皇?一个干大事的人干嘛在乎这个?实在不行就找个别的借口,比如说义经企图行刺啥的,再强调一下他之前的“罪状”,反正他也没法反驳。得罪一个处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的,个人能力极强,被其他势力抢着要的,这个操作就很令人无语。看第一集觉得清盛心很大,现在看来赖朝也没好到哪里去啊。

赖朝在罚了所有私自接受官职的人却独独不罚义经想试探他的反应,然后果不其然义经没有get到点,赖朝的反应是骂了一句“九郎这个混蛋”,然后又来了一句“他怎么就不明白呢”,感觉是赖朝其实知道义经没那么多心思,知道义经忠诚于他,但是就很生气为什么他屡屡做令人误会的事情,为什么不了解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啥。对义经这种人吧,像什么试探,暗示都是没用的,结果基本百分百令人失望,就得明明白白告诉他该干嘛不该干嘛,敢不照办就吃不了兜着走:找到神器后先把神器带到镰仓不要直接还给法皇,立马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官职都辞了不然进镰仓想都别想。啥你说你想法不一样?先闭嘴把事办了再说,办完以后我仔细跟你讲(hu you)(哎不过义经去见建礼门院的时候旁敲侧击不是玩的挺溜的嘛,俩人啥也没挑明但是啥都说明白了局外人根本不晓得他们在说什么,怎么他哥旁敲侧击的时候他就不懂呢;哦杀了平宗盛父子俩他意识到这是个试探(终于开始思考弦外之音了可惜走偏了方向,怕俩人联手才是主要的啊,虽然宗盛感觉不太行的样子,要是换成知盛还有点说服力),然后感觉赖朝从来没信任过他,啊就不想想要是早有这个心眼他哥也不至于这么不信任他啊)

义经童年的设定挺像《冰与火之歌》的席恩·葛雷乔伊啊,都是出身于一个弱肉强食人情冷漠并且充满骨肉相残(好吧葛雷乔伊家主要是攸伦这个疯批,但是除了维克塔利昂和阿莎的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的家族,因为自己的家族战败而寄于仇人篱下,却因此得以在一个温暖和富有亲情的家族长大,并且收获了很好的父亲(兼害死父兄的仇人)和兄弟,也奠定了性格中挥之不去的一抹不同的底色。长大后自己家族的野心抬头,自己回归家族,给了自己长大的家族致命一击......幸运的是义经的生命中没有小剥皮,而且毕竟七岁就离开家了还是平家看他长大了先有动手的心思什么的,所以他回到源氏那边其实顺理成章。忍不住揣测下如果两个人情景对调是怎么样的呢?毕竟是被老爹老姐几句话就给策反(虽然内心矛盾到爆)的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归属,席恩绝对不会忍到坛之浦海战后,最晚也是海战的时候反戈一击让两边两败俱伤,既然谁都不接纳我那就一起毁灭吧,爱咋咋地。义经的话应该会很坚定的站在史塔克家这一边吧,他真正追寻的是情感而非血缘,只是因为自身经历而坚信血缘最能保证情感联结,而席恩十岁以前的经历对这个理论是个彻底的证伪,而罗柏是个太好的兄弟。(话说站死了一边结局不一定好,不过绝对不比摇摆不定糟)(赖朝和义经有点像倒置的罗柏琼恩啊,罗柏上了战场没做错过但是下了战场没做对过,赢了每一场战役却输了整个战争。然而就算佛雷都决裂了佛雷侍从都想跟着他。琼恩能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守夜人兄弟都服自己,卷四卷五周旋于史坦尼斯,野人,守夜人之间,维持三个两两看不惯的群体和平相处,给史坦尼斯提的主意没一个错的。区别就是罗柏得罪了封臣得罪了盟友取消珊莎的继承权但是对琼恩绝对没得说;赖朝吧.....看他的戏份时感受总是在“不愧是镰仓幕府的开创者”和“这是真的狗”(虽然也理解。然而一直猜测他其实早就知道义经做不对送命题所以故意给他挖坑,到时候找借口卸磨杀驴)之间徘徊跳跃。占了同血缘的好处(同仇敌忾,没有选择立场的权利,所以就算啥都不给也会给他卖命)又不想要同血缘带来的隐患,真有你的。义经这种都算是easy模式了吧,换个稍微懂点用人的,不是只知道卸磨杀驴的主上都能摆平他(话说咋不留着他去制衡北条氏呢),真来个能力大野心大做事滴水不漏手段了得的就好玩了。

倒是木曾不太令人讨厌,意外的对义经挺够意思,公私分明,讲原则,说好了不动手就不动手,也不让巴乱动手,让义经给义高带话时看的人很难过,但是还想问一句就不能为了儿子谨慎些,退让些么,也许争强好胜争权夺利真的是刻在源氏一族骨子里的东西吧,比血缘重多了,演员演的不错,而且刻画的也还挺丰满的,感觉像把赖朝和义经加起来了一样,可惜加起来的是身上不太好的那部分。反倒是义经骂木曾逆贼的时候挺让人不爽的,你这一骂把你哥也骂进去了啊喂,而且说实在的,要不是木曾干事太莽撞无脑,看他把法皇吓成那样还挺爽的(不过我也不讨厌法皇就是了,能周旋于几方势力之间也是本事,不过这家伙能这么干一半原因都是大家太把他当回事,不然啥事没有),这种人就怕愣的,玩心机玩不过。不知道等义经被法皇耍了一大通以后,会不会埋怨木曾当时没把法皇搞死。

36集义经打败平家后那段其实设计的不太好,太冗长和套路了,不停的回忆杀最后容易看的很烦,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安排成这样:义经看着战后的海面出神,郎党们欢呼雀跃,说着“这下镰仓公不管对您有什么不满都会一笔勾销了”之类的话,令义经想起赖朝对他的猜疑,嫌隙,莫名其妙的发怒等等,还有行家,义仲等很多人很多事,甚至阿韧讲的她哥哥卖掉她的事情。反而是清盛哪怕忌惮自己,却依然尽力对自己好,重衡即使被自己俘虏也并没有怨恨自己,知盛最后的眼神更多是释然......头一次开始怀疑血缘这个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种天生的羁绊真的有自己以为的那样深刻?真的能保证情义?源氏除了给自己这样一个无法摆脱的姓氏和天然立场以外,给过自己什么?但是自己真的接受源氏代代相传的同室操戈?愿意被上一辈的恩怨所束缚?可是他对生父的记忆是一片空白!自己身上很多东西都来自平家!他想起赖朝的镰仓,不无苦涩地承认,至少在赖朝想建设的国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后天的经历和目的,而不是先天的血缘和出身,选择自己希望的立场,反而自由一些。这种想法让他对赖朝的感情又复杂了几分。

这段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表现,不过我会让他说一句话:“我亲手将自己变成了无根浮萍。”

一个我确信编剧脑子进水的情节:17集,政子和赖朝谈起静,政子直白的表示看不起,但是看不起的理由说实在话我觉得挺奇葩的。她要是觉得静身份低贱或者单纯不喜欢这种看上去柔弱的女人都正常,但是她说什么“在平家阵营待过,又那么快和九郎相恋,真放荡”什么的,真的很不符合那个时代吧。白拍子们就是唱个歌跳个舞,在哪一方不都一样,哪儿来的放荡一说,何况就算真的“放荡”,生活所迫也无可厚非。反正这一段看的我特别不舒服。不过她后来又把话题引向手古奈,还有“没有男人也规规矩矩”,总觉得她在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后来手古奈去了平家也似乎能佐证这个观点。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赖朝和这个手古奈或者别的什么身份不高的女子在眉来眼去,她很生气,也迁怒于所有这样的女人,就来了这么一出。反倒是赖朝的反应很有意思,说看来九郎还是没有摆脱京都习性嘛,明显有点给弟弟开脱的意思,唉算了他刚来不懂事你别叨叨了,好歹是我弟弟的女人你少说两句成不。

关于静和乡御前的处理我其实不是很满意,我知道大河剧不能全当真,很多细节也不符合史实,但是这种程度的出戏和现代我看了还是挺不舒服的。我认为可以改成:义经和静相爱,但是一开始就知道她不能是义经的妻子或唯一的女人,因为义经的妻子必须和他地位匹配。静想离开是因为看了政子整治龟御前的手段后,担心义经未来的妻子也这样对待自己。义经不想让哥哥为他选妻子和爱不爱静没有关系,是因为知道哥哥会派这个女子来监视自己,不喜欢这种被控制和不信任的感觉,更不喜欢被强塞的东西。静偷听到郎党们说,义经娶妻后静就只能以侧室的身份陪伴他了,还说她未必喜欢这样吧云云。静很明白义经不能违抗哥哥的命令,也必须和门当户对的女性结婚,她为自己身份不够高贵不能做他的妻子黯然神伤过,后来决定既然这件事并不是谁的过失,而是命运如此,就不必为此介怀。义经爱自己,自己能够陪伴他,就很好。如果和义经的妻子处不来,她就回京都重操旧业。主要是体现那个时代爱情和婚姻分开的观念吧,并不为了爱的人不能做妻子而难过(更可能是为了妻子可能会苛待爱的人而担心),因为对妻子只要尊重并以礼相待就可以。剧中不符合现代三观的多了去了,不差这一点。

有点想以乡御前视角写个文,不得不说她在剧中的结局比在历史上好(?)不过她回镰仓以后也难说,很容易被当成“叛贼的寡妇”备受冷眼吧,何况她明显是支持义经的。

继信忠信兄弟(这俩也挺好玩的,每次其他郎党起哄闹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一脸高冷地坐在一边,还总是穿着一样的衣服)临死前的遗言我其实觉得可以改一下的,两个从奥州平泉远道而来最后分别于屋岛和京都(忠信的结局魔改我不接受,历史上好像是快要进平泉了然后殿后而死的),临死前不会想不到家乡吧。继信可以感叹一下再也看不到家乡,真的很可惜啊,嘱咐忠信说如果有机会替他再看看从小长大的地方,看看父母(哦对也可以多嘱咐弟弟几句,比如行事不要鲁莽,加餐食勤习武,不要丢平泉的脸云云)。或者义经说“我们还要一起回平泉呢”,然后继信说,那里啊,广阔的平原,可以跑一整天的马。忠信如果按历史走,可以感叹如果能再坚持一下,看到家乡就好了,然后默默念叨说,那里是个祥和美丽的地方,请义经替他和哥哥在平泉好好生活,好好再看看那个地方。客死他乡其实挺悲的,如果能突出这一点就好了,和其他郎党区别开,也有特色,多体现一下他作为兄长,作为奥州武士的部分,我觉得更好一些。

先写到这里,不定期更。

 4 ) 我看《义经》

序 日本天皇一族据说是万世一系,延续至今; 在某一年,当时的天皇赐皇子一代为源姓,是为源氏,赐皇孙一代为平姓,是为平氏; 源氏一族分布于东国,平氏一族分布于西国;例如后世的日本战国时代,武田为源氏、而上杉为平氏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平家

伊势平氏至平忠盛时代,武家开始逐渐崛起,源氏平氏分庭抗礼。忠盛之子清盛打败了源氏的栋梁义朝。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清盛宽宥了源氏嫡子源赖朝并发配至伊豆,由前北条氏和伊东氏监视。清盛也因为源义朝的妾室常盘,宽恕了乳名牛若幼名遮那王的庶子。《义经》比较忠实的还原了幼年的义经在清盛注视下长大到7岁,甚至和童年的平知盛、平重衡为玩伴。

平清盛一族自把持朝政后,平氏一族子弟皆为高官,从平重盛、平宗盛、平知盛、平重衡、平时忠等皆为二位、三位大臣,清盛第三代也皆为三位、四位、五位大臣,以及与皇室、摄关通婚来看,与其称平家为武家,不如称平家为公卿更为妥当。清盛之子平重衡、平宗盛之子平清宗、重盛之子维盛等深通音律、擅长和歌就更像是公卿、而不是武士。

清盛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希望建立更好的国家。而平家一门和谐,可谓兄亲弟恭。而源氏则恰恰相反,祖上即为了各种利益屡屡兄弟相残。平氏霸道把持朝政、甚至把持皇室废立,如平时忠所言“非平氏非人也”平氏同时也极大的打击了公卿贵族和寺院实例。将法皇玩弄于股掌之中。

在平氏由武士转变为公卿的过程、清盛以“家天下”的方式谋一族之私。不仅是皇室的敌人、公卿的敌人,同时也几乎成了武士阶层的敌人。这是平家之所以灭亡的根本原因。正如之后源平合战,关东的平氏支持源氏、而关西的平氏也一一倒戈支持源氏,最终令平家覆灭。

源氏

而幼年即被流放于伊豆的义朝则明白以“理”“法”治天下才能走的更长远的道理。在日本历史上,源义朝是一个被日本公众所厌恶的人物。平清盛留源氏一脉。而赖朝却对伊势平氏几乎是斩尽杀绝。包括源平合战后活下来的平宗盛、平宗清父子、平重衡等。不仅对平氏、同族如此,对族弟木曾义仲、源行家、异母弟源頼范同父异母的兄弟源义经也不放过。然而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义朝二子皆为北条氏所杀,义朝一族绝嗣。从后续的日本历史来看,若源赖朝容得下源义经,或许数代以后义经一脉或者也会取而代之。

但是,源赖朝做到了平清盛所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从此建立了幕府体制,直至近代,日本皇室、贵族彻底失去了对政权的掌控。甚至可以说日本军国主义诞生自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而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所作所为也跟武士阶层建立幕府有着直接的联系。可是,

义经

7岁在鞍马寺长大的义经深有韬略,是传奇的军事家和将领。但是在政治上却极其的幼稚。源平合战,几乎可以说是一场义经通过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不断打败平家的过程。平家子弟或许在战场上并非酒囊饭袋,但在义经面前,总是优势瞬间逆转为劣势。不过,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在镰仓开幕的源赖朝打败日暮西山的平家,也只是时间问题。义经应当何去何从呢?当时是,奉法皇院宣而讨赖朝似乎很难行得通。毕竟除了割据北国平泉已经三代的藤原秀衡外,全日本都无人敢不听赖朝号令。而义经的政治手腕即不足以侍奉藤原家自保,也不足矣取而代之,最后就只能是一个注定的悲剧了。

而北条家才是最后的赢家。就像战国时代的德康家。

注:此北条氏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北条氏(史称后北条氏)并无血统关系。

本剧是2005年NHK电视台大河剧,而2012年NHK电视台又放送了《平清盛》大剧。而我刚好是先看的《平清盛》再回过头来看较早前的《义经》有感而发,实在是不吐不快。

 5 ) 人生第一部大河剧|义经

源义经…政治和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财、色、权他都无欲,是最难奴役的那种人,但凡执着其中一个,在人间这条路上都会走得更久吧❗️他内心想要建立的理想国也许在这地球从未存在,未来也不会有,有人类的地方必定有斗争😔

义经…更适合走修道之路吧,一路上遇到几位有缘之人都还是和修道之路错过了,一直存在放不下的东西啊!有一种他想渡世人,却最终连自己也渡不了的悲凉感😔所以…无论走哪条路,都是修罗道‼️

对于完全不了解日本历史的我来说,一开始以为《义经》是一本经书😂不过也是这个原因让我很早就下载了这部剧❗️49集…对于我这种10集以上都觉得太长的人实在是种考验,感觉可以看一个季度,却出乎意料的在半个月看完了👀除去中间有两三集闪回太多,整部剧似乎有一种吸引我看下去的魔力,原因不详…大概是剧中义经身上那种普度众生的气质吧,而片头也有一种仙境的感觉🙏

真实的历史我们不会知道,所以以上感受无关历史,只关于这部剧‼️

 6 ) 唯有至诚之人才能名传千古

这是第一部让我看得停不下的大河剧,所以还是写点,一天写不完就以后继续。

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是看柯南,这个估计跟不少人一样就不赘述了。其实在看第一集的OP时,看到那段兰陵王入阵曲,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完整地,彻底地被剧透了。但我还是一集一集既急不可耐,又很有耐心地刷完了,虽然越往后看越心塞——因为我觉得,即便在将来的十几二十年中,我们也不可能拍出一部有关兰陵王的,如此有诚意的作品。换句话说,从第一集开始,两个人在我心里已经完全重合了,就是把此作当作兰陵王来看的。

很多人说这种低智商的政斗比较无聊。其实古人,尤其是上流社会的文人士人,未必真的都像我们今天这样可以无下限地卑鄙,对很多迂腐的原则还是非常重视和坚持的。比如海战中对于义经让己方射手射掉敌方船只的摇橹人时,遭到了平家人的蔑视;屡次靠偷袭得手也让平家人看不起。古代社会的秩序基于道德,而不是今天的规则。

先说义经。政治白痴这个词无疑是很准确的概括,但在我看来,尤其是喜欢他的人看来,未必不是一个昵称。对于功高震主带来的种种危险,他并非完全无所察觉;但是整体来讲,对于兄长赖朝的战略规划,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镰仓公需要的不仅仅是报仇和重振源氏,更是要架空天子,建立以武士为核心的政权实质上取而代之。

再说赖朝。他多次强调自己是重理而摒弃情的人,但是实际上,他遵从的“理”大多是他自己设定的,必要时拿来搪塞的理由。义经虽然是个缺乏政斗基因的人,但他的行为在大义上没有任何错误。拿天皇的三件法器来说,既然镰仓当时是官军,那灭掉平家之后将其归还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自己想要,何不在战后自己派人去取呢?如果你的目标是法器,为何不在战前就对义经说清楚?估计要是真说了,无论他把它要建立的国家描绘得多么美好,义经也就不会再帮他了吧?

让一个正直的人帮你完成一件卑鄙的事情,事成之后还要怪这个正直的人为什么不按自己卑鄙的思路来行事,为此就是背叛,这未免欲加之罪得太明显了点。

日本的皇室不同中国,在秦统六国之后就早已是随时”彼可取而代之“。电影《大奥 永远》里将军纲吉曾经问右门卫佐:孟子推崇的周朝是灭掉自己的主君商而建立的,此大逆不道之举为何会得到肯定?可见就是在一个漫改作品中,也知道古代日本人对天子的地位认知是如何不可动摇。平家扶持的幼主好歹是有皇家血脉的,而镰仓竟然想要得到法器另立天子,这种想法在当时人来看恐怕是亘古未有吧?

剧中对几次战斗的表现很生动很翔实,背景介绍也充分。大河剧对剧中的战术运用解释的极为详细,清晰的地图一直是我极为推崇的一点。不过坦白说,35集平家灭亡之后,看得确实失去了激情:知盛大人一人难挽大厦将倾,但能在拼尽全力之后葬身大海又何尝不是一个武人很好的归宿?义经在后段的逃亡中确实智商略掉线,一开始不肯回奥州显得有点死心眼;但是无论自己境况多么艰难,始终不改初衷地为别人着想,家臣才会为之折服而跟随,甚至在安宅关专门埋伏着捕获他们的人最后都能放他走。

对奥州的境况和实力片中也许有所美化,但即便奥州最终没有能力和镰仓对抗,如果镰仓硬要啃这块硬骨头,恐怕己方也会大伤元气。所以上兵伐谋,离间远胜百万雄兵,镰仓公在这点上不得不让人承认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开国者”必有的资质。

但是那历史上许许多多建立功勋,想要名留青史的开拓者或许不会想到人类会发展到今天,发展到人人平等的时代,发展到制度的约束胜于权力的约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拥有辉煌政绩的人难以再被称为英雄,掌握权力的人要受民众的监督。但是无论人类如何发展,璀璨的思想,完美的人格永远都会被推崇。渺小的人需要他们,高尚的人崇敬他们。所以改变了历史的人也只能在史书中强行让人们记住,无奈身死的人的故事却在民间永远流传着。

 7 ) 腰越状

背景介绍: 在义经等人的率领下,源氏大军历经一之谷,屋岛,坛浦等战役,于1185年初彻底剿灭了平家势力。之后义经押解俘虏前往镰仓打算面见赖朝。 先行到达的尾原景时进谗言暗示义经有谋反之心,本来就心存芥蒂的赖朝借机将义经免官降罪,并集结重兵将其拦在郊外不准他进入镰仓。 滞留腰越(镰仓附近的一个驿站)的义经含泪写下流传百世的书札《腰越状》向哥哥痛陈自己的清白。在屡次申辩不果的情况下,义经黯然回京。 此后兄弟二人彻底决裂,义经历经4年逃亡,最终自尽于奥州衣川。 腰越 驿馆 夜凉如水 月色如霜 是什么 让你的身影这样寂寥 纵然冠盖京华 又怎抵手足之情 是什么 让你的笛声这样凄凉 即便吹落繁星 却传不到镰仓的方向 从来没有什么能让你裹足不前 不管是宇治川的激流 屋岛的暴雨 还是一之谷的悬崖 坛浦的惊涛 奈何 无敌的修罗 敌不过谗言的中伤 镰仓的战神 再也走不进镰仓 是谁坐在层层兵马中央 捏造一条条莫须有的罪名 是谁手执火签腰悬利剑 降下一道道恩断情绝的旨令 难道都忘了吗? 那些颠沛流离同命相怜的日子 从六波罗的死里逃生 到黄濑川的泪眼相望 从骏河畔的同仇敌忾 到镰仓暮霭里的煮酒话凄凉 为什么 要筑起这道兄弟之墙 用理来碾碎情 用权去践踏悌 是仇恨迷失了双眼 让他分不清真诚与诽谤 还是权利迷失了心灵 让他变得冷酷和疯狂 或许这就是你的宿命吧 同根相煎 鸟尽弓藏 空有一世威名 满腹才华 也只剩这字字泣血的《腰越状》

 短评

快进看完,感慨一声日本人的历史剧还真是制作精良啊……一干配角都太强大了,把泷泽衬得有点单薄,不过他的古装真是美啊……渡哲也大叔超强,夏川阿姨又演阿部叔的老婆了,哇咔咔好喜欢,某叔最后在决战中简直就系战神的化身了啊,那血腥狰狞的性感~~过两天找本平家物语来钻研好了

7分钟前
  • 微子
  • 推荐

27

9分钟前
  • 茶咚茶咚茶
  • 还行

也许爱让人盲目 也许十多年前如仙般美貌的泷泽演绎的义经已经深入我心 菅田将晖的义经那是个啥啊

12分钟前
  • raku
  • 力荐

第一部看的大河剧,看不下去……撑了15集吧就

14分钟前
  • prost
  • 还行

takki古装极养眼,虽然演技真是差了一截……

17分钟前
  • cccca
  • 推荐

演绎著名悲情英雄源义经的一生。传承大河剧一贯风格,情节起伏跌宕,作为电视剧,精神信息量已足够;摄制方面华丽精致,戏剧感很强,借用舞台剧手法着重渲染突出人物,外景布灯讲究,各方面彰显出深厚功底和极度认真的态度。虽个别地方拖沓,难免套路,但瑕不掩瑜。

21分钟前
  • Olivia
  • 推荐

嫌隙后的才是可看而好看的部分哪。

26分钟前
  • Maryjanesue
  • 还行

收尾那幾集把義經寫得像個有情有義的傻蛋一樣就真的只能帶脾氣扣一星,不過他在壇之浦戰役後也只能多活幾年,也許也證明了他很可能確實是只會打仗不會搞政治,回到藤原家的領地那段真的讓人想到要是他當初沒有離開藤原氏去幫他哥哥那該多好。

30分钟前
  • 老廣特級黑面神
  • 推荐

第一次看大河就是这部,以为大河都是美美的,后来才懂我错了,因为是义经才美美的

31分钟前
  • So Magic
  • 推荐

辛辛苦苦下了整套,切看了几集发现又没兴致看了,主要还是大和剧太长了,遂删..

33分钟前
  • 还行

就算把义经写得再美再善良再仁义再才华横溢,他也只是个无聊的傻白甜啊……

38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还行

原来看过来标记下。大河剧都是又臭又长。。。这部还可以消化,可能是泷泽秀明长得太帅了。

41分钟前
  • 中本葱
  • 还行

神木演的小时候的义经很像阿波罗啊

46分钟前
  • 乃希
  • 还行

泷泽什么都是好的

48分钟前
  • 雨雨喵-- 喵呜
  • 力荐

源平盛衰的主题总是能打动我。源义经从一出生就被其血统影响了命运,宿仇在朝、义士在野,决定了他找寻到自己身世之时,就是不归之日。庶母所出、朝敌所养,又决定了他不能被兄长接纳,一辈子左冲右突都不可能打破宿命。虽然弁庆大概率是虚构人物,但是义经需要弁庆,因为除他之外,与义经互动的人物皆因家族血仇、政治夙愿而来,唯有草莽之人能与忠义孤臣相配,这个悲剧英雄的母题也就完满了。现实黑沉的黄濑川之会哪能比得上传奇空幻的五条桥之会?

49分钟前
  • 王紫
  • 力荐

慢,托,不如天地人,可能是因为源义经的人生太短,背景不如直江兼续那样把N多大人物都包括进去了吧。

50分钟前
  • 一条走狗
  • 较差

平安时代末期

54分钟前
  • Marcela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不少人说这剧差,说Takki演的不好,我也看过几部大河剧像《利家与松》、《天地人》还有在播的《江》,但是最喜欢这部《义经》,Takki演的也挺好的。几部相比之下剧情最差的是《江》,奇怪的是《江》的评分还比《义经》高,真不知道按什么标准评的。

59分钟前
  • 露隐叶月
  • 力荐

TAKKI的就是好看!後藤真希居然也有?!

1小时前
  • 小咬暴龍
  • 力荐

怪难受的

1小时前
  • LIA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