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HD中字

主演:内特·派克,艾米·汉莫,佩内洛普·安·米勒,杰基·厄尔·哈利,小马克·布恩,科尔曼·多明戈,安洁纽·艾莉丝,德怀特·亨利,阿雅·娜奥米·金,伊斯特·斯高特,罗杰·格午埃文·史密斯,加布里埃尔·尤尼恩,托尼·埃斯皮诺萨,杰森·华纳·史密斯,杰森·斯图尔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7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8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9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一个国家的诞生,以及一个英雄的倒掉

一。
 
1915年。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第一部史诗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诞生了。
 
一个国家的诞生,这个国家即美国。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引导了美国主权的独立,国家的诞生。而林肯领导的内战,则是彻底统一了一盘沙一样的美国,在民权发展上让美国脱胎换骨,等于重塑了美国,国家再一次诞生。
 
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讲述的就是美国内战前后,国家重塑的过程。美国内战因黑人奴隶而起,《一个国家的诞生》则让内战因黑人而结束。
 
当时,内战导致南北冲突,生民受到严重牵连。影片故事的设置中,南北战事结束,林肯被刺杀,国会派遣黑人林奇前往南方,组织曾经的黑奴参与投票选举。但林奇却是一个野心家,想借助自己的影响,操纵选举,力图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独裁王国。因此,南方再度陷入暴力混乱与种族冲突之中。于是,影片的男主角奋起建立了3k党,努力打击黑人势力的膨胀,并在最终完成了胜利,使得南北终于再现和平。
 
在1915年的时代,这部片恢弘豪迈,气贯长虹,让影片不再是之前窝在剧场里的小家子气,而是拍出了史诗的风格,因此备受好评。
 
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过去,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明显的政治不正确,3K党早就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而且早在18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就专门签发文件,强行取缔了这一组织。但这版电影却为3K党的建立立传,鼓吹3K党的“正义”性,还明显地鼓吹种族分裂,大肆丑化并污蔑黑人。要知道此时已经距离内战结束过去半个世纪了。居然拍出了与林肯追求的宗旨相违背的故事,也是够了。说是国家的诞生,其实展示的恰恰是国家的分裂,在种族鸿沟上难以逾越。
 
当然,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实际上是二战后又一次得到重塑的美国。甚至目前整个世界的版图与格局,都是二战后重新树立的。美国黑人的平权运动也是二战后经过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X等人的努力,一直到1960年代才见出成效来。拿现在的眼光去评判二战前的故事,的确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现在再欣赏并能够接受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所演绎的内容,多少需要回到100年前的氛围里去,才能体会得到其中传达的情绪。
 
影片依旧是史诗级,但解读的眼光不同,就会得出明显不同的答案。1915版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现在讨论的人并不多。但100年后2016版《一个国家的诞生》,就远没有100年前那版那么幸运。电影之外的批评,使得这部影片的走向转了一个超大的弯,沸点还没有燃起,尚未来得及成为史诗,就突然被扼死在了襁褓里。
 
二。
 
争议留到后面再说,先说电影。
 
2016版《一个国家的诞生》,明显是针对1915版《一个国家的诞生》相应拍出来的。
 
1915版讲扑灭黑人运动,美国才能诞生;2016版则讲唯有黑人发起运动,才能真正重塑美国,新美国才能诞生。而且,两部影片在历史上都有迹可循。
 
1915版里的3K党运动,最初由内战中被击败的南方士兵组成,他们发起的大会也由前南方邦联军队乔治·高登准亲自起草章程,首任领袖也是曾做过奴隶贸易的前邦联军队将军内森·贝福德·福瑞斯特。旧版影片从中汲取灵感,以内战结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性史诗作品。
 
2016版则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前移,放到了美国内战爆发的前夕。而且,讲述的是一个真人真事,围绕着黑人牧师奈特·特纳率领的黑人暴动进行。而这一运动的发生,恰恰是南北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我们都知道,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但作为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引发美国内战的原因不一而足。战争的时间是1861年4月12日至1965年4月9日,而奈特·特纳率领的黑人暴动发生的时间则是1831年8月21日至8月23日。暴动的时间比内战早了30年,但正是这次暴动,引发南部各州出台更为严厉的惩治法规,并发布了一些明确的禁令,禁止黑人学习文化,禁止黑人组织集会与游行等,这等于是在已经激起的矛盾上火上加油,进一步激发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对立,让种族压迫变得更加让人无法接受。等于就此埋下了一颗超级大的地雷,威力在等着林肯上台时集中爆发出来,加快了平权运动的推行。
 
奈特·特纳史有其人,出生于1800年10月2日,出生地位弗吉尼亚州南安普敦县,是当地种植园主B.特纳的黑人奴隶,浸信会传教士。对于弗吉尼亚州,值得多说几句。弗吉尼亚州是美国最古老的州之一,属于最早的13个独立州之一。而且该州出产过多位总统,因此也被称为“总统之母”。尽管从目前的地图上看弗吉尼亚州位于美国版图的中北部,但它却是传统上属于保守的美国南部地区。而且,前期弗吉尼亚州还包括肯塔基州与西弗吉尼亚州,其中肯塔基州分裂出去较早,而西弗吉尼亚州恰恰是在内战时分裂出去的。西弗吉尼亚州支持合众国,弗吉尼亚州则支持南部联邦,因此在战争爆发初期就导致了分裂。当时,南部联邦还将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作为联盟国的首都。美国内战的许多战役也在弗吉尼亚地区展开,包括战斗了7天的“巴尔朗战役”、“钱斯勒斯维尔战役”,并以“阿帕玛托克斯法院战役”宣告内战结束。
 
奈特·特纳所在的南安普敦县就位于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反对奴隶制度的运动,不仅有奈特·特纳领导的奴隶暴动,还有发生于内战前夕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的“哈帕斯渡口袭击”运动。只是,约翰·布朗是一位白人,奈特·特纳是一位黑人。
 
奈特·特纳是一位极为虔诚的信徒,他声称他曾看到过上帝的幻像,并得到了上帝的指示。1831年8月21日晚,他率领四位奴隶(亨利、哈克、纳尔逊和山姆)在耶路撒冷村附近疯狂地杀害沉浸在睡梦中大人和小孩。
 
第二天,他的追随者发展到了76人,其中包括黑奴也包括自由黑人。当他们将运动向周边乡村发展时,希望解放更多黑人时,闻讯而来的邻近地区的民团及3000士兵组成军队对他们展开了围剿,起义旋即失败。随后,有28名黑人被逮捕审讯,16人被处决,另有100多人无辜黑人遭受杀害。
 
特纳本人则在围剿出逃出了重围,他力图重新起事,却没能再集合起支持者。在流窜两个多月后,于10月31日被捕,然后在11月5日被判处绞刑,11日就义。绞刑之后,尸体被剥掉了皮,并被分成了四块。
 
《一个国家的诞生》就以奈特·特纳的一生为蓝本,以期演绎出一部《勇敢的心》一般的悲壮的史诗。很大程度上,这部影片做到了。在影片刚一出炉的时候,就引来赞叹连连,好评如潮,并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收获两项大奖。其发行权甚至被疯抢,最终被福斯探照灯以17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创造了新的纪录。至此,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出尽风头,人们几乎都相信,它会复制2014年《为奴十二年》的成功。
 
但随后爆出的新闻,却彻底毁掉了这部影片。这些新闻与影片本身的成色没有太大关系,而是有关影片的导演、编剧兼主演内特·派帕克,因为他年轻时期的新闻而再次发酵,终于影响到了影片,最后落得一个无声无息地死掉的悲剧命运。
 
三。
 
2014年奥斯卡上,《为奴十二年》赢下最佳影片的大奖。但在随后的2015年,奥斯卡变成了全白色,黑人演员没有获得重要提名。其实这顶多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却引发了政治不正确的批评。接下来,《一个国家的诞生》横空出色,在电影成色上,它甚至比《为奴十二年》更为出色。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更胜一筹。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的表现,也让人刮目相看,都以为在接下来的颁奖季里,基本上十拿九稳,狂掠大奖。结果,大热必死,死在了节外生枝之上。
 
要说这部电影有无值得批评之处,当然有。首先它对故事的改编,对人物的篡改,就值得说一说。譬如,为了增加人物的个性魅力,为他身上加上了几颗痣,并增加了神圣的解释。还有,在特纳杀死自己的主人后,在屋后有一个呕吐的镜头,以展示特纳是一位热爱和平反对暴力的人,而且片中被杀的白人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但实际上,特纳起义是一场极为暴力的行为,其行为让人发指,被特纳等人杀死的55名白人中,只有10位成年男性,其余的包括14名成年女性,和31个婴幼儿童......而且,历史中,他的主人B.特纳对他相当不错,远不是影片中那种将其视为赚钱的工具,对他任意打骂。不过,艾米·汉莫饰演的主人相当不错,按照剧本很好地演出了影片想要呈现的效果。
 
当然了,电影是一种艺术,对现实进行改编是有必要的。包括《勇敢的心》,对人物原型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编,美化了原型,但这并不妨碍影片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黑人领袖奈特·特纳被塑造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呼吸,能够感受他的爱与怕,能够感受到他的痛与怒,还有他的担当与责任。而且,他的行为对于掀起个性觉醒,对于不合理制度的启迪,都拥有相当正面的意义。与奥斯卡最终获奖作品《月光男孩》相比,完全不落下风,甚至拥有更重要的意义。
 
但是,一切都毁在了场外的新闻上。
 
内特·派帕克,花了7年的时间,用心地打磨剧本,最终自编自导自演,撑起了这部电影。原本,他应该收获更多的赞誉与支持。
 
但是,在影片尚未大规模上映前,发生在他年轻时候的一则新闻被发掘了出来。1999年,正在读大学的内特·派帕克和室友(本片的另一位编剧)Jean McGianni Celestin被指控犯下强奸案,他们涉嫌在将一名醉酒的白人女性强奸。案发几周后,受害人报案。但是,因为内特·派帕克之前就已经与该女性自愿发生过关系。因此,针对他的指控,法院没有接受,他被无罪当庭释放。而Jean McGianni Celestin则被定罪,但他随即上诉,并在即将服刑之前将案件推翻,他也于再审中被判无罪。
 
按说,美国法院的判决,已经为事件定了性。但内特与室友却在受害人报案期间,对其进行骚扰。他们多次打骚扰电话对受害人进行恐吓、辱骂,致使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最终患上抑郁症而自杀,年仅30岁。这无疑让内特·派帕克背上了骂名,刑事免责,道德枷锁却无法取下。尤其是,《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主人公特纳发起暴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妻子被白人恶棍轮奸。影片之内,对轮奸行为发出最严厉的批判,影片之外自己却做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龌龊事。于是,舆论对他纠缠不休。
 
终于,《一个国家的诞生》彻底沉沦了下去。
 
四。
 
场外的声音毁掉一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是明证。其他,像《金钱世界》,原本由好莱坞怪咖凯文·史派西主演,却因为他曾经爆发过的性侵案,而最终在即将上映之前被替换掉了角色,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代替,才算没有连累掉整个影片。华语世界里的《捉妖记》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当时男主角柯震东的戏份已经拍完,结果柯震东吸毒案案发,最终他的角色被井柏然代替,来了一次重拍。最终,《金钱世界》与《捉妖记》都还不错。《一个国家的诞生》就彻底沦为了悲剧。
 
所以,当PGone与李小璐的新闻爆出时,各路人等都一路掩饰,包括马苏都跳出来进行作证,可惜时间却没能对上。毕竟,一旦被坐实,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毕竟吃的偶像饭,屁股最好还是擦干净为好。现在信息社会,没有谁不是透明的。可怜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也不知道内特·派帕克能否再次崛起。

 2 ) 黑人版的赛德克·巴莱

赛德克巴莱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说太野蛮血腥,公然宣扬暴力反抗,格杀勿论的种族复仇,这不是主流的价值观。但是毕竟片子太精彩了,血亲复仇也非常大快人心,也就没有特别批评的声音。

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是如此。基督教教人忍耐服从,宽容,但是黑人牧师的善良之心就这样一点点被侵蚀,他发现的唯一的解救之道就是暴力复仇。就像中国的农民,他也不懂什么谈判,协议,反对皇帝只有一条路,起义。当时的美国南方也是如此,你没法和南方贵族去谈什么改善奴隶待遇,提高奴隶生活水平,唯一的讲道理的方式,就是暴力起义。

当时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暴力毕竟不是好的,得有个好的名头。这也是赛德克巴莱和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同的地方,前者是为了回归野蛮的生活,而后者是为了人的尊严。导演(虽然有丑闻,但毕竟没有被判刑,所以舆论不应该如此罔顾法纪!)非常精彩地展现了黑奴牧师的内心转变,他经历的苦难和悲伤,而里面的白人也都漫画式的描写,有好的主人,但最终无法抵抗白人社会的压力,而让自己的黑奴受苦受难。

黑人是美国社会的肉中刺。谈这个话题是没有问题的,年年都有几部电影讲黑奴的苦难史,为奴十二载,撞车,某某事件,等等,黑人白人之间的罅隙真的无法弥合。但是这个电影并不只是黑人的电影,每一个渴望自由,追求尊严的人都会有所感动。

这才是美国电影的伟大之处,普世的自由价值和人性尊严,电影做到了,就够了。

 3 ) 即使不谈私德,这部电影也远不够好

导演和编剧是强奸犯疑犯所以被IMDB和豆瓣齐刷一星的片。

撇开创作者私德不说,片子本身很多也不够好。

本来立题是真的很别致:对生而为人几个要素的顺位排列,是一个人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开始。宗教一直被统治阶层当作奴化人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天国、极乐还是转世,虚无缥缈的偿慰究其根本是消解愤怒和反抗。

前半部分牧师奈特是作为一个工具的工具,被使用的。这个过程中他所遭遇的最为骇人,而他内心的波动仅是饱含热泪,如何来说“爱得深沉”?

善恶的相对性本来也值得玩味。相信黑人男孩“被神赐福”却依然只让他看《圣经》,并坦言“你对农场更有用”。还有一直以来相对于其他奴隶主的“善待”,甚至为其家人提供庇护。

结果最后,你不砍恶人,却从软柿子捏起。你说他们killing people because they're black的时候自己做的不也是不加判断,because they're white么?

这种复杂性没处理好,只让人觉得一股四处泄愤、不带脑子的气。更奇怪的是一些没头没尾没转折没接续的“神显”镜头。

说信仰,却让人感觉“mean to be正义”的一方无甚信仰,拥有的仅仅是演讲技能而已。

这种技能用于煽动简直太可怕。他压制住了“正义一方”其他人的心志,既不判断可行性,也不判断尺度和边际。文艺创作,情绪无法共感的,发现理智也无法认同。可不反作用了么。

倒回来说。配乐很强大,几处画面冲击性很强。锤子敲牙真的会成为我心理阴影的。

放在《勇敢的心》之后看,只觉得前者或许是个坎,自那之后,“自由”被诠释得太随便了些。马上还要去看同样背景的《乱世佳人》,奴隶主立场对比起来就更迷了。(没同时上《为奴十二载》算它运气好吧。)

作为处女作有他被圣丹斯褒奖的道理吧。但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啊。

 4 ) 如果你是他

时间没有重来。如果你是他,如果你是个像牲口一样活着的生物,你会怎样。
也无需赘述历史,就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他们呢?(天生受虐狂除外)。谁都有可能变成他们啊。
电影最后还问他你有什么话要对这些good people说,镜头扫过那些白人。。。。确实也无话可说,对“good people”。

 5 ) Who are you

中国不是多种族国家,实在是没什么共鸣,导演的功力也有限,只觉得他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倒是导演戏外的各种八卦,对我来说比电影有意思。

        在导演的黑历史被翻出来以前,这位兄弟被黑人同胞们诟病的地方是:娶了个白人妻子,后来丑闻愈演愈烈,更是割裂了本来支持他的人群。

       长剧Law and order的前三季,曾经有一位黑人检察官,后面偶尔出现转换了阵营,变成了辩方律师。他说对他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Are you a black lawyer, or a lawyer who is black? 对导演又爱又恨的黑人女性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吧:Are you a black women, or a women who is black? 一面是种族主义的切肤之痛,一面是身为女性的无力与无奈。

       在我看来,真正锤死导演的他那篇毫无忏悔的facebook道歉信,广受批评,他本人也又重新道歉。在好莱坞年轻黑人演员和导演奇缺的背景下,Nate Parker本能一展宏图,走上人生巅峰,现在只能草草收场,刚摸到了名利的门就被踢出去了,对此,本道德婊觉得,真是大快人心,导演活该。他应该庆幸,这些事儿在Me Too之前被翻出来,要是现在,真的点一首“凉凉”给他了。

 6 ) 有点累

暴力血腥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不过求婚的场景在时代背景下显得很温馨,

其他暴力内容看的真的有点累,

剧能看是能看的,我看完后的感觉就是不想再看关于黑人种族类的电影了~

杀主人的那个场景不太喜欢,他的主人是剧里白人里面感觉还不错的了~

其他就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对了结局是失败的,按照我朋友说的,没有灵魂,正解

 短评

什么时候拍黑奴的历史要叫政治正确了?下次拍八国联军烧杀抢虐是不是也是政治正确??

6分钟前
  • Pop Quizzer
  • 还行

无聊又平庸的正确。2.5

11分钟前
  • Meng
  • 较差

被这片子各种外围新闻给骗了。非常新好莱坞的拍摄方法,很好啊。此片真实的政治态度,被涂抹在外面的黑人政治正确给掩盖了,整体是不错的,研究美国文化的重要文本。

14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我只是怎么都无法接受他杀其主人这点,实在太过残暴了

17分钟前
  • anonymous
  • 还行

呵呵

19分钟前
  • 心生
  • 较差

3.5 其实还不错,非常成熟的处女作,可惜导演生涯没怎么开始就这样被毁掉了。有矫枉过正的地方,但能接受。

2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2.5 装且做作。

2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看完电影来豆瓣才发现这片子动静这么大.......但我是真觉得这片子不咋地,完全没有新意也没什么深度地反应黑人奴隶历史事件

31分钟前
  • 骨茶
  • 较差

黑人版【勇敢的心】,故事紧接着就是南北战争,作为处女作,很成熟。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看在处女作的份上,三星半。有人说这片是《勇敢的心》+《为奴十二年》,然而实际上质量完全和此二者不在一个水准,无非是故事情节太过雷同《勇敢的心》,而题材则与《为奴十二年》一致。Henry Jackman的音乐托起了影片多个高潮。总的来说还是个非常套路的主旋律影片。

3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想拍一部民权史诗,结果把个人不幸放大成种族对立,扯了一堆无辜的人进来搞恐怖主义。我从未见过男主这样的白眼狼,奥斯卡0提真是大快人心。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宗教被奴隶主用来思想控制,结果反而成为反抗起义的集结力。主角是黑人传教士,让他有机会走出自己的庄园看到同胞,进而成为领导者-宗教就是这样,一切都在于人自己的理解和利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必须有反抗!这种片拍得再愤怒暴力都不为过。很容易联想到现在的BLM运动,不能软啊

4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本着不给导演/主演送钱的态度去看了免费预映,结果发现看免费的都浪费我时间。俗套又造作的台词,模式化的平板人物,混乱的节奏构图,除了宣扬种族仇恨什么都没说。另,片中女角色唯一作用就是被强暴好让她们的男人怒而造反,确实不愧是rapist拍的。圣丹斯那些争抢这片版权的片商真是瞎了狗眼。

48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很差

对这种黑人政治正确片真的审美疲劳,对,全世界都欠你们的。

49分钟前
  • 烈日灼心
  • 较差

过火的政治正确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53分钟前
  • Rumpleteazer
  • 较差

一般。就算没有丑闻影响,也不觉得影片在颁奖季能有什么收获。这剧本完全支撑不起奈特帕克的野心,第三幕展现的尽是黑人的残暴与愚蠢而非勇气与智慧。

55分钟前
  • 还行

片子太直,太煽动了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载舟也覆舟,绝对不是烂片。对信仰的主观利用比钢锯岭更有说服力,音乐很灵魂,难以想象是长篇处女作。真遗憾有关导演的话题让人没办法正视电影。

1小时前
  • 蛇弹吉他
  • 推荐

仅从电影上说,技法很成熟但是对立太刻意了,小孩子演技撑不起来,整个前部分剪辑全是乱的,中间还好,高潮又有些过了。Ps:对于整部作品的争议,我只想说,导演自作自受。

1小时前
  • 邓瀚凝
  • 还行

敲牙喂食,圣经洗脑,对主子人道幻想破灭,布道疯圣人民起义。克制压抑成品精良,呼应百年前影史经典,无奈现实更讽刺戏剧化。Nate Parker是个好演员好导演,可惜了

1小时前
  • kylegu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