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叶问

HD中字

主演:杜宇航,宛立若心,佟小虎,岳东峰,常沁源,王敏德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宗师叶问 剧照 NO.1宗师叶问 剧照 NO.2宗师叶问 剧照 NO.3宗师叶问 剧照 NO.4宗师叶问 剧照 NO.5宗师叶问 剧照 NO.6宗师叶问 剧照 NO.13宗师叶问 剧照 NO.14宗师叶问 剧照 NO.15宗师叶问 剧照 NO.16宗师叶问 剧照 NO.17宗师叶问 剧照 NO.18宗师叶问 剧照 NO.19宗师叶问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咏春拳;吃饭观;家具,家人,民族

其实不是特别有想说的话,但周围问我对这片子评价的人不少,集中说一下。

先来讲讲武术。未名上machine的评论看得我太郁闷了,武术不是从书本到书本的。

machine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19328/
后面有我对这篇文章的批评。他的立场没有错,但他的解读角度很不合适。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受欢迎,但却是带毒的。

片中对武术的精神没几句话,但说得都在点子上,武术的基础是“仁”,门派无高下修为有高低,简单明了。比霍元甲啰里啰嗦地说半天没人懂要好得多。
有人想把咏春从南拳中独立出来,这是不对的。咏春的确有自己的特点,但南拳的普遍特点,通俗来说就是拳头硬(少林到了南边也一样),周围和你切磋的人都是这种优势,你怎么可能不被沾染?每天拿胳膊磕木桩能不硬么。这个概括比较简单,下面会就咏春的特点再细说。
讲讲故事,叶问最后是怎么打赢三浦的?那段戏里的变化很好玩。空手道源自白鹤拳,也属于南派武术,所以其实和咏春大体来讲是同一种风格的。所以一上来两人对轰,动作风格完全一样,每个照面两人各有胜负。有时三浦占优,有时叶问占优。但叶问的好就在于他站得超级稳当。记得有个镜头被三浦打飞了,叶问一个前滚翻起来,漂亮急了,脊柱像条大弹簧。接下来有个照面叶问占优,用咏春的连击狂轰三浦的头,结果把三浦打傻了。实战中头部被打很恐怖的,三浦傻掉之后速度慢了一个级别,然后就被叶问像打小孩一样狂揍。
叶问一打十的策略其实很简单,一招挂一个。一般的拳脚就不躲了,重拳重腿躲一躲。好不容易受伤一次居然是伤在拳面,叶问的对手都好可怜,只能作沙袋。一上来还算脆,周围没别人了,就把最后一个日本兵给蹂躏了一通。
金山找在叶问家那场戏,为了让两人的打戏好看,金的动作全都大得特别夸张,在叶问的面前翻来翻去,像个猴子一样,而且用了好几处跳跃剪辑,把不可能的几个腿法连接在一起。
现在讲咏春拳,美式拳击总要肩膀带动发力,中国一般的拳法是拧腰发力,都是大肌肉群,力量大,但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打出来,因此速度慢。咏春要练背肌,腰尽量少动或不动,用腰背肌的微微拧转发力,属于小肌肉群,因此发力距离短,速度快,非常适合连击。所以片中叶问的动作都特别小,几乎没有大开大合。和咏春拆招,和他磕胳膊就是件很痛苦的事了,而且对方速度太快,一旦一招失手对方马上一连串中拳猛击你同一个地方,这就意味着只要你出现一次失误把中门让给他,基本上就挂了,因为他的连击之快是不容你任何反击的。
拳毕竟是拳,如果你能用腿法不管三七二十一扫过去,把他的拳法直接拆了不就完了?这就是叶问的另外一个优势:料敌先机。片中他总能在对手起腿之前看出来对方要起腿,对方脚刚一离地就被他给踩回去了。这样的镜头给了好多,花哨的腿法在咏春高手面前一般是根本用不出来的。
南方练武的人很喜欢讲腰马合一,就是把腰、背、腿劲儿完全练成一体,爆发的时候非常贯通。看看李小龙的电影就知道腰马合一的极致是啥样了。李小龙是吸取了咏春的精华的,要不怎么叫“截拳道”呢。据说他没学完叶问的本事就出去闯荡了,成名之后去找叶问,请叶问把咏春拳木人桩法录下来让他带回美国去学,叶问没答应,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木人桩对拆招法之巧妙,真是赏心悦目的。叶准在片子发布会上表演过,底下一堆外行,很冷。
当然我不是要说咏春天下无敌,每个拳法都仅仅是一个入门的方式,融会贯通之后应当是看不出什么门派的,所有招数都为我所用。

和《杀破狼》讲父爱一样,叶伟信喜欢把他要讨论的东西明明白白地放在桌面上,千姿百态,一目了然。《叶问》想讲什么?概括来说这就是不同的人找饭吃的故事。
金山找是一种逻辑,打小是个穷孩子,饿疯了,只要自己有饭吃完全不管别人死活。片中有一段他吃饭的戏,带着好几个兄弟特别投入地吃着清汤面,连汤都喝干净了,和片头叶问在家优雅的吃相形成巨大反差。踢馆是为了找饭吃,打劫是为了找饭吃,告密也是为了找饭吃,这三个选择都是以损害别人利益为代价的,片中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有人遗憾说这么能打个小伙子怎么最后不从良呢,殊不知他要是从良了,整个影片的立意就全倒了。
李钊比金山找强,自己要活得体面,良心上不当刽子手就可以了,当帮凶无所谓,毕竟你不当帮凶总有人当。为了单腿的哥哥等一大家子人去给日本人当翻译,后来在语言上多次拯救叶问,片尾在行动上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表示片中的立场是:中立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个时刻你要被迫亮出自己真正的身份证。
连日本人找中国人比武也是以白米为奖励。廖师傅是个武痴,觉得自己打架拿白米是天经地义,语言上要鼓励同胞们一下还说的是“打倒他们”,可见还是把武放在第一位的。请特别留意廖师傅第一次拿的白米袋子上印了个什么标志——他除了武术没什么信仰。他特别纯净地想用自己的功夫扬名立万,他的性格是很程蝶衣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做程蝶衣是吧,只有你的功夫/艺术是天下第一的时候你的故事才美,否则你活得可郁闷了。
叶问是彻彻底底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贵族,片中本来是搞投资吃红利活着,每天练功无所事事。对他来说吃饭是很讲究的事,别人在他吃饭的时候来拜访在他看来是不礼貌的,他首先要求人家回去,见人家不回去才允许人家在这里等,这和金山找囫囵把面吞下去大步来找叶问也是对比。人家逼问他和廖师傅谁输谁赢,他连一个表情都没有,不说比过也不说没比过,不说输也不说赢,他尊重别人,但同时还是很在乎输赢的。金山找侮辱咏春拳侮辱佛山,无理取闹被他揍了,只说一句“我的功夫还可以吧?”赢回了面子又保留着架子。他的可贵之处是,物质当不成贵族了,在精神上依然是贵族,宁可饿死不拿日本人的一粒米。所以理所当然的,片尾他倒下了,而且不是倒在台上是从台上摔下来,下行镜头表示弱势。字幕告诉我们他没死,在感情上抚慰我们一下,常识是相信画面不要相信字幕,对于电影来说宁折不弯的叶问最后是彻底折了。
还有武痴林兄弟、周清泉等等,我不一一列举了。

贵族气质是叶问不变的部分,整部电影中叶问的变化主要在于他对责任的理解。
电影刚开始时的叶问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练拳仅仅是爱好,他甚至不认为自己对咏春的传承负有责任,连徒弟都不打算收。当老婆提出意见的时候立刻把前来求学的武痴林送走。第二天叶问早上起来发现木人桩上刻着“老婆大人”四个字,这个细节我没看懂,哪位看懂了指点一下刻字的人是谁。我觉得应该是叶准,可这四个字的笔法比小叶准的画可漂亮多了。金山找来找茬,叶夫人批准叶问出手还要甩下句话“别打烂家里的东西”,更有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小叶准骑三轮车那句话,显示这就是其乐融融一家人,别的啥也不关心。这是“家具责任观”。
叶问为了维护家具把金山找揍了,佛山人民都拿叶问当自家人那么亲热看待,为叶问后来对责任理解的转变做好了铺垫。
日军进城,佛山沦陷,有一个特别有意味的细节:日军把总部设在叶家大宅。房子家具自然是都没了,国将不国时,洁身自好是不可能实现的。叶问的“家具责任观”被迫彻底崩塌,取而代之的是“家人责任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后半段的很多情节在因果上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比如叶问去比武场打日本军人、叶问在工厂教拳、叶问保护受欺凌的家人离开佛山这三条线,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呢?这是为了交代叶问的心路历程。
叶问拿武痴林当好朋友,算是半个家人,他看到日军枪杀廖师傅,联想到武痴林的死,受不了日本人对生命的不尊重才第一次下场比武。如果武痴林没有死,叶问对廖师傅的感情没有对武痴林那么好;如果叶问目睹了武痴林的死(比武中被打死),而不是想象成和廖师傅一样被枪杀,也不会使他受那么大的刺激。插一句:释行宇在《功夫》中那么漂亮的腿法本片只显露了一次,还用的俯拍显得那么无助,而且那么快就挂了,真可惜了他一身好功夫。书归正传,那句“我只不过是个中国人”和后面“你看着你同胞被人打死,你有没有尊严哪”说明叶问已经开始建立起更高一层次的责任观。
叶问和妻子有段对话,“我发现自己真的很没用”说明他的家人责任观已经岌岌可危了,“这个世界真的很渺小”在上下文中看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明明是你渺小为什么说世界小?其实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乱世中即使一个小小的家庭也很难保全,因为不可能把自己家和别人孤立开来。叶太太还是坚持自己的家人责任观,说了一大通“我很幸福”云云,仨人在一起她就满足了,叶问最后说“最重要是一家人在一起”,可以说是家庭责任观在一派凄凉中的最后呻吟。
随后叶问找到工厂说“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他已经准备好承担更大的责任了。之前和妻子说话中还有一句“以前就知道练功,又能怎么样”,周清泉这时候回答了他的疑问:“以前我觉得你练功夫不切实际,现在才知道这么有用”等等,一大堆人劝叶问教功夫,这时叶问笑了“我教功夫很贵的”,他的内心这时候一下子平和了,他找到了自己应该承担起的责任,也明白了练功夫有什么用。
接下来日本军官来找叶问,叶问不是因为不想去才出手,而是怕他们冒犯叶太太才出手,一点犹豫都没有。叶问到这里彻底开窍了,他明白为了保护家庭必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一个二流的导演会把这段戏放在叶问在棉花厂大战之后,但叶伟信没有这么做。他让叶问背着命案,冒着被日本人发现的危险去救棉花厂的工人们,这时的叶问已经有了一个民族英雄的气魄,不再只顾自己一家人的平安,而是承担起了保护一厂人的责任。他去找武痴林的弟弟沙胆源时说“你抢中国人的东西啊”、“你知不知道你哥死了,他是被日本人打死的”,他表明自己鲜明的民族立场已经不需要怒吼,不需要火气,平平静静地说出来,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了。
最后即将逃走的叶问主动站出来换回棉花厂工人们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壮举。
由保护家具到保护家人,再到民族英雄,《叶问》将这个转变讲得扎扎实实,一板一眼,难能可贵。

 2 ) 我只是个翻译,我不是个走狗!

《海角7号》成功触碰到了台湾民众的G点,《叶问》则成功触碰到了大陆民众的G点。

以上两部电影都应当被当做华语商业片的经典模板被供奉起来,并且值得学习制片管理的同学们一再的推敲研究。而对于那些膜拜着艺术片圣谕的影视狂热分子们,他们将继续承受着更加艰险的现实考验并在一次次的物欲大潮冲击中对心中的理想说ByeBye:收起那些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精英嘴脸吧,格式塔、精神分析、麦茨、J·J·墨菲、安哲罗普洛斯、通通滚蛋吧,再也没有一个时代比现今更加紧迫地需求一个信条:研究观众——这是你能通往成功的最靠谱途径!
然后我们看看自己还能在眩晕的狂欢中遗留下什么?算了,也许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眩晕以及狂欢本身,重要的是我们的手中真正掌握了多少话语权,这份话语权的来临并不是来自我们汹涌澎湃的激情以及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壮举而是来自实在的财富和权势,这是道地的定理,能经受千锤百炼的定理,丝毫不在乎我们能以何种方式说服自己。

毕竟,我们都是现实中的翻译官,而不是叶问,我们几乎没得选择。

当《叶问》中的叶问打败了观众们的假想敌之时,他已经彻头彻尾地成为一个充满宗教色彩的完美符号。大众的民族情绪被挑拨,难以抑制的激情在胸中蔓延。我们起立鼓掌,我们振臂高呼,我们痛快地沉浸在对一个完美意象的YY之中,仿佛我们自己的身体正在融进民族英雄的伟大人格,尽管实际上,这不过是场错觉。

而香港演员林家栋饰演的翻译官则在眩晕的狂欢中被隐去了,这是一个无比丰满的实在,足以在电影史上留下他的踪迹。

“翻译官”——我们已经对这个角色习惯到了麻木的程度,从《地道战》到《鬼子来了》,这历来是一个集万千丑恶与一身的令人忿恨的影像符号。而在抗战史上人数更为众多且更应令人忿恨的人群——“日伪军”则被放置为一个尴尬的存在。那帮1·5倍于侵华日军兵力的真正“走狗”曾在历史上无情地杀戮同胞并用自己的身躯铸造起膏药旗师团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抗战军民引以为荣的战绩无不充斥着百万日伪军的尸骨,而真正被击毙在“支那”土地上的“皇军”数量却不过区区二十余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警醒的事实?而在影视作品中,“翻译官们”却替代了这些人成为了被口诛笔伐的对象。在山大柏的自传《我是日军翻译官》中,他细致地描绘了游走于时代狭缝中的小人物的无奈和心酸,让读者对“翻译官”这个形象有了更加清晰饱满的认识,无论叶伟信同志有没有看过这本书,或许他早已经在漫长的影视误读中积聚了强烈的平反欲求,所以才塑造出“李钊”这么个不一样的翻译官出来,从而为《叶问》平添了更多的蕴涵和力度。

回顾整部影片,“李钊”可以说是除“叶问”以外着笔墨最多的人物,实际上也被林家栋塑造地更为饱满出色。这个人物很符合悉德·菲尔德的编剧原理,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做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并且人格转变的轨迹清晰可见。影片刚开始,李钊以佛山警官的身份出场,言谈举止之间将这个小人物的市侩和刁钻表现得淋漓尽致,日军占领佛山后,他又迫于生计充当起了翻译官,叶伟信巧妙地布置过一个细节:就是当李钊为避日军耳目而将叶问一家收留在自己家中之时,我们通过摄影机镜头看到了他家里老弱妇孺的窘迫景象。做为一个不会功夫又贪生怕死的凡夫俗子,只有凭一口流利外语安身立命的本事,不选择当翻译官那简直是情理不容!为日军招募人肉沙袋一方面是迫于淫威一方面也切实考虑到了那一袋“白米”对乡亲们的重要,尽管如此,武痴林的死还是令他感到深深的震撼··这是一个有良知的普通人应有的反应,从此以后他行为的动机开始悄悄地发生转变,而众人的唾骂和归咎则成全了他发自心底的一声怒吼:

我只是个翻译,我不是个走狗!

如果说在这一刻,这声怒吼还带有李钊掩饰不住的自责和怯懦的色彩,在其后对“叶师父”一家的救助则成为了他问心无愧的明证。一方面是日本人的胁迫和窘迫的生存危机一方面是民族自尊心的叩问和对“叶问”一家安危的责任,李钊如履薄冰地在二者的夹缝间游走,由此产生的戏剧张力远远地超越了男猪脚本人,也因而产生了本片最绝妙的两段台词:

一段是三浦将军在问叶问的尊姓大名时,叶问回答:

我是一名中国人!

李钊则将叶问的这句话翻译成:

他叫叶问!

另一段是三浦邀请叶问做自己军中的武术教练时,叶问厉声拒绝并向其发出了挑战。

李钊急中生智,将其翻译为:

叶先生会认真考虑该邀请并希望能同您切磋武艺。

李钊的这两句翻译令所有在大时代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们会心会意,这些人并没有什么高远的志向,也没有英雄人物的耀眼光辉,但是心灵深处自有他们不为人知的人性魅力在闪烁。而影片结尾,也正是这样一位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挽救了我们高大全的叶大师的身家性命,同时也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人物的自我救赎。

叶问无疑是神圣的高不可攀的永远都难以企及的,因为他是一个完美意象。与之相比,李钊的人性魅力更加切实可靠也更加真挚可贵。可惜的是,就算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今天看来也不是处处可见的。更多的人做了“翻译官”做过的事却从未想过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达成自我救赎,或者即使想到了也无法鼓起勇气去认真履行。傻B总有傻B们去拥戴,阳春白雪也会有人去唾弃,这是银幕之外更加复杂纠结的实在。

但无论如何,能做个不为走狗的翻译终归是一件高贵的事情。

至少,我坚信如此!

 3 ) 在“还没吃”与“第一口”之间的最高潮

1.高潮: 本以为甄子丹的功夫片就止步于《杀破狼》、《导火线》水准,孰知《叶问》竟如此惊艳。这种功夫传记,《霍元甲》已是口碑滑铁卢的前车。在江湖地位上甄子丹自然不如“喷气机李”,洪金宝亦比袁爷稍逊色,但是《叶问》好过《霍元甲》,尤其是日本入侵之前的半截,气脉通畅,精彩无比。 第一场打斗之前,导演居然安排叶问与大方脸廖师傅吃饭,吃点心,喝茶,剔牙.....妙啊。此际电影的从容大气和出众已然彰显。 (上来就解裤子拉链、直奔主题的是低等站街妹;先小酌、抚琴、唱曲儿、共浴,做好铺垫,然后才款款扶上牙床、锦被红翻的,方是一夜千金的名妓啊。) 当看到金山找与叶问决斗一处,我心里油然而生一蓬毛绒绒的幸福感。这种感觉一般是在看《阳光小美女》、《波拉特》之类才会有的,上一次它冒出来是因为《Wall-E》。 我点了暴风影音的暂停,起身沏一杯咖啡,有点舍不得往下看。 这是个多么难得的高潮!铺垫再铺垫。第一场与廖师傅的打斗只算暖场,点到为止,吊起人胃口即鸣金收兵,以之渲染叶问的低调,强调他妻子如何不喜他打斗,又渲染众人口中他是如何的佛山第一,背面敷粉,愈发显得他深不可测。 此时观者均想:要是有个高手来,让叶问好好施展一下就好了。 .....于是金山找同学顺应人民的需要,适时出现。 老金嚣张出场,至少半个小时之内的情节都清楚得很了——当然是:他到处踢馆,众人不敌,叶问出场,将他打倒。但我仍屏息被过程吸引。(顺便说:一开始就觉得金山找的金鱼眼很熟,但真不敢确定,最后眼巴巴地等演员表,证实了猜想——樊少皇!!!虚竹!!!) 这一段,有点像水浒中林冲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试。用了三层的“舒气杀势”(金圣叹语): 武痴林跑上门请叶问出山,叶问却被老婆凌厉的眼光吓住,未果,第一层波折。此际观者心中谁能不叫一声“头发长见识短”? 金山找打了一圈,毫发无伤,所向披靡,暂时算是无敌了,耀武扬威一番,大马金刀地坐着吃面,边吃边口吐狂言——又一层波折。随后,卖面的老爹冷冷地说出了叶问的名字。观者如我,真想抱着他的老脸亲亲。 金山找终于带着大群人上门来。众目睽睽,群情激奋,孰知叶问仍不愿比武,金山找用上激将法,把诸葛激司马的话搬出来,竟亦不管用。第三层波折。 这势子,一蓄再蓄,也蓄得够足了。 终于,叶夫人不情愿地点头了。懿旨下,准战。 终于打起来了! 这场精心铺垫的打斗,在小叶准骑着小童车出来绕着爸爸转一圈,说“爸爸,妈妈说你再不出手,屋里的东西就砸光了”的时候,达到高潮之最高点。 ——麦兜同学说的好:其实火鸡的滋味,在还没吃和第一口之间是最好的。 (在儿子说那句话之前,叶问一味躲闪,并未正式施展,亦算是“没有吃”吧。) 忙时偏用闲笔,方是大家手笔。两雄对峙,剑拔弩张之时,黄口小儿冒出来嫩生生地说了这一句,仍是“背面敷粉”,妙处极多:第一,从小儿口中转述叶夫人的话,告诉诸人叶问根本还不算是“出手”;第二,娇滴滴、滴滴娇的大家闺秀叶太太明显不通武功,然亦有这样眼光,必定是高手耳濡目染之功,濡染出的尚有如此程度,高手之高可以想象;第三,对于金山找来说,此战关乎荣誉,必拼尽全力,然对于叶问,只是屋子里物什打碎不打碎的问题。 ——家里有好扇子不算什么,拿撕扇子当玩儿,才是真正富贵人家。 叶准的一句话,委实妙到豪颠。 面对金山找气势汹汹的大刀,叶问好整以暇,顺手抄起的是枝鸡毛掸子。武器之上鲜明得有些滑稽的对比,一个意思表明他心怀善意,并不想伤人,另一个意思则是他只把这场打斗当游戏。 一张一弛,一边金刚怒目,一边云淡风轻,不用比试,高下已然立判。 ——温瑞安小说《神相李布衣》中,李布衣与东瀛高手纤月苍龙轩对阵,用的是一根羽毛,其情其境,庶几相似。 这是《叶问》中最精彩最酣畅淋漓一场。 此后色调便灰暗下来。叶问那迷人的潇洒不再,整日在花园端坐的美丽高贵的叶夫人,也只能首如飞蓬地在灶前烧火。 英雄与佳人不幸逢着乱世,亦不过破瓦寒窑中一对牛衣对泣的憔悴夫妻。 而且后面日本坏蛋们上场。原本悠扬和缓的旋律,变得忽而急促高昂忽而低沉哀怨,不免稍嫌刺耳。其实我希望调子不要变最好。但我实在不敢埋怨这刺耳。 2.灰人: 人人都说林家栋的小翻译角色好。不赘言。不是他演得好——当然他演得也很好,但首先是这样灰色的人物设定,勇气实在可嘉。谈到这种敏感问题,我们的爱憎似乎必须无比鲜明,非白即黑,不是英雄,就是汉奸,没有中间路线,不为气节死在日本人手上,活着就是苟活,就必须遭到唾弃。为什么一定要所有人都把命不当命才对呢?活下去,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这个角色,让我想起《桃花扇》中的杨龙友。 3.夫妻: 叶问很“尊敬”老婆,这是为什么呢? 前面几场叶夫人出现,都是坐着的;金山找一场,叶太“噌”的站起身来——上帝啊,她居然比叶问高了半个头!一丈青啊。 我不由得叹道:这就是他怕老婆的症结啊。娶了这样一房高挑美貌的浑家,自然是又爱又怕。 叶问不事生产,却住着花园豪宅,生活优渥。我又觉得他是像被鲁大佬骂了一句而出名的邵洵美:倒插门儿,房子和地产都是岳丈岳母家的,所以格外敬着太太三分。后来方知叶家本来就是大族。 嫁得这样一位武功高强天下无敌的帅哥,不该是自豪骄傲、欢喜不尽吗?为什么还会整日给丈夫甩脸色闷闷不乐? 而似乎叶夫人根本对叶问的武功不屑一顾。 《陆小凤》的《幽灵山庄》一部,开头说西门吹雪过于热心剑法,疏远妻子孙秀青,以致妻子与陆小凤偷情,后面虽揭明是做戏给老刀把子看,但西门吹雪的婚姻危机似乎并不假,因为后来他为了追求武学无上境界,终于离开了妻子。 做了叶问太太的张永成,是不是亦有相类的苦楚? 叶问这个英雄,因爱儿与娇妻的衬托,格外鲜活真切。 4.拳路: 叶问最经典的最后一招,就是把人放倒地上,频率极高地一通捶打。这动作好眼熟,后来想起:电视剧里女孩子哭着打自己男朋友都是这个动作——捏起一对粉拳,照准胸口,“咚咚咚”一顿乱打,伴之以呜咽的“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 咏春是女人拳,果然。 --------------------- 最后一条选择性阅读(请注意断句).....

 4 ) 亦是凡人

看罢《叶问》,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叶伟信和甄子丹这对组合,总算能称得上文武双全。之前《龙虎门》不提,即便《杀破狼》与《导火线》,文戏也都只是甄子丹出场大杀四方前的铺垫,而来到《叶问》,文戏终于大有进步,甚至比武戏更重,这当然也与传记题材脱不开关系。
《叶问》的文戏,不算正统传记手法,走的是叶伟信擅长的小格局套路,推进较快,难免有些草率之处,叶问的性格与处世之道总算是皆有表现。电影前段切磋功夫、迎战金山找,叶伟信以港片惯用的轻松手法,将叶问的高傲与低调谦厚一并道出。“打烂家私”的对白,是叶准老先生幼年亲耳听闻,顾家怕老婆之事倒并不假,单手拗坏左轮一段,也有据可依,只不过这些细枝末节融于短短几十分钟,确有些拼凑感,使得影片前后衔接有失自然。
电影的重头戏是叶问与日军的交锋,真实的叶问是在被日军强请其收徒不遂情况下,被迫接受比武,过程正如高手过招般,叶问点到即止,轻取对手,随后为避祸远走。电影中的叶问尽管大打出手,重手连挫十名日本武师,并在最后决战中痛击敌酋,却也并未走入俗套、跳出真实性情而成为高大全的英雄,这是拜叶伟信收敛所赐,终于不致成为陈真第二。叶伟信营造苍凉乱世、浮生若尘,草民惶然无助的气氛,确实下足功夫,颇有代入感。叶问尽管武功卓越,却亦是凡人,电影从头至尾,他但凡出手,皆是在避无可避之绝境下,并无多少大英雄抛身家性命于不顾挺身而出的壮举。武痴林接受日军挑战,叶问出言规劝,与日军人动手,是为保护妻小,为廖师傅等人之惨死而愤然登场,也是在寻常国人所不能接受的惨痛心境之下,乃是凡人的愤怒。叶问的民族大义及正义感,当然有史可鉴,但并不夸张到超越凡人而入圣。林家栋饰的李钊,也是苍凉时局下人人随波逐流这一世情的注脚,汉奸这顶帽子,丢给别人很容易,殊不知草芥小民几多辛酸。叶问中枪的确煽情,但仍非虚妄的英雄。
关于叶问授徒,电影交代的篇幅不多。叶问不愿收徒,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出于咏春拳不可公开授业的门规,因此叶问为工人传授武艺,实为义举,但电影一笔带过,叶问何以作为一代宗师,似乎未能清楚明了。
说回甄子丹与叶伟信这对组合的电影,《导火线》与《杀破狼》里,甄子丹本色演出,十足野蛮,而《叶问》中甄终有突破,情绪表达相当到位,足以撑起文戏段落。熊黛林被叶准大赞神似其母,尽管对白不多,却也颇有银幕老手的模样。林家栋十分出彩,被骂汉奸后的激愤与失落感,颇为真实。
打戏自然不俗,作为三毛的第三部咏春题材电影,动作设计相当精巧,甄子丹收放自如,咏春的“小”而敏捷取代了甄一向的凶猛激进。来留直送、甩手直冲、拳打中线、先削后打这般本来平平无奇的近身实用技法,由三毛与叶伟信合力一番折腾,既有味道又不实现代打戏的节奏感。电影后段叶问与金山找工厂打斗一段,原本招式相当难看的六点半棍,也被演绎得灵动精彩。《叶问》打戏的一大遗憾是篇幅都不长,大宗师所向无敌,往往片刻KO对手,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另一种美化,却至少道出了华语电影除了甄子丹再无精彩武戏的窘境。好在电影总算是新时代不可多得的功夫片,动作片俯拾皆是、功夫片却难复往日辉煌的今天,倘若《叶问》能够开枝散叶成为新的系列,也是不错的开端。

 5 ) 一次先抑后扬的胜利

    念高中时就打过一次架,在体育课上,跟一个隔壁班的黑小子也不知怎么就起了龃龉,那时我还踢球,连续做上几十个俯卧撑都不怎么喘,不像现在这样成天坐着,上下趟楼梯就眼冒金星,换句话说,那时我身手还过得去。也就两三拳的事情吧,招式记不清了,估计用的是王八拳,舞得眼花缭乱密不透风那种,黑小子就叫我打趴下了,软趴趴地摊成一团,被拉开前记得我还骑到他身上,挥拳相问,服不服?还牛不牛匕了?

    当然这事只有我记得,这种小架每个学校每年大概能发生上千次,跟值日差不多,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班的王胖子,身高丈二,一身圆滚滚的腱子肉,像顿顿吃化肥猛催出来的,刚上高一那阵也不知怎么惹上了高三的几个流氓,他们中午就在食堂找他麻烦,我们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见那几个流氓连滚带爬钻桌子底下了,王胖子威风凛凛,一手端着饭盘,边呼喝边向桌下追踢,直看得我们血脉绷张,齐刷刷站起来助威,揍,揍死高三的!

    前几天同学聚会,刚巧王胖子在座,当了警察,穿身绿皮牛匕闪闪。几杯酒下肚大家就说起高中时的江湖,谈到武力榜,我们都恭维王胖子应排在第一。王胖子摆摆手,一副受之有愧的倒霉模样,说前些年他也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自从见过隔壁班的黑小子,这第一就要拱手相让了。众人不解,尤其是我,悄然想起高中的唯一一次胜仗,心说这王胖子肥到秀逗了。王胖子说你们知道什么,黑小子今非昔比了,如今练起了武术,拜了位老而弥坚的神秘师傅,据说是收破烂的,成天系条黑带走街串巷。王胖子说开始我也不信,不服就跟黑小子试了几招,没想到完全不是对手。王胖子讲得兴起,站起来蹲了个马步,撑得裤子后面吱嘎乱响,叫大家上去全力推他,他强壮如牛,自然是推不动的。王胖子不慌不忙地坐下,估计裤子已经开裆了,他说黑小子就用了一下,他示范了一下,轻描淡写的一掌,王胖子说你们猜怎么着?大家不理他的关子,自顾自地喝酒,就听王胖子怪叫一声,做出一副中了机枪的倒霉模样,浑身抽搐后一坨肉靠在椅背上,王胖子说,我被他打飞了。

    故事到此为止,实话实说,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王胖子是从来不替别人吹牛匕的,他从来只替他爸吹,既然他说黑小子牛匕了,那就一定是牛匕了,他也一定曾经怪叫着飞了出去,像头迎风招展的猪。我想假如有一天我遇上了黑小子,他不说话也不笑,就站在我面前斜着眼睛盯着我,那么我只好说,对不起,你认错人了。可他要是不放过我怎么办,他会说你个傻匕化成灰我都认得,然后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掌,我飞得累了,他就一屁股骑在我身上,问我服不服还牛不牛匕了,那么我只好说,我服,我再也不牛匕了。

    言归正传,看《叶问》的过程中,我听到放映厅里起码响起了四五次的掌声,尽管这掌声都是我身后一位大哥发出的,他的本意我明白,想把他的掌声造成传染病,引起整群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可惜他失败了,尽管有几个片刻我真的很想鼓掌应和他,可我的手正捧着一桶爆米花,用嘴模拟出鼓掌的声音又实在很有难度,只好放弃,于是我听到身后一次又一次响起势单力薄的掌声,稀稀拉拉的,转瞬既逝,时而热情洋溢,时而又索然无味,直到那位大哥的老婆喝止他,瞎鼓什么啊,傻不傻啊?

    《叶问》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激动的电影,使人情不自禁就想鼓掌,鼓两下又冷静下来,又不是领导讲话,就个电影,都是假的,至于么?我想说的是,尽管我始终没有听到全场的掌声雷动,可这一年头一部想叫人鼓掌,或者说鼓两下又觉得傻的电影已经很难得了,因为这种掌声不是为了捧场也不是上级安排,纯粹发自内心的激动,就像你恰巧受了警察的冤气又正好读到了上海刀客的壮举,就像你一直看不惯纨绔子弟的恶行又目击了哈六警的威风,更别说全国人民都对日本人同仇敌忾,恰好这又是一部痛击日寇的片子,那雨点般的拳头,如瓢泼大雨落到了人心里,虎虎生风,拳拳到肉,简直是想叫人不鼓掌都不成。

    功夫片,或者叫武侠片,我是说这一类主要靠武打吸引人眼球的片子,一向是国人最喜欢的类型片,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拿得出手的类型片,照张艺谋的说法,拍武侠片是他从儿时就有的一个梦,于是他接连做了好几个梦,简直快做成了全国人民的梦魇,几乎所有大导演都在拍武侠片的过程中栽了,照理说《叶问》更没有什么道理成功,论华丽赶不上《无极》,论写意比不上《夜宴》,论明星阵容比不上《英雄》,论爱国劲头也不一定完胜《霍元甲》,可《叶问》就是让人觉得好看,同它相比那几部大片都成了垃圾,道理何在呢?难道就因为甄子丹的拳头比别人的硬?就因为熊黛林的脸蛋比别人的漂亮?还是因为咏春就一定比那些南拳北腿王八拳更出彩?

    废话说得太多了,其实我要说的很简单,铺垫,就是铺垫,《叶问》之成功完全是因为铺垫,首先出场的是廖师傅,这是作为参照物的坐标一,自然而然地被叶问打败了,谁也不能说那段打斗不精彩,可谁也不会鼓掌,因为这只是很平常的打戏,简直属于一个功夫片的必备段子,人们从这段打斗获知的信息很少,可以说只有一个,就是叶问比廖师傅厉害,至于厉害多少,谁也没谱,假如廖师傅不过是个欺世盗名的假宗师,根本只会几下子三脚猫的功夫,那么叶问的胜利就毫无意义。这时候第二个坐标出现了,金山找一出场就轻易打败了各大武馆的馆主,几乎没挨着一下打击,而廖师傅做为能同之较量几下的选手,证明廖师傅的功夫在各大馆主之上,但却不如金山找,那么叶问击败金山找就比甄子丹一上来就大杀四方更具有说服力。这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例子,其实遍数片中最牛匕的几个场景,之所以看得人心潮澎湃,完全是因为之前的准备功夫做得很足,像是一壶炉上的水,烧了很久,而叶问的出手时机恰好在水沸腾的一刹那,他打赢的恰恰是之前看起来不可战胜的那些人,那么点燃观众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实要想树立一个英雄,那么在之前反复强化甚至妖魔化他的对手才是重中之重,为什么中国的商业片总是感觉不如别人的好看,就是因为中国的导演总是喜欢于反复树立英雄本身的高大全形象,而对于英雄的对手,却习惯极力描绘其弱和渺小,自以为就衬托出英雄的伟岸,实际上却恰恰南辕北辙。

    中国武侠的本质,不在于什么侠义精神,更不在于什么不杀或和平,而恰恰是那些报仇雪恨突获奇遇的俗段子,主人公开始被欺负得毫无还手之力,鼻涕眼泪满天飞,终于有天老天开眼,掉进深谷,获得一本武功秘籍,或者得到某位神秘高人的指点,从而段位大增一日千里,终于血刃对手扬名天下,人人知道这情节俗,一提到武侠就对这样的情节避之不及,熬尽脑汁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情节,什么仁者无敌,什么以爱止战,其实观众想看的不过是打得痛快,只要这打斗要带着国恨家仇,别打得莫名其妙,只要主角打败的是位强敌而不是喇渣,那么观众就满足了,就鼓掌了,就觉得这票值了,说到底,中国武侠的情节就是一个先抑后扬的情节,中国武侠的过程就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中国武侠的精神就是一个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精神。

    最后表扬一下甄子丹同学,在李连杰成龙成了角成了腕成了神自以为靠自己的慈善可以拯救世人的时候,只有甄同学还在永不疲倦地在舞台上打斗,不求普渡众生,只为观众过瘾.影片散场时我悄悄鼓了两下掌,就当为甄子丹,为他那不算年轻却依然有力的拳头.

 6 ) 请了michael scofield,剧组就没钱了吗?

    想看叶问很久了,去年看非诚勿扰,就是因为叶问接连着几场的票子都售罄才买的非诚勿扰。
    昨晚考完管理学,清闲不少,不用熬夜背书了,看叶问,了一桩心愿。
    甄子丹一直想要演文戏要突破,而07年的《导火线》还是真真切切的子丹式武打。08年的《江山美人》,诶,我就不再赘述了。同样是08年,甄子丹在《画皮》里突破了,着实让我惊喜了一下,大大地抢戏啊,cool as fire&hot as ice(借用britney spears),插科打诨,外表颓废内心炙热,表情很Q,幽默十足。就是从这时起,甄子丹排上了我心目中的华人男演员top 10(> <)。看了《叶问》,甄子丹好样的,比过喷气机李!叶问就是比霍元甲好看!
    但是,叶问很大程度上是靠甄子丹一个人撑起来的。如果说《功夫之王》的武打亮点是成龙大战喷气机李,那么叶问的亮点就是甄子丹大战michael scofield。池内博之甫一亮相,我惊呼,miller!身边的迪奥同时惊呼,scofield!真是太像了太像了,又深又宽的双眼皮,皱起眉头忧郁冷峻的样子,甚至是浓密的眼睫毛都那么神似。
    但就是从scofield出场之后,影片就有点断层,至少在我看来是。
    任达华出场的时候,问甄子丹要钱。那个时候从任达华狡黠的目光里我坚信,任达华是坏人,会卷了钱跑。在叶家大院里,小叶准拿出画好的画儿,任达华和蔼可亲地观摩,对比下甄子丹就是不管不顾继续打拳。在片头放演员表的时候,闪过一个名字,咏春·叶准。这部片子的剧本里,叶准是不是故意加上了爸爸忽视儿子的片段?叶准应该对叶问抱有复杂的情绪,做为一个父亲,他没有给予儿子足够的陪伴,但是作为一个大人物,叶准是敬仰并且理解父亲的。所以叶准在影片的开头安排下叶问忽视儿子的基调(当然,甄子丹是和蔼可亲地跟小叶准说"爸爸没空"的,我严重怀疑当年真正的叶问是厌烦地一挥手),但是这终归是心底一点童年的郁结,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成年后暴露出来,要表达表达。但是父子私情要让位给父亲民族传奇的形象,所以在影片的后半段,叶准深明大义地告诉编剧,我的童年郁结丢一边去吧,要甄子丹演个模范爸爸加五好丈夫。再说任达华,他倒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好兄弟,可能是任达华在TVB里锋利的眼神练久了,一时刹不住车带到这部戏里,给我一种他要演坏人的错觉。
    樊少皇这个人物也没交代好。他只是一届粗人,身怀不俗武艺加蛮力,当初踢馆是有点出于乡下人被城里人瞧不起的不服和反抗(与其被人欺负,还不如欺负人),之后当土匪也是出于生活所迫(谁不要吃饭?只是想吃上一顿饱饭)。本性应该是驯良的,但是因为出身和坎坷的境遇,被生活逼上了岔路。在他第一次被甄子丹在叶家宅里打败的时候,捂着屁股嗷嗷跳脚的时候,我乐了,这汉子太有喜感了,功夫熊猫一样,憨憨痤痤地显摆身手。之后他第二次去打劫任达华的场子,叉开双腿箕踞而敖坐在卡车顶部,也是一副“饿是一个演坏人的好人”样子,我坚信他会像鬼脚七拜倒在黄飞鸿的石榴裤下一样被甄子丹的铁拳震撼的。但最后,他彻彻底底地是个坏人。坏则坏矣,还跑去跟scofield告状。
    叶问是李小龙他师傅,所以我坚信影片中会有李小龙这样一个演员存在。武痴林他弟弟在片子开头去捡风筝,目睹甄子丹只花了三成功力打人,我以为这就是日后的李小龙,一个当街小混混被功夫感染从此心灵升华。但是,李小龙不是本片主角,不可能一开头就跑出来,这应该是个龙套,排除。樊少皇带着4个花瓶大汉来找茬,我又觉得这四个大汉里会有一个是李小龙,会被咏春拳折服而离开樊少皇投奔甄子丹,上演一幕樊少皇怒斥“你个叛徒!从今往后你我兄弟情谊有如手中这把刀柄一折两段”的戏份,再给个刀柄变成两截哐当落地弹跳数次的慢镜头特写。但是李小龙是个型男,不可能是个大汉,又排除。小叶准跟小朋友们捉迷藏,我又试图在小叶准的伙伴们中找一个小李小龙出来,发现这些小伙伴都是宋兵甲,再排除。总不可能是任达华儿子吧。直到最后的最后交代后事时,我寻找了一个半小时的李小龙终于出现了!定格的一张泛黄黑白照片上,李小龙以真人的形式出现了。好吧我认栽,回头补习CCAV-8放过的《李小龙传奇》。
    武痴林他弟弟。这个人物很多余,跑了三次龙套,又没打斗戏份(除非在棉花场里当炮灰也算打斗),又不能丰富故事情节,鸡肋鸡肋。也许是像表现叶问的感化力量而安排之,但是最后也不了了之,没刻画好。
    影片还有一些没交代清楚的,前后基调明显不搭。我都怀疑是不是scofield太贵了请了他就拍不起,于是剧组停工半年再续拍,导致脱节了。
    情节弱,是子丹式电影的特点啊。
    要说甄子丹的突破,倒真有。他成功地把叶问刻画成一个浸淫在儒家文化里的武将,武将中的文曲星。我想起我《化学与人类》老师刘旦初对成龙的评价,"同学们,成龙代言霸王防脱,扬言这款洗发水里不含任何化学物质。你们说,有那样东西是不含化学物质的?不过成龙只是个打拳的,不知道也是应该的"。甄子丹典型荧幕形象就是个打拳的,但《叶问》,甄子丹真切演出了骨子里清高文人的味道出来。还顺便演出了好丈夫好爸爸好兄弟好佛山市市民。
    另一个子丹电影的突破,是对翻译官这个人物的刻画。绝对抢戏!这是我看过的抗战题材中最好最可爱的翻译。谁是最可爱的人?翻译官儿!他不是走狗,他只是以他的理解,用他的生活哲学曲线救国。安排中国人跟日本人打,也是在他看来,帮中国人拿回属于自己的米的最好的方式。上有八十老母,下有黄口小儿,还有个瘫痪的兄弟,赚钱不容易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回到家,放下百米袋儿,第一件事就是问,叶问师傅还安全吗。看到他被scofield身边的瘸腿爪牙痛打,我的心都要碎了。(插花,学法语的迪奥看到这里纠结了,"难道这就是学语言的下场吗?")最后在棉花厂,日本人问,摩西摩西叶问在哪里。他朗声翻译,大家千万不要说话!我都感动地要哭出来了。
    后来DT分析到,对翻译官形象的刻画还有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在小叶准要跟爸爸捉迷藏的那一段,叶问爆发痛打日本鬼子时,翻译官一把搂住小叶准不让他受惊吓。把scofield爪牙打晕后,翻译官又狠狠踢他的腿出气,叫你上次踢我的背,就是用左腿踢的,我今天踢折你的左腿!我纳闷,踢人应该踢脸踢肚子等软处才最痛,踢腿干啥,跟初中里女孩子踢前座男孩子一样小打小闹,不痛啊。DT说,这就是加分之笔啊。要是搁叶问,肯定踢肚子踢头,因为他懂。但是翻译官只是个窝囊文人,想要出气,又解气又害怕,情急之下只想到狠踹猛打,不像懂武术之人打痛处。这一段把一个文弱翻译刻画地太到位了!
    叶问的票子卖地比非诚勿扰好,我有点理解了。非诚勿扰适合一家人窝在沙发上看碟片,看完哈哈哈心满意足洗洗睡了。而叶问就应该大屏幕看,看得血脉贲张恨不能找个立马沙包连击20拳。
    小时候玩小霸王学习机,我手笨,拳王啊幽游白书啊忍者神龟啊都不会连击,一下一下的按键,人物僵硬,出手的频率都不及上下震动的频率了。每每看着别人打出漂亮的连击都要一阵赞叹。叶问,让我相信,如此漂亮干脆的连击不仅是动画才能做出的,真人也能打得酣畅淋漓哼哼哈兮。

 短评

功夫版《梅兰芳》

7分钟前
  • 苏比
  • 还行

婦女之友

8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侠骨柔情,印象最深的是叶问夫妇的日常,虐狗啊

1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太过套路了,喜欢看拳脚功夫的倒可一看,其余全部程式化,让人提不起兴趣。

1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第一次发觉甄子丹竟然长的这么好看啊

20分钟前
  • Miss Lucky
  • 还行

整体上武打部分的细节处理不错,对话也比较写实化,人物的心理描绘因此也较佳:对于闹事的北方人,并没有变好的趋势;翻译呢,也是在不停挣扎,日本人依旧很傻,女主同样是花瓶,任达华的角色也可。但是最后收尾太轻率,反一号太弱,有些虎头蛇尾之感,有些可要可不要的情节,理应删去:可能做成上下集更好。王又男的表演是渣。

21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剪刀手广电局,果然名不虚传。剪了几个片段,片子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不少,但是阉割版也是一部很出色的功夫片,堪称近十年来的最佳。缺点:煽情+主旋律+公式化;优点:写实而不乏华丽的动作场面+最好的甄子丹。

2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不能因为是甄子丹演的就无脑差评吧。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甄子丹在内地真正走红就是靠这部片 总体来说 打戏确实过瘾 剧情也能抓住观众的点 08年票房过亿

33分钟前
  • H
  • 推荐

甄子丹真的是一个很稳重很成熟的男人。

38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再看觉得电影有点生不逢时,放到现在票房会是非常高的电影,动作戏比某票房冠军强很多,而且电影的完成度也非常高

43分钟前
  • TheGZMovieGuy
  • 力荐

算是合格的动作片。比较满意甄子丹冷面拆招的模样。

48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即使老土即使煽情,看完还是很热血很感动。

53分钟前
  • ♫LiNg™
  • 推荐

当林家栋打死那个日本四眼的时候我那场全场观众掌声叫好。主题热血,民族情绪被适当挑拨,前面桥段幽默,日本人也不是一味的傻里傻气,动作设计果断、暴力、真实、残忍。更为可贵的是甄子丹居然能把叶问的儒雅稳重演绎的淋漓尽致,这样的商业片想不赚钱都难。08年厦门电影院。8.0

5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看的挺热血,头一次觉得甄子丹有书卷气,打斗戏还是挺精彩的,日本演员也蛮敬业,林家栋演得好,替他心酸!

57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大概是烂片甄拍过的少有的非烂片了……

1小时前
  • 大思级
  • 推荐

叶问你要吃饱了饭再打啊

1小时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推荐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1小时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很有正义感的一部影片,叶问一个人打10个日本人的时候简直大快人心,英雄情节,家国情怀,很喜欢这部电影。

1小时前
  • SUOLON
  • 推荐

打的很过瘾。甄子丹不需只靠打戏,文戏同样令人佩服。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