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宝典

已完结

主演:乐珈彤,范冰冰,朱媛媛,张静初,任泉,李解,赵亮,沈晓海,冯雷,李耕,刘亚津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爱情宝典 剧照 NO.1爱情宝典 剧照 NO.2爱情宝典 剧照 NO.3爱情宝典 剧照 NO.4爱情宝典 剧照 NO.5爱情宝典 剧照 NO.6爱情宝典 剧照 NO.13爱情宝典 剧照 NO.14爱情宝典 剧照 NO.15爱情宝典 剧照 NO.16爱情宝典 剧照 NO.17爱情宝典 剧照 NO.18爱情宝典 剧照 NO.19爱情宝典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爱情宝典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视剧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浪漫与美好。  穷书生安秀实(李解 饰)进京赶考,遇见了奸商周舍(沈晓海 饰)被骗得人财两空。之后,周舍欺骗了青楼女子宋引章(范冰冰 饰)与自己成婚,实则利用她的美貌谋利。宋引章的好姐妹盼儿(乐珈彤 饰)得知此事十分愤怒,想出妙计将宋引章救出了狼穴。  卖油郎朱重被青楼花魁莘瑶琴的美貌吸引,一掷千金,只为能和美人共享春宵一刻。  女棋士妙观和青楼名妓红拂决心展开一场棋艺对决,赢的那一方便能够嫁给小棋士周国能。  戚友先和义弟韩世勋先后将风筝放到了詹家二小姐淑娟和刁蛮大小姐爱娟的手中,促成了两对姻缘。  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柳大和车大分别请来了书生谢英和妹妹车静音代笔参加了沈翰林家举行的文会,最终两人的阴谋诡计被沈家小姐婉娥拆穿,她亦找到了自己的姻缘。觅迹追踪追查到底两个宇宙与君行剧场版德里囧事致命密函吸血莱恩步步惊魂封神演义之斩仙飞刀远古外星人第十五季纨绔子弟第一季英雄正传镇北烽火最爱明迪烦事多第四季异形:契约-番外:十字路口反乌托邦后裔2本能第二季上甘岭为了N救赎之日天空之眼(国语版)红色机尾无神第一季将军的女儿虎胆龙威5吝啬罗曼史布赖顿硬糖老广的味道第六季99法郎幻影车神3:魔盗激情我的朋友都恨我参与其中第一季我亲爱的祖国电影版美少女战队生命的颜色烈火雄心2004幻界巴士

 长篇影评

 1 ) 看了《梦华录》,越发觉得《爱情宝典》多难得

6月8日晚连刷了四集《梦华录》,咋看咋别扭,于是写了这篇文章,6月10日 首发于公众号《包法利小姐的房间》,之后的剧情推进和舆论发酵似乎验证了我这些看似敏感的小念头。看到铺天盖地的营销和很多剧迷的极力维护,我无力愤怒,更多的是感到悲哀:现在的国产剧观众真可怜哪~

自深沉宏大的《人世间》之后,谁能想到2022年爆的第二部剧竟然是华丽丽的古偶?

改编自关汉卿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的《梦华录》自上线便广受好评,豆瓣评分直接打到了8.8,虽然我喜欢的老剧《爱情宝典》中也有一个单元取材于《救风尘》,但毕竟是不同的改编、不同的故事,为了避免主观上的先入为主,本包一直保持着沉默与淡定。

那大家都说好总有好的道理嘛,报复性打分也好,美颜盛世也罢,总比无脑剧情侮辱智商、颜值捉急的主角污眼睛的好。

但是,但是,当我一时好奇连看四集、并在不经意间刷到一个最新剧集的小片段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总觉得哪里不对。

到底哪里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捋一捋。

1、来自乐伎和歌舞伎的优越感

一名叫张好好的官伎鼓励同行小妹,希望她不要自卑,原话如下:

你卖过身吗? 你有为了钱讨好过男人吗? 以色侍人才叫贱 我们靠自己本事吃饭,活得堂堂正正、正大光明。 贱籍怎么了,平日里不愁吃喝,文人墨客们捧着,高官贵爵们敬着,你记住了,你既不需像平常的市妓、私妓那样子卖身媚俗,也不用像闺阁千金那样处处拘束,整日穿金戴银,呼奴携婢,哪里不如那些升斗小民了。

嗯……身为升斗小民,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搬来五个现成的字儿——真是“笑贫又笑娼”哪!

怎么着,原来这个行业内有zei么严重的鄙视链吗?弹曲儿的和唱跳的zei么看不起卖身的吗?

原来“卖艺不卖身”并非是种自我标榜和美好理想,在宋代时便已成为一个广泛现实啦?

原来那个时候的文艺工作者就有那么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吗?成为官伎怎么感觉跟进了国家大剧院当公务员似的?

所以乐籍被称为贱籍仅仅是源于世俗偏见,其实人家是靠双手吃饭的劳动人民,有钱又有面儿?正是为了避免误会、自证高洁,所以要跟那些卖身的娼妓划清界限?

可拉倒吧!合着白居易《琵琶行》里的琵琶女门前冷落车马稀是因为技艺退步,而不是年老色衰呗?

为了吃女权这碗饭,真是连历史常识都不管了!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早在两年前就专门发视频(B站有)解释过:在中国古代,伎跟妓,根本没有分得那么开!

卖艺不卖身大概只在一种情况下存在过,那就是清代梅毒泛滥的时候,客人为了保命才让妓女有了免于卖身的机会,而且还不能百分百保证。

大家可以去看《海上花列传》,那已经是清末上海十里洋场中很高级的青楼了,不照样卖身?

再说了,陪酒卖笑应局子,算不算以色侍人,乐伎能避免得了?可别五十步笑百步了。

from电影《海上花》

往浅了说,这是个行业潜规则的问题。

服务的项目多少、质量好坏,大概只取决于钱给得够不够、用强的力度猛不猛。试问:甲方提完需求,又是利诱,又是威逼,在饭碗面前,多少乙方守得住节操?

要真像张好好说得那么体面风光、站着就能把钱挣了,当代打工人集体穿越回去考大宋乐籍好不好?都不用996,还不用堵车挤地铁。

而就本质而言,这压根就不是伎和妓、卖艺和卖身如何划清界限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女性地位的问题、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问题。

对诗献艺也好,卖笑陪睡也好,不论是伎还是妓,都是为了给男性创造快乐而存在的。

你知道古代的男人,尤其是有头有脸的男人,整日装得有多辛苦吗?

在外,要道貌岸然,回到家,还要和妻子相敬如宾,汉朝时有一个大臣张敞,给夫人画了个眉都被小人举报到皇帝那儿了,皇帝竟然还真的会找他问话。。。

按照男权社会的古老传统,母亲和娼妓、妻子和荡妇,犹如楚河汉界,被分得清清楚楚:母亲是神圣的,妻子是端庄的,她们的存在才是合乎礼教的,与此同时,她们也是被固定在角色之中的,不可兼任“娼妓和荡妇”,不然就乱了套了。

那么身为脱去社会属性的男人,被压抑的欲望何处宣泄?简单而轻飘的快乐何处寻找?

答:到青楼去。

五彩缤纷的花街柳巷就是这么诞生的。

什么才子佳人,什么红颜知己,再怎么歌颂与美化也改变不了男权社会厌女的本质,伎也好妓也罢,说出去都是会被人看不起的行当,哪怕她们所提供的服务是男人们的刚需。

为此,她们需要切割自己的生育功能,正如母亲和妻子要收起自己的风情和妩媚。上野千鹤子如是总结:既是“被限于生殖的异化、隔离生殖的异化”,同时也是“被隔离快乐的异化、被限于快乐的异化”。

乐伎同妓女一样,想要生儿育女,只能脱籍从良,而且要抓紧,因为花期极短,剧中张好好说自己才23岁便如何如何,可其实23岁在这一行的职业生涯当中已经算相当高龄了。

嫁也通常只能为妾,还要时时面临被抛弃的风险。而想要不改身份便生育,那她的生意一定会一落千丈,不然你问韦小宝他娘。

所以伎也好、妓也罢,甚至于母也好、妻也罢,大家都是被剥削的客体、被使唤的工具人而已,花自飘零水自流,在男权统治下女人把握命运的主动权少得可怜,谁比谁更高贵,谁又比谁更幸运呢?

口口声声以没卖过身为荣、骂以色侍人是贱,透着一种不屑与其为伍的大义凛然和沾沾自喜,这到底是在赞美劳动,还是赞美贞洁?

我没看到女权意识,只看到荡妇羞辱在一个女性身上内化到骨髓的悲哀。

其实,女人何必为难女人,与其鄙视唾弃,不如多一些体恤和同情,这才是真女权的要义吧?

有人说(大概是剧迷):没选择的就不讨论了,明明有选择还自甘堕落的,就是贱。

苍天,怎么说的好像古代妇女的选择范围那么充裕呢?卖身难道是因为喜欢吗?

同为古装剧,《爱情宝典》就要大胆许多,五个小故事,我记忆中就有四个包含买卖妇女的桥段,除了被陌生人拐卖,还有被邻居卖的、被相好的卖的、被亲哥哥卖的……

《梦华录》中的宋引章急于通过嫁人脱籍,更多是因为时间紧迫及内心自卑,而《爱情宝典》中的宋引章则说出了更为现实和具体的原因:你想正正经经地卖艺活人有多难,红也不是不红也不是。

from《爱情宝典》之《救风尘》

不红,没有客户,开不了张,吃不了饭;红了,慕名而来的人多了,应的局子多了,提的需求也多了……这个中无奈与辛酸岂是一句“堂堂正正、正大光明”就可以轻松盖过的呢?

她嫁人是想走捷径,但这是不是也从侧面说明,眼前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好走呢?

年轻人,不要被美丽的服装和虚幻的爱情看花了眼,历史比你想象中残酷,古代妇女的命运更是比你想象中悲惨无助得多得多。

《梦华录》作为以烟花女子为主角的剧,连封建历史当中这么一点最普遍的真实都不敢直面,凭什么被夸上天?就凭女权口号喊得响亮、制造了一些廉价爽点么?

2、一切为了完美无瑕的大女主

别说什么角色发言不代表主题思想,同样的论调从赵盼儿口中也说出来过:

在籍时清清白白,没有以色侍人;脱籍后以卖茶为生,没有自甘堕落。

好一个清清白白,清清白白了不起啊?

其实我特别想说:即使没有了清白,你照样有资格当女主呀!

就算真的存在张好好那样成功且自豪的行业翘楚,就算赵盼儿真的在贱籍时保住了清白,那也是在当时的环境中概率极低的存在,我就想看看在泥淖里打滚儿的大多数好不好?一定要设这么高的道德门槛么?

不,进入主角团,光有道德门槛还不够。

剧中赵盼儿如是描述自己的身世:九岁因父罪沦为官奴。陈晓饰演的顾千帆转头就评价她:难怪行事做派,不像平凡市井女子,原来是官宦出身。

你看,咱们的女主角,还得是官宦出身,还不能有平凡市井女子身上的俗气。

突然想到了著名影评人毛尖老师说的,当今国产剧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

连讲烟花女子的故事,都不能让主角太草根,都得让她同时保留清白之身和高洁之气。也不知是怕太风尘配不上刘亦菲,还是怕刘亦菲演不出风尘感。

反正她越是冰清玉洁、超凡脱俗,我越是喜欢《爱情宝典》中那个在风月场中打滚儿的精明泼辣的赵盼儿。

举手抬眼间尽是虚与委蛇的老练、卖弄风情的娴熟,可以说市井极了,但这些并未掩盖她为同行小妹出头的豪气与侠气。

谁说风尘与豪迈不可共存?

现在都流行双商在线、刀枪不入的大女主,可乐珈彤版赵盼儿还恋爱脑呢,为了意中人,她怯懦、迟疑、不矜持、违背良心说假话……可这些丝毫未不耽误她后来英勇上阵、潜入狼窝救风尘。

谁又说精明与娇憨、世故与天真不可共存?

人就是要复杂多面才有趣啊,有点俗气又何妨?偶尔的阴暗面、掉链子不是很正常?那反倒足见其扎根生活的痕迹。如若总是脱俗、时常清醒、处处闪耀着亮瞎眼的主角光辉,难不成真是天仙下凡来渡劫的么?

看《爱情宝典》,令人动容的不只主角命运,许许多多的配角、甚至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也能让人印象深刻、颇为难忘,他可以是丫鬟、乞丐、老鸨,也可以是牢头、老仆、一个普通的店老板。

其实本就应该如此,角色不分大小、更不分高低贵贱,大家各担其责,共同服务于剧情和主旨。

而《梦华录》呢,在刘天仙的强光之下,看似戏份吃重的配角都黯淡无光。

堪称全剧华点的赵盼儿勾引周舍一段被演绎得马马虎虎、尴尴尬尬,两个角色在这一段尤其尴尬。

感觉那不是赵盼儿勾引周舍,而是大明星刘亦菲本尊大驾光临,老粉丝小周幸得面见偶像,激动得不能自已,偶像随便眨眨眼、勾勾手指,他就失魂落魄、上蹿下跳,就差大喊“啊我死了”。。。

就,不求一定要跟沈晓海版周舍一样把反一号演出男一号的风采,但至少给他多一点的灵魂吧?

本身是走南闯北的生意人,还常年流连于烟花之地,万花丛中过,对陌生女人多少得有点判断力、抵抗力和戒备心吧,怎么可能如此一副没见过世面的蠢笨猥琐模样,看到点银子、看到个美女就如此方寸大乱?

相对于被当作衬托女主光彩的工具人一枚,我更想看棋逢对手的高手切磋,按照角色设定两位都是风月老手来着,倒是拿出点本领让屏幕前的草食系男女们开开眼哪!

好惨烈的对比

如今剧情已过半,营销关键词还是“这可是刘亦菲”“陈晓刘亦菲眼神拉丝”,还是美貌发糖嗑CP那一套……

行行行,知道啦,中年恋爱甜似蜜糖,眼袋颈纹法令纹一点都不明显,不启用新人一定不是导演对自己没信心,一定不是稀罕知名演员带来的那点流量。。。


之前看《爱情宝典》,我就随便夸夸。

可如今浅浅一对比,才非常震惊地发现,20年,一切都改变太多了,当时只道是寻常啊。

20年前的《爱情宝典》里,社会阴暗面尚有被呈现的可能,比如仙人跳和买卖妇女,而现在,为了顺应大女主的风向,乐伎都被美化为了将卖身妓女踩在脚下的扬眉吐气的光鲜职业。

反观20年前的《爱情宝典》里,虽没有刻意抒发的女权宣言,但有许多将话筒递到底层人民胸前的瞬间。

from《爱情宝典》之《卖油郎》

单元故事《风筝误》中的富家少爷深夜突然要离开妓院,理由是:我是个没成婚的人,整日夜宿青楼,茂陵这么大,传出去不好。

姑娘不高兴了:骂起来说我们,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你们这些人才是呢,又要当嫖客,又要念三字经,假正经。

一句符合身份的随意吐槽,揭开虚伪面具、指向双标本质。

from《爱情宝典》之《风筝误》

风月场打滚的女人很难清清白白,却未必不能人间清醒。

人间清醒不是置身事外的淡定悠然,更不是顺利上岸后的傲慢说教。什么都看得透却还要被迫承受生活的重荷,才是大部分人的真实,不是吗?

《卖油郎》当中,连已经身为花魁娘子、名满全城的瑶琴都常常身不由己,一次因不堪其辱投河自尽,被卖油郎救起。两人便有了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对话:

干嘛要死呀 活着无味 死了也无味 天地之大一人孤单 那就两人 我已是残花败柳 人间世道一个小女子怎能承受得了

也不一定人人都要做刀枪不入、杀伐决断的大女主,口号是口号,生活是生活。口号是会变的,生活的残酷却从未改变。热闹过后,一份设身处地的关怀才是久久不散的温暖。

之前重温《爱情宝典》,我以为其中的爱情是浪漫唯美的(注重精神之恋)、宣扬的价值观是偏理想化的(比如人人平等、从善如流),它依然是悬浮的古偶。

但对比《梦华录》才发现,《爱情宝典》集包罗万象的胸怀、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于一身,比初看时还要优秀,比我原本以为的还要难得。

我们早该知道,讨好目标受众、回避严肃命题、以流量为基准,是当下国产影视创作环境的常态(甚至不止影视行业),《梦华录》不是个例。它能够获得高分,是因为历经蹂躏大家的底线已经降到很低,也是因为依然还抱有一丝对例外的奢望。

但奢望终究是奢望,什么土壤开什么花,想要看有创意、有立意的完整自我表达,可能还得从回忆里刨……

嗯,再次确信,“内娱文艺复兴”这股风不是没来由的。

再次吹爆《爱情宝典》的台词

 2 ) 这,才是古偶!

这部叫《爱情宝典》的“老古偶”真的很“古偶”,古典韵味十足、浪漫指数超标,养眼指数惊人,可解闷儿可陶冶情操,对于缓解身心疲惫、治愈万念俱灰颇有奇效,保准让你看完后热泪盈眶地高呼:“妈妈,我又相信爱情了!”

这是部单元剧,现在能找到的版本共包含五个小故事(据说原版有六个),全部取材于杂剧话本,由邹静之操刀改编,每个故事仅占五集左右的篇幅,短小精悍,凝练隽永。

正如他的代表作《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此剧整体呈现风格偏向于喜剧,嬉笑怒骂之间又不乏悲戚之美感,可谓是笑中带泪、笑泪之中自有人间百态、意蕴万千。

好了,语文课代表发言暂时告一段路,接下来进入<集体肤浅>时间。

众所周知,20年前的老古偶,最不缺的就是帅哥美女,随便拎出一部来都是对如今古偶现状的花式吊打,而这一部,五个小故事啊,满满的才子佳人,完全就是一场颜值盛宴!

所以锣鼓敲起来、鞭炮放起来,颜狗们快醒一醒,你们的春天到来了!

尖叫时刻:这里的美人好多啊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女子梯队,有大家闺秀,也有风尘女子,还有梳两个揪的丫鬟,各自风情万种,却同样美不胜收。

话不多说,这就请小姐姐们隆重登场: 这里有艳光四射的梦萍(人家叫乐珈彤啦),完美诠释袅袅婷婷、眼波流转

也有清丽素雅的张静初↓

还有一点儿都不像张大民媳妇儿的英气十足的朱媛媛↓

更有始终如一的丰腴美人——冰冰·范↓

以上几位并不是全部,只是熟脸儿,女演员本身花期不长,加之能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活跃于荧屏的演员席位永远有限,大多数人都是惊鸿一瞥便不再见。连上面提到的条件那么好的“梦萍”都销声匿迹很久了,只能说,红是玄学,一直红根本就是奇迹。

但好在,旧日影像记录了她们年轻时盛放的样子。能留下一两个经典角色已属幸事,不论是对演员本人,还是对观众而言。 好的,接下来让我们迫不及待地迎来本剧男子梯队:

我是截图黑洞,加上确实隔了一些年月,个别图看起来比较糊,但耐不住颜值扛打啊,俊秀的容颜依然呼之欲出。 其实演员本身长相帅气是一方面,更关键的在于贴合角色、极具古风古韵,纨绔子弟像纨绔子弟,呆萌书生像呆萌书生,卖油小哥像卖油小哥,没有多余的现代感和硬凹造型的生硬,人往那儿一站马上就能将你带入情境、不会有丝毫的出戏。

饰演卖油郎的任泉

当然了,外表和角色本质出现“严重偏差”的例外也是有的,比如,上图六位相貌堂堂的男士中就藏着一个十恶不赦的歹人。 看着那些年古偶长大的电视儿童应该不难猜出,没错,正是左下角那位,当年的古装反派专业户——沈晓海,最近的角色是《人世间》里的涂志强。呃,还是演反派更带劲哈?

其实他真的长了一张大男主的脸,英武周正又清秀俊俏。世纪之初那会儿很流行这种型的男演员,差不多感觉的还有黄海冰、何中华、吴健、黄晓明……他并不是独一份。

但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特别设计,沈老师愣是在反派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并且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花路。

xue微对比一下可看出,他演过的经典反派相似度很高,有点类似于古装美艳版的“聂明宇”: 1、论样貌和才能,都堪称完美,就是天生站C位的那种人;

2、深谙人性又颇具胆色,能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对手和猎物的弱点,然后云淡风轻下狠手。

他在《爱情宝典》中扮演的周舍比其他角色还要坏得彻底一些,杀人放火、买卖妇女、诈财骗色、无恶不作,就本质而言,根本没有半点令人同情的余地,是个24K纯坏的恶魔。

但为什么能演得那么迷人?把剧中男女都俘获为迷弟迷妹不说,还叫俺们产生三观跟着五官走的冲动?

怎么看都是个仗义疏财的大侠啊

怎么看都是知礼节的谦谦君子哇

谁能想到帅气地下马后他是要杀人呢

答案揭晓:啊,这是什么神仙仪态?! 举手投足间尽是潇洒与自如,透着一种全无心肝的利落劲儿和将人心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自信。 正因为这股气一直吊着,所以不论是假装仁义、勾魂摄魄还是原形毕露,全都浑然天成,根本无需过分用力。 但话说回来,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怎么看都无可挑剔的“高级玩家”,还是要小心为上啊~

追爱:全员一根筋

欣赏完了美颜盛世,我们来谈谈情、说说爱。

五个小故事的名字分别叫——《小棋士》《救风尘》《绿牡丹》《卖油郎》《风筝误》。

主角们身份背景、爱好特长不同,但对待爱情的态度都是一样的“痴”“执”。

《风筝误》:两人因风筝上的诗文和一夜的相谈甚欢而认定彼此,虽然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一朝走散不知何时才能见得上面,但她还是因此而不愿嫁人,金榜题名的他甚至为此拒绝了皇上的赐婚。

《救风尘》:身为风尘女子的她爱上一个秀才,他却偏偏钟情于她的好姐妹,她为此嫉妒、伤心、寝食难安过,但好姐妹落难后,还是义无反顾地潜入狼窝全力搭救,最终成为了他人姻缘的最强助推者。 《卖油郎》:他只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无家无业、无父无母的卖油郎,却与花魁娘子一见如故,于是在没中彩票的情况下辛辛苦苦攒钱两年半,终于怀揣着刚够见面费的十两纹银走进了那个跟他身份极不匹配的勾栏之所。

那一晚,恰逢花魁“加班”晚归,她醉倒卧床,那个卖油的小子抱着茶壶在床边傻乎乎守了一夜,就为了她醒来后能喝上一口醒酒的热茶。

痴心不改、执迷不悟地做着不实惠的事情,他们看起来不太聪明。

可为什么偏偏这股傻劲总叫人在不经意间红了眼眶? 芸芸众生皆是肉体凡胎,受利益驱使,向现实低头,被欲望支配,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随波逐流,相比之下,仅仅为了心中那个“愿意”、那个与功利无关的信念逆流而上、任性一回,才是奢侈之事、才更为难得。 “我就是想追我爱的人”“我就是看不上人人竞相追逐的东西”,怎么着?酷不酷? 对于达官贵人来说这些可能没那么难,但身为书生、妓女、卖油郎这样的社会底层,凭一腔孤勇行难行之事,只为了一个问心无愧,便已称得上传奇了。矛盾冲突有,人性光辉也有了,故事的内核和底色便有了牵动人心的力量。

说是《爱情宝典》,其实这部剧的着眼点不在“相处”,而在于一个“追”字。

追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那个灯火阑珊处的TA吗?

卖油郎秦重“追星”成功后,穿着花魁送他的白色飘逸外套回到了自己租住的陋舍,遇到寡妇房东,特意嘱托了一句:大妞那边如果愿意的话,你告诉她一声,我也愿意了

在见到花魁之前,对于这位跟他的财产、地位相匹配,唯独颜值不太搭的农家妇,他可是不惜装病百般推脱的,此时却是一句主动奉上的“我也愿意了”。 所以“见花魁”的意义是什么呢?

可能就类似于你我攒钱看偶像的演唱会,作为对琐碎无聊、按部就班的反叛和调剂,他知道一面之后并不会怎样,但他就是需要通过兑现那个念想来获得精神上的养料,这样才不至于被强大的生活所吞没。

寡妇房东说过一句话:咱们啊就是“干活吃饭、啥都不想”。 你应该也从其他被生活压榨到麻木的人口中听到过这句话,但就是有人不甘心如此、不愿意“像牲口一样活着”,比如他秦卖油,想要通过触碰“不可能”来感知超脱于现实之上的风景,通过打破一两层现实的坚硬壁垒获取无常与被动中的一缕“小确幸”。

就像剧的片头曲唱道的:砍断了脖子还有腰,砍断了腰还有脚,砍断了双脚还有我的梦 我的魂牵梦绕 像卖油郎这样,看似柔柔弱弱的,却是真正有傲骨、会抬头看月亮的人哪~

到后来,他因缘巧合再遇花魁瑶琴,并最终将她迎娶,除了出于善良和怜爱,又何尝不是对命运和世道的抗争?

恰如他对瑶琴许下承诺时说的那句话:我相信这人世间,一定不会是那样悲苦无望的,等我。 当卖油郎穿着红色的喜服、带着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在全院女人们惊诧和欣喜的目光中走进妓院的时候,他何止是一个新郎官,他是给一片黑暗带来幸福曙光的小天使啊!

奇妙的CP,好看的群像

一般偶像剧都有个官配什么的,但这部剧很神奇,当你还在努力猜着谁跟谁能成一对的时候,一些奇奇怪怪的CP就出现了。 比如《绿牡丹》当中,两位小姐女扮男装夜间出行寻意中人,竟意外地碰到彼此,一顿夜宵吃下来,相谈甚欢、一见如故。 后来,寻爱之路多波折,已换回女装的两位,干脆执手相看、达成共识:不嫁了,咱俩过呗。 虽是开玩笑,但两个女人惺惺相惜,敢对约定俗成说个“不”字,此情此景,真是绝美啊!

《救风尘》当中,那位舍身成全他人佳话的傻大姐叫赵盼儿,她救的姐妹叫宋引章,她们两个的情谊先于那个男人出现。 赵盼儿为救手下歌姬不幸入狱,结果欢场中认识的达官贵人无一人来问,最后肯出面帮忙的反倒是这位身份同样低微的宋引章,倍感寒心的赵盼儿这才感到一丝暖意。

末了不过是掉了个儿:引章被周舍拐走,盼儿一行人开启救援计划,爱慕她的男人一直在后方打辅助,冲在前线和大坏蛋斗智斗勇的,是盼儿,最后站在引章前面与歹人对峙的,也是盼儿。

中间蹦出来的男人是插曲,始与终都是姐妹情谊、女性互助,这是啥?Girls help girls啊,那个时候没有微博热搜,没有女权这碗热饭,就是前卫得如此自然有没有?

立体的人物、逻辑自恰的剧情,不比踩着高跟鞋、涂着姨妈红咣咣喊口号有说服力啊? 除此外,《救风尘》里的组合怎么能少得了周大美人的参与?

说回引章救援计划,其基本思路是,盼儿假扮南方富家小姐,靠美色与钱财勾引周舍上套,也就是传说中的“高级的猎人总以猎物的样子出现”。

结果你猜怎么着,在实施过程中,猎物和猎人之间出现了奇妙的CP感:

憨直傻大姐一改往日作风变身娇嗲小作精,诱使对方入坑,而以骗女人为生的周舍并不觉得自己是猎物,依然展现着惯有的职业精神,积极“献身”、努力扮暖男,极尽逢迎讨好之能事。

两个人这个你来我往的戏中戏啊,真是看得人哭笑不得、如痴如醉,弹幕里有人称之为“高手切磋”。嗯,真想看他们再多晃几个来回啊!

还有《卖油郎》当中的秦重,除了花魁,他还跟另一个女子颇有缘分。

他在攒够十两银子之前就已经是妓院的老乙方了,堪称长期合作的食用油供应商,所以虽然他跟花魁不熟,但跟妓院主理人——老鸨已经很熟了。 本来就只是单纯的业务往来,两个人也不是很看得上彼此的,结果你猜怎么着,自秦重拿着辛苦攒来的钱表明来意那一刻起,老鸨对他的态度就逐渐软化,最后几乎沦为了他的迷妹。

出了名的势利眼不仅主动给小秦通报花魁行程、避免他扑空,还承诺:这面儿要是见不上,银子我退你。

这么一设计,老鸨这个角色瞬间就丰满起来了,好奇宝宝不禁要问:她为什么会被一个穷小子的不自量力之举所感动?她年轻时是不是有过什么故事?眼前的年轻人勾起了她怎样的过往与心事?

与此同时,执着的卖油郎并不迂腐呆板,反倒很通人情世故,打油的时候会特意多打些,被问起来,他说,就算答谢您心疼我吧。

啧啧啧,这是什么妇女之友哇?难怪有那么多迷妹,难怪豆瓣有评论说:这个剧的女主角都值得娶,但值得嫁的男人只有卖油郎一个。

贫穷限制不了的想象力

剧组吧,不算富裕。

仗着是单元剧,同一个红盖头,所有的新娘都要盖一遍,同一个妓院的布景,要承载不同的才子佳人。 而且,往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中定睛一看,还能发现几个弹琴跳舞看节目的女装大佬。。。 不是,咱们这个剧是有多缺女群演?

还是,根本就是故意的,其中一名女装大佬竟然有独自出场时间,有台词那种,配音还是男的。。。

也难怪,有名有姓的配角和主角都来回串场的,赵盼儿和花魁就是同一个,仗义大姐头秒变娇弱小白兔,竟然丝毫不串戏;

这边厢被周舍玩弄的丫鬟,那边厢摇身一变成了妓院头牌,刚刚还唯唯诺诺,隔了几集直接气场全开,妩媚傲慢中又带着丝丝忧郁,仿佛两世直接联动起来了耶……

怎样?一眼认出谁是谁并不困难吧?

这种例子在剧中还有很多,服化道改一改、配音换一换、演员表演调一调,整个人的气质、情态瞬间不同。可比请一个什么顶流划算多了!

再说回穷,这剧中有并不富裕的主角,背景板中更是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某些瞬间,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会让你觉得这些戏剧性很强的故事距离自己好像也没有很远。

炸油条

斜眼的建筑工

没有吃喝的人,来不及伤心

因时代背景不同,现在的剧总是绕不开阶层固化,而那个时候的剧总在主张打破门第与身份、追求人人平等,会给到“穷人”与“下等人”更多的注视,也会给予不同身份的人互相对话的充分可能性。 这一点在这个剧中的典型表现是,丫鬟们真的很有存在感。 花魁被抬去破身,镜头特意打给了床边抽泣的丫鬟,怕也是想起了自己的悲惨身世,这一份同病相怜的情感联结也为日后主仆二人和谐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宋引章和周舍成亲当晚,对魅力大渣男周舍有意的庆儿流下了委屈的泪水,观众得以瞥见这个出卖自己小姐的并不算正面的角色也有自己不为人知的辛酸。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丫鬟都苦哈哈的,比如赵盼儿的丫鬟芳儿,堪称全剧最硬气丫鬟,不仅要助攻盼儿的追爱计划,还要同时承担起官方吐槽的职责:

盼儿恋爱脑发作不够矜持,骂;

安秀才榆木脑袋不知领情,骂更狠。

作为安插在剧中的“观众视角”,从某种程度来说,芳儿是被工具化的,但这种工具化属性又是和角色性格高度贴合的,或者说,是先有的伶牙俐齿小辣椒,才自然而然由她揽起了官方吐槽的职能。

毕竟,人与人的表达本来就各有风格,人与人的交往本来就各有担当,这股没大没小的劲儿还刚好贴合“打破阶层壁垒、人人本平等”的创作理念了。 反正作为观众而言,既能借她之口心疼盼儿挤兑秀才、避免看剧太堵得慌,又会觉得芳儿可爱、记住这个心直口快的小姑娘,观剧体验是真的会直线上升。

最后

这部《爱情宝典》讲的是封建时代的故事,却处处闪耀着知识分子视角下对于理想主义的热忱与执着,主张“人人平等”“从善如流”,注重精神追求、鄙视“一切向钱看”,向往君子之交,赞美底层人民的勇敢与善良。

这宝典或许不太适合被当成指南用,但绝对有市面上大部分鸡汤灌不出的奇效:突然感觉那些朴素的道德观挺可爱,开始学着相信相信的力量。

另外,虽然这是二十年前的古偶,但从创意、立意和演员魅力各个方面,都能轻松甩开如今的古偶不知几条街。集古色古香、浪漫唯美和袅袅烟火气于一身,现在的古装剧有几部能做到呢?

每次推荐老剧都感觉像是在唱挽歌,似乎最美好的都留在了昨天。但其实也不尽然,看的时候感觉是全新的,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和那些曾经从生命中轻轻点过的重新相遇,细细端详之下,重新发现它的惊艳面容和与众不同。 人似乎都是这样,小时候会自然地认为,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长大后才知,人生的旅程大多不是如此,有些美好可能在少不经事踮起脚尖殷切盼望时便已到达顶峰。因此回望并非留恋,也可以是探索和发现。

在全民忆往昔的今天,希望大家重温经典时,不只是寻找熟悉感,也能顺便打捞起一些彼时不幸错过的点点光华。

 3 ) 《爱情宝典》五个单元里主角们的社会地位

古代东方社会,政治地位分层:

0 贱籍,

1 商贾,2 工匠,3 平民 ,

4 书香门第,5 基层官吏,

6 士大夫,

7 卿相,8 诸侯,

9 天子。

按官方分层,士农工商,但实际上,商人、工匠、平民地位是相当的。书香门第一般是地主之家,与基层官吏地位也是相当的。

《救风尘》

赵盼儿、宋引章均是贱籍,周舍是商贾,安秀实是书香门第。周舍娶宋引章,是贱籍嫁给商贾的从良惯例。按道理,安秀实娶了宋引章,会影响仕途,但“救风尘”是元代关汉卿之作,元朝对科举取士一时热衷一时废弃,所以导致当时秀才们对仕途前景矛盾,这样看安秀实不热衷于仕途也就合理了。可怜赵盼儿,救了姐妹,苦了自己。

《卖油郎独占花魁》

莘瑶琴本是汴京的书香门第,但战乱南迁,被拐卖入青楼,阶层下滑为贱籍,在两家青楼辗转下,认命专注于演艺圈,成为多少达官显贵排队等的花魁。秦重故乡也是汴京,自小被油铺老板收养,作为商二代培养,虽然被冤枉变成了卖油郎,但商业营销还是一流棒,十里八村的男偶像。两人均为社会底层,没有仕途方面的影响,且有老乡见老乡的感情基础。

《小棋士》

周国能是平民家庭,文化课很差,留级多年了,靠着棋艺翻身。妙观是书香门第,但已无依靠,做了道姑,也算是阶层下滑成了平民,但骨子里重名。红拂跟盼儿、引章一样,贱籍。周国能选择妙观,一是先来后到先中意了妙观,二是周的父母老实巴交,定然要求儿媳名声清白。不过王爷、张生对红拂是真的欣赏,不似那些无情过客。

《风筝误》

韩世勋是戚员外收养的义子,与戚大一样也算书香门第,虽然戚大不学无术。詹淑娟是詹老爷的小女儿,与詹爱娟一样算卿相之家(蜀西招讨使≈西部战区司令,上将衔),虽然爱娟胸无点墨。韩世勋通过科举中了状元,拒绝了与宰相联姻,被打发到边疆当小官,但以功名而言已经跻身中层官员这一档了。从颜值、文采而论,男女主也是非常般配,男二女二也是草包组合,这个单元属于认清自己,各找归宿。

《绿牡丹》

柳大、车大虽然不学无术,但也算书香门第,静英也属这个阶层。沈翰林毕竟德高望重,婉娥算是在士大夫之家(地方翰林≈华东五校的校长,省部级)。谢英、顾灿均算书香门第,但谢英家境要贫一些,这才被柳大拉去当枪手,而且他鄙夷车家小姐,而对有文才的“丫鬟”情有独钟,也印证家境这层。最后通过乡试,谢第一,顾第三,各自迎娶心上人,柳大、车大则吃牢饭,这个单元属于才子佳人戏,同时揭露了考试作弊的现象。

综上,五个单元的主角团:

《卖油郎独占花魁》是男女主戏,从剧名可知,卖油郎秦重、花魁瑶琴,绝对的男主、女主。

《小棋士》是一主两副戏,从剧名看,周国能绝对主角,而妙观、红拂有很强存在感,为副。

《风筝误》是两主两副戏,四个人都与风筝误入有关,看得出韩世勋、詹淑娟是绝对男主、女主,而戚大、詹爱娟也有较强存在感为副。

《救风尘》是四主角戏,赵盼儿、宋引章可谓双女主,但安秀实、周舍的存在感确实不能做副,所以是四主角。

《绿牡丹》是群像戏,因为实际上无所谓男主、女主,而且柳大、车大的存在感太强,归于纯爱情剧是不对的,这是六大主角的群戏,主角太多也就无所谓主角了。

分析完主角们的阶层后,可以看到:

社会最高的是《风筝误》单元,上达战区司令,下接茂陵首富,还有皇帝、宰相登场。其次《绿牡丹》,上达省部级,下接书香门第。这两故事都有才子佳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大户(可惜剧组太穷表现得不强)。

社会普通阶层的是《小棋士》《救风尘》两个单元,上也就书香门第,下却是青楼贱籍,虽有王爷出场。最终安秀实与宋引章、周国能与妙观,都组成了平民家庭。

社会最底层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单元,那些排队的达官显贵没什么吸人戏份,不论油铺、街坊,还是青楼,主要还是展现最底层百姓的日常。

综合看《爱情宝典》囊括了古代社会的中层、底层之故事,不像现在的古装剧啊动不动就是几个国家的皇帝、王爷、公主在爱恨情仇,偏偏剧本功力又驾驭不了,看得观众满屏尴尬。

 4 ) 虽然穷,但诚意满满。

服饰不是很多,但都符合人物的特点。还有不同单元的演员共穿一套服饰的,比如几个女主的喜服。虽然少,但不敷衍,大多都很精致,诚意满满。但赵盼儿出狱回来首次演出穿的那个外褂真的肉眼可见的穷。

我最喜欢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单元,虽然两个人都身份低微,但是感觉他们之间的感情很真挚动人。然后是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范冰冰的颜真的好看死了,头上顶几根毛都好看,周舍真真是衣冠禽兽,还有赵盼儿有情有义。风筝误,一开始我没有看,但是后来看到一个片段,瞬间入坑。是结局的时候男主在女主门前跪求原谅,女主出来微微弯腰扯着他的外衣,牵引着,一步步倒退,然后男主就顺势跪行上台阶,期间二人眼神拉丝,明明没有太多的接触,就是好欲,男主看似卑微其则步步紧逼,性张力拉满。谁看了不说一声好会!还有两个个单元,我没有看,应该还不错。

 5 ) 爱情宝典-卖油郎独占花魁

我想这人世间,一定不会是那样悲苦无望的 怎么会有这种感情啊qaqqq 我不懂爱情,但大为震撼。 看了第一部赵盼儿对里面不得已的女性感到很心痛,补完瑶琴后尤甚。

特别的是不仅仅在里面看到男女主的爱情,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也让人眼前一亮。从丫鬟侍从反派到仅仅里面的路人,看完后也会留下一些不同的印象。

看完后没有那种磕cp的幸福,而是大石头放下尘埃落定的如释重负。心情多少有点复杂,还引起了一些思考。

我想有勇气补一下《姐姐妹妹站起来》,可是暂时可能没有了😢😢😢

 6 ) 立意高不高不是吹的双洁,也不需要碰瓷女拳

隔壁三观歪到银河系的《梦华录之北宋官妓的幸福生活》都能上8分,凭什么侠义之心赵盼儿,有情有义卖油郎就不能9分。

《梦华录》无处安放的娇躯,放在哪儿呢?中华三千史,居然没有梦华录生存之处,想来想去还是放在现代比较好,我披着大宋官妓的外衣宣传着二十一世纪的双洁,冠夫姓。

春秋战国都不行,毕竟春秋比现在还开放,西汉更不行,刘彻妈妈还是二嫁,关键的是还跟前夫生过孩子。大唐也不行,出了个女皇谁敢造次(武则天:我不光二婚,我二婚嫁的还是前夫的儿子,且我孙子娶的是他的儿媳妇)最后这个锅被北宋背,可惜北宋也有个二婚皇后(就是隔壁某录的背景,刘娥不光二婚,还是某录里面非常嫌弃的歌女出身,最最要命的是刘娥没有子嗣,但却是北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政治家,差点儿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张女士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大宋才不管你挂羊头卖狗肉,(欧阳修,柳永,苏轼官妓私妓我们都有经验)。只能放在明清了,毕竟程朱理学在前开路,可惜的是冠夫姓明清还不流行。只是大明也不乐意了,我们老祖宗当年后宫还有前朝元帝的妃子呢,我们万贵妃当年比皇帝大了将近二十岁了,我们没有那么封建。

哎呀《梦华录》着急呀,但又不想向贩夫走卒低头,然后只能拳打关汉卿,脚踢白乐天。这脸怕是比茅坑都大,现在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叫板历史文豪了,梁静茹都没有这么大的勇气,连剧名都是挪用别人的还好意思踩踏关汉卿(孟元老北宋梦华录),真当“元曲四大家”之首是吃干饭的,欺负死人不会说话是吧。编剧真是脸厚到机关枪都打不烂,有本事自己原创不好吗?自己没本事断会踩踏,踩完关老爷子,又脚踢白居易,看把张女士能的,浔阳江头琵琶女都笑了。张女士最终还是走上了又立又当的路子,说好的“以色事人才是贱”,又想用关老爷子的ID圈钱,又瞧不上《救风尘》,国产剧编剧连同演员什么时候能改掉高高在上臭嘴脸,宋引章的琵琶不给贩夫走卒听,收视率却要贩夫走卒往上刷,张女士真是脸卡在马桶上,不知自己屎有多臭,呵呵呵……这不比那“以色事人更贱"?

整个剧也是恶心,真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营销完女拳,又狠狠的踩了一把底层苦难妇女。有这闲工夫好好钻研一下关汉卿,好好琢磨一下新乐府,比在这里跟网友打嘴炮来的实在。真是笑不活了,你跟她谈立意,她给你讲历史;你给她说历史,她给你说女拳;你跟她讲原著,她又给说我这是古偶。可是又是谁一开始营销大女主,营销独立女性,营销历史的?本来大家都当古偶看的,可你非得搞出一些噱头隔应人。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你是怎么营销的就怎么承受营销的结果,挂着羊头卖了狗肉,就别骂顾客,又想赚钱,又不想挨骂,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最后的最后又是广电背了锅,因为不过审,万年背锅侠广电局,不知央视剧《少林问道》作何感想,大概是广电局给少林问道走了后门吧。烂剧总有千万条理由等着你,不过审就是其中一条。

若能选择谁他妈愿意沦落风尘,巾帼女英雄梁红玉风尘出身,你能说她贱?秦淮名妓柳如是,不让须眉的风骨你能说她贱?《金陵十三钗》里墨玉风尘出身,民族大义面前她不比你高贵?大家都低到尘埃里的人谁瞧不起呀!人世间的事,岂是一个小女子能承受的。

 短评

这么好的剧被埋没这么多年太可惜了,必须5⭐,太喜欢里面的《救风尘》单元了。尤其是最后安秀才说不介意二婚的宋引章是残花败柳,这份真挚的爱情太令人感动了。赵盼儿虽然前期因为爱慕安秀才而骗了宋引章,间接导致她嫁给周舍,但是最后为了不让安秀才伤心还是出面救了宋,最后还成全了两人,这才是真 姐妹情啊!女主角们虽然身处青楼富有花魁之名却卖艺不卖身,想不表演就不表演,管你是什么高官贵爵,真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情操太高尚了!

5分钟前
  • 猫酥
  • 力荐

当时觉得如萍的妹妹好美

6分钟前
  • 白晶晶
  • 推荐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帅哥和美女,尤其是所谓的“天仙”“颜值天花板”

9分钟前
  • 食困兽
  • 力荐

fbb好美!!!

10分钟前
  • 棠梨簌簌
  • 还行

一共那么几套衣服,可愣是把俩女主扮得天仙一样,真的太漂亮了!!!而且毫不避讳盼儿的风尘设定,还让俩姐妹互相救,这才是现代人该编出来的剧!

14分钟前
  • A五金建材老王
  • 力荐

五个爱情小故事都很简短,但是其实这样的长度诉说这样的爱情已经够了。这部电视剧没有雷人的语句,服饰很漂亮,演员演的也都很到位,也不乏有些名气的演员,感觉很好看。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少重播。

16分钟前
  • cawld
  • 力荐

因为某剧的营销和各种操作实在无法理解,逆反心理一下子就起来了。再看这部剧才发现当下横行的是什么糟粕

21分钟前
  • 长岛冰猹
  • 力荐

一瓢贫,万种富; 浮华恰似风中烛。 忘忧草,鸳鸯梦; 红颜恍若花梢露。 前朝兴衰事, 后庭山海盟。 总被雨打风吹去, 燕子归来, 雕梁何处。 多少宿命, 都化做, 一曲琵琶, 泪湿青衫, 传世千古。

22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那时候的价值观,现在的…谁不感到悲哀…

23分钟前
  • 采风者
  • 力荐

-朱重:娘子,你就不怕吗?-瑶琴:怕什么?-朱重:你就不怕我朱重将这些银票席卷而去了?-瑶琴:怕,真要那样,就如杀了我十回。-朱重:娘子,你放心吧,等我朱重三天,我必来迎你。我想这人世间,一定不会是那样悲苦无望的。等我。 我小时候看卖油郎这个故事,喜欢到自己照着剧情写了一本小小说。三言二拍改编,邹静之编剧,谭晶片尾曲,特别好的古装剧作。

28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好剧😉😉比那个双洁录好看多了

30分钟前
  • 豆友213623119
  • 力荐

为了风筝误而来,可惜还没看到。觉得救风尘里反派公子太俊秀,讨厌不起来。第十二集终于开始卖油郎啦~任泉这一段印象超级深刻哒!

34分钟前
  • 笨黛
  • 力荐

范爷那篇改编关汉卿的救风尘,卖油郎和小棋士是三言二拍的经典故事,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真是艺术瑰宝。。。。

35分钟前
  • popoqoqok
  • 推荐

人间世道,怎是一个小女子承担得了的。就冲这句话

40分钟前
  • 豆友wGkSCAeO8E
  • 力荐

以前的编剧就是有思想,该是妓女就是,该是底层男主也没改。再加之颜值演技和服化道,立意高,人设好,这才是真好剧…什么在古代被迫当妓还保持清白,现代都难何况古代?天方夜谭么?这个剧得分目前挺合适,但隔壁大水都要漫到9了,独水不如众水

44分钟前
  • 弋君
  • 力荐

浪漫风筝误,刚烈救风尘,都是好故事。卖油郎存了两年的钱换得一宵在灯下细细望着醉卧床塌的瑶琴的痴心模样,还一边讲着两个伤心异乡人的故事,不觉眼泪就上来了,真善美,总是永恒的主题。

45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卖油郎都像任泉拉莫帅生意爆翻了吧

49分钟前
  • 嘿嘿嘿呦嘿嘿
  • 还行

安相公这么蠢的吗

52分钟前
  • 潘小米
  • 较差

“我已是残花败柳。”“人间世道,一个小女子怎能承担得了。我看小姐如明月,至纯至洁。”卖油郎故事我小时候看到记到了现在

56分钟前
  • 子车棋
  • 力荐

短短几集 却比梦华录40集的人物塑造都更好 我们看得见她们的苦难 也看到了她们的勇敢与善良 范冰冰好美 伽彤也好美 人物角色的灵魂塑造 不需要女二衬托的大气的美

1小时前
  • 花不语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