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天门口

已完结

主演:段奕宏 / 宋佳 / 黄志忠 / 袁文康 / 柯蓝 / 刘立伟 / 练练 / 程枫 / 张志坚 / 王庆祥 / 黄品沅 / 焦俊艳 / 公磊 / 裴兴雷 / 甘露 / 徐璐 / 陈楚翰 / 马小宁 / 陶海 / 王静 / 陈小妹 / 涂凌 / 阚清子 / 陈良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圣天门口 剧照 NO.1圣天门口 剧照 NO.2圣天门口 剧照 NO.3圣天门口 剧照 NO.4圣天门口 剧照 NO.5圣天门口 剧照 NO.6圣天门口 剧照 NO.13

 剧情介绍

圣天门口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大别山区的天门口镇。镇上有雪杭两大家族,但这两家却有世代冤仇。为给雪家抹黑,杭九枫(段奕宏 饰)私通雪家遭弃的儿媳阿彩(宋佳 饰),本来为寻私仇,但九枫竟被阿彩的刚烈性情所感染,两人迸发出真爱火花。不久,革命的风暴席卷而至,雪家日渐衰败,阿彩与九枫双双参加了红军,但此时的阿彩却拒绝了九枫,因几代的世仇恩怨还一时不能从阿彩脑海中完全抹去。连年的战争让他们历经了无数生死的考验,战火硝烟中,他们时有聚散,但都不提那件心知肚明的往事,只是内心默默守望着。一晃全国解放了,阿彩独自去了省城,九枫留在了镇上,因为这里有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战友们......马小乐之玩具也疯狂狄仁杰之夺魂梦魇狗狗旅馆重案行动之连环凶杀粤语疑犯追踪 第四季夜奔2000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秦始皇 2007警部补碓冰弘一MIND瘟疫降临海豹突击队 第二季伦敦佬对抗活死人神不要投骰子血战西盘岛鸣枪警告杂种天煞七十二家房客第三部辛巴达航行七海(原声)缉凶之路女朋友1955圣诞坏公公金刚1933精英调查局音乐剧部~秘密的歌园~不离婚的男人―绿帽夫与恶毒妻的欺骗之爱双螺旋第一季熊出没·伴我“熊芯”狗心爬行异种我啊,走自己的路意识强殖鲜血淋漓第五季天涯浴血伊核协议尼罗河女儿吸血牙仙:当爱反咬一口功夫老爸幸福快递致命的记忆幸存者第四十二季不一样的天空1993

 长篇影评

 1 ) 赌徒常守义

赌徒常守义

如果没有董重里和傅朗西来天门口镇闹革命,常守义也就是个守桥的。会在麦香的茶馆,和林大雨他们挖古聊天侃大山,一辈子普普通通。可在他黑白分明的眼神里,始终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亢奋,在他心里,实际上包藏着共工怒触不周山的野心和力量,哪管天柱折,地维绝。
金寨暴动,渔阳鼙鼓动地来,常守义像猎狗一样的鼻子,闻到了改朝换代的味道。董重里来了,他兴奋的几乎是一边跳着舞,一边把董先生领到了教堂。他夸张的表情和步伐,表达出他内心的狂喜和激动。他发现他的一无所有,竟然是一种空前强大的资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共产党的革命,给他这样的人,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和机会,由他们去建立一个颠覆一切打倒一切的世界,他的命运就此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常守义比谁都能理解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作文章,绘画绣花,雅致,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这些都是他的革命对象,雪家才干的事,不是他常守义。他需要暴动,不论是雪家还是杭家,都倒了才好,不但要倒,最好还要踏上他的一只脚。
常守义以为他是革命的中流砥柱,他比老实的林大雨心狠,他比自私的李裁缝胆大,他比贪财的黄水强迫切,他把自己当做是无产阶级革命真正的的主力军,急先锋。傅朗西,董重里还有他,成立了最初的天门口苏维埃领导小组。当革命形势发展受阻,暴动迟迟不能发动的时候,常守义比董重里和傅朗西还要着急。他是天门口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比外乡人更知道这里几方势力的盘根错节,利害冲突。他不请示不汇报,果断出手。先杀马镇长,栽赃给杭家,造成杭家和共产党联手对抗政府的局面。随后一不做二不休,放黑枪再杀杭老二,把天门口最有实力的杭家,彻底逼上梁山,绑上了革命马车,脱缰而去。他捅破了天门口的最后一层窗户纸,让各方面剑拔弩张的表面平衡被打破,谁都没有时间再做更周全的准备,天门口的革命形势,竟然一切都按照他的预计,火山提前爆发了。
可在攻打县城的时候,常守义才发现,在傅朗西眼里,他根本不是主力。他脑子一热,无组织无纪律的冲了出去,险些坏了傅朗西的大事。如果不是马鹞子临阵倒戈,整个独立大队,天门口的暴动,后果难以预料。可这些常守义其实并不在乎,他是真正的流氓无产者,他赌得起,后果跟他没有关系。看上去是他参加了革命,只有他自己知道,实际是他绑架了革命队伍,从此休戚相关。
在常守义的字典里,只有不择手段达到目的,他连最起码的好汉做事好汉当这个游戏规则都不遵守,他做事,后果爱谁当谁当,别妨碍他成为既得利益者就行。当阿彩的丈夫王巡视员要带队伍离开天门口去和主力红军会和,常守义竟然在背后开了枪。事后,他赌的是法不责众,他和杭老大,麦香,黄水强一起出来认罪,最终是杭老大替他含冤而死。
革命成功,常守义不是衣锦还乡,他作为杀人凶手,被新政府关进监狱。常守义的最后一个镜头,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天门口的教堂,照在他后背,他被捆得严严实实,头杵在地上,看不见他的脸,只能看见他一身破旧的衣服,一头脏乱的头发。这是他当年参加暴动的地方,这里是他新人生的起点,转了一圈,他又回来了,这里又成了他的终点。这一切,像梦,更像个笑话。他和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的区别,不过在于他撸起袖子,真刀实枪的和这个世界干了一场,但是结果并无不同。在常守义身上体现的,是中国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特点,毫无敬畏心的赌徒心态,仇恨所有赢家,迫切想要翻本,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完蛋,不再有赢家。

 2 ) 经典台词集锦

对革命来说,朴素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同样重要。

有些人以为杀光了异己,世界就会变得光明,用杀人来推行自己的信仰……

用人的眼睛看世界,普天之下都是人,把我们当成敌人,是因为他们从心里从来没有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同志。

软弱害死你,害人害己。

革命一开始就没人能躲开,不管是在武汉,还是天门口。

什么时候这支队伍能真正坐在一起,这支队伍就成形了。

我是担心人心太稳,人心稳了,才想着吃想着穿想着过好日子。这本来也没什么错,天门口人跟着你干革命,也许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可你手下这群人,想着吃想着穿,想着睡大屋子,想睡漂亮女人,这是人之常情,这是什么力量都改变不了的。你想拉着他们打仗,拉着他们干革命。(我们需要的人,是那些为了革命目标可以放下好日子不过的人。)你要靠的是吃着穿着抱着老婆睡觉的那帮家伙,你要他们继续和你走下去,你就得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只有吃进肚子里的饭,睡在身边的女人,还有那个满地爬着跑着能叫你爹的孩子,那才是真的。

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共产党,他们同样会接受各种各样严苛的考验。我们的组织需要的是那些心里干净的,没有一点渣子的人。

当一个人总也融不进一支队伍时,他会怎么想?

传言好啊,我就喜欢传言,现在这世上真话太多了,把人搞得晕头转向,无论这传言真假,都能带着我们看到一点真相的影子。

这共产党就是靠的煽动穷人起家,那些上辈子就没吃过饱饭的人,一听说他们许诺什么好日子,这心里就动了。他们总是梦想着天上能掉糍粑,不干活就能吃饱饭,但这事儿有违天理。

什么叫世道?就是这世界上,对与错,正确与否都不一样了。

好吃的东西太贪了,会不珍惜的。

敌人太强,只有把自己放在烈火里烤一烤,才能跟你们斗。

你们组织上的决定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即使错了也能编出一万条理由。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诚实,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对自己在乎的人需要诚实,那对待敌人难道也要推心置腹?

但是没有人有权力,阻止新的生命来到世上。

革命需要我们心里装着更多的受苦人。心里装着这样愿望的人,就要时刻清楚我们身上担负的责任。

别人对你好,自然你也得诚心待人家。

在队伍里当队长,跟在家当老大是一个道理,兄弟们有了错,板子一定要打在老大身上,我在这个位子上坐着,就得有这个担当。

是革命的情感重要还是革命的道理重要?

在寻找革命真理的道路上,注定是不平坦而漫长的。

自古凡成大事者,必定要经得起敌人的杀戮,还要经得起天地的杀戮。

在我眼里,这世上的人,人前人后都有两副嘴脸。

要想干革命,就得先找一块石头,把自己心里面那些软的、怕的还有疼的东西,全砸碎了。

你要想走这条路,就得经常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往石头堆里扔,要不然,走不长。

想听明白的,自然就能听明白,想装糊涂,我把话说得再透,你也听不明白。

我到现在才明白,革命不光是为了天门口那点子事,也不光是为了叫你们过上好日子,革命是为天底下那些咱们根本叫不出名字的人,那些和我们一点瓜葛都没有的老百姓,离了这个奔头,共产党成不了。

我们都在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有时候死,就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意义,我们把这意义,称之为革命理想。

这个污点,不会同你的死而离去,你已经用你的死,洗去了你的污浊,而这个污浊会伴随着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英雄好汉眼睛大,都把天下看成自己的家,你们眼睛怎么这么小,总把自己家看成全天下。

爱就是用那看不见的红线,将你所爱的人拴住,让他安宁地在前面引路。

 3 ) 关于马鹞子

关于马鹞子

网络上一直有个关于东德士兵开枪被审判的段子。说东西德统一后,法庭审判曾经守卫柏林墙的士兵,因为他们开枪打死了许多企图翻越柏林墙到西德的东德人。在法庭讨论有罪无罪时,有名士兵辩解说,我没有罪,因为我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法官说,你是在执行命令,但你为什么枪口不抬高一寸?
马鹞子为什么不能把枪口抬高一寸?马鹞子在《圣天门口》里,镜头前面,他是唯一一个多次开枪杀人,很彻底的没有退路角色,而且是那种自己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那种。他真是全无人性吗?
马鹞子是个官二代,他的叔叔在天门口镇做镇长,他在县城做保安大队长。吃皇粮干公差,上报皇恩下保黎民,管着几十号人,几十条枪,是响当当的实力派,县长都得给面子。可是天门口镇,历来是文有雪家,武有杭家,马鹞子那点儿人马枪支,在天门口镇被杭家压的死死的,半点威风也抖不起来。
没料想再后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眼看暴动就在眼前,小小的天门口镇闻共色变,谁也没想到共产党带着泥腿子在天门口搞暴动,小镇里最有势力的杭家竟然是主力军。等暴动队伍进了山,马鹞子重回天门口,就接过了杭家人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了天门口镇富户们的保护伞,成了共产党独立大队不共戴天的仇人。他牢牢抱住国民党冯团长的粗腿,狐假虎威不可一世,在天门口充当反共桥头堡,急先锋,坚决执行命令,尽可能的完成任务。乡里乡亲从来不管不顾,子弹和枪口不认人,一双手沾满了红军战士和红军家属的鲜血。
马鹞子这辈子做出过两次关键的选择,一次因为事业,一次因为爱情。可惜结果都一样,都是做完选择,站过去了以后,得不到相信。事后用马鹞子的话说,这种不被人当自己人的滋味,我受够了!所以他才会180度的大掉头。俗话说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更何况他这样开弓以后再反复的,只能是一条道跑到黑,而且是铁了心的彻底断了退路。
说到底,马鹞子是个小心眼。受伤,然后就报复,睚眦必报。
独立大队在天门口暴动,带着大刀长矛去攻打马鹞子自卫队把守的县城。冯团长的正规军就在不远,马鹞子又刚被傅朗西割掉了耳朵,加上叔叔死的不明不白,自己和杭家又有血海深仇,按说这新仇旧恨,再加上他手里有人有枪,这天时地利人和他都有,谁投降他都不会投降,谁参加革命他也不可能参加革命,可是他就这么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投降了,反正了,加入了革命的大家庭,尽释前嫌,还主动向杭家示好。
如果这个时候用投机来解释,说马鹞子参加革命就像辛亥革命那时候革命军请黎元洪做了都督,我看不是。马鹞子着了魔似的一心一意要跟傅朗西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管那么许多,什么主义,我只知道,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傅朗西相信我,我就给他卖命,死了也值了。种种迹象表明他是一个肯为兄弟两肋插刀义字当头的人,就算他不是,他也一直在给自我做种种心理暗示和自我催眠,把自己往追求进步的有情有义上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因为傅朗西来,也因为傅朗西走。当傅朗西在他和杭九枫之间,给了杭九枫的一个热烈的拥抱,打翻了马鹞子的醋坛子,也彻底粉碎了他的希望和革命理想。他觉得他舍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视前途和金钱如粪土,带着队伍脑袋别在裤腰上跟着傅朗西干革命,不值。他觉得他一个真心交出去,不但没换回个真心,还加了个对他的小心。得不到泥腿子们信任交不成朋友也就罢了,竟然还不如在他眼里赤手空拳一无是处的富二代小混子杭九枫,更得傅朗西的喜欢和器重,队伍撤退还要防备他叛变。上赶着的真不是买卖,舍了孩子没套到狼,他完全找不到继续干革命的理由了,他无法再说服自己。
马鹞子当机立断,叛变革命说干就干,打死了潜伏在身边多年的共产党卧底,拉着队伍回到了国民党那边。从那时候起,他绝对是开始尽忠职守了,简直是全无人性的工作狂,真下黑手真敢开枪。他是铁了心的跟共产党对着干,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最后逃到了台湾,客死异乡。
马鹞子的第二次选择,是他死了老婆以后,娶了段三国的女儿线线。平心而论,线线对他是刀子嘴豆腐心,真拿他当孩子他爸。段家上下,对他也不错。但是不错归不错,始终,段家除了线线,没有人拿他当自己人。处处加着小心和防备。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利用他,利用他的职权和身份,保护共产党,为共产党做事情。别看线线的姐姐丝丝和杭九枫无名无分,但是段家对从没为段家做过什么的杭九枫,要宽待和厚爱的多。从来也不曾帮着马鹞子干过一次坑害共产党的事情。这又是一次让马鹞子格外伤心的情感经历。
可即便是受了伤,混蛋到底的马鹞子对段家,可从没六亲不认过。因为连襟这一层关系,他对杭九枫,也就多了一层照顾和感情。再加上后来丝丝和线线有了共同的儿子一镇,让想儿子想疯了的马鹞子,更是从此心甘情愿的戴上了金箍罩,即便一镇有可能根本不是他的儿子,他也认了。友情没了,他已经承受不起再失去亲情了。片尾,一镇对他父亲身份的认可,让他感动不已,他从此离开了故乡,死在台湾,不算抱憾终身。
回到最初的问题。马鹞子是全无人性的坏人吗?我想说人性,其实就是高级的兽性。野兽如果被同伴抛弃,会是什么结果?再说一句,其实没有好人坏人,只有好事坏事。人在越大的压力,利益跟前,怎么选择,才是本性。

刘立伟的马鹞子,性情中人。

 4 )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为之努力奋斗。——24朵白云

《圣天门口》电视剧改编自刘醒龙2005年创作的同名小说,2007年该小说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刘醒龙以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圣天门口》小说110万字,据说刘醒龙写了足足六年。小说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初到60年代末,描写大别山下鄂东一个叫天门口的小镇上雪家和杭家两个家族的命运。通篇50多个人物,“是一群小人物的大命运史”,“是一部重构了中国20世纪历史的作品。”
按当下的省市划分,大别山位于中国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在湖北黄冈、安徽六安、安徽安庆、河南信阳范围内。说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因为这里出了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一位元帅(林彪),两位大将(王树声、徐海东),三、四百位开国将军,有五十万大别山儿女前仆后继,血洒疆场。
40集电视剧《圣天门口》的故事,从1927年董重里带着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来到天门口,一直到抗美援朝,尘埃落定。和小说比,电视剧的修改,是一个相对的,以正能量和主旋律为主的天门口。电视剧里的天门口,飘着24朵白云,蓝天更蓝,白云更白,阳光更耀眼。其实天空里当然不会只有24朵白云,也会有暴风雨,也会布满乌云,甚至一年365天里有24朵白云的日子我们都可以数的出来。可正因为如此,这24朵白云,才格外的动人,值得称颂,需要称颂。海明威说过,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为之努力奋斗。这句话平实无华,可这是24朵白云里的精髓,也是这部电视剧的的核心所在。
1918年我的外公出生在大别山北麓,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外公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姥姥,在给地主家烧火的时候,因为打瞌睡,被地主婆用烧的通红的火筷子捅瞎了双眼,失去劳动能力,随后被赶出地主家。幸亏被外公的爸爸,也就是太姥爷收留。太姥姥在生下我外公以后,上山捡柴,因为在树下避雨被雷电击中而死。外公11岁的时候,为了有口饭吃,就参加了路过的红军。当时人还没有枪高,红小鬼,跟着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我想外公和剧中那些天门口独立大队里,没有留下来打游击,而是跟随红军主力,去了四川的那些人,是相似的。
我们在和平安定背景下长大,对于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的理解,只能来自文字和影像。学着聆听那些发生在祖辈身上的血淋淋的故事,学着去体会祖辈的选择。《圣天门口》的真,在于理性和感性并重。导演和演员们在用心,用艺术手段,演绎那些可以穿越时空,可以被当下的我们所接受,所感知的真情实感。
旧中国,占绝大多数的,是因循守旧的乡镇,保守无知的农民。连国家和民族的概念都没有,更不要妄谈政党和主义。然而民国忽然就这么来了,然后国民党来了,共产党也来了,革命风暴就突然就到了眼前。覆巢之下无完卵,剧烈的社会变革里,每个人都无处藏身,国运与个人命运,在那个时代密不可分。所有人面临着选择,选择的结果和做出的决定,不可变不可逆不可挽回,后果还会超出选择者自身的范围,会波及、影响到全家上下。这样的残酷而可怕的选择,站队,说是在用带血的筹码赌命,更形象,这早已超出了患得患失和得不偿失的范畴。人在选择革命方向和人生道路的同时,也选择了哪种活法,要怎么活,生存还是毁灭,意义又在哪里。而且,面临选择的次数,不止一次。大浪淘沙对于沙子是件无限残酷的事情,席卷天地的波涛翻滚,也一次次深刻的刻画出人性的光辉与卑劣。
天门口镇,雪家崇文,杭家尚武。雪家一门,雪大爹钻进自家地道死得其所,雪茄和日本特务同归于尽,雪柠死在革命胜利前夕的枪口下,就此雪家绝矣。杭大爹用手榴弹杀身成仁,杭老大舍生取义死在杭老三枪下,杭老二死在革命暴动的乱军中,只有一个杭老三活到了最后。屹立于天门口百年不倒两大豪门,也不过是曲终人散。
天门口镇是一个大舞台。对于个体,这里是本地人和所有来到这里的外乡人的舞台,粉墨登场,至死方休;对于政治,这里是国共较量的舞台,就是在中国成千上万个像天门口镇一样的地方,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抽象的看,天门口镇可以和中国划上个等号。这里人来人往,生离死别,房起房塌。不变的是这片土地,青山绿水,日出日落。
从林大雨牺牲在日军枪下开始,丝丝,雪茄,段三国,雪柠,冯霁青,梅子……一个个先后死去。24朵白云有聚有散,天门口开始谢幕了。到最后所有人聚在红旗下大合唱《国际歌》,演出到了落幕。由衷的感谢剧中人物用他们的生命的诗篇,给我们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还原了大时代里,天门口人,大别山人,千千万万的像天门口一样的地方,发生过什么。24朵白云,除了那些熟识的面孔,还有长期潜伏在自卫队,因为马鹞子叛变革命,牺牲在河边马鹞子枪口下的那个无名英雄;也有那些无辜死在马鹞子枪下的红军家属……
歌声里,回忆在慢慢的沉淀,脑海中,他们的每张脸,他们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生命,铭记。
白云悠悠,花开花谢,圣天门口,再见了。

 5 ) 天门口的契卡,林大雨

林大雨最爱说的一句话,我是天门口的契卡,说的咬牙切齿,斩钉截铁。
“契卡”是个音译外来词,“全俄肃反委员会”的意思,后来改了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克格勃。苏联“十月革命”后,在列宁要求下,他们创办了一个可以“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的机构”。这就是“契卡”。“契卡”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为,将其积极分子交由法庭处理,同时还进行前期侦查和预审。
契卡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直接说:“别以为我会寻求革命的公道途径。我们现在不需要公道,现在是面对面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我建议并请求建立一个同反革命进行革命清算的机构。”他还有一句名言:我们代表的就是自我组织的恐怖主义——这话要先说清楚。
契卡就是这样一个,直白的,以暴制暴的革命杀人机器。
然而天门口的契卡,林大雨,只能算是个向日葵,无限热烈的追求他心中的光明,还带着太多的个人情感。从这点说,他不是契卡,他只是想做契卡,可他没有契卡的手段。
但是有一点,他们的精神状态是相似的。对于捷尔任斯基,很多人说他:“他生活下去只需要三样东西:工作、面包和清水。”“那双深陷的眼睛闪烁着狂热信仰的冰冷的光芒。他从来都不眨眼,似乎他的眼皮是瘫痪的。”这多像孜孜不倦永不休息的林大雨!《圣天门口》这部戏里从头到尾,眼睛永远是放着光的,舍不得眨眼的,就是这个看上去愣头青似的,但是精力和干劲十足,充满了活力的年轻人。
天门口暴动以后,傅朗西要林大雨留下,不跟着独立大队转移,要他找出敌人藏在天门口镇的内线,监视天门口镇发生的一切,向组织提供最有价值的情报。傅朗西于万千人当中选择了他做契卡,这让他骄傲。林大雨一下子觉得他生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但是当日本人来到天门口大开杀戒的时候,他甚至没有把他识破并且抓到的日本特务交给组织,就忍不住向正在屠杀群众的鬼子开了枪。他没有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以英勇和壮烈的方式,向生他养他的天门口镇告别。
林大雨在党旗下宣过誓,他带着很夸张的形式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林大雨对于革命,是从阿Q式的盲目,逐步成长起来的。杭家的厚门板,都曾是他革命的原动力和目标。后来,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出现了,他一直暗恋的天门口镇的老板娘麦香,喜欢上了傅朗西,加入了独立大队。保障独立大队的安全,就是在保护麦香,就是在保卫他的爱情。尽管麦香从没对他有过想法,尽管麦香第一次见到傅朗西的时候就对这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这些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这些都没有让林大雨产生一点动摇,他没有因此对傅朗西产生敌意,他的立场始终是坚定的,忠于自己的感情,忠于他所投身的革命事业。
就在林大雨意外的发现天门口的地道以后,《圣天门口》里多次出现的镜头,是一束干干净净的光亮,从上面斜斜的射下来,照在林大雨的脸上,射向他的眼睛。林大雨永远昂着头抬着脸,明亮的眼睛,迎向这来自上面,雪白的,充满了力量的光芒。他炯炯的目光里,充满了斗志和信心,不带一丝杂念。这是一个永远的定格,展现了这个纯粹的人,这个不纯粹的契卡。在他身上,他的人性,胜于其他。

 6 ) 柯蓝:《圣天门口》小女子,一泓清泉爱无疆

文 / 赤叶青枫

由刘醒龙原著、张黎和刘淼淼共同执导的年代大戏《圣天门口》,不仅以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拉开跌宕起伏的故事,而且聚拢了一群好戏之人:段奕宏、黄志忠、小宋佳、练束梅,这当中更有相当抢眼的柯蓝。

做过模特、当过名嘴主持,转行演员之后,柯蓝身份的转变成功又快速。曾在《戈壁母亲》《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影视作品中精彩出演的柯蓝,此次又站在《圣天门口》,饰演一个大义又温柔的女子——梅子。她是上世纪初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女子,她带着女儿嫁入天门口镇的雪家,从此卷入雪、杭两大家族世代延续到60年代的争斗与合作中,演绎出一部人性与命运变迁的史诗巨制。

剧中,梅子是教书老师梅教授之女,也算书香门第,却与雪家大少爷程皓枫私下订了婚,具有如此果敢叛逆勇气,堪称那个时代的传奇女子。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又是一位生于乱世的母亲,面对家族的分崩离析、爱人的远去、女儿为了信仰的不顾一切,梅子用自己的智慧去选择和判断、妥协和坚持,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保有着自己的信念。那么一个大气温婉的小女子,在风雨乱世中从大城市来到“天门口”,虽是一个外来人,却用独有的智慧与博爱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爱戴,用自己的大气与沉稳守护着雪家,更努力地守护整个天门口镇,风雨过后依然坚忍地直面人生。柯蓝在年龄跨度里,画下不一样的精彩。

因为心如止水,所以梅子无论面临烽火年代里多么棘手的问题,都能泰然处之。不同于剧中其他男女角色的骄阳似火、烈焰激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柯蓝所饰演的梅子恰如一泓波澜不惊的清泉,大爱无疆地抚慰每一个受伤的生灵。就柯蓝自身而言,她在生活中是一个性格爽朗、率真的女人,如何展现她身上所具有的成熟稳重、智慧过人,如何呈现好人物关系与内心剪不断理还乱般复杂的情感纠葛,这对非科班出身的柯蓝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这个角色对柯蓝来讲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很多的内心戏需要诠释,每个眼神和细微的表情都要把握的十分精准。但据说进组前,柯蓝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接到剧本就潜心研读,整日忙着看小说,研究人物,用心体会、把握梅子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最终让观众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梅子,一个用大义与温柔平静面对历史安排的一切的梅子,一个为信仰而战如清泉的梅子。

柯蓝将梅子的复杂和多层面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人物鲜活生动,也让全剧组看到了她有别于学院派表演方式之外的自成一派的“天然演技”。这种强大的天然与自然的表演气场,这应该是柯蓝表演才华的自由带动所给予,是柯蓝演技越发成熟的重要体现,使她成功展现了一个叫梅子的女子在战火纷飞中直面人生、毫无畏惧的坚守,塑造了一个充满大智慧的经典女性角色,为演艺答卷写下灿笔。

梅子,从《圣天门口》走出来的小女子,用一泓清泉化作大爱无疆;柯蓝,她对待角色塑造的用心使自己的演艺之路更加长远,期待下次,她不一样的美丽。


 

 短评

有时候吧,高深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尺度。导演是想用意识流没错,但是过于高深,故事又撑不起野心,就有点软了。

3分钟前
  • 赵敏喜儿
  • 还行

回家!你们家人都死光了。

8分钟前
  • 咱能不这样吗?
  • 力荐

本来整体是4星,有些情节足以超五星了。导演的镜头语言湿润暗涌,朝气蓬勃,心有所栖。我爱这部剧对女性的刻画,爱阿彩爱麦香爱梅子。马少骅这里面的表演早就神来之笔了。没走投大众所好那一卦,但绵长优美,好的就是好的。

12分钟前
  • littlewine
  • 力荐

披着剧的外衣弄了个电影的魂,不伦不类。但剧本精彩,对白、人物、线索的发展,挂着红色的旗帜,却尽量展现不一样的革命群众。很喜欢傅朗西,人格魅力太过强大,力压了我奔着而去的段奕宏。最爱麦香,她用梳子划破脸颊被卖远方,这个故事对我而言也到了终点。革命里的爱情,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17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确实不错!导演或者说原作者对女性身上的温柔、善良、母爱、勇敢、坚强等各种优秀的品质展现的非常细致,每一个女人都很美!虽然最后的杭九枫让人非常讨厌,或许他最后的命运就是他这个人物的本身性格决定的,但确让我觉得接受过良好教育、真正有思想的人还是更善良,更有智慧些!马鹞子的演技也值得看

18分钟前
  • o
  • 力荐

电影化的拍摄,文艺化的台词,舞台化的表演。。。叫好不叫座???

2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电视剧还可以,但其中的烂梗也不少。

25分钟前
  • 穆子衿
  • 还行

第一集剧情都没看懂,请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29分钟前
  • 无梦快乐酣睡者
  • 还行

前半部很不错,张黎个人风格明显的摄影和牛逼的意识流剪辑,后半部从抗战开始突然变得逻辑不清剧情混乱,前半部的批判精神全没了.演员照旧出色,尤其是马鹞子冯旅长小曹这三位,后半部基本就是靠看前两位的戏才坚持下来的

32分钟前
  • 二向箔
  • 还行

狗屁,跟原著相去甚远,怎么没有零分可打

37分钟前
  • erinleo
  • 很差

很喜欢这些个演员,但是这次的戏确实是差强人意。。。

42分钟前
  • 水瓶座女孩
  • 还行

这个剧一开始看起来好像非常主旋律,但实际上越到后面越来越艺术化风格化,在表现风格上电视剧和原著惊人得表现一致,其代价是受众群体变得非常狭窄,相比于剧版《白鹿原》,这部鄂东版《百年孤独》显得更尊重原著,个人认为严重被低估

45分钟前
  • Chen
  • 力荐

很喜欢这种风格的电视剧,糅合了很多种电影、舞台剧的表现手法。虽然在安徽卫视的收视不大乐观,但并不能否定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视剧的现实。说实话以前除了《亮剑》,这一类的电视剧真的无爱,不过这部却让我追着看了14集,现在追剧中。

46分钟前
  • 翊宸
  • 力荐

播了好几天了,怎么豆瓣还“尚未上映”?

51分钟前
  • Nathan
  • 力荐

黎叔也许是怀着写诗的心情拍了这部剧,过度的意识流确实有些晦涩,但从它比电影镜头更具美感的光影构图,或满赋深情或极富想象的配乐来看,这部剧的艺术性绝不输大明王朝和人间正道。万万没想到,老段和女演员的感情戏也能萌得我心肝乱颤了,跪谢黎叔和小宋佳!

55分钟前
  • Sekiiii
  • 力荐

我知道这戏没法儿火,和团长的原因很像,因为写得细,写得慢,写得深,没有喜闻乐见的模式。从改的剧本就能看出,小说一定是很好,真的是我见过写革命写得最现实最本质的戏。主义和精神背后,关键是如何读懂人心,利用人性,让众心所向,天下归心。这些技巧不会被宣扬,确实最值得研究的心战。

57分钟前
  • 初初Carol
  • 推荐

好像还挺好看的。。。但是咱能不能不再看大陆剧了啊。。。。="=|||||弃剧~~~实在看不下去国产剧了思密达。。。

60分钟前
  • mee
  • 还行

中国电视剧走文艺意识流路线不行啊 有些镜头简直文艺到我以为我在看岩井俊二的片子 演员很棒。

1小时前
  • wbullet
  • 还行

杭九枫与阿彩那个重逢的镜头就足以给5分

1小时前
  • liberty
  • 力荐

看了两集,导演明显使用了意识流表现手法,就是楼上有位仁兄所谓的梦游,虽谈不上精彩,但也确有新意,原著小说只是没看,不知有无必然联系,无论如何,总比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拍穿越拍都市爱情强吧。

1小时前
  • 破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