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已完结

主演:Deanna Thompson,John Green,Claudette Hamlin,Antonio Paradiso,Anna Yourkin,Benjamin Xu,Marc Lilge,Mike Nadeau,Joe Panz,Joe Warmington,Henri,Romeo Salta,Kadir Anlayisli,Joel Watts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1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2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3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4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5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6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13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14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 剧照 NO.15

 剧情介绍

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当一段身穿深绿色连帽衫的神秘人物杀死两只小猫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时,整个互联网都轰动了。一群业余网络侦探开始联手追踪发布者。在一场危险的猫鼠游戏中,每一次点击都会鼓励令人毛骨悚然的作恶者发布更多令人不安的视频,直到最后一段视频被上传。这一次,受害者是人类。这是一个真实的恐怖故事,由《冒充者》和《丝绸之路》的制片人倾情打造,讲述一个杀手迫切地想要成名,因此打破了互联网上的首要规则:别惹猫咪。流星旅行车徐策跑城胃我想去那里基和皮尔 第四季铁甲战神(国语版)律师Sodom我只是想说喜欢你有钱特烦恼恐龙谷樱桃正红说好只是去钓鱼警察夫人2原乡只想和你在一起心魔2020吸血鬼后裔第二季巨星嫁到丫山情修女驱魔人鼠女王国的覆灭命中不注定普通话版总理和我中央舞台2新包青天之血酬蛊万水千山风雨情王先生和小陈激情永远燃烧幸运赌神幕后黑手戎马书生路的尽头2022萨达克2天生丽质寒栗胜者即是正义2家政妇看见了!2015吉祥酒店辣手枭雄七个世界,一个星球女同谋投票选举解密第一季上海灘續集(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你们真的明白“别惹猫咪”的含义吗?

近期,很多人对这部纪录片的片名与切入点提出异议,他们疑惑“人命关天的事,为什么要以虐猫为切入点”,他们甚至质疑影片的价值观不正确——似乎猫命比人命更重要。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缅怀林俊的纪录片。它的重点是“互联网犯罪”。它的整个叙事逻辑是这样的:

1、互联网有个不成形的潜规则:别惹猫咪;

2、想要名气的疑犯挑战这一规则,发布虐猫视频;

3、群众接受挑战,人肉疑犯,伸张正义;

4、疑犯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执行自己的计划,杀了林俊,将故事推向高潮;

5、疑犯被抓,影片发出灵魂提问:是我们喂养了这只猛兽吗?

如果你不是一个强烈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你不明白“别惹猫咪”这一规则。那我们可以换其他的规则,比如“不许辱骂中国人”等任何一旦违背就会引发公愤的规则。

那我们可以假设,假如我是这个案件疑犯的模仿犯,我可能就会尝试这样计划,

1、发布辱骂国人的视频,引发公愤;

2、在得到大量的关注与流量之后,发布杀人预言;

3、杀人,完成自己的“剧本”。

“虐猫”跟“辱骂国人”虽然可以说完全不同,“虐猫”更看出“反社会倾向”、而“辱骂国人”可能只代表那人就是个人渣+傻叉+叛徒+种族歧视。但它们违背互联网的“潜规则”、引发公愤,且能让始作俑者带来大量关注是一样的。

所以,“别惹猫咪”不是想告诉你“猫命比人命金贵”。纪录片的重点是“互联网犯罪”,整个互联网双方——群众与疑犯的博弈与共生才是讨论的重点。

“别惹猫咪”除了呼应了影片的切入点,也呼应了影片结尾的探讨。但除了叙事结构上的安排外,我个人觉得“别惹猫咪”作为标题还有其警示作用,那就是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企图逾越人民底线以博取关注的人,尤其是做了反人道事情的人。

最后告诫那些仇视爱猫、爱狗人士的人,别让你们的愤怒蒙蔽了你们的智商。人命,猫命,孰重孰轻,影片交代得不清楚吗?林俊被杀前,人肉小组之所以要搜捕疑犯,只是因为他虐猫吗?更多的不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会杀人? 还有那个抑郁症发布烧猫视频冒充犯人,自己“作死”了。“烧猫”这事是不是他干的,片中人物都没有去追究,更多去缅怀他的死亡。人命,猫命,哪个金贵,影片没有掂量清楚吗?

 2 ) 一些想法

Don’t Fxxk With Cat

网飞原创纪录片 讲述了一群网络爱猫人士 在看到极其残忍的虐猫视频后 通过逐帧分析 试图“人肉”出虐猫者Luka Magnotta 他们坚持追踪了此人两年 终于确定了他现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但是时机已晚 Luka逐渐从虐杀动物演变到虐杀人类 他效仿电影Basic Instinct 用冰锥残忍杀害了华裔留学生林俊 将其分尸后把不同的身体部位寄到加国不同政党处 后来这位蒙特利尔屠夫逃到了巴黎 最后于柏林被捕 Luka本人极度自恋 早期从事演员及模特职业 他的每部虐杀视频中都有向经典电影“致敬”的片段 最后被捕后还沉浸在以自己为主角的戏中 假装有人逼迫他做出这类非人类行为

这部纪录片的受访者的身份非常多样 有网络上的爱猫人士 加拿大 法国 德林多国警方 还有Luka本人的妈妈 整体拍摄节奏紧凑 仿佛真的随着他们追踪这位连环杀手了18个月 网飞的纪录片质量一直令人放心 四段虐杀视频的镜头都没有直接放映 也没有刻意营造灵异恐怖的气氛 一共三集 时长都是1h左右 可以直接观看

其实在刚看第一集的时候 站在人肉方的角度上还是有点不舒服 总觉得一旦放松“私刑”的限制 衍生出的后果将无法被控制 今天可以为了你认定的“正义”去辱骂 网暴 甚至人肉别人 明天就可能做出更过激的举动 在没有得到全部信息之前 被情绪牵着走太容易了 更何况和旁人一起行动更容易让人忽略这场“私刑”是否正当 程度又是否合理 所以哪怕是做出分析的是动保人士 哪怕被分析的人是虐猫狂 潜在心理变态 动用“私刑”永远应该是那一条不能迈过的警戒线

话虽然这么说 但资源终究有限 总不能把每一条举报 每一个可疑视频都探查一遍 所以当真正的伤害还没有产生 无法诉诸于正当法律途径时 想要提前降低伤害的人们又应该怎样的边界内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Luka Magnotta是极度自恋的表演性人格 他频繁地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照片 甚至组建自己的粉丝群 总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 他渴望通过这种非人类 猎奇的方式得到世界的关注 每一个关注或追踪他的人 是不是也在变相地在为满足他这种变态心理添一份力呢 我在看完纪录片后查了一下他现在的动向 无期徒刑 在四年前于监狱中和另一个杀人狂结了婚 日子过得甚至还很滋润 而在这场虐杀后真正记得被害人林俊和他的家庭的又有几个人呢 总之 看完这部影片后感到的悲伤是真切的 因为这背后是一个鲜活真实的人的逝去 希望能有过多的人记得他

RIP 🙏

 3 ) 代表时代症候的惊悚大案,要从一群“网络爱猫人士”谈起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陀螺电影

最初看到这部纪录剧集的豆瓣页面时,它还没被翻译成《别惹猫咪》,而是叫做《猫不可杀不可辱:网络杀手大搜捕》,评分9分(目前降至8.5分),一个更为浮夸的名号。

作为一个容易被各类“都市奇闻”吸引的观众,我自然而然点击了下载。

大家想必和我一样,看着网飞Netflix出品的这部纪录片剧集的名字,必然会认为这是个关于“虐猫狂”,或者是在网上人肉搜捕“虐猫杀猫狂”的纪录剧集。

这种想当然般的天真,让我对接下去所要发生的一切,都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至于在看的过程中直接被吓哭了两次

▲ 最初受到伤害的两只小猫

在此事先说明一下,这部作品分为三集、三个小时,而上述内容仅是其首集所展现的,几乎是“口味最轻”的部分。

面对极度恐怖的“十八弯回环究极体过山车反转”,最好事先看片再来读影评。此外,下文涉及杀人分尸等内容,也许会造成不适,不能接受的朋友请不要往下阅读了,而能接受的朋友也请不要以猎奇的心态来看待严肃的案件。

这个案件里包裹的,不仅仅是一场网络上的较量,更是我们这个“10年代”的“时代症候”。

▲ 犯罪者卢卡·马尼奥塔

*再次预警,以下内容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2012年5月29日,加拿大渥太华的警方接到了来自联邦保守党总部打来的电话,他们收到了一个可疑包裹,里面装有一只冰冷的人脚。随后,另一边的自由党总部也收到了包裹,里面装有人手。一瞬间舆论哗然。

四天前,Best Gore上发布了一段名为“1 Lunatic,1 Ice Pick”(《一个疯子,一把冰锥》)的10分钟的视频,在昏黄色的灯光下,一名男子把类似冰锥的凶器反复刺入另一位男子的身体。继而,他把死者的头颅割下,切肉、放血、肢解、奸尸,之后吃掉了他的部分尸身,并进行自慰。更具体的内容就不再描述,总之,这个视频在网络上逐步火爆,凶手的行径就是为了给自己博取眼球和流量。

▲ “1 Lunatic,1 Ice Pick”(《一个疯子,一把冰锥》)

这段被几十万人观看的视频被证实为真,警方表示,受害者就是上述所言的身体部位的主人——中国留学生林俊。而嫌疑人则锁定为卢卡·马尼奥塔,一个从事援交行业的年轻男子。

▲ 林俊遗照、卢卡·马尼奥塔被捕照

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两年前(也就是2010年),这个残暴的杀人犯卢卡就已经被一群“网络爱猫人士”盯上了。他们不断对他实施“网络追捕”,并且预言他之后会成为变态杀人狂,没想到一语成谶。

《别惹猫咪》这部纪录剧集就是从2010年的一个“虐猫小视频”开始讲起。

一个名为“1 boy 2 kittens”(《一个男孩两只猫》)的视频被上传到了油管,画面中,两只可爱的猫咪被放在了床上,一个身穿深绿色连帽衫的神秘人轻轻地抚摸着它们,将它们举起并放置入吸尘器的真空密封袋,把里面的空气吸光。两只小猫一直在挣扎,直至死去。

▲ “1 boy 2 kittens”(《一个男孩两只猫》)

这段视频立刻引起了公愤,动物保护者们联合了起来,并且发动了赏金,上万人加入到“人肉”的行列中,但信息大多是无用的。

与此同时,“虐猫狂”的视频并没有完结,而是接二连三地到来,比第一段更加恐怖:第二段是把猫活活淹死;第三段是把猫投喂给一只大蟒蛇,画面血腥,截图就不上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他的挑衅——他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做了越来越多的“自爆”,甚至用马甲私信给群组的核心成员们,提醒他们最新的信息和可能的调查方向。

可以看得出来,虐猫者也在这个群组中潜水,“享受”着大家对他的关注,并主导着这场他心目中的“猫鼠游戏”。

群组的核心成员们为了提防“被渗入”,建立起了可靠的“核心群”,开始深度追踪虐猫者的网络痕迹。一场较量随之展开。

▲ 虐猫者留下的线索,电影《猫鼠游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2002)

《别惹猫咪》这部纪录剧集与传统犯罪人物纪录片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以受害者/加害者群体作为主要的切入视角,而是从一群看似无关的人出发

尤其是他们组建的这个以“线上群聊”为唯一交流方式的网络社群,无所不用其极地找寻卢卡的痕迹,并在隐约之中与两年后的凶杀案有所联系——这一切的“神展开”,背后暗合的是网络社会的肌理与症候。

随着信息技术渗透进当代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时代生来便以一种快速率计算的方式而存在。在线搜索、参与社交网络平台等,成为了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并由此带来了大量网络上的留存隐私与自我披露。

对于“人肉搜索”,已经有很多的影视作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探讨,但在这起案件中,它表现出了更为复杂的维度:刻意引导下的“人肉搜索”。

一方面,这群“爱猫人士”们的确找出了网络信息中的有效信息点,即便这样做有点不顾网络上的隐私与伦理。在这些段落里,这部纪录剧集和去年的《网络迷踪》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以虚拟界面展开,处理得非常类型片化,情节抽丝剥茧、跌宕起伏,拥有丰富的戏剧张力。

比如在一张商场的镜子映像中找出拍摄当天的时间地点:

又比如在这张日常照中,靠精密搜索加油站,找出卢卡的公寓住址:

但同时,这些“网络侦探”们查得再深入,最终都会“无功而返”。他们给了媒体消息,媒体最终仍旧不了了之;他们给了警局消息,但仍旧被忽视了;再找上门去,卢卡早已搬走。

凶手引导着这场对自己的“人肉”。他在网络上刻意布下自己的虚假信息,每次“被人肉”的过程中,他都能获得心理满足,并在被发现前上演逃脱。

最终,他发出了杀人预告:“我会继续拍更多视频,下次你们看到的视频里,主角会是人。”

卢卡的一切信息,包括他的心理画像、过去两年的各类资料,都在“核心群”的成员们每天的网络搜寻中了如指掌,并且给到警方。然而,以往耸人听闻的东西,现在不过是偶尔划过就很容易忘掉的页面——包含着卢卡的资料邮件,就在这样的心态下,被“遗忘”在警局的电子邮箱里了。

▲ 在命案发生后,警局的负责人加入了“核心群”,向群员索要卢卡的信息

警方的视若无睹,让卢卡最终杀人成功。但我们又不能因为警方的“不作为”而责备他们,毕竟在这个时代,有谁能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网上的玩笑”、一次“网上的发泄”。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无论是警方还是“核心群”的成员们,都无法做出更多,直到尸块被发现。

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

从“虐猫”到“杀人”,从“网络搜捕”到“协助警局”,缠斗着的双方在这两年中转变着自己的行为和身份。

他们从未谋面,却在网络上构成了“猫鼠关系”,一方追逐,一方逃窜。而双方之间的追跑,则类似于一种“喂养”,进一步激发了卢卡的作案心理和过激行为。

两年间,无论是现实发生的种种事件,还是纪录片的呈现,都包含着无数的小反转和阶段性的大反转。在此层面上,这部纪录片以最“抓马”的方式,展现着各路人马的推理与论调,将案件各个视角的“戏剧性”都挖掘并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获得有如“情感过山车”般的观看体验

▲ 自由党议员的反应

但同时,这样的处理也势必造成纪录本身的伦理问题得以凸显:

比如在第一集中,有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网友为了让其他网友注意到他,而谎称自己就是那个“虐猫者”。虽然“核心群”的成员们通过网络数据排查而认定他在说谎,但不在“核心群”的其他网友们却对他进行大肆的网络暴力。几个月后,那位网友自杀(不能确定是否与网络暴力有直接关系)。此处是一个值得被大书特书的批判点,但由于它和主线关系不大,为了快节奏的观赏性,创作者直接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在表达上不够完整。

又如在第二集中,虽然已经花了笔墨去树立林俊较为正面的、作为无辜受害者的形象,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失误之处。创作者错误地把林俊当天出门进卢卡房间的行为,倾向于描述成“looking for sex”,这是一种很严重的、没有拿捏好尺度的错误。而且由于纪录剧集本身采用了过多的视听技巧和情节反转,给人过于“强类型化”的刺激观感,反而显得喧宾夺主、不够稳重,导致受害者这条线索的心路历程被刻画得浅薄空洞。

显然,这部纪录剧集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细节,但我又的确很欣赏它这种剧集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的架构方式。这种架构必然会导致过火,却又非常有效,让每一集探讨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受益于前两集的层层递进,到第三集中,整部剧集的尖锐锋利之处展露了出来。

▲ 林俊生前爱猫如命

开头时我曾提到,在观看这部纪录剧集时,短短三集却被吓哭两次。但直到此刻,其实我仍旧未写到这两个把我吓起一身鸡皮疙瘩的段落,它们分别来自第二集的末尾和第三集,关乎于——

卢卡为什么要犯下虐猫与杀人的案件来引发轰动效应?他在追求什么?

他的成长历程中究竟充满了些什么,他的爱好又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变态乃至人格分裂?

他又是如何在普通的生活中获得大量关于杀戮与逃亡的知识储备,并一点点规划,从而完成一起又一起的犯罪?

为了保证各位影迷朋友们能有更好的观感,我决定不详写下去,同时也是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回顾了。

一个小小的提示是:最近上映了一部华语片《误杀》,里面的男主角靠一年观看八百部电影的观影量救了家人。而这部纪录剧集的第三集,几乎就是《误杀》的反向操作。

▲ 电影《卡萨布兰卡》(迈克尔·柯蒂兹导演,1942) 从此再也不敢正视所有在第三集中提到过的电影....

“每一次点击,都会鼓励作恶者发布更多视频,直到最后的杀人视频被上传。”

《别惹猫咪》中,沉迷于电影与虚拟世界、企求获得关注的凶犯卢卡,为了搜捕卢卡而聚集起的网络社群,都是这个时代的最新产物。

这样的故事在每个时代中都不罕见,就算是在古早年间的“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也有脑袋发热的青年人会因为“电影和流行娱乐制造了我们这一代,教会了我们杀人,所以我们要反杀”。不过,在最新的媒介环境下,这一切显得更加荒诞。

正如纪录片最后的终极拷问——

“核心群”的群友们发现,自己在这两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去制止卢卡的行动,最终却又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的“共犯”,被他所利用。除了这些群友外,吃瓜的路人、施加网络暴力的不明真相网友、收到资料后没有及时作为的警员们……是否整个社会,都被卷入了这场犯罪,承担其中的某个角色?

陈浩基的小说《网内人》、去年的《网络迷踪》和今年的《别惹猫咪》,其实都发出了这样的质问——网络催生了新的犯罪形式,也催生了新时代的杀人狂,形成上述的闭环,并不断恶性循环下去。

▲ 《网络谜踪》

无论叫什么名字,《别惹猫咪》亦或《猫不可杀不可辱》,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你都会明白,这种命名是导演刻意为之的一种误导。创作者们把犯罪者们及关于案件的前后发展,制作成一部“类型化”倾向浓重的、所谓的“纪录片中的爽片”以供我们观看——甚至有不少观众可能会如我一般,起初点开的心态就是猎奇的,因为名字好玩、题材有噱头,有着“都市奇闻”的吸引力。但这其实是很荒唐,很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的情感表达,已经彻底被“网络媒介”化。而这又是另一个闭环,它从你打开这篇文章开始。

10年代就要过去了,但这个世代的社会症候并不会被遗留,它会跟着时代继续往前蔓延,与我们继续如影随形。

 4 ) 刚刚看完本片,一些主观的感受,有一定的剧透,不想被剧透的就不用点进来了

影片播到最后,谁还记得那些人肉搜索、网络暴力曾经导致了一名抑郁症患者的死亡即使他不是无辜的?这时返回来再看第一集,几个主要参与者(爱猫人士)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就跟没事人一样。如果这真的是一部纪录片,我感觉这部片子将这几个人骨子里的虚伪暴露无遗,表面上打着揪出虐猫变态、查找凶手的名义,实际上干的都是一些像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刺探他人住址这种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要知道他们不是警探,是没有执法权的。况且这同时还助长了凶手的气焰。这种现象能在一个整天以“民主法治”和“程序正义”自居的国家存在,也不能不说是种讽刺。最后一点,本片对真正的受害者林俊始终是一个轻描淡写的状态,没有为其正名,相反,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展现追查过程,这种手法也会让人觉得有消费死者之嫌,并且在最后还成功甩锅观众,把美式双标体现的淋漓尽致

 5 ) 关于纪录片的伦理道德

非常偶然地看了这部纪录片,应该说Netflix还是展示了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制片水平,这部纪录片保持了极强的张力和叙述技巧,但关于这部作品,我想更让我在意的还是纪录片的伦理问题。

影片是以爱猫人士声讨虐猫视频为切入,引出了当年轰动一时的凶杀案件。凶手的作案手法细节骇人听闻,令人生理性不适。

一方面,我认为纪录片确实缺少了对于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的人文关怀,用极小的篇幅简单地一笔带过了受害者的背景,更引用了杀手母亲空口无凭的发言诋毁、污名化受害者。事实上现实中,案件的凶手仍然在加拿大舒适的监狱里过着舒适的生活甚至结婚,她的母亲甚至将这段经历出书赚钱。而惨遭虐杀的被害人又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受害人远在中国的孤苦双亲又过得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这种现实本身就令人愤慨不平。纪录片也许没有义务选择某种视角和切入点,但我认为这本该是一个体现责任和人文关怀的时刻。

而另一方面,我认为影片所选择的立意是讨巧而不恰当的。制作者似乎是在尝试探讨,对于凶手这样一个表演欲强烈的病态犯罪者,互联网上自发的声讨和人肉是不是客观上刺激、甚至说滋养了他的犯罪欲望,正是因为这些爱猫人士朴素的道德感之下的持续关注和穷追不舍,某种意义上促成了惨剧的发生,影片甚至还在最后用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来诘问观众,让每一个关注者为此而背负道德压力。

我不知道制作团队是否为选取这样的视角而沾沾自喜,但至少在我看来是荒谬且不负责任的。对于做出这种极端变态虐杀行为的行凶者,我们再去探讨互联网的观众挑衅、刺激、诱导了他的行为,这种逻辑显然是滑稽的。就像前段时间仇杀亚裔案件中的警官那句“凶手经历了糟糕的一天”会让所有人愤怒,这是一种扭曲的理中客,是恶意的对重点视而不见。

者:一幕之谣

//www.bilibili.com/read/cv10892983

ibili

 6 ) 《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犯罪动机——获取关注度

三集纪录片,逐步深入,值得一看。第一集讲网络出现虐猫视频,手段逐渐升级,先用吸尘器令猫咪窒息,再将猫咪放入水中淹死,最后使蟒蛇生吞猫咪,非常残忍。两个民间网络侦探根据视频中的种种微小细节,分析虐猫者的身份和地址——卢卡,加拿大。卢卡的变态行为使他们预感到他会杀人,两人提前向加拿大蒙特利尔警方报警,但是警方没重视,果然不久,一个男性尸体被发现。而且,卢卡将断脚、断手寄给加拿大保守党、自由党总部。

第二集讲网络上出现了卢卡杀人的视频,警方根据监控调查被害者并追逐潜逃至巴黎、柏林的卢卡,受害者是中国留学生林俊,是同性恋,与双性恋的卢卡YuePao时被绑在床上肢解。传送门:留学生林俊遇害案

(以下文字剧透) 第三集主要讲卢卡的犯罪动机和落网经过。两个民间网络侦探在破案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指出卢卡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获取关注度。还指出卢卡超级自恋,他的潜逃轨迹和杀人模式都是仿照他喜欢看的电影《本能》。卢卡已是国际刑警通缉的要犯,柏林的网吧老板认出了上网的卢卡,随后报警,曼尼被带走。卢卡一直辩称说自己受到曼尼的指使,属于被迫杀人,网络侦探观看《本能》之后,发现曼尼是影片中提到的已经去世的人物。警方调查后,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曼尼在本案中的存在。卢卡入狱。

网络侦探

网络侦探

蒙特利尔警方

渴求关注的自恋狂

卢卡的妈妈

 短评

杀了几只猫就大肆搜捕,都忘了这个人最恶劣的行径是肢解了一个中国的同性恋,案件本身被模糊了,成了一场猎巫狂欢。这个son of bitch 现在还在加拿大奢华监狱里找了个老公,过着幸福生活,这些爱猫人士怎么不去结果了他?

8分钟前
  • Eric·要回家
  • 还行

1,在他们眼里猫狗的虐杀残酷性胜于华人2,国内并没报道林俊是gay,如果林俊没有受诱惑去和Luke啪啪啪,那死的不会是他3,所以网络暴力自杀的那位就白死了4,国外警察的确很弱智,资本主义世界观,在与税有关的会往死里抓,人身安全的于己无关。

12分钟前
  • omfoke
  • 推荐

天啊 多伦多从未被拍得如此好看!抽丝剥茧啊 喜欢这种民间谷歌侦探 从细节找出真相 一开始这群网络卫士自发地通过虐猫视频找出了犯人 但也因此逼死了一个普通网民…… 加拿大警察真的是吃白饭吗 有了驾照有了监控还找不到人?最后靠一个德国网吧老板的机智报警才抓到?? luca真人原来如此孱弱 从小就在学校被霸凌 他和妈妈的关系有点一言难尽 她竟然说对他的追捕是overkill 是disgrace 大姐 谁才是disgrace?你儿子亲手谋杀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亲手毁了一个家庭好吗?!合照让我想到美剧哥谭里的小丑和母亲 父亲则从头到尾压根没出现过 结尾那段《本能》的回放 和现实的重叠 简直一身鸡皮疙瘩 留学生受害者和家人真的太惨了 RIP

13分钟前
  • 沙力兔
  • 力荐

起先只是因为网络追踪虐猫者的题材而点开,没想到看着看着居然引出了几年前震惊北美华人圈的案子。最后结尾居然还 meta 了一把。一口气看完,虽然网络追踪小组的证据链和警方的介入稍微松散少了些戏剧性的工整,但是整个追踪,剥茧的角度紧迫压抑张弛有度,从新角度打开了一桩熟悉的旧案,值得一看。

17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最后也没有给个解释 好像到最高潮就没了。最可怜的是林俊和家人 。可杀人犯现在在加拿大监狱里逍遥自在 有好多崇拜者 然后还结婚了 WTF.网络时代催生了很多恶魔 众多网民说不定也是帮助恶魔的evolve 。。。谁知道呢?

18分钟前
  • Little K
  • 推荐

打过低分的到底是为同胞不平还是被“同性恋”冒犯?gay只是一个词。

21分钟前
  • 爱闹哪样腾
  • 力荐

Luka的母亲才是个disgrace 养了这么个儿子 还好意思发布memoir来capitalize自己的murderer son. Truly DISGUSTING both mother and son 拒绝洗白!!!

22分钟前
  • 吐泡泡的金鱼
  • 力荐

希望后世有人站在林俊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

23分钟前
  • 七姐Claudia
  • 还行

网络上的人性可怕,现实中又何尝不是亦然,个人不赞同帮凶的说法。回头想想,真正的追捕只是在发现受害者之后,两位网上战友的行为虽然让人钦佩,但其实在整个案件中并没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最让人伤心的是林俊的家人终究也没有得到一个解释,甚至一个道歉,好像他的死只是这个故事的一个高潮,昙花一现也就落幕了。

28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好的地方很多人說過了,這裡說幾個我看出來的問題。一是兇手在體制下無法得到應有的懲罰,相當於得逞了,令人不忿。二是作為戲膽的動保小隊未見得對破案發揮了什麼作用,卻自我感動,隱隱有水仙之氣。三是蟒蛇一片中的另一雙手沒有解釋。最後,第一集中提到的疑似網路暴力受害者居然一筆帶過,再不提及。暴力本身並不分善惡,但沒有約束的暴力一定會作惡。

30分钟前
  • int cmp
  • 较差

不是纪录片的纪录片吧。看了让人很难过。好像所有参与分享,追踪的人,包括杀人犯,都是沉迷在obession之中。

31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意料之外的厉害好剧👍 看片名以为是网络人肉虐猫主题 看了两集发现迁出几年前的加拿大碎尸案 再看下去又发现国际追踪的痕迹… 特期待American Crime Stories主创把它改编成罪犯第一视角的drama 第一次坐前两排等待此剧火🔥

32分钟前
  • 睿蕊
  • 力荐

完全没想到内容是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动物保护者心肠太好,还会自责和自省,但变态的不会,作恶是迟早的事。

36分钟前
  • bohegao
  • 力荐

当那个Jun Lin的朋友说儿子在中国文化中担任照顾父母的职责,他是全家的希望。去他妈的我真的deeply offended。另外两点疑惑,他被从沙滩发现送到医院是自编自导吗?其中一个虐猫视频最后出现的手是谁的?

38分钟前
  • 赤步
  • 推荐

网络社会意义大于案件意义,一个并不高智商也并不传奇的罪犯,只因为行为过激变态,在网上引起轰动从而被过分夸大甚至被追捧。人类劣质和黑暗的一面展现出来了,文明和高明却没看见多少,本来这也不是错,因为人类本来就不堪。可错就错在罪犯没有得到惩治,受害人没有得到尊重,作为纪录片既不完整,反思性也太差。最后一切变成了娱乐,没有任何升华空间。6.5分

41分钟前
  • 王俊俊
  • 还行

纪录片最后忘记了那个在第一集被舆论暴力逼死的抑郁症患者,他也许并不是完全无辜,却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还有林俊的死,最后只让人记住:他的父母,再也没有儿子给他们养老了,这不公平。也许这就是取名“别惹猫咪”的原因:人们大概已经对人命的逝去司空见惯,但是永远无法接受自己看到小猫被虐。猫咪猫咪,永远无辜,永远可爱。

42分钟前
  • Leon
  • 还行

弹幕里大家都在骂警察 对此我真的想哗众取宠地表现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 然而我做不到 因为我也实在觉得加拿大这些警察太尼玛傻逼无能了,警察专注于现实就可以完全脱离网络了?要是能早点看到网友们给你发的东西是不是整个框架就清晰多了呢?特别是那个女警官 毫无过人之处 到最后都没有给受害人家里一个明确的解释 真无语。三集看下来其实我内心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惊恐害怕又恶心 我更多是庆幸自己生活在了中国 一个网友力量毫不逊色于剧里 警察办事效率办事能力远远碾压于加拿大的国家里。当然 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发生这样的事情 也希望林俊一个可以安息。

45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4.5 比《网络迷踪》还要恐怖好几倍的“十八弯回环究极过山车反转”。不仅搭建了层次分明的叙事结构,达成年度最佳的悬疑体验;而且真正深入到社群的内部,一群无关者被卷入进风暴漩涡的中心。无论是通过“群聊”与搜索手段的追踪历程,还是对作案者网络遗迹与背后心理的书写,都将网络社会的肌理与症候的展示推向极致。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纪录剧集。

49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网络时代为了关注刻意造成的耸动与伪装,线上信息的泄漏,错误的暴民霸凌,公义系统体制性造成的延迟反应…第一集由爱猫人士的追捕而起,第二集是惨剧的发生与放大,最终落在对当年耳熟能详却又不忍回首的事件记忆。整整三集,直接绕过了其他有双倍/三倍篇幅会进行的背景铺垫与更为细致的证据探索,快进到当中的黑暗与残忍。这无疑是今年最为曲折又戏剧化的纪录类节目,甚至电视剧都不带这么拍的。Deanna是罪案剧那些有着敏锐触觉和带着矛盾心情沉重前行的“女探员”,而Luka则是集自恋、贪婪与骇人并且叫嚣着“来抓我”的凶手。当年还在哀悼林俊的情绪似乎已经尘封,但又重新唤起了害怕与牵挂,或许这就是真实记叙中最令人不安的部分。也希望这个年轻、在异国他乡本是寻找自由的生命,终于有一天能够在天国安息。

54分钟前
  • 基瑞尔
  • 力荐

加拿大警方惊慌,法国警方老神在在,比不上德国网吧老板的机智。

59分钟前
  • Cast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