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HD

主演:齐溪,谢承泽,牛超,邱天,宋宁峰,陈永忠,张艾嘉,松本淳子,大槻修治,今本洋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日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2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3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4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5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6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3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4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5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6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7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8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19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交换生李小李(谢承泽 饰)来到日本东京偏僻的“渊野边”留学一年。呆板木讷的他一心想要打工却屡屡碰壁,终于在老同学邱邱(邱天 饰)的帮助下找到一家中华料理店。代理店长管唯(齐溪 饰)收留照顾他、店员青木(牛超 饰)视他为情敌、后厨大师傅老万(陈永忠 饰)小师傅宋哥(宋宁峰 饰)倒都对他爱答不理……李小李的到来打破了地下一层的沉寂、也卷入进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时间稍纵即逝。下一个春天到来前、有人留下,有人离开,而那些刚刚羁绊成型的“限定亲情、临时友情、类似爱情”又会何去何从?奥莉佛是狗,(天哪!!)这家伙 续篇边城生死恋恶魔的诅咒正面全裸雍正大破十八铜人地狱医院亚历山大大帝:封神之路下一步·爱告别医院的士速递(国语版)一路向南格斗场血腥屠杀天堂岛疑云第三季阴阳路3:升棺发财十三岁落魄保镖之危机疑云疯神荒岛惊魂新洛神斑马2016潇洒先生(国语版)冰人:200年南极探险史灵异直播间瑞士军刀男我的莫格利男孩神偷联盟青丘狐传说通天塔电影版上帝的国度2022麻木不仁第一季推车男孩情欲与谎言:德国人与性拦截时光隧道恋上纯喫茶续篇第四阶段1974魔法学院之六大令牌罪恶之子波尔达克 第二季星期一早晨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误色奔腾年代至尊威龙

 长篇影评

 1 ) 坦诚又别扭,加油导演

导演的亲身经历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情绪饱满带来的共情是编出来的故事无法拥有的,但是亲身经历最大的限制,也就是在不断地写实,主题立意却不那么重要,显得虚无缥缈。我认同有人说的这是导演拍给自己的回忆录,真实的情绪,真实的救赎,无关国别,无关男女,无关年龄,就事论事,没有主观评价。 在我看来,男主在日本遇见的人和事并没有让自己释怀,最后的叫卖嘶吼更像是无端地发泄。日本的社会大背景,自身家庭的压力沉重打击着一个孤独少年,南国亭发生的故事抚平了他的焦躁,他学会了解决问题,却依旧无法阻止问题的发生,影片并不温暖,也没办法温暖,在男主做出每一顿都要送那对老夫妻两碗杏仁豆腐这个决定时,就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题目里的离开吧,南国亭的人相聚再四散。 真实世界就这样,平淡,没有任何评价,你作为一个外人也没有资格评价。群像,坦诚,情绪也许是这个片子最大的优势。 或许对于那些有过国外生活经验的人来讲,这个片子无疑是戳中他们的痛点,但对我来讲,理发店里的老夫妻,理惠的老年痴呆母亲,是我最希望能多了解点的故事,却戛然而止。似乎每个故事都戛然而止,甚至是那些本该足够引人深思的话语也戛然而止。我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导演自说自话,真实情况就发生这么多。 影院的灯重新亮起来的一刹那,我在思考我为什么来看这个电影,105分钟一点东西没有得到,甚至没有思考,来看八个人在日本如何孤独,如何相互取暖,最后又回到孤独。我期待自己能从众多娱乐片中挖掘到一点深刻的视角,但好像最后还是在娱乐,一种变相的娱乐,观看,然后离开,正如同片名一样,我最后也从电影院起身离开。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已经是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重新回顾这个片子,也许真实世界就是这样,思考啥呢,没什么值得思考的。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欣赏,慢慢让它逝去,最后也让自己慢慢离开。 如果电影只是想传达一种平静,那我觉得达到目的了,但如果想叫好又叫座的话,删减一点人物,细致挖掘一两个深刻的故事,或者拍成纪录片,会更好一些。很期待这种有着细腻情感的特别导演能挖掘出令人深思的故事,我觉得足够有潜力。

 2 ) 如何拍一部“日本电影”?

国内青年电影人拍一部“接地气的日本电影”,似乎成了近两年的奇怪现象。在鹏飞的《又见奈良》之后,李亘的《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又以实景拍摄、日语对白和相应的“影像感”还原了当下日本电影的形貌。

这部影片有特色鲜明的日式长标题,聚焦的是东京郊区“渊野边”的华人共同体,既是“自传体”电影,也是导演所谓的“视角人物电影”,这首先意味着浸入环境,悬置个人的判断,继而在一种自然流动中追寻一个看起来模糊的问题:日本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不同的背景的作者有不同的答案,台湾电影人的作品,如《1905年的冬天》《一一》《千禧曼波》《咖啡时光》将其视为一种历史性纽带;香港电影人的作品,如《恋战冲绳》《不夜城》《非常舞者》《东京攻略》《头文字D》《新宿事件》,将之视为一个能提供杂交能量的类型背景;内地电影人的作品,如《上海人在东京》《吴清源》《唐探3》等,则是挥不去文化差异,导致日本的背景过重乃至刻意——换句话说,这不是“地道的日本电影”。

但最近的内地青年导演卸载了这一张力,将其还原为日本语境本身,不存在过度的异化,也不作为单纯的工具(背景板)使用,并且展开了自身问题的追索。也就是说抛开中日二元论,中国的问题也可以是日本的问题,反之亦然。

就此而言,鹏飞以纵向线索关联起散居各地的在日华人群体(即使使用的是寻找日本遗孤的显在视角),李亘则以交换生所在的“南国亭”华餐厅横向铺展该群体。南国亭是一个微小的、被密集日本社会分割的华人群体,而恰恰是这些微小的群体,通过一种看不见的线索汇集成庞大的在日华人群落。

2018年,在日华人的数量超过100万,接近日本总人口的1%,说华人是日本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毫不为过,但这些人的生活似乎从未得到确切地表达——在欧美,这种生态并不严酷,因为华人教会可以提供最简单的庇护;然而在日本,华人的生活规模更小,更为原子化,当然也更孤独。

这一现实问题,让《如果有一天》这样一部影片处在了独特的位置,导演当年拒绝了走马观花,将自己沉浸在南国亭饭店,似乎也成了一种先见之明。华餐厅是典型的华人社会单位,没有外在屏障,面向的是本地顾客。片中几个主角所居住的公寓,似乎也没有屏障——上方式横贯的地铁线,墙壁薄到近乎毫无隐私,随时会被周围的邻居投诉。

这是典型的日式“密集资本主义”的环境速写,各种各样的横竖线条成为典型的视觉标志,这仅是外在。密集资本主义的一种典型的特征是,人们因过度拥挤而导致的相互隔离,却因为孤独而导致的彼此相吸,这是一种矛盾乃至死循环,这种死循环在店长管唯身上最明显:她永远是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但又极度厌倦自己未定的环境,她想要获得永居权,想要生一个孩子,因为她“想和自己真正的亲人生活在这个地方”。

但这些问题显然没那么容易,永居权极难获得,自己又患了子宫癌,愿望成为泡影,饭店的业务逐年衰微,人也越来越少。这就是日本密集资本主义的附带症状,即一种社会性、普遍性的神经衰弱。在这个小小的格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经死结,管唯的自不必说,小师傅宋哥和她处在一种近乎相互施舍的恋爱关系之中,大师傅老万对家庭移民的事情摇摆不定,青木在日本父亲和中国母亲的夹缝中如丧家之犬,邱邱为生存而走上援交之路,唯一的日本佣工,也深陷养育母亲的重担以及子女不相往来的漩涡之中。

人们或许会说,电影如此编写剧情,是塞纳了过多的矛盾。但换个角度来说,这过多的矛盾不正是“密集资本主义”时代的神经衰弱症吗?幸运者们多相似,是因为万般困境都可以用金钱解决;不幸者们的各自不同,是现实中无以遮盖的癍疮,一人一个样。比如说影片的主角小李在最需要劳动力的情况下来到日本,也是这种“神经衰弱”造成的逃离行为,而这种衰弱只能用另一种神经衰弱(扎进饭店打工)来缓解。

日本就此成为中国的一面镜子,涌入日本,是国内涌入大城市浪潮的一种继续跃迁。这种生态无人称地加速运转,但人与人不过是日复一日被消耗的螺丝,每个人的身体、社会关系和神经系统处在一个上述正常但又濒临崩溃的临界值上,经不起任何风浪。

《如果有一天》将当地的日本人也纳入这种死循环的生态之中,与管唯熟悉的日本老夫妇,每次点的是最简朴的事物;而在打工的便利店,半日本血统的青木和日本血统的女工也只能吃着过期的食品。这似乎说明,身为一个日本人(或半个日本人)也未必快乐,相对于可撤离的华人来说,他们似乎都没有回撤之地。

由此,唯一能抗衡这种“密集资本主义症状”的,或许就是所谓的“生态资本主义”……生态是日本电影中的环境,它呈现为漂亮的空间与吸引人的景点,这似乎构成了对密集恐慌症的某种纾解。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式建筑、环境和视觉风格之外,我们不难看到那些高频率的“生态要素”,比如池塘里的鲤鱼、路边的芦苇、远处姿态优雅的电线塔。

这种生态或者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多年成果,但它们确实已经构成了生态的表象,也赋予人们抵抗密集资本主义的哲学。两位老太太分别阐述了这一哲学,一位是医院里的日本老奶奶,她声称在医院里能看到东京塔——但这实际上只是一个电线塔;另一位是张艾嘉扮演的黎莉莉,她指着河里唯一的锦鲤说,它不是孤单,而是显眼。

这起初很明显是一种阿Q式的生态哲学,但起到了奇用。日本人以此保留着微量的期望,构成了他们骨子里潜在的乐观平和,这从某种程度上超离了过度的悲愤和过度的乐观,可谓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黎莉莉明确领会了这一生态,即注定分割的家庭,要首先过好自己;管唯也开始领会了这种生态,远方的电线塔仿佛过渡成为了东京塔。

中国导演或许比较容易理解第一重的“密集资本主义”及其延伸的脆弱神经症,但做到这一层,仅仅属于“像日本电影”;唯有理解第二层的“生态资本主义”,或许才能真正抵达“是日本电影”。

这里的“像日本电影”和“是日本电影”都不能做狭义的理解,因为它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中国电影”,因此“是日本电影”表达的仅仅是跨文化理解的程度或者某种深度。就目前而言,密集资本主义是中国当下的现在时,生态资本主义或许是将来时,但恰恰是这个隐秘的时间差,构成了两种不绝的视觉与质感。

就此而言,管唯意欲在日本永驻居留就不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一种生态学的问题——日本电影的核心生态问题,体现在是枝裕和《无人知晓》家庭破碎之后在《小偷家族》里的无血缘重建,这是一种后密集资本主义时代的“创伤后性幸存者共同体”。于是,南国亭间或成为了“小偷家族”的替代之物,它构造了新的共同体,而管唯则是不能离开这个位置。

如此,生活的“死循环”也可以成为一种希冀性的轮回,对管唯而言,每一年都有小李这样的学生返国,每一年也都有新的打工仔入伙,南国亭就是如此履行着驿站的功能。如果说这是一种活络的循环,那么在小李身上呈现得特别明显:他从一个初来日本时羞涩迟钝的青年,变成了大大方方冲到街上揽客的成熟男人,街上的人熙来攘往,像波浪起伏,他高举着牌子,就像一根帆。

这是一种自况的表达,有着私人化的充沛情感,李亘对每个人(包括自我)的观察,都获得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交织和回馈。以此,他洞悉了密集资本主义背后的生态,因而也读懂了日本,进一步,他以同等的克制、忍让和真诚(哪怕包含着部分稚气)回馈了这一命题。《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便在一种多重维度上生成为所谓的“日本电影”。

电影的另一重回馈,或许是齐溪与宋宁峰,两人在影片最后争吵分手,或许是现实的写照。他们的表演稳若磐石,赋予了本片足够坚实的立场,但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或许提供了一个检视二人关系的契机——于是在影片拍完,寓言也果然成真(这真的堪称神奇),该散的终将会散,就像《如果有一天》以生态性而言,绝非一个“为情感而情感”的闭环。

《如果有一天》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通向“日本电影”的最佳配置,这不仅是因为它寻找到一种真正的跨文化逻辑,也在于其内外的极度和谐。这种和谐,既在于导演本人有效克制了个人的感情外溢和诸类不稳定要素,也在于资源方面的物尽其用:一方面,以齐溪、宋宁峰、谢成泽、邱天、牛超等几个内地演员构成人物内在力场;另一方面,以文念中、姚宏易等港台顶尖幕后人员实现了最佳状态的在地影像还原。

这种内在与外在的双重逻辑,让影片成为最具“日本电影感”的中国电影。也恰恰是80后的导演们告诉我们,完成这一点并不困难。

【虹膜】

 3 ) 一个人来,小桌也可以

看完电影,站在公交车站等末班车,突然意识到好像每天都被异乡打拼的生活和环境催促,快一点,再快一点。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品尝一份糖水,感受一份温暖,放慢节奏好像变成了奢侈的事情,但这部影片,让我重新获得了这些久违的感受。 影片应该属于渐入佳境型吧,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打动我的地方,或许带有一些异乡人的共鸣。“南国亭”的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同事朋友,他们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而我们身边许多人来来去去,相遇又别离,人总是要向前看,往前走的。听说这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感受到了真实所以动人,温柔治愈的力量是永不过时的。 抬头看看国贸的高架桥,感觉就像邱邱说的,这里好像也没那么好,但我还想留下来再试试。或许人的一生,每段关系里,最后走的那个人都会承担更多的遗憾吧,可,如果能够认识你,与你同路走一程,我还是会对你说:“欢迎光临。”

 4 ) “那你不试试往前走一步,怎么知道呢?”

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讲述了一群旅日华人平淡又不易的生活故事,刻画了一群勤劳、坚韧、在异乡陷入困境后历经迷茫挣扎又勇敢寻找出路的人物群像,场景简单、真实、接地气,在压抑的氛围之中透出朴实的温暖,展现平凡生活的残酷真相和普通大众的顽强生命力。

交换生李小李去日本东京附近一个叫渊野边的小地方留学一年,在老同学的帮助下到一家中华料理店打工,故事就随着李小李的视角徐徐展开。初来乍到的李小李,拉开了渊野边的生活帷幕,体验了漂泊异乡的生活不易,也目睹了身边人的种种艰辛。

因为一年的时间限定,李小李在渊野边的生活成为注定要离开的短暂相聚,如同蜻蜓点水般留下涟漪又恢复平静,他跟随大家一起经历的生老病死、爱恨情愁,却成为一段踌躇岁月的珍贵留影,沉淀在记忆中挥散不去。

压抑憋屈的生活现状

要问旅日华人在渊野边的生活怎么样?答案是憋屈。料理店店长管唯、小师傅宋哥、大学教师都曾在不同的时刻喊出“憋屈”这个词儿。其他人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他们的生存状态已经说明了一切,甚至包括在料理店打工的日本中年女性和来店里吃饭的日本老年夫妇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都在憋屈的生活中痛苦挣扎、艰难度日。

生活的鸡零狗碎围堵着每一个人。管唯这位坚韧、干练的店长,能经营得了整个料理店,却只能跟男友蜗居在铁路边简陋逼仄的小屋子里,还要为申请不下来的永驻和未来生活发愁。来留学的李小李看似潇洒,实则要为家中的父母和自己的生活担心。老同学邱邱有着美好的绘画梦,却不得不先为生存打工奔波。万师傅和宋哥总是沉默地做事,把对未来的迷茫留在心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不同人的难处是不应该直接拿来作比较的,但赵青木身上强烈的矛盾冲突确实更让人动容。这个中日混血儿的名字就昭示了他在夹缝中生存的艰难困境,赵是中国姓,青木是日本名。母亲排斥他,酒鬼父亲暴力对待他。他好似两边都沾,却两边都靠不上,孤独、无助。

他第一次跟李小李讲话坚持用日文而不是中文。大家都习惯性的叫他小赵,他仍然每次都倔强地纠正应该叫青木。他想要成为日本人、渴望融入当地社会,周围的每个人却不断喊着小赵提醒他“你不是日本人”。远离了熟悉的故土却不被新的社群完全接纳,仿佛飘在半空的飞虫找不到地方落脚。

但他始终倔强地努力生活着,辛苦地打着三份工,奔波在便利店、料理店、ktv之间,甚至在深夜别人早已下班时,他还留在ktv继续做着繁重的清扫工作,老板要多排他的班他也毫不推辞。他如此任劳任怨,只为能给自己创造机会跳出困境再反手漂亮地给生活一拳。

然而,个人的力量在困境的重压之下往往脆弱不堪。生活上稍添一丝波动就能如最后一根稻草般把人逼到爆发的边缘,就像大学教师在上班路上躲在伞下低声啜泣那样,害怕“什么都没有了”,她害怕的是被困境压垮,而不只是电脑中丢失的文件资料。

用细节讲故事,隐忍而克制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要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刻画这样一群人物群像,所以不会有大把的时间去完整全面地演绎所有生活过程,对每个角色、每个场景的表现时间都很有限,因而采取切片式的方式,把每个角色的不同生活场景切成零碎的代表样本,由观众来补全片段背后的全景。

电影用细节来讲故事,整体风格隐忍而克制,镜头舒缓,不刻意煽情、不刻意制造泪点,收敛着表达。角色们的生活没有大风大浪,没有过于激烈的言语和肢体冲突,在平静的外表下让复杂的情感暗流涌动。

角色们的语言和行为一直隐忍克制。尽管生活处处不易,但他们没有整日把牢骚挂在嘴边,他们吃下这些苦,留待自己去慢慢消化。明明拼命打工维持生活却假装轻松向妈妈报平安的李小李和赵青木,要出门打多份工回家又要照顾一家老小生活起居的日本中年女性,在小餐馆谈笑风生推销酒水回到住处却沉默无助的邱邱,躺在病床上微弱地用手对人比着YEAH最终却止不住眼角泪流的管唯,点了最简单的食物却认真吃出仪式感的日本老夫妇。正是这些懂事、独立、顽强、坚忍,揪住观众的心。

同时,他们之间仍流动着朴实细微的温情,角色之间的互动都在细微处,在上下班的路上、干活的间隙、交接班的过度中,简单的交谈和默默的照顾,朴素的关心,同病相怜的相互理解。他们愿意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善待同样不容易的他人,比如赵青木与中年女性之间在互相揭短的毒舌之下掩盖着的互相关心。这些琐碎小事可能算不上惊艳,但也给困境中的彼此一丝慰藉和力量。

“那你不试试往前走一步,怎么知道呢?”

管唯和男友宋哥之间爆发的克制的争吵,算是整部电影里最激烈的一个场景了。后来宋哥对李小李抱怨,每年过年都是店里同样的几个人去唱着同样的歌,没意思。其实他气愤的不是新年庆祝的毫无新意,而是生活状态的止步不前。

万师傅家人在国内。他原来在国内怕吵,现在来这里怕静。其实是因为太安静了缺少家人围绕的烟火生活的热闹劲儿,怕自己的孤单无处可藏。

跟万师傅聊起未来打算的时候,管唯说了这么一句,“那你不试试往前走一步,怎么知道呢?”是呀,谁都不想困在原地止步不前,要试试往前走一步才能带来改变,一步一步往前走才能最终找到出路。再难都要一直向前走,这就是管唯。

管唯是电影里的灵魂人物,坚韧、倔强、有担当、有主见。宋哥担心她的身体怀孕会有风险,她直接道:“我没那么弱”。她就是这样顽强。即使住在简陋的居所,也在阳台种植些花草点缀生活、培育生机。她努力追求着更好的生活,努力解决着阻止她向前的任何障碍。

大概那位日本老太太早已看出了她骨子里的倔强,笑着对她说:“我怎么觉得你会赢呢?你一定会赢的”。这不是不知疾苦的盲目乐观,而是经历风雨之后的淡定从容。

每个人都害怕独自面对困境时的孤立无援,但每个人又都毅然决然地迎难而战。

老太太教会管唯透过窗户把远处的建筑遥望成心目中的东京塔。其实,眼睛看到的具体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倔强地不放弃内心的追求和希望,即便身在偏僻的渊野边,也始终追求着内心的东京塔。

曾经害羞的李小李终于敢走到街上大大方方地招揽顾客,那一刻他终于一脸坦然、自信。

曾经坚持晴天打伞、自己剪发、仿佛刻意跟外界隔离的大学教师,终于走出自己的世界,丢开不必要的伞,去店里好好理个发,愉快地感受外界,那时候她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其实,当决定“往前走一步”的时候,生活就已经开始变好了。

2022.03.07雾凇

 5 ) 离别并不是结束,下一个春天我们都会有新的相遇

如果把一群陌生人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他们彼此之间就会产生不同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甚至是亲情。当然也有可能因此产生龃龉,嫉妒和倾轧。

这就是人类的特殊性,也是人类伟大和复杂的部分。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本质上探讨的就是人类关系,日常,细碎,充满着平常人的烦恼和温情。

但整体的观影过程还是很愉快,在生活流的电影序列中,很难不想起小津安二郎。

再者就是时而还流露出来侯孝贤的韵味。

生活流的电影实际上是反技巧的,因为生活本身平静非常。但你一旦入了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你就会开始和他们一起悲喜。因为他们的生活和你的生活,其实并无二致。无非是换了个环境而已。

本片的摄影值得一提,姚宏易作为侯孝贤的弟子,摄影风格很有辨识度,擅长从日常事物中挖掘出“不寻常”的部分。娴熟的运镜和构图,也让电影呈现出来一种成熟的质感。

说到电影内容,其实平淡的故事不好讲,就像素菜不好做,调料给足的菜肴不至于太难吃。但清淡的菜系就考验厨师的功夫。

所以在中国,向来缺少“做淡菜”的导演,生活流的片子几乎没有办法藏拙,创作者的素养在影片中一览无遗。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透露出来一股“丧丧的暖意”,虽然在表达上算不上惊雷,但也于无声处听到了一点点隐雷,值得鼓励。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小李因为语言不通,被客人欺负,客人明明点了很多份蛋炒饭,但利用小李的语言问题,耍赖说只点了一份。

小李被惩罚,一个人在仓库把多余的炒饭一点一点吃掉。

而这时候,管唯沉默寡言的男友端过碗,和他一起吃。

人与人之间的暖意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中展露而出。

当然还有最受欢迎的杏仁豆腐,杏仁豆腐可以说是故事里的点睛之笔。

这是小李对陌生客人展示出的暖意,面条里的豆芽老人家咬不动,但杏仁豆腐入口即化。

尽管小李的处境糟糕,但他还是能在一些时刻,流露出来自己心中的暖流。

这种暖流正是正在遭遇尘世之苦的人迫切需要的。

观影过程中,我时常被这些小细节所感动。

人果然是细节动物。

这部电影讲的其实是群像戏,小李就是那根穿针引线的针,他带领着观众把每个人物依次带出,展露他们每一个人的境遇和内心世界。

看完我有一种感觉,我们常说的异乡人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在更广阔的时间标尺上,我们都是尘世的客人。仅仅是因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言和习惯而散落到尘世的角落里。但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情感感触,相似的人际关系相处,所以本质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好的电影实际上是没有语言界限的,人类通用的语言其实是情感。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正是因为我们都是尘世的客人,所以才总能在他乡遇到温暖。互相温暖其实是人类众多美好特质中,最闪光的一面。

除了这些之外,更吸引我的其实是影片透露出来的一种“普遍性”,一种“人类的情同一理”。

我以前在书里读到过一句话,“我在生命中最糟糕的日子里,遇见他们”。

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这句话,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类似李小李的境遇,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置身孤独之中,自己还有一摊子烂事,无处安身,更无处安心。

人毕竟是要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其实是人类对抗庸常和孤独的武器。

一旦发现自己在陌生的他乡被“孤立”,就会被孤独和庸常包围。

古人常说,人至少找一个立锥之地。

不论伟人还是诗人,都希望尘世间有个地方可以安身。

我们漂泊苦吟的杜工部,就是受够了没有立锥之地,才写得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广厦千万间”的能力,但为寒士提供安身之地的能力还是有的。

故事里的管唯就是这个给人以安身之地的人,她就是那种在你生命中“糟糕时光”里出现的人。

如果能在疲惫不堪的生活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幸福之至的事。

影片结尾,管唯给小李装好行李,一如故事开始,好像一切都是一个圆,相遇和分别都是一个可爱的圆。

影片的英文片名是Before Next Spring,下一个春天来之前。

据说冬天不适合分手,所以离别的人时常会选择春天和朋友告别。

因为春暖花开,在路上的人,和留下的人都不会那么难过。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春天万物复苏,每个人都会有新的相遇。

希望看完这部电影的你也是一样,在下一个春天,辞别旧日的丧,遇到崭新的朋友,开始前途似锦的生活。

 6 )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东京,渊野边,南国亭。

镜头里的日本总有着令我神往的特质,阳光,海岸线和纵横交错的有轨电车编织了日本独有的温润与和谐。就像无法抗拒是枝裕和以及与是枝裕和相似的一切,《如果》的各个方面都深深吸引了我。

电影以一个交换生的视角描画了年龄、身份与性格各异的群像。漂泊无定的店长,背井离乡的青年,相依为命的夫妻,他们或纠结于一段未被定义的感情,或沉溺于一段难以启齿的暗恋,或小心珍藏岁月啃噬的记忆,或独自担下突如其来的告别——名为孤独的黑洞里,每个人都在坚持和放弃之间徘徊,也在无声的陪伴里分享微薄的温暖。

电影中的人们就像困在缸中的水产,一众黑里鲜红的鱼,在水一样的生活里被不同的孤独包裹,于目光交汇时交换注视,再不留痕迹地转身告别。影片最后的站台,李小李带着朋友们给予的珍重,微笑,拥抱,挥手,冬天的风暗示着离别,也预示在下个春天期许再见。

那些介于现实与艺术之间的人和事带着感同身受的亲昵与恰到好处的疏离,在摄影机时急时缓的移动或停留中,瞥见生活的一角,亦暴露出我生命难以接触到的侧面,相似或不同都足以平静地观照自己。

于是我想到过去。那些曾经彼此交换的情感和小心经营的关系,最终都像短暂交会的列车,带着路过时扬起的风,宿命般地驶向不同的目的地。

若我的生命中有一家“南国亭”,我们并非是其中的员工,而更像来来往往的食客,于特定的时间分享带着烧肉和清酒味道的香甜空气,酒足饭饱后,便推开大门,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的生活里。

我愈加发觉孤独是必然,用更加松弛的心态去顺应生活的常态。我尽量维系若即若离的关系,以陪伴者的身份自居,全部的期望只是当曾一起同行的人想起时,伴随的是一段还算美好的回忆。

我深知相遇意味着离别,也知细水长流,你我终会与所有的孤独和解。

-

或许是末场的缘故,直到片尾字幕放映完的最后一秒,影厅也只有我一个人。我在工作人员礼貌而焦躁的注视下匆匆离场,路上看到导演写的一篇自述,其中写到他拍摄电影期间所经历的一些故事,他说男主李小李对标着他自己。

于是我打开豆瓣,把评分从四星改到了五星。然后回家写下这些说不上来算什么的东西。

想到可怜兮兮的排片和空荡的放映厅,觉得惊喜,又觉得遗憾。

当下依旧是电影业的寒冬,其中有太多无能为力的因素。但我始终在期待,在生硬的煽情和昂贵的视效之外,能够看到更多镜头背后的真诚,让更多的人看到电影并非只有一个样子。

最后是影片结尾很打动我的一段对话:

“春天就要来了。”

“是吗?”

“一闻就知道了。”

一闻就知道了。

 短评

一個如《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般的故事,卻沒有犯前者的錯,把矯情丟到一遍,言辭質樸、情感真摯地寫一首情詩,送給每一位平凡人。當第一次看到鯉魚出現時,理所當然的想,那是男孩成長的象征,然而,之後才發現象征的不止於此,如魚得水的小溫存,如魚失水的孤獨感,在那一個小小的南國亭裡,每一條魚都在各自逆流而上,卻又不得不面對離別。電影外,齊溪和宋寧峰離婚了,電影裡,兩個人的角色看起來還有破鏡重圓的可能,那也挺好。

7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FEFF# 故事落脚于“离开”,它是故事的结束,却是人物的新开始。英文片名“ Before Next Spring”亦有此表达。btw:男主没有对任何女性动过情,只有在探监男二时表露过真情,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去年北影节前,我和天坛奖的选片人去华策提前看到了这部《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看完后大家都很喜欢。影片初看下来平淡、安静、缺乏爆款应该有的跌宕,但影片气质的细腻、哀伤又让人很是心动,小津说“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李亘这部处女作就是一部有余味、耐咀嚼的作品。它设置了林林总总的人物,但故事的完整拼图留给了观众自我缝合。如果起一个日式的名字,真得可以叫它《杏仁豆腐之味》,初尝没有味道,浇上甜水,便立马成为镇店美味。这又何尝不是电影的真实写照呢?我们观众自己埋藏心头里的那些回忆瞬间,就是这部日常抒情之作最好的佐料。值得推荐。

12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本届天坛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的有力竞争者。以105分钟的时长,讲述了跨度长达一年的、七八位日本华人的故事。镜头和台词,充满生活气息。不煽情、不激烈,自有一股温和、厚重的力量和质感。演员们大多奉献了自己从业以来的最好表现,细腻、自然、生动。角色之间的情感连接,使他们贡献了让人相信、让人挂心的群像。齐溪罕见地降低了她本身的倔强感、刚硬感,以恰到好处的分寸饰演了“南国亭”的店长。张艾嘉饰演一位热情而备受学生冷淡的教师,她举着橙色遮阳伞、戴着优雅的帽子在桥上走过,给影片添加一抹非常美好的颜色。影片以极其自然的手法,关照了亲情、爱情、事业、死亡,不掩饰其中的残忍,也自带温情。导演李亘作为“星二代”,不显轻浮,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真诚地拍摄了此片,十分难得。祝福这部电影能顺利抵达观众。

14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世界首映。我真香了,本来以为不好看,没想到结果还不错,打脸很严重。声音杜笃之、艺指文念中、摄影姚宏易、配乐花伦(《大象席地而坐》),这配置似乎成了近几年新人新片是否好看的风向标,当然本片也没有令人失望。影片聚焦留日学生、在日华侨和中日混血等日漂们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从不会日语的菜鸟,到自如交流的生活家,成长不在一瞬,而是在人与人的羁绊里逐渐生根发芽,整体感觉很像是鹏飞来拍《大象席地而坐》,锋利中带点温情,仔细一想,胡波的锋利+鹏飞的轻盈不就是是枝裕和嘛,尽管能看到许多前辈的影子,但却不是一味的照搬,而是融入了导演自己的见解,从而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我很喜欢这部片子。

19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他的悄静来临,像一条鱼——比水,还有生活,都要透明。原来,大家都曾生活在水底。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吃过期食物,吃客人退掉的食物,用打折券吃最便宜的面和饭,可是已经很满足了。似乎永远在打工,在餐厅、超市、KTV、酒吧,打工能让人忘掉饥饿。除了轰隆隆的电车,这里与东京并没有什么关联。身处异乡也不过是想找个亲人一起活,在哪里不是活?如果找不到就人间蒸发,再也不让人记挂。

2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BJIFF2021主竞赛单元#日本华人题材,预期较低,所以感觉还不错,但是回想起来好像又说不出讲了个什么,不过整体呈现挺有日影感。几个人物其实最后也没能画出什么弧光,倒也真实,身在异乡的漂泊者们,不过迷茫地漂泊着。

31分钟前
  • 雪球
  • 还行

开始觉得有点散,散点透视一样的旅日华人漂泊群像,淡淡的苦涩,倒是有点日片味道了。花伦的配乐太好听了。第一次看牛超演电影,创的时候关注他来着,演得还可以。导演是北语日语系毕业的,大二去过渊野边做交换生,北电导演系研究生,然后居然是李雪健的儿子...

3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日本每年都生产100部这种新导演模仿是枝裕和模仿侯孝贤杨德昌电影的电影。

38分钟前
  • 喵老师2333
  • 还行

人物很多,但并不杂乱,亦不赘余,即使寥寥几个镜头,也能感受到创作者为每一个角色都创作了一篇丰富的人物小传,他们有粗有细,也有留白。我并不觉得导演主要目的是为了塑造渊野边的人物群像,他们更像是导演生命中的吉光片羽,是他私人记忆的拾取与串联。电影很细碎,但挺有质感,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片段反而格外动人。

43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去年的这个时候是《又见奈良》,今年是这部;即使有争吵、表述分歧以及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紊乱,却总有人深耕那些在日常中人与人间奇妙却又真诚的情感联系还有彼此的守望相助。在他乡先被冲散与隔绝的孤独,却又渐渐建立与找到的归属感,都静静地被揉进每个人的生活难题里。尽管有遗憾的地方是大部分角色的背景故事都是欲语还休,进程平淡,也陷入无解的凌乱中;但这样的故事依然如和煦的春风,抚过脸庞,提供另份难得的慰藉。即使最初的出发点是个人经历投射,但如若分给张艾嘉或者齐溪更多部分,形成像吴彦姝的主导作用,它或许会变得更充实丰满。

45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太真实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写照。能在孤独时刻陪伴着你的,往往是工作的伙伴、合租房子的室友、社交软件上结识的本地网友。当代人的羁绊形式也决定了亲情、友情、爱情是有时空局限性的,我们经常觉得,独自在外的游子们,就像一个临时组成的家庭,但这样的羁绊注定要经历别离。影片极其细腻地表现了这样的关系,灵动而清新,可爱而有趣。生活流的镜头充满着细节的呈现,无时不刻让人看到在外漂泊的自己的影子,剧情没有大起大伏,但优美的配乐加上清新的画面,已经足够温柔治愈。

50分钟前
  • 土豆牌
  • 推荐

这个主题越想越觉得难受,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因为社会上的行为,大家慢慢聚在一起,然后走散,有人在原地,有人走到远方,甚至生命也是如此,可能留下来的人,反而带着一些悲凉,先走的人可能幸福一点。

53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导演拍的是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吧,身临其境的日本留学生活,有种像在看日影的感觉。最成功的是选了一群非流量的演员,普普通通能够让人relate。说真的流量明星就该去接广告上综艺,别来霍霍中国电影我看了会谢...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日本老太太脸谱化集大成者 啥背景这么大盘子拍vlog

58分钟前
  • 已汪销
  • 还行

几段没头或没尾的人物关系线,正如孤独的人们在时空中离散的运动轨迹,有的只会往前不回头,有的会守在老地方等待,以似是而非的东京铁塔锚定某个虚幻又明确的方向,所有的相交与分离都难以计算。小李对青木,有某种含蓄微妙到难以察觉的情愫像彩虹鲤鱼旗一样在飘荡,两个人都怪好看且般配的。7/10

1小时前
  • 神仙鱼
  • 推荐

This is a sad but warm story. Suddenly being apart, it is just like there is always spring after winter.

1小时前
  • Oriol Paulo
  • 力荐

真的好看,轻盈又灵动。讲述了各种状态的孤独,不论身在异乡,还是儿女双全,其实都是孤独的。邱天好美,但张姐更美啦。另外幕后阵容太强了,从音乐到画面都是高级质感,所以导演处女作能有这个水平也合理。我最喜欢的一幕是日本老太太对着镜子对女儿说有鬼,衰老带来的孤独感真是致命。

1小时前
  • 李逵艾
  • 推荐

最大的優點是善良,散亂平淡的敘事令言外之意的表達無法被傳遞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