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蝶翩翩

12集全

主演:朴仁焕,宋江,罗文姬,洪承熙,金权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如蝶翩翩 剧照 NO.1如蝶翩翩 剧照 NO.2如蝶翩翩 剧照 NO.3如蝶翩翩 剧照 NO.4如蝶翩翩 剧照 NO.5如蝶翩翩 剧照 NO.6如蝶翩翩 剧照 NO.13如蝶翩翩 剧照 NO.14如蝶翩翩 剧照 NO.15如蝶翩翩 剧照 NO.16如蝶翩翩 剧照 NO.17如蝶翩翩 剧照 NO.18如蝶翩翩 剧照 NO.19如蝶翩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舞者人生之二 未生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如蝶翩翩 舞者人生

第二篇 未生

李柴禄与沈家的缘份深厚 远不止于此

如果生活只剩下琐事,那就毫无意义可言,如果作品只讲述琐事,那就仅剩下时间的灰烬,可是在大部分时候,琐事与记忆和感受息息相关,在我们这个与芭蕾有关的故事里,那么多的剧情都是由琐事构成的小小亮点,确切说来,这些由琐事构成的记忆,就是李柴禄与沈德出老人一同去向芭蕾世界的小确幸。

就在那天送餐时,面对想要制造问题的老队友,李柴禄还是难堪难受。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一心想要对方因辛苦忙碌而难堪,如果一心想要把对方拉下来,跟自己一样糟糕,讲道理是没用的;要么拿出更大的本事,要么说明错处之后再离开,不过,这两个办法只对慕强和别扭的人有用,其余人等一概用不上。其实,这就是上海爷叔经常跟年轻人讲的话:遇到流氓講道理是講不通的,要麼耍狠,要麼逃跑。在本劇當中,如李柴祿這樣,跑不掉還得繼續見面,就只剩下耍狠這一條路了。

注意:剧情特别给出李柴禄的家庭情况,并非毫无原因。这批处处与他为敌的队友,正是他的父亲李武英教练从前负责培训的队员。在当年相关事故發生前後,双方对峙,损失惨重。李家因事故失去家人,家长无奈入狱,可说是家破人亡,而球队不得已解散,当年那些队员抱憾流落各处,没有出路,只得跟着杨皓范四处打混,以欺侮李教练的儿子李柴禄为乐,这不可能毫无原因。


◆ 緣由

从杨皓范对沈德出老人所说的话:

-他爸打了我,結果進去了。

來看,李教練有可能是因為體罰隊員,才會被判有罪,但楊皓范之所以如此落魄,無法再當足球運動員,不可能是因為後來兩方對峙當時,李柴錄批評他當時所說的那樣:

-那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而是因為按照韓國這樣以儒家思想為準則的地方,一定會以尊師為先。李教練體罰隊員,是犯了錯,但是負責指證他有罪的隊員也觸犯了師道尊嚴,這就意味著以楊皓范為首的隊員是把指導自己的恩師送進監獄的人,這在韓方訓練人員來看,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對這樣的隊員,業界自有一套評價標準,結果就是不管說什麼,就是不收人,這樣一來,楊皓范和跟隨他的隊員們沒了前途,當下情況才會如此糟糕。

是,目前狀況就是如此不堪,除非李武英教練重新執掌球隊,繼續訓練隊員,帶領他們打入乙級隊的行列,再去爭取甲級隊的資格,楊皓范和其他隊員才有可能出頭。或者,就如同別的隊友那樣,比方說跟李柴祿一樣,選擇其他出路,去訓練其他技能,以此獲得資格證書或是考取學歷都可以,也可以如李柴祿那位打工朋友金世宗那樣去補習考大學,也是一種選擇,可是練體育的孩子往往文化課基礎都不好,如金世宗那樣的情況,也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所以,這就是楊皓范找不到出路,又沒有辦法解決眼下困境,非要下黑手對付李柴祿的原因:

教練入獄之後,其他隊員也沒了出路,既然如此,也要拉著當初離隊的隊員,也是教練的兒子李柴祿一起完蛋。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李柴禄束手无策,他不会耍狠,只能直面问题,但却找不到解决办法,可是历经世事的沈德出老人有办法,或者说,他的存在就是来指引毫无办法的李柴禄走上正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沈德出老人,就是李柴禄的门。第一次對峙,以老人拿出打桌球的真本事,讓楊皓范在眾人面前輸得心服口服為結果,避免讓李柴祿為收到餐費,當眾跳舞的窘境。

这一点,之前想要借此督促他训练的老师奇胜周没有意识到,可是李柴禄他自己却已经发现了,所以他在跟老师提出要参加比赛的时候,还说了要想要继续教老人跳舞的事,这让老师非常意外。原来,就在不知不觉中,沈德出和李柴禄这一老一少,已经累积了情谊,开始接受彼此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李柴祿不在,老人會擔心,李柴祿生病,由老人負責照顧,不但給他煮粥,還留下各種小菜,飯盒上貼了字條提醒他如何食用。通常說來,這是家長為子女做到的事。按照觀眾的說法,這一老一少的關係很特別,就是那種:

“對他特別理解,真是比親孫子還親”

的人,是,沈德出老人與李柴祿來往,就是比親人更親近,比朋友更為體諒的忘年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很奇特,種種生活瑣事,就能拉近關係,成為彼此的精神依靠。

不過,虽有成為彼此依靠的小确幸,但基础训练同样必不可少。芭蕾基础知识说明虽然枯燥,虽然有可能会让有心了解剧情的粉丝发困,但却是本系列分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读者要求,本篇继续介绍剧中相关场景涉及的芭蕾相关知识,便于观众了解剧情发展。


把杆

芭蕾课程与其他艺术课程有所不同,该课程有两个特别组成部分,一是把杆部分,一是中间部分。关于中间部分,在上周剧情中,已经有过充分展示,在此不赘述,但关于把杆部分,在上周相关剧情中只是初步说明,在本周剧情中还有更为详细地演示,充分表明李柴禄对待沈德出老人尽心尽力的指导。

作为术语,把杆之于芭蕾有双重意义,既指代设备,也指芭蕾课程的组成部分。把杆在芭蕾教室中通常都是木质地或是金属扶手,安装于舞蹈教室若干墙面前方,或是单独放置于舞蹈教室若干个墙面前方的便携式扶手。

注意:本剧当中,芭蕾指导教师奇胜周的训练场地中,把杆是木质地的扶手,在教室的一边,就是沈德出老人日常用来训练的木质扶手。

此处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在芭蕾授课时提到把杆训练,还有可能是为课程第二部分做准备热身运动,或是锻炼力量的把杆練習。這部分內容在本剧开局相关场景当中涉及较少,日后随着课程深入,还有可能提到。此处标记,届时还会提请观众关注相关场景。

在年轻的芭蕾舞者李柴禄为沈德出老人设置的芭蕾课程当中,最初的把杆训练来自老人最初上课时,李柴禄为帮助进行拉伸训练进行的拉筋練習,在拉筋以後進行的把桿訓練都與熱身和拉伸有關。這是芭蕾的基礎訓練。在把桿訓練进行过后,在发现老人开始逐渐适应训练课程以后,李柴禄也开始为老人讲解并且演示芭蕾动作,其中主要动作包括一位、二位、半二位、一位脚、二位脚、三位脚以及五位脚。

注:关于手臂位置和脚位相关解释,请参照开篇相关解释说明。

在热身練習,把桿訓練以及基本动作训以後,還有什麼?有,李柴祿也示范了几个芭蕾舞蹈动作,比方说高五位和外开,让老人看到,只有默默注视他的舞姿。

高五位是指双臂举高做圆动作,从发际线或头顶斜对角向上举。在本剧当中,是从发际线向上举。

艰苦的训练日复一日,没有乐趣,也谈不上欢乐,可是多了关心自己的人,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在李柴禄遇见老人之后才发现的事。除了母亲生前给他留下的字条和饭菜,并且鼓励他继续向前,在他身边的人,就只有沈德出老人如此真诚热心地称赞并且帮助他。老人总是说他是他的经纪人,要给他帮忙,可是天晓得,这真是一段特别的生活经历,因为沈德出与李柴禄真是比家人更为接近,比朋友更为理解对方的伙伴。这不,那天李柴禄也发现了老爷爷也有了跟他类似的烦恼:

家人反对。

只要看到老人穿着宽松的练功服而非男士训练服,李柴禄就知道家人发现了,也开始反对学跳芭蕾舞这件事。是没错,平时看起来还挺和气的老奶奶气到把老爷爷的芭蕾训练服给绞碎了。


舞衣

关于剪碎男士训练服这件事,也有观众表示不理解,老爷爷藏得那么好,为什么会给老奶奶发现了,还有那个衣服为什么总要洗来洗去的?

说实话,当妈的人,第六感总是异于常人,总是能察觉出家里不同寻常的状况,比方说,老爷爷悄悄在洗手间里清洗训练服就是一例。实际上,芭蕾训练服大有讲究。男士连裤袜要根据男士身体曲线剪裁,不仅需要采用与女士训练服装相同的纤维面料,还需加厚,使得训练服更为厚重才可用。因此,在训练中,男士舞者有可能出更多的汗,更需要补水,训练服清洗次数更多。实际上,购买男士训练服时,指导老师或是店家都会建议学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买几套训练服备用。购买套数以一段时间内的训练次数为宜,如此一来就可以在休息日集中清洗训练服,避免出现脱衣等衣干的窘境。

至于老奶奶发现的训练服相关配件情况,也不难解释。传统的男士连裤袜是连足式样,也有非连足样式,连裤袜可以往腰围上方拉升一些,方便学员穿戴皮带或是宽厚松紧带。

注意:在开篇也提到过舞蹈腰带这一细节。舞蹈腰带是男士舞者的内衣,是针对舞蹈特别设计的,起到支撑作用,是课堂和舞台中男士舞者的必需品。网状腰带由牢固的纤维制成,可以根据腰围进行调整,不会勾连到连裤袜。

老奶奶不清楚芭蕾男士训练服的情况,也没有芭蕾训练的基本常识,看到舞蹈腰带,就来了一句“内裤”,让老爷爷愣在当场,不知道怎么解释,然后,整套训练服就被气愤的老奶奶绞碎了。

作为过来人,李柴禄充分了解,并且体谅这样的状况,所以,他都没有表示异议,甚至是态度平和地表示理解并且耐心说明:

-开始都是这样。

-我老婆不跟我说话。

-(在)二段那样哟。

-啥?

-我经历过,所以知道。要是一名男子说要跳芭蕾,那么大部分家人的反应都会跟死亡五阶段一样:否认、愤怒、妥协、忧郁和接受。奶奶这会儿正处于否认之后的愤怒阶段。

-要坚持哟~

说着说着,就身体力行,表示支持,帮忙拍了老人训练时的照片,要求他发去家族讨论群,这样一来,引发轩然大波。不过,看沈家的情况似乎不像李柴禄说的那么简单,因为处于否认和愤怒状态的人还不止老奶奶一人,还包括另一位重要家庭成员:沈圣山。是,就是那位被热心观众认定是“爹里爹气大儿子”的家长。在家庭聚会上,父母均健在,身体还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可他一开口,气氛就变了。吃饭时就连父母都没出声,他却能以家长的口吻狠狠教训手足,要弟弟妹妹按照自己的要求生活,引发其他人不满,妻子对他直呼其名,严厉警告,妹妹气到含泪相望,弟弟干脆不吃了,放下餐具,祝福父亲生日快乐之后就走人,完全不给他一点面子。虽然破坏了家庭气氛,可是这位大哥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回又激烈反对父亲学跳芭蕾,引发了一连串的后续故事。


二段

没有边界感,惯于对他人生活指手划脚的人,到底要怎么干涉家长学跳芭蕾舞?

在这方面,沈家的长子作出了表率。要按李柴禄所说的五阶段过程:否认、愤怒、妥协、忧郁和接受,沈圣山应该属于二段愤怒那程度,因为他气到愤怒指责父亲不应该给子女添麻烦,在他的安排之下,还召开了家庭会议。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家庭会议上,表示坚决反对的人,就只有崔海男老奶奶,长子沈圣山和次女沈圣淑,在另一面,长媳金爱兰,女婿卞荣日和幼子沈圣官却表示支持,结果是三比三,沈圣山只好发牢骚说:

-看,只有姓沈的人才反对。

这话引来众人没好气的对望,却不再讨论,可见沈圣山在家里的威信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高。最有意思的是,沈家的幼子沈圣官还把父亲给他的鼓励还了回来:

-你就不断告诉妈,你学芭蕾有多幸福,就行了。

是没错,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沈家人其实具有一样的基因,只要认准了,就闷声不响,埋头去做,什么都无法阻止。不过,在面对妻子伤心的诉说时,老人还是迟疑了:

-要不,我不跳芭蕾了还不行么。

可是,不跳芭蕾去登山,就会更幸福更安心吗?

看来不是,至少老爷爷不会如此迟疑,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如此闷闷不乐,这不寻常的表现就连妻子和女儿都看出来了。不仅如此,老人还是在家悄悄试了一下男士训练服,可是恰好遇到长子沈圣山找过来,看到父亲还在镜子跟前试芭蕾舞衣,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是我生平头一次拜托您,这都不行嘛?

-芭蕾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能比子女还重要吗?

-你让我背负所有重担,自己却过得轻松快活!

这话说得太过分了,马上就兜头挨了一下子,可谓是当头一棒。原来是买菜回来的老奶奶听到这样指责家长的话,心痛到无法接受,拿着买菜的布包,狠狠给了大儿子几下子。在家长的回忆里,长子沈圣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家里困难,周转不灵,没钱缴纳学费的时候,他宁可不去上学,自己坐在外面看课本,也想要拿到第一。遇到母亲追问为什么不上学,他只能说是老师不让上学,他自己看书也要考第一。他的话,让父亲当场怔住,也让母亲伤心流泪,掩面痛哭而去。

童年时的沈圣山如此要强,长大成人的沈圣山更是如此。到了面对家人要学芭蕾这件事,表现为态度激烈地表示反对,还开了家庭会议。不仅如此,沈圣山还跑去找了教导老人学跳芭蕾舞的舞蹈教室的主人奇胜周,慎重地跟对方谈话,要求对方把自己的父亲赶走,却遭到了严辞拒绝:

-我待人是很宽大的,我会邀请您去欣赏一场芭蕾舞表演,其中有老人家的表演。

-这不是由您或是我来下判断的,应该由老人家自己来判断。

看来,早年的困苦生活,把沈圣山的心磨成了一把刀,已经尖利到了可以指向任何人,用自己所受的苦来绑架家人,要人们按照他的要求生活。可是,严苛的道德标准只能用来要求自己,如果用来要求别人,就成了道德绑架。没人应该为沈圣山早年所受的苦放弃自己当下的正常生活,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前提下,任何一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年过七旬的老人想要学跳芭蕾。

作为胸怀大志,成绩优秀的人,沈圣山确实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放弃了很多东西,但是父亲是誠實勤恳的公務員,母親是盡責的家庭主婦,為家人創造了安穩的生活,家长常年工作無誤差,後來還能平安退休,也是一家人值得驕傲的地方。作为邮递员的儿子,作为长子,沈圣山虽然认定自己失去了很多,为家庭作出不少牺牲,但他也因为这样平凡的生活,得到了作为平常人的幸福:

父母健康,家庭和睦,他有稳定的工作,聪明的妻子,听话的女儿,目前是会社前途无量,待提拔的中层管理人员。

说白了,沈圣山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面对这样惶恐内疚的家长,他不能说自己不幸福,如果胸有大志又无处施展,只能说他是想要更多,要跟财阀阶层比较,可是想要跟更高阶层比较,那是无法实现的愿望,这份欲望欲诉无门,根本无从比较,但是尊重家人的选择,尤其是允许家长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却并不困难。

在舞蹈教室,前去提要求的沈圣山还见到了另一个人,一个看起来傻乎乎,却极有心眼的人,小伙子长得高大帅气,却被舞蹈教室的主人撞了一下,以至于端着的热水都泼到了他身上,可是人家马上就懵了,还很诚恳地道歉了,让人生气却又无可奈何。事后,奇胜周却问李柴禄:

-完全~太明显了吧?

李柴禄完全不否认,毫不客气地给了一句:

-明显又怎样?“羞恥的行為”?

李柴禄提到的话,就是沈圣山所说“一把年纪学跳芭蕾舞是羞耻的行为”,这让李柴禄很不满意。

注意:从当时的情况看,是奇胜周走路时,故意撞了徒弟李柴禄一下,李柴禄也会意地倒下来,故意打翻了手中的杯子,泼了水。

是,按照舞者的素质,师徒二人都有特别好的平衡感,根本不可能撞到人,即便被撞到,也不是会打翻杯子的程度。看,奇胜周和李柴禄师徒真是一模一样的人,彼此可当对方的镜子。他们是以自己的方式,小小地整治了一下上门来表示不满的学员家长。虽然就在当时,李柴禄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沈氏家族反对事件以家人最终同意沈德出老人继续学跳芭蕾舞告终,但为照顾家人,沈德出老人又为李柴禄介绍认识了另一个人。不用问,就是之前跟李柴禄在打工餐厅已经认识的沈恩浩。


未生

作為來餐廳實習的見習員工,沈恩浩在來的第一天就見識到了李柴錄的厲害。那天,李柴錄遲到,一進門就看到一些新人,其中有一名長相清秀的女孩微低著頭,看他進門來,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他也看看他,然後女方趕緊低下頭,使勁瞅著地面。沒想到,這一眼之下,看出了他和她今後的緣分。

在她剛開始上崗,不知如何應付要點餐的顧客當時,是李柴錄及時趕到,助她解圍,事後卻不多話;在她被難應付的客人丟餐巾當時,是李柴錄突然出現,嚴厲訓斥對方,處理了非常事態,事後又由店長以監控視頻向有關方面提告了結此事,這才算完;在她端茶打不開門的時候,頭一回李柴祿沒在意,第二回就知道幫忙開門。當然,他和她也有過爭執,他批評她不懂得反抗,這樣會讓同事一起陷入困境,她卻埋怨他不知道她的處境艱難,她是拼了命地要爭取,想要成為會社職員。後來,他和她也有和解,他對她說出自己的理想是跳芭蕾舞,在她疑惑地詢問老人能否學跳芭蕾舞的時候,還告訴她:

-我認識的一位老爺爺就跳得很好。

原本,两人已经在餐厅道别,认为以后都不会再见面,可是兜兜转转,又在沈德出老人的安排下见了面。虽然这次见面只是老人希望自己信任的舞蹈老师李柴禄帮个忙,把车子开到和孙女见面的地方,在孙女要正式工作的这一天,爷爷要送孙女一辆车,家里常用的旧车。这安排并非刻意,却让她和他都很惊讶,继而在心里记住了对方。原来,李柴禄说的那位老爷爷就是沈恩浩的亲爷爷。这份亲近感也让沈恩浩开心请客,然而就在请客那天,却知道了无法接受的消息:

原本答应给她高分的店长,却给了低分,而她甚至抽时间帮店长翻译了她的论文。

如果,沈恩浩可以平安结束餐厅实习,顺利进入大企业工作,如果,李柴禄可以拒绝沈德出老人的请托,不帮忙开那部旧车去帮忙,他和她就不会再次见面。世事变幻,没有如果,缘分深厚,也不会有顺利一说。不管怎样,沈恩浩的求职经历,注定也是一场未生之旅。

有鉴于观众和读者强烈要求,此处专门回答提问:

“我就不懂,那个店长也是的,不是个女店长嘛,按理说应该有同情心,上次她不也是帮忙处理那个讨厌的顾客,怎么这次要让人家给她翻译论文还白干了,就给人打低分,要人家落选,这是几个意思”

谁说担当职务的女性职员在职场就会更有同情心,请勿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至少,在本剧当中,这位担当职务的餐厅管理者看起来就是一个很不诚实,甚至是“鸡贼”的人。

什么是“鸡贼”?

如果极度利己,却又不妨害他人,那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损人利己,却又经常以巧妙手段达成,还能避免惩罚,那就是“鸡贼”。是没错,鸡贼是俚语,说的就是经常利用各类手段和职权为自己谋利,在此期間不惜傷害他人的行为。

注意店长回答沈恩浩的质问:

-是吗,我说了吗?

此处比对店长在李柴禄辞职的时候对他说的话:

-是吗,不能继续做了吗,那还真是遗憾。那你也要待到我找到合适的人为止喔。

沈恩浩得到消息,落选的那天,恰好就是李柴禄在餐厅工作的最后一天。

相关状况比对到这里,情况基本明确,店长是因为店里少了一名熟练的打工者,就拉下了一个来實習的见习社员,给这位實習生打了低分,为的是让其落选,短期内工作没有着落,只能在餐厅打工。

是没错,沈恩浩就是被店长选定,接替李柴禄在餐廳打工的最佳人选。

可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专门对付这样一个温顺听话优秀的女孩子,不让她通过實習考核,只為滿足自己服務這家餐廳的需求?

實際上,從本劇第一集開始,就對沈德出老人的孫女沈恩浩在實習期間的種種表現,做了簡單描述:

沈恩浩虽然努力工作,积极协助餐厅日常营业,还提了不少有用建议,但她的问题也在让店长看在眼里。她温驯听话懂事,遇到麻烦不会解决问题,经常逆来顺受,无法拒绝别人的无礼要求,经常拼命付出,不求回报,甚至不懂如何保护自己。

简单说来,沈恩浩在店长眼里是一个绝佳的猎物。说她是绝佳猎物,是因为她符合被店长短期利用的条件:

有能力,有素质,性格温和,不会单独解决麻烦和问题,不懂得如何拒绝,更不会保护自己。

这样的女孩子,通常都是被保护过度,且没有是非判断标准,在态度强势的权力者面前容易屈服或是妥协的人。是没错,在父亲沈圣山的严格要求,限制和保护之下,工作之前的沈恩浩就是一个完美的猎物。这样的人,最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這家餐廳的負責人,恰是一個最有可能利用甚至剝削獵物的猎手。只是,這位行走職場多年的獵手也忽略了一個問題,重要問題:

能够考上大企业的見習職員,通常都不簡單,要么是家庭背景特殊,专门来会社镀金的孩子,要么是有待锻炼,需要担当责任的孩子,如同沈恩浩这样,第一时间知道分数,甚至跑来责问的人,不是一般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知道得分是C,也是沈恩浩的父亲沈圣官为女儿办到的事,确切说来,家长为子女开了一次后门,了解到了相关情况,又打电话责备,这才引发了纠纷。


那么,狡猾老练的猎手店长,又该如何面对气愤的沈恩浩?家长在得知实情之后,又要如何为子女出面处理,还是干脆劝她隐忍不发,谋后而动?就在当场眼见孙女受欺负的沈德出老人,又将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未生,说的是棋局,也是职场人生。将出未出,将下未下,到底是胜还是败?还不知道,待定。新人的每一次表现,都意味着各种可能,有可能加分,也有可能失分。生活和际遇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他和她,他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各种可能,有可能赢得比赛,也有可能失去机会。到底是胜还是败?未生。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舞者的人生故事如蝶翩翩。


扫码关注林下之风

 2 ) 缓缓叙事的力量

这部片子有很多理想化的东西:有爱的家庭,可以沟通的家人,互相扶持的朋友,以及健康的可以练芭蕾的七十岁老人的躯体 它还有很多俗套的点:眼前一片眩晕就是要犯病,爷爷一定会站上舞台,男主肯定会成功,梁皓范一定会走出自暴自弃和男主握手言和,并找到自己的理想,爷爷一定会在公演前失忆 很多很多俗套,可以被猜测到的故事情节 但你还是不能否认它的好 它的每一个镜头走的都很踏实,铺垫都很充足,角色的每一个选择走的每一步路,你都会觉得是符合他的形象的,这件事就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情 它要给你讲一个“做你想做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晚”的道理,但是它不会一股脑的输进你的脑子,而是平淡的给你讲一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故事,透过一位七十岁老人和他身边人的相处,给你缓慢的展示出来,爷爷的芭蕾练习镜头很少,努力过程铺垫的不是很多,让人觉得说服力不够,但恰恰是这种不过分渲染热血的平淡,才给人留在心里很久的冲击

每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性格:

梁皓范的野心,小心翼翼的伪装,脆弱的偏执,以及得到教练鼓励和爷爷影响后的重新振作,他是饱满丰沛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显示男主积极努力的工具人

文姬奶奶的演技,真的是能让人一秒落泪的程度,听到自己的先生得了阿兹海默症,一个人埋在心里谁也不让知道,但是在感到不舒服后会立刻让小儿子陪着去医院,然后平淡的说出我都知道,我得健康才能照顾你爸爸,就像是一个平淡的下午发生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轻描淡写里有巨大的坚忍

以前get不到宋江的演技,只觉得他是接了一些很贴合他本人的角色,但是看到雪中那一幕,他眼神里的疑惑,担忧,惋惜,着急,情绪一层层的递进,真的一下子get到了他的魅力

好的故事是会有这样的魅力的,让你从失意中振作,从迷茫中寻找出路,从绝望中找寻希望

这也是每个人的坚忍人生

 3 ) 于是我心底满溢了幸福,似与水仙翩翩起舞

这个剧明明只有十二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了差不多有两个月了(捂脸.jpg)。看到最后的彩蛋,我再一次感慨,还是老头会夸人呐!我记得我暑假的时候去俱乐部打乒乓球,有一个70多岁的老爷爷也经常夸我打得好哈哈哈!我也很喜欢那个老爷爷! 其实这部剧某些瞬间李采禄和沈德出,我看着他们有种忘年恋的感觉(对不起,我思想龌龊)!最后一集大家在机场送李采禄的时候,我还在想至于吗,不就是比个赛吗,最多十天半个月也就回来了吧!原来这一去就是三年啊!怪不得! 对于我们来说,爷爷如果没有选择圆梦芭蕾,那么他的一生其实就是很多人的一生。 从出生起,就领了《为别人活着》这样一个剧本:小时候为了满足父母的期许,长大后为了满足社会的标准,就这样一直到老,直至生命结束。 一个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没为自己活过,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沈德出一直遵从着社会的统一标准,除了养家糊口,他从不敢奢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以为那样活着是正常的,他不并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在求得别人认同的工具人。直至垂暮之年,老友的离世,疾病的到来,让他觉得如果还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真的就来不及了。 “人生中,一次也没有做过我想做的事,为了温饱而活,现在好不容易想要试试想做的事情,我当然知道,我是又老又没力气的老人,就算如此我也想去做,失败也没关系,至少我开始过。” 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穿上紧身的芭蕾舞服,拉筋,练习,尽管遭受了家人的不理解,他还是会用一种不动声色的韧劲,坚持了下去。他不会辩驳,不会非要证明给别人看,脸上也不会有年轻人的不甘和不服,但是他有一种内心的笃定力量,支撑着他坚持下去。然后,他不动声色地说服了练习室的主人,说服了年轻的舞者,最后说服了他的家人。 刚巧一个年轻的、有天赋的舞者——李采禄,却遇到了大部分天才都遭遇过的低谷期。爷爷向采禄学习芭蕾舞,采禄在爷爷身上获得前进的力量。当他们一起站在舞台上,一起站在夜空下时,我总能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细腻的感动。 当采禄问爷爷为什么要学芭蕾时,爷爷回答说“就算只有一次,我也想飞翔看看。”他想告诉这个世界,别以为我老了。 “你做什么的时候,感觉到了幸福了呢?”爷爷的举动也感染了身边的所有人,大儿子圣山在辞职后投身了他曾经最喜爱的棒球事业,小儿子圣官也解开心结重回医院,孙女恩浩也在电视台找到了自己幸福,那个沉迷撞球馆的皓凡也重回绿茵场,更不用说我们那一飞冲天的男主角了…… “什么时候下雪呢?”发病失去记忆的爷爷失神站在原地,彩禄跳起芭蕾唤醒他的记忆;爷爷在马路上跳芭蕾向彩禄展示自己的决心;彩禄得知爷爷生病,默默跟随送他回家;包括三年学成归来的相遇,这些都发生在下雪天。爷爷即使什么都不记得了,他也没有忘记刻在骨子里的芭蕾,没有忘记那个下雪天,那是独属于采禄和爷爷的记忆。 片尾爷爷和彩禄隔着轨道用芭蕾的姿势敬礼,我突然想到了华斯华兹的《湖畔水仙花》:于是我心底满溢了幸福,似与水仙翩翩起舞。 也愿大家一生幸福,不悔此生!

 4 ) 愿你无论生老病死,都不忘如蝶翩翩

愿你无论生老病死,都不忘如蝶翩翩。 70岁,骨骼已经逐渐疏松,记忆力下降,身体柔韧度不足,体态丰腴。这样的一位老人,还能去学习芭蕾吗? 一个孩子的母亲,远离职场多年,养育女儿长大后,作为妻子、家庭主妇。脱离职场的她,还能去工作吗? 应届毕业生,周围的同学都渐渐得到了大公司的offer,努力尝试通过实习考核,却遭到了上司的利用,没能得到努力该有的回报,面对社会的考验,迷茫,不知所措。这样一个社会的新生,该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医生,第一次的手术失败,病人温热的鲜血曾撒落在他脚上的那双拖鞋,成了一场无法跨越的噩梦,自此离开了医生这一角色。该要如何,他才能跨越,重启生活? 一对夫妻,没能生育一个孩子,一次次的失落与失望,政选也失败,拮据却也要上一个成人大学。该要如何,才能将生活的心原原本本还给生活? 作为长子,从小便懂得家里贫穷,知忍让,被迫少年老成,无论自己遇到怎样的事,也都装作无事发生的模样,练就了中年成熟。该要如何,才能将曾经的少年找回? 曾经的首席芭蕾舞蹈家,如何落得赋闲在一小小舞室,无法再站在舞台上光芒万丈? 曾经是足球运动员,发生了什么让身为教练的父亲进了监狱,从此让曾经的好兄弟相憎? 一个又一个引子,是蚕蛹的每一条丝,待到破茧成蝶翩翩起舞时,一切都将会有答案。

 5 ) 谢谢这份治愈,收下啦~

这个故事演绎了多少人生需要珍惜的美好、值得追求的梦想、不被理解的选择、总被忽略的真心,又驳斥了多少看似平常的偏见、自以为是的关心、自我束缚的镣铐,也谢谢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看似曾经懦弱、无所成就,实则坚韧不拔、温柔细致、成为所有人有力靠山的爸爸、老公、朋友和忘年交。在这个故事里,因为他,直接或间接地,所有人都似被蝴蝶温柔吻过,遇到了好事、也发现了更好的自己。愈发坚信,爱和能量是需要传递和放大的,梦想是值得一飞冲天的。谨记剧中那些美好瞬间:

1-朴素而略显昏暗的舞室里,沈德成爷爷穿起了心爱的舞服,在木地板上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光线斜斜地洒落进来,落在他脸上,那一刻,这狭小的空间里充满了诗意的光辉。也在那一瞬间,体会到了剧中人对芭蕾的热爱和近乎神性的仰慕。 2-一开始,儿孙们都不赞成德成爷爷跳舞,尤其是大儿子强烈反对,甚至对父亲说出了“凭什么你快活享受我来担责承压”之类抱怨的话,奶奶听到后狠揍了他,质问他,难道你以为你父亲真的轻松吗?为你们付出了那么多,子女有出息了之后,就要让父母看他们脸色吗?事父母者,色难也。 3-大儿媳20年前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职场,如今终于能重新追求自己的事业,大儿子不解,做父亲的还记着儿媳当年的痛苦,私下开解儿子。反过来,当几乎所有人都反对爷爷时,也只有大儿媳深深理解公公那种一心弥补自己过去求而不得之梦的遗憾心情。常立他人立场,常想他人之想。 4-初入职场的孙女,被父母的期待、职场倾轧和无序竞争压地喘不上气来。以往以为是韩国影视剧的夸张,现在才知道他们社会各界的内卷有多么严重,更已导致多少日韩的年轻人不堪重负、最终躺平。如今,也正变成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代人亟需面对的问题,有一天,我们能更好地解决吗? 5-爷爷说,“人生就是这样,边动摇边往前走”。多么坦荡,多么充满能量! 6-我们喜欢德成爷爷,因为他从不倚老卖老,无论是对子女还是朋友,从不过分干涉,总是恰到好处地劝慰你、引导你,用他自己过往人生中不断尝试甚至不断失败的经验鼓励你、帮助你。得师如此,夫复何求? 7-德成爷爷一度因他人的声音而质疑自己70岁才开始跳芭蕾是否真的“自不量力”,奇老师看出他的迟疑与退缩,便带他去了朋友舞团,在那里有一位前市立芭蕾舞团的阿姨,只能坐在轮椅上跳舞却仍如翩翩蝴蝶一般优雅动人。奇老师鼓励爷爷相信自己,并跳出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舞蹈。 8-虽然早有伏笔,但在真正得知爷爷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时我仍和采禄一样感到震惊。爷爷在自己的笔记本扉页写,我叫沈德成,我有阿尔兹海默病。他默默地在本子里记下所有不想忘记的事,他谁也不告诉只是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但还是撑不住呀,坐在公园长凳上,望望蓝蓝的澄澈的天儿,望望那些来来往往的幸福的面孔,爷爷终于忍不住落泪了,心里喊着“爸爸妈妈,我该怎么办呀”。下一刻,他坐着公交车回家,边上放着他自己去拍的遗照,镜头一扫而过的表情是那种悲痛过后的木然与淡然。演员一句话不说,却仍用那种情感张力让人感动到不行,于是我只好一边抹泪一边怒赞,演技真TM的高啊! 9-采禄应爷爷请求带他去澡堂搓澡、“亲近亲近”,出来时天下起了初雪,爷爷幸福的不得了,小跑着回家了,采禄担心他,默默地跟在后面护送爷爷回家。真暖。 10-虽然一开始小儿子说要改行去拍纪录片时,我就想着要是他能拍拍自己的爸爸该多好。后来他知道了父亲的病情并终于有了这个想法时,上帝视角的我们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11-奶奶对小儿子坦白说,自己已经知道了爷爷的病情,体谅地说,“这段时间,他自己一个人,一定很提心吊胆。”尽管如此,却也不打算“揭穿”,而只是要默默为他加油,“我们就在一旁看着他努力吧”。人生,需要的不就是这样能相互扶持、陪伴的知己伴侣吗? 12-爷爷劝导已准备重新开始踢球的皓凡尽早回归绿茵场:“人没有所谓完美准备好的时候,你就边开始边强化吧。当用不用,到最后就会没用。就算还不够好,你也先盲目地向前冲吧!” 13-采禄与爷爷的三次雪中起舞:第一次是采禄焦急地在公园寻到了短暂失忆的爷爷,为了让他恢复记忆,想起他说自己第一次就是在舞房被少年的舞姿感动才想起了过往,采禄便在空地上为爷爷跳起舞来,雪片簌簌地落下来,爷爷几乎看呆了,眼中也重新聚燃起了光。第二次,因担心爷爷身体而反对他继续跳舞的采禄与爷爷闹僵了,闷闷不乐的爷爷去山上看望故友,夜晚回家路上遇上了去找他的采禄,爷爷急急地下车,就着车前灯微弱的光,学着采禄在雪地上笨拙地跳起舞来,证明给采禄看,你看,我可以的。最后的最后,采禄回国,爷爷病情已经大大恶化认不得人了,却总要问“什么时候下雪呀?”两人再度雪中重逢,眼神交汇的刹那,他们不禁垫起脚尖、扬手起势、相互致意,跳起了那曲美丽的《天鹅湖》。

 6 ) 唯有热爱,能抵挡岁月漫长

因为想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从工作了5年的996互联网大厂离开。

裸辞1个月的人,看完第一集,不禁爆哭。

该剧讲述了23岁陷入人生迷茫的年轻人和70岁重拾梦想的老人因芭蕾舞结缘的故事。年轻人要面对理想、兼职、离世的母亲、入狱的父亲、好友决裂,陷入对人生迷茫的困境;老人要面对家人的不解、年轻的理想、好友离世,不同的年龄阶段,却一同面对人生的课题。

70岁生日的时候,家人问老爷爷有什么生日愿望,还没等他亲自回答,妻子就抢着帮他回答:1.孩子们工作顺利;2.自己身体健康没有病。

是的,这就是大家对于一个年逾古稀老人生日愿望的刻板印象。

但这真的是老爷爷内心深处最想要的生日愿望吗?

年迈的海员好友对老爷爷说“我一辈子都渴望拥有船只,去看广阔的大海和鲸鱼,你内心要是有想做的事,就去实现它吧,对你来说还不晚。”

是啊,相比于“我从来没有做过我自己想做的事”的遗憾,70岁重拾热爱的芭蕾梦,的确还不晚。

只要出发,就能抵达。

我们渐渐活在一个世界给我们划定好的人生轨道上: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不要撞南墙,尽量存好钱....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人生吗?生命有限,不要背负世俗的目光,勇敢去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吧。

记得高中时候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下一句话:

“唯有热爱,能抵挡岁月漫长。”

看完后第一感受是,我想和28岁的自己说一声:

“还年轻,加油。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短评

我妈妈是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村妇,但她真的很渴望很渴望使用智能手机,连机械按键手机都学得一塌胡涂的她,在我三婶的循循善诱之下,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学会了发微信,发朋友圈。我在她身上看到,当一个人无比渴望,什么困难都会迎难而上,竭尽所能克服。

6分钟前
  • uijoadixgnA
  • 力荐

一个演员能不断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地变换角色的类型并且每一部剧都有着不错的口碑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7分钟前
  • 木童
  • 推荐

老少配温情故事,可惜我对芭蕾实在不感兴趣投入度不高,几位老戏骨演技不错宋江得加把劲啊再

12分钟前
  • 阿五
  • 还行

于我而言,好的剧本在前两集就应该把背景/信息基本完整的呈现出来(即使是多线并走)这样后续的发展才能有深入/共情3集毕,用了部分篇幅刻画男孩母亲离世/父亲即将出狱/被曾经的朋友欺凌为难,可为什么呢?含含糊糊的足球/足球队信息根本无用,看的莫名其妙老人部分算生动不刻板,年轻人的人设/行为却空洞乏味野心太大,节奏拖沓,着实致命弃剧

13分钟前
  • 米粒儿
  • 还行

幸运的人总是问,如果真的那么想做,为什么不早点去做。可惜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么幸运。年轻的人总是说,以后有机会再去做吧,现在还是算了。但是很多事情就是在一次次的延迟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放弃的人总是说,如果真的去做,等做到之后已经多少岁了。可是如果不做,多少岁也会在那时候到来的,只是那时是带着遗憾的到来。。第八集那句“对不起”,还有什么可以再去怨恨的呢?大雪纷纷中的如蝶翩翩,只为爷爷能记得。第十集奶奶说她不能生病,因为她还要照顾爷爷,不能让子女操心,不说破,在一旁看着他努力,知道他也害怕,儿子想让他知道,他还是那座大山呀。这次换爷爷在大雪纷纷中如蝶翩翩,告诉你他还可以。虽然来日无多,依然努力生活,真好~

18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太喜欢这种温情治愈风的剧了 听说看漫画都能哭死 只有一次的人生 想做什么一定要勇敢的去做

20分钟前
  • 주예야
  • 力荐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以老年人的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从耀眼、老伯实习生再到如蝶起舞,尽管为了尽可能扩大受众人群,总是会加入与年轻人的碰撞对手戏,但不影响反映东亚社会中老龄人群的生活状态。他们会碰到记忆的问题,他们会遇到职场的难处,他们也会继续怀揣梦想。这部戏一路看下来剧情很流畅,尽管没有嵌套复杂的叙事结构,但老少之间充满笑与泪的互相救赎值得一看。

24分钟前
  • 浅疏叠影
  • 力荐

宋江和所炫分手之后埋头苦练芭蕾舞~

27分钟前
  • 🦊👀
  • 力荐

第一集看到纸船落在柏油地上的时候就哭了 明明知道是已经没有选择余地的人生 却还要执意扬起风帆 趁着年轻 多去试错吧(爷爷真的好可爱 背着书包往前跑的样子 像漫画一样

31分钟前
  • FerraZun
  • 推荐

我愿意称之今年最佳韩剧 李采禄为了唤醒爷爷的记忆在雪中跳起芭蕾 跃起的那一刻画面真的特别美丽又治愈

35分钟前
  • 双鳥渡
  • 力荐

好,我懂了,罗文姬女士和朴仁焕先生是想把我眼泪榨干。第四集父子对话整个哭崩。“我难道就是随心所欲地活着的吗?我为什么要从八岁就开始担心家里有没有钱?芭蕾有啥了不起,比子女还重要吗?”“凭什么子女长得好,做父母的就要看你们颜色活着啊?”

39分钟前
  • 千树万树
  • 力荐

我是知道韩国在光线的作用下,拍什么都唯美,只是没想到,老龄化都能这么唯美。第一集餐桌上一番对话,各个人的性格,矛盾几乎都出来了,值得观望。

44分钟前
  • 北京秀才
  • 力荐

前部分会感到温暖,后面的部分就是感觉鸡汤一推到底。觉得篇幅可以短一点。

45分钟前
  • tttturbo
  • 还行

【3.0】换成了男性主人公和现实基调的《耀眼》。从好的方面来讲,整部剧极富社会意义,除了呼吁针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外,还是一部反对性别刻板印象(刚毅男性与柔美芭蕾)的作品。而从不好的方面来讲,不论是抒情手段、画面审美或朴仁焕相较于金惠子而言的表演质感,本剧的综合审美明显逊色《耀眼》不少。

48分钟前
  • 文森
  • 还行

当你老了,一切都停止了吗?并不,那颗按捺不住的心,会引导你。看老戏骨和年轻人的交锋,感触良多,试一试也许有可能,不试就永远都不可能。

52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感觉是走温情催泪路线的,开头有点像《我亲爱的朋友们》,那位跳楼老爷爷的故事太伤感了。如果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什么没来得及做,那就现在开始吧,不要给人生留遗憾。故事节奏不算慢,ost和剧情也搭,第一集结尾老爷爷和男主的对视太像偶像剧男女主命运般的相遇了,哈哈哈哈。导演能给文姬女士多安排点戏份吗?

56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推荐

第一集已经感动到我了,梦想真的什么时候都不迟,这也是和我自己说的。我29岁才开始学的芭蕾,这一年当中因为芭蕾改变了我很多,从昏昏度日变得更有追求的一个人,芭蕾已经成为了我精神上的粮食。

59分钟前
  • Van.
  • 力荐

“当你找不到自己的时候,任何地方都没有归属感。而当你真正找到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唯有热爱,才能抵挡岁月漫长。”

1小时前
  • 空文
  • 力荐

唯一的顾虑是要看百来遍堂吉柯德大转身 因为他只会跳这点...

1小时前
  • RITA
  • 力荐

是不是时不时会因为工作,学业被压的喘不过气来,甚至辗转难眠需要一点酒精,一片安眠药……好不容易躺儿那歇会,打开手机,却不是国外比较乱套,就是国内一片喧嚣,不是这个红了,就是那个完了。仿佛我们和这个世界都陷入了深深地泥淖,仿佛未来变得趋同一致缥缈且枯燥。但总会有那么一部剧一部电影,一本书一段话,像闪电一样延续残存的火苗。你说是鸡汤也罢,是虚无也好,成年人哪还有那么多矫情让我们探讨。可偏偏,我越来越觉得星爷那句话尤为重要: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如果补充:成年人眼中如果只有真金白银,利弊得失,才真的是白走人生一遭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