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的人物塑造具有典型性。
首先是男性角色。哥哥Marcus以自我为中心,歧视女性,代表了男权社会中男性恶的部分。小天使弟弟Teddy善良体贴。代表了男性中美好的部分。最小的弟弟Jimmy戏份不多,代表了男性中的芸芸众生。
无论哪一次轮回,Teddy都英年早逝,而Marcus却身居要职,说明在战争的大环境下,即使有重生大法,有些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也隐喻了在男权社会的体制下,男性群体中美好的部分总会消逝,只有恶的部分最终能掌握大权。
再看女性角色,妈妈是通过婚姻获得体面生活的女性,表现为保守,道德感强。姑姑是自力更生的高知独立女性,表现为自由不羁,随心所欲。
剧中两类女性相互不认可,而这种冲突却不发生在男性角色中,表达了婚姻制度将女性分化成了家庭妇女和独立女性两大类,使之三观相互对立,最终女性无法团结一致争夺社会核心权力的现实。
姐姐Pamela的戏份也不多,她跟Jimmy相似,在剧中都是作为家庭边缘人而存在,但作为女主Ursula的对比,姐姐更像是如果女主循规蹈矩会过的人生。
剧中爸爸的角色是一个富有的银行家,一个幸存的一战老兵,一个靠谱的老公和老爹。这个角色对比的不是作为女主兄弟,而是女主遇见的各色男友。女主爸爸的存在再次表明,女性如果要结婚,千万不要在垃圾堆里找对象,至少要找一个真正的精英。
总而言之,这部剧的角色多少都代表了一种社会人格。女主每一次的重生,都像是开启一条IF线,我们既看到了个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也看到个人的力量对于社会是多么渺小。只要社会结构不改变,战争依旧,男权依旧,女性的生存永远危机重重,男性的人性之美终究会被人性之恶所主宰。
故事梗概:一个女性反复轮回的一遍又一遍。
感想:1、印象深刻的点是女孩16岁和医生的对话。医生让她像正常女孩那样活着就好。这个点让我影响深刻的原因是女孩在此之前,一直在担心、焦虑中度过。怕被水淹死、被🐍咬死,从窗户上掉下来,死于重流感...恐惧让他担心的谁不着觉,但不会改变,她以另一种形式死了。所以我的感受是,人终究都是要死,结局如果都是死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人生结局已经安排好了,那是不是可以活动轻松一点、自由一点,勇敢一点。人生太短了。
2、女主被爱情诱拐,但换来的是,堕胎、家暴、流亡。所以,爱情这种东西,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东西。(告诫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3、亲人永远是最关心你的人。
跨年的时候窝在家里看了一部英剧,名字叫做life after life。是一个有些奇幻的故事,英国人果然还是擅长玩时间线。我最喜欢的长篇科幻剧doctor who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故事简单来说,女主Ursula一次次归档清零重来,演绎得非常不错。
以下剧透预警!!!
第一,你会看到各种花式死法。毫不夸张的说,四集里,Ursula死了不下十次,其死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期待绕颈窒息、摔死、溺水、流感、车祸、被家暴、空袭、服毒、枪杀等等。 第二,你会看到各种男性角色。Ursula的父亲可能不是一个好丈夫,但绝对是一个好爸爸。哥哥Maurice有一个很搞笑的说法,he himself was chaos and destruction。弟弟Teddy是一个非常阳光健康的大男孩。Ursula在其中一世闪婚的丈夫是一个集穷抠骗家暴于一身的极品渣男。在另一世遇到的一个德国男孩,则是一个非常绅士可靠的伴侣。 第三,你会忍不住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部片子会让我们反复自问,究竟要重复多少次,我们才能过好这一生。答案或许是零次,也或许是无数次。Ursula一次次读档重来也没有改变Teddy的命运,最后回归释然,毕竟求不得,放不下是人生大苦。就像一个经典的问题,人生来有意义吗?我觉得没有,但我们每天都在赋予它新的意义。 其实Ursula出生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家庭富足美满,但是始终也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意外。对于我们这些生命仅此一次,没有重生爽文情节的普通人,怎么样尽可能的去过好这一生? 1. 避开危险安全第一。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作死就不会死。还是有道理的。 2.人生大事想清楚再决定。包括想选择专业、选择未来伴侣、求职等等,这些都是人生的大事,需要好好进行规划。像Ursula那样因为孤独就选择跟不爱的人闪婚,真的很鲁莽。 3.学会表达爱和感激。爱和感激的表达,不需要去前思后想,这种表达是几乎零成本的。忍住不要把坏的情绪留给爱我们的人。 用最积极的态度,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样当我们合上双眼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真棒,是我度过了一段很有意义的时间,而不是时间平白流过了我。
发现评论区这边竟然没有人,让我这种没有水平的家伙占了沙发着实不好意思。
2013年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开始读国外小说,首先是泽文的《岛上书店》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后来闲暇时候就在京东上闲逛,淘了很多好书,两部《生命不息》给我的感动直到现在都令我十分难忘。
第一部《生命不息》讲的主要是女主厄苏拉在刚一出生时就死于脐带绕颈、但她并没有因此彻底死去,而是拥有了第二次生命,在这一次生命中,医生从暴风雪中赶来扭转了厄苏拉将会死于脐带绕颈的命运——此后,每当厄苏拉因为生命中的某个错误而死去,她都能拥有一次改变错误、延续生命的机会,在书中,有形容过厄苏拉在迎接死亡时“是巨大的蝙蝠翅膀将她包裹起来”,而后,她就会醒于暴风雪之夜。拥有这种能力的厄苏拉可以一次一次将自己从错误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她甚至试图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暗杀希特勒。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她的眼睛去见证人生一种又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厄苏拉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借由自己的选择影响周围人的决定,使他们的命运也能够得到改变。
第二部《生命不息》主要是以厄苏拉的弟弟泰迪为主角,读过厄苏拉的故事的人都知道弟弟泰迪并没有厄苏拉那般可以延续生命的能力,但我私以为这本书没有站在厄苏拉那样的超能力者的角度、而是选择了泰迪,一个普通的将会死于战争的男孩的角度,以如果没有战争他的人生将会如何为线索。泰迪的人生并不完美,而如果没有战争,他也将会品尝普通人的苦辣辛酸,更容易使人共情,特别是在读到小说的结局时,作者对剧情的处理方式已经完全可以用“震撼人心”和“神来一笔”来形容,真的非常推荐大家阅读。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我认为第二本书的意义要远高于第一本书。
另外就是,当年我看到《生命不息》要改编为剧,结果等了三四年无果就以为被鸽了,很庆幸还是出剧了,虽然我当时读原著脑补的厄苏拉的脸是阿曼达的模样ww但没关系,剧版的女演员我也很喜欢。我还发现,在我读大学之前,特别是初中和高中阶段,阅读的小说是很多的,可自从升入大学,四年来我真正读完的小说只有“那不勒斯四部曲”,令人感慨,现在就要毕业了,我希望我能在读研期间捡起读书的习惯,把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慢一些。
我写的这堆东西,称不上影评,但就是很想跟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抨击和评论,而且年代久远了,我对书中的一些理解可能也因为当时认知水平太低而不到位,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的拙见生气,这也是我在豆瓣的第一条长评,只希望能跟大家推荐一下这两本书,毕竟,原作真的太冷门了,这样的佳作,冷门是很可惜的吖🥲
————————————————————
已经看完四集了,尽管已经早就知道剧情走向,但还是震撼。我感觉大多数人可能并不喜欢这种没头没脑的讲述方式,一次又一次重复人生,全剧看下来也没有能够掐中人要害的爽点,但我可能就是更加偏向于这种婉婉道来的节奏吧,这种故事往往更加能够使我感动——关于命运的思考,有两类结构,一种是关于轮回与循环,就像本剧,另一种则是平行结构,不同人在相同时空或不同时空的命运走向会有令人惊讶的重叠和相互影响,这种结构我最先接触到的是《时时刻刻》,两种结构融合之作的代表在我而言是我心中的神作《云图》,只要是碰上这种题材我必然是不顾评分,要自己亲眼看的。我也知道大家或许会对我的选择感到不屑,但我真的好喜欢这样的讲述方式所以对不起啦🤣🤣🤣🤣
而且,我没有想到,本剧饰演Jurgen的演员竟然是德剧《暗黑》里的约拿,真的太喜欢这个演员了🤣🤣🤣🤣戳中了我对德国男孩所有的幻想,清一色实力派演员,千万要亲眼一看呀。
另外在这里,我还是想要借这部剧来谈一谈厄苏拉的弟弟泰迪的故事。我还是很期待BBC能够继续将讲述泰迪故事的《生命不息:归来》搬上荧幕的,在这一部的故事中,泰迪将成为主角,以自己的双眼去探索人生,褪去了厄苏拉的奇怪能力后,泰迪的故事会显得更加的“平缓”和“无聊”,我认为作者是在借由让读者在阅读中经历一遍泰迪枯燥且平凡的人生,才将故事的立意在结尾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名叫《斯通纳》的书,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将书捧在手中,也是将作者笔下主角平淡的人生捧在手中,而从那令人唏嘘的人生中又能窥见自己的缩影,于是实则是将读者自己人生的一种可能捧在手中,也非常推荐有能够感受类似乐趣的大家阅读。
今年年初,时间循环类日剧《重启人生》大火,号称史上最佳重生剧。但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是BBC去年推出的有关时间循环题材的迷你剧——《生命不息》。
该剧改编自Kate Atkinson在2013年获得科斯塔奖的同名小说,BBC出品自然必属精品,全剧四集,短小精悍,口碑不俗,由《法外之王》编剧Bash Doran负责剧本,《布鲁克林》导演John Crowley 负责执导,豆瓣评分8.7,被戏称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看剧目”。
其实说到时间循环类的影视作品,像远一些的《土拨鼠之日》《罗拉快跑》
近一些的《开端》《重启人生》
都无外乎主人公利用时间循环弥补遗憾,一般主人公会经历从面临困境的无所适从到以时间循环作为利器的转变,不断提升能力和思想境界。
《生命不息》就讲述了主人公厄苏拉(Ursula Todd)不断循环往复的人生故事,简而言之就是一次次死亡,一次次重生,但又与上述有着明确“任务”“遗憾”的故事不同。
和温暖励志、享受当下生活与幸福、塞满琐碎的对话和日常流构建起来的《重启人生》不同,《生命不息》的背景设置在了一个更加充满危机、残酷和不确定性的20世纪初,直述生命,展示意外、死亡、重生、遗憾、执念等一切美好或者不美好的东西,探索讨论的背景更加宏大沉重。
故事的开始,厄苏拉出生在1910年的一个夜晚,但还没来得及睁眼看到这个世界,就已经结束。
随着白色飞絮从空中落下,她获得重生并逃脱了窒息死亡的命运,厄苏拉一遍又一遍地长大、死亡,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推进生活寻找着前进方向。
在这过程中,她与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度过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关键时期,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诸多重大的事件。
一开始,这可能更像一个生存游戏,从生命来到世上的这一刻开始,它就面临着各种死亡威胁:
刚出生,厄苏拉因为脐带绕颈窒息而亡。
五岁时,和姐姐海边玩耍,溺水身亡;
九岁时,因为去捡被哥哥丢出窗外的玩偶,坠楼身亡;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又面临更加复杂的死亡困境,如何在“关键节点”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厄苏拉没有《重启人生》中自带每一轮回完整记忆的设定,她只有模糊的预感和出于本能的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使得她在循环之初只是看起来更加忧郁、敏感和成熟。
但同时,死亡并不是笼罩在命运头上的唯一一片乌云。
这也是一个女性视角的故事,16岁懵懂无知的年纪,被侵犯,意外怀孕,私自堕胎,却没有迎来想要的死亡,只能继续混沌的生活。闪婚,又不幸落入骗子家暴男的悲惨婚姻,沦为厨房的奴隶与拳头下的羔羊。
猥亵、强暴、堕胎、闪婚、家庭暴力...一个女人要重生多少次,才能避开所有伤害?
这又绝非一个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简单故事,抛开性别,当厄苏拉终于平安地走到生命尽头,跨过意外、瘟疫、战争,但生命依然留有缺憾,并且在一次次的循环往复中产生疑问、迎来崩溃。
当面对无力的现实,厄苏拉懊恼地对医生说:如果她可以记得,如果她可以早点赶到慕尼黑,或许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这个世界肮脏、黑暗、麻木、残酷,总之令人讨厌,如果注定要一遍一遍地重复人生,但是又无法完整地存档记忆,让人拿着上帝剧本完美开挂,那么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无论是《重启人生》还是《生命不息》,这类时间循环类题材的影片重点都不在“如果可以重来将会怎样?”之类假定想象中。无论是想要挽救伙伴生命的麻美还是不断重生的厄苏拉,他们都在努力生活、试图解决当下的问题。
《生命不息》中厄苏拉不断往复的人生总是未尽如人意,那只有一次机会的我们又该如何生活下去?
Amor fati-a love of fate
单纯地接受生活赐予我们的,无论好坏
Werde,der du bist-Become such as you are,having learned what that is.
成为你自己,了解你自己。
虚幻的设定,不断重复的人生
过去未来都不存在,唯有当下
及时把握人生的当下才更为重要
命运般的白色飞絮飘然落下
在残酷历史与无尽循环的夹缝中
我们只有昂然接受命运的馈赠并成为自己
故事的结尾,家人相聚在客厅:
“重新来一遍不是很好吗,回来然后纠正所有过去的错误,重新享受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母亲说:“给我钱我也不愿意。”
姐姐说:“我愿意,我喜欢活着的感觉。”
爸爸说:“我愿意,我想重新看厄苏拉刚刚学会走路那会儿。”
姑妈说:“我愿意,我会成为一个间谍,我会是一个被困在保加利亚公主的情人。”
厄苏拉说:“我愿意,这一定会很美好。”
Thomasin演得真好,静水流深。
重生题材拍出了历史感和文艺范
女主每一次的死亡都放佛是一次女性的困境,特別是第三集她被JQ被家暴,被丈夫追上門死去,都是如此的窒息,前面小時候的死亡遭遇會感到惋惜,但是這段裡的死亡卻像一種解脫。還有第四集對親人死去的無法釋懷,一次又一次的預感想要去挽救他們,因為想要走出這樣的困境真的沒有答案,還好女主最後尋找到了自己的答案。Life is an adventure, an endurance race, or an obstacle course, It depends on your choices.
看得我好伤心。女主堕胎后在医院,上空飘下雪花,我好希望她那刻死去然后重启,然而并没有。吊子们何其恶毒,后来又遇到个家暴丈夫,让姑娘快点重生吧,终于第三集30分钟后女主反击开启了别一种人生。。。
死去重新来过,已经在很多种故事里看到过。但这部,看着很舒服的故事,就像女主角做了很多梦一样。你不觉得是一部科幻故事。挺有意思的。推荐看看。说太多就剧透了。
用佛教理论很好理解,生生世世or人生有很多命劫,过了就到下一个劫。只是可怜的teddy,生生世世都会被德军轰炸死。在战争这条路径里,ursela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命,哪怕有一世她提早枪杀了希特勒。ursela的父母都很nice,姑姑又是那个时代的女权主义者,特立独行。面对teddy死亡噩耗,女主的哀嚎很真实,一个月前外公去世,我也是这般。英国普通民众可以看懂这样的剧情和台词吗?反照我们国民台的剧,英国人素养会不会太高。女主想学哲学那一世,父亲说生命的意义是观照彼此,深以为意。
看完瞬息全宇宙之后再看到这个,感受更加深了,每个抉择都让人生变得如此不同,一个人的一生竟然可以有那么多的可能。但一次次重来展开,每一世都没有圆满。如医生说的,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
有点蝴蝶效应的味道,又披上了一层古典气质,最重要的是托马辛真的超级好看!!!
美国人拍不出这种!【地图炮
女主infj。请相信你的一切听从直觉的选择都在带你规避危险,即使有的选择是你无意识的,甚至是给你带来损害的,比如你突然做出很多奇怪的事导致某人离开。钝感和缺乏想象力的人无法理解这一点。
我怎么好像做过这个梦,然而结局每次都不尽人意
跟着她思考了一遍“what if”。悟出只有“now”是真实且有意义的,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意义的话。
或许每个人都有过如这部剧一般能重来一次修正错误臻求完美的幻想吧,虽然我们的维度里时间永不可逆,但能代入幻想一次再抽离旁观一次,或许那脑海里“或许的”,会变成遗憾里的憧憬,烛照不完美的当下,来看清楚当下已是命运做出的最好抉择。// PS. 最近比较愤青比较丧,看一眼爱优腾的电视剧界面只剩心如死灰,再看着同样大环境下国外不断推出的不拘一格的好剧好电影,满心是羡慕嫉妒——我快分不清正确与荒谬的界线了,我总以为活着不能仅仅是活着,我总以为这世界不管发生什么事,本该多线并行的,怎能堂而皇之变成如今这副一意孤行的模样呢?我是错了吗?看来我该暂别一段时间互联网,走出门做两次核酸,然后到附近的山顶透透气了。。
恰好与《轮回派对》第二季同周出街,看见两种感觉截然不同的时间轮转故事,有些别样的意味。它传递着一个听来疯狂、却又足够真切的中心悬念——重温和穿梭历史上那些黑暗的章节,想象和预演每个时刻凡人被迫面对的遭遇;战争、流行病、意外、分离…它无意让你获得一种可以借由时间“修正”什么从而带来的良好感觉,而是不断地去重温这些残忍的现实并试图彻悟那些高深的人生道理。最好的一套“剧本”就是现在,享受活着的感觉,并尽可能地拥抱它,爱它;在Lesley Manville情感充沛的旁白和Doris Day的片尾曲中流下了眼泪,却也收获了力量。
披着奇幻外衣的女性主义作品
Ursula每次都不知道自己上一个轮回为什么会死,主观上来说并不是去修正,而只是每一个轮回经历了一些不同的人生,她更没法预见这一个轮回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需要做的,就是享受当下,并尽情拥抱现在的人生。最爱Jessica演的阿姨!
不断重复一段人生,科幻的设定却能被拍得十分细腻悠长。它将“如果再来一次会不会改变过去”这个问题变成核心话题,答案永远是“会”,会为了爱的人不断改变,会为了自己不断改变,毕竟爱是最永恒可贵的。换个角度看,女主体验的多种人生也很有意思,家暴、从政、哲学、女强人……人生不设限,但每段人生都会有无法弥补的遗憾,这又回到这部剧的本质——“生命不息,珍惜当下”。大爱,年度前三
7/10,后两集比前面好,等一个原声专
创意不错,但说起来英国女性最没资格说女性话题,因为英国女性是最早获得遗产继承权的。目前最适合讲述此种故事的除了印度,说实在的就是中国了。拍了都过不了甚的程度,想想都很可怕。
最喜欢的角色一定是爸爸,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温暖少话的小老头。Ursula life after life但是从没有交待被她left behind的家人,每次听爸爸喊little bear想起没有女儿的爸爸都会心碎一次(所以说小说还是得早点看,再不看就会被拍成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