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主1988

HD

主演:张国立,葛优,梁天,潘虹,马晓晴,孙凤英,李耕,董钰刚,颜彼得,侯耀华,莫岐,常蓝天,李丽娜,李滨,王哲元,米丽新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顽主1988 剧照 NO.1顽主1988 剧照 NO.2顽主1988 剧照 NO.3顽主1988 剧照 NO.4顽主1988 剧照 NO.5顽主1988 剧照 NO.6顽主1988 剧照 NO.13顽主1988 剧照 NO.14顽主1988 剧照 NO.15顽主1988 剧照 NO.16顽主1988 剧照 NO.17顽主1988 剧照 NO.18顽主1988 剧照 NO.19顽主198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顽主198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于观(张国立饰)、杨重(葛优饰)和马青(梁天饰)三人在北京开了一家“替人排优、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专门替人解难、解闷、受过。他们碰到了形形色色的怪人和怪事,啼笑皆非,但都给应付了过去,公司业务兴隆,生意火爆。  一个要与女友分手又怕看女友掉泪的人找于观求助,于观受托约见刘美萍(马晓晴饰),十分含蓄地讲出问题并不断责备自己,泪流满面的刘美萍破涕为笑。后来,法院送来传票,勒令三T公司停业整顿,他们三人掏尽了所有的钱打发上门讨饭的顾客亲属,突然,马青说想要打人。大街上,他们肆意冲撞地些郁郁寡欢的中年人,可这些人只顾赶路,毫无反应。坦妮娅·塔克回来了:布兰迪·卡莱尔助兴闹鬼的约柜争霸 粤语2006蜂鸟2018我们的纪念册真爱如血 第四季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第七季玩命直播国语这个男人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长白山猎人传说基因迷途伊兹的礼物贞德的审判追2007地平线系列:马航370,你在哪?尸舞换皮老鼠危机女帝花样排球相棒第一季书香门第副总统第二季神秘敌人第一季云朵上的羊角花斯嘉丽小姐和公爵 第二季吉尔莫女孩第二季29片棕榈叶流泪的红蜡烛永不放手将错就错2015公鸡小子闪亮的日子暴走狂花牢里的人杀手·蝴蝶·梦草原雄鹰一个都不能少蔡李佛拳科西尼演唱布隆伯格与马西尔幽冥时代3同船爱歌彩桥恶魔:恐怖现身

 长篇影评

 1 ) 见证八十年代社会变迁

可以说,这是一部“无解”的电影,于观与女友小鲁的关系能否失而复得,与父亲能否达成真正的相互理解,被人抛弃的刘美萍后续如何,万人大餐厅最后是否建成,公司改名后能不能重振,影片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缺少或完满或遗憾的结束语。甚至当于观三人面对赵老师的主观判断时,他们都没法做出一个有力的回击,只能一再重申他们不痛苦,看起来有声,其实是无言以对。
       电影结尾,公司门前长长的等着领钱吃饭的队伍像是一串看不到尽头的省略号,电影作为时代的旁观者,更加不会给出某个答案来安慰观者。全片除了3T公司这个最大的隐喻之外,用来展现时代大融合的还有颁奖晚会中的那场时装表演。虽然局限于当年的拍摄条件和水平,但这场戏还是被导演和整个剧组营造得美轮美奂,一开始京剧人物出场,跟着时装模特的步伐走出来的是封建制度下的地主和农民,随后是五四运动散发传单的爱国进步学生,穿插在时装表演进程中,接二连三的出现了红军、国民党、红卫兵,然后完全进入现代社会,有健美女郎、跳着当时流行舞步的年轻人还有交警等等。中国漫长的历史被缩略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并且由一台时装秀贯穿始终。用仰拍或平视的中全景镜头表述了中国每个时代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各个景别的镜头交替剪辑,简明扼要地抓住了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最后从古至今所有人包括时装模特在内全都在场上跳起了Disco,中国社会一步步走来到今天,已逐渐变得更开放,更加多元化,各种人、各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已在当下不断产生冲突又交织融合在一起。
      影片可圈可点的地方还很多,这部看似喜剧,细读像悲剧,但又不悲观的电影,以独特的方式见证了八十年代的中国,和八十年代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虽然局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水平,在今天看来这部作品的录音和剪辑还有很多缺点,演员的表演和后期配音也没能完全摆脱矫揉造作的缺点,还有片中于观的女友小鲁这个人物性格并不如其他几位鲜明,她的存在仿佛只是在给于观这个角色提出问题,其它再没什么太大作用了。描述于观小鲁两人微妙关系的手法也过于生硬。但总体瑕不掩瑜,这是一部值得观众深思的作品,并在电影语言的创作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探索。

 2 ) 荒诞和现实

“荒诞和现实”无疑是个大俗的标题,但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把它安插在《顽主》这部电影上了。
  
   88年拍的,89年上了峨嵋的标,看碟的时候不知道画面粗糙还是当时的环境就如此粗糙,那个时候我刚刚上小学,农村一片郁郁葱葱,胆小的我憋尿憋得难受,无奈老师拖堂,所以就在课堂上撒起尿来。所幸正好是夏天,小学生都有带水的习惯。那个时候糖精应该还是稀有物,把吊水的盐水瓶刷干净,放几粒进去,在井里打一桶新鲜的水,便是对于上学最好的奖赏。也正为这个奖赏,我堂而皇之的在班级那么多人面前撒了一泡尿,然后奢侈的把喝剩下的水倒在裤子上,造成失事的假象。十几年过去了,我几乎未曾向任何人提起过,但我一直记着。那便是我仅有的童年。
  
   《顽主》基本上符合西方荒诞戏剧的很多基本特征。比如人物性格的淡化,塑造“群体人物”,诉说人生的“荒诞不经,毫无意义”。这在电影中都可以找到一一对应。3T公司所造的就是一个“群体人物”。作家颁奖大会上诗人的“我一出生就死了”以及德育教授的两种朋友:“一种是可以做爱的,一种是不可以的”,把荒诞和人生的无意义发挥到了极点。
  
   电影的一开始就是几个木面具的特写,然后便是一首摇滚的MTV。那个时候MTV的水平也应该就是那样吧,快切是唯一的表现手法。更可能的是那时根本没有MTV,有的只是红灯牌收音机和牛逼的随身听。
  
   88年的3T公司是荒诞的,在今天的很多城市这样的公司已经出现。88年的作家颁奖大会,今天我们在同一个网站和著名作家用同样的博客。88年的3T公司义务咨询,今天小区的性爱之家免费发放安全套传授艾滋病防御知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幻想和现实之间顺利连通。
  
   人类的发展也许就是荒诞向现实的转变和现实向荒诞之间的转变的不断更迭吧。16、7年它是否短了点啊?一代人才刚刚长大啊,叫我们怎么才能相信眼前的事实,去赞美潘金莲呢?但是今天我们确实这样做了。
  
   这样一出电影,更像是一个实验,虽然没有实验的外表,但比之《帝国大厦》、《北京的风很大》丝毫不逊色,因为它已经不光光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实验,而是进入生活内部,还有什么比一个活人的生活更加有意义的呢?
  
   电影的重头戏无疑是作家颁奖大会的一场,很多艺术形式和群体范畴的综合表现,有冲突有和谐荒诞和现实很好的结合,勾勒出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带有一些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前段时间看别人的博客也提到这部电影,说的是关于建筑的和那种小市民色彩的社会环境的。我想这应该就是王小波《红佛夜奔》中李卫公的洛阳城和长安城的区别吧。
  
   时间是个变形器把兽变成人,把荒诞变成现实。我们所要等待的就是它在把人变成兽,然后再把现实变成荒诞。但愿这样的时间要就一点,我们已经不再这个世上了。

2006-01-04 17:03:51   来自: 唐小唐·糖@此名固定 (广州)

 3 ) 夕阳下的顽主

看了很多次的片子,但前天这一次再看完,我是彻底的被这个片子征服了。看完了之后又在大脑中自己重演了了很多个细节来回味,自我陶醉了很久也没缓过神来。也许只有真正触动人的电影才有这样的魅力。 如果真的只是调侃我还真的不会这样的如痴如醉,幸好它不止如此…… 我们都习惯了道貌岸然,当大学德育教授对这三个所谓“麻木不仁”的哥们一番慷慨激昂,说:“你们为什么不痛苦?你们应该痛苦!”而这三哥们却用无所谓的态度反驳说:“我要告诉你我们不痛苦呢!”什么才叫正道?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的?多少年来被教育的我们,好吧,衣装正襟,谈吐文雅,顺便最好再带上一副眼镜。 难以相信,这部八八年的片子将假大空全部抛开,结结实实的调侃了一把,调侃过后又让人五味杂陈,我的伤感来源于那种主角们随性的态度又伴着的失落感,来源于于观的那句:“我不就是庸俗了点嘛。”来源于那夕阳,来源于电影中那夹杂在侃中的又忽然很正经的点点滴滴。 还有马晓晴,她在这片子里真的很可爱,不对,是非常的可爱,可爱到我也有些爱上她了!还有王迪的那首“我是顽主”,“二十七八岁时想要娶个老婆”,但“后来才知道爱情这事儿烦恼许多”,第一次是听“无聊军队”脑浊唱的,其实这个片子中才是原唱,这首歌曲简直是锦上添花,赋予这个片子更多的摇滚气质。还有片子对那个新事物频频问世的八十年代生动的总结,简直是喜欢怀旧的观众的必看之作啊。还要最后说一句,电影比起王朔的原著,显然要厚重的多,光是那场光怪陆离的时装表演,就将本片的整体意境全面提升了。 这个片子非常适合反复的观看,里面的每一句台词都精彩非常,那种京味的侃,实在是爽在心头。如以下这句: “哥们,今儿晚上节目怎么样?” “这个不能说,您可以自己去看,不过可以透露一点,节目相当粗俗!” “是吗?哎呦!太好了,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4 ) 有首摇滚插曲的歌词


二十七八曾曾经想要娶个老婆

才知爱情本来也有烦恼许多

在书摊上捡回一些猎奇小说

才知道婚姻的事,也有丑恶

电视上的广告时间越来越多

就像你难以把握那黄金时刻

想要做的事情让你无法去做

TM不想做的事情它却 啰哩啰嗦

这 这 这....该怎么样说

 5 ) 哥们儿就喜欢俗的!【精彩台词整理】

影片拍摄上映日期是1989年。当时年幼对那个年代我完全没有多少实体记忆,所以只能凭借当时的影像拼凑我们的父辈们正当好年华时社会上的众生相。上世纪80年代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五讲四美”深入人心,人们思想单纯、心无杂念,人人都爱人民公仆,大街上秩序井然完全归功于每个人的组织纪律性奇强,大家生产劳动积极性格外高涨,喊着口号一丝不苟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指标,争当爱岗标兵且工作原则性极强,走个小后门就成了好大点儿事。像电影里刘美萍作为一个商店买手绢的售货员遇到熟人,最高待遇莫不过“哎,你们买手绢吗?”

与大时代背景不同的一伙儿青年:于观、杨重、马青。我们姑且先按照片中赵老师的说法叫他们“失足青年”。他们没事儿打打小牌、侃侃大山、打打哈哈。以前也总是在《血色浪漫》里听钟跃民提到“顽主”,现在终于对这两个字理解更进一步。表面看着浪费生命、不思进取,但心底却都是纯真乐天、热心善良的小年轻。本着“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宗旨成立了个什么3T公司。

王朔的原著我没读过,故无法评价片子是否忠于原著或是省略了哪些细节。第一感觉电影就像冯小刚的《甲方乙方》的原始版本,3T公司的性质于“好梦一日游”有着颇为微妙的异曲同工之处。没看这个之前觉得《甲方乙方》真叫好,但现在觉得还是《顽主》更值得回味。

一向很喜欢嘴贫但不惹人讨厌的角色,而且最好加上骂人不带脏字。这个片子可好,一下子来了仨:葛优温吞的幽默、张国立的快人快语、梁天的调侃挤兑(从《我爱我家》开始一直很喜欢梁天极富喜感的小眼睛)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丝毫不会让观众对这几个青年生厌。要知道如此性格的角色无论原著本身或是电影只要处理不好,一线之隔很容易就成了“流氓”。

我不是北京人,却对一口“京片子”特有好感,总觉得老北京的韵味是越品越醇的。重新把片子过了一遍,整理记下精彩台词对白,但文字怎么也不如生动的影像来的更有感觉。

【用以存档,仅供参考吧。】

◎一女顾客:“……往哪一坐屁股发沉眼发光跟抽水马桶似的一拉就哗哗喷水,知道你有这特长那中苏谈判请你去得了。外面跟八哥似的,回家怎么一见我就没词儿了?”
马青:“我改。”
女顾客:“改?改屁!除了尿床你这辈子改什么了?”

◎杨重:“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就是踢足球,也许啊一大帮人在那跑来跑去整场都踢不进一个球去,可你还得玩儿命踢,因为观众在玩儿命地喝彩打气。人生就是跑来跑去听别人叫好儿。”

◎马青:“……就杨重享清福啊,每天替人去约会,我要求换工种,跟他换。种田还得休耕呢。”
于观:“咱不是有君子协定在先的吗?你太温柔太多情,让你去办这种业务我不放心。”
马青:“可杨重也不是太监呐!”
于观:“可他懂职业道德,他能跟别人胡扯上一天仍然津津有味,他就有这耐性。你行吗?要是你,你准把这临时工干成全面承包。我不能隔一天让一个丈夫打上门来一回吧。”

◎美萍:“哎,弗洛伊德说当儿子的都想跟自己妈结婚,对吧?”
杨重:“跟我妈结婚那是我爸。我不可能在我爸跟我妈结婚之前先和我妈结婚,错不开啊!”

◎马青:“……我也觉得特空虚,结婚特没劲,找来找去不是找来自己爹就是自己妈。哪像人家外国啊,谁跟谁都能睡觉。人家也方便都有房子,你自个儿有房子吗?家里老有人儿吧。我就特佩服人家外国女的,睡完就完。而且无论怎么睡也不扭着人男的胳膊买这买那。”
美萍特无奈:“杨重,咱们走吧。”
马青:“甭老拉着我们哥们儿,你已经被我接管了……”

◎山寨颁奖仪式入口迎接处。
一男青:“哎,哥们儿今儿有舞会吗?”
于观:“有,那请柬上不都写着吗?”
男青:“我们可经常上当,说有舞会把我们框来了,结果开了半天会什么都没有把我们轰出来了。”
于观:“这回您放心,不但有还是一水儿的Disco。”
男青:“会前有时装表演吗?”
于观:“很精彩的时装表演。”
女青:“舞会有免费饮料吗?”
于观:“有,不过许吃不许带。”
女青:“那还算值。”
于观对在旁的作家宝康:“有什么办法?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它就有‘左中右’。”

◎山寨颁奖大会上,冒牌作家们纷纷发言。
秋风:“草地上,开满鲜花,可牛群来到这里发现的——只是——饲料。”
柳絮:“人们说我的这边儿——是长江,人们又说我的这边儿——是黄河。”片刻沉默后面无表情走下台。

◎林蓓:“无赖,你要是无赖了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宝康:“不对,这无赖的准确意义应该说是‘无所依赖’!”

◎宝康:“你们这哥儿几个里头就数杨重风度最好——深沉!”
杨重:“你骂谁呢你?我知道我傻。”众人大笑。

◎关于“万人大餐厅”的神侃。
候耀华饰的砍爷:“你对目前世界上这情况可能不大了解,无产阶级队伍人民少,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着外国人整天憋足了劲儿干嘛?不就上中国吃来了吗?你看人外国人那肚子。”
于观:“办不了,中国银行从来不为这种‘野鸡项目’担保。”
砍爷转向杨重:“哎,我记着你好像说过你们家有一远亲原来在中国银行一副行长家当过阿姨。”
杨重:“没错儿,你要想拐他们家孩子,我能跟她说说。”

◎赵老师问杨重:“哎,你是哪儿的?也是3T公司的?”
杨重:“我就是一傻“波一”,您甭为我费心。”
赵老师无奈笑答:“哈哈,年轻人总是过低估计自己啊……”

◎赵老师:“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啊”
马青:“我们什么也不干,看看武打录像、玩玩牌、要不就是睡觉。”
赵老师:“找些书看看吧,书是消除烦恼解除寂寞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啊。”
于观:“我们没什么烦恼。从来不看书也就不烦恼了。”

◎于观翻越护栏被交警逮住:
交警:“你怎么从这蹦啊?说你呢,听见没有?”
于观:“说我呢?!”
交警:“你有病啊?”
于观:“对。今儿早上我刚从安定医院跑出来,医生追了我700多里地。”
交警对丁小鲁:“以后像这样的人过马路都得有人领着,行了。哎你们俩什么关系啊?”
于观:“嘿嘿,我是她舅舅。”
丁小鲁:“你怎么不说你是我外甥啊?”

◎杨重:“警察说什么你就听着,别自尊心那么强。就当你还小,你爸骂你一顿。替人家想想,马路上成天站着,除了电线杆子没第三个倒霉的了,钱也不多挣是不是?再不得词儿让人家训训你也太不人道了。他训够你了,自然就把自行车还给你了,毕竟是维持秩序,不是盗贼团伙嘛。”

◎于观对肛门科大夫:“……等等,您该不是那个什么屁眼儿保养方面的行家吧?”
大夫顾客讶异过后:“我对您的措辞很遗憾。”

◎马青接于观老爸的电话。
马青:“喂,找谁?”
于爸:“找于观。”
马青:“于观不在,出去了。”
于爸:“去哪了?”
马青:“你谁啊?问那么多嘛?”
于爸:“你甭问我是谁,于观去哪了?”
马青:“去你妈的!”

◎仨人去医院陪床。
知识分子顾客:“你们怎么坐在这里不去伺候妈妈?我出钞票不是请你们坐在这里休养的啊”
马青:“咱妈刚才拉了坨金子,我们正盘着算怎么分呢。”

【截图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2626976

 6 ) 青春是一剂过猛的药

这部片子是我当时在啃闷片儿年代想看的存货之一,而真正让我在百无聊赖的失眠夜里重新搜索它,却是源于我最近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他跟我提过他喜欢这部电影。 我通常唯一不能把握的也是我唯一需要反思的东西,就是感情。这同样是一个很无趣的故事,质疑爱情,相信爱情,失去爱情。我只是想更深入的了解他,以及我这回的失败原因。我记得第一次见面的尾声部分是他在睡觉,我在他家的床上呆着无聊得要命,然后就发现他房间一共就有一本王朔全集。而说到王朔,王朔的小说有一个特点,你可能看过一次了就不想再看了。你知道那些都是字面上的废话,通篇的废话,但看完又让你一遍一遍的想起,似曾相似,总铭刻入心的感觉。他后来也跟我提过这部电影,只不过我当时没有在意。我过于相信他真正喜欢的就是我们当时的状态,无拘无束,高兴,快乐和简单,进而就觉得这部电影最多也就揭露了这种状态。 而当影片开始的时候我开始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好像我所理解的王朔又回来了,不管是在哪个导演的戏中,那个感觉的存在感总是很强。那是个一本正经开始瓦解,荒谬怪诞开始诞生的年代,无法想象它是我出生的年代。故事是以一个半谎言性质的约会开始的,而结尾又是以一个实实在在虚伪的爱情的破败结束的。爱情是年轻人的终极话题,穿插在这段爱情间的是这一件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年轻人当时的状态,无为生活的哲学以及露骨的朋克范儿。 我开始有些理解为什么他会喜欢这部影片,因为这部片子所阐述的巨大的矛盾,冲突,以及万分隐晦的解决方法,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仍然在经历的。我们在思想上的前进很小,小到甚至一个人从婴儿长成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时,他都在经历同样的事儿。 它所主张的,正是直到今日年轻人们仍须下巨大的决心来抉择的生活方式––just do it 。即我们只需要去把自己的感官打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我们生活真正所需的精神养分。殊不知这样的生活是牺牲大多数人来成全小部分人的,即使这样,大多数人仍然是不明就里。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不是因为精英,而是因为一群这样的不明就里按部就班生活的人。而剩下的人,那些所谓有所觉悟的人,只能把他们的生活当成一个秘密:把摇滚乐地下化,把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地下化。这甚至不是一种反叛,只是一种成熟的必须途径,一种对盛世的讥讽和反语。 我们这个社会所谓正常的年轻人,其实正是最幼稚的一群,最没有经历的一群。没有玩儿过,没有不屑过,没有长大过的一群,精神上永远不会真正独立。在这样的支离破碎的画面和声音中,我看到的是我身边的所有现实的呼声以及抱怨,一部分人的所言所行。有时候你感觉抓住了,你年轻了,但是你又没有。我记得第一次在那所还算有点儿文艺沃土的重点高中边上,那条被我命过名的无名路上,逆风走在那些路旁半人高的杂草旁边,抖抖嗦嗦拿出生平买的第一包烟点上时;或者是拿出cd机播放在二线城市好不容易弄来的打口盘,调到某首最躁的歌儿开始放的时候;抑或是高三的某个冬夜,满手铅笔的黑色,没命的在美院旁边的小道上奔跑的时候,就像濒死的病人突然深吸一口气活过来一般,我当时已一种稚嫩的方式,感觉自己回到了真正的生活里。但这仅仅是吸了一小口的氧气,就像没烟抽的时候捡到的一个烟屁,根本无济于事。 而后来我发现,甚至是我能乖巧的扮演一个叛逆得不让家人讨厌的女儿的角色时,更甚当我开始迟钝的在大学开始本该高中过的没心没肺的脏范儿的生活时,当我开始大胆投入某场恋爱或者某场摇滚演出时,那种感觉依然还是那一小口氧气,没有再多了,也不可能做得更多,我以及我们都不可能。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真的一直死磕下去的,不管是为了艺术,音乐,文学,还是收废品或者是捡垃圾。当目睹他们真的为之死磕的时候,我们这些小众的围观者眼里竟是深深的害怕神色。我们鼓足勇气,挺起胸,朝他们走近,然后再近一些,并告诉自己,我们接触到了真正的生活,他们是无序混乱,所以是美的,是艺术。但是我们心底又越发清楚了:我们不是那样的人。 这样的情形让我们纠结,因为在真正的死磕者看来这个世界井然有序,安静美好,并不是我们眼中的漩涡和混乱。我们之所以那么认为,是因为我们不安心生活在虚伪中,却又不敢死真的磕下去,因而困顿,质疑和抓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感情上一直纠结,我们必须要把这样青春不安情绪实体化,我们需要一个有致命吸引力而又危险的东西来排解我们在生活上碰到的矛盾,而对于年轻生命来说,我们碰到最大的矛盾就是爱情。马晓晴演的姑娘清楚的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内部原理,最后导致她投身“失足青年”的圈子。而这个矛盾的外部体现,则表现在张国立那段爱情中,这是纠结人群跟社会的矛盾。 早上洗澡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这些,茅塞顿开,悄悄把手指上的戒指从中指挪到了食指。这是个说不清的感受。我知道我永远不是那种人,最多最多做到吸一两口氧气,而他也只是比我更加接近混沌而已,所以才会欣赏这样的作品。我们依然在悄然挣扎并且也许以后也永远无法这种挣扎。只是,看一看这部电影,知道我们为了什么而战,知道我们那些忡忡不安的生活的起源,以及知道青春只是一剂过猛的药是件好事儿。青春它矫枉过正,它能保证你在多年以后至少会是那个拥有回忆的人。 ----------- 依然感谢生活中所有被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苦难

 短评

张国立演的于观跟他爹说:“我怎么就那么不顺您的眼呢?我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上大街上游行去……”结果这电影上映以后第二年就……

7分钟前
  • 胡不喜²⁰²³ ™
  • 力荐

您甭提我操心 我就一傻波依

10分钟前
  • an@nt
  • 还行

真好,奇怪这样的片居然不是禁片。那颁奖的段子真赞啊。

12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那时德育叫兽赵老师就已经口出“杯具”了

13分钟前
  • 米拉之落
  • 推荐

张国立真帅。那时候的北京啊

15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T台秀那段拍的是好,但跟影片结构其实没多大关系,没必要过高赞扬。想想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各种元素齐聚一堂,其实也算是多元化吧,虽然让人迷茫也让人困惑,但总比一言堂好。这片反映出的青年的生存状态的确很大程度上能够注解第二年的事件。专家教授看来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不是个好词儿了。

20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北京男的永远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 没有厚实的肩膀 却甘愿让他们把头埋自己怀里感受温存

22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推荐

感觉是前冯小刚时代的代表作啊,那时候就兴这个,《顽主》是始作俑者,冯都是跟风的。

25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BGM强烈好评

28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现代派?!跟她侃尼采~~!

30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有人说 你非得要有时代记忆才能欣赏这样的片子 那我觉得你想象力也差了点吧 别的时代的艺术作品你还看不看了

35分钟前
  • Dr. Tardis
  • 力荐

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38分钟前
  • Zephyrance
  • 力荐

颁奖礼上时装走秀的一段简直是神来之笔!!

42分钟前
  • mOco
  • 推荐

我觉得这个才CULT

43分钟前
  • 疯狂魔术师┃星学深似海
  • 力荐

80年代太强悍:社会青年张嘴就是弗洛伊德尼采、扔一石头能砸中10个诗人、时装秀如意识形态大联欢;这么多年过去,社会的人际架构未变,一曲国产摇滚吼出的仍是心声,混混青年太可爱,能把叫兽玩死,“逻辑不对啊,你们应该痛苦”“可是我们不痛苦”,这种代沟和偏见至今无法消弭。

4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拍的太漂亮了,就中间搞得那个TTT颁奖典礼那个舞台走秀,穿越时空和年代的那个想法就太棒了。从地主和阔太碰撞农民,红卫兵碰撞古代人,八路碰撞国民党,老财主摇头感慨现代时装风格,到老农民学跳霹雳舞,到后来的大家手拉手消除了葛洪隔阂和界限一起跳“的士高”的这个点子,简直是绝了!

50分钟前
  • 油尖旺金毛玲
  • 力荐

很牛逼的一部电影。时装表演上,讽刺大会上,比现在那些磨叽的电影好太多。那时的摇滚乐也很牛逼呀,现在的小P孩还呻吟什么

5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中间那段时装秀,现在看来惊为天人。八十年代的电影自由度也可见一斑

56分钟前
  • 黑左。
  • 力荐

马晓晴跟张国立聊天的那场戏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以后拍电影可再也没这场地了。

59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张国立的牛仔小热裤

1小时前
  • 王神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