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HD中字

主演:查宁·塔图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雷·帕克,西耶娜·米勒,马龙·韦恩斯,李秉宪,瑞秋·尼科尔斯,丹尼斯·奎德,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萨伊德·塔格马奥,阿诺德·沃斯洛,乔纳森·普雷斯,格里高利·菲托西,里奥·霍华德,卡罗莱娜·科库娃,大卫·莫瑞,凯文·J·奥康纳,布兰登·司徒,迈克尔·本耶尔,彼得·布雷特曼耶,迈克尔·布罗德里克,伊莲娜 伊凡杰洛,雅克·弗朗茨,波顿·佩雷兹,鲍勃·洪诺,阿什利·萨默斯,古纳尔·怀特,邓肯·布拉沃,查尔斯·豪尔顿,肯·托马斯,Frederic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2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3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4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5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6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3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4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5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6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7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8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19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近未来,武器研发集团MARS的创始人詹姆斯•麦库伦(Christopher Eccleston 饰)发明了名为“纳罗脉”的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吞噬掉挡路的敌人,威力巨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武器研究所对此颇感兴趣,向MARS集团购买了四颗纳罗脉弹头。运送途中,护卫队遭到一伙高科技武装分子的袭击。在弹头即将被抢去之际,另一组神秘人马阻止了武装分子的计划,并解救了护卫队仅剩的两名成员公爵(钱宁•塔图姆Channing Tatum 饰)和开伞索(Marlon Wayans 饰)。  解救公爵的正是霍克将军(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 饰)所统率的特种部队,公爵和开伞索请求加入该部队,以血前耻。另一方面,阴谋夺取弹头的幕后黑手正是麦库伦,他企图从NATO榨取巨额资金以支持他的研究,继而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一场正邪较量就此展开……谎言屋第一季化学课实习医生格蕾 第十一季非常24小时地狱奶奶柔美的细胞小将 第二季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说想结婚给小酒馆女子喝高杯酒调包富少的逆袭旗袍旗袍踮起脚尖去爱你遗孀秘闻非天非地泰坦 第三季谋杀大厦海豹突击队 第四季飞行的魔术最危险游戏第一季左耳2023玛雅魅力戏王之王戴安娜2013美国谍梦第一季坏爸爸2018大陆版左撇子女人金滩有缘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樵夫·廖俊波陪你到世界之巅魔骷髅关键第四号城里城外东北人西点店为了触摸青野同学,所以我想死二重奏昆仑神宫吾辈本如斯我的伦勃朗现场清理人第二季黑人小姐速写喜剧第一季裂缝娜巴特飞天舞2000

 长篇影评

 1 ) For He's A Jolly Good Fellow

 1 这是特效片,请不要在意什么剧情。你只要知道这是“美国的正义,战胜了有魅力的邪恶组织”就可以了。这基本也是原作动画版每个单元(或者集)的一贯剧情套路,毕竟原作是用来推销玩具的标准商业儿童向动画。

2 我找到了很多看动画片的感觉。剧情正统,人物鲜明,场景和机械设定充分体现了G.I.JOE特色的优雅而夸张的近未来科幻风格。至少我认出了不少照搬玩具原设计的载具和角色设定,比如说,片子里的敌人杂兵虽然因为戴了个骷髅脸头盔,而被人诟病为造型太像星球大战……但那其实是忠实地还原了系列玩具里的眼镜蛇杂兵中的精锐,“VIPER”的造型。

3 本片最耀眼的主要角色,非男爵夫人莫属。黑色长发的、戴眼镜的、穿紧身皮装的漂亮御姐从片子的开头一直打到结尾……谁还能要求更多?
    
    不过原著动画中,男爵夫人的看家本领可不是拿着一把犯规的高斯手枪扫射……她的专长本是诡计和易容……在动画里,她本是迪斯特罗的青梅竹马兼眼镜蛇的首席情报官。她的男爵夫人外号也不是和什么“丹尼尔男爵”之类人结婚弄到的——她是继承自父亲的爵位……没记错的话,她的父亲是个苏格兰男爵,因为暗地支持越共所以被美军在越南干掉了,而当时恰好迪斯特罗的父亲带着儿子去越南做军火生意而与趴在父亲尸身上痛哭的小女孩相遇。上一代迪斯特罗一看,这是咱苏格兰人,我得管管啊,于是就收养了男爵夫人。结果男爵夫人和迪斯特罗一起长大,结果俩人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野心家,一起成长为一对合格的恐怖分子……

     而且在原作中,男爵夫人跟杜克(公爵)半点关系都没有……跟男爵夫人有关系的男人,除了迪斯特罗和眼镜蛇指挥官之外,还有一个是特种部队高管之一的火石……特别是漫画版,火石因为失去心上人杰伊小姐而变得自暴自弃黑暗颓废的时候,火石居然和敌对的眼镜蛇组织的男爵夫人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了……动画版里,火石只是在训练杜克的时候露了几面,而且很壮汉……呜呜呜呜,那个杰伊活着的时候冷静潇洒的英国绅士哪去了?那个杰伊死了以后自我折磨颓废暴虐的黑暗英雄哪去了……我的火石啊,怨念……

4 影片以迪斯特罗家族那著名的 铁面具 历史作为开篇,真是太给
迪斯特罗面子了。但电影里这个无良商人实在是比原作中的迪斯特罗差远了。原作中的迪斯特罗,那是个多么聪明高贵而又狡诈腹黑的魅力角色啊,堪称眼镜蛇组织里的司马仲达。而本片把他写成这么个小人,实在是太丑化他了……而且原作中,迪斯特罗之所以戴上家传的铁面具(有时候是金面具,比如他穿卫队装或豹皮装),是因为他遵循那个军火商家族的传统,这个原本的刑具约束着代代迪斯特罗族长,提醒他们所身负的耻辱和荣耀,责任和坚持。
另外,迪斯特罗的卫队为什么是VIPER!!!而不是钢铁卫队!!!严重抗议。

5 这里的扎坦实在太糟糕了。原作中扎坦的是个皮肤会变色的伪装大师,雇佣兵精英和敢死队领导者。是个血腥而阴森的,说话怪声怪气的充满邪恶魅力的能打人。但这里的扎坦纯粹就是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壮汉……他要是不变那两下装,我还真认不出这是扎坦来!而且居然把封面女郎一刀捅死了……我谢谢你啊扎坦,这片一共才几个女性角色有几句戏份啊,你居然还不怜香惜玉,这么利落就送她领便当去了……

但扎坦也有亮点。那就是他在电影中几次出场吹的口哨……这首曲子名字叫For He's A Jolly Good Fellow……据说是有史以来流传最广的英文歌曲中,居然能排名第二(排名第一是生日快乐歌,第三是友谊地久天长)…………为什么我就是没听过这个第二,为什么?是我孤陋寡闻还是大家都不知道?

6 巴黎追车,确实是这个电影里特效最好,感官冲击最强烈的段落。看得人心潮澎湃,血脉喷张,一个字:爽。因为这一段的存在,所以强烈建议你们能去电影院看的就去电影院看……这一段不在大屏幕看,实在太浪费了。

7 关于霍克将军。霍克将军的玩具我还买过国二版的……就是背喷气背包,拿两把无弹壳连装冲锋枪轮的造型(这枪在电影里出现过,就是配给那单兵装甲的枪)。所以当初我看到漫画版全家福,霍克是坐轮椅的,就感觉很奇怪……我没看到漫画里霍克致残的情节,所以今天这电影算是回答了我的疑问。
不过这个霍克将军,实在是有点脸谱……你看看所有美军出现参演过的片子里,都有一个类似于巴顿将军,或者是“公牛”哈尔西之类叼着雪茄,走路像螃蟹的英雄人物,扮演着“慧眼识人——知人善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登高一呼,一呼百应——给屏幕里的主角添麻烦——为屏幕里的主角加油——主角成功时在作战指挥部带头喊乌拉”的角色。

8 关于那个单兵铠甲……我依稀记得G.I.JOE SIGMA 6里有这方面的尝试。但我S6看的不多,所以不好确认。最近的科幻打片儿里,外骨骼动力铠甲之类玩意的出现率明显增多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现实的影响…………不过正因为有这玩意的帮助,那场追车戏才真是让人看得很过瘾,跑步追汽车,像纵版射击一样躲子弹和障碍物,多好玩啊。

暂时只想到这些…………反正你们谁要是想看个爽快的科幻打片,就点这个吧。

 2 ) 《特种部队》:真人版卡通大片

文/梦见乌鸦

 

     2009年好莱坞的暑期大战可谓热闹纷呈,从一部提前登陆全球影迷个人电脑的《金刚狼》开始,正式拉开了帷幕,而这部《特种部队》算是暑期档电影的最后一炮了,这一炮到底有没有起到拔营起寨、鸣金收兵的效果,恐怕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起码个人认为,这一炮打得很响。

   

   看这部电影之前,还要取决于观众用什么眼光欣赏本片,因为这部有着糟烂剧情和脸谱化人物的动作片在某些影评人眼里不值一提。但如果你仅以一部消暑大片的眼光来欣赏本片的话,俺在这里可以保证,《特种部队》可以100%满足你那种辛辣美味的快餐口味。


    说起特种部队(G.I.JOE),不得不提他们的始作俑者——世界著名的玩具公司“孩之宝”(Hasbro)。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哪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愿意抱着芭比娃娃满地乱跑,于是孩之宝公司给了这些男孩子玩公仔的机会,特种部队系列玩偶就是在这样的千呼万唤的情况下下孕育而生。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特种部队系列玩偶已经在美国小男孩手中风靡一时,不过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小孩真正了解到特种部队还得托那部同名动画片的福。作为孩之宝公司的招牌菜,《特种部队》的地位不亚于他的同门师兄《变形金刚》,二者渊源颇深。可在中国《特种部队》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基本上等同于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想与《变形金刚》争夺国内80后心中动画宝座,前者差距明显。这一点也表明了不管《特种部队》真人版电影在美国那边炒的鸡犬升天,而这厢本片顶多算是一个怀旧致敬电影,一部普通的美国大片。


    要说本片是一部好电影恐怕会遭致一堆白眼,因为电影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无法达到一个好电影的标准。《特种部队》剧情单纯的有些可笑,人物基本等同于卡通片,而且在1.7亿“有限”资金的支撑下,连场的动作场面和CG镜头还不如《光晕》的游戏开场动画。但为什么他可以算得上一部标准的娱乐大片呢,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电影具备一部了动作片所拥有的一切娱乐元素,集打斗、爆炸、阴谋、搞笑、香车、美女于一身,标准的快餐口味。


    本片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个字——猛,从开场眼镜蛇部队开飞机劫持美国大兵,一直到结尾处海底城大战,电影可以说在120分钟内的时间里是打出一片天下的。由于本片改编自动画片,所以我们在片中看到了以往只能在卡通片里才能看到的场面,飞机追的导弹满天跑、人追着汽车满街窜,多如牛毛的潜艇海底互殴,与其说它是一部动作片,倒不如认为其是一部反传统的科幻电影。电影抛弃了以往动作片中传统的平面作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火爆的海陆空联合大作战。动作场面的立体化带给了我们火爆的视觉冲击,明快的节奏,也避免了单一动作场面所带来的审美疲劳。几乎从头打到尾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让我们轻松的把大脑留在家中,用自己的脆弱的感官来享受影院里劲爆的音响效果,视听震撼享受超值。对于这样一部众多帅哥美女领衔主“打”的电影,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爽”,尤其是影片中巴黎街头大追逐,场面华丽,节奏超快,一气呵成,绝对算得上一出加长版的电子游戏,如果你正处于一个玩电子游戏的年龄,本片不容错过。


    本片可以极度满足你饥饿的视听享受,但你想要在其他方面寻找一些心灵的口粮,恐怕你要挨饿了。这部电影由于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动作场面,使得电影在剧情和人物方面的功课明显不及格。《特种部队》的剧情简单到可怕,用四枚纳米虫弹头串起来的故事就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当动作场面间断的时候,单薄的情节给了大家一个去洗手间的好机会,同样也为消化那连场的动作戏份提供了一个回味的空间。而本片的人物也尽可能的做到平面化。由于来源于卡通人物,片中人物刻画和对白也极力做到卡通化,双方几位主要人物留给我们的印象有限,相反却给了我们回忆老版动画片的欲望。插科打诨的台词可以为紧张动作场面添油加醋,但这样的佐料在片中少之又少。因此本片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三明治,美味可口,但回味有限。


    《特种部队》的导演是史提芬·索莫斯,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这位视觉系的大导,从最开始的《极度深寒》到后来的《木乃伊》系列,每一部作品都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包括那部有点审美疲劳的《范海辛》。而本片史提芬·索莫斯为我们贡献了其从影生涯中最火爆的动作大戏,那种从头干到尾的爽快。尽管连场的动作场面和CG效果令本片在不算宽裕的资金支持下部分场面显得有写“狗血”,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作为一部卡通玩具副产品的电影,这种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卡通”大片要的就是这种连串的火爆,管他什么剧情人物,统统抛在脑后。


    总体来说,本片无异于一部真人版卡通电影,凭其能力距离与《变形金刚》分庭抗礼的形势还十万八千里之遥。但如果你把他当做一份消暑快餐,电影还是令你在120分钟的时间里得到超值的视听享受。有时候看电影不能要求太高,要求过高了,电影也就没的看了。

 3 ) 看谁的都不如看他们的

“看我们的”,恐怕这部自1992进入大陆的“孩之宝”旗下玩具动画给当年的中国孩子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这句台词了。伴随着那各显神通的正邪双方,琳琅满目的酷炫武器装备,上天入地的火爆大战,匪夷所思的故事剧情,“G.I.JOE”(特种部队)就此疯魔整一代人,同“变形金刚”一样烙刻在我们这代人的心头,成了岁月的记忆,收藏的秘密。随着真人版大电影的上映,所有尘封的情结倾巢出动,与银幕上的每分每秒形成共鸣。熟知的人物,绚烂的特效场面,悬念迭生高潮不断的情节,已使当年的粉丝欢呼雀跃,尽管在人设剧情上与原作多有不同,但并不妨碍其电影本身成为好莱坞商业娱乐大片的一部典型性教材。

跟今年已经上映的几部科幻动作巨制一样,本片1.7亿美元的投资(赶超《变形金刚1》的1.5亿投资)也用在了刀刃上,真金白银的特效场面足够让人叹服。开场的“纳米弹头”已经在军火商迪斯特罗那里初显威力,为全片引入了线索。紧接着的弹头争夺战带来了第一个高潮,“眼镜蛇”的主力之一“男爵夫人”利落登场,性感迷人的身姿下更是矫健的身手与之匹配,将原作中那位人气极高的蛇蝎美人完全还原到大银幕之上。相比较而言,“杜克”(公爵)的角色塑造则是多少有些羸弱,因为在设定上与“男爵夫人”那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总让人觉得没有在动画中那么果敢勇猛。而同伴里巴克就完全是原作的调调了,插科打诨搞笑之极,成为众多人物中的超级笑弹。接下来的就是典型的好莱坞套路了,两位大兵被召入“G.I.JOE”,来到其位于埃及沙漠的秘密基地,接受地狱式的培训,期间给特种部队的总部来了个大亮相全展示,而他们也逐渐融入到新的战斗团队中,并觉察到迪斯特罗同“眼镜蛇”的阴谋。另一方面,迪斯特罗为了夺回“纳米弹头”派出“男爵夫人”,“白幽灵”以及伪装大师扎坦潜入“G.I.JOE”总部,一场大战随即展开。平心而论,在经过了《星际迷航》恢宏大气的宇宙大战场面,《终结者2018》不惜血本的狂轰滥炸,《变形金刚2》令人喘不过气的机械乱斗之后,《特种部队》的特效动作场面是不是还能让影迷如痴如醉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之前几部巨制已经将当今的特效场面大大升级,但本片的创意还是令人赞许 有加的,并且更丰富更立体。从冷兵器的近身格斗,到枪械导弹的远程交兵,再到巴黎街头的超级追逐战以及片尾的海底激战,都具备足够的看点和说服力,像纳米弹头摧毁巴黎铁塔还多少有向动画致敬的成分(动画版“分子转移机”中也有摧毁巴黎铁塔情节),而依托于近未来武器发展的设定本来就是原作的强项之一,这点在电影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超动能装甲,纳米弹头(此概念在《JASON X》中曾出现),战斗飞行器,夜鸦战机,飞鲨潜艇等,极大拓展细化了战斗空间,使之跃升至新的层次,也在一众同类影片中打出了自己的王牌。无怪乎连当今现实世界的美军都惊呼,影片中所展现的眼花缭乱的各式超级兵器都将是未来开发的项目,而电影等于提前为未来武器发展做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模式定位。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则是高空速降的情节,彷佛近几年成为了好莱坞动作大片的一个经典设置了,想想去年的《钢铁侠》试飞和最终战斗,今年的《星际迷航》寇克与苏鲁从太空速降到罗姆伦人的钻井平台,《变2》中的擎天柱上海亮相,再到本集中里巴克从太空中逃出被纳米虫侵蚀的夜鸦战机,这一模式更是被发扬光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可以坐等围观下一个牛逼的速降达人了。

但影片由于对原作人设与故事关系做了较大改动,恐怕也会同《变形金刚》一样遭受来自老派粉丝的诟病同指责。同为“孩之宝”的当家玩具系列,《特种部队》早在《变》之前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动画,并间接影响了《变形金刚》系列玩具的诞生。两年前《变》一经上映,就有不少老粉丝对其基本造型的改变以及故事关系的变动大为不满,其实这也是如今制作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将这些昔日经典搬上大银幕,究竟要如何移植才能满足老粉丝?另一方面,针对新生代的迷友和观影口味,又不能一味照搬原作架构,左右为难之间只有来回取舍,但求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局面。说回本片,改动无非来自两点:一是人物关系,二是人设造型。杜克同“男爵夫人”其实在原作中并无关系,一个是铁血爱国的勇猛大兵,一个则是出身于英国贵族,日后成为激进学生,并结识了迪斯特罗后加入“眼镜蛇”。而在本片,此二位摇身变成昔日情侣,后者的弟弟还成为两人关系破裂的关键人物,更离奇的是弟弟竟成为我等敬仰的“指挥官”大人,再加上“白幽灵”同“蛇眼”的过去(原作中两人其实以前是战友,并非打小学艺,杀师傅也非“白幽灵”所为),老粉丝恐怕真的要头疼了。如此纠结的关系着实体现出编剧们的魄力与创意,至于原作中跟“男爵夫人”出双入对日后还成婚生子的“迪斯特罗”反倒成了“第三者”,而他本人跟“指挥官”的关系也多少颠覆了原作的设定。不知道日后的续集中是不是还会出现更多离奇的新关系设定,如果实在看不过眼,权当是一条新时间线中发生的事情吧。不过说到人设,受害最大的还是“眼镜蛇”一方。虽然“指挥官”跟迪斯特罗在片尾多少开始恢复了些原作中面具双煞的本色,但估计完全遵照动漫中那极其具有怀古神秘感的邪恶冷酷形象可能性不大;至于伪装大师“扎坦”更是无甚特色,看过原作的朋友恐怕很难忘却他那迷彩脸一般的造型,而《木乃伊》中的“大祭司”真是一点神髓都没继承啊,除了哼哼小曲翘翘二郎腿冷笑之外,都令人难以认同。“白幽灵”同“男爵夫人”倒是几近沿袭了原作设定,但最经典的“眼镜蛇士兵”们就使人哭笑不得了,简直是“黑武士”山寨货。至于“特种部队”一方,此次出场人物还算过关,除却“公爵”看上去与原作人物多少有些不搭外还算能接受。纵观近几年翻拍自游戏动漫的电影,对人设做改动已是家常便饭,使其符合现今审美情趣也能理解,但千万别舍弃原作神韵,最终落得一个新迷友不接受老粉丝不待见的尴尬境地就不好了。

同《变形金刚》一样,本片也不是打算拍个一两集便了事。本集已经为续集和接下来的系列埋下了伏笔和线索。第一,“指挥官”与“迪斯特罗”肯定将脱逃大狱,集结新的“眼镜蛇”部队兴风作浪。第二,扎坦已经成功伪装成美国总统,续集必将成为巨大隐患或是故事的起端。第三,“男爵夫人”可能将再度成为“眼镜蛇”成员,因为本集已经知道弟弟就是“指挥官”,亲情难以抛舍。原作中的她也是几度与迪斯特罗曾阴谋篡权未果最终退出“眼镜蛇”。第四,一些新角色将陆续加入。众多形色各异的角色本身就是《特种部队》原作的一大卖点,至于谁会出现,那就得看制片方跟导演的意思了。不过本集中出现了《木乃伊》系列男主角布兰登•弗雷泽客串Gung Ho(火石),也许在下集中他的戏份会增加也说不定。第五,情节上向原作致敬并借鉴的段落可能会增多,原作中那些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篇篇都很精彩,不管用哪段都一定能保证电影的精彩程度,这么巨大的资源估计剧组不会轻易放过,相信很多粉丝也极其热烈盼望某些经典场景的映画化吧。

当《变形金刚》已经开始有点儿走火入魔的时候,《特种部队》开辟了另外一条蹊径,纠结不要紧,乱斗也不要紧,但要有一颗淡定的心,千万别失控千万别唯技术论。就像“特种部队”那帮超级大兵动不动就叫唤“看我们的”一样,看谁的都不如去看看他们,是啊,总比看脑残跟弱智的强,娱乐,大片,还不就是这回事儿吗?


网易娱乐专稿
http://ent.163.com/09/0810/14/5GC43F6K00031NJO.html

 4 ) 《特种部队》27年回望 与《变形金刚》师出同门

网易娱乐专稿

图文并茂版:http://ent.163.com/09/0730/15/5FFU0SQI00031NJO.html


即将上映的《特种部队:眼镜蛇崛起》势必将在全球范围再度刮起一阵G.I.JOE旋风。作为“孩之宝”旗下与《变形金刚》同门同宗的另一传奇经典玩具系列,自1982年起就被搬上荧屏,从此延伸出一整套G.I.JOE庞大的影视系列与玩偶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也引进了《特种部队》动画,成为无数“70后”“80后”的挚爱。值此真人版电影上映之际,特与诸君一同回顾这一经典传奇的发展历程!


诞生篇

首先,我们先说说G.I.Joe这个名字的由来。G.I.Joe(Government Issue)在美国俚语和口语中指代美国大兵,漫画家David Breger在二战期间为美国军事杂志所创作的漫画中就使用了这个词汇。在这之后,就陆续有玩具厂商使用此名称生产发行各种兵人玩具,而大名鼎鼎的“孩之宝”公司(HASBRO)在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的质问与提点下于1964年开始制作和发行名为G.I.Joe的军事主题玩具人偶,但显然他们没想到利用更多的艺术手段进行大力推广。

时间一转眼步入80年代,此时的情况与早年大不相同,市场对于玩具消费和需求正呈现出新的态势,而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文化产品的周边价值。为了进一步的推广自家G.I.Joe系列玩具,“孩之宝”决定与漫画界大鳄“MARVEL”(惊奇漫画)合作,在其的漫画杂志上连载以G.I.Joe系列玩具为主题的漫画作品。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特种部队》最早的动漫雏形。

跟很多受欢迎的漫画要被改编成动画或者电影一样,“孩之宝”也不是没有动过这个心。当时他们旗下的另一款经典玩具系列“变形金刚”此时也没有开始动画化,这就是说,此前还没有先例用于借鉴和参考,加之考虑到市场的占有率以及动画制作成本的因素,“G.I.Joe”只被制作出了几段动画产品广告用于宣传展示。但之后发生的事情,谁都没有预料到。广告播出后,各地的G.I.Joe玩具和漫画都被抢购一空,加之“孩之宝”适时的推出新款式,G.I.Joe在全美不断升温,人们彷佛一下子对这些不到十公分的小人儿着了魔,从小男孩到御宅族再到中产白领,人人都以拥有G.I.Joe的产品而沾沾自喜。

看到如此火爆的景象,身为玩具厂商的“孩之宝”当然坐不住了。随着新广告和新款式的不断发行,G.I.Joe显然已在大众那里赚足了人气,将其拍成TV动画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1983年,“孩之宝”联同Sunbow Productions和Marvel Productions,先推出了一套有5集的TV动画《The M.A.S.S Device》 ,第二年又再度推出另外一套也是五集的《The Revenge of Cobra》(眼镜蛇的复仇),均受到了热烈追捧。自此,G.I.Joe的电视系列动画正式诞生,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发展篇

从84-86短短的三年间,G.I.Joe共被制作成了两季长篇TV动画(不含那两套各五集动画)。第一季60集,包含了一套5集单元系列-《The Pyramids of Darkness》(黑暗金字塔)。第二季约为60集,其中也包含了一套五集单元系列《Arise, Serpentor, Arise!》(蛇王诞生)。这使整个G.I.Joe的动画系列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巅峰,也是迄今为止G.I.Joe动漫作品中最为基础经典的时期。
随着新式美国动漫时代的来临,刚刚步入黄金期的DIC Animation 系列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一部分受众群开始被更丰富多元的作品所吸引,G.I.Joe的玩具销量和收视率开始下降,为了挽回颓势和延续奇迹,作为将启承TV动画版第三季的《G.I.JOE :THE MOVIE》(特种部队大电影)于1987年诞生。但是出于票房因素等的考虑,“孩之宝”并没将此片直接推向电影院线公映,转而采取录像带形式发行,并于当年在电视上被切割成五集作为单元剧播放。大电影在剧情的设置上更加匪夷所思,将“眼镜蛇”组织的来历与远古地球超级种族-蜥蜴人挂钩,整体风格更显诡异奇幻。上映后褒贬不一,但显然影响到了其雄心勃勃的第三季发展计划,在一连串不利消息的刺激下,最终“孩之宝”与两位合作伙伴分道扬镳,第三季动画也再不见踪影,成为无数粉丝心中无法实现的遗憾美梦。

直到1989年,DIC Animation配合“孩之宝”多款G.I.Joe新玩具推出了新版动画系列。很多粉丝称这版动画系列为“廉价版”,因为相对于之前“孩之宝”等几家合力打造的那个经典版(成本高昂,制作精良,设定庞大),这个新版无论从画面上还是故事上,都差强人意。第一季廉价版动画也包含了五集单元剧-《Operation Dragonfire》(龙火行动),而在之后的1990-91年,又先后推出了两季共40集的动画。到此,G.I.Joe系列TV动画就算告一段落,虽然此后陆续有相关作品问世,但在很多铁杆粉丝看来,这个系列真的算完结了。虽然现在看来,G.I.Joe的故事比较模式化单一化---基本情节就是神勇无比的特种部队与邪恶妄图征服世界的“眼镜蛇”组织之间的战斗。但是在细节上的创意以及极具老派科技感的各种武器设定,众多形色各异的人物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该动画的成功之处。

此后,零星有一些别家改编的动画作品相继问世。2004年的《G.I.Joe: Valor vs. Venom》,这是一部80分钟长的CG动画影片,除却用上些新技术之外,并无甚新意。2006年,一部名为《G.I.Joe: Sigma 6》的TV版动画开始上映,虽然沿用了老版的经典设定和故事线索,但是整个风格已经与以往相去甚远,使用的玩具原型也非3.75英寸,看着那些更加日化的人物和索然无味的画面,不知道死忠粉丝们会做何感想。09年伊始,G.I.Joe的老东家“孩之宝”宣布面向成人影迷推出迷你动画系列《G.I. Joe: Resolute》,将要通过卡通频道的Adult Swim电视频道和网络播出。该系列将基于经典的G.I. Joe故事,孩之宝为这部新故事创作了60分钟的动画内容,并将作为11集的剧集播出。这一举措联同即将上映的真人版电影,被视为“孩之宝”可能将全面复兴G.I.Joe的信号,当年并没有明朗结局的动画版或许将在一个新的舞台上延续他的传奇。

说到真人版电影,其实早在2003年,孩之宝公司就与好莱坞一些电影公司进行过接洽,当时正值全球兴起怀古动漫的翻拍之风,但鉴于当时全球因为伊拉克战争而掀起的反战浪潮,如果拍摄一部这样以“美国大兵”主角的影片恐怕会遭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随即搁置。但双方将目光投向了“变形金刚”,开始真人版电影的筹备。直到《变形金刚》在2007年的全面成功,双方这才下定决心将G.I.Joe也搬上大银幕。

最后我们必须说一说G.I.Joe与中国粉丝的不解之缘。1992年,由当时广西电视台引进,广东话剧团配音的《特种部队》在国内上映,成为很多“70后”“80后”朋友的大爱。当年国内所播放过的这套G.I.Joe动画,起源于1982年推出的第三代G.I.Joe玩偶——《G.I. Joe: A Real American Hero》。第一次引进的主干剧集来自美国版第一季60集加上83,84年的那两个内含单元剧10集。后来再度引进的《特种部队之再显神通》则综合了86年的30集,和廉价版第一季。所以说国内粉丝看到的也基本上是G.I.Joe动画系列最为经典的部分,而那句“捍卫人类的自由,打击欲统治地球的恐怖组织‘眼镜蛇’!”的口号至今仍是很多大男孩的美好 记忆。

人物篇

G.I.Joe动画前后出场人物众多,形象各异,各具神通,其主要出场人物多达百位。这也是动画系列最为吸引人的一个独到之处,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通过国代版玩具的人物图和真人电影主要人物图将一部分最具人气耳熟能详的角色做一个简单罗列。(http://ent.163.com/09/0730/15/5FFU0SQI00031NJO_3.html)看图请移步此浏览~



玩具篇

G.I.Joe的动画影视系列本就是脱胎于玩具人偶,在诞生篇中我们已经提到,“孩之宝”在1964年就推出了以G.I.Joe命名的可动玩具人偶系列,但并不是我们今天熟知的那些人物,玩具的形象多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军的陆军战士、水手、海军、空军飞行员等。尺寸也是1:6的比例,并非后来国内玩家接触到的3.75英寸系列。 但随着之后到来的反战浪潮,民权运动以及生产成本的增加,从1976年起,1:6比例的G.I.Joe便不再生产,3.75英寸系列开始一统天下。这期间英国版本的G.I.Joe产品,即Action Man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发展出一套独有的英伦风格大兵系列,也算是G.I.Joe美版之外的一个新门派吧。
伴随着80年代开始热播的G.I.Joe动画,3.75英寸的可动玩偶热遍全球。这里要特别说说“国代版”-即通过“孩之宝”授权,但由我国代理商在大陆发行的G.I.Joe玩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多是由一些广东的外单加工厂流出,由于使用散乱的部件拼凑而成,所以都显得粗糙无比。但依旧获得了各地孩子们的追捧,同时也为日后G.I.Joe动画的大热打下了基础。直到1992年,正式的国代版玩具才姗姗来迟。这期间除却大量发行了经典3.75英寸的人偶和相关武器车载之外,也发行过12英寸的大型人偶,被称为“名将系列”。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代版基本停止发行。而当年的那批粉丝在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后,又反过来四处收集自己童年心爱的玩具,一时间在国内也有一批达人级收藏玩家出现,并且也会定期交流组织活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孩之宝”曾再度推出1:6的G.I.Joe系列“Classic Collection”(经典收藏版),锁定的消费群就是60年代那批老玩家。2000年后,“孩之宝”对大型1:6人偶的制作已经力不从心,技术上的落后使他们将大型玩偶的制作交给另外一家美国玩具界大佬“SIDESHOW”,此次真人版电影的1:6人偶皆由后者制作。2007年,“孩之宝”不负众望推出了3.75英寸的25周年纪念版,人设全部遵从老版,也算给了广大G.I.Joe粉丝们一个交代。
此外,G.I.Joe的漫画系列也是蔚为庞大。九十年代推出的《特种部队vs变形金刚》系列更是点燃了粉丝们的热情,一场穿越大战甚是精彩。而1990年在FC平台上发行的G.I.Joe游戏和1992年由日本游戏大拿KONAMI发行的街机游戏《眼镜蛇指挥官的野望》也是很多朋友的心头好,即将上映的真人电影版游戏更是涵盖了现今所有的主流游戏平台。

 5 ) 你就是个牛逼!

他们看的时候兴高采烈,看好了评分了,这个时候要讲究文化了内涵了剧情了人物刻画了深度了层次了。不这样不足以突出自己的修养,中国人外国人都这样装的B。

有些两三百万美元的小制作片子,能够看得你昏昏欲睡的,反而能够得高分。他们会告诉你要看体现了对什么什么的人文关怀;挖掘了什么什么问题;导演为了节约成本拍的空镜头,他们说要体会这个意境;十几分钟过去了情节没有推进半点,他们说要注意演员的面部表情,看人物刻画的多有厚度。然后反过来很认真的问你“这些东西,《特种部队》里面全都没有,不是烂片是什么?”于是你愣住。

你和你一帮同事同学,有的喜欢迈克尔杰克逊,有的喜欢韩红,也有喜欢JAZZ、NewAge、女子十二乐坊的……突然有个人冒出来,手里高举着《卡拉扬100周年纪念版》,瞥了你一眼说“你们那也叫音乐?”于是你又愣住。

你很不幸的和这个家伙一起去了餐馆吃大闸蟹,老板娘拿着菜单问他,蟹要怎么做。这家伙牛B哄哄的说“要碳烤的,五分熟的,这样肉嫩多汁,淋上黑胡椒汁+香蒜汁;佐餐酒来一杯马提尼兑伏特加,用摇的,不要搅拌;还有,筷子收下去,我用不惯,上刀叉和餐巾”于是这次轮到老板娘愣住,你恨不得头低到桌下去装不认得这家伙。

《特种部队》这种爆米花片,只要一个字“爽”就好。以后再碰到用奥斯卡要求来衡量商业片的所谓影评家,你直接告诉他“不用装了,你就是牛B”

 6 ) 好莱坞式大傻片

片子是陪男朋友去看的。我知道他就爱看这种打来打去热热闹闹完全没有大脑的片子,一定要是美国的,最好还是中文配音。当然我不是作到非得看英文原版片的文艺女青年,而是中文配音一般都惨不忍听。不过最近进口大片的配音质量有所提高,这部片子也配得也还算用心,可以打70分。 看了电影简介就觉得是个弱智的故事,没想到电影本身比电影简介更弱智。纳米虫弹头在运输途中被抢,号称精英中的精英的特种部队居然傻到没有想到去调查一下运输路线是如何被泄露的。而且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特种部队是怎么知道弹头正在被打劫,居然从沙漠里那么大老远的嗖的一下就飞过来了。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原来这支所谓的秘密部队是见到人就公开身份,有人申请就可以加入。而且那两个之前被抢劫犯打得屁滚尿流的士兵,居然训练成绩在特种部队里名列前茅,他们的战斗力之弱可见一斑。 当特种部队得知弹头在巴黎,于是一帮人嗖的一下就飞到了巴黎。也不知道法国军队是干什么吃的,有人侵入了自己的领空也不知道。一帮为正义而战的士兵为了追击恐怖分子,在巴黎大街上踩扁无数汽车,撞坏无数店铺,毁掉一辆城铁,惊扰无数行人,许多路人惨遭池鱼之灾,看得我是胆颤心惊,也不知道是恐怖分子造成的破坏大,还是这些没大脑的特种部队造成破坏大。更可笑的是,美国军队到法国执行任务,事前居然不知道知会法国政府。结果恐怖分子一逃跑,特种部队的士兵们接着就被法国警察抓起来了,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居然还一脸委屈??!!! 当然,如果只是图个热闹,看看片中爆炸声隆隆,众美女玉腿齐飞,这部片子还是个不错的选择。男朋友就看得很高兴。其实最让我不满的是里面两个女主角老是穿着盔甲和黑色紧身衣,一点也不好看,我认为她们应该穿上高跟鞋和晚礼服打架,这样男朋友看打架,我看衣服和鞋子,我们俩就都高兴了。

影评发表很多年了,但时不时还有人发表侮辱性的评论,展示这部片子的影迷素质。

 短评

长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2206921/ 火爆确实可以打4星半,眼镜娘确实萌...本身十分适合在电影院大屏幕前观赏。评分只代表个人喜好(没办法,肾上腺素分泌点不在这类片上——所以才有此一题),请支持院线引进,支持天朝广电总局。

6分钟前
  • 文泽尔
  • 较差

看得很欢乐,比变2和终结者4都好多了。男爵夫人萌啊!果然眼镜娘才是王道!

11分钟前
  • hua
  • 力荐

承认这不是我的菜,我竟然犯困了,可能是一直打斗不停,看着麻木不仁了

13分钟前
  • 猫铭
  • 较差

我觉得评分太低了。 绝对是5星的水准,而且我是女的,男的看了N多新型武器怕不鼻子喷血五脏俱焚啊?! 剧情虽然是差了点,但是谁看剧情啊,速度与激情你看剧情吗? 看武器好伐- -- 我到让我老爹去看!

18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从头火爆到尾,比变1+变2+星际迷航都好看,狂多机器大战,很high,很值得~~

20分钟前
  • 风铃子
  • 力荐

比空乏的剧情和泛滥的特技更让人生厌的,就是美国强盗式的文化灌输了。

22分钟前
  • 苏比
  • 还行

比预告片精彩一百倍的电影。

27分钟前
  • YY
  • 推荐

这部电影好啊,就是不真实的好啊~!哈哈哈,看的时候觉得,真tmd的扯,那特效做的真烂。导演那第二部的伏笔埋得可真够明显啊,商业就是商业,伏笔都想好了。话说,这片子帅哥好多呀,美女也多,歌也劲爆啊。

30分钟前
  • 糖吖了个旺旺的
  • 还行

帅呆了!!!!

31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超级帅气~埃菲尔铁塔大场面啊~Channing Tatum!!男女主配都很有爱!! 某些镜头有点spider man的气场~ 喜欢><!!

32分钟前
  • 小塚ai艾
  • 力荐

TF们跟埃及大战那会没惊动G·I·joe啊?

37分钟前
  • 达斯佛™
  • 还行

勾起了童年的记忆,看电影时最先联想起来的是男爵夫人和红发女郎。呵呵,男爵夫人黑头发更漂亮哈,Destro的面具不如动画片里的酷。

41分钟前
  • 纯情痞子男
  • 推荐

觉得比 变形2 看得爽多了

45分钟前
  • 黑夜
  • 推荐

巴黎追逐戏很不错~

50分钟前
  • 盈盈美黛子
  • 还行

又是一桶毫无节制的爆米花,文戏加一块都到不了五分钟;好在比起TF2来花样还算多点,故事也紧凑合理点,贱笑也少点;2009年,贝导和索导都证明了一件事,并不只有你丫昆丁才能把厨房给搞得轰轰烈烈的;McG、Bay、Sommers都亮过相了,四大爆破筒就剩年底的德国佬了

51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还行

爆米花电影就是不要脸啊,爽完就闪

55分钟前
  • 老晃
  • 还行

果断是看到了CE才看完的,只是个前传看了让人觉得好坑爹。不管是人物设定还是故事的构建都非常庸俗而平常。巴黎追逐戏拍的还不错,不过这是部完全没有下限的纯武戏大片……

60分钟前
  • mOco
  • 较差

帅气!特效场面酣畅过瘾,但缺乏一个正邪对抗之外的扣人主题。要去电影院感受,总体在《变形金刚2》(如果你觉得它糟烂的话)之上,与《地狱男爵2》(如果你觉得它还不错的话)平齐,在《星际迷航》(如果你觉得它完全超乎想象的话)之下。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和这个剧情一致的片子至少可以找出十部,它赢在武器很给力很萌,输在主角演员太没FU太平凡,女主丑到让人无法忍受,男主更是怂的一笔毫无存在感,纳米眼镜蛇技术的创意赛高,囧子是最大惊喜,PS:我爱苏格兰口音。

1小时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完全可以把《变2》踩在脚下!毫不拖沓的叙事节奏,炫目的动作设计,烂俗却流畅的剧情,一大帮好莱坞二三流明星....总之就是一个让我眼花缭乱的惊喜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