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善熙

HD中字

主演:郑有美,李善均,郑在咏,艺智苑,李珉宇,金相中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们善熙 剧照 NO.1我们善熙 剧照 NO.2我们善熙 剧照 NO.3我们善熙 剧照 NO.4我们善熙 剧照 NO.5我们善熙 剧照 NO.6我们善熙 剧照 NO.13我们善熙 剧照 NO.14我们善熙 剧照 NO.15我们善熙 剧照 NO.16我们善熙 剧照 NO.17我们善熙 剧照 NO.18我们善熙 剧照 NO.19我们善熙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们善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丽聪慧但性格有些内向别扭的电影学院大学生善熙(郑有美 饰),在潜水很长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她计划出国留学,因此拜托当初最欣赏自己的崔教授(金相中 饰)开具介绍信。因尚宇(李敏宇 饰)骗她说教授出国不在,以致于善熙一早晨就气呼呼的,坐在餐厅里喝酒解闷。期间她偶遇前男友金文洙(李善均 饰),文洙对善熙念念不忘,连处女作都是以二人的恋爱故事为蓝本。见善熙完全没有回头的意思,郁闷的文洙找到最景仰的前辈宰学(郑在泳 饰)诉苦,却又闹出一段不快。  围绕着这个有着自己想法但同时又有些神经质的女孩,崔教授、文洙、宰学三个男人各自拼凑出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善熙……纸袋头消减百万富翁横财就手马克·皮斯的经历溺水小刀举起金刚拳打脚踢邵氏功夫大侦探波洛 第七季无证之爱巴斯克维尔的猎犬9号秘事第一季食尸人1982昭和歌谣大全集要命的小方大侦探马修女士的法则棒球大联盟最美的时光2013两个保镖蝎子王谎言的谎言天地有情汽车城龙虎争霸恐怖公墓1989谁是我们老爸敌营十八年2李清照1981爱情呼叫转移Ⅱ:爱情左右赤裸与恐惧第一季三花猫福尔摩斯的推理新白发魔女传如果你离我而去姿态第二季猛虎闯关异闻录之灵瞳柳浪闻莺男与女1983夺命追踪别去阁楼肝酪上瘾者寄宿学校疑云第一季夺命护士第五名乘客情定大饭店2001杀人狂恋爱中我的失忆女友

 长篇影评

 1 ) “绿茶”是如何炼成的?

不记得是二刷还是三刷了,大概是我看洪尚秀的第一部,目前,是已撸片单的倒数第二部。

把金基德和洪尚秀花插着看,绝对是种乐趣。一个直进赤裸,一个永远遮掩,然而面对的都是人性欲望本身。

不是任何人女友的《我们善熙》,可以排进我看过的洪导作品前三。三位男士都盖章的“单纯”特质,在女性观众眼里有着另一重解读,Exo Me,这不就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实则又多少有些羡慕嫉妒恨的“绿茶”么?咔咔。

平素并不喜欢绿茶这个词。个人身为女性,没有这样的玲珑手段,但亦能从中读解出厌恶和刻薄的情绪。可是开阔一些来想,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明明是女性在男权文化压迫下,一种对自我族群的攻击与倾轧,透着资源分配不均的失落与脆弱,一股柠檬味。

不过,看这部片,“绿茶”这个词还是很容易就窜入脑海。只是它不再带有情绪,并让我对冠以这样称呼的女性开启了更多的理解与善意。

数度哑然失笑。

毕竟,洪导的电影已经清楚地揭示出这条食物链的由来,虽然从他的角度,满怀着对男性自我身份的嘲讽与调侃。

最大观感,所谓绿茶,简直是道貌岸然文艺男杀手。然而,她原本就是男性知识分子小圈子催生出来的呵。

首先,要漂亮。不具备性吸引力的女性是当不了绿茶的。

其次,要聪明。才配得上自以为是的男人们,让他们可以向世人解释,自己并非被下半身迷惑,而是知遇、赏识乃至对难得一见的善良的珍惜。

而身在其中的女性,无论有意或无意,只需要跟从内心就好。骨子里坚定,但野心最好不要写在脸上,外表看起来务必迷糊飘忽一些。这样便具备了待谁都真诚,仿佛谁都拥有一线希望,但其实,大概什么都不会发生的可能性。

接下来,裙下之臣们自有一番将暧昧解读为单纯的想象力。

结尾大赞。尴尬与讽刺呼之欲出。

当然了,务必切记。这一套在老金那里完全行不通。

 2 ) 洪尚秀和女人

看过所有洪的电影,感知到洪尚秀和伍迪艾伦共同的恐惧即是女人。“pussy is a powerful thing,you konw”女人令男人恐惧,恐惧于善变,恐惧于无法抗拒,恐惧于在那对乳房之下,自己回到了孩童的时代,恐惧于自己除了掏出稚嫩的心别无他法。可是,如此强大的女人本体是怎样的呢?一个美丽的女人会在第一眼就击垮最坚强内心的男人,摧枯拉朽一般。在她面前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只有听从,只有感慨,只有揣测。她就是一个审判者,我们只有遵从她的条款要么就完全唾弃她。
可是这些强大的女人却又那么难以捉摸,她们前一秒还说爱你爱的发狂,后一秒却又投入他人怀抱,她们可以完全推翻自己的喜好,喜爱和厌弃可以相互变换,她们抓着你的心残忍的摔打,却为了某个呆滞的男人流干眼泪。这里面的规则在哪里?如果有规则的话,可是难道没有规则吗?
但凡谈到爱情,必然谈到的是女人,因为男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很具化,爱情就是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只想和你做爱,物质上的拥有你。而女人则不同。就像片中“表哥”说的,“女人是现实的,她们考虑的事情有很多”其实女人的现实只是她们的一个闪烁的情绪,女人既抓不住别人也抓不住自己。女人就像一个一直在追索和奔跑的人,她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为想要的会失去,失去了再拿回来,就像一个玩溜溜球的小孩,“我想看看它在我手里的感觉,当她滑出去的感觉,当她回到我手里的感觉,再看看滑出去的感觉,我要确定她在我手里的感觉。”
这就是女人。

 3 ) 我想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善熙每次的出现都是以醉酒的形式,她面对着不同的男人,却听到他们大同小异的赞美:你聪明、勇敢、坦诚、有艺术感,是个漂亮的女生。
可是,这显然不是善熙想要的答案。对此,她回以的是:我不要和男人约会,我只想弄清自己到底是谁。而转过身来,却以醉酒的姿态和不同的男人上演相似的暧昧。她的言行显然是不一致的,但是也不能就此否认她说这些时的真诚。
无疑,善熙是个复杂的女生,从开始至结束,她都没有以明确的立场属于过任何人,就像她总喜欢失踪一样,她的存在也始终包裹着一层迷雾。影片在探讨挖掘自身的问题时,有着种种的力不从心和怅然若失,因为你到最后知道的只是自己的局限,却始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善熙是一个象征,一个努力逃离着,想要认清自己的人的象征,和其他逃离者一样,她的行为不具备任何确定的意义,我们只能在她所认识的人的讲述中拼凑她的面貌。她只在描述中存在,而无法具体现形,这样的神秘感越是吸引着身边的异性。所以,很有意思的,最后出现了三个与之暧昧的男性谈论她的场面。其实,他们了解的始终是善熙的同一面,至于存在于向他们展现之外的善熙,他们都无缘窥探。
至于善熙真正是怎样,或者最终她将为自己找到什么样的定位?一切就只有等到最后了。
PS:音乐很赞,心情很轻松,虽然在讨论一个很哲学性的困境,但是放开和释然的心境一览无余。无论还要经历怎样的挣扎,管他呢,日子还是得照过,就这么喝喝酒,半醒半醉地困惑着吧……

 4 ) 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兼谈洪尚秀电影

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上升到了“我是谁”的层面,在感情中,被温情遮掩,我们只知道需要彼此,有些不合出于内心的侥幸都压制了下来,留给自己去消化,我们需要在感情中争取安全感,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规避那些麻烦,有时是基本生存问题,有时是信仰和世界观。有一个人,他(她)多么美好,就算有些缺点又算得了什么呢?信仰算什么?爱情不能替代吗?

有一段失败的感情,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写出来,写到实质或者深刻的现象,又不明显牵扯彼此。在洪尚秀的电影中,两部我强烈共情的就是《夜与日》和《我们善熙》,而那段感情似乎就可以这么来总结。当然了,读过不少存在主义的作品,也知道海德格尔对于胡塞尔的延续和发展,现象学比逻各斯中心主义更接近我的认知,所以正如《北村方向》所谈,我们只是找一个理由或本质去串起生活的片段,而生活不过只是些零散的片段。

我写诗歌,也对那些让我体会到诗意的小说情有独钟,之前读完了卡夫卡全集,记得不久前开始读但是打算细读的《包法利夫人》,发现卡夫卡和福楼拜之间很深的承继关系,又读到蒲宁的《米佳的爱情》和《旧金山来的绅士》,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这种才有诗意,这更多是写法上的,而另一种诗意,是诗质方面的,如朱文的电影,所以对于卡佛作品的阅读,是我接下来的美餐。其实在诗歌领域,叙事诗早已经这么做了,这并不奇怪,但是诗歌和小说还是有区别的,现代小说的诗质性是它们区分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点。卡夫卡就说《司炉》是诗,这丝毫不奇怪,因为西方文学本来就有史诗的传统,拜伦的《唐璜》不过就是诗体小说,当然在形式和诗质上都更符合诗歌,本身也具有了叙事性。

现代主义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省,这是古典小说最缺乏的东西。许多武侠、言情、科幻大师一头扎进类型文学中,对于自己构造的故事不厌其烦,然而很少去反思自己的作品,作品的语言,或者说这个反思,是我们看不到的。所以有“元叙事”,于是也有了“元小说”,“元诗”,自然,洪尚秀的许多电影就具有“元电影”的味道,如《生活的发现》、《剧场前》、《海边的女人》、《懂得又如何》、《玉熙的电影》、《北村方向》、《在异国》。而一旦具有内省意识,对于结构的需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是洪尚秀许多电影都延续了“两段式”的叙事结构,以不同的视角来透视人物和情节,如《江原道之力》和《处女心经》。

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这其实是从洪尚秀众多电影中引出的一个话题。

有人说,男人从洪尚秀电影中看到自己,女人从洪尚秀电影中认识男人。

其实不仅如此。男人也能从洪尚秀电影中看到一些女人,女人也可以从洪尚秀电影中看到男人眼中的女人。如果有人把洪尚秀电影归结于对东方文化中男性心理的剖析(金基德的电影剖析的男性应该是另一更大的群体。),我倒觉得也不仅仅是东方男性,不过是西方文化在许多东方人眼里的幻象。

回到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来做一些自我剖析。看到大多女性追星,个人其实是不屑的;看到女性在权力和金钱面前的一些媚态(我想到的电影是《美国丽人》),我也不清楚是嫉妒多一些,还是轻蔑多一些;看到东方女性在遇到“外国帅哥”,那不知哪里去的矜持,让我也无所适从,因为两厢情愿我自然无话可说,甚至觉得追求伴侣外表的女人绝对不会比追求伴侣才华、地位、名气的女人肤浅,可是也没看出那些东方女性在东方帅气的异性脸面上弃矜持而不顾的表现。东方男性意淫的“法国女人”不过是一种吹嘘,“my god”未必比“嗯啊”动听,对于中国男性,“呀呀”也必然比不上“嗯啊”,这跟文化自信可能无关,只是从小吃的菜,习惯了。或许在东方,较强的男权文化中,女性觉得只有逃离,才会有更好的命运。在2018年收获的第6期,郭楠的一篇中篇小说《海上列车》为我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其实在莫泊桑的《项链》中早有体会,包括只读了第一部分的《包法利夫人》。我并不是要说教或批判女人的华而不实的虚荣。只是我觉得,如果追求一些东西,为什么不直接去追求呢,我承认社会对于女性确实设置了更高的门槛,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用来交换的,否则永远会处于自我的内心挣扎中。以前写过一首诗,贴在这里(只是原诗,修改后的此处就不放了):

漫走于别墅区

那是一排排三层

优雅的欧式小楼

却无法对应巴洛克或洛可可

我跨进园区

在尚未被买下的楼区间穿梭

楼梯把我导引到二楼

可以看到院前的花草

墨色的铁门 紧闭

木制的门 上面歪斜地贴着封条

房屋应该是有阳台的

尤其是侵犯领空 任性的阳台

阳台前应该有小院

花草可以被驱赶和请入

从另一侧下去

是一条测量小河的笔直小径

杨柳和拱桥仿佛在追溯久远的灞桥别离

后面的楼区已经住上了人家

楼层的后面晾晒一些日常的衣裤

楼层的前面则是一只只精致的甲虫

我在楼区的环道上穿行

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视角

去将风格与特色阐明

在环道的转角

一辆玫红色的跑车驶过

我避到一边

车里的女人驶过

把头来回顾

又转眼消失

别墅区里太清净

远处一辆小篷车

小巧得有些让人发笑

不清楚其用途何在

环道的另一个拐角

一面大大的哈哈镜

拉近了和我的距离

再一个拐角回到园区的入口

我扭头

看到一座座的小楼

像一个个座钟

滴答滴答地响着

别墅区小楼

福楼拜说,自己就是包法利夫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同样相信,自己也贪慕虚荣。

有一件事,说的是,在波德莱尔的墓碑上,有一位女士曾把自己的内衣挂在了那里。我觉得这是了解波德莱尔的人,才做出的事情。

一直以来,我不太喜欢主流宣传推荐的作家,到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就很好奇,为何以前这个名字那么陌生,书读得多了的时候,几乎每个读书较多的人,都会向你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所以,发现和喜欢蒲宁的作品,也是一件自己认为开心的事,就像喜欢梅里美,却对小仲马不太喜欢,喜欢莫泊桑,却对契诃夫不太喜欢。当然,这并不仅仅是追求刺激,反对规则,只是我不喜欢说教的口吻。

就像梅里美的《卡门》,许多人不明白卡门美在哪里,我却觉得卡门是自由的象征,她不屈服于任何事物,就算表现了谄媚之态,或利用别人,也是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尽管这是恶,但她依然是美的,对于男人,那就是堕落之源,就像特洛伊战争中海伦,当然了,几千年帝王,一个个,不过是些怯懦的推卸责任者。所以我写过一首诗,如下:

最后一个皇帝

卷帙浩繁

往昔三十载

皆道苦难深重

抛头颅

洒热血

江海何曾见碧涛

反满目光浅

肉醢刺客心

无言为先知

中庸方显智

叹艳骨芳魂

颂秋瑾志新

诸葛何其多

其中意曷知

笑懦弱书生三十载

何及局中人高呼一声万古存

弱唐岂为玉环故

君侧何需尔等清

褒姒妲己千古恨

千古由来岂不一

了解象征主义,应该知道,对于诗歌,象征不仅仅是一种手法,从更深的本质上来看,诗歌就是语言,语言本身就是在象征,所以“拒绝隐喻”的提出,让大家大吃一惊,觉得很无稽,但是写诗歌的人,又太清楚了于坚的意思。提象征主义,就不得不提到“对应论”,“直觉”,尤其是要提及的一个词,就是神秘主义,这也是洪尚秀电影中反复在探讨的一个东西,“奇迹”,“回响”,在洪尚秀的电影中也不断在制造这个东西,就是Deja-vu的感觉。

以前,有些“有经验”的男人跟我说,结婚不能找太漂亮的,太漂亮的只适合玩玩。内心里,我是看不起这种“有经验”的男人,我相信直觉,也相信每一个写诗的人都很难或者不可能去否定自己的直觉,我觉得所谓的“有经验”不过是自我的丧失,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同林语堂的,而对鲁迅那种隐晦的表达(“我要和你困觉”,《高老夫子》与《肥皂》)有点异议,当然艺术就是营造这种不做评价的模糊情境,所以对鲁迅作品同样也很喜欢,至于鲁迅的价值偏向,也懒得去深究。

那段失败的感情,就是对一个“小女孩”的,旁边的人一律的负面评价,我却仿佛更痴迷于她。有个旁边的女孩就说,我不明白,你们男生为什么就喜欢那种女生?我早告诉你了,离她远点。

我记起第一次动心,竟然是她在一个多人群里,发了一张自己和闺蜜(也不知是不是闺蜜)的合照,她太漂亮了,显得旁边的女孩很丑,让人看着感觉尴尬,当然一眼看去,她的胸很小,尽管我并不觉得这是缺点,但是也不会认为是优点。许多人在拿这个调侃,她甚至说了自己的学校,原来是我的学妹,我也不知哪里生发的保护欲望,我竟然觉得她很单纯,我想保护她。

有时候,感觉没有错。单纯是一个价值自洽世界的评价,在另一个价值自洽的世界,单纯等于自私而毫无诚信、毫无廉耻。

是我提的分开,我是否应该庆幸理性战胜了感性和直觉?可是我却感觉那么压抑,在接着的一段工作中,一位严厉的主管,为了便于向领导汇报,要求我们所有做事的方式都按照他的模板来,我真得很恶心理性,因为我甚至不知道怎么来反驳,我只能辞职。

曾经一段时间,我很相信逻辑,我觉得没有逻辑的检验,许多事情都不靠谱。也正是这个信念,让我从很小就喜欢数学,觉得数学老师可有可无,他们于我并没有多大意义,他们不见得有什么高明的见解。而在文科,依靠一些模糊的事情,老师似乎就成了权威。一些主流的文学史,在那里自说自话,我会去了解,对于我不认同的,我会把它从我的阅读中剔除,只留一个否定的结果。后来我发现,牛顿第二定律从一开始就含糊不清,依此建立的力学大厦,对于许多人就像是空中楼阁。爱因斯坦却在狭义相对论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假设,基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光速不变”原理,也只是作为一个假设。试问一下,你真的明白牛顿第二定律在表达什么吗?我决定去细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于是了解到了黑格尔的理性(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和柏拉图的理性(“洞穴”比喻)。知道了柏拉图学园立的“不懂几何学不得入内”,于是去读了《几何原本》,终于发现了与柏拉图“洞穴”类似的地方。那就是“反证法”,这是《几何原本》的元素(许多人喜欢说公理、定理那一套结构词汇),我倒觉得我们需要看看《几何原本》的语言,即“反证法”,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个典型方法,与之相对的是“归纳法”,“归纳法”是直觉主义加诸理性主义的改良版本。

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融入美学的东西,或者说是艺术的东西。比如海德格尔去解荷尔德林的诗歌,萨特、加缪、波伏娃写小说。但是诗歌如果有本质的话,我认为是自由,包括各种艺术种类,如果要追求什么本质,我都认为那是自由,在政治学方面,那就是无政府主义。

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在理性和直觉中挣扎。那次去相亲见面——双方都说好只交朋友——我谈到自己喜欢的女孩是“独立而温柔”,她说还是有这样的女孩的。我却觉得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人类会逐渐趋近一个以中性为美的社会。通俗来说,就是男性的美有几分“媚”(这个词在我这里好像一直都是褒义词,更深的程度我会用“妖”),女性的美有几分“直”(“直”在我这里是中性词,所以“直男”我一直没感受到是个贬义词,也一直在讽刺拿“情商”说事的交际情感大师)。

那段失败的感情,最终我还是纠缠不休,在删去的通讯方式记录中,找到了微信号和QQ号,她也许是不胜其烦,同意过一次。那次她说的是“我们分开后,我已经找了八九个男朋友了,个个都说爱我。”我想起来了,在之前我们说分开时,她问我,到底爱不爱她。我很生气,但是依然回答,我肯定爱你呀。也许当时我只是不想再去考虑爱不爱的问题了,后来我却觉得仿佛自己是那么的不靠谱。对于她同意过加好友那次说的话,我的回答是,“我只在乎我的心”——《红楼梦》里的话——只是无意说出的话。那次分开时,我说那就永远不要见面。原来到头来,我们还没真正见过面。

我后来从更多的人那里去了解她,包括一个和她网上谈了一阵的我也认识的人。那个人提起她来是一肚子的怒气,甚至我们交谈一些细节。我们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个女孩或许根本不存在。

之前那个让我警惕这个女孩的女孩跟我说,或许对面不存在呢?我想象着对面是一个男人,我似乎依然可以接受能那么深入我内心的人,这好可怕,我甚至都开始嘲笑自己了。还好,有一张学妹在学校一个标志建筑前的照片,尽管我早删去了,我还庆幸记得这一张。

也许从学妹的角度看,我也好不到哪儿去,或者更糟糕也未可知。我没有抱怨什么,只是发现感情确实可以塑造人的价值观和信仰。

我真的不再相信和追求那种永恒的感情了,以前或许只是说说而已,现在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她我思考那个女孩总爱问的问题“你到底喜欢我哪里?”也许只是“移情”(一个美学和心理学上的词汇),除此我找不到深陷其中的原因。尤其让我感触的一点,是我又开始思考生命本身和时间,短暂的感情就不是感情吗?或者是因为一开始就带着目的而显得不纯粹?那带着婚姻目的去谈的感情,纯粹吗?我讽刺婚姻为“侥幸延续一生的仙人跳。”所以,我应该更在乎独立。

也许是我还需要成长,我无法不喜欢温柔。就像小时候喜欢游戏而不让打时,我当时幻想过,如果在一个洞里,有保证不死的食物和水,打游戏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种活法。如今,玩过一个游戏,明白“大局观”不过是多步运算的动作趋势策略,对于游戏的态度也能理性多了。

我总想着“自暴自弃”,找一个温柔些的女孩,不要考虑什么爱情这些如梦似影的东西,了此一生,也就罢了。我一直在讽刺那些只知道追求舒适感的中产阶级,我并不信灵魂,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活法。

也许我需要看到独立女孩的美,但是我感受到的远远不及从温柔女孩那里感受到的,当然温柔不是文静,而是像《夜与日》中的法国小女友和《我们善熙》中的善熙的那种温柔。可能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女孩都离“绿茶”太近,婊里婊气的,但是我知道其中有吸引我的东西。

就像两个电影版本的Lolita,我还是偏好第二个版本。尽管对于一些高冷的异性,会莫名生出那种强烈的征服欲,我会克制,用仅有的理性去中和它。最正常的交际,其实不应该有那么多距离和禁忌、礼节,作为平衡,那么多欲望在涌动,所以东方的男性,从这一点上,确实显得猥琐。我不是要把这些推给女人——像俞敏洪那种极端的话,不过是走几千年来的老路——但是女人也不能说毫无责任,把一切归结于男人的低等。如果我去否认自己的直觉,这是对自己的不忠,这是最大的虚伪。

我也不知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直觉还是理性,独立还是温柔?如果我自己都不明白,又怎能让别人去明白呢?

 5 ) 有时淡然才真正残酷

1.善熙是一面镜子,不动声色地轻易照出三个男人心底的涟漪和淤泥。她在崔教授的推荐信中,以及最后一幕三个男人的对话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善良、单纯和聪明。这些都是去肉欲化的、精神指向的、充满躲闪的形容词。但同时,这三个男人在单独面对善熙的时候,他们所说的最真切的评语是“漂亮”。这才是三个男人被突然出现的善熙搅成漩涡的最根本原因。
2.崔教授的人物设定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内心蠢蠢欲动却又道貌岸然的中年男人。他的白色西裤和一丝不苟的分头既是人物的标签又是对这个身份最恰如其分的反讽。对于善熙来说,他的身份是最实际的那种需要。一封推荐信。但善熙需要的是崔教授的“身份”,却不是“身体”。但她的出现却搅动了崔教授肉身的欲望,他像一个小伙子一样开始有那种搅拌着不知所措的愉悦感和憧憬。
3.善熙的前男友是个可怜巴巴的角色。看似走在正常的轨道上,但实际上内心脆弱不堪。善熙的出现让他看似坚固的一切瞬间崩解。
4.载学似乎是崔教授的反面,那种陷入中年危机的人物。生活在混沌之中。因为经历和年纪,他被善熙的前男友当做倾诉的对象,他也给出看似充满道理但实际上空洞无物的解决方案。而当他自己与善熙面对面的时候,他所做出的举动却是三个男人中走得最远的那一个。而善熙与他的关系似乎最接近肉欲。在善熙这一方,崔教授是现实需要,前男友是青春记忆,而载学与自己的关系似乎更加单纯。
5.影片最初出现的善熙的学长和后来载学家附近小酒馆中的女老板其实是更值得玩味的角色。前者与善熙从玩笑开场以口角结束,看似不睦的关系,与后面三个男人的境遇相比,那似乎才是更加合适的相处方式。而女老板的身份暧昧而游移,她像个脑子空空的倾听者和陪伴者,又像与载学有着暧昧关系的角色,但同时又显得与发生在身旁的一切疏离。相比于卷在一团迷雾中的三男一女,她似乎是个隐藏的旁观视角。显露了一点点曾经沧海的味道。
6.在洪尚秀的镜头中,男人的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但又无法不败露。他们的形象可爱、真实,同时也可怜与猥琐。而女性角色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可以被轻易谅解。
7.最后一幕中,善熙的突然离开就如同开场之初这个女孩的突然降临一样。她犹如神迹,出现然后消失。让枯干的生活变得潮湿,但那三个男人似乎看着水迹慢慢变干,开始怀疑她是否来过。善熙最后的离场,如同梦醒的瞬间,让三个男人恍惚间回到现实,尴尬、无措、别扭却又不知道为何。
8.洪尚秀似乎越来越喜欢那种切分明确、节奏感十足的音乐,那样的音乐中总会透露出一种装模作样的感觉,拿腔作调的声音中渗透着无法言说的幽默感。
9.这个导演举重若轻的本事愈发纯熟了。这是个充满谎言和无奈的世界,洪尚秀看得很明白,只不过他不想沉重的表达,用看似轻快的、去戏剧化的方式写出了生活的真相。有时候淡然才真正残酷。
(文/杨时旸)

 6 ) 轮舞,梦中人

简单且清晰的轮舞结构,每当音乐响起时,预示着轮舞进入下一段。
两两登场的节奏。善熙站在圈中央,发起邀请,她拉起男人的手走入阴影。男人呆在阴影里,她再去跳下一支曲。
善熙分别对A、B、C男转一圈,ABC男之间再转小圈儿。
善熙试图在男人中寻找自我,貌似她要醉,可醉的不是她。她把关系点燃了,烧着看着,仅此而已。
况且她的魅力来自于她从根本上不CARE任何人, 男人ABC,浅尝辄止。

善熙的赋格是重复和试探,她称得上真正的导演,控制节奏,收放自如,这就是音乐。
最有意思的是阿里郎饭店的女人,点个炸鸡,放上音乐,通晓事态。

对于消失的善熙,一男人说她内向,另一说她聪明,再说有艺术感。善熙的意义在于消失。越久越醇。三男人齐步走在公园里,仿似传统故事的三兄弟。

洪尚秀延续了”惠媛“,这次不仅有倦怠的秋日,倦怠的醉酒。这次的音乐和舞更平衡和恰当。惠媛曾经做了个梦,而善熙醒着也似梦,消失了的”我们的善熙“,却更好比三个男人的梦中人。
温柔有梦痕。

 短评

3.5 比《惠媛》好

9分钟前
  • Z
  • 还行

各种不及“惠媛”,音乐很有味道,最后一粒音都要听埋。确实很侯麦,但为什么无所事事这件事放在法国人身上就是可爱,放在韩国人身上就是矫情呢?

14分钟前
  • vivi
  • 还行

看完啥也没干,直接给自己整了啤酒炸鸡

18分钟前
  • Parachute
  • 推荐

不得不说,洪尚秀的电影最近真的缺少突破。本片太依赖对白了,看的人很累。但作为脑残粉,还是要四星支持。但我觉得近期最好的作品是《夏夏夏》,而冬天背景的还是《北村方向》为为佳。洪导随着年龄增长,也少了当年《生活的发现》那种孤独感。洪尚秀的作品本身就体现了男女之间巨大的鸿沟。作为女生喜

21分钟前
  • 明年今日
  • 推荐

男的猥琐,女的绿茶。据说研究显示,男性普遍倾向于认为漂亮的女性更善良。结果三个男人集体被善良了。洪尚秀用白描手法,调侃了那些仗着酒盖住脸才激发的“勇敢”,和借谈人生自我大道理而婉曲暧昧欲语还休的欲望与需求。一厢情愿也好,自作多情也好,其实都没啥可笑,可笑的是各怀鬼胎。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不是任何人女友的善熙

25分钟前
  • 冰山李
  • 较差

自然光,粗糙单一场景,诡异推拉,固定镜头下的沉闷长对白,以及近乎卡碟的静止画面——这些特质,文雅点叫洪常秀强烈的个人风格,说刻薄点懒到连个正反打、变焦和特写都不愿用。重复的邂逅重复的台词音乐,献给每个聪明古怪内向可爱有艺术感却没实践心的迷失自我的文艺女青年。故事确实有趣,三星半

29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整体观感与《惠媛》相似,仍是清新小品;不过结构更有趣,四人关系如链如环,人物出场看似随意,实则暗地精心铺就;洪尚秀老僧入定般举重若轻,越来越轻盈,越来越偶然,永远的推拉镜头,结尾真是尴尬巅峰;男女主角都提到对自己认识的不足,要努力挖掘、认清自己,可能也是导演心声,有趣。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桃园电影节观看,炸鸡与啤酒……

37分钟前
  • 双一
  • 还行

想取取经,又冲刷了一遍,红尚秀还真敢写,当然他也是时好时坏,你也很难分清楚哪一部是哪一部,口碑好坏不仅仅是看是否能有情感共鸣,是看哪个故事写的更用心思。用三个男人还原我们善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而我们观众就是那第四个男人,我们的眼里是另一个善熙,但那也不是真正的善熙。★★★

4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若不是习惯了洪尚秀的固定风格,真的会因为他影片中单一的场景、单调的镜头和沉闷的表演而厌烦,虽然此作贴满了洪氏标签,但反转的剧情设计还是让人看出其高明之处

44分钟前
  • 老朱無電影不歡
  • 还行

重复的被溝、重复的对白、重复的音乐,重复邂逅当中却生出了三种不同的状况和结局,一并堙没在古老的宫殿。善熙这个角色是重复海媛,但没海媛那么精致漂亮(更像郑有美之前出演的的人物角色),而且讨人厌。以往的洪尚秀是扒男性的皮,现在开始揶揄某类女性,但谁能否认,这不正是所谓的生存之道?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北电吴毅、北大沈阳、北航陈小武三教授应该和我们尚秀坐下来喝一杯~

4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真的很喜欢洪尚秀的尴尬感和醉感。

52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一如既往的尴尬。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尼玛笑死我了……这故事编得真是赞,从40多分钟开始爆笑,一直笑到结尾……不过表面上完全不是一个喜剧片,比侯麦还磨叽,但是只要稍稍一想就变味儿了,尤其是片子过半铺垫完成开始拎的时候,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啊。所以到底是这个片子冷笑话还是我的笑点很奇怪……

1小时前
  • 胤祥
  • 力荐

善熙,你快把大衣还给我家惠媛。

1小时前
  • 凉水
  • 推荐

酒是色媒,喝多必暧昧。炸鸡美味,吃多也乏味。三男一女,个个自以为。推拉摇移,还是洪滋味。

1小时前
  • 芦哲峰
  • 力荐

7/10。洪尚秀简洁叙事的又一次成熟体现,循环重复的结构之中衍生出繁复的意义,将零碎的日常经验形成一个细致入微的叙事链条,草坪、餐馆、酒吧和公园的场景在随机的表象下紧密衔接,每次讨论的内容大体上重复了上一次谈话,男人们借助善熙探寻对自我的真实评价,拼命地想在灵魂、人生的空洞辩论中向异性彰显吸引力,可酒精的力量造成不理想的谈话状态,透露出了男人内心潜藏的欲望:教授的生活太过平静、前男友拍摄的电影乏人问津并且感情没有着落、学长婚姻不顺正处离居,各怀心事的他们不断给善熙添加理想化的期许,饭后回家的善熙只要给予一个吻一次拥抱,就会产生更多的期许以忘却自己的烦恼,结尾男人们聚首在公园湖边,带着不能言明的欲望,茫然地等待善熙的出现,这种言与行的分裂引发了观众思考谈话者真正渴望的东西,至此琐碎让位于完整感受。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唉, 善熙还是搞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的, 那都是他们的善熙.

1小时前
  • 🌞娘卷卷🌙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