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

HD国语版

主演:周迅,秦昊,杜江,张子枫,邓恩熙,边天扬,吴彦姝,谭卓,胡歌,胡昌霖,李春明,穆龙,刘靖宇,高炳然,白素娟,刘思博,常海波,李勇,刘笑语,赵芙丽,建圳,郭德诚,王靖宇,孙萍,李泽宇,仇硕康,艺涵,李昊芳,王子璇,王远达,于建波,张俊宇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你好,之华 剧照 NO.1你好,之华 剧照 NO.2你好,之华 剧照 NO.3你好,之华 剧照 NO.4你好,之华 剧照 NO.5你好,之华 剧照 NO.6你好,之华 剧照 NO.13你好,之华 剧照 NO.14你好,之华 剧照 NO.15你好,之华 剧照 NO.16你好,之华 剧照 NO.17你好,之华 剧照 NO.18你好,之华 剧照 NO.19你好,之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你好,之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生死离别,红颜薄命。告别了命途乖离的姐姐,袁之华(周迅 饰)带着些许落寞的心情和丈夫以及姐姐的儿子晨晨踏上归途。临走的时候,她从外甥女睦睦(邓恩熙 饰)手中接过一封邀请函,这是姐姐袁之南初中同学会的邀请。在久别重逢的老友欢聚环境中,被众人当作之南的之华无法坦然道出姐姐去世的事实。她选择先行离去,途中却又与姐妹俩的旧相识尹川(秦昊 饰)重逢。在此之后,之华以姐姐的名义给尹川写信,重温青葱时代的记忆。与此同时,待在老家的睦睦和之华的女儿飒然(张子枫 饰)接到了尹川的来信,出于对母亲过往的好奇,她们以稚嫩的笔触写了回信。  喧嚣匆忙的电子时代,两代人分出三地,重绘他们逝去的岁月人生……无情都市出发吧,凯莉孤寒财主柠檬树小道青蛇儿童总裁红楼梦2:黛玉葬花喊·山望月湖的故事燃心暗算 2006恐怖城堡的秘密玩伴泰坦第四季狄仁杰之浴火麒麟爱情是什么国语第三部怪奇物语 第四季伊娃这样的女人又见逍遥劳拉之谜第二季夜间女妖高墙边的混乱第四季蓝卡2005绿箭侠 第三季欢乐情缘二号陪审员吉吉历险记恋爱课程失忆界女王复活2001怪奇恋爱作战每天都在征服生活战刀屠狼茶煲表哥 第五季砂糖菓子坏了的时候城市故事第四季反击第四季单身女士城市猎人2014猎捕艾玛温暖青春落在香杉树的雪花无声的证言 第二十六季

 长篇影评

 1 ) 岩井俊二拍《情书》的遗憾,用这部新片弥补了

《你好,之华》,

是岩井俊二导演的第一部华语电影,

由陈可辛监制,周迅、秦昊主演。

这是一个关于有情人错过30年再相遇的故事,

上映之前,

就已经获得2018年三项金马奖提名,

被称为2018年度最后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

1995年,岩井俊二拍摄的《情书》,

成为初恋纯爱片的经典,

时隔23年,

再次拍摄一个有关信件传情的故事,

他想借此弥补当年拍摄中的一些遗憾。

周迅演唱主题曲《样子》

影片借由周迅的歌声说出,

“我问生命,要些答案;

可是生命,没有听见一般…….

没有回音,是生命的常态。”

自述 岩井俊二 编辑 张锐嘉

我的妈妈在中国大连出生,所以我对中国一直有种特别的情感。这次,我回到母亲的出生地,拍了我的第一部华语片,《你好,之华》。

《你好,之华》讲了一个关于错过和再相遇的故事。

周迅饰演的主人公之华,替刚去世的姐姐之南参加了30周年初中同学会,却意外邂逅了中学时期爱慕的男同学——秦昊饰演的尹川。

尹川喜欢了之南30年,却始终没能在一起,而之华现在也已有了幸福的家庭。

尹川和之华机缘巧合下开始互通书信。三个人学生时代的故事,通过书信的展现逐渐清晰。

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之华的恋情了。之华比姐姐更早遇到尹川,初中时就喜欢他,但尹川却喜欢上姐姐之南。

因为年少的嫉妒,之华把尹川写给姐姐的情书都藏了起来,却被尹川发现了……

张子枫饰演年轻之华

虽然后来大学时,两人重逢了,但已为时太晚。

再后来的之华,与别人相恋、结婚、生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在重逢尹川后,又情不自禁地想接近他,以姐姐的名义与他通信……错过真是让人回忆过去的最大契机啊。

电影里有一段关于人生的解读:“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走在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上。也许有的人能实现梦想,也许有的人不能。人生有艰难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

这段话既是之南中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是尹川为之南写的小说的结尾,也是尹川给之华的回信。

我觉得我们现实中的人生也与电影里的一样,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奇迹。

眼前的幸福可能会招来悲剧,悲剧反过来又会带来幸福,然后又变回平凡的日常。这些事情循环往复,喜怒哀乐才是人生。

电影《情书》片段

其实早在1995年,我就拍摄了一部关于通信的电影《情书》。

我拍摄新作品时,喜欢回顾以前,会把之前作品中没实现的想法延续到后来的作品中,弥补之前的遗憾。时隔23年,可以说《你好,之华》是对《情书》的一种延续。

比如这次以葬礼开篇,也是延续了《情书》中女主角在雪地里参加丈夫三周年祭日的开篇。

电影《情书》片段

《情书》里,女主角在雪地里捡到一只死去的蜻蜓,《你好,之华》里,之南的孩子在路边捡到一只死去的小鸟。

《你好,之华》延续了《情书》的唯美和青春,却比《情书》更温暖明亮。之华在妈妈家给尹川写信的那个场景,我让整个片场充满了光。

以姐姐的名义写信的之华,沐浴在阳光下写道:“你好尹川,你还记得我妹妹袁之华吗?她不太引人注意,如果你已经忘了也不奇怪。”

这一刻,我觉得有一种时光带来的释怀感。希望观众看完这个影片时,会觉得很暖心,很幸福。

《你好,之华》的拍摄故事

1995年拍《情书》的时候,写信还是一个人们常见的沟通方式,但现在都没人用信沟通了。所以现在再拍摄关于信的影片,构思和心境都不一样了。

《你好,之华》剧组合照

在来中国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我很少离开日本,最多就是去夏威夷度假,平时能见到中国人的机会估计只有在横滨的中华街了。这次,我结识了很多中国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和演员。和大家这样邂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岩井俊二、周迅、陈可辛拍摄宣传海报

最初我把剧本发给陈可辛导演的时候,他说让他想起当年在香港看《情书》时的心境。后来我们一起斟酌剧情,一起解决剧情中因为中日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影片的名字定为《你好,之华》,也是陈可辛导演的提议。

周迅看到剧本后也是一拍即合,在片场我们经常用微信交流,她发给我中文,我用微信翻译理解了意思,再用日语回复她,挺有趣的。

真怀念大家一起拍戏的那段时光啊。

MV里,周迅向空无一人的观众席轻声唱起:

“我问生命,给些感叹;我问生命,要些答案;

可是生命,没有听见一般…….没有回音,是生命的常态。

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三个人一起拍摄电影主题曲《样子》的MV。周迅穿着一身蓝绿色长裙,从中学演讲台后面走上来,我在旁边弹钢琴,陈可辛演奏吉他。

这首主题歌,曲是我写的,词是音乐人吴青峰填的,正好道出了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是电影里我想表现的东西。

岩井俊二在《你好,之华》片场

一人身兼编剧、导演、剪辑、作曲

片子里的10首配乐都是我自己写的,我还特意邀请了《情书》的钢琴配乐老师中村由利子,来进行钢琴弹奏。她是影响我音乐生涯的老师,当初写《情书》剧本的时候,我耳畔一直会想起她创作的音乐,可以说是灵感之源。

岩井俊二微博发布和中村由利子合照

除了作曲,《你好,之华》里我还同时担任了编剧、导演和剪辑,每个职位都有每个职位的难处。创作一个故事并展示故事有趣的地方,难;怎样把想好的故事用电影呈现出来,也很难。

到现在为止,我拍摄的都是自己的剧本。因为我了解自己写的剧本,会很清楚对每个角色、演员应该有怎样的期待。

但如果导别人写的剧本呢,又要以怎样的基准来判断?所以我很想尝试导一部别人写的剧本,和演员、主创们一起讨论对剧本的理解。

岩井俊二在主题曲《样子》中演奏钢琴

永不结束的青春

青春期是我创作的最大源泉。在那之前,我就是只对甲虫、怪兽、奥特曼感兴趣的普通孩子,但那时候内心总是充满着莫名其妙的热情。

20多岁进入社会了,不确定的事情越来越多。到现在我还坚信,只要回忆起人生的前18年,我就能完成一个作品。这可能也是我创作中青春片居多的原因吧。

上大学后的前两周,我内心充斥着可以独自一人的喜悦,完全不感到寂寞,不知道这么高兴的事情在我一生中还能有几个。那时候我一无所有,所以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但也正因为从零开始,才什么都可以做,才可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片段

电影《烟花》剧照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的创作过程,我花了很多时间散步,边散步边冥想,去寻找自己的内心世界。

《情书》里回忆的那段,是我听着我学生时代一直听的音乐,不断回想14岁写成的。

追寻到更早,《烟花》还有大学时代的作品,都是从14岁的记忆中捞出来的。

今年我55岁了,我记得20年前总是会想:“啊,我上岁数了”、“青春结束了”,可现在回头一看,20年过后,生活也没结束啊。

既然如此当初就应该做些更疯狂的事情,并且把每件事做好。也请大家一定要将“青春没有完结”这个想法保持下去。

《情书》回忆片段

拍电影是件非常开心的事,辛苦是难免的,可做什么不辛苦啊,至少可以活在当下,下一次都不一定再有机会了。所以每次拍新的作品我都当作是最后一个来拍,把每件事情做好。

我最讨厌别人说 “我好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这就像有人说期待你的下一次人生,可人生只有一次啊,下一次的人生不那么容易到来的。有人说要着眼于未来,但我觉得人生的焦点应该放在当下。

 2 ) 人生的愁念

《你好,之华》里的岩井俊二,用十足日系而纯美的片名、书信情节和镜头把控,讲述了一个沉静内敛,平淡隽永的中国家庭故事。

虽然影片有身份错位,青春暗恋,暧昧谎言等岩井个人的风格展露,却不能将其简单看作是《情书》或者《花与爱丽丝》的中国化演变。

这是一部由主角的结局为起点来开展的电影。曾经叱咤校园的女神级人物之南,先后经历了失败的爱情与婚姻,在痛苦的病魔下自绝生命。这个“将美好破坏掉”的结局悲伤且犹如宿命。之南的离去促发妹妹之华替她参加同学聚会,之华回望姐姐曾经的青春宣言时,又唤醒起自己的那片记忆涟漪。

一次葬礼,一次为逝去之人还愿,一次追忆和故地重拾,牵扯出来不同年代人青春、爱情、婚姻的过往。显然,本片是更适合与《相爱相亲》比较而看的。虽然影片多处出现写信达意的清新场景,也通过信件直白而生动地描绘了曾发生在东北小城的爱情故事,但众人黑衣的葬礼开篇,就已经为电影早早定下沉重基调。这种沉重的情绪是最容易被广泛理解的、处在情与爱这一阶段之上的生活哲思。这类沉重是属于一个家庭的。不管是男女爱情、姐妹亲情或是同窗友情,他们都只属于每个人自我的人生历程。能够将这些历程涵而盖之、融汇一起的,唯有复杂的家庭和在家庭生活中携手相持的家人。

所以,以“家庭成员离去”为开端的《你好,之华》,所勾勒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暗恋或者追忆青春余晖。应该是由情书时代爱恋的酸涩引申出来的,整个人生的愁念。她仍旧演绎着一个传统主题——无法告别的爱,无法挽回的选择,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类命题展现在日本家庭题材电影中屡见不鲜,而其中的生死哲学,家长里短,人情世故,又实在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情感诉求。

尽管影片一开始切入到写信寄信的情景时难免尴尬直楞:手机摔坏了,就只好给你写信咯,而且是百无聊赖的吐槽式日常汇报——这里的周迅与日本人妻角色类似感十足,难与当下中国社会相契合。但正因如此,我反而体会到导演是在用一种傻傻的,又有些可爱的方式,让整部影片迅速回归到从前那个单纯的、仅仅依靠文字进行缓慢却又深刻无比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状态。而这种信件传情,又可以说是岩井导演用来打破时空、用作他电影文本与观众情感汇合的桥梁。这无数封书信上的文字,就如同那段声情并茂的毕业演讲,充斥着对未知的向往和勇气,中和着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在之华离世以前,之南成长以后。

提到成长,影片也花费一定篇幅,表现了两个孩子短暂的交换生活,和三个孩子逐步的心理变奏。成年人不断放下的往昔岁月被孩子们依次拾起、重新煅炼,成为她们新的时光。酷似母亲的长相,引生忧郁的暗恋,即将抵达的青春,还有那个逃走的、在黑暗中才会哭泣的男孩……少年的释然终究与成年人的感怀不同。对于他们成长道路的点到为止,才是导演赋予未来的美好期许。

影片用一次交换生活,让两姐妹的两个女儿多次同时出现。时光倒流三十年,或许现在的她们,就是过去的“她们”;影片亦是用几次(同学会以及之华写给尹川书信上的)角色顶替,来暗暗昭示:主角既是被写进爱情小说的《之南》,也是成为电影片名的《之华》。

其实对于之南而言,她人生的结局就是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给错过,什么都是遗憾。影片正就着这个悲剧的低谷开启,她未能实现的感情,未能达成的心愿,未能组成的家庭,或许在未来一代接一代的生命中,总能成就圆满。也正是这种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方式,使得影片重心都在对于之南的描绘当中,一切的感慨和牵扯都源于之南的离去,源于人们对之南的爱。这样的爱大过之南的悲剧与不幸,这样的爱为影片留下温暖的余味。

岩井俊二将日本纯爱电影的清新质感放置中国小镇,以浪漫唯美的镜头去审视和理解“死亡”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生老病死人之常态,平淡从容唯是最真。我们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虽不善于,却也总能想方设法去理解亲人、爱人之间的这种种情感。能够在时间的帮助之下,用乐观来缅怀生命以及青春的逝去。此间,平凡的细节离我们最近,也最令人动容。那些逆光而行的冬日暖阳和低机位360度旋转拍摄的精美画面,也都与影片开始时候的沉重基调消解、相融,也都变成淡淡的,清澈的,饱含着纯粹的忧伤和明亮的希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MOVIE木卫】,欢迎关注。

 3 ) 喜欢了30年的女神,分手后也能认错?关于剧情的另一种解读

到底何种解释才是尹川、之南、张超这段三人关系的真相呢?

很多年前,看过岩井俊二执导的《情书》和《四月物语》,这几乎是我在看《你好,之华》这部电影前对岩井俊二的全部印象。

看过《你好,之华》的提前点映后,这几天断断续续把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又翻出来看了一遍。

个人觉得,岩井俊二和是枝裕和的风格有些相像。

二位导演的共同特点,或许都是在貌似流水账般的叙述风格下,总有些令人反复回味的留白——似乎什么都没讲,又似乎讲了许多,具体说了什么,还需有心人细细品味。

在我眼中,是枝裕和的电影是在还原生活,岩井俊二的作品,则大多是在看似平淡地记录青春。

《情书》是对初恋的回忆与惋惜;

《四月物语》画面中充满浪漫的樱花雨,如温开水般平淡的剧情,实则记录着女主人公对暗恋学长深情而漫长的寻找与等待;

而《花与爱丽丝》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青春记录——前者酸涩文艺,后者灰暗压抑。

朋友问我:看完《你好,之华》之后感觉怎么样?

想说,这是一部有着明显导演风格的电影,如果你喜欢以上几部作品,那么你也会喜欢这部《你好,之华》。

作为导演岩井俊二的首部华语电影作品,《你好,之华》是一部以书信为线索的电影,通过信件的一来一往,衔接三代人的情感故事。

而今天,想重点聊聊片中之华、尹川、之南三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带给我的思考与感受。

“你好,之华”——影片的片名一语双关,既点出了故事的关键人物“之华”,又像是一封信的开篇。

很可惜,在男主尹川的青春记忆中,他寄情于书信的对象并非之华,而是片中通过众人回忆呈现的隐形女主——之华已去世的姐姐,之南。

因为之南的漂亮出众,从学生时代起,妹妹之华便习惯了做姐姐的陪衬。

之华暗恋新来的转校生尹川,心思敏感的她渐渐察觉出尹川对姐姐之南的爱慕。

为了能和尹川走得更近,她大胆建议尹川:“你喜欢我姐姐吗?我可以帮你递情书!”——这不经意间的提议,开启了少年尹川的“写作”之路。

想必,少女时代的之华便早已习惯了充当姐姐与众多追求者之间的信使。

而这个名叫尹川的男孩却不一样,因为他的存在,少女之华或许第一次开始意识到:她真的很羡慕她的姐姐,她真的很希望能够成为她的姐姐之南。

若干年后,参加完姐姐之南的葬礼,之南的女儿睦睦交给之华一封母亲初中同学会的邀请函。

这封邀请函,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之华尘封已久的一段青春回忆,与此同时,也仿佛给了她一次成为之南的机会。

在同学会上,众人果然将她错认成了姐姐之南,包括她少女时代暗恋的对象——尹川。

当然,她并未澄清误会,而是不置可否地留下联系方式,以姐姐之南的身份,与尹川开始书信往来。

在信件的一来一往中,尹川倾诉着对之南的想念,而之华倾诉的,则是自己的故事——字里行间,之华小心翼翼地探寻着自己在尹川回忆中的位置:你还记得我的妹妹之华吗?

因姐姐早已去世,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之华借用婆婆英语老师的地址接收尹川的来信。

当尹川寻着地址找上门来,惊慌失措之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开门迎客,而是仓皇求助于年迈独居的老师——“您家里有没有口红?能不能借我用用?”

即使相隔三十年,即使已为人妻、为人母,之华还是如此在乎这位自己少女时期的暗恋对象。

可见,这段青春情愫对于之华来说,犹如之南对于尹川,同样是刻骨铭心的。

影片中一处令我觉得有疑惑的处理,是尹川后来与之华的交流中称:“我一开始就知道你是之华不是之南。”

从之南与之华童年时代的戏份便可知,姐妹二人长得并不像——尹川作为其口中“之南大学时代的恋人”,断是不可能将姐妹二人认错的;

在后文的交代中,尹川也是一早知道与自己通信的对象是之华而不是之南。

可为何尹川又在开篇的同学会后向之华发出“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样的微信呢?

这条告白微信引发了之华与丈夫的矛盾,也开启了之华与尹川之间的书信往来。

尹川为何要在明知对方是之华而非“前女友”之南的情况下发出这条信息?

剧情并未对此过多交代。 如果非要解释,或许就是孤独的中年人也会有自欺欺人的时候吧——尹川太想与之南对话了,即使他知道,对方并非是真正的之南。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尹川并未如他的回忆和描述的那般,在之南的生命中占据过那么重要的位置。

他与之南的恋情或许极其短暂,短暂到回忆足以覆盖现实,短暂到时过境迁,他竟然混淆了之华、之南姐妹二人的长相——同学会当晚,他并未如他后来所说,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是之华而非之南——尹川之所以意识到通信的对象不是之南,完全是因为之华对他与之南之间的回忆一无所知。

同学会后,尹川追上离席的之华,小心翼翼地问对方:“你还记得我吗?我给你寄的那本小说你看过了吗?”

尹川看到之华一脸茫然、犹如失忆的表情却并不吃惊诧异,而是主动提出留下联系方式,并在随后发出“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样的讯息,似乎都体现出尹川并未认出之华,也并非如他其后所言,和之南曾经走得那么近、那么熟。

“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句话,更像是暗恋多年后的告白,实在是太不像一对曾经相爱的ex之间的对话了。

而胡歌饰演的负心男子张超才更像是之南青春故事中真正的男主角——叛逆、不羁、英俊、玩世不恭,这些特征或者说魅力对于涉世未深的乖乖女之南来说,足以比木讷羞涩的尹川更吸引人。

所以,多年后,潦倒不得志的张超才会在低矮简陋的小饭馆儿对尹川忿忿说出:“ 你的书我看了,你算什么东西?我才是之南的爱人! ”

或许,尹川对于之南来说,与其说是曾经的恋人,则更像是一位深情而执着的追求者吧?

之南或许曾经非常短暂地尝试接受尹川的感情,但很快,随着张超的出现,这段还未正式开启的关系便迅速结束了。

所以,张超才会对尹川的那本小说那么不屑,因为那本书中描述的更多是尹川对之南的臆想。

所以,即使之南收到了尹川满满一箱的来信,即使她在遭受丈夫不断家暴、深陷抑郁多次自杀未遂,也从未给尹川回过一封信。

到底何种解释才是尹川、之南、张超这段三人关系的真相呢?

影片并未过多赘言,或许也不必深究。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剧场中都各有角色,但在我们自己的心中,都会觉得自己才是故事的主角——同一段经历,在不同当事人心中意义完全不同,通过不同人的回忆更是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描述。

好似,在尹川眼中,之华只是个喜欢骗他、开他玩笑的小妹妹,而在之华眼中,尹川则是那个即使相隔30年,仍能令她心跳加速、要向老人家借一支口红才肯开门相见的“我上学的时候喜欢过的那个男生”。

《你好,之华》很好地诠释了身处喧嚣的中年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青春的缅怀与追忆。

时过境迁,人至中年,即使身边已有爱人,与当年令自己刻骨铭心的人再见,你是否仍会心动呢?

或许,《你好,之华》中周迅饰演的角色之华表现出的所有看似镇定、处变不惊、倾诉、窥探、欲盖弥彰……仅仅是为了向对方寻一个答案:

你还记得我,就好。

曾经沧海,时间更迭。

关于青春的回忆中总包裹着万千可能,然而生活终将归于平静。

你还记得那时的我吗?

你没忘记,就好。

 4 ) 看见,被看见,相互看见

虽然无法活成被你看见的样子,但是也会活成自由灿烂的样子。

——致之华

立冬时节,在北京电影学院看了岩井俊二导演的《你好,之华》。上一次看岩井导演的电影,应该还是大学时代寝室小影院的《情书》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许久不见,今番这个故事,依然还是能够拨动我心中最细的那根弦。比起故事,比起剧作手法,这部作品最打动我之处,仍然是那份从心中汩汩流出的情感。以至于走出剧场,不得不感叹一句:这悲欣交集的人生啊。

我想起契诃夫《海鸥》中的那段台词:“我一天比一天更了解,问题不在形式是旧的还是新的;重要的是,完全不是为想到任何形式而写,而只是为了叫心里的东西自然流露出来才写。”

自然流露出来的情感,乃至每一个细微的情绪,从开篇便揪住我,一点一点地将我带入每个人物的生命。

【看见,被看见,相互看见】

从之华参加姐姐的同学会开始,眼泪止不住地流。

为什么去参加姐姐的同学会?之华给了一个答案:为了告诉大家姐姐去世的消息。但只怕,这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而已。

想要被看见,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好,被看见,作为之华,现在的这个样子。

呐,你知不知道,从前那个灰头土脸的自己,已经成为了当年姐姐的样子。现在的我是美的吧,如果当年的你,看到的是现在这样的我,故事会怎样写呢?

如果说之华心中还有期待,那或许是期待一个来自尹川的答案:为什么?是因为我不够美?是因为我不够好,不够优秀吗?以及期待一种可能性,重来一次,你会不会爱上我?

之华不是不知道,其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哪里有什么为什么。一切关于尹川为什么不喜欢之华的理由,都只不过是之华一个人的附会而已。真相是即使重来一万遍,尹川还是会喜欢上之南,还是不会喜欢上之华。

哪怕我,已经活成了姐姐的样子。

之华看见尹川的那个瞬间,仅仅是那一瞥,我的泪水就落了下来。万千人之中,一眼就能看见他。暗恋的样子是最美的,大概便是因为发出去的光芒不会被接收到,所以只会反弹回自己的眼睛里,留下双倍的光芒。

看见你,但不能被你看见。

被误认为之南之后,她的断然离别,她在会场门口的蓦然回首,黯然伫立,都带着一股隐忍而决绝的姿态。而全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场戏,便是之华在公交车站,之华以为尹川将她误认为之南的那场戏。

尹川到底有没有将之华误认为之南呢?如果没有误认,为何对之华告白?难道只是为了成全之华而演的一场戏么?导演说,虽然尹川也想说:你是假的吧?你是之华吧?但想到之华一直是那种一遇到尴尬情况就会逃走的女士,就忍住没拆穿了。

于之华,那可能是一生中最绚烂的一次体验吧。有没有一个瞬间,你爱上了我,哪怕仅仅是作为姐姐的替身而已?

如何评价这几场戏的表演?似乎一切语言都已经苍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也难以仿佛一二。种种次第、层层境界,诸般名相都化作虚空,在我心中留下的只有感受,单纯的感受。

所以,我无法评价表演,只能说出这几场戏中,演员塑造的之华这个人物,在我心中留下的感受。

那便是,当她低下头去取包的时候,当她推开身边的女同学,一遍一遍推说路远的时候,乃至她在会场门口的一回眸,一伫立,都“不是别的什么,而是灼痛。”(引自公众号“四幕喜剧”)

(表演痛苦,要表演到什么境界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痛苦或悲伤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人的话,一般会想办法强压下去。而演员却只能把痛苦和悲伤调动出来,因为演员没有角色那么悲伤,也达不到角色那么痛苦的程度。 如果角色表现出五十分的悲伤,而演员也努力调出了五十分,表面上看起来演员已经和角色一样悲伤了,但是在我看来远远不够,那就是因为角色的悲伤往往是已经经过压抑的……他表现出了五十分,也许内心有一百分。 所以只有当演员入戏很深,真正化身为角色的时候,才可能内心有一百分的悲伤,压下了五十分,表现出五十分……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和角色合二为一。所以这隐忍压抑的表演,却走过了之华全部的心迹。)

这满满溢出屏幕的,又甜蜜,又灼痛的滋味,到底是什么呀?明明这么多年过去,心底已经淡然了,为什么看到这里还是会哭呢?

而车站那场戏,我心中留下的感受是:巨大的两情相悦的快乐,欣喜,以至于狂喜,却不得不压抑和克制下去,以及那份独独属于之华的,注定求而不得的灼痛。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之华,三十年不变的心意,还是不能被你看见。当年不能,现在也不能。这层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到后面的很多场戏。

(二刷看到这段,尹川向之华道别的时候,之华点点头,郑重其事地,带着仪式感微微欠身,向尹川道别。这个道别的分量击中了我。为何如此沉重,因为这是之华,一个自始至终不被认出的“陌生女人”,向尹川的诀别。当年的之华兴致勃勃地带着梨罐头,黄桃罐头去尹川家,名义上是给尹萌的,其实只是找一个借口给尹川吃吧。85年,对于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孩子而言,一个罐头的分量是何等沉重呢?因为喜欢你,所以只想把整个世界都塞到你的手中。可惜尹川对之华目瞎耳聋,他看不见。)

写信。

写信的之华,样子很美。暗恋的样子是最美的,因为不被知道,所以有了加倍的喜欢。层层叠叠如同片云堆积的白色笺纸、仿若幽情郁结的蓝色指甲、一笔一笔似乎蚕丝交织的回文小字,这一切意象都勾勒出这几场戏的气质。“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你这样美,却不能被他看见。

而寄信的之华,更有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坚定。“请将这封信寄到上海。”一如当年双手奉上那封告白信时的清坚凛冽。

而当尹川以一种猝不及防的姿态出现在扈老师家门口,之华在扈老师家中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找一支口红的样子,也令我动容。

说说尹川和之华的最后吧。嗯,那或许真的是最后了。之华说:写小说可不容易,在我心里边,你可是很厉害的。

能将这份心意传递出去,就足够了吧。

以上便是之华线上最令我动容的几场戏。其他人物行动线尤其是尹川线,也颇有打动我之处,但也许是同为女性的缘故,对之华这个人物有着更深的共鸣。所以看之华的时候,也落泪最多。

不被之南看见的尹川,不被尹川看见的之华,乃至不被扈老师看见的婆婆……这一切的暗恋、单思,都化作一封封书信,以一种飞蛾扑火灰飞烟灭也要呈递到你的面前的姿态,向被看见的那个人飞去。

而千言万语,落到笔下,都化作一句“你好”……正如周公子所言,你好,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吧。

所以影片的结尾,看见的,被看见的,都相互看见了。

之南和尹川相互看见了。那本小说,之南看见了。之南留给睦睦和晨晨的遗书,就是尹川的文字。这是之南给尹川的一个答案: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样子。

尹川和之华相互看见了。“你好,之华”,就是尹川给予之华的一个答案吧。这个答案,无关爱与被爱,只关乎如何活下去。

呐,之华,我看见了你。虽然有的人能够实现梦想,有的人不能。虽然有的人能够两情相悦,有的人却求而不得。但是没有关系啊,只要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就好了。关键是,不论走过哪一条路,都是自己的人生。你,我,都是一样的。

即使无法活成当年你心目中的姐姐的样子,也一定会活成自由灿烂的样子。那是之华自己的样子。

PS:写一些个人感受。

看完电影有写信的冲动,上一次写信是在什么时候呢?上一次写信是写给谁呢?啊啊,我清楚地记得,虽然不知收信的那个人是否还记得。

想起很多关于书信的诗。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首映礼见面会的时候,每位演员都对自己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愿你活成……的样子。每位演员所说的,都无比契合人物的心境。于是我很期待周公子会对之华说什么。当时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对之华说的,如果有的话,那便是:愿你活成当下的样子。周公子说的是:愿大家都活成自由灿烂的样子。

人和人聚在一起,却不必然相互看见,相互听见。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所求的就是被看见。所以当少年尹川向之华道歉的时候,我感觉到这是多么温柔的一个人。他在为之华的不被看见而道歉。

尤金奥尼尔说过,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是唯一的实体。其余都是风中的灰烬。

而这,便是《你好,之华》让我看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声气相通。

之华:尹川,我看见了你,你看见了我吗?

尹川:之南,我看见了你,你看见了我吗?

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

只要看见,就足够了……

导演说:对于之华来说,尹川就是明星。在日本有很多偶像的“追星族”,其中也会有很多是主妇。我就是以这些形象为模板的。

所以首映礼的时候,周公子说:我是岩井导演的粉丝。胡歌说:我是岩井导演的粉丝。秦昊说:我是岩井导演的cosplay扮演者……主持人说:今天是粉丝见面会。

片名为什么叫做“你好,之华”?因为在她黯淡乏爱的少女时代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对她说一句你好,之华。活在姐姐的光环之下,之华被无限度地忽略乃至存在感几乎为零。

所以这篇文章是写给之华,也是写给当年那个不被看见的自己。

那么,你是被看见的人,还是不被看见的人呢?

导演是温柔的人,他对每一个人物的悲悯深深打动了我。之华平凡么?同学会舞台上的她,仍然扣扣索索,无法像当年的姐姐一样坚定沉稳,妙语连珠。尹川平凡么?也许是的,他除了《之南》连一本小说都写不了。无论之华还是尹川,都不是世俗定义的成功之人吧?但他们分明是有光的。

剧里的人儿平凡黯淡,剧外的人儿光芒万丈,如同之华的昨日和今朝。今日的她终于闪闪发光了一回,但当年。

那光芒,谁看见?

我想说,如果我在,我可以看见。

哪怕再黯淡也好,之华也有之南无法盖过的,光芒。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光明的。

补充二刷感受:始于爱情,终于人生。

初看对于每个人物的爱情深深共鸣,二刷看出更多的人生况味。张超这个人物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以及他那句台词:人生啊,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写清楚的。

第三代人物的线索,也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如何以一种直觉的肯定面对生活?如何直面生死、生命中的种种无常?如何放下执念?如何获得勇气?爱情、自性、勇气。故事在三代人之间流淌,而主题也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最后尹川和之华放下了执念,不再执着于求而不得的痛苦,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睦睦、飒然和晨晨终于敢于直面,这无常的人生,这弄人的造化。获得了勇气。

何冀平说:人们常常问我,为何小小年纪,笔下就有这样多的苍凉。

那么这句话我也想送给导演。或许是由于心性敏感的缘故,所以对这世间的无常,会有更深的体会吧。

所以导演笔下的人生啊,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有如许多的苍凉感……

而冲破那层世事无常之苍凉感的,是尹川在之南遗像前上的一瓣心香。那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之光。

再次补充:初看我也觉得后半段剧情比较沉闷,但今日,我忽然被后半段的力量击中了。

特别是之华在暗夜中追着晨晨爬上长长的阶梯,最后抱住晨晨,回到家后教他哭出来,自己也哭了出来。这一段戏简直揪住了我的心。

暗夜的阶梯中,她爬得是那样气喘吁吁。人生或许也是这样一段西西弗斯的阶梯吧,如许无奈,令人无措。但只要向上爬着,就有希望。或许累了,或许中途停一下,但不会放弃。

如果说之华这一段戏,给我什么样的感受,那便是“治愈”。

尹川对睦睦和飒然的影响,也不言而喻。

所以尹川和之华,这两个情场失意的人儿啊,他们给了第三代人真正的光芒。

大抵好的电影,关键的段落都是有些“象征主义”的,有着非常华丽的形式感,人物的某些行动高度凝练,成为一个具有丰富象征或者说隐喻的程式。比如说,这部电影中的之华写信,之华爬楼梯……

首映礼结束之后有一个见面会,当时秦昊说,这个电影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是真事,所以没有不合理。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问导演。

我初看也觉得有很多剧情似乎很不合理,但是细思之下,又能想象出很多种可能性。导演拍得太隐晦。所以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多谜团。

尹川的信害死了之南?尹川究竟有没有一个瞬间爱上了之华?之南临终前究竟有没有一个瞬间爱上了尹川?

以及,什么叫做错过呢?是指尹川错过了之华?之南错过了尹川?就像歌词中所写,有的人跑得太快,有的人慢了半拍,有的人先知先觉,有的人后知后觉。还是指,他们错过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呢?

期待导演的解答。

公众号:龄官(lingguan1123),主要发布原创剧评,欢迎关注。

 5 )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这部电影叫《你好,之华》而不是《你好,之南》。

电影以葬礼开场,以校园生活的回忆定格来作为收尾,葬礼是对生命的不可挽回,校园生活是对青春匆匆而过的追忆缅怀,一切都是在讲年华岁月的逝去。

不叫《你好,之南》是因为影片不单单是聚焦之南这个人物,而是聚焦对周迅所扮演的之华这个人物所引出的祖孙三代的一种全景式人生关照,镜头雕刻的是在不同年龄段的他们面对爱情,面对命运所产生的不同际遇的人生交织图腾。所以,进一步来说,《你好,之华》里面的华可以引申为电影里全部人物的“年华”,是一种人物自己对自己人生的回望与问候。

三代人的线索都是以周迅扮演的之华作为情感纽带而串联起来。

之华是全片的戏眼,所以影片叫《你好,之华》。

是之华替姐姐参加同学聚会遇见了尹川然后装作没有死去的姐姐之南给他写信开启了全片,初中时的校园生活片段更多的也是在叙述那个在姐姐之南光环下的普通少女之华暗恋男神尹川的少女心事。婆婆那条线是之华看见她与英语老教授在公园里谈笑所引出。之后,为闪了腰的婆婆送信,为手受伤的英语教授老爷爷写信也都是之华这个人物所连接起来的。之南的儿子晨晨那条线也是在讲作为小姨的之华与侄子晨晨面对至亲突然离世后的人生状态,之华在黑夜里彷徨着急的找到离家出走的晨晨,告诉他你还有家可以回去,是之华给了晨晨温暖,是之华拍着晨晨的背默默留着眼泪心疼说出那一句,好好睡吧,睡一觉就会好的。

在岩井俊二的电影里,一切都是轻盈克制而充满诗意的,虽然以葬礼作为开头,但前半段的基调都是明朗跳动而活泼的,时时有幽默的细节。随着剧情的慢慢展开,一切处理的不疾不徐,痛心,伤感,释然,一层层抽丝剥茧,一点点向你娓娓道来,就像冬日里的一杯温暖的咖啡,也像最知心的朋友在和你深谈低语,整部电影的观感非常舒适,那些诗意的瞬间会让你看完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会回想起来。

昨晚看完电影,今日一早仍然会想起的是那句在冬日里裹着厚厚围巾低头的叹息,是写信沉思时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是婆婆收到信时的激动变成了轻描淡写的那一句“你放在那里吧”,是那个英语老教授家里“不小心”遗落的口红,是原本应该嚎啕大哭的葬礼上静默的不舍,是那句少女只会写在信上,永远不会说出口的—我喜欢你。

之南的死去,带给周围人的悲痛是显而易见的,但导演没有直接要人物浅显的哭。

而是表现在之华参加姐姐30周年同学聚会上已经要早早离场时听到姐姐年轻时的毕业演讲的声音而心碎不舍的回头。

表现在之南儿子晨晨问奶奶,人为什么要死?以及他在看到小鸟死去时的低头凝视和放飞家里养的鹦鹉的同时也是放飞过去的自己的释怀之情。

表现在之南女儿睦睦哭着对着尹川说的那句,要是写这本书的作者来早早接我们就好了。

表现在之华对尹川笑中带泪的那句,要是姐姐当初嫁给你就好了。

表现在之南的父亲母亲对外宣称之南是病死的,是自然生老病死自然的不可抗力,而不是对之南自己结束生命的痛心惋惜之情。

关于人物的表演,两个小演员张子枫和邓恩熙都灵气十足,邓恩熙是那种第一眼就会在人群中注视到的美丽少女,哭戏见演技派的实力,小小年纪,未来可期。而张子枫更是因为此片提名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电影里几场关键的戏她处理的很精准到位,自然有生活的烟火气息,把敏感,俏皮,可爱的青春期少女懵懂的一面完全表现出来了。胡歌也是亮点,饰演一个头发散乱,胡子邋遢,喝酒消愁,整天混日子的实实足足渣男,胡歌的表演有一种沉下心来的力度和爆发力,在得知之南死了后那一晃而过,有点自责,有点后悔,又有点蒙圈,不想被尹川看到自己的痛心瞬间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周迅的表演比起因为角色束缚要端着演的如懿传明显更自然灵动,处理起生活化的现代戏显然是她的强项,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秦昊的表演也属上乘,把一个落魄的小说家爱而不得,错失遗憾,痛心但不张扬的内敛一面全然呈现了出来。我对这个角色最有体会,因为我本人也是一个小说作者,和尹川有着同样的命运。写过两本不畅销的小说,前阵子,大学10周年同学聚会,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问我,你现在在做什么啊?我说,我写点东西,出了两本书。同学说,哇,没想到我们中间还出了个“大作家”啊,你现在一定赚很多钱吧。我回答不上来,因为光凭那些可怜的版税收入,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同年龄的朋友做生意的做生意,做高管的做高管的,几乎都结婚买房生子,而我几乎一无所有,我有时候也问自己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改行吧。但我是真正热爱写作的人,写作已经融入了我生命,书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已经变成了我最珍贵的朋友,他们的人生就是我的人生,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所以就算实在坚持不下去,也就大不了从头来过而已,毕竟我才刚30岁出头。

青春是岩井俊二作品中永远的母题,在点映见面会上,导演还是那个带着眼睛的文艺青年摸样,面对观众的问题也是回答的有点害羞有点不知所措,有没有人是永远活在青春里的?我想,岩井俊二就是这样永保初心的人。

岩井俊二的电影里,处处是青春的影子。

写信,阳光,操场,遮脸的口罩,自行车,转学,马尾辫,白衬衫,毕业礼堂,睫毛,短发,黄昏,侧脸,足球,背影,对视,汗水,图书馆,运动会,相遇的走廊,教室门口,被风吹起的窗帘,音乐课的钢琴声,青涩的自我介绍,永远定格的夕阳。这些美好记忆的标签随便选两三个,就能组成一个唯美,感动人心的青春故事。

我对青春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曾经一同绽放过或者死过了一会,后来我们各自靠向了人生不同的,最适合自己的岸。

之南为什么不和尹川在一起?张超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消沉自甘堕落的样子?这些都是青春里的人物面对生活所作出的选择,可能会无奈,可能会后悔,可能会遗憾,有的人最终活出了自我,有的人努力过,挣扎过,不甘心过,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周迅的表演如水般隽永,紧紧贴合人物最生活化的一面走,松弛而细腻,有一种可以把周遭发生的一切变故熨烫的妥帖的淡然。在点映结束后采访时,周迅说,以后只想演更多生活化的角色,而不是之前飘来飘去,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

在处理如何把日常变得精致且具有诗意上,周迅和导演岩井俊二都有一种天赋,可以让日常记录不再死板无聊,让时间变得像一个个俏皮弹跳的音符,在人物或喜或悲的人生里恣意游走。手持摄影更加灵动,真实地表现故事,让镜头有一种静静聆听者和陪伴者的沉静之感,周迅的每一个回眸,每一个不安局促的眼神都是戏。

你好,依然活在青春里的岩井俊二。

你好,44岁依然美丽的周迅。


因为一直有人问哪里可以看到我的那些小说,所以放了我的公众号上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个看看,里面会一直更新最新品质电影的深度影评,经典小说的书评,和一些生活中的感悟。

人间奇遇

 6 ) 《你好,之华》——尹川写给之华的情书

《之南》是关于两人大学之后的故事,没有出现在30年后的书信中,也没有出现在之华的回忆里。因为它的主人翁是之华,而不是之南。

一开始尹川就知道是之华替代的之南,在车站,他想知道,那本小说她是否看了,是否已经看出之南的原型是之华。然而并没有。

大学那段是局外者完全不了解的情节,只有当事人尹川、之南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之南与之华渐行渐远,并且没有将《之南》与之华分享。从小都是之华嫉妒姐姐,那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之南嫉妒之华。

尹川与之南的故事,在尹川说把情书扔掉的时候已经结束了。

尹川错过的人不是之南,是之华。之南也知道,她错过的人是尹川。张超是她面对错过的救赎,是之南为结束这段感情找到的一个出口。所以之南与尹川会分手,会抑郁,会再也没有去寻找尹川,所以尹川在之南的遗像前会说她傻。

《你好,之华》,自始至终尹川都在和你通信,用最隐晦的方式讲述初中永远不会忘记的回忆。因为多年之后,在尹川初中的那段回忆里,出现最多的不是之南,而是可爱的妹妹之华。这也许直到你看完《之南》后才会了解到。

影片有两个最难解释的地方,一个是标题,一个是之南为什么会跟尹川分手却还保留着他的爱。如果把《你好,之华》看作尹川写给之华的情书,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一切都是因为尹川在两个错误的时间,喜欢上两个错误的人,才造就了姐妹两的人生。

影片有一个前后呼应的点,尹川发给“之南”的短信,以及中学时之华写给尹川的表白情书,都出现了“喜欢”。

(再补充说一下对张超这部分情节的看法:

张超说自己是想证明给天子骄子们看看,自己能把之南追到,但其实,他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有魅力。

之南与尹川再次相遇是大学时期,此时也是姐妹俩关系渐渐疏远的时候,再后来是张超的出现,再后来是分手。但之后的之南对尹川的感情较之初中时期,加深了很多很多。这其中的缘由,自始至终只有她和尹川知道。

在尹川写给第二个“之南”的信中,是对初中生活的回忆,却回忆最多的,是跟之华的故事。他俩相识、代送情书、矛盾产生、告白等等,因为在尹川心里,已经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之华。大学跟他在一起的之南也察觉到了这点,然而之南也陷入对尹川的爱恋中。以及对妹妹的嫉妒中。

所以说尹川在两个错误的时间,分别喜欢上了之南和之华。

后来的之南是痛苦的,她想要结束这段感情,却又陷入其中。直到张超的出现,之南找到了一个逃避的方式,同时尹川也没有过多的挽留。

张超就是捡了个大便宜。但结婚后他也察觉出之南对尹川仍然念念不忘,再加上他的暴脾气。家暴,加上对尹川的疯狂思念,之南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走向自杀。

同学聚会上的尹川第一眼就认出了之华,他从上海回到家乡想要寻找的人其实是之华,并意外得知之南的死。

他说之南的死,自己也有责任,是因为他对之南的离开妥协了,他知道之南对自己的感情,知道她跟张超在一起的原因。

尹川去找张超,更多的是出于对之南的愧疚。

@童年的流星 提到之南抽屉里那封同学聚会的邀请函,可能是之南自杀的导火索。非常棒的一个设定,之南疯狂思念尹川,却不敢再与他相见,回忆涌上来,无法再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了自杀。)

金马奖周迅的访谈,关于指甲颜色的由来:

这是关于之华的故事,是之华的颜色。

 短评

这个片子充分说明了《情书》要是没有柏原崇会多无趣,没有柏原崇你给我个刘昊然也行啊,对着那个土味男同学我完全召唤不出青春回忆好吗!而且秦昊浑身上下也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猥琐气质(感觉给之南上完香后简直会从遗物里顺走一件内衣撸一辈子),要听他每天给我朗诵刚写好的小说我情愿被胡歌杜江家暴一下吧,信女要从今天开始双手合十静静等待日版的福山雅治了!

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人生啊不是随便扒拉扒拉就可以写清楚的啊,可是我就是要活成一首漂亮的散文诗!台词几乎一半都有笑点!周迅一如既往的好,胡歌很惊艳,邓恩熙真是美出了一片天!

10分钟前
  • Himno
  • 推荐

张超这个角色的自省能力超过他的阶层了

15分钟前
  • 轮子到底滚不滚
  • 还行

现在人到中年的周迅就和如懿一样,不争不抢,沉稳自由。在别的演员满脸刻着“我很会演戏”的时候,她在钻研“纪录片式的表演”,她的表演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不着痕迹,见好就收,一点不贪,看起来毫无企图心。之华这个角色就像陈可辛说的“她不像《如果爱》里的孙纳,是有的演的,之华根本没的演”,因为人物太生活化了,太平淡了,更像是个配角。这样的角色和如今的周公子就这么完美地贴合到了一起。

17分钟前
  • 王筱驴
  • 推荐

几乎没有带着任何的既定印象和期望去看这个片子。少年时代情书留在我印象当中的画面是白和粉。现在在看你好之华,画面则是平淡的灰。这是一个中年版以及老年版的情书,也是少有的从头到尾周迅都在做配角的故事。如果说情书给我们的印象是纯爱,那么这部电影留给我的印象则是无奈。而在成人的世界里面,不强求,顺其自然,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岩井俊二依旧维持了音乐和感性的双水准,故事里桥段设计的精妙,毕业宣言从头贯穿到始终。在不同的情境下,同样一段发言稿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焕发出不同的意义。因为周迅,所以五颗星推荐。胡歌在里面奉献了少有的欠揍型表演。哈哈哈

22分钟前
  • 小川叔
  • 力荐

映后问答环节,问出了自从看到海报就搁在心里的问题:周迅涂那种蓝颜色的指甲油有什么用意?导演答,指甲油是周迅自己的选择,他也很喜欢。片子的好处、各种美好细节都是岩井流常规操作。其实之南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不太能捋得顺,但周迅张子枫胡歌的表现都那么好,集体扛起一颗星。音乐都是导演自己操办,就像小说作者自己配插图一样,不管技术怎样,感觉一定是最对的。最后发现演职员表中,赫然就有一个名字叫“之南”,我和身边的姑娘都小声惊呼起来。那是那晚感觉最奇幻的一刻。

24分钟前
  • 张天翼
  • 还行

把现实中粗鄙丑陋的一面打磨抛光,只萃取精华。岩井俊二非常文明,压着拍,抻着拍,让角色们悄悄说谎,彼此成全,含蓄留白,各个体面,也让电影本身透露出高级的疏离感,虽然手法是转基因嫁接。

2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一部关于错过的故事,色彩非常美,胡歌也有参演,看完电影满脑子都是胡歌演的那个张超,一个傲娇的渣男,佩服胡歌的演技。

29分钟前
  • 醒了吗
  • 力荐

飒然暗恋着同桌,但她不愿意说出来;之华表达了爱慕之心,仍然也没能修成正果。你说或不说,你都是他故事里的配角,毫不起眼。尹川和之南是初中同学,大学又再一次相遇,终究是有缘无分;婆婆想和英语老师再续前缘,可对方却不解风情。三个时代,四段感情,有过暧昧和相爱,又归于错过和遗憾。再深的感情,也抵挡不住缘分的交错。之华被尹川伤了心,尹川又失去了之南。张超伤害了之南,又得到了另一个人的爱。相爱未必能够相守,爱过也未必能爱到最后。结婚不意味着幸福,能让你幸福的人你却没有和他结婚。于是,你还是想着那朵白玫瑰,那个床前明月光。你写过动人的情书,也写过精彩的小说。但人生很复杂,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写清楚的。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留白部分给了人无限的遐想,人物塑造给了人深刻的印象;岩井俊二有一种独有的灵气和直觉,知道在何时进入细节何时转向广阔的世界观然后何时在切换回细节,对影像的嗅觉也是敏锐的,在《情书》中的遗憾和心心念念都集中在了《你好,之华》里。开头的葬礼和结局的“情书”首尾呼应,是对生命惋惜也是向死而生。在电影的落地上陈可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摄影和选景甚至部分演员的状态以及情感的共情会让你恍惚这是一部日本电影,但人物面对的困境却让人回到现实。胡歌的人物留白和父母一辈的情感以及两代孩童之间的某种情感链接是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而正是这些看起来是闲笔的情节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了非常强大的能量。期待岩井导演的那本延伸小说。@181101·Beijing

33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太失望。后半段的故事线乱成筛子,岩井俊二还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故事吗?水土不服严重,怎么能指望日本导演拍出八十年代的年代感呢?睦睦对尹川那一番突如其来的表白心意像横生出来的怪胎,这走向太奇情了,看了一本书就幻想中认爹了?

38分钟前
  • 后自愈
  • 较差

外衣是你好之华,里子是再见之南。

40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7,仍然非常岩井俊二的风格,包括细腻的情感与好听的音乐。导演仍然用他的方式讲了一个慢故事,挺难得的。其中有几场戏的处理非常厉害,演员的发挥也很棒,包括张子枫,也有明显的提升。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预告片觉得寡淡单薄降低了预期去看,没想到更加失望,心里是很遗憾的,同岩井俊二的某些单薄的作品一样,贩卖一个情绪却单薄的可笑。大故事是好的,也动人,可惜没有更好的细节填充,特别像已经有了许多虫洞的连衣裙。我最不喜欢的处理是视角问题,以之华进入,后半段却直接旁落到尹川,将周迅晾在一边,这种转移是很不舒服的,再加上演员的配置,周迅演这个线索角色是天生吃亏。执行层面里,首先剧本的本土化做的很差,书信这么重要的核心,没有想到聪明的办法让它成立,剧本也没有在这种元素上真正的起到故事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情书、遗书、小说这样文字道具通通都只是他们本身,没有深深嵌进故事最重要的情感里。场景也很荒,依赖于生活讲故事却非常失真,尤其三十年前。许多场戏其实应该更有“人气”,现在变成了为了干净而干净。演员们也无亮点

50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华语电影,我对这份答卷表示非常满意!熟悉他的影迷会知道他写起剧本非常随意,我也做好了再看一部“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的心理准备,但这次他为中国观众准备了一个既非常岩井俊二又很完整易懂的故事(可能也归功于陈可辛监制的把控吧)。周迅原来也可以演这样“普通”的角色啊,看了那么多古灵精怪的她,之华居然可以演得那么舒服。还是要表扬剧本,每个人的故事穿插融合,毫无生拉硬凑感,人物都立体了故事也完整了……不太会说好话,但真的还能喜欢岩井俊二30年。

53分钟前
  • 全是奶
  • 力荐

3.5 在岩井俊二的作品里算不上好,但也不差。里面的“时空信息传递”、“替身与错位”,看似是《情书》的反面,实则挖掘的是家庭代际的空间,引出稍显过满的群戏——每个角色都有互文关系。演员方面重点夸下金马提名的张子枫,没想到她竟是戏眼,两次落泪都是因为她。

5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导演自己编的剧,就是这么一气呵成!棒!配乐好评,从开场的在殡仪馆的配乐至结尾字母的配乐,都很棒!张子枫演技好评,周迅演技好评,胡歌演技好评。演晨晨的男孩演的不错。温亲,但又告诉我们人生终有必需面对的事情。强烈建议,能把那个毕业典礼的演讲稿发一个完整版出来。

59分钟前
  • WeiYi
  • 推荐

张子枫值得金马女配的提名!邓恩熙真的很水灵!胡歌是个惊喜,很帅,演技也好。所有演员都很不错。整部电影还是偏向日系。

1小时前
  • BAzINGA
  • 推荐

1.很纳闷张超是何方神圣能从尹川那里抢走之南,直到看到胡歌是张超,我就懂了呀!2.很好奇东北也能找到这么清新的小街道,原来导演是选择性的遮住了场景才拍出了这个效果😂 3.请问剧里之华的私服是什么品牌,好好看!!最后很开心现场见到岩井和周迅~

1小时前
  • 弥生
  • 推荐

用《情书》&《花与爱丽丝》的元素讲了一个全新故事,同样的书信沟通、暗恋甚至感冒,《情》的「身份错位」在《你》再度出现,通过几组关系拓展开来。真正的主角是成年后的之南,虽没有出现却无处不在。在手机时代,以信为媒介,没有产生距离感,能讲得通。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