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HD

主演:巴巴拉·苏科瓦,珍妮·麦克蒂尔,尤莉亚·延奇,尼古拉斯·伍德森,乌尔里希·诺登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卢森堡,法国语言:德语,英语,法语,希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2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3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4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5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6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3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4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5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6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7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8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19汉娜·阿伦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汉娜·阿伦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纳粹德国高官、素有“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并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巴巴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 饰)受《纽约人》邀请为此次审判撰稿。当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观看审判后,却在艾希曼的阐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之间发现了分歧。当阿伦特将艾希曼当年的行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发了社会上的恶评和抨击,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绝交反目。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堕落2019叛狱无间的士判官粤语湖的女儿指尖少年无柒雀圣2:自摸天后天生舞者冒牌帝国第一季企鹅小守护鸟之歌 バードソング赌鬼传奇之开心赌鬼不义之财:十年不晚第二季匹诺曹(2014)把爱带回家DVD旋风魔术师第二季反斗神鹰命中注定我爱你2020爱尔兰的弗兰克吃货与大胡子七年风暴达里奥·阿金图的恐慌我心永远公园的沙池黑暗边缘模范出租车2:终映特辑梦醒黄金城爱在春天来临贾姆塔拉:骗你没商量第二季叹别离魔由心生1989印度版猛鬼街总是偷窥狂小姐窗户边有人飞行年代 第一季马拉多纳云雀上车走吧黑色星期天霹雳神鹰异梦空间乘着光影旅行——李屏宾的摄影人生业务部长吉良奈津子

 长篇影评

 1 ) 面对邪恶的沉默也是平庸的恶

想看此片已是许久,对于汉娜·阿伦特,一直有着深厚的兴趣。从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出版到平庸之恶观点的提出,汉娜·阿伦特总是给予我敏锐深刻和强硬不妥协的印象。正好深圳有个德国电影展,恰好有此片,于是毫不犹豫地订票观看。

整个影片应该说是拍得比较闷,而且字幕的翻译也有些问题。如果事前对于汉娜·阿伦特缺乏了解,对于艾希曼审判缺乏了解的话,在观影过程中会显得比较吃力。现场观众的反应也说明了此点,大部分观众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只是到了最后阿伦特在课堂中的激情演说,才调动起部分观众的情绪,甚至伴随着课堂上的掌声,也有观众鼓起掌来。

客观而言,此片还是较为准确地还原了阿伦特当时的生活。作为一部德国影片,既有着德国影片硬与闷,也具有德国影片的明晰与冷峻。该片注重观点的交锋,而对趣味性重视不够。影片对于汉娜·阿伦特,只聚焦于其一生中很短一个时期,即以色列对于纳粹艾希曼审判,她发表文章为艾希曼辩护,从而引起轩然大波。影片只是通过几个闪回,将其一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了回顾。导演并不关注阿伦特个人的生活,甚至对于她与其老师海德格尔的关系,也只是在镜头前一闪而过。而是花了相当的笔墨,突出展现了汉娜·阿伦特喜欢思考与毫不妥协的性格。

艾希曼是个恶名昭彰的纳粹罪犯,负责屠杀犹太人的最终方案,被称为“死刑执行者”。很多犹太人对其恨之入骨,在耶路撒冷审判之时,为防被杀,他的前面装着防弹玻璃,也就是阿伦特所称的玻璃盒子。其实对于整个的纳粹德国来说,艾希曼绝对只是一个小人物。在审判之中,他也不承认自己所犯之罪,他认为他的一切行为只是在执行命令。他真诚地信奉着纳粹的思想,坚定地相信领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因此在执行命令时,也是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执行。在他的心目中,并未将犹太人当作人,而只是杀人机器所需要吞噬的原料。在他执行任务之时,他已非正常之人,他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正常人的情感,而是异化成为一台机器。

汉娜·阿伦特正是据此而为他辩护。艾希曼所犯下的当然是滔天大罪,毕竟六百万犹太人或多或少因他而死去,即使直接死于他手下的也不少。但阿伦特并不认为他应该承担被指控的责任,将其带至法庭上审判也并不公正。这样并不符合对于法庭来说最为重要的正义原则。艾希曼杀人,并非是他与所杀之人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也非他仇视这些他所杀之人,他与这些被杀的犹太人素昧平生。他杀他们是因为要执行命令,他相信元首的话,觉得杀死这些犹太人有利于纳粹事业,有利于德国的生存与发展。

在执行命令之时,他不会去思考自己所行之事是否正义,更不会去质疑元首的命令是否有问题,而且由于没有思考,也没有了正常人内心中固有的善恶判断。艾希曼只是一个杀人机器,他按照体制或者制度的指令,机械而无情地杀死犹太人。只要这种制度不改,将谁放到那个位置上,都会执行杀人的命令,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因此艾希曼所犯下的罪愆,并非个人的罪愆,而是制度之罪,是纳粹那种邪恶的思想或者主义带来的罪愆。

由此,阿伦特提出了她的著名观点,认为艾希曼所犯下的罪行,并非极端之恶,而是平庸的恶,是在邪恶体制之下,每个小人物都可能犯下的恶。艾希曼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从其法庭上的表现来看,他也是一个彬彬有礼之人。他也不愚蠢,喜欢康德的哲学,并自称以康德哲学来作为自己行事准则。他为人夫为人父,恪守着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家人的眼里完全可能是个完美的儿子、丈夫或者父亲。如果将他放到一个正常的社会,他会是个守法的好公民,也许还会是社会的中坚。不幸的是,他生于乱世,生于一种极其邪恶的制度之下,他没有成为好公民,而是成为了杀人的艾希曼。而这,正是当时整个德国人的缩影,每个德国人都可能成为艾希曼。

艾希曼这种小人物何以会有着平庸之恶?汉娜·阿伦特指出,这是因为他们彻底放弃了思考的权利,以制度之思想代替了自己的思考。他们完全将自己当成了所服膺制度中的一颗螺丝钉,自己存在的目的,就是与这个制度步调一致,就是让这个制度完美地运转,从不去思考这个制度本身是否有问题,思考这个制度的合理性。在电影中,汉娜·阿伦特重复了她老师海德格尔的话,思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知识,而只是让我们能够判断善恶与美丑。最后,她提出,思考能带来力量。德国之所以会出现那种浩劫,恰恰是当时所有的德国人都不思考的结果。如果只是追究艾希曼个人的责任,而不去追究制度的罪恶,不去理解这种平庸的恶,那么犹太人的悲剧还会在世界重演。

其实,这种重演一直都在进行中。从纳粹德国,到红色苏联,这都是汉娜·阿伦特所经历过或者所耳闻过。当然,还有一些更平庸的恶,仍充斥于很多地方,包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这里,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拒绝思考,仍然只有一种思想,一种制度的思想,占据着我们每个人的头脑。我们天然地相信,现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并自觉地充当着这架机器上的螺丝钉,维持着这个制度的运转。我们不也是如艾希曼那样,犯下了平庸之恶吗?虽然我们没有如艾希曼那样冷静而疯狂地杀人,但我们仍然会像他一样,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制度指派于我们的任何任务。我们没有杀人,并非我们厌恶杀人,只是我们没有被历史推到那样一个位置上。

纳粹将犹太人定义为非人类,因此艾希曼们就会不加思索地执行着命令,从肉体上去消灭这个民族。有些制度则是蔑视着人类普遍认知,仇视着既有的人类文化创造与思想成果,去追求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理论,全民不也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人一样,不加思索地疯狂地去摧毁着一切。文革比之纳粹德国,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亦是不遑多让的。

当然,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的恶,并非就是为艾希曼之类的人脱罪。每个身处历史之中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都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有个流传很久的故事,不论其真假,倒是可以从中体会出在恶的制度下,个人责任如何界定的问题。柏林墙倒之后,德国法庭审判开枪杀死越境者的军人,这些东德的边防军人称自己是在执行任务。法官反问他们,难道你就不能将枪口抬高一寸吗?如果边防军人抬高自己的枪,说明了他已经有了独立而深入的思考,拒绝将自己作为制度机器的一部分,从而导致人性的复苏,对于善恶也有了自己的判断。而你放弃思考,让制度的思想取代自己的思想,必然会丧失自己的良知,必然导致平庸之恶,众多的平庸之恶,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灾难的发生。

阿伦特其实并未止步于此。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文中,不光指出了大屠杀中施害者一边的责任,同时也谈及了被害者一方的责任,这才是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激起整个犹太社会愤怒的主要因素。她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的事件,当时犹太社区的领袖与纳粹的合作,也是因素之一。同时,整个犹太社会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屠杀,保持着一种沉默,而未有勇气去反抗,也应对屠杀肩负一定的责任。对于恶的容忍,对于无人性之事的不反抗,实际上也是一种平庸之恶。这种平庸之恶的泛滥,会让极端之恶越演越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当然是正处于痛苦之中的犹太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这是向死难者亲属伤口上撒盐。在当时情形之下,也确实如此。从此也可看出汉娜的绝不妥协的态度。她本人是犹太人,正如她本人所声称的那样,她并不将自己当成犹太人,尽管她当时也差点进入纳粹集中营。然而,我们认真思考,汉娜·阿伦特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对于残暴制度的恐惧,只能助长这种残暴的蔓延,从大屠杀直到今天的事例,无不说明这一点。天助自助者,面对制度的极端之恶,我们还需要勇气。

勇气从何而来?汉娜·阿伦特说,思考可以带来力量。当然,思考也会带来勇气。深入而独立的思考,必然会让我们坚信正义,坚信人类普遍的价值,坚信人类的良知终将战胜邪恶,自然就会有了反抗的勇气。只有放弃思考的民族,才是最可悲的。

 2 ) 邪恶者

首先,汉娜作为一个待过集中营的犹太人,能够抛开自己的身份和经历去“理解”阿道夫·艾希曼,实在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当然,她自己也说了理解不等同于宽恕)。我们在对待任何人事物的时候,都基于自己的立场,要抛弃自我的偏见是非常困难的事。从这一点,就可以说她是伟大的。
第二,汉娜对”阿道夫·艾希曼“的评判。她认为,他会犯下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能力——思考。他只是像做一件普通工作那样”高效、准确“的完成。当党卫军在首长的指导下,完成第三帝国的伟大理想时。他们都躲在这个庞大体系背后,机械地活着。这个”伟大的目标,民族的崛起“就是保护个人丑陋和邪恶的最好屏障。当众人犯罪时,个人就不会觉得那是犯罪。当有一个高尚的理由撑腰时,屠杀和犯罪都成了”战斗“。纳粹不是一个人,把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的也不会是一个人。我们是整个体系中微不足道的一点,但是就是这每一点的不作为、不反思而造就了整个纳粹。每个人都有罪,当然你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没有罪,因为他们只是执行而已,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所以,纳粹是邪恶的,是反人类的。而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为
第三,如果说希特勒利用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煽动了整个民众,那么战后犹太人的仇恨心理何尝不是民族情绪的膨胀。你是犹太人,就不应该为纳粹说话;你是犹太人,就应该仇恨纳粹;你是犹太人就应该爱以色列。如果,你对以上问题提出疑义,那无疑你就是叛徒。其实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根本就没有必然的关系。

生活是有惯性的,思维也有是一个固定模式。社会根据我们的出身给了我们身份,然后我们就要做符合这个身份的事情。对人、对事分类,有利于我们遵循固有的应对方法来应对人事。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则去生活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平衡的(不是和平),整个国家机器才能正常的运作下去。任何试图打破的人,都将遭到攻击和打压。所以,汉斯是从情感上和思维惯性上都是不能接受汉娜的思想。舆论也是很难接受这种观点的,这和他们对纳粹的固有定义相差太远了。不符合他们的民族情感。

所以,说到邪恶。你可以认为,人人都有邪恶的一面,只是看有没有一个面具可以躲在后面,合理、高尚地施恶。同时,我们都有善良的一面,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善恶是相对的,好坏也是相对的,你站在不同的立场,依据不同的标准,评判同一件事时,是会有不同的结论。

 3 ) 谁是思考之王?

汉娜·阿伦特与好友 前排:尼古拉·乔洛蒙蒂(左一),玛丽·麦卡锡(左二),罗伯特·洛威尔(左三)。 后排:海因里希·布吕歇(左一),阿伦特(左二),德怀特·麦克唐纳夫妇(左三左四)

汉娜·阿伦特为人所知,一方面主要是作为20世纪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另一方面便是其审判阿道夫·艾希曼时以哲学方式在《纽约客》上提出的“恶之平庸”概念。 传记电影《汉娜·阿伦特》以后者为主线,呈现了汉娜·阿伦特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另外一条线描述了海德格尔与汉娜·阿伦特的情感历程,亦是电影的主题之一。海德格尔在汉娜·阿伦特心目中思想之王的地位,从1925相识并坠入爱河到1933年纳粹上台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暗示一位20世纪女性不断强大,寻找自我的人生历程。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好友玛丽·麦卡锡问汉娜·阿伦特,海德格尔是不是她一生中的最爱。阿伦特否定了。 当被问及海德格尔在她心目中的地位,阿伦特是这样说的:

有些事比人更重要。 "有些事"是什么事?答案是:思考。这便是海德格尔给阿伦特带来最宝贵的东西。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一从"人"到"思考"的过程。 海德格尔这条线是由阿伦特书桌上的相册引入的。 第一次,青涩的阿伦特,在自习室中得到同为海德格尔学生汉斯的消息,老师海德格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校长,并加入纳粹。这是1933年,纳粹上台,也是海德格尔与阿伦特二人人生的转折点。这是电影中与海德格尔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场的呼应。 第二次,当对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词在阿伦特的脑中不断重复,回忆来到1925年,满心欢喜而又羞涩的阿伦特与海德格尔在办公室进行了第一次会晤,表达着自己的思考。 阿伦特此时着迷于海德格尔,她的一番表述,是对爱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恐惧共同交织的结果。对于一见倾心于阿伦特的海德格尔来说,他成为了阿伦特的爱人,保护者,指引她前进的导师。 第三次,当阿伦特面临挚友汉斯的强烈反对与丈夫身体每况愈下,一根烟把她的思绪带回了1924年海德格尔的课堂。海德格尔对年轻阿伦特的思考有着巨大的影响。 文章《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纽约客》发表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还有每天不断的恐吓信和批评信,阿伦特不得不一人搬到乡下独自居住。

第四次,时间回到1955年,在美国已凭借《极权主义的起源》有所成就的阿伦特回到德国,而海德格尔则十分落魄。在谈话中,海德格尔回忆了他们的美好相遇和热烈的爱情。 阿伦特却质问海德格尔交出尊严,屈服于纳粹的原因。即使他做着无用的辩解,声称"那些都是诽谤",最后他还是妥协了。即使在这之后二人的关系逐渐变好,这意味着海德格尔思想之王地位在阿伦特心中的彻底崩塌,阿伦特的思想之王,不再是海德格尔。 每一次插入海德格尔这条线之前,阿伦特都面对着艰难的,不同的境遇陷入了某种沉思,似乎每一次都在从对海德格尔的回忆汲取力量,但其实汲取的并非是她从海德格尔身上学到的思考能力。海德格尔思想对阿伦特的影响,已经被构筑到阿伦特思想世界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电影通过海德格尔四次出场所要表达的从"人"到"思考"的过程,早在阿伦特完成关于"恶之平庸"撰稿就已完成。文章的发表时间是1961年,而汉娜当时时隔数十年与海德格尔再次相遇是在1950年。1950年以后,二人的书信交往越来越频繁,虽说电影所展示的是海德格尔地位的崩塌,但是阿伦特在这之后对海德格尔表示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解,甚至说二人的爱情火花重新燃起。因此可以说,电影中陪伴阿伦特度过那段艰难时期,直到最后在大学课堂上发声为自己辩护的,并非海德格尔,而是"思考"。 电影结尾部分阿伦特在大学课堂上为自己发声,表达自己对思考的理解,与海德格尔那条线中阿伦特沉浸在海德格尔思考世界的一幕相呼应,也证明着阿伦特完成了自己"思想世界"的构建,其思想之王已不再是海德格尔,也并非汉娜·阿伦特自己,她的思想之王,就是思考本身。 我想起了钱穆的"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但放在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的关系里,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从"人"到"思考"的过程。阿伦特的童年经历可以说是悲惨,早年失去父亲,1933年纳粹上台后学术生涯一时中断,不断流亡,遇到了后来的丈夫诗人、哲学家海因里希,二人侥幸逃离集中营,来到美国。如上文所说,年轻时海德格尔之于阿伦特,是一种庇护,指引方向的灯塔。阿伦特对自我存在的认同也是在二人爱情中不断确立起来的。阿伦特并非一开始就怀有成为自己、世界思想之王的宏伟目标,而是人生的波折经历,与海德格尔感情的起伏,包括海德格尔对阿伦特的"背叛",促使阿伦特不得不孤身一身面对黑暗,尝试着构建自己的思想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汉娜·阿伦特》对学术领域海德格尔与汉娜·阿伦特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对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娜·阿伦特思想体系的构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存在主义情侣萨特和波伏娃,更多深入的研究说明,波伏娃并非像过往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作为男性一方萨特哲学思想的附庸,也颠覆了人们对女性哲学家的认知。同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汉娜·阿伦特和波伏娃都展现了女性社会地位如何变化,尤其在思想和学术层面,而在今天,随着对这些伟大女性作家著作的关注、阐释不断增加,像波伏娃-萨特,阿伦特-海德格尔这类研究领域会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电影最后,阿伦特躺在床上,吸着烟,继续思考,因为事情还远没有结束,他还要面对犹太人潮水般的指责,诋毁和威胁。好在汉娜·阿伦特已经是一个思想之王。

电影截图:阿伦特躺在床上思考

 4 ) 平庸之恶

这个电影从本身来说,技巧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其所阐述的内容,“平庸之恶”这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确实会引起所有人的愤怒,尤其是涉及到诸多人生死的时候,这样的话似乎确实失去了说的意义,不合时宜。
但是汉娜说了,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击了真相。是傲慢也好还是读书人的蠢钝也好,最终她还是将这个东西说了出来。
也许有人觉得她是再拿诸多人的生死在那里做作但是我敬佩她,揭开人性的真相去阐述我们甚至都不愿意承认的东西,是如此艰难。就比如说,法律上也说法不责众。事实上这与整个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所背离。
汉娜一直在坚持的是平庸之恶是造成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悲剧的原因之一。作为转运官员的那个刽子手,他只是在遵循命令。而这种命令本身的遵循就是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良知的结果。众多人背离良知的遵守命令,最终导致了恶果。【这一点上并不完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电影或是著作】
同时她当然对犹太人有同情又关爱,这一点毫无疑问。
她希望通过唤醒人们在这一点上的认识,从而鼓励人们要用良知道德去抗争,而不是成为这个强大国家机器的螺丝钉。
当你看到人们谩骂她是替刽子手辩护的婊子或是犹太人中的败类,你就会明白这些人不过是被自己内心的伤痛所折磨,没有办法去正视汉娜的观点。当然我也并不责备那一点,反击也没有意义,事实上很多人遭受那样的创伤之后永远走不出来,就像她那个同事再听了她如此明晰的观点也好,依旧在情感上接受不了。
汉娜是个真正勇敢的人,因为她正视了自己内心的伤痛,敢于自我解剖。
有良知的人放弃良知,有良知的人惧怕对抗,才是这个社会最为可怕之处。
我依旧记得我那个操着一口不标准普通一辈子是个讲师的法理学老师,他说:如果所有人都觉得社会变革、公共事件与自己毫无关系,那么下一个当遭遇不合理体制伤害的人就是你。如果你有这么一颗心,你就会有良知。

一个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傻逼。决定去借汉娜的著作来看。

 5 ) 当你的情人哲学王附逆大魔王

        美国政治学者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一部关于哲学家的电影怎么拍呢?要知道哲学家大部分时候就是坐着思考,本片导演玛格雷特·冯·特洛塔,也是德国新电影运动的资深导演,还真的把它拍成了一部关于思考的传记电影。
        1924年,18岁的汉娜•阿伦特成为35岁的年轻编外讲师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这段地下情维持了四年,直到1928年海德格尔决定让阿伦特离去。一般学者大师的婚外恋情、政治经历,传记电影中都是一笔带过,点到为止。可她的初恋海德格尔偏是后来比她还名满天下有哲学王之称的存在主义大家,参与的那一下政治,又偏偏搅进后来万劫不复的纳粹暴政。注定她与海德格尔这段纠葛无法忽略。个人感情的痛苦成为她扩大自己存在疆界的一个源泉,在1930年之前,阿伦特的思想活动局限于哲学领域,甚至还瞧不上政治,然而她目睹了这个她深爱的才华横溢的教授卷入国家社会主义兴起的狂潮中附逆纳粹,并且天真地为这场运动提供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解释。 再往后,阿伦特看到他回避世界,重新退缩到沉思的孤独中,对他认为混乱而败坏的公共领域投以蔑视。一个哲学家沉浸于个体性的自足,而缺乏返回公共领域的能力,阿伦特痛心海德格尔的选择,开始强调知识分子的行动性。
        影片在这样的背景下以1961年对纳粹军官艾希曼审判为切入点,以阿伦特报道此事件写出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份关于恶的平庸性的报告》发表引起巨大争论结束。
        1960年《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报道引起了汉娜•阿伦特和朋友们的注意:以色列间谍在阿根廷发现了纳粹时期杀害犹太人的纳粹军官艾希曼的踪迹,并于5月将其劫持到以色列,并坚持在本国审判艾希曼。臭名昭著的艾希曼官阶并不高,只是党卫队中校,但是他曾经担任过德国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科的科长,是犹太种族大清洗的前线指挥官,负责一车皮一车皮地组织运送整个欧洲的犹太人,在他的监督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生产线到二战结束,共有五百八十万犹太人因“最后方案”而丧生。
        于是阿伦特向《纽约客》总编提出,她愿意作为记者,去耶路撒冷报道审判的有关情况。此时的她已完成《极权主义起源》《人的条件》等大作,在学界德高望重,有这样的名人担任特派记者,总编自然乐不可支欣然接受。她在变更1961年日程推迟接受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信上写道,“您一定理解我,为什么去耶路撒冷,因为我曾错过了报道纽伦堡的审判,这次,我不能再次失去目睹对战争罪犯审判的机会了。”她原是德籍犹太人,纳粹兴起逃离德国,流亡巴黎,在法国集中营所幸戏剧性地出逃前往美国,后入美籍。作为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也指引着阿伦特的思考,这些外部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她把此行视为一次历史使命。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份关于恶的平庸性的报告》由《纽约客》5次连载。这份报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罪犯艾希曼本人的分析。她根据艾希曼在法庭上表现及对有关卷宗的阅读,发现艾希曼并不像想象中是一个本性邪恶的魔鬼,平时热爱家庭、热爱音乐、热爱自然,人格也不扭曲病态,精神病学家鉴定“他的精神状态比做完他的精神鉴定之后的我还要正常。”“不仅是个正常人而且还非常讨人喜欢。” 就像恐怖分子寻常得可能轻易成为我们的邻居或飞机上的邻座。由此,阿伦特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一个观点,艾希曼之所以犯下如此罪行,完全是由于“思考的缺乏”以及由此而来的不做判断。这类通过执行国家命令,透过行政程序,从事集体屠杀政策的人,被称为“案牍谋杀者”,他们严谨干练的良好素质加上无思的顺从效忠,正是暴政与专政的天然基础。第二部分是对犹太组织的评价。她甚至批评当时犹太组织领导人,指责他们未能领导犹太人对当初的迫害进行有效的抵抗,反而一定程度上与纳粹形成了同谋。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政治目的。
        文章一刊出,在美国乃至欧洲引起强烈反响。就阿伦特本身运思历程看,艾希曼审判事件的报道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转折点,这个事件的争议带动阿伦特从思考实践活动意义走进探索思考与判断的哲学课题。
        导演玛格雷特·冯·特洛塔凭借此片获得了2013年德国电影奖最佳导演提名,她说“我只是拍我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人。但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理念的话,那就是你应保持自我反思和独立判断能力,不要追随某种观念或者时尚。汉娜说这是‘不用扶手的思考'。”

 6 ) H.H

Hold on&Humble

这部电影的姿态很特别(话说我喜欢法国版的海报,主题多明确!)

政治社会学题目上,却没有做那种大师级「我高贵冷艳思想高深你们这些凡人不能懂」的冷感,一开始就是两个中年妇女聊家常「我的老公是极品」,后面Hannah同丈夫之间打情骂俏,同朋友之间的嘻笑互动,是有烟火气有肉血感要把观众拉近的节奏。但是另一方面又故意不完备背景信息——从标题开始就极简。除了海德格尔大街一喊一嗓子大家都知道之外,Hannah Arendt是谁,她去以色列听审的被告是谁,犯了什么罪……这些关键信息都是一句话就带过去。

即是说,虽然电影的总体风格是亲切家常的,故事梗概也在一般文艺片的范畴内,但是观众应对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及思想有大概的认知才不至于落拍。电影和观众的双向选择过程中,本片不挑剔入场观众对电影语言的解读能力——所要传达的信息多数由台词传递,却对知识层面有所要求,可以说是从标题到海报都有「屏蔽信息不足者」的功能。这就很难说是具有「娱乐大众」属性了。以「学习思考」为目的的电影而言,对历史背景的轻掠而过,意味着其最终的诉求乃是——请思考。

思考的主体,是自备一定信息量又有兴趣愿意花时间看这部电影的人。而思考的主题内容是——思考本身。

听到了不等于就听懂了,听懂了不等于就听明白了。地球人并不像瓦肯人那样拥有心电感应的能力,只能依赖符号交流。符号在传达信息时会失真。

Hannah说英语带有很重的德国口音(以至于我要借助字幕才能听懂她在说什么)。她周遭的德国小群体急眼了就用母语唇枪舌战,美国同事们在一旁干瞪眼。这个「语言障碍」的梗在电影中被一再使用,最具象地表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人群、人群与人群之间「听到」、「听懂」和「听明白」之间的分歧差异:犹太人与非犹太人,二战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和他们年轻理想化的后代,Hannah和她的读者们,她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们……在各自表达、聆听和理解之间都存在这种「障碍」。

最简单绕过障碍的做法——依赖第三方解读。在耶路撒冷庭审之前有一场很长的争论戏,听不懂德语的Mary先是求助于懂德语的学生,被告知「这么快的语速我听力不行」后暗搓搓想找Hannah的小秘书Lotte口译,后者的回答是「听Hannah自己跟你说不更好」——不愧是跟「大家」混的。

第三方解读为原有信号添加了噪音,最坏的情况会加大理解分歧。比如在Hannah的文章出版后,那些根本没有看过文章或者没有看完的人,也纷纷打电话写信去谩骂,就是听从了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解读,根本不去听作者本人的陈述,就自以为「听懂了」。

如果想要听明白Hannah跟Hans在吵什么,应该听Hannah本人用英语陈述。这正是影片前半段要跟观众达成的共识。

艾希曼的庭审基本使用了资料片段。每一个片段结束后,都切到认真听审的Hannah。这一段观众和主角是同步的——等于我们也在观看庭审纪录(虽非全部)。在观看这段纪录的时候,我们做了什么样的思考?下了什么样的判断?庭审结束后,又有一段争论戏让Hannah表白自己的观点。到此为止,事件人物(艾希曼)和核心人物(汉娜)的陈述结束。

听懂了。但是有没有听明白呢?

英语并非Hannah的母语,所以这番陈述中可能还是有用词不当、发音错误、语法不严的地方,仍然存在表达与理解之间的间隙,这个间隙的填补,一是需要陈述者自己去弥补(比如Hannah请Mary纠正自己的发音,交由编辑部梳理自己的语法等等),二是聆听者需要「理性」地理解「话语本身」与思考「事实本身」。
这也就是影片后半段的内容。片中《纽约客》的主编在审稿时要求Hannah不要加入「主观解读」,Hannah回答说「这是事实」,主编默认,就是这样的一个「填补过程」:根据内容提问、根据事实回答、理解回答的内容并思考事实是否真如其所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Hannah是否对于二战时的犹太领袖们的动机有否「臆测」。

所谓「臆测」典型的例子是Hannah的作品出版后,其同事断语「以她的聪明,不可能会想不到这篇文章带来的(负面)轰动效应」——在毫无事实根据没有对质的情况下主观对他人的私生活、思维活动、情绪体验等等进行「肯定/否定推论」。电影以细节否认了这种「臆测」又故意突显这句台词,直接就表现了「臆测」的核心特征和社会性危害。非常聪明。

「臆测」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使用起来亦得心应手的「理解」方式。
这一方式的应用手法在影片的后半段,通过路人、读者、同事、朋友各个群体,得到了全方面多层次的展现。通过台词有点有面地展示了时人对Hannah「反犹」、「藐视本民族」、「过于理性而忽略人类的感情」这些主要指责,又通过她去耶路撒冷看望故友、努力想挽回Hans的友谊、跟海德格尔之间纠结的感情牵扯而一一予以否定。只有排除这些「臆测」的干扰,才能冷静地听明白。

近几年,在讨论(或者我更喜欢使用「吵架」这种更有情调的词)过程,我也会高频地使用「请不要臆测」却很少收到效果,最后常常就是我耐性崩盘。所以关于那句引发口水仗的「(二战时的)犹太领袖们或有意或无意地(在事实上)配合了纳粹。否则遇害人数当大大下降」这句话,我完全无法理解当时美国人与犹太人的反应,就不知道到底是因为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背景,还是本身所谓的「反社会」(「高贵冷艳」、「傲慢无礼」、「没有感情」etc)属性所致。
在我来看,如果要反驳Hannah,应当以这句话的内容是否属实(1. 当时的犹太群体多有「领袖」 2. 「领袖」们是否在事实上配合了纳粹的种族灭绝行动 3. 这种「配合」是否导致了更多的遇难者);如果要深入,应当以Hannah从此种现象得出「庸恶」的「论据」-->「论点」路径是否清晰严谨。诸如「伤害了xx人民的感情」的呻吟,或者「你是五毛」vs「你是美分」之类的无聊,既不能对事实有所证明,也不能对理论有所帮助,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根本没有必要。

Hannah在影片后半段所遭遇的人身攻击,与影片前半段众人围绕艾希曼一案的争论,恰恰证明了她所谓「庸恶」的观点:翘着脚使用第三方解读是思维的懒惰(有别人已经嚼过看起来好像也嚼烂的东西就不需要自己消化了),「臆测」是思维的怯懦(直接用十字架指着「说话的人」大喊「丫被魔鬼附体了」就不需要与对方的观点直接对峙)。纳粹,与那些寄恐吓信给Hannah的人,在「行为」上虽有不同,在「本质」上都是根源于集体思维的懒惰与怯懦。

至此,电影已经完成论证过程,并用Hannah铿锵激昂的演讲(暨自我辩白)结论。但是为什么?在片中时不时露脸的海德格尔留下这个问题是没有回答的:为什么一个天生的thinker仍会「庸恶」的时候?为什么Mary会很自然地请Lotte翻译,在Lotte拒绝前观众也会很自然地认为这是合理的要求?
可能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其实在思考这一运动上也成立:假如没有外力影响,我们总是在同一思维轨迹上前进。这样比较节省能量(精力and时间),并且与社会大部分保持一致也会比较安全。由此造成了很多思维上的「惯性」,绝大多数个体具备同样惯性时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逃离这个惯性的个体思维就成为社会「禁忌」。
这些「惯性」和「禁忌」不允许你问「为什么」或者「目的何在」或者「应不应该」,只要求你「顺从不要越界」。比如「你是犹太人就应该爱以色列」(可以扩展到各个民族与国家的对应关系),这一种立令对方放弃思考的要求其实无处不在且在某种社会环境下被视为「美德」(在帝国时期也有「你是雅利安人就应该恨犹太人」的「惯性」)。
一方面越是在社会生活中沉浮得久越是习从这种惯性很难立突摆脱(做网站的都很熟悉这套理论了,facebook的很多功能正是根据「花越多时间在上面就越难抛弃」的行为模式设计的),再者为保持所处空间的稳定性社会群体会尽力阻止个体突围。托勒密系统上的球越加越多、计算越来越复杂,断不会止有哥白尼一个人觉得不妥,但是一旦突破这个体系,就意味着前一千年的思维方式作废,所有习惯于这个思维方式的人都要转轨道,而且万一新轨还不对头,就会造成chaos——社会动物最害怕的情况。

诸如「犹太人必须爱以色列」、「纳粹都是变态杀人狂」之类的观点就是当时托勒密系统上的小球,一旦提出「这个球的位置不对」必然要重新计算甚至更新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所以那些听Hannah演讲的年轻学生们因受的惯性约束小,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以更容易吸收接纳她的解说,而年长的教授们则更顽固己见不愿意去毁坏自己的「思维内部生态平衡」(一如当年的海德格尔),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年轻学子,或者我们任何一个人,能免除「庸恶」的制约与诱惑。

在本片的案例中,Hannah最后能够抗住压力,除了她以及共同工作的人(丈夫、主编、Mary、学生们)hold on之外,还需要humble(我称之为「与狼共舞」)。在针对Hannah的诸多指责中,唯有「傲慢」这一项被微妙地认同:Mary纠正Hannah的发音后周围友人纷纷低声「她不喜欢这样」,Mary说「是她自己要求我纠正她」之后更是友人惊诧。这亦体现在恶意指责甚嚣尘上时,Hannah依然拒绝向公众解释,意下「反正他们不看就瞎嚷嚷或者根本就看不懂,那都是他们的事」。
但是一种突破禁忌的观点,必然需要进入到集体的轨道中去,然后才能使出那一把「改变速度(的标量或/及矢量)」的外力。Hannah不但站到了讲台上,还正确地发出了chips这个词。要双方面共同的努力——陈述者更耐心细致地解释,聆听者更理性主动地思考,才可能跨越「理解」的障碍。

影片的姿态是H&H具在,剩下就看观众们的了。

 短评

思考是孤独的事业,需要极富勇气的从业者。一栋林间小屋,一台打字机,就可以撼动社会。难得拍的如此简单清晰,又引人入胜。是一部十分有力的作品。

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16thSIFF#能把这么复杂的事儿掰得这么清楚真是难为特洛塔了。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摄影很好但一点不抢戏。“看不懂的自己默默去补课”这种强大的知识分子电影气场真是彪悍。在天朝这样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国度,这片儿真是打脸啊。

7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7/10。开场不久镜头从掉在地板上发光的手电筒,转换到手中打火机点燃的香烟,之后无论阿伦特翻阅资料还是独自一人思考的室内场景,都在昏暗的环境中用微弱的光亮突出阿伦特的主体形像:在一条充满诋毁的黑暗道中摸索真理;结尾把政治和人道主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学院讲座,一扫之前节奏的枯燥和人物关系的平淡火花,侧面射进来的高光打在她脸上,仿佛一个超越民族情感的真理形象,解释审判体系中理解不代表宽恕是需要具备责骂、人身威胁的勇气,可惜整体情节和主题缺乏重点描写,有简单化倾向。

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独立思考,忠于自己

9分钟前
  • Kirsten
  • 力荐

评分:C+ 平庸的恶,平庸的电影。

14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果然没拍和海德格尔的床戏,差评

15分钟前
  • Irreversing
  • 还行

恶是极端而不彻底的,恶是平庸的。只有善才是彻底而深刻的。而人们却被情感冲昏了头脑,迷失了理智。还是说,哲学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能的?继《小说里的哲学家》之后,我想是时候要开始思考写《电影里的哲学家》这个问题了。思考与人生,是一个作家永恒的使命,二者本为一体,对又哪怕忍辱负重。

16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力荐

真理无惧千夫所指,平庸即恶万众愚痴。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故事简单思路清晰,配合艾希曼审判的历史影像资料,让阿伦特本来或许艰深难懂的哲学思辨变得容易理解得多。甚至我希望她能多说点,或者多跟人吵吵啊什么的... 其实阿伦特的故事给我们看到应该意义更有不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这样谈日本呢

2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平庸的恶真是个好话题。导演截取了汉娜生命中最戏剧性和激烈的一段,所以一点不觉得闷。独立思考与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太适合我们了。审判一段面对真实影像也是妙笔,既让观众视线等同于汉娜。同时也强调了导演的态度,这种事、那个人是不能,也不应该被扮演的。只应客观呈现。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定位尴尬,介于故事片和纪实片之间;剖析尴尬,介于详尽和深刻之间;人物感情尴尬,介于八卦暗示和事实显明之间。

28分钟前
  • Philex
  • 还行

对海德格尔的处理不落俗套,很有分寸。艾希曼庭审剪辑精彩,对汉斯•约纳斯的处理耐人寻味。课室、讲台、烟的系列画面组合彷佛击穿了镜头。《现代性与大屠杀》《朗读者》《耶路撒冷的艾希曼》《海德格尔的弟子》

29分钟前
  • Sarcophagus
  • 力荐

这种东西不该当电影来看。

33分钟前
  • 想本雅明迟了迟
  • 力荐

思考者,不预设立场者的独立见解是多难成为大众共识,即便在自己朋友圈,知识分子界也是如此。

37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三星都给原型人物的弧光。非常平庸的一部片,视听保守,剧情比起阿伦特跌宕经历堪称蜻蜓点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文本上的犀利深入思考,在电影中仅以大众熟知的“平庸的恶”来概括,且阐释得浮于表层;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能不能少提一些海德格尔???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邪恶不可能即平凡又深刻,它要么是凡庸但普遍的,要么是极端但深刻的。”

43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2012年的德国片,女导演曾经是施隆多夫的前妻,和我同年42年出生,拍此片时已经70岁了。片子拍得老辣、简洁。最重要的是此片让我认识了这位写过《极X主义的起源》一书而闻名的德国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知道了她六十年前那场因“为纳粹辩护”引发的轩然大波,和她不放弃、不妥协,坚持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平庸的恶”之哲学论断,值得补看!

4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总能超越自身所属的民族和阶层利益独立思考问题,而本片正是集中展现了阿伦特最具知识分子特质和勇气的历史时刻——用平庸的恶界定前纳粹军官艾希曼的行为,而间或出现的与海德格尔的镜头也很好地串接起了她的思想脉络。今年看过的最佳电影,没有之一。

51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4.5. 鼓掌,思考,读书,思考。今年要读什么书已经有个大概的想法了。

53分钟前
  • vivi
  • 力荐

推荐(其实我很想说"是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想一想民族主义、历史仇恨、文革)!DL:http://pan.baidu.com/s/11NlSi (中、德字幕)"为什么我要爱犹太人?我只爱我的朋友 —— 那是我唯一有能力去爱的。" 这几句私下的话比不上理论语言那么道貌岸然,但真正理解了的话,在深度上不陋分毫。

57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