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

HD

主演:余男,于谦,乌吉穆,邵何之杰,徐玉兰,高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亲·爱 剧照 NO.1亲·爱 剧照 NO.2亲·爱 剧照 NO.3亲·爱 剧照 NO.4亲·爱 剧照 NO.5亲·爱 剧照 NO.6亲·爱 剧照 NO.13亲·爱 剧照 NO.14亲·爱 剧照 NO.15亲·爱 剧照 NO.16亲·爱 剧照 NO.17亲·爱 剧照 NO.18亲·爱 剧照 NO.19亲·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亲·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陆雪妮(余男 饰)是一名日企的高管。最近,日本母亲的离世使她身心倍受打击,白天神情恍惚,夜里经常被骇人的梦魇惊醒。原来,母亲是战争留下的遗孤,多年来,雪妮一直和孤独的母亲及年幼的儿子步步(邵何之杰 饰)相依为命,身边除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律师(于谦 饰)外,她再没有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就在母亲的后事处理完结时,一个东北老太太的突然出现又在雪妮的心头打响惊雷,原来她才是自己的生身母亲,雪妮不得不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但五岁的儿子并不喜欢这个来自农村的老太太,一家人在磨合中相处着。为照顾母亲和儿子的感受,雪妮准备换一下目前的工作。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母子的血缘关系却发生了惊天大逆转......豪斯医生 第六季我的丈夫得了躁郁症爱,不能没有你创伤1993乡野下饭魂反飙车行动踮起脚尖吻到爱神奇四侠2印第安信使有关欧柏特那就是我的世界2018果儿满山红上帝的口袋禁忌女孩2亲爱的,孩子们归你了!欲望之翼养蜂人(普通话版)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哈迪兄弟 第二季这该死的爱寻龙宝藏富人区午夜弥撒第一季寻找消失的妹妹某人必须堕落女访客雪地狂奔因爱富有巨大的野兽:全球经济第一季虎·破——电影《八佰》制作纪录我亲爱的失败者之怪物浪漫赤胆情窈窕老爹隐侠之关阳镇住院医师第五季我这一辈子1950落差我是你妈开膛街第一季她的一生2011白色大厦蜜糖绑架者反击(2021)

 长篇影评

 1 ) 亲爱

上海,日企驻中国高管陆雪妮,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她漫延在无尽的思念中,这时,一个东北农村来的老太太突然出现,自称是她的生母,同时,周律师向雪妮公布了母亲的遗言,她确实是被日本母亲收养的。她的母亲美智子是战后遗孤,雪妮童年时代和母亲在中国哈尔滨经历了文革,父亲(应是养父)惨死、生活困苦,受尽折磨,母亲在1984年带雪妮回到日本。雪妮始终走不出童年的阴霾,东北那段浸着寒意的回忆驱之不散。母亲去世、离异、独自带着儿子、本就孤寂的生活又加入了更辛辣的调料:生母空降。从怨恨和不能原谅的情愫中,雪妮慢慢接受了生母,尤其儿子不不,更喜欢这个东北外婆,工作将要调回日本,雪妮打算带着生母一起回去,却意外发现老太太并不是她生母,她和雪妮生母同名,也曾将亲生女儿送人,因此被调查公司误认。老太太默默转回东北,雪妮护送,踏上了不快的回忆之地。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 在空洞的镜头之下,时而心酸,时而温暖。扮演雪妮的余男本就是一张寒光四射的脸,加上电影中的日式元素和机器人般的作风,这么一个狗血的故事注定被刻画出冷冷的格调。

“雪缘不代表爱” 是核心。冰天雪地养不活女儿、无耐将她送人的母亲难道就没有爱吗?对生母是失而复得,对雪妮却像移花接木一样难受。没有雪缘也可以相亲相爱,外婆给不不讲的手影故事中的狼和狗折射的是这个道理,雪妮和日本母亲也是这个道理,不不和东北外婆难舍难分也是这个道理。任何亲情都是在时间和爱的土壤中培养的,否则就是一种客观存续的关系。

全片以日本母亲第一人称自述雪妮的成长作为旁白,配上雪妮和东北生母的陌生与点滴相处,温馨中透着无耐。雪妮绝对是那种外强中干的女人,感情细腻,内心柔软,尤其当生母不想同她回日本时,她递了辞呈决定留在上海。她生活中终于再次出现了一缕阳光,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电影的另一条线就是雪妮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孩子在职场打拼,作为一个高管,一个日企在华高管,一个在日本成长、在中国有着不愉快回忆的女高管,现实中,风格也就是这种深沉刻板的路线,亲情带来的温暖使她在职场上心态的变化不温不火,我喜欢导演的这种处理,要是太阳光灿烂就显得突兀和虚假。

种种细节之处透露的温暖渐渐弥补那些失落的脸孔、灰色的回忆和长长的空镜头带来的空荡。大城市上海、高档国际社区、抽水马桶、精致生活、游戏机、美容、西餐和东北乡村、矗立在冰雪中的小房子、扭秧歌、拔罐、旱烟袋,这些对比和融合,总在触动些什么。远远超越了一段误会所带来的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交集。

看这个电影,纯粹冲着余男,我喜欢她那张永远“冷暖自知”的脸,可是真心的讲,她所有表演都超越不了《图雅的婚事》,但她真的是那种“凭着一个眼神和一个动作就可以有故事”的演员,意外是,配乐不错,也可能是影片的风格,故意把跌宕的故事压着讲,偶尔有点配乐,把人更深的拽进去。

东北老太太的角色,还是和真正的东北风格有些出入,虽然处处都符合实情,但就是有些不对头,这也是电影高于生活的常理,毕竟不是每个文艺片导演都追求那种偏纪录片的真实风格。

另外一个“惊喜”就是于谦,周律师的扮演者,何时何地我看到他想起的都是六个字“喝酒、烫头、抽烟”,别怪我轻屑他的演技不厚道,是这六个大字就写在他脑门上,火星人都知道。

这个故事在东北还是很容易找到原形的。当时有很多日本人以开拓民的身份来到中国,战败后留下来的孩子不是被中国人收养,就是和中国人结婚。我有个朋友的大伯娶的就是日本遗孤,也是在八几年的时候回到日本,她选择带着几个孩子回去,因为那时的日本各种环境都好于中国,因此朋友后来常常收到日本哥哥姐姐们寄来的钱和诸如SONY一类的电子产品。这是生活中真实的版本,虽然和《亲爱》的故事没有雷同之处。我之所以想起,是联想到人在迫于亲情的选择时,总是无耐的,而在没有情亲而有了相互取暖的爱时,心是脆弱和曲折的。结尾是:雪妮几翻辗转,没舍得丢下老太太,又将她带回上海一起生活。一个忧心的故事,终于在最后一秒展现出无死角的温暖,孩子的笑,就说明,亲情不亲情,也

 2 ) 何为亲,何为爱

令人意外的是片子居然很不错,因为仅凭名字就可以把这种影片划为毫无看点一类的。但是如果它票房很惨淡我肯定不会意外。看看档期选择,《钢铁侠》和《致青春》势头正猛,后有阿汤哥带着《遗落战境》围追堵截,加上老派头的《星际迷航》和强势归来的《姜戈》,这部小成本国产文艺片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希望突围的。再看排片,今天是上映首日,去的那家影院一共只给排了四场,全部错开了黄金档。再加一点个人感受,进去小放映厅只有连我一起5个人,以至于我可以把脚翘在其他座位上躺着看都没有人管,看完以后前面一个女的还在给旁边两个人讲剧情是怎么回事……然后你就可以彻底对它的票房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这些都不能阻碍我认为它是一部好电影。

整个影片一条主线和一条辅线,两者穿插进行,辅线完全是靠旁白完成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话,美智子随着参军的父亲从日本让你来到哈尔滨,父亲在战争中失去了消息,美智子踏上逃回日本的旅程。在途中见到了雪妮,并从无力抚养她的生母那里收养了她。两个人一起生活在哈尔滨,受尽了周围人的白眼和冷遇。美智子在死前托人找到了雪妮的生母并将她带回了他们在上海的家,雪妮在于这个是自己亲人的陌生人相处中逐渐接受了她。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个人分别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了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假生母执意回到老家。其实故事还有很简单,对于前排那几个片尾还在表示看不懂的观众,我只能说你们不适合文艺片,《钢铁侠》的稀里哗啦砰砰bang比较适合你们!

个人很喜欢旁白的叙述方式,不仅讲述了另一个故事,而且是主线的极好补充。朗诵者声音平静舒缓,很多人受不了这种基调觉得太过于矫情,我却认为很符合那位历经沧桑最后归于平静的老妇人的语调。整个影片的音响效果做到很好,两端大的钢琴伴奏,声音都较之其他部分有提高,全程下来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配合演员的内心戏,渲染的非常到位。另外就是有每次回忆过去时候的尖锐声响配上快速剪接和喧闹场面的无声处理,都不是什么很新的技巧,但基本上用的也都恰到好处。

有一个小细节印象很深,就是王玉芬那个关于大黄狗与小狼崽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是分两次讲完的,每次都是辅以手影表演。第一次故事的开始是老人为了哄被雷惊倒了的孩子,后一次是在孩子同学的生日会上表演。第一次出现这个桥段的时候完全没有概念,第二次出现故事完整以后觉得是一个点题而已。直到第三次,雪妮坐在从哈尔滨回上海的车上发现窗外一只大黄狗带着小狼游荡的时候,这个细节再一次出现,就必须要赞叹一下导演的构思了。导演的整个作品实际上就是在问一个问题:爱到底和血缘有没有关系?女主人公为了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挣扎,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当狗和狼这个的内容反映的就是导演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女主也正是看到狼和狗之后想起了美智子第一次帮助她的往事,并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错认的生母重新接回了上海。这个小故事在两条线之外进行了一个隐喻串联,做的还是非常漂亮的。

最后来矫情一下主题。片子的名字叫《亲.爱》英文翻译是Beloved,这个翻译只表明了片名的一个意思,要注意到片名中有一个间隔符。何为亲?何为爱?两者有什么联系?这才是影片真正要探讨的问题。两个故事,三个城市,四个家庭,围绕女主陆雪妮展开的故事人物基本上都与之没有血缘关系,但并不妨碍他们相亲相爱。当然影片难得可贵的就是将这种挣扎很细致的表达了出来。雪妮因为早年的经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狭隘的,她只是需要时间去适应出现在自己身边的陌生人是自己的亲人这个突然的事实,为之辞去了对她极为重要的工作。而当他们相处熟悉之后,她甚至一度想将这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留在身边,这点从她收起那张体检单的小动作就可以看出。

我一直认为任何人之间只有一种关系——社会关系。亲戚关系,恋人关系都只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本质上他们是安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这些关系都需要用心用时间去维系和增进,没有什么其他的要素能代替。所以我很不理解一些北方人的豪爽,半辈子没打过交道的亲戚,即便是很近的亲戚,我知道你是谁啊,我就跟你血浓于水了?从来不认识的老乡,我认识你吗,就因为是一个地方就泪汪汪了?亲戚关系或是什么其他的关系,顶多是给我们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入口,让大家在交流的时候有更多的话题,但这决不是什么无条件付出甚至登堂入室的理由。

生命那么短,赶快珍惜身边熟知的人,携手共度人生。很多东西想想其实没那么重要,不是吗?

PS:看到有吐槽说导演眼中的文艺片就是虚化背景,摇晃镜头,缓慢的旁边,矫揉造作。而我却自得其乐,我果然是中文艺的毒太深了!

 3 ) 因为亲所以爱

       我只能说看过而已,因为迷上“文艺女王”余男,近乎疯狂的看了她一系列电影,甚至打酱油的角色。看过标题亲爱和女主封面我立刻联想到爱情片(我的逻辑一向循规蹈矩)点看简介,庆幸剧情没依照我那俗不可耐的逻辑构思,讲的是一段寻亲与认亲的故事,概括完毕,说实话这种所谓的亲情片对我没有半点触动,既然都点开了那就傻傻的瞪她一个多小时吧,片子的结局大团圆,太不真实,也许这就是高于生活的艺术···

 4 ) 《亲爱》:寻找母爱的温度



 

《亲爱》是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甚至它的上映都几乎没有多少宣传,一如母爱本身那样润物细无声,总是在恰当的时候给支持与鼓励。赶在母亲节前后上映并不只是为了赶时尚,而是顺应某种社会氛围,毕竟在日渐程式化的都市生活中,只有某些特定的节日才会引起我们对某种情感的回忆,而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被生活磨损了的情感则更多的是散落在庸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里。

凭心而论,影片尽管没有过多的宣扬自己,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却是非常丰富的。这样评价并不是因为它曾经在2008年的东京电影节上斩获大奖,而是对该片内在素质的真实评价。就影片反应的内容来说,《亲爱》一方面时空跨度相当大,另一方面其情感的深度非常高,因而通过时空的穿插展现情感的力度就成为该片的主要特色。

《亲爱》的故事缘起于日本的侵华战争,当然,在当下中日关系高度敏感的时刻,来进行这样的故事叙述本身就需要导演的勇气与智慧。或者,在这种叙述中我们也能看到中日两国的文化氛围与精神气质的差异。

面对无法摆脱的困境,对于战败时的东北开拓团中的老人孩子而言,长途的跋涉就是一场灾难。而在确定不能到达目的地时,他们选择的是自杀。通过美智子的叙述,我们看到日本文化中的偏执因子,即他们不但对敌人狠毒,对自己同样毫不手软。这种文化造就了日本人不宽容的性格,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都容易用理念默杀生命。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尽管与日本有着刻骨的仇恨,但是却没有对之进行赶尽杀绝。因而对于遗留下来的日本遗孤,他们选择了宽容的收养。通过美智子信中对养母的回忆,我们看到,那种跨越民族的博爱之心最终真正感化了美智子,使她体会到超越国家与民族的生命之爱。这对于当下日渐右倾的日本社会来说,或许是一个更好的警示与启迪。

当然,对于《亲爱》来说,战争年代只是一个遥远的背景,而现实中的叙述却仍然以陆雪妮(余男)的都市生活为主。而在现实中的陆雪妮却仍然生活在自己的孤岛中,尽管她拥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可是在情感领域却并不成功。或许,养母美智子才是她的情感支柱。然而,随着养母的离世,她更多地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无法真正建立起一种健全的情感网络。

王佳芳(徐玉兰)的出现给了陆雪妮一次重新树立自己情感坐标的机会,尽管后来证明所谓的生母是一场“误会”,但人生中情感的相交却不是误会,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场关于城市与乡村生活的寓言。随着养母的逝世,(当然养母亦可以看作城市人的被寄养状态)以陆雪妮为代表的都市人处在一种情感的无着落状态,而来自乡村的王佳芳则通过情感的渗透使陆雪妮接受自己,并获得某种情感的依存与寄托。

这样,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完成了对接,将悬浮的城市文化植入到乡土的宽广包容之中。而王佳芳使陆雪妮感动的就是那咱尽管质朴,却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关怀。尽管没有都市情感的绚丽与复杂,但是却是一种真实的状态,而这恰恰是城市文化的缺失。

事实上,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当下的都市生活中,个体始终处在一种不完满状态,现实中的各种不足注定我们无法获得完满的生存状态。然而,尽管现实是不完满的,我们却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情感来使人与人的相处更为融洽。影片中几个女人之间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们却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母爱,而正是这种不掺杂任何利益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度。

 5 ) 唯亲情,是大爱。

2013年6月29日写

最深入我心的是饰演乡下母亲的老太太乌吉穆,自然纯朴,不是演戏,却胜过所有演技,带我们感受母爱的温度,不是剧中特定的母亲,而是所有母亲都会给儿女的那份爱。亲爱,和爱情无关,最后发现也不是亲情,是一份亲·爱。

没有大明星,也就是余男、于谦,没有故意刻画的背景,也就是和一个“母亲”之间的故事,小阵容、小宣传、小成本,它几乎没有被人知道,你更不可能在地铁里看到它的广告牌,它没有像《小时代》、《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那般成为“红人”,但它拿到了第八届大阪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这就够了。

从《杀生》开始有点关注余男的存在,她的美和舒淇一样,不经意间才能发现,很特别的一种存在感。她其实已经超越了所谓的一线演员,她们的存在是不可代替的,但一个范冰冰、杨幂、Angelababy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亲情,你会让另一个人来代替吗?其实并不是代替那个人,而是填补那份情。人的情总是因为无处释放,所以引来无限忧伤。

 6 ) 放下小陌生,拿起大相爱

文/司马平邦

亲,是人与人间物理性的关联,爱,是人与人间化学性的情感。

有了前者,必然有后者,但有了后者,却未必有前者。

而若没有前者,却有后者,那便是大爱。

有些电影的故事所以好,对创作者来说,他们是用倒推的方式,即让两个本来没有任何物理性关联的人,发生出那种化学性情感,甚至是先固化了他们的化学情感,而再去回头建设他们那本来毫无关联的物理联系。

几年前,导演蒋钦民曾拍这一部叫《纯爱》的电影,表的便是当年参与侵略中国东北的日本拓荒团团民1945年在日本战败后从黑龙江省的各地汇聚到哈尔滨,再悲惨地离开中国回到祖国的往事,一段如此历史条件下,却发生在一男一女,一个中国人一个日本人,之间的化学性情感――爱。

2011年,黑龙江省方正县,地方官不知哪根筋搭错,居然给当年死在那条逃亡归国路上的日本开拓团团民立了一块巨大石碑,以期促进日本友好引进日本投资,没过多久,这碑便被愤怒的中国老百姓给砸了。

这便是当年那批几万人的开拓团团民的命运,他们不算是日本军人,但却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又大多命运悲惨,只不过是军国主义的炮灰。

这亦是一种复杂而难以言述的命运和情感,其实本人小学的美术老师亦曾经是日本开拓团团民当年留在中国的遗腹子,在1990年代他已经是成年人后,回到祖国,所以,这次在观看《亲•爱》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想到他;电影中余男饰演的陆雪妮的养母,其实从1940年代到1980年代的生活与当年我的那位美术老师的经历多半相似。

他在小学时教了我很多基础的画画技巧,是一个随和愉悦的人,所以,至今我也难以将他与方正县那块冷冰冰的“鬼子碑”上写着的侵略者们联系到一起,其实,这也就是一种情感,超越或者掩盖了理智的情感。

虽然,这些只是《亲•爱》这部电影的铺垫,但若不能对这种复杂微妙的情感有所体验,也很难体会到创作者在电影中的用心。《亲•爱》是哈尔滨籍女导演李欣蔓的处女作,能创作出这样一部电影,我相信与她地道的东北人身份有莫大关系,也许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与我一样遇到过那位老师之类的什么人吧。

李欣蔓给自己的电影设立了一种复杂的,用常规语言难于言述的“化学性情感”,但让她可以正确充分地表达出这种情感的,还是她同时也找到了一种较为个性化的“物理性关联”。

驻上海的一家日企的高管陆雪妮(余男饰),在自己的日本母亲的逝世之后,她一直被悲痛和噩梦缠绕,这让她有机会知道自己还有一种被隐瞒的身世,她曾是母亲当年从中国回日本时领养的中国孩子,而她的母亲美智子,曾是一位日本开拓团团民的遗腹子,亦由中国的普通家庭养大,1984年由哥哥接回到日本。

另一位来自东北农村、操浓重黑龙江中部地区口音的老太太――她的生母从天而降,打乱了陆雪妮的生活,虽然这对经历迥异的母女终于在磕磕绊绊中找到共识和谅解,而陆雪妮的儿子步步更先期接受了这位突如其来的姥姥,不想,一份体验报告却显示,其实她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本是一场误会,一位当年失去了女儿的农村妇女,和一位当年被人领养的女孩,其实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物理性间隔),但她们最终能不能拥有可以超越这种物理性间隔的亲情(化学情情感)呢?

我尤其欣赏李导演为了结构这对奇妙、纠结的亲与情,而为本片设置的特殊结构――声画错位,即当年的日本女人美智子给中国养女留下的一封封书信,成为陆雪妮与她新认的中国母亲再一次找寻回失落的亲情的线索,画外声音的陈述,与画面内容的表达形成了严重的内容错位,但无论是观众还是画面中人,又都因由这种错位渐渐找到故事背后真正的人生感悟;又或者说,越是当这种声画错位趋向分野强烈之时,处于错位中两个人的情感却越发靠近,也就是说,物理性间隔越大,化学性融合越强。

这就是好电影的力量,它能够动用画面的、音乐的、表情的电影语言,亦能启发暗示的、窥隐的、互动的情感诉求,一起为这个故事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终点筑路修桥,尤其让如此复杂、纠结的历史背景和如此复杂、纠结的人际关系下的思想和情感可以由如此复杂和纠结中突破而出。

情感的突破,恐怕才是这部电影内容的最终诉求,导演并没有为这样一对误会亲情的母女和这样一个假性的家庭树立一个必然的终点,而只是让她们的情感和愿望正在突破物理性的藩篱。

虽然,私以为,电影到此就嘎然而止,有点儿落入开放性结局的小俗套,不过,看过它半个月以来,我自己也无法为片中人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结局,《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里说:“佛曰,放下著。”这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放下一点贪嗔痴,放下一点执着,放下一点愚昧,而《亲•爱》要表达的,应该是放下间隔、放下陌生和放下犹疑吧。

 短评

简直是余男的独角戏 女性导演的手法很细腻,适合静下心来慢慢看,看文艺片女王的走心戏,挺心灵鸡汤的。

8分钟前
  • beibeismile
  • 力荐

亲爱的永远亲爱

9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还行

这是我来北京看到的最棒的一部电影,但它注定是一个票房悲剧。那又能怎么样呢?怀才不遇?太常见,认了吧

11分钟前
  • 影启缘末
  • 推荐

名不见经传导演的第一步作品,出人意料还不错,煽情也比较克制。如能去掉那些文艺范镜头再朴实些就更好了。

16分钟前
  • 任平生
  • 还行

慢节奏,非烂片

18分钟前
  • 玩偶青春
  • 推荐

大学生电影节上看到的我。很文艺,很感动。

23分钟前
  • 抽风的猫叔™
  • 推荐

这是一部文艺片,而看完电影后就知道,导演眼中的文艺片,就是空镜头,大特写,摇晃的画面,闪回的嘈杂,压抑,晕眩,冗长,太过做作了。余男依旧是那个余男,没太多表情,时不时眼角滑下一行眼泪,有深度,却抵不过松散的长度。老太太和小男孩都很抢戏,即便如此,看看桃姐,会知道之间的差距。

25分钟前
  • 阿禾
  • 还行

爱到底和血缘有没有关系?

30分钟前
  • 21
  • 推荐

余男的长相太挑战我的审美了。真是丑的。。。。。。。。。。。。。。让人看不下去了。。。。。。

34分钟前
  • 柴犬妹妹
  • 还行

這麼多年過去了 因為悅然 隻要余男的電影 我都會去看。有時候覺得 其實這跟偷窺差不多吧。看著看著就讓很想再去讀一遍「誓鳥」。我記得有一次夢見悅然出了趟遠門囬來 她問我在幹甚麼。我說 在讀伱寫的書啊。她笑著抱抱我說 我不是在伱身邊了嗎? 我幾乎要哭出來了。那個擁抱那麽暖 簡直像是眞的一樣。

37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余男是一个朴实的演员。故事很好,但是手法有些拖沓。

40分钟前
  • Frankie.
  • 还行

导演和演员都能静下心来,所以可以沉淀出这样的好作品。一个新导演可以把一个故事讲清楚,不做作,不刻意,不故弄玄虚,从基本开始,很好。虽说大荧幕里经常看到余男没有表情的脸,但是表演却是没话说,一如既往地不跟风,不主流,不大众,还可以接一些这样小制作的电影,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操

43分钟前
  • 力荐

情感戏相比较同时期的《致青春》一点不逊色,但是是另一种的情感。正像片名《亲·爱》一样表达的正是现代人普遍缺伐的亲情之爱,片名中间的那一点不能省略。虽然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但也不能因此省略了对亲人的感情。不管是不是因为血缘将亲情联系在一起。

47分钟前
  • 莱茵的黄金
  • 推荐

哭了4次

51分钟前
  • 苦逼少年马当娜
  • 力荐

终于有空把余男的戏和中国合伙人看了。一边是家庭,一边是热血,不知道是我的心境影响了我怎么看待电影,还是电影让我看清楚自己的心境。

56分钟前
  • 柚柚
  • 力荐

这片子很干净,几乎完全没有多余的镜头。每一个铺垫都是为了突出主题。实在是很久没有看过这样“不啰嗦”的片子了。

60分钟前
  • 蒸蒸智障
  • 力荐

956 我们是人 是有感情的 感情到了 自然就相亲相爱

1小时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非典型亲情片儿。。。

1小时前
  • L@TtE™I我亲爱的偏执狂
  • 还行

虽然稍有瑕疵,但仍然是一部能把故事讲清楚的好电影。可在前有《钢铁侠》,后有《致青春》的档期里,这部电影票房只有几百万我一点也不意外。或者说,中国现在这个畸形的电影市场上,这种片子是永远不可能进入亿元俱乐部的。

1小时前
  • Celesteblanco
  • 推荐

文艺片,国产的

1小时前
  • Bounce 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