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芳子

HD中字

主演:梅艳芳,刘德华,谢贤,尔冬升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9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川岛芳子 剧照 NO.1川岛芳子 剧照 NO.2川岛芳子 剧照 NO.3川岛芳子 剧照 NO.4川岛芳子 剧照 NO.5川岛芳子 剧照 NO.6川岛芳子 剧照 NO.13川岛芳子 剧照 NO.14川岛芳子 剧照 NO.15川岛芳子 剧照 NO.16川岛芳子 剧照 NO.17川岛芳子 剧照 NO.18川岛芳子 剧照 NO.19川岛芳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川岛芳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川岛芳子(梅艳芳)本是清朝肃亲王的第十四个格格,为将其培养成复兴清室的火种,她少时被肃亲王送到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手中接受间谍训练,后被川岛浪速夺去贞操,受命下嫁蒙古王子欲鼓动满蒙独立,却迎来失败婚姻。与川岛浪速决裂后,川岛芳子来到上海,凭借美色与手段,攀附上日将宇野骏吉( 谢贤),帮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并在被捧上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后正式成为一名日本间谍,开始疯狂报复革命党人。  但在眼见昔日情人今日革命义士云开(刘德华)行刺宇野骏吉不幸被捕时,川岛芳子的心思有了转变,但危机也随之降临她身。花牌情缘 上之句闪电侠 第六季刚果风云剧场版 假面骑士OOO WONDERFUL 将军与21核心硬币梦华录粤语名侦探柯南工藤新一的挑战书夫人副本重启中心动的他无穷之路2:无价之保林中漫步绝世娇妃26种死法2.5:M号档案红十字星座惊魂记4木乃伊历险记2群斗最后的残杀之旅大笑江湖我的继父是偶像我是山姆圈养追着彩虹的我们季风中的马时间旅人最佳女朋友美国人在平壤赛末点邻家英雄直言真相第二季重案组女警 第三季脑中蜜谋杀集团宝马山奇案某天,灭亡从我家玄关进来了摩斯探长第七季格莫拉第三季素食主义者啤酒花最后的朋友特别篇花之战斑马人3096天

 长篇影评

 1 ) 川岛

       影片以女主人公的日名直接命名而成,它将满清最后一位十四格格真实而传奇的人生浓缩成了将近100分钟的片段,虽短却精悍,足以让我们领略到这个女子的独特魅力。

        女主角由梅艳芳Mui担任。Mui本身就拥有着传奇和凄美故事的女人,由她担纲川岛的扮演者,可谓是本片的不二人选。但影片刚开始,Mui对于十七岁少女对待爱情的纯真表演得不是很到位,这让我颇有微词。但随着影片对人物的深入探究,Mui的表演也渐渐深入人心。

         导演采用倒叙的手法回顾了川岛芳子的一生,画面流畅,剧情生动。Mui将川岛在军事上的强势、在爱情上的卑微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川岛无疑是那个战争年代的畸形产物。年龄尚浅的她很早就被送去日本,从小她就被迫接受来自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复兴满清的信念,二是日本殖民主义思想。在那种氛围成长,她别无选择。

         影片中有两句穿插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在被送去日本之前,穿着和服的小格格对着她的父亲委屈地说,我是中国人;抗战胜利后,川岛被捕,站在审判台上的她,说,我不配做汉奸,我是日本人。你可听出了她话里的讽刺与自嘲。她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也遗弃了她。

         本片的珍贵镜头有很多。无论是啊Mui黯然神伤的眼神,还是面对云开时难堪的表情(在此之前,为见云开,她将监狱墙上的石灰抹在自己的憔悴的脸上,唇红是由红纸润湿而成。),还有电影结尾那凄楚默然的笑,足以让我们为她的演技大加赞赏。电影临近结尾,我也淌下了泪水。

          不管后人对川岛的评价是什么,不管有多少人在骂她是汉奸、走狗还是叛徒,撇开她对国人的伤害,她总算是一个将坎坷的路走的潇洒,走的轰轰烈烈的人,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女人。她的错误,是那个年代所造就的。正如她所说,她没资格当汉奸。说她是中国人,除了在将她定义为汉奸时,谁又将她当中国人看待了。她最多就是一战俘。

          她是一个年代的催生品,也是一个年代的牺牲品。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胜千千万万男人的女人。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她,而不是愤青般地指责——这不能证明你有多爱国。如果能,这也只能说明你比她幸运。

          谁还可以活得这么轰轰烈烈,一个女人。

 2 ) 战争背景下的牺牲品

川岛芳子书评

李碧华的一本小说体人物传,时代是清末到民国,女主是肃亲王的十四格格,爱新觉罗显牙,皇族的血统。小说展示了她的的一生,凄厉哀婉。事实上,该书的女主是真是存在的,里面大部分事实是真的。
小说文风犀利,于缠绵中现刀锋,于繁华中见苍凉,于热闹中尝凄清。
……正文……
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女人的悲剧,一个欲望的悲剧。她生来便背负着使命,“复兴清室”过重的责任放在一个不足十岁的格格身上,年幼送往日本,少年被嫁蒙古,成年回中国搅动风云。她没有归属感,因为从一开始她就被国家抛弃。她是棋子,是牺牲品,是筹码,唯独不是人。

一个格格,拥有皇室高贵的血统。却在年幼背井离乡,寄人篱下。一个公主,却承担王子的使命。一个年幼柔弱的女儿,却被义父在米米塌上强奸。一个本该相夫教子安稳一生的女人,却在复杂的时代搅弄风云。

她嫁给一位蒙古王子,但离家出走。她曾与松本一位青年军官恋爱,但用一颗子弹葬送了爱情。她是清朝的格格,但却勾引日本驻中国的大使。她是权倾一时的金司令,但对一个憨厚老实的戏子感兴趣。

芳子是很极端的一个人,她烈性,决绝狠厉,带着死不回头的觉悟,燃烧复兴清室的火种。她要的不择手段也要得到,她爱的权力,不惜一切的飞蛾扑火。她玩弄别人,也被人玩弄。

她对权力爱的发狂,她对权势顶礼膜拜。复兴清室是她对权力追逐的理由,爬上男人的床是她追逐权力的手段,她荒淫放荡,但狡猾聪明。

她玩一个局,披着复僻的外衣,包裹着对权利的贪婪。然而她没有玩下去的手腕,她玩火自焚。中国人骂她汉奸,她爱的戏子对她开枪。日本人说她再无利用价值,她爱过的山本杀他。

她是传奇,也是国耻。她是有权势的司令,也是悲哀的阶下囚。她是心狠手辣的狂徒,也是善妒易变的小女人。她把别人当做卒子,也被别人用作棋子。

高贵的血统,不自觉的放荡,决绝的狠厉,野心,但缺了自知之明。后期的她在权力的腐蚀下近乎癫狂,病态,。她停不住,挣不开,跑不了,忘不掉。所以,她被欲望吞噬,她败给了政治,她终为自己付出代价。

最后牢狱的那段日子,她过的卑微而麻木,毫无尊严,无人问津。但最后救她的,不是强奸过她的义父,不是她依靠过的大使,不是她爱过的初恋,而是她侮辱过的戏子,那个憨厚一腔热血的少年。

川岛芳子不过是一个被命运和战争捉弄的女人,一个傀儡,像无主孤魂,被两个国家弃如敝展。但她的一生,比大多数人精彩。

三千世界,众生被武。花魂成灰,白骨化雾。河水自流,红叶乱舞。

 3 ) 换一个角度看人物

    前段时间看了个揭秘类的专题片,关于川岛芳子的生死问题。片子里很惊悚地抛出一个观点,说当年的汉奸川岛芳子并没有被枪决,而是用掉包计逃过一劫,在吉林一直活到文革结束才死亡。这个说法太戏剧化了,而且说了半天也没拿出些什么有力的证据,最终却来了一句“无论川岛芳子有没有被调包,这个人物在被判枪决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晕得我差点吐血。不过,雷归雷,我还是被这个专题片吊起了胃口,开始搜寻川岛芳子的故事。


    那阵子工作太忙,没空看书,于是以娱乐的目的先去下载了香港90年代的同名电影,主要是冲着主演梅艳芳而去。片头字幕一出来就欣喜不已,这里大牌云集,尔冬升、刘德华、谢贤、陈碧莲、吴启华……远远超过了我的期望值。最重要的是,编剧是最能写女人故事的李碧华,反正我也不准备把这部电影当纪录片看,能提供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历史人物就够了。

    最喜欢这部影片开头部分的一个转场,川岛芳子在法庭上开始回忆小时候:被告席上,面临汉奸指控的川岛芳子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童年时光,身着和服的小川岛芳子含着泪诺诺“我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虽然在历史上被铁板钉钉地冠上了汉奸、间谍的帽子,但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肃亲王善耆的这位十四格格金壁辉,一生的命运的确很凄惨。小时候,她的父亲就让她背负着“光复满洲国”的使命出国,给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当养女;刚刚进入恋爱期,她就被养父强奸,并因为“蒙汉独立”的痴人说梦嫁给了蒙古王子甘珠尔扎布;政治婚姻散架后,她又因为好强,因为对男人的不信任,因为那个遥不可及的光复满洲国的梦想,心甘情愿地成为了日本侵华的工具,先后在东北、上海、北京当起间谍、舞女、将军、情妇,并最终在日本战败后变成了“汉奸”。

    对于“汉奸”这个专用名词,我一直没仔细想过,反正向来是历史说谁是汉奸就是汉奸了。不过站在川岛芳子的角度,她梦想的是重建清朝,接受的是日本教育,从头到尾都没站在“汉”的队伍中,似乎也不该用“汉奸”的名义来定罪。电影中的川岛芳子有一段话,大意是在满目疮痍的中国,只有日本占领的满洲国还富庶些,因为日本一直在向满洲国输出文明,如果中国一定要被哪个国家侵占,也只有被日本占领最好……

    香港的电影就这点好,脱离掉主旋律的思维框架,你能看得到这个女人的悲哀和凄惨。梅艳芳是众多明星中女扮男装的典范,不过后来我从模糊的历史照片和资料片里看到,真实的川岛芳子似乎比梅艳芳更为美艳,再加上她后来做的N件“大事”——这真是个十足的奇女子。

 4 ) 浪费题材,浪费故事

读中学的时候,我就看过李碧华的原著,写的非常好。那种如泣如诉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的女人形象,跃然纸上。很早我就想重新改编它,因为它具备非常好的戏剧基础和感受,从视角到人物,都具有良好的基础。 最近几年,由于此类题材不讨好,兼有美化汉奸嫌疑,所以一直未动笔。加上原著的写法和情感与当下电影投资有些许矛盾,融资可能困难,不过,对于90版的电影,我一直想看一下。 终于看到了高清版,太遗憾了! 或许是因为缺了钱吧,方令正导演删掉了很多戏,即便如此,该电影仍然有很大的问题。倒不是演员、摄影方面,而是剧本方面,太次了。 一、剧本未抓住主要矛盾冲突 原著的矛盾冲突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一个女人的乱世图存与政治欲望。她始终夹在“政治家”与“女人”的双重身份中不能自拔,这种相互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人物巨大悲剧命运的根源。 她不想当日本人,必须当。 她不想当政客,必须当。 她不想当女人,必须当。 她不想结婚,必须结。 她想爱国,不让爱 她想爱人,不让爱。 她想恢复满洲,不让干。 谁都喜欢她。 谁又都背弃了她。 包括旧爱和新欢。 爱她的人,不敢爱。 恨她的人,不相识。 玩她的人,不承认。 她是司令,也是格格。 她是间谍,也是妓女。 她想恢复中华。 最后却成了汉奸。 作为改编电影,应该死死抓住原著的精髓进行描绘,然而,该片的剧情如流水账一般,细节孱弱,叙事无力,节奏平淡,毫无张力。 二、该拍的不拍,不该拍的大量描绘。 作为电影导演,应该熟悉镜头叙事,要熟练运用场景和戏来表现张力。然而,由于剧本不行,导演的镜头大量流于过场戏,很多戏都是无用的。 任举几例。 ①开场戏 导演沿用了原著的开场,从川岛芳子被捕开始。原著本意是从历史节点开始倒叙,以女人和政治的关系来铺垫电影格局。这种写法在文学故事中,屡见不鲜。 然而在电影中,却并不合适。 不仅因为此类手法太多,更重要的是,“女人与政治”、“汉奸与历史”这样的节点,在事实上和“川岛芳子”之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仅仅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拼图,如此,人物一下子就弱了。 什么是“川岛芳子的历史节点”,而不是“历史节点中的川岛芳子”! 这是两种叙事,前者则着眼于人物本身,后者,则变成了大历史的概念叙述。自然,人物的命运也就达不到诠释目的了。 那为什么原著中如此开场,却显得颇有力量呢? 这就涉及到文学和电影的区别了,在原著中,李碧华对开场中的环境、人物状态以及气氛有相当程度的描述,这些文字描述是无法用电影表现的。例如,“自这缝里,突然冒出一股奇怪的味道……这不是人气,毫无前景的味道”,这种自由的文字将芳子的“末日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么,“一个快完蛋的病女人”的模样,也就跃然纸上了。 那么,“川岛芳子的历史节点“不就出来了吗? 李碧华非常谙熟文学,她充分发挥了文字的长处来达到应有人物中心。而这些长处是电影根本无法表现的,电影不能直接按图索骥,得重新转码。 ②、芳子远嫁蒙古、离开山家亨、与宇野骏吉、云开的戏。 这些戏都非常非常重要,涉及到芳子重要的历史转折,也就是她内心中意识和情感的巨大变化和冲突。所谓政治和女人的关系,就是在这些冲突中一一展现出来,应该花大手笔来表现。 比如芳子去蒙古,吃了什么苦?又是怎样绝望的? 她离开山家亨,究竟是怎样的失望、痛恨和不屑?又是怎样地怜爱? 诱惑宇野骏吉,是怎样地肉欲和妩媚?伺候这个男人,到了怎样极乐的地步?这种极乐背后,又是怀着怎样的目的呢?但结局又是怎样的? 这些戏,才是“女人”和“政治”之间的巨大冲突,也是本片最值得一看的大戏。它充分展现出一个女人的坚忍、果敢和顽强,以及最终的悲剧命运。 很遗憾,该片不仅完全没有集中描绘,反而花了大篇幅去拍一些无意义的外景,比如一辆车开过来,上面下来两个人……等等这种毫无价值的过场戏。又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云开和她的相识,却根本没有拍出两个人微妙而不同的情感内心。 ③、满洲国的戏,太多了,无用。 满洲国和“川岛芳子”有关系吗? 只能说,在现实中二者是有关系的,但在原著中,二者关系不大。在戏剧冲突中,二者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芳子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进程罢了。 作为满洲国的建立,芳子在很小的地方稍微推了一把,促成了这件事的一个小细节。但也就仅此了,在芳子内心中,满洲国、安国军都是她的陪衬,她真正的目标是复兴大清帝国。所以,这些小小的“成果”对她本人,对李碧华的原著来说,都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拍。 原著中的篇幅和节奏控制得非常好,对满洲国的描绘仅有一小段。而对安国军的描绘,林林总总加起来不超过两页纸,这对于一百多页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纵然,“司令”的头衔对于芳子的后半生有影响,但并不是她命运的主要矛盾所在,也不是该片应有的戏剧内核要素。 ④、人物戏太浅薄了 浅薄得倒不是表演,这里面都是老戏骨,演得都很到位。但是剧本的薄弱让这些人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只能在极少数浓缩的戏份中极力展现,空间很小。 比如,芳子诱惑宇野骏吉的戏。 原著中芳子非常情愿、甚至主动诱惑,一个女人的心机和冷酷就出来了。因为她必须搞定这个男人,才能进入军事计划内,否则,就无法达到目标。所以,电影中对于这段戏,应该着力描述芳子的疯狂、坚定和妖艳,也应该着力描述宇野骏吉的阴险、狡诈和色欲,这样,“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以及“交易”就被描述的淋漓尽致。 又比如,云开与芳子的相遇。 原著中,云开是个不更事的少年,而芳子则是个初来乍到的“伪阔小姐”,这二重身份应该能达到“两小无猜”的地步,才能让这段感情的纯洁性和美好,有一个明确的开始。 原著做到了,但电影呢? 梅艳芳在这一段的表演,我觉得是个成熟的少妇,而不是“初来乍到、举目无亲”的人。而刘德华在这一段的表演,则像一个老江湖,而不是一个美少年。 在这里,她必须表现出“落寞”和“无助”,才能让后面的“风起云涌”有巨大的冲突,达到“一个女人的逆袭”效果,这样,“奋起”的川岛芳子形象,才能出的来。 电影完全没有这样的戏剧考虑。 又比如,云开再次遇芳子。 原著中根本没有提到芳子向云开敞开心扉,甚至把继父强奸她的事情都说出来,这是不可能的。无论任何时代的人,都不可能对一个陌生人、哪怕是再亲的人,去主动提及伤心往事。这也完全不符合芳子的心机,也不符合她和云开的关系。 她和云开是什么关系? 是“两小无猜”的重逢,是单纯至极的亲密,是抛去污秽的美好,是她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儿。在云开这里,她应该完全脱去之前的一切,彻底享受美好,而不是一见面就当云开是个垃圾筒,这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异常混乱。 原著当然没有这样写,但电影却毫无源头地这样表现了。 类似浅薄甚至混乱的人物及人物关系,在电影中比比皆是。 比如宇野骏吉,本来应该是一个阴险而色眯眯的军人,但电影中却表现为一个香港老板的形象,奸猾有余,心机不足。于是,他和芳子就变成了“霸道总裁爱上我”这样的扯淡关系。而山家亨呢,却表现出一个受气包的形象,从头到尾都是无用之辈,芳子会爱上这种人吗?原著中根本没有这样写。 至于川岛浪速,虽然电影表现出这种落寞文人拼命爬向政治的傻逼劲,但电影并没有把他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他对芳子的看法和感受,以及他拼命控制芳子以达到目的的“努力”,都完全没有了。电影的川岛浪速,只是一个偏执而空洞的人。 我的感觉大致如此,对于这么好的一个小说,这么好的演员,竟然拍成这样,令人遗憾。相比贝尔托鲁奇的《末代皇帝》来说,完全不是一个水准的。我发现,香港导演不能拍这种大题材的作品,他们很容易把这种类型搞成“地摊小说”,而不是真正电影作品。 这部小说,还得重拍。

 5 ) 原著与电影的对比分析

一、自我认知的混乱

与原著相比,省略了抗日大背景的很多描写,专注于这一个人物的自我认知混乱。这倒好些,因为抗日局势涉及太多方面,不是这样的篇幅和笔力能够表达的。

关于国籍:

幼年离开中国: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日本人。

质问山家亨:我不为日本人做事,我为自己做事。

向云开倾诉:我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我们要利用日本人,然后赶走日本人。

战败受审:我是日本人,我不是中国人。


关于性别:

分手山家亨:女人不可以轰轰烈烈吗?我不做你的好女人。

引诱婉容:哪一个男人不是自私的。

寿宴:像我这样的女人,能嫁给什么样的男人?

封建皇族家庭出身、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使川岛芳子永远都处于混乱认知之中。自认为完美利用他人时,也被他人利用着。

而被强奸的阴影、破碎的初恋,使她对爱情充满不安全感、征服欲。世事在她眼里都是扭曲的。

二、双面

与原著相比,梅姑更演出芳子的霸气、雌雄同体。

厌世眼、厚嘴唇,女人的那一面迷朦、慵懒又性感,男人的那一面冷酷、玩世又坚韧。

原著里的芳子总体都更软弱,没有一个“魔女”该有的气度,更多的是愚昧者、委曲求全者、依附者。

以上两个方面,电影都胜过原著。原著取胜的地方在于对芳子、云开细腻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公馆窝藏、审讯相救这两幕。

比如写芳子的珍珠色睡裙:“说是白,其实不是白。是一只蚌,企图把无意闯进它身体内的砂砾感化,遂不断挣扎、分泌出体液,把它包裹,叫它浑圆,那一种晶莹的、接近白的颜色。”既是写衣裳,也是暗示二人的关系。

李碧华对男女感情的描写,颇有些张爱玲的味道:意象、布景都充满韵致,像缭绕在主人公身边一层氤氲的雾——雾里看花,却看得更真切了。

末了放两张图罢。镜中上妆的双人,仿佛是对照体呢。

华仔与梅姑,Eason与千嬅。

 6 ) 关乎历史,关乎风月

整体上看,这片子显得有点粗糙。
开头,肃清王在送川岛去日本前,说,你生来是为匡扶大清的。但这个概念在养父川岛浪速强奸她之前是模糊的,她有初恋,有朦胧美好的少女生活。直至,养父把她嫁给蒙古王子,并在出嫁前将其强奸。川岛对男人的恨由此产生。她结扎了输卵管,剪短了头发,她明白她的资本是美色和比男人更甚的野心。
我原以为,如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一样,我将看到川岛姑娘利用自己的美色一步步地换取权利,沉迷于性和权力的满足,并在其中迷茫、怀疑自己、痛苦,并恶性循环用性和权力麻醉自己、缓解痛苦。遗憾的是,我只看到了日本特务司令宇野、初恋山家亨、半路杀出的可有可无的角色-革命分子兼好男人Andy LAW。而关于历史的交代几乎都是旁白,且甚粗略。以致我只能认为,这不过是借川岛芳子之名讲述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确切的说,是四个男人,包括她的养父川岛浪速。这个故事本应关乎历史,也关乎风月,然而片子始终在二者之间摇摆,且看起来更偏重风月,但始终没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因为也就显得苍白无力。

 短评

倒是很好的一对。可惜守不到云开见月明……颜值剪辑 https://v.douyin.com/AGkTuRF

3分钟前
  • Lan~die
  • 还行

非常好看的一部,一个有野心的女人

6分钟前
  • 果冻儿
  • 力荐

监狱探视这段至结尾处,我一直敬爱的梅姑的歌结合着这段,看的心里很难过,像有石头压着,喉头哽住,终于还是落泪了

7分钟前
  • 糖果超甜
  • 力荐

李碧华倒是四处为人翻案~~~

8分钟前
  • 三七
  • 力荐

梅艳芳监狱里给自己施粉的时候真的美!加一星!

10分钟前
  • 神哥
  • 推荐

从来不觉得梅艳芳美,但她的戏中角色总令我移不开目光,她是女人中的女人,女人中的男人,譬如中岛芳子,但这又不同于中性,譬如林青霞的东方不败,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刘德华第一次令我惊艳,本以为他是败笔,没想到他的美猴王演的那么好

14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梅艳芳真是香港演员里的传奇~

17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他立正并脚,一本正经地同她讲:芳子小姐,是松本第五十步兵联队少尉山家亨先生的好女人。这是爱情的好时候,很短却很浓烈。他爱栗子,她爱红豆,也肯迁就。

20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她的故事令人好难过。电影结束后十年,才发现当年她确实没死。

23分钟前
  • 玫瑰禁菸
  • 推荐

这个电影拍的还是挺不错挺客观的,她是汉奸吗?其实他也是个悲剧的人,她从小就被送到国外,没有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突然你又让她很爱国,她估计是没有归属感的。梅艳芳演的很不错。而且梅艳芳确实很有味道啊。

27分钟前
  • 昨日君子
  • 推荐

看过李碧华的小说,梅艳芳基本和里面描写的很贴近,野心勃勃的女人,恨自己没生男儿身。从小就被送去敌国受洗脑教育又背负复兴清朝命运的她不得不说可怜,但她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认贼为父又面目可憎。结尾被中国宣为汉奸,而日本人也不认她,落得惨淡收场。山家亨也是情种,当他和芳子笑着说,我老了,最近开始掉头发。不由让人感叹两人若是在一起做对平凡夫妻是怎样的幸福美好。

28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视点和角度不同,以川岛的立场去探究她波澜壮阔的一生。节奏过快,剪辑略凌乱,但梅姑的表演绝对堪称上乘,片尾川岛被枪毙时的眼神和形态绝对可以入选演技教科书级别。

30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一个女人的情与爱沉沦在时代的大熔炉中,是女人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

35分钟前
  • 纪月航
  • 推荐

川岛芳子做一个血肉真实的女人,她的悲剧是时代造就的,她也是强权蹂躏的牺牲品。2023-02-06重看。重现中国女性从出生被利用被出卖被蹂躏被唾骂被驱逐被误解的一生。最讽刺的是这个女人不被任何一方认可,她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家。她被丧失掉一切。只能为了自己而活。法庭那一幕,还有未删减的现代结尾版是不能够哦出现在当下的。

38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3星半 镜头工整、讲究,但李碧华这个剧本实在打磨不够。至于梅姐,这次演得有些干涩,毕竟这个人物文本上就弱人一筹,但她在其间加入了很多以往极其成功的表演,因而不能不承认,前半段她依旧精彩绝伦,她是女人里的男人,亦是男人外的女人,一吻绝命,一话定情。梅惑无限春光艳,芳华绝胜夕阳间。至爱

40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每个人都是匆匆忙忙的 抢着赶快结束的样子

4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本来我挺期待的,但是——就是感觉不对劲。可能是拍的文艺了||||| 李碧华作编剧难免|||||||| 她是冷艳间谍哎,哪来那么多儿女情长= = 我想这种类型的片还是拍的冷血一些比较对头

46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还行

国语配音版和粤语配音版差好多.... 很想看看导演剪辑版,被裁掉这么多情节不连贯好心痛。五星给梅姐的惊人演技和考究的摄影。

48分钟前
  • 张小熊他妈猪小野
  • 力荐

李碧华的故事实在小家子,同人大拿和一流作家还是有区别。历史部分只只是蜻蜓点水,大背景下周旋于中日满三方的女人还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挖。多一星给梅艳芳,又女人又男人帅得不行,还十分青涩的华仔很有料啊,发现尔冬升年轻的时候可萌。某些地方的用光摄影还是挺好的

50分钟前
  • 推荐

梅艳芳

51分钟前
  • 王大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