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ID:生存在南极圈的Bot
《魔胎》从1982年筹拍距今已有四十年之久,剧情虽有漏洞,但其中的设定还是非常考究的,包括镜头运作,氛围,道具都非常用心,作为一部小众cult片,我认为并不输当时国外同类型的电影,其中二少爷郑国威的扮演者徐孟光当时才十七岁,无论是年龄还是外型都非常贴合设定,虽然是初次演戏,却将后期被恶鬼夺舍的“阿威”演绎的淋漓尽致,其演技也贯穿全篇,给不少九零后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而原片作为一部邪典三级片,血腥和情色画面只是用来宣传的噱头,真正的主题思想一直都是围绕着家庭问题展开。 鬼怪设定 个人考据,《魔胎》里“啖精气鬼王”的原型,从片中吃尸体,吸人精气的特点表现来看,其原型应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鬼神“毕舍遮”,梵文Piśāca。 旧言作“毗舍阇”,又作“毗舍遮”,意为“食血肉鬼”、“啖精气鬼”、“癫狂鬼”、“食尸者”“餐尸者”等,八部鬼众之一,是以活人精气和死尸为食,害人的恶鬼。 《吠陀》记载,其地位位居罗刹之下。 佛教中的“饿鬼”也是来源于此,属于被驱逐的鬼类,但也有个体被教化保护修行人,与乾闼婆同属东方持国天王所统领。 在密教中,位于胎藏曼荼罗外院,三摩耶形系劫波罗,其形象皆如恶鬼,手持人之手足或头颅。 且有性别之分,女体为“毕舍质”piśācī。 孔雀王咒经下曰:‘毗舍阇,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言毗舍阇,又作毗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癫狂鬼也。’ 慧苑音义下曰:‘此云啖精鬼,东方天王所领鬼神也。’唯识演秘二本曰:‘毕舍遮者,唐云食血肉,鬼之异名也。’ “啖精气鬼王”这个称谓最早出自《地藏王经》。 复有他方国土,即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地藏经》 片中也是沿用了这一称呼。 按照宗教的说法,这种鬼怪,一般都会选择意志力薄弱或情绪消沉,负能量满满的人依附。 但影片中所体现的,与其说是附身,不说是「寄生」更贴切些,因为宿主的体质已经非人类体质了,这一点从肉体自由分离(当年技术特效有限,这点是用影像体现的) 被鹰血铲进身体后,流出的血是黑色的等迹象,都可以看出宿主的内部已经异变 阿威相当于是一个“育苗器皿”,「毕舍遮王」之子在他的体内“生根发芽”,最后在外力的「催熟」下“破茧”而出。 属于寄生性质的夺舍,不断侵蚀,与本体血肉融为一体,这也是为什么老道说泼洒鹰血后,本体也会一并消融成血水。 在结尾魔胎撑破阿威皮囊这个画面,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少年皮一褪去,显现的是一青面獠牙,凶恶狰狞的恶鬼,这个概念设定应该也借鉴了“画皮鬼”。 人物解析 :郑国威
在家庭冷暴力下成长的悲剧少年 首先关于郑国威这个角色,当时刊报上给予的定位是「清新的少年角色」。
从仅有的与家人相处的片段来看,在未被夺舍前,阿威的确属于乖巧懂事的类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活泼又有分寸,幼年时兄弟二人经常打架,被压制的阿威还懂得反击,也敢与大哥阿Kent争抢东西。
从郑母的话来看,兄弟二人经常打架,阿kent在打斗过程中处于上风,阿威虽幼小但也不甘示弱,在阿Kent看来,作为哥哥,在弟弟面前自己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一定要让弟弟认可自己,另一方面不能让弟弟博得父母的关注度。 这在心理学上也属于“自我认同”的一种,个体会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人彰显自己的力量去获得认可,比如通过欺负的手段,一般这种方式在小孩子之间非常“流行”,丛林法则也是动物的本能之一,所以在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是最普遍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调解安抚,一碗水要端平,但片中郑母看见后也不管教,风轻云淡的用一句“顽皮,为什么又打架?你爸爸看到会骂你们的”直接带过。 但打归打,片中兄弟俩没有隔夜仇,打完就好,好完再打,只是问题得不到解决,日后隐患少不了,因为这样也会给年长的孩子造成安全感缺失,处处都要争取才能吸引家长的目光。 日积月累,发展到后来,阿kent唆使阿威去偷花瓶,得到后阿威担心二婶生气,但阿kent觉得二婶平时那么宠他们,肯定不会在意。 从这里开始阿威已经认可并听从哥哥的命令和指示,显然幼小的阿威在兄弟间的博弈中败下阵来,兄弟二人的性格也变得清晰,阿kent争强好胜毫无顾忌,阿威优柔寡断缺乏主见,不再反驳哥哥的意思,二人从平等关系变为“上下级”。 随着年龄增长,兄弟间的差距越发明显,自信果敢的阿Kent越来越优秀,因此也格外受到家人的重视,相比之下成绩普通的阿威就略显平庸,但他一直对大哥心存敬佩,甘愿活在哥哥的阴影与光环下,也许早已习惯了被家人冷处理,阿威逐渐失去了棱角,遇到问题学会了沉默,长久沉浸在"自我安全区"中,丧失了进取心,对任何事物都偏向安于一隅的心态,时间一长,自然在这个家庭里缺少存在感和话语权,也奠定了其家庭弟位。 而造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除了自身性格特质外,跟他强势又冷淡的父亲也有关系,这种家长在现实中非常常见,平时跟孩子很少沟通,也不给予肯定和鼓励,遇到问题就试图进行打骂教育,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等,在影片中,其父郑志昌对阿威一律是不耐烦加嫌弃的态度,甚至在家里可有可无,这跟对待长子阿Kent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在阿Kent面前,郑父永远是满满的自豪和关切,其实这倒也不难理解,虚荣心多数人都有,尤其像郑父这种商业界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肯定是想有个争气的儿子来撑排面,从后面对boby的态度来看,郑父喜欢性格强势的,无论是对儿子还是狗,至于阿威,用难听点的话来说可以当作"宠物"去养,甚至不如,阿威明显也早已习惯了这一点,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和“迎合型人格”,从小缺乏家庭的关注,养成了看家长脸色行事的习惯,变得逆来顺受,缺乏主见,会主动迎合他人,遇到问题选择沉默,但也容易知足,不懂得为自己争取利益,这点在爱犬boby死后有所体现,反抗意识薄弱的阿威一味地向父亲妥协,压抑着内心情绪,不会表达宣泄,唯有跟着来到后山,亲手埋葬爱犬,却不幸在这过程中被夺舍「寄生」。 通过具象化形式展现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以及家长的疏忽教育问题
而这个家庭问题也并非郑父一人造成,郑母也在"推波助澜",如之前所说,在兄弟二人经常打架的问题上,她在这个家庭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很明显没有处理好兄弟二人的关系,凡事喜欢避重就轻一笔带过,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在郑老太察觉二婶淑贞性情变了的时候,郑母就在一旁敷衍,打消郑老太的顾虑。 后期郑老太发现阿威的情况不对,于是郑母陪同老太一起去找老道,全程都表现的如同局外人,就像贴身丫鬟,情绪跟着老太走,儿子的事好似与自己无关。 在老道与魔胎周旋之际,郑家夫妇与平常一样聊天睡觉,郑母反而担心阿kent和juju怎么还没回来,郑父因为找不到烟斗急得四处转,可见在郑父的心中烟斗都比阿威重要 在郑父出门去找烟斗时,郑母拿来两个儿子和女主的三人合照,在看着照片中的阿威时,郑母的表情很令人玩味,是带着困惑的,仿佛是在看一个许久未见的陌生人一般,没有一丝惆怅或担心的情绪流露,随即皱眉想到郑父还没回来,就把照片随手放在一边,个人认为这是最邪典的一段,对于郑家夫妇来说,阿威的出生可能只是一次防护措施没做好的意外,所以也显得格外多余。 由此可见这个家里除了郑老太之外,就没有人在意阿威了,也是唯一发现问题的人,只可惜没有及时解决,又因出于保护孙子的私欲间接害了老道,在二婶淑贞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明明已经有所察觉,但就是持以侥幸心理,一种再等等再看看,只要事情不闹大能压则压的心态,纵容魔胎变本加厉。 狗,少年,魔胎相互影射 boby生前性情温顺,不受郑父待见,希望它变得厉害一些,就试图喂食辣椒刺激它,但没有效果,直到察觉到危险狂吠不止提醒郑家,为了保护主人自己吃掉了符箓,却被魔胎直接凭依,后性情大变袭击了阿Kent,被阿Kent一剑斩杀,此时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受伤的阿Kent身上,只有阿威对boby的死悲痛不已,甚至直接略过哥哥去看死去的爱犬,但他无处宣泄,因为已经麻木了,知道自己就算表达出来也得不到任何回应,更何况这时大哥受伤,本身缺乏话语权的他也没有资格过问,只能继续沉默,在阿威心里大哥无疑是崇拜且能依赖的对象,boby则是最亲密无间的伙伴,就像他自己,面对它时可以没有任何顾虑,也最为轻松愉快。 从阿威和魔胎两个视角去看。 在心理学中「偏差行为」可以理解为青少年"自我求救的信号",潜意识里需要他人去关注,是需求,阿威被夺舍后,魔胎吃掉了爱犬尸体,想去害郑老太时被反弹,阿威短暂的夺回了主权,那一刻向奶奶求救,郑老太有些疑惑,没有过多过问,现实中,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就会不停的去做令人难以理解甚至违背三观道德的事情去吸引他人注意力,所以抛开cult神魔元素,站在现实的角度上看,魔胎又像是阿威萌生的"逆反意识",在长久的压抑中精神心理出现了异常,这一解释看似说的通,但并非如此,因为片中魔胎是存在的,不是幻想,牠是具有象征性质的,通过牠来影射现实中的一些普遍现象,让这个家潜在的家庭问题暴露无遗。 模仿和性倒错行为
影片中,魔胎也在成长,学习洞察周围的事物,牠一直在模仿人类行为,从一开始房间墙壁上遍布美女海报,自己戴上假发模仿女性化妆,体现了其对性别认知的模糊。到后来为了引郑父过去,而叫的那声“爹地”,粤语原版这一声我愿称之为全篇最瘆人之处,也是魔胎说的唯一一句话,再到最后拿酒喝酒,行为逐渐“人性化”。 片中,打扮后的魔胎窥见在泳池边的阿kent和女主裸露的皮肤后突然性唤起,开始自我安慰,这属于窥yin行为,也就是在现实里通过偷窥的方式看他人进行性行为和果体产生快感,也是性倒错的一种。 之后偷窥女主游泳,企图淹死女主满足快感。 现实中性倒错行为定义非常广泛,指性对象和满足性欲的方式异于常态,往往是因本能和性激素变化,以及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受到不良性认知影响,没有正确引导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剧情灵感,包括阿威的女装造型应该是借鉴了阿kent的演员艾迪饰演的《夜惊魂》,其中艾迪演了一个女装癖性倒错杀手,也是类似的手法猎杀女性。 引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魔胎就象征“本我”,从破肚而出起就被封印,跟外界没有过接触,没有任何认知,在封印解除后,牠的思维相当于一直处于“本我”状态,就如同人类的婴孩,无任何道德观念,一切遵循原始的本能欲望冲动,即“享乐原则”,意指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xing欲的满足,是无意识、非理性逻辑、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无道德观念约束的,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而阿威在成长的过程就失去了“本我”,魔胎之所以选中他,也正因如此。 人类也是动物,“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幼儿在生长过程中,会学如何与周围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相互作用,这便产生了“自我”,二者是紧密相关互相影响的,简单来说“自我”就是遵循现实的原则,开始在意外在情境,学会思考判断,并根据外在情境去调节,是基于“本我”的,如因“本我”的原始冲动想去得到某物,但由于考虑到外在因素的压力,如会威胁自身利益,不得不放弃或去解决问题等。 片中也多次体现这点,魔胎“自我”的表现,牠懂得将尸体藏起来,在淹死女主失败后就放弃了,知道她的重要性容易引起怀疑,所以又将目标锁定女佣人,但在被郑家人发现并干预后,又用幻术将恶行掩盖过去,在法力未成熟,没有完全取代阿威之前不会太声张等,但由于本性如此造成的种种异样现象,还是被发现了真实身份,在跟老道对峙后,意识到了威胁,开始在郑家展开杀戮。 最后的“超我”,是在与后天情境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教育学习,了解道德规范,学会如何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去遵循道德的原则。 这也正是魔胎缺少的一个人格结构,即使夺舍,看上去也是一具毫无生气的行尸走肉,更不用说种种怪异行径了,即便如此,郑家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侧面反应了其家教的失败。 片中也特意体现了阿威的自主意识与魔胎进行抗衡的片段,却始终无法占上风,不单单是意志薄弱,按照宗教的说法,意志坚定的人被纠缠上,也需要多次抗拒侵扰和外界协助才能摆脱。 有趣的是在查此怪原型资料时发现,佛教认为“毕舍遮”个体也存在差异,有的个体悟性很高,也是可以被教化去保护修行者。 但就拿片中的个体来说,遵循了原型设定,是以人精气与尸体为食的恶鬼,是否能被教化不知道,但在郑家这种环境下,悟性再高也难以被教化,因为片中魔胎也是用来凸显家庭问题的。 女主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家庭隐患早已根深蒂固,就如多米诺骨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一张骨牌的受力最大。 再回到最初兄弟二人的话题,成年后的阿kent对阿威依然不够了解,也不会去顾虑弟弟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女主后阿kent展开全面追求,全程处于边缘化,也不参与任何家事,到结局才恍然大悟,在片中,阿威被夺舍后,每做一件出格越界的事情,阿kent都会冷静的叫一声他的名字,是因为以往阿威一直都是听从他的,无论如何也不会违背他的意思,对他来说只要阿威不忤逆对抗自己就行,从不过问原因,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弟弟,而阿威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表达倾诉,但这一次他置气推开阿威,迎来的却是钢叉问候,一反常态 但依然想试探一下,就如同对boby时那样,在叫了一声“国威”之后 阿威的目光是有一丝闪动的,但很快魔胎就发出野兽般的低鸣警告,跟被夺舍的boby如同一辙,阿Kent也终于意识到问题了,但不知是何原因,于是后退几步抬起剑,结尾这一段对峙也首尾呼应了兄弟二人年幼时打架的场景,只是对面已经不再是那个被一绊就倒的阿威了,直到被鹰血铲进身体的那一刻,阿威声嘶力竭地呼救,在他心里哥哥还是那个可以完全依赖的对象 这一刻阿Kent全明白了,可惜一切都太晚了,无只言片语,震惊,悔恨,愧疚,各种情绪包含在其中(影帝的演技不是吹的),却已无回天乏术,三人含泪相对,阿Kent的手缓缓伸向弟弟的方向,显得是那么绝望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弟弟活生生裂开。 纵观郑国威,一个花季少年,自幼生活在家庭冷暴力之下,是魔胎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这个家庭最直接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极具有悲剧色彩,不幸的家庭会真真切切的毁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当隐患的种子瓜熟蒂落,才意识到问题,那就太迟了,就犹如他的结局,被撕了个粉碎。 以往没有这个意识,但回头再看这部作品,正是一部披着神魔元素的外衣,凸显各种家庭隐患问题没有及时化解,最终酿成悲剧的故事。
潇湘子大神也说过,虽然证实没有网上流传122分钟的版本,但是他通过音频帧数和画面跳转也分析出,海岸DVD版也有删减的部分。希望能早点出修复版吧,有完整版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海岸DVD版用了很多特写镜头,比如法师杀鹰取血的镜头,还有国威二少爷生吃狗内脏的镜头,还有一些远镜头。
总的来说,剧情一致,
1988年的老片子想不到也会被我翻出来看,里面的演员除了83版《射雕》里的洪七公外我是一概都不认识的,不过可惜我们功夫甚高的七公在这里死相惨烈——被活活夹死了。
恐怖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装鬼吓人著称,一类则是以恶心著称。后者中的佼佼者莫过于日本的《下水道美人女》了,这部片子自然是属于后者,不过到没有那么多恶心的地方,只是以那个年代的技术能拍出来那样恶心的鬼来也实属不易了。
这个片子大致是说香港地产富商郑家在七月盂兰投灯卖物会上二媳妇以高价拍了一件古玉回来,不想却被西藏淫魔啖精气鬼王迷惑住,后来又被二叔撞破其与一怪物在床上做爱,怒砸古玉后二叔因面容全毁而跳楼自杀。而在二叔头七当夜二媳妇也从楼梯坠下,幸得法师以黄符镇住魔胎,本来只要等到十二年过后自可相安无事,不想十一年后却因Juju不小心弄掉了一张黄符而引发了一连串的惨剧……
片中恶心的情节不是很多,而且多数也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没有什么特别损害身心健康的。而且整部剧也不是很恐怖,毕竟年代久远了嘛!也就是老二吃狗肠子的那段,实在是太影响食欲了。估计谁要是减肥,看看这段,可以影响好几天的食欲。
小学六年级看的这部电影,当时住在农村老家,看的是那种带天线的黑白电视,可以收到隔壁放的vcd,有时很清晰有时很模糊,不巧的是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特别清晰。
那段时间隔壁好像特别喜欢看恐怖片,英叔的驱魔警察也是那时候看的。
扯回正题,魔胎这部电影真是我的童年阴影,蛆虫,剥皮,人被活活挤成肉酱,我特么当时才12岁啊,你让我看这个,好吧,是我自己看的……恐怖片就是觉得吓人但又心里痒痒的想看。
反正看完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要父母不在家我也绝对会出门,必须看到别人才能觉得安心。
晚上睡觉更痛苦,眼睛一直睁着看门外,门是带窗户的那种,贼怕突然钻出来一个黑影,那段时间简直要了亲命。
小时候看过一次,简直童年阴影。昨日偶然看到,回想起来,这片子非常恶心,各种低级趣味,人鬼搞又没色情,白毛躺奸只觉恶心,蛆虫蛋糕还好,生吃下水太特么恶心了,魔鬼打不死最后还来个无聊结尾,想起来都觉得恶心。这片子特别的cult,虽然以现在的观影阈值来看其实可以接受,但小时候不小心看到的就留下了心理阴影。
展现奇技淫巧,贩卖重口味的恐怖片,小时候看会觉得有心里阴影,现在看就图一乐,特效也太拙劣了,作为1983年的港产片,怀疑这个片子的创意抄袭了1981年安德烈·祖拉斯基导演的《着魔》,可是抄得很拙劣,没想到吕秀菱这么早就出道了……
阴影
二少爷变态帅变态帅的
妈的~!!小时候最大的阴影~!!人生中觉得最恐怖的恐怖片。。。记一辈子。。。。
额,吃肠子,蛆虫,两性自慰,灵异元素,附身,额,元素挺齐全的,虽然故事一般,够cult。唯一遗憾的是没福利。
二爷摔瓶腐烂的那镜头我至今记忆犹新……搞的我这么多年不记得名字只记得这段剧情……对于童年不敢看恐怖片的我来说当时自己一个人承受这种镜头实在是天雷一般……
还好我不是小时候看的...出品的时候我才1岁..想看也看不来..-_-所以就没有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特效什么的现在看来就是惨不忍睹吧,剧情也是...非要是淫魔只是为了用情色内容吸引眼球而已吧...只是配合那个年代的特效真的是怎么都难以消化的一部电影....
83年的神片!让我目不转睛了八十多分钟,吓人的桥段很紧凑,虽然特技残了点。。。
初中的时候在卫视中文台看的了,对于那个淫魔花瓶印象深刻啊!而且竟然记得电影名字,昨晚重温了一下,虽然特效很搞笑,不过还是挺恐怖的。。。
诶哟、小时候看的可恶心坏了我了!!一直对这片记忆犹深啊!!满脸蛆虫、腹中死魔胎又活了、吃蛆蛋糕。。。 ps:两个男主演当时看不觉得现在看还蛮帅的、
给个五星,祭奠一下对我童年影响最大的一部片子(恶心了我好几年)
童年梦魇作品之一!色情张力不够,让我沉寂到多年的噩梦当中,不敢再碰的片
人生第一部恐怖片就是这么重口味,以至于到现在不管去哪里旅游都不敢乱买东西!!!!
以后不要啥东西都往家里带...
80年代的港片很有cult味,不过有时恶心过了
小时候看的,之后很久不敢吃蛋糕。
在“线上活动照片- 说说你的童年阴影!你看的第一部重口味是啥?”中发现的。真的是童年阴影啊,不是被吓到是被恶心到。10岁不到时看的,看了当晚我就做了一晚的噩梦,都是蛆在蠕动的画面,最后恶心得没法睡啊
这有神马意义?!!
童年阴影,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有很长一段时间大白天总感觉身后有人跟踪,常常脊背发凉一激灵的跑回家,大半年都感觉中邪了又不敢跟家人说,长大后后看这个场面依旧带劲,花瓶羞羞事,蛆虫蛋糕,吃死狗内脏,被缩小的房间,乱倒的家具,画面记忆清晰,只是看了太多欧美恐怖系,这样的制作再也唬不住我了,不过贴近中国人的灵异事件,足够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