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主题不是男女爱情,甚至也不在“母女情”,而是女孩的成长与自我接纳,或者说,任何“人”的自我接纳的过程。
几乎多数涉及“母女和解”的影片的叙述者/第一主角是“女儿”,这一方面再次印证了“第一抚养者”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母亲是女儿生命中最重要的榜样,女儿需要通过看见身为女性的母亲的美好与力量,才能消除掉自己内在的厌女情感,相信“身为女人”可以是美好的事情。
在这个作品中,Lulu的本名是Lucille, Lucille是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而在与母亲近距离接触的前15年中,Lulu认为母亲是一个完全没有活力的人,认为母亲一直活在虚幻的对于已逝之人的缅怀中,没有真正的“为自己而活”,也没有快乐过。在这种背景之下,Lulu对于社会文化的“女人意味着软弱、无能、依附”的性别刻板印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羞耻,所以要求身边的人都以“Lulu”这样一个性别特征不明显的代号来称呼她。
一个意外让她知道,原来母亲也曾经有过爱情,曾经非常快乐。她想让母亲重新“成为活人”,所以安排了她与旧日恋人的重新见面。
重逢的几个月并没有发生任何戏剧性的大事,两位中年人既没有吵着要重组家庭,也没有梦碎感,哭着闹着说“可惜我当时看错了人,你与我想象的根本不一样”。两个人只是像大人一样重新恋爱了一场,到了某一天,再像大人一样准备结束,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此时的母亲已经病入膏肓,走路都已经变得困难,但她开始拥有了内在的力量,不惧怕爱、不惧怕爱别离,也不惧怕死亡,开始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了温暖。
对于Lulu来说,最重要的是,她看见了母亲身上的“生”的力量,她开始爱“女人”这个群体以及身为女人的自己,她接受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接受了Lucille这个名字,也开始拥抱无法预测未来的爱情。
这是一个安静、舒缓但是能给人力量的电影。
《妈妈的回忆》:两代人的青春日记 ■文/火神纪
某些回忆被铺垫成了悲伤;某些回忆带着沉重的悲凉。 而当所有的这一切又回到我们眼前,是不是所有的感觉也随着接踵而至。 事关青春的回忆,不论是我们或者是先辈;都会带着青涩而浮华的疯狂。——火神纪。题记。
作为法国女导演卡瑞纳·塔迪厄执导的带有自传色彩第一部剧情长片,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了。充满了浪漫情结的自述式喃喃独白、情感细腻的亲情描绘、奇思妙想的少女情怀;这是一部有关青春、回忆和爱情命题电影,这部电影既热情洋溢又饱含激情,既有少女的叛逆而又不失理性的尺度。近乎泛滥的浪漫情结让法国电影既有商业味道又容易出精品;在我看来,《妈妈的回忆》也许是近来我所看的电影里最接近于伟大和经典的新片了。 电影用明线和暗线讲述了两个有关青春和爱情的故事。明线是叛逆的十五岁少女露露对于爱情的理解以及寻求真相的渴望,而暗线则是在一次意外地发现母亲一张年轻时的照片而引发了露露对于母亲谜一样的爱情故事的渴望并且一路查找,用查找和穿插的方式讲述了母亲早年夭折的爱情。电影的后半段则把明线和暗线交错到了现实中去,当两个时隔多年的爱情故事被重叠在同一所房子里的时候;彻底地表达了导演对于青春、爱情以及亲情的完整体会。
回忆不可承受之轻,在于已经流逝去的伤感。青春不可承受之重,在于所有疯狂之后黯淡无光的生活。所有的人都会老去,而谁又曾告诉我说:当一个人陷入了回忆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已经开始显得苍老而疲惫了。 这是一部少女日记式的电影,大量喃喃自语的心理独白给这部电影刻上了这样的印记。人与人相处,就算每天见面,我们依旧可以隐藏许多秘密;充满想像力的露露每天所做的事似乎就是在她的假想里完整母亲对于她来说几近空白的人生。坐在庭院里那台破旧的长椅上发呆的母亲在想什么,先辈的阴霾以及再先辈的阴霾,电影用一个叠加的镜头展现了少女天马行空又富有趣味的想像。
我喜欢这部电影,也许在于这种影像模式以及讲述方式;在大量的独白里穿插着闪回的记忆,明线和暗线的交替显得自然而流畅。场景的切换也常常在不经意间完成,重叠的镜头对着露露用左右回拉把一个场景切换到一个场景,这种影像形式在我这里至少还是显得挺新鲜的。 也许,这跟我对这部电影的定位有关;少女的青春日记,跳动的思维模式跟这种场景切换相得益彰。这是影像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的完美契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用这样的影像模式,这种模式放在这部电影里却显得如此自然且让人惊喜,在于少女情怀的里天马行空的遐想。
用艳丽的色调来描绘温情的欢乐时光,用泛黄的色调来描绘回忆,用淡白的颜色来描绘弥留时光里的沉重;这种颜色上的运用也许也是这部电影较为出色的部分。抛开许多唯美的抒情,也许我投放在这部电影里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剖解。在电影最后露露和西蒙的初体验以及母亲朱丽叶特与雅克最后的沉溺在完成切换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生与死的完整完替。这就把这部电影在命题上的艺术性提高了一个层次。 从更理性的角度来看,一个女儿背着父亲给母亲安排一场盛大的偷情似乎有点与理不合。可是这部电影的处理至少还是比较有说服力也比较自然的。总是带着宽容的笑脸的雅克、在与雅克重逢后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母亲;时日无多悲情角色也许是瓦解所有理性最佳的情感攻势。与理不合却不违背情感;可以说,把这部电影从道德伦理分离出去会让我们对这部电影有了更多宽容和理解。
喃喃自语的十五岁少女是不是因为叛逆而憎恨着自己郁郁寡欢体弱多病的母亲,因为不理解以及永不交谈的隔阂而从反感到了憎恨。在她的心理独白中对母亲的称谓以一个“贱人”以蔽之;所谓憎恨,不过只是关注而不得门道的假托情感,不过只是关心的一种反方向的表达形式而已。 既表达了叛逆的青春期,也表达了青春期假装漠然的虚浮表面以及对周围人们情感上的敏感特质。这或许也是我所以说,这部电影有着叛逆而又不失理性的尺度。理性尺度是决定一部电影在情感上是否将让人反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而在这个标准的拿捏上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法国人的视角总能另具一格地看到一些美国人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青春时期对性的渴望和好奇、叛逆的少女心理、带有点疯狂的青春激情与爱情、中年的情感危机、中年女人重逢初恋情人欣喜的情感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渴望……所有的这一切在美国电影里也许都曾经被淋漓尽致地演绎过了,然而把这一切都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看似紊乱却有着隐藏着的条理,用断断续续的叙述方式缝接起来之后,就有了另外的一番美感。 露露与西蒙青涩的爱情,朱丽叶特与雅克沉寂了多年之后的重逢,以及母亲与父亲那段多少让人扼腕轻叹的所谓爱情。所有的这些爱情故事构建起的其实是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
父亲和露露的谈话,一个有关工程学原理的解说以及突然间的情感崩溃,父亲的眼泪也许是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叹的一幕。对爱情的坚持以及对爱人的包容,所谓的一见钟情是否就是不管对方是否爱着自己而依旧对其无尽的包容。父亲说过,就算生活幸福仅仅只是一个假象,他也不想改变现在他所拥有的这一切。也许,这种情感有着一种自欺欺人的愚昧味道,然而也因为这种愚昧的味道而赋予了这份情感一种近乎神性的伟大。 自欺欺人也许并不可耻,爱上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人也许也并不可卑。包容她所有的一切,包括她对别人的爱,这样的爱情显然超越了所有狭隘意义里的爱情而变得让人同情。我也许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一份情感,可是我却找不到任何理由去谴责这个对爱情妥协和让步的男人反而多少有些怜悯他的悲凉。相比起大肆铺张的失丽叶特与雅克,父亲和母亲的这种不显山露水细水长流被一笔带过的爱情也许更让我感叹。
欺骗父亲,为了给母亲所剩无多的日子以最后的快乐。而母亲的快乐将感染这个家里每一个人的心情。所谓亲情,善意的欺骗以及宽容地成全都显得同样珍贵。从僧恨到释怀,母亲躲在草地上开始享受曾经有过的那些疯狂时脸上那灿烂的欢笑以及电影最后母女拥抱在一起时对彼此地感知;也许,电影所表达的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关乎亲情的救赎。 多少爱情曾经因为种种的原因而胎死于腹中,电影也许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苍老年迈的外婆、体弱多病只关心自己“便便”的母亲以及对母亲曾经有过的回忆充满了好奇的露露,这绝对是一部女性电影。而在浪漫至上的法国人眼里,纠结了的爱情也许就成了这部电影所有安静而低沉颂赞之路。 两代人的青春日记写在了电影里。淡淡的悲伤是电影最后不曾提及的那个结局,而穿贯了这个结局里的悲凉,我所看到的是关于青青所应该有的种种快乐和并不曾越轨的疯狂。
2007-11-15;丁亥年辛亥月癸丑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ête de maman, La》 ■英文译名:《In Mom's Head》 ■中文译名:《妈妈》、《妈妈的回忆》 ■编导:卡瑞纳·塔迪厄(Carine Tardieu) ■主演:嘉莲·维雅(Karin Viard)、Chloé Coulloud、凯德·麦拉德(Kad Merad) ■国家:法国 ■语言:法语 ■发行:UGC Distribution ■上映:2007年3月28日(法国) ■类型:剧情/青春 ■片长:95min
开始看有些奇怪,但是,很温馨
很多年以后,你变老变丑,爱情依旧还在……
郁结于心会得癌的,亲,要嫁喜欢的人啊,老公面容精致,身材销魂,家财万贯都么用啊,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研究粪便都开心有么有啊,不然治癌药买十送一包邮都么用啊亲~
让我哭的差点没背过气去的好电影
最近对法国电影感冒了真的不枉此看很好的,能理解的,不恶搞的
婚姻夺走了她的笑容,她的心里住了一个别人。
泪水中有欢笑,20年压抑的情感在生命的尽头绚丽绽放。苍白的肌肤下是五彩斑斓的爱,死而复生般的眼神,决绝的痛哭,失落的离开,美丽的笑容。。。Juliette美得令人动容,lulu是让所有人都梦想拥有的好孩子,Jack和丈夫给予的爱是难以言表的。我真庆幸没在1/2处弃掉,后面是如此精彩。
不经意已深触及灵魂
妈妈的爱情,就像一坛老酒藏在岁月的泥土之下。经历过荏苒岁月后的某天,酒坛偶然间被女儿发现并打开,醉人的香馨让周遭满是醇醇的幸福,也让露露懵懂的青春变得清晰明亮,女儿终长成,妈妈的记忆也该远去天堂了。
一边听法语一边看电影,再加上太过女性化的描写,真的让我有点无法投入剧情。。。
爱妈妈就要先了解她
带一点魔幻色彩,喜欢那个倔强的姑娘,还有爱情,是不老的话题。
法国处女作影展@法国文化中心。三星半,青春成长、个人讲述与模糊记忆,重要的是,这是处女作。我想起了近日weibo上某片的交口盛况,不禁当了一回代表,替贵国导演脸红了。
Orginal story with unpleasant ending and shallow character。
@AF Shanghai
相比隔墙花,我还是喜欢看这种轻松的。
不装逼,第一,她幸亏不是我妈,第二,她老公真可怜。
事关青春的回忆,不论是我们或者是先辈;都会带着青涩而浮华的疯狂
2008.02.03
为了使母亲走出终日阴霾女孩决心找出其昔日男友。虽然一度诅咒因旧情复燃而容光焕发的母亲但随着其癌症被发现女孩又甘心帮助他们重燃爱情火,在这个过程中女孩也在学会重新对待亲情和爱情。故事的结尾,日益衰弱的母亲紧紧抱住女孩。在温暖的晨光,母亲的往事已随风逝去,但关于女孩的故事才刚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