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

HD中字

主演:陈妍霏,刘子铨,刘冠廷,杨贵媚,太保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声 剧照 NO.1无声 剧照 NO.2无声 剧照 NO.3无声 剧照 NO.4无声 剧照 NO.5无声 剧照 NO.6无声 剧照 NO.13无声 剧照 NO.14无声 剧照 NO.15无声 剧照 NO.16无声 剧照 NO.17无声 剧照 NO.18无声 剧照 NO.19无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失聪少年张诚准备转到启聪学校就读。聋人的世界,却不比听人的世界宁静。当他发现校车最后一排的「游戏」,融入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瞬间成为恐惧⋯⋯。眼见心仪的女孩贝贝在游戏中遍体鳞伤、学长小光气势狂妄不可质疑,一群同学们又天真无害,张诚忖度着是否该揭开游戏的残忍真相,或加入游戏的行列?当加害者与受害者的界线越趋模糊,盘根错节的苦痛、无可倾诉的怨怼,种种困惑与不安在无声的校园蔓延。 新锐导演柯贞年的首部长片大胆将真实事件搬上银幕,在直面残酷的同时,不失温柔的眼光。犀利刻画人物之间复杂与纠结的情感,呈现声嘶力竭却仍仿若无声的残忍。贝贝一句「他们只是在玩」轻描淡写,却惊悚、沉痛,更是真实无比的哀叹。高空惊魂我,花样女王疯狂旅程理查三世1995来日方长2018超人:布莱尼亚克的攻击你是我爱人无眸之杀墓王之王爱的锦囊妙计2水牛男孩不是孤单一人2022仇恨标签齐天大圣之五指山平凡的荣耀小梅医生京都风云看不见听不见也爱你惊天大暗杀盲点第四季百濑,朝向这边暴龙护士当家第四季八月鬱金香华佗与曹操杀出狂人镇1973MONDAYS/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没有影子的人托尼·帕克:最后一击观世音老婆大人2 普通话版更高境界时空游戏拼图731恐怖女体试验逆转摔击编舟记2013西域响马对我而言,可爱的她黑白游龙2023下妻物语洪熙官之魔门妖女蝴蝶行动

 长篇影评

 1 ) 善恶的分明是相对模糊的

前言

在第57届金马奖颁奖典礼的帷幕被正式拉开之前,荣获8项提名的台湾电影《无声》就已赢得了本土及海外观众的满堂喝彩,在台湾10月15日上映两周便累计超过3000万票房与10万名观众。自其前些年大受好评的电视剧《天黑请闭眼》之后,80后的台湾青年导演柯贞年在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中,继续将其擅长的悬疑/恐怖的叙事风格对焦一则发生在聋哑学校的欺凌事件与性犯罪的故事。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阴冷严峻与和煦轻快的镜头交错之间,是对“学校”的空间定义、教育断层以及家人与教师的身份缺失进行的一次深度探讨与反思,又或是试图去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被害”“施暴”与“旁观”三种常见的角色类型之间的道德清算。

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转学生张诚来到新的聋哑学校,对天真烂漫的姚贝贝心生情愫。某日在开往返回宿舍的校车上,张诚突然发现车子后排被校服遮挡着,因好奇走上前掀起校服,目睹了校服背后的数名学生以游戏的名义对贝贝进行的性侵犯。自此,上百起潜藏于宁静校园之中的“无声”罪行被公之于众,审判的序幕即刻被沉重地拉起。

影片处处彰显的对现实社会的揣摩,看似参杂了当局政治转型的复杂且必要的诉求,然而在FILMeX电影节的映后QA中我们了解到,导演看重的是对事件“参与者们”的动机剖析,她关乎且更倾向于强调成长的彷徨与阵痛,与近年真实事件改编的各种商业类型片中的某种社会责难的强烈目的性大相径庭。

「听人」缺席的校园空间

作为辅助价值观还未成熟并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未来庞杂的社会体系中得以生存之前,“学校空间”原本应是一个值得被托付与信赖的庇护所。影片中的聋哑学生是「聋人」,负责传达他们意思的教导员被称为「听人」。因此,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更为复杂的是,这所校园的教育者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还需要为学生去传达「意思」。重新审视电影《无声》中的校园空间,我们所看到的「听人」是对校车后排“不可言说的游戏”漠视,是斥责被侵犯后贝贝执着于事件的态度,又或是处理涉事教师的校长为难的情绪,他们早已将「听人」的职责抛诸脑后,将校园空间变成了一个众目睽睽下的犯罪现场。

作为教育者与调停人身份的教导员去责备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种沟通的失职与置身事外的懦弱。影片中杨贵媚饰演的校长对质问她的男教员大声呵道:“我经营一个学校有多么辛苦你知道吗。”校长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一个教育设施的代言人,还应该是一个是传递学生“本意”的发声人,是监督校内教师职责的调停人,但她却以资本家的姿态训斥教员,苦诉自己为经营学校而付出的代价。因此,当刘冠廷饰演的男教员痛心问道“校长,你会手语吗?”实质上也是对其是否意识到「听人」职责的一种发难。

凑佳苗的原著小说改编的日本电影《告白》中同样也触及到校园欺凌事件。桥本爱饰演的美月被热血教师“维特”用带有贬义意味的外号称呼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师生信赖关系的建立失败,“维特”在自认为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同时,其实是反将美月推向了孤立的深渊,拒绝倾听学生的声音,实际无异于班上其他的欺凌者,是一种“同谋”。再回到《无声》,影片中的涉事老师对小光的性侵犯确实是校园内上百起无法饶恕的侵犯事件的开端,但坐在校车内的陪同教员的漠视与放任却显得更为可怖,他们的身份混乱与「听人」职责的缺失遮蔽了校园暴力与性犯罪的上演,是触发校园惨案愈演愈烈的帮凶。

无法承载的精神扭曲

影片中对于角色的处理是中性的。首先,上文中提到的校长不论是其对于事件发生后的不作为,还是处理过程中惺惺作态的模样令人心生厌恶,但她并非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阿诚作为一个捅破事件窗户纸的“正面”角色,当小光承诺如果愿意侵犯班上的一个学生,他就不会再找贝贝的麻烦,否则他将继续欺负她。在小光的威逼之下,阿诚侵犯了班上的另一个学生,而此举也致使故事结尾上演了一出悲剧循环(影片以被阿诚侵犯的学生试图侵犯别的学生作为故事结尾)。贝贝在经历无数次的侵犯之后,却还是选择“无声”地笑着与班上的同学相处。

作为本片中较为复杂的核心人物,学生小光既是校内施暴的主谋,也是长年来被教师侵犯的「受害者」。影片前半段集中描述了小光指使其他人侵犯贝贝以及班上其他人,我们在面对暴力理所应当倍感愤怒,然后,当接收到来自影片赋予小光角色复杂性的拷问——假如所谓的欺凌者也是弱势的一员,那么出自对原罪的控诉是不是已不能满足我们对事态发展的考量。小光长年受到教师的性侵犯,尽管事件的败露促使校长调走涉事的教师,但身心还未健全的小光必定早已百孔千疮,无法承载痛苦的他与男教员在天台吐露,自己多年后再次见到侵犯自己的涉事教师反而很开心,顶着悲痛狰狞的面孔,他询问教员自己是否是变态,这与房思琪式的痛苦填补如出一辙,令人错愕的心声也成了精神扭曲的最好佐证。

类型片的社会责难是必须的吗?

韩国电影中对于此类折射社会黑暗面类型片的技法是相当纯熟的。比如发生在聋哑学校的性暴力事件的《熔炉》也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施暴者们的恶毒与嚣张气焰在影片中被描写得入木三分,我们为法庭上因证据不足而无法为受困的孩子正名的场景悲痛欲绝,同理心更是延伸至现实,实现了法治进程的某种影响与刺激,致使多年后能够成功通过了相关的“熔炉法案”。《7号房的礼物》中,朴信惠饰演的女儿摇摆于作为辩护律师的理性与身为人女的感性之间,在法庭上为逝去的父亲讨回公道的身影与观众取得了某种默契的情感共振。

而在影片《无声》中,执法部门与媒体视角的部分,从其收敛的叙事方式不难看出导演对于情绪表达与社会诉求之间的平衡与拿捏。在映后QA中,柯导也提到了作品的原型故事其实早已在台湾本土形成一种声音并有了一定影响,洞察受害者或拥有受害与加害双重标签的边缘复杂人群的内心是她想要做的事,像这样避免过分地责难于社会的叙事方式倒是与2017年文晏执导的儿童性侵题材的电影《嘉年华》颇为相似。尽管比起《无声》中高强度叙事的起承转合,《嘉年华》减少戏剧冲突,隐去了侵犯的场面——观众清楚事件的发生,却也未曾目睹——这种将观众置身于暧昧的旁观者姿态的方式,也是一种更为冷静的影像视角与技法。

随着电影作品题材的多样化发展——出于影片自身带有的传递信息的符号功能,以及社会意义的情感考量——近年来难免会出现一些消费真人真事完成某种深刻的社会责难任务的影视作品。《无声》试图做到的,更偏向于提供给观众直面社会事件不断发生、可能再次发生的危机感,以及事件背后的思考空间,是与非的辨别不是在一部或是几部作品中能得到结论的,它更像是一种启发。

正如导演在某次采访中提及:“我不想激起愤怒,也不想带有强烈的控诉意味。我也不想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去讲这个故事,善恶的分明是相对模糊的。

 2 ) 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 台南启聪学校性侵案

电影看得我非常难过,看完后心情难以平复,所以查阅了电影故事背后的台湾真实事件。把相关内容转给大家。 让我们好好思考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如何减少或防止霸凌、暴力或网络暴力的发生。

我对电影的短评:

影片聚焦于失聪少年人群,但其实整个社会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失聪隐射的是整个学校、家属和社会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辅导老师们认为孩子们的暴力行为以及性侵行为只是”玩耍“,这在东亚社会已经屡见不鲜了。校长为了维护学校的名誉和对权贵的畏惧,而选择从轻处理事件。少年施暴者同样也是更早的受害者。影片也多次反映到,老师、校长、家属最在乎的似乎是他人对自己、学校、孩子的评价,而非伤害本身。身体伤害是暂时的,但心理伤害可是持久的。这归根还是得从文化和社会上找根源:东亚社会过度在乎名誉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非从问题上找到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人们其实都经历或者目睹过身边的暴力、网络暴力事件,但要不从众参与,要不熟视无睹,假装没看到。这不就是失聪了吗?影片里的失聪少年其实是我们每个人。

台湾真实事件的相关描述和分析:

《高大法學論叢》

第13卷第2期(03/2018),頁273-340

台南啟聰學校性侵案的法律分析

以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為核心

許育典*∕黃宗菁

壹、前言

校園環境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容易發生性騷擾、性侵害等性平事件的場所,以近幾年的案件為例,2008年,花蓮前某國小體育老師涉性侵該校4名女童。2009年,新北市一名國中體育老師在校內性侵女學生;同年,中部某高職教師性侵多名女學生,且拍攝不雅照片;同年,台中某國小教師性侵4名男童。2011年,台南某國立高職一名老師性侵9名女學生;同年,也爆出了國立台南啟聰學校1集體性侵案件(以下簡稱「南聰案」)2,為近年來最為駭人聽聞的校園性平事件,累計有逾百人受害。而較特別的是,南聰案與以往「教師對學生」的典型侵害類型不同,大多屬於「學生對學生」的侵害案件。本文將首先於第二章節介紹南聰案的案例事實,以及案發後相關單位後續處理的情形;接著,於第三章以教育基本權的理論建構為基底,嘗試建構出身心障礙學生的教育基本權功能體系;其後於第四章透過該建構出的體系,來檢討南聰案於各該基本權功能的缺失,並針對本案逐一提出具體改善的建議。

貳、台南啟聰學校集體性侵案件

一、案例事實

2011年9月21日,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和立委聯合召開了「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隱匿不報、見死不救!」記者會,揭發國立台南啟聰學校過去七年,發生了至少128件學生性騷擾和性侵害事件,其中年紀最小的受害者僅國小二年級。案件發生前後歷任至少三名校長,已知受害學生至少38人、加害學生至少38人,占全校學生數的四分之一;案發的地點遍及學校教室、廁所、宿舍、浴室、樓梯、頂樓、圖書館、校車和教師家,且有超過六成的案件係發生於宿舍內和校車上,甚至有校車隨車員對於校車上集體性侵事件坐視不管的情形發生。令人遺憾的是,實際上教育部早已於多年前收到有關該校於前述情形的通報,且於2010年12月就組成調查小組進行調查。然而,2011年3月後仍然不斷發生學生遭到性侵的事件3。該校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長期坐視性侵事件發生,使學生長期處於危險與受侵害的狀態之中,原該是最安全的校園儼然成為煉獄,引起社會譁然。

二、原因分析

本校性平事件的發生持續多年之久,卻直至2011年才因教師及社會團體的揭露而為人所知。而該起事件的成因,本文將分別從國家主管機關與學校、教師與生活輔導員、學生與家長的層面來做分析探討:

(一)國家主管機關與學校

首先,在國家主管機關方面,依特殊教育法第47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辦理特殊教育的成效,主管機關應至少每三年辦理一次評鑑,且評鑑項目及結果應予公布,對於評鑑未達標準者應予追蹤輔導。本案的主管機關為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以下簡稱中辦),然而法律雖有明定,中辦卻自2003年以來,連續九年沒有執行特殊教育法的特教學校評鑑業務,在遭到外界質疑後,中辦卻以「無評鑑標準,故礙難執行」答覆4。因此,即使特教法賦予主管機關評鑑特教學校義務,但當主管機關怠於執行評鑑,將使得特教法的條文規定形同具文。而特教學校在缺乏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造成侵害特教生教育基本權的性平事件不斷重演。

其次,在學校方面,本案在遭到揭發前,學校並無加裝監視器,廁所更未依法加裝緊急安全鈴。而學校在知悉案件發生後,也並未依性平法規定通報,亦未交付調查小組,違反當時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1條通報義務及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的義務。然而,該校性侵案件數量並未因在校園各處加裝監視器、在身心障礙廁所加裝鎖、在宿舍門口掛鈴鐺或撤換校長而下降,原因在於該校危機不僅僅在硬體設備不足或監督不周,在教育方法及心態也出了差錯,該校一直以來採取「行政極簡主義」的消極態度在處理事件,教職人員性別平等教育概念及危機意識不足,案件發生後也不曾從教育觀點輔導加害者及受害者。

(二)教師與生活輔導員

除了國家與學校的責任外,身為第一線的教學人員,尤其是班導師,應是最能及時發覺侵害事件並且通報、加以阻止、最能保護學生的角色。然而以本案為例,可以發現教師對此等案件發生視而不見的情形相當嚴重。依該校性平小組調查結果報告書5,以及監察院彈劾報告6,本校許多教師明知案件發生,卻隱匿不為通報。由此可知,特殊教育的通報系統在實務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此外,根據監察院的調查報告,該校生輔員無論是面對學生的自殘,或是校車上發生的性侵事件,常以漫不經心的方式來處理。另外,有學生表示生輔員常在看電視、打電腦或者睡覺,甚至在房間觀賞A片。更有學生被生輔員授權可以體罰其他同學,以及生輔員體罰學生的嚴重情形。由於生輔員既不具備相關特教知識,又未受過適當訓練,對兒童發展及性別議題毫無概念,因此很容易把「管理」當成「管教」。事實上,不僅於特殊教育學校這樣的封閉場域,在當前校園的各式教學或管教(或稱「懲戒」措施),學生人權受到侵害的情形層出不窮7。

(三)學生與家長

人本於該校進行性教育演講時發現,許多聽障生的性知識嚴重不足,例如有許多女同學問:「生理期來了該怎麼辦」、「昨天有人又摸我胸部了,怎麼辦」、「結婚以後要不要告訴先生我被性侵過」等問題8。這才發現一直以來學校、教師及家長,都沒有善盡傳達基本的性知識予這群正在發育中學生的職責。而本案中也有許多加害學生,其實都曾經、或同時是性平事件的受害者。根據專家指出,被侵犯的孩子經常不了解自己擁有隱私,也不知道應尊重他人隱私,因此很多時後會轉成「反應性」的加害人。如果成人忽略這點,總抱持著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往往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9。此外,本案有許多加害學生或受害學生的家長不諳手語,有些則不識字,時常造成溝通不良的情形,此種情形在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更加明顯,導致孩童在發育期無法透過家長得到正確的性知識10,再加上教師於此方面教學的不足,導致孩童無法具備保護自我的能力,以及無法判斷如何尊重他人的界限,造成加害及受害情形不斷發生。

三、本案的後續發展

(一)教育部成立調查小組11

2011年6月15日,人本教育基金會向「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檢舉該校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部召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決議組成專家調查小組調查。隨後在該年的9月27日,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調查小組作出報告,共完成71案,其中23件性騷擾、20件性侵、4件合意(指非以強制手段與未成年男女發生性交或進行猥褻),另有24件不成立。並詳列學校及教育部重大缺失,包括:部分案件未依法調查處理性平事件、未妥善保管調查檔案資料,使得資料遺失、未落實檢討校園整體安全,以致學校再度發生事件、加害人輔導未落實,導致一犯再犯,輔導紀錄卻予以結案、未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二)教育部成立輔導諮詢小組

2011年9月,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組成「校園性侵害性騷擾事件專業輔導諮詢小組」,負責協助、參與該校諮商輔導。又該校2012年2月改制附屬大學後,結合台南大學特教資源專業指導與行政資源支持,延續教育部專業輔導諮詢小組既有執行成果基礎下,由該校與所屬大學組成「校園性平專業諮詢小組」持續協助該校改善性平教育知能,依所屬大學及立法委員推薦委員名單組成該校性平事件專業輔導諮詢小組。然而,該諮詢小組的成員卻表示,該團隊並不具有任何實質且獨立的指揮權限,例如:屢次向校方要求提供安全地圖遭拒,更遭行政機關以「須校長批示同意才給」為由拒絕讓小組調閱相關資料等。

2012年2月22日為該小組最後一次會議,之後教育部不再通知開會,直至7個月後,教育部於2012年9月宣告該小組解散,沒有任何結案報告,也沒有與任何團隊交接12。

(三)監察院提出彈劾案與糾正案

1、數名相關人員遭監察院彈劾(監察院101年劾字第13號13)

該彈劾報告提及,臺南啟聰學校行政人員及教育從業人員,理應遵守教育基本法,為學生提供安全及良好的教育環境,又依教師法規範教師的義務,應視維護學生教育基本權及教師嚴守職分為優先,落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等相關防弊機制的規範,才能完善保障兒童及少年的人權。惟臺南啟聰學校的相關人員卻未依法恪守職責,漠視法定職責與教育少年的責任,已嚴重損害兒童少年身心發展。另一方面,該彈劾報告更提及,教育部為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善盡督管學校的責任,惟教育部的中部辦公室主任、科長、視察、督學等官員,長期失於查核及追蹤列管,即便該性侵事件爆發後,仍未積極查明實際情形,且明知臺南啟聰學校未依法處理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而採取放任不管的消極作為,致使性侵害及性騷擾案件不斷發生,嚴重影響學生權益。因此,監察院認為校方及教育部的相關人員均有疏失,最後將

16名相關人員予以彈劾,並將全案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

2、數行政機關遭監察院糾正

2012年8月16日,監察院提案糾正臺南啟聰學校、教育部、內政部及台南市政府14。在該調查報告書中,監察院認為,學校在獲悉性平事件後,應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將該視為校園重大事件,並做立即妥善的處理。然而,臺南啟聰學校於卻未依法設置監視器及緊急求救等校園安全設施,導師忽視該校極重度身心障礙女學生的求救訊息,致該受侵害的學生遭受多次性侵害,學校均未發覺並給予援助保護,且該校所成立性平會的成員不符性別比例,在處理程序中,亦未依法召開性平會、調查小組未依法由性平會成立、成員沒有具性侵害事件調查專業素養的專家學者。又教育部對於該校的違失狀況未能即時導正並協助改善,長期未依法查核及追蹤,嚴重影響學生權益。

另一方面,針對內政部的糾正內容,監察院指出,內政部於2010年所頒布的「性侵害案件開結案評估指標」規定內容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規定,致使社工人員處理案件時,未落實於法定24小時內進行調查處理及4日內提出調查報告的規定。又台南市政府處理台南啟聰學校案件時,將個案委由社工督導決行,兒卻欠缺再行判斷的機制,致生不少誤判案情情事,且未依法即時對於被害人及加害人進行治療、輔導,導致受害學生身心受創嚴重。

綜上所述,由於上述行政機關未為妥善處理該性侵案件,且處理過程中多有疏漏,遂後監察院依法提案糾正上述所提及的行政機關。

(四)數名相關人員被付懲戒與懲處

1、監察院移請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15

2013年8月16日,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作出懲戒結果(102年度鑑字第12576號),共16人被付懲戒。本次懲戒無人遭撤職,其中6人不受懲戒,包含所有遭付懲戒的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行政人員;另有2人記過2次,3人記過1次,以及5人降1級改敘(包含兩名前校長)。

2、主管機關教育部做出懲處16

2011年12月6日,教育部公佈懲處結果,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共7人遭行政懲處,其中辦公室主任記小過2次,相關業務的科長、督學也被記過與申誡。在學校方面,教師及行政人員共15人、教師助理員及住宿生管理員9人,共計24人,依其失職行為情節輕重,分別記1大過到申誡1次不等行政懲處,其中現任校長記大過1次,兩位前任校長分別記過與申誡。且本次懲處的官員中並無人辭職負責。

(五)我國初次國家人權報告專項說明本案

總統府於2012年4月20日,依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40條規定17,提交我國首次針對該公約的執行報告。其中第316項針對本案作出以下報告:「原國立台南啟聰學校發生集體性侵害、性騷擾事件,從2009年8月起持續有案件通報中,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疑似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75件,確認發生26件性侵害案、24件性騷擾案,此為嚴重侵害人權之案件。這所招收高中至幼稚園年齡、不同障礙類別學生的住宿型特教學校,突顯出封閉式機構化特教學校,剝奪特殊教育學生社會融合,和其他學生一樣享有教育品質的問題,而且缺乏專業師資與設備,同時是教育人權未能受到保障的案件,政府應持續檢討改進,特別應針對校方是否調查處理性平事件、妥善保管調查檔案資料、落實檢討校園整體安全、徹底改善校園空間、確實執行懲處輔導措施、行為人輔導及加強教師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業知能等,並對此事件的行為人,安排行為人諮商輔導以防止再犯。且就特殊教育學校部分,如何回歸特殊教育的定位、落實特教學校定期評鑑機制、逐年啟動特教學生重安置機制,以落實學生的受教人權,並加以檢討。」

(六)國家賠償訴訟的進度與判決結果(見附表2-1)18

2007年,人本教育基金會代理受害學生A及家長向學校提出國家賠償,南聰案開始進入國賠的訴訟中。2011年初,終於傳來好消息,A生國賠案二審宣判勝訴定讞,台灣第一起「生對生」性侵事件打贏國賠的案例。然而,在此同時該校發生的事件從原本所知的七、八件,一下子暴增到三、四十件,隨著調查小組的不斷推進,一件件曾經被刻意掩蓋的案例被徹底暴露在陽光下。2012年3月的第一次國賠協調會中,國立台南啟聰學校竟然否認有通報或管理疏失,並否認性平調查認定的事實,其中5件申請國賠案中,學校對3件拒絕賠償,其他最高只願賠25萬。直至第5次國賠協調會議時,最後達成三件協議,分別為110萬、130萬及150萬,並已撥付賠償金額予請求權人完畢。至於向疏失人員代位求償部分,截至2014年5月底為止,該校已召開11次「國家賠償事件後續向相關人員求償審議會議」,以釐清求償對象及其過失責任。另外,國賠協議不成立者計2案,其中一案(C生國賠案)業於2014年3月由地方法院判決賠償140萬元,另一案(L生國賠案)目前仍於司法訴訟程序中19。

 3 ) 一个让你噤声的人间,不值得

这些年,不论是“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还是“鲍毓明养女事件”等等一系列事件,都让大陆的民众越来越感受到那些针对于未成年人的性犯罪其实距离大家并没有这么遥远,不管这些事件最后的真相如何,事件如何发展,我们都一次次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都远远不够。

我们总是在赞许韩国电影工作者的良心和勇气,把2011年的韩国电影《熔炉》作为影视剧推动社会进步的典范,但是一部《熔炉》终究只是对于现实的杯水车薪,很遗憾的是,这个世界的黑暗并没有这样电影的出现而消散,那些黑暗依然存在,它们变换着面孔,依然伤害着一个个无辜的孩子们

2017年的《嘉年华》算得上是华语电影第一次在主流市场中把未成年人性犯罪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虽然影片并没有收获特别优秀的市场反馈,但是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影片的勇气和传达出来的主题都非常震撼人心。就连去年口碑大热的网络剧集《摩天大楼》也把故事的核心落在了儿童性侵之上,越来越多的华语创作者尝试在影视剧的世界里面为弱势群体发生,带着枷锁为那些受害者讨回公道,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在一个不自由的创作环境之内,观众很难真正感受到那种来自于悲惨现实的疼痛和对于社会的反思。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今天如此急迫地想要写下这篇影评,为大家推荐《无声》这部电影,因为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让更多人了解到未成年人性犯罪的恶劣和严重性的机会,也要让大家知道,华语电影人也可以拍出《熔炉》那样震撼力的现实题材电影。

去年10月份在台湾上映的剧情片《无声》改编自2011年发生在台湾特育学校的真实事件,和《熔炉》中发生在光州聋哑人学校的连环性暴力事件几乎如出一辙,影片通过一个聋哑人转校生的视角为观众展现了看似阳光的校园中那一个个见不得光的角落,讲述着恶的积聚和无法阻挡的扩散,是这些年难得给我带来心灵震撼的华语电影。

本片起名《无声》,语义双关,一方面是因为故事中的主角们是聋哑人,无法说话,另一方面是因为影片讲述的是伤害到来的时候,整个环境的噤声,传递出那种求救无门,明明是受害者却又无法被理解的绝望感。它并不像《熔炉》那样在虐心之后给与了一些现实的希望,相反的,《无声》这部电影最大的震撼力来自于它对于残酷现实的无法解答,导演不光光是在展现一个事件的全貌,他希望的是每一个观看影片的观众的自我反思。

类似于《熔炉》、《聚焦》那样的电影,创作者都把故事的重点放在了侦探式的探秘和验证之上,讲述的是坚持正义的人在迷雾中前行寻找真相、保护弱者的故事,但是《无声》则不同,影片在前三十分钟就已经把“校园性侵”摆在了台面之上,后面的部分则是在讲述那些伤害的延续、明明知道真相的无可奈何以及受害者的境遇,导演的创作目的不是宣泄,不是正义战胜邪恶,而是让每一个观众对受害者的遭遇感同身受。

男主角作为第一次转入特育学校的高中生,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却在校车的最后一排目睹了同班同学对于这名女生的强暴,整个校车上的人就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样默认了这样的恶行,而参与其中的男同学则说这就是他们在玩。而整部电影的残忍才刚刚开始。

男主角对于这样恶性告发引得正义的男老师开始调查这件事,并且通过对于同学的询问发现了学校内发生了上百起以玩耍为名的性侵,不参与其中的人就会被孤立,而如此骇人听闻的大规模性侵事件的曝光仅仅让学校做了一些表面上的改变,却没有针对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

男主角的告发引来了更多的伤害,而受害女生也并没有因为学校的处理得到应有的解脱,而男老师对于问题的探究也让他发现了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真相。

观看本片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压抑的,导演非常彻底地展现着面对校园性侵事件的时候,学校领导的冷漠,加害者的嚣张以及被害者的愧疚,情节的发展一次次刺痛着观众的内心,而这些情节讲述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不健康的环境是如何把伤害合理化,并且让受害者放弃反抗甚至为自己受到的伤害感到愧疚。

“他们就是在玩。”这是整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到绝望和愤怒的台词,而这句台词就是出于女主角之口,这名在校车上不止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强暴的女生在一次次受到伤害之后没有一次选择自己站出来,看似是因为女主角性格的软弱,但是实际上,背后的成因才是真的让人心碎。

她的家庭为了让她不受伤害从小到大都只让她在特育学校上学,避免她接触到正常人,以保护她的名义让她丧失了正常社会接触的机会。

她的老师、宿舍的工作人员在她说出了自己受到的伤害之后,千方百计给施暴者洗白,说他们就是玩玩,都是好孩子,他们没有恶意。

久而久之,她就和自己说,自己没有收到伤害,就是同学之间玩一玩,自己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为了留下来,忍受一切都是值得的。

到头来,她选择去非法诊所给自己做绝育手术,是因为,她不想自己到时候被欺负了以后会怀孕。

女主角的经历和她的选择就是整部电影最让人心痛和如鲠在喉的地方,它带给观众的疼痛感和压抑的感觉就是本片最大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不能对受害者遭受到的苦难和她心理形成的原因感同身受,我们又如何真正由衷地反击这个世界的恶意?

借着女主角,我们作为观众也感受到了这个角色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层面上的三层噤声,影片不仅仅讲述了未成年人遭遇性侵之后的绝望和无助,它还讲述了这个社会对于弱势人群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排挤和异化,我们最应该恐惧的不是那些大奸大恶,而是早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恶与偏见。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不会在受害者身上找寻伤害的原因的。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不会剥夺受害者发声的权利的。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不应该让施暴者可以找到借口为自己开脱的。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面对伤害第一时间去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想方设法冷处理的。

如果,一个社会并没有达到我们内心对于健康的要求,那么至少让我们不要做“沉默”的帮凶。

对于恶行的容忍就是对善良的践踏。

 4 ) 华语版《熔炉》!校园性霸凌拒绝無聲

早在去年台北电影节的时候,我就听闻电影《无声》的口碑相当不错,题材也相当大胆。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且还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无论质量如何,本片早已点燃了我的好奇心。

直到终于在影院看到这部电影,不得不说,它好看到让我头皮发麻……在我看来,去年最需要被看到的国片就是这部。尽管它的格局比《熔炉》小很多,但是在阐述“霸凌”这个主题上却更加生猛有力,1小时45分钟的片长紧紧抓住我的目光,没能够入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绝对是遗珠。

影片从旁观者的视角进入被霸凌者的世界,再从被霸凌者的视角移转到霸凌者的内心。深入原委,细探源头,学校的台面下处理、老师的漠视、同学的隐忍,纵容着霸凌的发生,最终成为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影片的切入角度跟《熔炉》有很大的不同,格局上弱化了社会舆论视角,强化了校园整体本身。但这并不代表它的议题被消弱,相反地它带来的反思,更能从学生的视角被展现出来。

而本片的题材与韩国电影《熔炉》一样,都是揭发学校性霸凌的黑幕。相似的题材不免会被人拿来作比较,但我个人认为两部电影各有千秋。

影片《熔炉》从学校视角转换到社会舆论挞伐,整体格局从影片中半段开始扩大,批判的力道也更加沉重,而结尾自省的意味也显得更加浓厚。

《熔炉》

而《无声》选择不扩大到社会舆论格局,影片从头到尾都只聚焦在学校、学生、老师当中。这也许弱化了社会批判本身,但却强化了角色心境的本身。金玄彬饰演的施暴者不为人知的苦痛,随屋顶上那场用尽所有情绪的手语独白彰显了出来。

在《无声》中有许多令人心酸、愤怒、对现实感到无力的时刻,他们渴望被听见、被看见,也渴望被当做正常人一样无差别对待。在启聪学校里,他们成群结队、同类相聚,看起来都像正常人一样,但是出了学校大门,回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却又变成了无法融入社会的异类。

那场张诚与贝贝去戏院看《复仇者联盟》的戏,因为被戏院划到相同的位置,导致张诚与贝贝无法看到想完的电影。而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听不见,用手语沟通一般人也看不懂,就只能这样踉跄的离场,放弃想看的电影。

因为比起霸凌本身,他们更害怕的是面对外面世界异样的眼光,以及他们背后的闲言闲语。所以不管小光再怎么欺负贝贝,贝贝都宁愿回校上课,也不要独自在家无法跟人交流。

导演柯贞年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就拍了这样一部议题性十足的电影,着实让人钦佩。据说田野调查就做了将近一年,将台南启聪学校发生的霸凌事件,用最适合电影的语言搬上大银幕。

导演柯贞年

为何她会选择将如此耸动的社会事件改编成电影?正因为,微弱的声音需要被听见,人们不曾仔细关注过的弱势族群需要被看见。唯有被看见、被听见,才真正有扭转的可能;否则类似事件一定还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持续发生、无止境轮迴。

整体来说,《无声》绝对是今年数一数二的优秀国片,它所带给我的冲击力相当强烈,完全不亚于当年的《熔炉》。“他们只是在玩”、“我们不是坏人”,看似非常简单的台词,却难免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那些来自弱势团体的无声控诉,我们究竟是选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还是应该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

我个人特别喜欢影片中八仙的意象,有种仙女下凡、短暂获得和平的心灵寄托。导演把姚贝贝心中的意象拿捏得精准到味。

学生们的选角真是棒透了,每个小演员都很会演。尤其是从韩国过来拍片的金玄彬,以及饰演姚贝贝的陈妍霏,入围金马奖最佳男配角以及最新人奖绝对实至名归。

虽然《无声》没有入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实在可惜,但作为柯贞年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就已经展现出了如此熟捻的叙事功力,实属不易。

整部片在音效的设计上也感觉下了不少功夫,结尾也收得恰如其分。霸凌是再次周而复始,还是就在此终结?没看过北影版本,但是院线版明显收得刚刚好,余韵十足。可以说,这是今年第一部想二刷的国片,实在太喜欢了!

By the way,刘冠廷没能靠此片入围男配角实在可惜,他在片中比手语的演出也相当精彩。就我个人觉得,其角色上的难度比《消失的情人节》高。再加上《同学麦娜丝》,冠廷宇宙可谓是持续扩张XD。

此外影片中饰演贝贝阿公的演员竟然是太保,他还有出演入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手卷烟》,曝光度一点也不输冠廷啊!

作者| puff(台湾);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5 )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這部影片讓人壓抑的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與韓國的《熔爐》很相似,詮釋了像聼障人士在這個社會上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因爲他們聽不見説不出話,大家原生對這類人帶有一定的偏見,甚至以此作爲他們的弱點來欺負他們,讓他們爲了融入這個社會不得不忍氣吞聲,最後導致心理變態,出現惡性循環。全片利用灰色調進行拍攝,渲染了一種壓抑的氛圍,同時更好展現了這個社道的黑暗,聼障人士的無助,結尾甚至留懸念,讓觀衆浮想聯翩,究竟那一個小男孩會不會把曾經受到過的傷害再一次轉嫁到別人身上,還是像小女孩那樣重新拾回對生活的希望,勇敢活下去,抵抗黑暗。全片正如《熔爐》一般想要告訴我們,即使這個世道我們無法改變,我們也要保持我們自己。

 6 ) 我们能为TA们做些什么

一些未成年少女为什么谈性色变,为什么恐惧性,因为她们接触到的性话题(不管是新闻还是影视作品中)都关于强暴,侮辱,黄谣……女性作为这些话题中的受害者,很难对性建立起快乐的认知。

贝贝宁肯回启聪学校受欺负,也不愿在听人的世界中孤单,作为听人,我们能为聋哑群体再多做些什么?

 短评

2020年11月21日同Elise观影于电影中心。有些学生坏到一个点,真的很恶心。我想到我遇到的一些学生,来到这间学校只为了一个目的----打篮球,忽略自己的学业也就罢了,还把不好的风气传染给其他同学。我观影的时候一直在反省自己对他们太宽容,已经让他们得寸进尺,自己也丧失了底线。频繁联系家长真的是一个好方法,再坏的学生,家长可能都会认为他是纯真无辜的。既然这样,那就让家长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面目。老师,真的有义务要保护大多数老实听话的孩子,不要被坏人欺负,不要受坏风气影响。

7分钟前
  • yokohama
  • 推荐

格局不大,完成度也不高,但孩子们的表演很真诚。令人难过的并不是性侵本身,而是特殊群体中扭曲的价值与秩序,这些孩子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去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因为被欺负都好过被抛弃。成人社会的自私冷漠,催生了施害者与被害者之间遍体鳞伤下的抱团取暖与共情。

8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还行

好压抑的题材!失聪学校的校园犯罪片,类似过去震动韩国社会的电影《熔炉》一样,由真实事件改编,足以唤醒成年人社会的警示之作。编导的勇气、小演员们的努力都值得夸赞。

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我管你什么政治,能拍这类题材的都是好政治。为此加一星

14分钟前
  • jj73浅之
  • 力荐

导演第三部校园霸凌题材,她的作品里始终充斥着一种罪恶感+无力感,没有传统的打倒大魔王桥段,让人胸里焖惊雷憋出内伤……

16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

7分,无声这个片名很厉害,很多想法都在这两个字里面了。结尾那一下也不错,留了个悬念和毛骨悚然的想象空间。若说遗憾,就是有些处理太戏剧和过度情绪了,反而太演,削弱了控诉的力量。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唉,看得揪心,即便看之前已经有预料会很难受,但是好几场戏还是看到生理不适。影片固然不完美,它留了太多的问题悬而未决,恶之源来自何方,恶之果又导向何处,就算加害者同样也是受害者,但是恶行是否就可以被简单转移?刘冠廷的角色有些流于表面,穿针引线的同时似乎并没有起到更大作用,而老师、校长、家长各方的态度观点又是怎样的?诚然,我们无法奢求在一部电影里解决这样一个社会问题,但至少创作者本身需要有一定的情感态度。整体看来还是比较值得推荐的,就算有点“议题先行”,但制作层面仍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声音的处理,相比无声的世界,有声的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太多被人捂住嘴巴的时刻呢?另外,并不觉得它需要去比肩《熔炉》,痛苦没有深浅,无法比较。3.5

23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被强奸,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种罪?陈妍霏好灵啊~可能因为发型吧,就很像幼版春夏~

26分钟前
  • 乜乜™
  • 推荐

女孩看到自己喜欢的何仙姑在瓢泼大雨中荒腔走板的唱诵,即便她听不到,她脸上依然流露出一份干净天真的笑容,仿佛那些在她生命中发生的坏事都与她无关,这简直让人心碎到窒息。华语电影有人愿意碰这样的题材,已经可以得到满分了。

30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我並沒有這麼欣賞這部電影不管是跟同樣沒有很喜歡的熔爐比 還是跟嘉年華比他跟這兩部在我心中都不在同一個水準最主要原因是無聲在劇情推進中不斷讓我有混亂感呈現出什麼元素都想加點進去的貪(浪費了劉冠廷)不過一眾小演員表現極度出色尤其是小光那場頂樓戲傻眼了怎麼這麼有感染力讓人鼻頭一酸

33分钟前
  • Run Girl Run
  • 还行

特教从业者看得心惊肉跳,细节真是到位,严重语序问题的短信,自然流畅的手势,坚持把孩子送普校然后屁也不管的爹,独自带孩子不堪重负却不放弃的妈,以及,启聪学校校长不会手语…每一样都是人间真实呀…

36分钟前
  • 浅草
  • 推荐

单论,整体制作水平可见,不及《嘉年华》《韩公主》预见社会影响可想达不到《熔炉》《素媛》可我还是希望这样的作品不断问世。因为我们知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可能造成轰动,全民公愤,绳之以法。有些可能进入视野,但转瞬即逝,不了了之。但更有些,在阴暗角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悲剧,还在层出不穷,像蛆虫一样吞噬着腐烂的灵魂。这就需要更多人来将黑暗放在阳光下,而不是任其挥发。华语电影,需要更多的态度、角度、声音和表达。

3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覺得事件差不多被老師揭穿到校長那邊之後,故事線好像有點亂亂的(?),至少那時候起我一直猶豫著「聾人的世界到底會怎麼看待這種『玩』」。覺得手術部分有點插隊感,小光的揭露影片也很突兀。劉冠廷這次有些些失望吧,感覺太多部分用吼的表達憤怒,看的當下其實是很讓我煩躁的,但幾個高中生演員都滿好的。最喜歡張誠在校車事件後回房間的那段,配樂超級加分。

41分钟前
  • Asyncoda
  • 还行

看类型电影创作思维如何毁了一部题材很加分的电影。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与普通学校里的性侵不同,这种特殊学校的孩子是畸零人,他们彼此报团获取安全感,所以如果查处性侵的代价是让他们脱离这个集体,恐惧感是旁人难以想象的,就像把我们流放到月球生活,如果这样,很多人宁可吞下黑暗。小光和老师在天台上的对话让故事提升很多,一个被侵害的人对于施害者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尤其在这样独特的封闭环境中,对于自己的厌恶与怀疑,对于施害者的憎恨和依赖,旁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这也是他们绝望无法释放的根本原因。刘冠廷和小光演技真是绝赞。

47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巴士后座校服为帘,小巷深处老人被殴,无法向割脉者挥下锤头,“一起玩”;欺辱游戏,齐为共犯,当暴凌难以反抗,便以自毁的方式向更弱者施暴;比起残障群体间互相伤害的恐惧,更害怕外面世界对群体的排斥……想讲的问题很多,没有像韩国电影那样制造强烈戏剧冲突,也没有太展开角色受创心路变化,重心好像放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那种对恶的追本溯源,但所有问题都处理得简单粗暴;跟2014年那部《寒蝉效应》的有心无力感觉类似

48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手语的“一起来玩”,看着好诡异,好害怕。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找不到恶的源头,也看不见恶的终点。

52分钟前
  • 外苏
  • 推荐

若說電影是黑暗裡的一縷光,那此片投映在銀幕上的是黑暗。

54分钟前
  • 雨果
  • 还行

配樂好聽,太快看到校車強暴的鏡頭。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的結構,看完有點無力。好像人得背負著過去的罪前行。

58分钟前
  • Sonat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