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童年期严重的创伤尤其是(性创伤)是DID的一个重要病因。之所以分裂出一些子人格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帮助自己应对一些难以承受的痛苦。子人格一般在5/6岁就会出现。这部影片,女主角在不同人格的塑造上确实可圈可点,表现力非常强。在表现不同的人格时,从谈吐及气质都能让人明显的感受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名女性。这一点,令我对这名演员心生敬意。最终,简这个人格留了下来……其余两个人格按理来说并不是die了只是和简融合在了一起……enm这个病因,以及病情的发展以及医生的治疗着实有点牵强……4星给女演员👍🏻👍🏻
分离性身份障碍(DID)患者,以真实病例改编。Eve的原型是Chris Sizemore,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典型案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启发心理学家们不停思考。由于幼年经历了一系列创伤性时间,母亲在厨房严重受伤流血,看到一名男子在木材厂被锯成两半等,引发了解离。解离的防御机制,让她保护自客体免受伤害。而实际上她最后出现了20多种人格。不同的子人格都有独特的记忆、行为、思想及情感。原本整合在一起的记忆、身份和意识,在DID患者那里分离了。而解离性遗忘 ,往往患者忘记的是和“自我参照”有关的情节性记忆,而知识性的记忆不涉及个体自己,因此没有遗忘。创伤-创伤复现到意识层面-修通,往往是治疗的三步。
在书中看到了这个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就找来电影看。正如电影中所说,这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编的电影。
这是一个有关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现在被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故事。人们总是对这种神秘的疾病有着浓厚的兴趣。想想看:一个人竟然同时是完全不同的三个人!这怎么会不吸引人呢?
我们都梦想着能够成为一个不同的人,过着和现在不一样的人生,有着更为丰富的生活经历,eve竟然轻易地做到了!(虽然是以一种不情愿的、令人备受折磨的方式)
电影本身并无多少好说的,就是老电影特有的那种感觉:黑白的色调,相似的表演方式,富有年代感的配乐。整体的感觉就是中规中矩的一部电影(或者说平平无奇)。
但电影有着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故事本身非常出彩,几乎可以算是最好的一类故事了,无论怎么拍都会好看,只要选对女主角就行。这是一部由情节以及女主角推动的影片,最重要的就是女主角eve。
eve有三种完全不同的人格。白色伊娃是一个温和柔顺的妻子,对丈夫言听计从,对孩子疼爱有加。漂亮、整洁、保守,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
黑色伊娃则完全不同,她非常活泼大胆,爱好交际,乐于调情,有时候表现得非常轻浮,总是想着跳舞和唱歌。还喜欢喝酒,到舞厅跳舞是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她对尼龙过敏。黑色伊娃知道所有关于白色伊娃的事情,但是白色伊娃对黑色伊娃一无所知。
最后出现的人格是简,这个人格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这是一个更加吸引人的一个人格:简思想成熟,幽默风趣,聪明大方,是最为让人喜欢的一个人格,也是最有能力的一个人格。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简知道白色伊娃和黑色伊娃的事情,但是她们两个不知道简的存在。
在最后的治疗当中,三个人格完成了统一,这个过程拍摄得特别棒,看着看着我的眼泪差点就留下来了。最后看着白色伊娃和黑色伊娃“死去”,最终只有简生存下来,一种感动忽然涌上心头:为了伊娃终于摆脱这种人格分裂的折磨感到高兴,也为这个故事美好的结局而受到鼓舞,人类真是太伟大了😭😭。
NOT MUCH IMPRESSED.但年代前提下,取材值得夸那么一记.
很早心理协会放过,还有老师来讲解,但是没听太懂
很戏剧式,节奏处理的非常好,将多重人格本身变成一种剧情节奏。乔安娜.沃德伍德作为现存第二年长奥斯卡影后,我真是第一次看她年轻时作品。
May I speak to Mrs. White? ... 哈哈哈哈,不知是不是最早的以多重人格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另,抄到一句莎翁——Life's a city full of straying streets, and death's the marketplace where each one meets
此电影后,心理学上多重人格的个案成千倍地增加。媒体推波助澜的一大实例!
找到英文版的。影片同样是真实改编,那么早对MP研究真是厉害,但是催眠和人格转换的过程有点戏剧化吧 最后竟然治愈了?!因为童年刺激(亲死人)没有其他(比如X虐待等)强烈?
太神奇了,三个人格随叫随到,很难相信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案例,女主演技绝佳,判若三人。除了多重人格之外,电影还在探究女性究竟要是什么样子的,也算是那个年代的朦胧女权意识了,最终的结果告诉我们那个年代最好的女性既不能是唯唯诺诺的家庭主妇,也不能是风骚放荡的性感女子,中间最好了,但其实女性本来就是多样的,三种女性形象都是真实存在的呀!
好吧我看的第一部純英文字幕電影。。。多重人格跟精神分裂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知道自己有問題而後者會將幻聽合理化。多重人格不是是精神病,只是一種心境障礙,如何治療至今仍無定論。
一个有多重人格障碍的女人,因为小时候被迫亲死去的奶奶而造成阴影,人格分裂成三个性格不同的女性。好像是三个不同的人做的一场生存斗争,最后那个性格最好的女人留在了这个身体里。看了这个才形象地体会到《24重人格》里讲的那些,很学术的。
人格转换的有些不真实吧,不过演技确实一流。想问一句,可以当教学片么?
乔安娜·伍德沃德获封影后之作,演的确实很好,抓住了三个个性的特点。故事据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既可看做心理学案例,也是女性进化史,在窒息的婚姻里,她发展出一种反抗性格,待婚姻消失,她终于进化成更好的人,能够面对曾经的伤痛。爱娃与心理医生告别之处,既温暖又伤感,可能遇到一位可以依靠的医生,让她可以最终变得更好。还是要感叹一句,女人啊,究竟有多少副面孔?
相比起来更关注李科布,同一年居然还拍了十二怒汉,这才是真正的多重人格啊
由于其真实而令人震惊的情节在心理学上的地位,即使演得烂这部片子也足以成为一部必看的classic,更何况演员演得很好,迅速在人格之间的切换令人叹为观止
看过这个影片,我感觉多重人格像是件好事
对多重人格的心理及行为分析,早时只是觉得不可思议、或者难以理解,现在居然觉得分析得头头是道!
除去那个假死了的人格过度方式,乔安娜伍德演的真是棒极了,最后一段独角戏真的十分让人动容
multiple personality.要是考quiz 3前看的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T T
强大的精神分析片,虽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却几乎没有冷场,女主角表现三种人格,演技不凡,只是应医生召唤来回迅速转换有些雷人,全片也可归为一个受困扰的女人与脾气暴躁的男人决裂,找到自己真爱的浪漫故事
全片简洁扎实 有条不紊地递进 像一份工整的病历(虽然现实中的病历字并不工整……) 黑白影调有种手术台般的凛然素净 精神分析和女权是两个核心 Joanne Woodward影后实至名归 脑补了一下她演林奇的片 会很炸裂啊 人格的转换vs入戏-出戏vs做梦-梦醒 有相通之处 话又说回来了闹米早该拿奥斯卡了
能看已经很知足嘞,虽然没字幕,虽然配音很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