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揭穿了美国政府的阴谋;也有人说,让无数观众认清美国政府、特别是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的卑鄙行径、让人了解其“流氓本质”,从而号召民众反对之、抗议之,这本身就是迈克尔·摩尔的阴谋。然而,无论他是在揭露阴谋,抑或是在酝酿别的阴谋,这些争议统统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来没有一个纪录片导演能够吸引到如此多的观众为之掏钱买票进电影院观赏,甚至于做到让每一部纪录片都大获好评,但迈克尔·摩尔做到了。或许很多人了解他是通过《华氏911》,这部片子也的确风靡全球,刷新了纪录片电影的票房记录;而它超越的,恰恰就是摩尔自己的另一部片子,《科伦拜恩的保龄》。然而这仅仅是票房数字上的超越,在谈及内容和意义时,不少人还是更推崇这部《科伦拜恩的保龄》,因为它不似《华氏911》那般强硬地推销摩尔自己的观点,而是诚恳地呈现,让观者自己评判。《科伦拜恩的保龄》一片曾获得奥斯卡大奖以及戛纳特别奖,甚至还被国际纪录片协会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那么,迈克尔·摩尔究竟为他的纪录片注入了怎样的魔力?这背后究竟是否是一个“阴谋”?这颗神奇的保龄又是如何上升为经典的?
《科伦拜恩的保龄》一片,以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科伦拜恩高中的一起震惊全世界的校园枪击案为切入点,联系其他暴力事件,探讨美国社会的枪支泛滥、暴力肆虐的状况与原因。在这起惨案中,两名科伦拜恩高中的学生使用合法渠道购得的枪支弹药,杀害了十二名同学和一名教师,继而双双开枪自尽。事件之后,两个词被无数次提及:枪支,暴力。它们各自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它们二者又究竟是如何连接着发挥效应?摩尔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借由镜头诉说了自己的观点。
全片结构看似同其内容构成一般繁复,因为它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展现一段完全不同的内容。但究其根本还是在探究枪支和暴力问题。影片开始,摩尔进入一家银行申请开户,在简单地填写了几张表格之后,他不仅获得了户头,还获得了一把猎枪——没错,这就是在枪支开放的美国办理银行业务所能获得的奖品。随后,他用访问展现了美国人是如何地爱枪、在美国是如何地方便获得枪支弹药,以及美国人对于私人拥有枪支才能保护家人保卫国家的坚定信念。可是与此同时,摩尔又无情地展示着暴力、惨剧,让人惊骇。枪保护他们了吗?
里多顿,科伦拜恩高中的所在地,也就是枪击惨案的事发地。这里坐落着美国最大的武器制造商之一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厂。五百多员工都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孩子大多就读于科伦拜恩高中,或者说科伦拜恩高中的一些学生的父亲就是造炸弹的。里多顿附近,还有不少美军的军事设施。每个月,都会有军车运送军用装备行驶在里多顿的街头,一次次经过着科伦拜恩高中。是不是这种氛围酝酿了科伦拜恩枪击案的恐怖气息?究竟是什么制造了惨剧?
无数的人们在寻找着原因,各种专家在给出不同的答案。重金属音乐、哥特音乐、暴力游戏、南方公园、玛丽莲·曼森、破碎的家庭、失职的媒体……是这些种种的罪过,酿成了惨剧。是这样吗?摩尔的镜头带给我们困惑:哥特音乐发源于德国,法国也有暴力电影,世界上的暴力游戏多来自日本,离婚率美国没有英国高,失业率加拿大又是美国的两倍……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一样充斥着如此多的枪杀、暴力。是因为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人人拥有持枪的权利吗?是因为美国枪支管制松懈吗?是因为美国枪多吗?可是摩尔带我们去加拿大一探究竟,竟发现加拿大人更爱枪、拥有更多枪支,然而却极少有枪击事件,甚至好几年都没有人死于枪下。可见,这些答案显然都没有触及实质。
迈克尔·摩尔就是这么坏,喜欢在纪录片中摧毁我们的惯常思维,让你惊异于事实与想象的差距。似乎,世界的真面目之于我们是那么的陌生。可是他给出的镜头又是那么的真实,让人无法拒绝。其结果就是,观者带着瓦解又重建了的疑问,心甘情愿地跟随着他的镜头,阅读、思考。
这部片子的确有一个挺让人费解的片名,以至于许多人在观影过程中要额外分散精力来探究、理解片名的意义。保龄,似乎与枪杀永远也不会产生关系。然而,这偏偏被狡猾的摩尔利用来做片名。保龄,是密歇根民兵们练习射击时使用的标靶,因为它们近似于人的体型;保龄,也是两名少年杀手生前最喜欢、也是唯一喜欢的学校课程;保龄,还是他们在大开杀戒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把枪击惨案归罪于保龄?
如果真的把枪击案归罪于保龄,那无疑是显然的荒唐、讽刺。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少年杀手爱看的暴力电影、爱玩的暴力游戏,以及他们生前爱听的玛丽莲·曼森?枪击案之后,曼森被迫取消了多场演唱会,甚至于时隔多月重回科罗拉多演出时依然遭到集会抗议。反对者说,会有人听了宣扬杀戮的歌而去杀人吗?答案是不?那么会有人看了汽车广告而去买车吗?答案是不,但是有一些会!可怜的曼森。他对摩尔阐释着,为什么总统在外面扔炸弹,却无人理会;而我因为唱摇滚,就成了混蛋?我和总统谁的影响力更大?我很希望是我,可是我知道那是总统。然而却没有人指责总统。究竟有多少科伦拜恩的保龄?什么又是伪装成保龄的本质缘由?
摩尔的纪录片必定少不了总统的角色,无论是民主党当权还是共和党当权。这一次,总统在哪里?他在公告民众科伦拜恩发生惨案的全国电视讲话的画面里,也在一小时前公告民众美国完成了空袭科索沃的既定目标的全国电视讲话里。1999年4月20日,清晨,美军发动了对科索沃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行动,克林顿在电视中称美军完成了既定打击目标,没有伤及无辜,然而摩尔给出的画面却是被美军炸毁的学校、医院;几个小时后,科伦拜恩传来了五百多次枪响、留下了十多具尸体,我们却得不到一个解答:为什么?
是因为美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段暴力史吗?摩尔给出我们史实:伊朗、瓜地马拉、智利、巴拿马、越南、苏丹、萨尔瓦多、阿富汗、伊拉克;许多国家习惯性地被美军入侵、平民们习惯性地伤亡,直到911,美国经历了毫不习惯的前所未有的溃败。然而,德国屠杀过一千两百万人,日军侵略过中国,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制造过大屠杀,英国也曾屠杀过印度人。摩尔说,不见得历史上暴戾的国家就会形成可怖的传统与现实,这是美国政府的阴谋。
美国政府总是将美国置于恐惧的氛围之中。美国的新闻网每天播出凶杀案的消息,让人感觉时刻都会发生危险;他们不懈追逐着暴力、犯罪,却根本不会关注空气污染导致洛杉矶一些地区已经看不清好莱坞立于山上的招牌大字。政府要人们知道,他们时刻都处于危险之中,所以他们要戒备,要武装,要先发制人,要打击潜在的威胁。于是,美国的军事行动都显得那么的合乎情理而为人民所接受,至少在一开始。然而这种政府营造的出于政治目的考虑的氛围实实在在地也影响到了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甚至是一直以来,美国人都时刻武装着,因为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摩尔总是擅于抓住看似平常的确保真实的影像,再通过阴谋般的剪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会用其招牌式的别有用心的对比,让他的观点呈现在不言中。此部纪录片中,好莱坞老牌影帝查尔顿·赫斯特不幸中招。作为全国步枪协会(NRA)的主席,赫斯特参加了多次挺枪大会,坚定支持私人拥有枪支。在摩尔扑捉到的镜头中,赫斯特主席是那么的慷慨激昂、那么的睿智幽默。然而他的精彩发言却总是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枪击惨案之后:一次是科伦拜恩之后的里多顿,一次是摩尔的老家弗林特——在那里,一名六岁的男孩儿用从舅舅家偷拿的枪将一名六岁女同学杀害。于是此片的高潮到来,迈克尔·摩尔决定以NRA会员的身份求见赫斯特主席,询问他对于美国如此多枪击暴力事件的看法,并寻求其对多次不顾民众感受出现在枪击惨案发生地主持挺枪大会的解释。然而这一次镜头捕捉到的真实的赫斯特却令人失望,没有了慷慨激昂、没有了睿智幽默,呈现出的只有坚持宪法第二修正案的那份顽固,以及最后的默然离开——这时的摩尔希望主席先生能对案发地受伤的民众表示歉意、能为惨死枪口的六岁女孩儿表示哀悼。
《科伦拜恩的保龄》作为迈克尔·摩尔的代表作,全片上下无不弥漫着典型的迈克尔·摩尔式的新纪录电影的气息。新纪录电影对传统纪录电影表现手法进行了质疑和反叛,对传统纪录电影的真实观发出着挑战。美国纪录电影理论家亚瑟对新纪录电影下的定义是:在反英雄的时代,影片制作过程中心明确,拍摄者具有强烈的讽刺意识,对拍摄对象表现真实不确定。影片在制作中极端地发展自我意识和个人主观性,电影制作者积极的在场干预。从摩尔的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特点。通过有意识的剪辑,将真实元素拼接成表达其自己意思的片段,借以强烈的对比效果呈现内容及思想的对比反差。作为政论式的纪录片,摩尔的片子中的解说词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灌输,甚至我们会感受到他是在不停的发问,不停地纳闷着“为什么”,然而与此同时,他的画面却让他的观点不言自明。这显然是一种较之格里尔逊模式更为高超的手法,他能让观者自己思考,而不强奸观者的意志和思想。
纵观迈克尔·摩尔的几部作品,我们不难总结其创作套路。在确立了上述的表达手段之后,他往往会选择焦点性、争议性的话题,运用丰富新颖的表现手法,灌注锲而不舍的追踪方法与批判精神,用夹杂着幽默与辛辣讽刺的镜头诉说自己的观点。他的纪录片中会出现不少动画片段、卡通效果,比如此片中借用了南方公园中的一段介绍美国历史的片段来讽刺美国人长期笼罩在无谓的恐惧中的生活,这在纪录片电影中可以说是很大胆而独特的。此外,摩尔纪录片的配乐总是那么令人叫绝,透露着他浓厚的娱乐精神。比如开篇对典型的美国式清晨生活的解说配上欢快版美国国歌,让人在沉重话题开始前感受最后的宁静;比如说明美国人爱枪时配上欢快的歌曲,歌词唱着“快乐生活是什么?快乐就是砰砰砰”,画面却切换出现各种枪杀、走火镜头,还有介绍美国入侵他国干预他国内政的暴力史时配了悠扬的乡村音乐,惨剧搭配欢快旋律,对比震撼。
一些美国人骂摩尔是叛国者,因为他镜头中的美国政府是那么的无耻,美国社会是那么的黑暗,政客们各怀阴谋唯利是图,美国是那么的令人沮丧。许多人也会觉得摩尔不久就会移民加拿大,因为“保龄”中的加拿大是这么的安全、加拿大人是这么的友善,“精神病人”中的加拿大人是这么的幸福、加拿大的福利制度是这么的完善。摩尔的确是在揭露美国的黑暗,然而这恰恰也是摩尔的良心、责任感所在。至少,我们能感觉到他在关注,他在思考,他有期待。而摩尔式的新纪录电影常常显示了其过于鲜明的个人意志,他阴谋般的剪辑、别有目的的镜头语言也常遭人诟病。比如“保龄”中摩尔带着两名科伦拜恩受害者前往K-mart超市,希望他们停止销售子弹,多次交涉并最终获得胜利,就显得“摄像机”过大的威慑力干预到了真实的进展。这的确是在纪录片和故事片界限尺度游走的表现,是对纪录片能否被称作纪录片的标准的探究,也是新纪录电影发展过程中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说要争议的命题。作为观者,姑且不论导演如何阴谋般地利用真实元素来表达己见,因为在其元素真实的前提下,是否诉说了事实,是否是在“揭露阴谋”,这本身就是由观者自行判断的,而这,也恰恰就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以前和同学聊天,该同学说如果中国人都可以合法拥有枪支的话,他要么逃到人少的乡下,要么出国,因为中国很多人都想办坏事,只是没能力。zf是强势的,如果老百姓都合法有枪支的话,那么至少zf的很多事情肯定办不成。
枪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缩小了男人、女人、大人、老人和小孩的力量差别。枪支给了人们力量,至少有一种自由、安全的感觉,感觉压倒事实。有了枪支,片警不敢随便登门拜访;城管不敢再对小贩横拳相向;老师不敢再体罚学生;开发商不敢再骚扰钉子户;家长不让孩子再当警察......
最可怕的是,安分守己的人不敢拥有枪支;而好勇之徒希望利用枪支来敲诈勒索。既然中国没有拥有枪支文化的传统,希望得到枪支的都是想利用这种力量的人,比如报仇或者抢劫。所以和平时期中国人没有枪支是件好事,战争或动乱期间除外。
中国的老百姓就像绵羊,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想拥有力量;而美国老百姓就是刺猬,政府也别想来占我的便宜。所以美国对枪支的争论也最激烈,宪法允许美国人合法拥有枪支,如果拥有枪支被禁止,大政府就会更加强势就像big brother,百姓会更加鱼肉。另外禁止拥有枪支,好公民会上较枪支,而投机分子会趁机制造相对强势,这样只会让坏人相对更有能力伤害好公民。我感觉麦克禁枪的梦想不会实现,任何人都不应该相信政府的话;政府说“我来保护你”这句话时,最好相信另有目的。所以美国人拥有枪支是合理的,代价当然也很可观。
经济危机让少部分美国人更加暴力,就像麦克说的,他们更加自我恐惧:
4月4日 美国华盛顿州 至少6人在事件中死亡,包括5名儿童
4月4日 美国匹兹堡市 三名警察被打死
4月3日 美国纽约州 亚裔用步枪杀13人后自尽
Is gun control a solution?
Michael Moore: If you were to talk directly to the kids at Columbine or the people in that community, 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m if they were here right now?
Marilyn Manson: I wouldn't say a single word to them. I would listen to what they have to say, and that's what no one did.
Chris Rock: You don't need no gun control. You know what you need? We need some bullet control. We need to control the bullets. I think all bullets should cost five thousand dollars. Five thousand dollars for a bullet. You know why? 'Cause if a bullet cost five thousand dollars, there'd be no more innocent bystanders. Every time somebody get shot they'd be like, "Dang, he must've did somethin'! Shit, they put fifty thousand dollars worth of bullets in his ass!" And people would think before they killed somebody if a bullet cost five thousand dollars. "Man, I would blow your fuckin' head off... if I could *afford* it! I'm a get me another job, I'm a start saving some money, and you a dead man!"
Marilyn Manson: The two by-products of that whole tragedy were, violence in entertainment, and gun control. And how perfect that that was the two things that we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with the upcoming election. And also, then we forgot about Monica Lewinsky and we forgot about, uh, the President was shooting bombs overseas, yet I'm a bad guy because I, well I sing some rock-and-roll songs, and who's a bigger influence, the President or Marilyn Manson? I'd like to think me, but I'm going to go with the President.
Michael Moore: Do you know that on the day of the Columbine massacre, the US dropped more bombs on Kosovo than any other day during that war?
Marilyn Manson: I do know that, and I think that's really ironic, that nobody said 'well maybe the President had an influence on this violent behavior' Because that's not the way the media wants to take it and spin it, and turn it into fear, because then you're watching television, you're watching the news, you're being pumped full of fear, there's floods, there's AIDS, there's murder, cut to commercial, buy the Acura, buy the Colgate, if you have bad breath they're not going to talk to you, if you have pimples, the girl's not going to fuck you, and it's just this campaign of fear, and consumption, and that's what I think it's all based on, the whole idea of 'keep everyone afraid, and they'll consume.'
Marilyn Manson: When I was a kid growing up, music was the escape. That's the only thing that had no judgments. You know, you put on a record, and it's not going to yell at you for dressing the way you do. It's going to make you feel better about it.
[about accusations that he was responsible for Columbine killings]
Marilyn Manson: I definitely can see why they would pick me. Because I think it's easy to throw my face on the TV, because in the end, I'm a poster boy for fear. Because I represent what everyone is afraid of, because I say and do whatever I want.
我和我的美国同事华伯特都看过这部电影。华伯特的一门课程作业,写的就是这电影。Colunbine枪击案中死了12人,凶手还特地将其准备过程录制下来,丢在车库里,并在车里留下线索,引导警方查找到录像。他们希望借此唤醒点什么,虽然这样非常愚蠢。说到这里,我开始有印象了,以前看过报道。他说在美国,这几乎是公立学校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性事件。从此以后,中学大多数都安装了金属探测器,摄像头,学生被管制得如同在蹲监狱一样。“凡是你进美国海关时遇到的一切,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在公立学校的门口,也一样经历。”他说。“但是我看过一篇报道,说你们中国学校里就没有这些事,为什么?”
我觉得这很简单。我们找不到枪支,枪支管制得非常严格。我在中国时,只是大学军训的时候打过六发子弹,除此以外,枪碰都碰不着。倘若枪支到处都是,难保不出现同样问题。人心深处都有些非常可怕的黑暗,放在特点的环境下,人真是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
华伯特显然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说是不是政府对学校控制比较强导致这种相对安全呢?他说美国的状况是在很多情况下不敢牺牲民权,比如拥有枪支的权利,所以才会有这些问题。中国根本就不尊重这些权利,所以才没有这些问题。
这显然文不对题。政府对中国学校的管制,我看多半限于考试和言论,其余的什么哪里去管,学校的安全隐患我就知道很多,还不是听之任之?我觉得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认识犯罪,是从哪些方面去降低犯罪的可能。
2002 年雪城大学入学Orientation时,警官Williams的一席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造成犯罪一般有三个因素,一是犯罪者的动机,一是犯罪者的行为,一是犯罪的条件。我们每个人为了保护自己,在出现危险的时候都应尽可能地改变以上条件,使自己脱险。如果一个美女衣着暴露,言语轻佻,就可能增加对方的犯罪动机。如果你独自出门,在不安全的地方出没,你会增加对方的犯罪条件。如果你自己喝醉了酒,毫无防范之力,你就可能增加潜在犯罪者的行为能力。
华伯特显然只看到了一个方面,他觉得应该对学生下功夫,对家长下功夫,形成各种“介入”方案,从内部改变可能会犯罪的学生。同时并不牺牲大家拥有枪支的权利,因为一刀切下去,有些人可以合理拥有枪支,你就剥夺了他们的民权。我能理解这一点,但是我又觉得,在生死攸关的问题上,民权算得了什么?可是很多美国人绝对不会支持这一观点,我在马龙镇(
http://family.mblogger.cn/berlinf/posts/3382.aspx)一文中曾经描述过一位传奇的前陆战队员道格。他家有100多支枪,而且我去的时候还一次打了个够。 听我的同学、道格的妹妹苏珊说,他的表哥瑞04年圣诞,给上学的儿子的礼物是一支手枪,在我听来,这几乎匪夷所思。可是你如果去沃尔玛看,你会发现有枪支出售。在一个出售儿童用品、服装、蔬菜的超市,居然有枪支卖!这样的环境是否需要改一改了?再怎么改变人们的内部动机,也不如对枪支进行管制的效果更立竿见影。
华伯特说,你管制枪支没有用,因为真想犯罪的人,怎么着都会找到办法。比如你想吸毒,你会千方百计去找毒品。他如果知道马加爵事件,肯定会一样告诉我说:没有枪支人家会去买大铁锤。这些情况我觉得有些特殊,这些是人的问题。可是在更多情况下,更多的人是游走在犯罪与不犯罪的边缘,犯罪或不犯罪都是一念之差,过了适当时机,什么事情可能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你如果在外部条件上制造困难,使得他们的行为受到影响,会大大降低犯罪的可能。相反,假如我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毒品,我难保我有一天不会有意无意沾染上。因此,作为一种外在条件的调解手段,枪支管制绝对必要。
如果能穿越回去他们杀人的前一天,你会对那两个孩子说什么。
我不会对他们说什么,我会听他们说什么,可惜没人能听到了,之前也没有。
他问一个倒背如流独立宣言的农民,为什么不学甘地呢?他不用武器也战胜了大英帝国。
这个有雄辩精神的农民回答是——这件事我完全不清楚。
这个合众国的人从全世界移民过来,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只知道总统每年都会下令轰炸一个名字很难拼出来的国家,会有政府被美国支持推翻。
在一片“what a wonderful day ”歌声中,生活在“天堂”的高中生无差别屠杀了学校四十多人。
个中原因过于复杂,自卫队、动作明星、军火商,这个片子不嫌麻烦地全部掏了出来,乱如麻的关系让人绝望。
他就是这么发生了,就是那么结束了,以后还会发生。
因为你不会告诉自己的小孩有和你一样的同学,他们毫无原因地杀死了四十多个身边的人,你千万不要学他们。你越强调越会有人学,能做的就是祈祷他们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很讨厌像海豚湾这样世界警察式的纪录片,剧组的人在自己的影像里像英雄一样戳穿世界的丑恶。
但是如果他们把瞄头对准自己呢?
加拿大是天堂啊?!!不过也正如剧里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为什么Michael Moore喜欢拍这类题材。不过没有深入研究下为什么学校总是首当其冲呢?!话说如果按照新闻联播,应该怎么分析中国人的安危意识呢?新闻联播从来没有讲过地沟油啊!卖切糕入室抢劫当街抢劫死个人就更去你妹的!!!
美国媒体灌输恐怖,美国人无安全感。(反例:加拿大)中国媒体灌输拜金,中国人要拥有各种名目的生活方式。(反例:所有正常可行的幸福感)
禁枪这事真不好说,那么多的主义要研究,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要不然早禁了,何必等到现在?美国都有4位总统死在枪子下。 8.1
曾扮演宾虚的好莱坞影星Charlton Heston竟然是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右翼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其浑厚敷衍而缺乏耐心的嗓音的确让人不由唏嘘,绅士的特权和趣味掩盖不了种族歧视的自我消毒
一开始以为是讨论枪枝的威胁的纪录片,但Michael Moore却为我们讲述了恐惧与犯罪的联系。Charles Heston的言辞和他身后历劫佳人的海报在一起,怎么那么扎眼!
喜欢行事作风犀利的胖子。 还是对曼森不来感,《大象》始终不敢看第二遍。 平民枪指平民,无解的暴力甚为悲剧可怕 。 看到有政客为单身妈妈出来工作而说话,还有一些人一被问到要害就装作失聪真的很好笑,其实都只是身在其位的无奈吧。
他一直都是这个调调,不过可怕的是我竟然超喜欢这个大左派......囧.....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觉得《大象》实在有点操蛋的忧伤了......
今天和往常一样,政府不断轰炸名字很难念的国家……
Charlton Heston:“我们有暴力的历史,开国先知觉得对,我就觉得不错。”——持枪历史决定论在中国民主立宪的面前是那么的...另人心酸。那是不是我也可以举着枪说“民主?你要让我们死了以后再说罢!”
invisible problems for U.S. strongly inspiring
这胖子很喜欢在镜头前玩政治吗?中间的动画和音乐配合的真好,戏谑和调侃的调调和后半部分的对话居然还能融合起来。PS:对于一个走在街上随时可能被对面的人一枪打死的国家,我坚决不去。虽然我们这里的死法可能更奇特。
hapiness is a warm gun。。。。MM真有点儿秋菊的架势
相当有趣。在观影中能够清晰的看到摩尔提出问题再构建论据最后提出结论,整个刨根问底的过程虽有主观煽动却没有太多说教,嘲讽的口吻让影片非常具有观赏性,同时也足以引起观众的深思。片中仅仅数分钟的卡通来嘲讽整个美国历史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所以the daily show实际上做出来还是个严肃的纪录片,算是模仿了吧
十五年前摩尔的作品就已经如此成熟了,故事结构上还没那么花哨,但摩尔太善于叙事,咄咄逼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剪辑和配乐同样充满了讽刺意味,娱乐性十足。PS:喜欢片中的美国史动画。
结构和节奏都非常好 不过 美国之所以有趣 不就是他总结出来的这个原因嘛 加拿大多没劲啊
最需要枪的人得不到
then we forgot about the president was shooting bomb overseas,yet, i'm a bad gay, because i sing some rock and roll song
刚好自己几天前才开了枪,朋友家里也有十几把枪。第一次摸到上膛的真枪时,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害怕失手的恐惧。但摸久了竟然就习惯了。怎么能习惯呢?操。于是我惊异美国买枪的方便,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说,买枪和毒品比买烟酒容易。美国人对万物的恐惧纯属病态。枪支合法无非是往疯子手里塞刀子。
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倒是造成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到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感情,当然,这不一定就是个缺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片虽然讽刺了媒体对“恐惧”的概念的宣传,但其实它本身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