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单从剧情而不是社会影响来说,我觉得情感表达的力度不够。太多激动的表演,浮于表面的台词,而少了真诚的心声。人物塑造不怎么可信。一个表面遵循戒律的神父却熟练的搞同性恋,有种“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感觉。所以,为什么神父可以这么自然地走进了gay吧,搞得像他当同性恋没有任何问题一样啊!哪怕让他在教条上纠结一下也成啊!何况我觉得他要真是个同性恋天主教神父,内心纠结的绝对不只是教条。这人物如果不是双标就是前后矛盾了吧。
感觉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想体现戒律与人性的冲突,但又塑造了一个完美受害者。人性与戒律真正的战场,在没有戒律就泛滥的罪恶上。神父不该是一个除了是同性恋之外都很完美的信徒,如果真是,他就不会这么自然地走进gay吧了。
而且不论是他的循规蹈矩还是他的离经叛道都没有抓住信仰的核心矛盾。对我这个非信徒来说,信仰的核心矛盾就是苦难毫无意义。就算仅是聚焦于同性恋问题,也因缺失了神父内心的纠结而着眼于社会压力,不仅让神父这个角色显得虚伪,而且也削弱了情感上的力度。(虽然我很吃神父的颜,但就这人物塑造,哪怕阿兰德龙演都救不回来。) 电影把性侵女儿这么一件严重的事情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潦草地带过,让我不是很舒服。女性的痛苦因为太过常见而不如男同性恋所受的痛苦那般震撼,那般值得怜悯。我希望至少看见那个父亲坐牢的镜头。
两个矛盾。 一对与错没有亘古不变的定义。并不是在抵制宗教,自身也不是宗教信仰者,因而更没有资格去言论。但我想说的是,就算是在圣经中也存在着相互对峙的驳论,所以,信仰哪一方是你的选择,而这也都是属于圣经的信仰,所以这并无真正的对与错。或许有人会说这违背了宗教信仰的旨意,但这为何不能认为是宗教与时俱进的方式?衡量对错的真正标准不是人为制定的规程制度,而是你内心最深处最柔软最善良的人性。当你的人性被触发而你却置之不理,这才是真正能感知到的最错误的行为。因为你已经选择放弃了人的根枝。 二当行径和自身所热爱的职业要求相违背时,试问你自己这种热爱是否能给你带来快乐。如果能,利用热爱的力量去管束自己。如果不能,这种热爱将会变成一种逃避,逃避真实的自己。因为热爱某件事物并不一定要求你能达到它的要求,但却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当你受苦于自认为所热爱的事物却依然追求时,这便不再是热爱,而是在沉浸在自己未来的幻想里。热爱过于稀少,更多的是目的来促使我们达成要求。
“一个人向你告解说他在圣酒中投了毒,你还会出去作弥撒吗?(作弥撒要喝圣酒)” “耶稣不够人性化,他太过肯定了,天堂,来世,他确信这些事的绝对存在。” “sitting in my room,sweating. I turn to him for help. I seen a naked man… Utterly desirable. I turn to him for help and he just makes it worse. up there in my room… That's my Gethsemane(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的地方)” 最后,虽然一些人留了下来,但没人接受他的圣餐,只有那个“他没有去救”的女孩接受并与他相拥恸哭。这一刻神父似乎得到了救赎。 神父在世俗下的救赎与自我救赎,他被围困在信仰与欲望中。他首先要肯定自己。“自问无罪者,投石砸之”,何况这不是一种罪! 天主教的本质是什么?是所谓圣经上规定的教条,还是人性的爱与宽恕。 道德首先应该尊重和保护人的意志和自由,现代世界还存在多少的伪道德啊!
这是一部有启发意义的作品,看完后有千头万绪的感觉,不吐不快。
第一点是关于religious practice。这部电影是饱含对天主教尤其是教廷迂腐和腐败的批判,明显是基督教中心观的产物,有影评称"[p]art soap opera and part propaganda" (Rita Kempley),但它也提供了一个“人性”的视角去解读天主教一些保守陈旧规则背后的逻辑。稍微调查了一下背景,票房不错,多伦多电影节反响也不错,但颇感意外地发现这部电影曾被天主教会强烈批评,要求召回。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类似这样的电影从人性角度为天主教的伪善作辩护(因为大家都有伪善的一面),那当那些天主教有关的性丑闻被揭发的时候,这些信徒该如何有颜面继续保持自己的信仰。两权相害取其轻,从结果论,最应该支持这种和稀泥作品的就是天主教,毕竟主旨还是“神爱世人”。
第二点是关于faith。铁拳也好,神棍也罢。只要因信称义(借用这个名词表达信仰应该只属于个人主观范畴),实现调和对主客观世界认知偏差的目的,这就有积极意义。但如果执着于文本主义、教条主义,甚至用不变的教法桎梏演化的现实,充当宗教警察,党同伐异,那必然走向危险的极化(polarization)。极化世界或者单一价值观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其内部无法预知和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其他维度上的少数派。身为单一价值观的成员,如果一不小心成为被批判的那一类少数派,就要被纯化,这种系统显然是不可持续或者运行代价高昂的。这部作品选了天主教和homophobia作为一对这样的矛盾体来讨论,但它引申含义的适用范围要广得多。
第三点是关于minority。作为minority,我和友人交流曾谈到,既然这个社会不欢迎minority,为什么不鼓励输送少数派到接受他们的其他地方。双方眼不见为净,彼此安好,天下太平,岂不美哉?友人尖锐地批评了我的天真想法,说道,“现在世界还能维持和平,是因为很多地方,虽然你看不惯和你不同想法的人,但你没法赶走他们,必须和他们相处下去。你是支持多极世界的想法,但如果按照你的设想,让不同ideology的人集中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国度,那岂不是加速了极化进程,他们彼此间的冲突将更为激烈而无所顾及。”
同情心、同理心、还有一点包容心真的太重要了。生命太短,不要浪费它在恨一个人身上。
他是一位优秀的神父,至少,我的心中是这样认为;在如今这个事事讲究“形式”的虚伪社会,又曾有过多少人真正去探讨过人性之中的纯朴与善良,“形式主义”在如今这个世界层出不穷,书本上的刻板字眼仿佛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束缚的枷锁,可是,“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所谓的信仰其实始终还是“活”在“表象”之中;神父究竟做错了”什么“?他为何要经此变故?
然而,我看到的却是,神父的善良,他一次又一次的内心挣扎,一次又一次地想要突破”职业道德“的底线,去寻找解救小女孩的方式,神父这个职业是必须要尊重个人的隐私的,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想”却“不能”;即便是一丁点的绵薄之力,即便这样做的后果是换来小女孩母亲的一句咒骂,神父还是选择这样做了,他只能在“两者(小女孩与她父亲)”之间进行调解,但是他不能“告密”,这就是“职业道德”的底线,所以,在当所有人都在选择抛弃他的时候,只有小女孩一个人挺身而出,她选择了原谅他,只因为他的善良与纯粹。
虽然电影里讲述的是一位神父的故事,但是它却“映射”出这个社会的一个现象,又岂止只有神父之中才会有同志呢?在如今的这个大千世界,医生、警察、军人甚至科学家,作家、画家、音乐家甚至乞丐,里面都是会有这类人的存在的,这不是什么“病”,这只是一种不同的“性取向”。
我想看完这部电影,更应该要明白如何去做一个“善良"的人,无须刻意地去隐藏自己的“真性情”,若是“善良”之人,自会有人愿意报之以琼桃。
#BFI 影片偏向现实主义,自我与信仰间的撕扯张力非常强。老中青三代神父不同看法下对爱的讨论都很不错。中年神父最后冲着走出教堂的人大喊“你们算什么天主教徒”时,让我感觉齐克果的宗教思想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强的展示。室内的大量运动镜头能看出导演的调度能力,特写镜头展现的情绪变化,俯拍表现出的压迫感都非常契合剧情。最喜欢的肯定还是男主迷茫时祈祷与女孩母亲回家那里的交叉剪辑,展现神迹的同时又凸显紧张。配乐上前期的偏向电子乐的配乐总让我想起阿基多,在写实风格下透着一股诡异的恐怖片气质,后期则多使用圣歌,也是偏向于男主内心纠结和后续礼拜现场的基调。几次紧张感十足的强节奏鼓点使用非常好,尤其祈祷神迹那场戏,结合火警报警器的响声让紧张感又提高了不少。不喜欢的是环绕镜头展现的诗意感。回忆那段剪辑不咋喜欢。
Failed to see what he's done wrong, other than he's being a Catholic .
我想这是我所看过的最优秀的同志认同类电影,生活需要勇气,选择需要勇气,面对更需要。片中的压抑与控诉令人动容。
非常真实的感觉。一个正经一丝不苟的年轻神父来到一个贫穷的有原住民的街区,发现自己信仰的一切都在慢慢崩塌,包括他自己。他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搬走。这片子的主角其实我觉得更加是Matthew,他才是看的明白的那一个,前面的神父为教会贡献了一生最后被裁,跟Gregg说还能走还年轻的时候就早点离开。Matthew各种鼓励开导Gregg,从一个季节鼓励到另外一个季节。他俩联合起来戏弄那个老神父的场景简直了啊。Love and Compassion,如果这都没有,那这是个什么可怕的信仰。最后没有欢喜的大团圆,在心灵的苦难挣扎中,能遇到Matthew这样的人,才是最大的幸运,也许是上帝帮助Gregg来到了这个教区,遇到了温暖的Matthew,一个有爱爱所有人看懂生活爱生活有智慧的真正的人。
意识和信仰都是洗脑的结果,不断的去压抑自己的本性,为了迎合信仰,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告诉自己所谓的对与错,即使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同志神父这两个身份确实反差巨大,电影给了一个相当人性的结果,却依旧是个悲剧,总觉得人应该顺应自己的内心和渴望,而不是被社会意识形态打压。★★★★
所看過影片中對宗教與同志探討最深刻的一部,以神父的角度出發,對宗教對同志的惡意提出質疑,釋以大愛,佐以自愛。尤其喜歡本片的剪輯,充滿戲劇衝突與爆發力,而Linus Roache的演技與魅力在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經歷了壓抑與矛盾之後,結尾的一哭如此令人動容,為勇氣鼓掌,為理解高歌。
还以为我找到的片名Logo为「il Prete」、时长102分37秒、有意大利语对白的资源不是这部电影,结果还真是。可惜,片子内容涉及太多宗教讨论,导致越渐失去观影兴趣,最后还是选择草草地大概浏览后面的部分。--导演安东尼娅剪掉了片中莱纳斯·罗彻臀部裸露的片断,以保证该片在美国发行时能得到R的评级。
足够入选我最喜爱的同志电影二十佳,探讨深刻严肃,最后的恸哭直指人心。自爱,自我认同,才能被接纳。而胆敢以《圣经》质疑性向为原罪之人,谁又敢在投石前,坦言自己无罪呢?沉静隐忍,却张弛有度的一部电影。
20多年前同志片,竟然拍的如此深度。最终女孩走向被教徒抛弃的同志神父,好美,好勇敢,在那一刻,那是多么感人的心心相惜和尊重啊!时代观念的改变,需要那些敢于走出大众想法的人。还有神父好帅!
大众(基督教徒)对同性恋排斥的苦情片子,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呼唤爱的教会、世界不可以对同性恋宽容,它很邪恶吗?它是正当的爱,正当的性,我不明白邪恶在哪里。它违反自然吗?那神都是违反自然的,神不会死呢。做gay好难。
本片的伟大之处在那个充满歧视的年代启迪人们深思,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是严格的教条主义,还是爱与宽容(for all men)?在今天的时代背景看来,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悲剧,神父失去大的是虚假的尊重,却收获自我的救赎与重生。 @2017-01-22 23:24:31
幸好几次遇到自杀碟,否则我可能只浅薄地对神父同性恋猎奇;幸好没有在最迷恋LinusRoache的时候看到这部片子,否则我可能只浅薄地迷失在他的眼睛里。他对着十字架迷失痛哭怀疑愤恨:你万能,你不会犯错,你怎可体会常人之罪之痛?不能感同身受的你怎可救赎?然而当他踏上圣坛,同样厌恶羞辱他的罪也是他的爱。惟有不完美,才能放下石头敞开流泪的怀抱,得宽容得拯救。只是我们死命摆出手上紧攥石头的姿势,自欺,还欺负人。
看到这片居然是TIFF的某年票选奖,补课了一下。其实这是宗教世俗化的困境,如果只是人类臆想了上帝,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宗教的世俗化是难免的,如果上帝真的创造了这个世界,那么他又能容忍他的子民有独立的思想进化嘛。 无论是怎么样一个过程,天主教都如履薄冰。 此片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3.5 神父在房间流着泪对峙上帝,蒙太奇闪过女孩的家,堪称一种“人为的奇迹”,也正是由于当事者的不知情,这份质问也足以视为神父对独身(celibacy)为代表的宗教“贡献”一次微弱的动摇,与后面Matthew在教堂对野心者(careerists)、伪君子和伪善者发出呐喊的心境是相同的,宗教成为权力者蒙蔽大众的手段,但神父对纯粹的宗教保持着信仰和憧憬,这自然是矛盾的——如果说神父的身份在其间被撕裂探讨出了一些东西的话,那应该是对生活的勇气和包容。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你的信仰和感情相悖而自己夹在信仰与这个矛盾中找不到出路。教徒自己才是最难以跨过的一道坎,缘由那根深蒂固的所谓“信仰”,基督教最大限度地尊崇人性,也最大限度地扼杀人性;神的爱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很明白他,也很懂他,Priests,爱神真的很不容易。先学会爱自己吧。
电影本身拍得比较匠气,可看可不看,但有个片外八卦比较有趣。当年韦恩斯坦为了宣传此片,点映时请了一群牧师去看,想让这些人被激怒后公开批评这个片子,以吸引外界眼球。没想到最后也没人说什么。
最伟大的爱是宽恕。片中关于教义的辩论几近佛学之无概念智慧。丽萨对格雷神父的认同并非完全出自感恩,更多是来自于对加诸在特异群体的伤害同体感受上,即“推己及人”。谁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也许下一个需要被宽恕的人就是自己!
7.5他就站在我对面 来向神祷告 面带虔诚 衣冠楚楚 可我知道 柔软的眼光里尽是虚情假意 可以猜想他回到家关上房门后的事情:裸体遛鸟 、使坏弄脏、虐待宠物 、变装偷窥 等等 或更变态更恶心…… 他的祷告我只字未听 内心已屏蔽虚伪的声音 祷告完毕 我亲吻了他的额头 他看起来神采奕奕 眼神中丝毫没有乱伦滥交的迹象 你觉得神会宽恕你吗?我问 没有应答 四下无人 我只看见圣水池中的自己
矛盾的人生,后劲大,回味强
好压抑啊……主题很值得探讨,可是我总觉得叙事能更好些的。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