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的故事逻辑性非常强,前后多点进行呼应,时间线穿插的非常多样化,但不管是从饰演人员的模样、妆容、服饰、道具、置景上都能看到每个时代的特征,也不会让观影者感觉到发生时间的扑朔迷离,每个主人公的经历前后跨越十几年,当姜队还没有从一名负责邻里纠纷的片警成长成一名独当一面的刑警队长;周焰依旧是位毫无名气的画家;小时候受尽折磨的关勇,更没有成为医生,还在经历小时候家暴坎坷;有正向的成长,也有逆向的,影片故事发展如抽丝剥茧一般,逐渐明朗。
影片中的所有人物或多或少都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没有人是赢家,其实都是受害者,包括姜队,在他向领导汇报完成,宣布结案之后,自己还保留有那么多思绪;小关勇蜷缩在楼下,并没有按麻麻所说的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看着双亲这样逝去,却无力挽救,麻麻为了保护他,而他却没能换回麻麻;在许多年前,偶然与辛淇成为病友,在许多年后看到她遭受到亲夫的暴力相向之时,更唤起了他的保护欲。
影片进展到中途观众已经能从身形上已经能看出凶手是刘医生的模样,但最终刘医生手握退了子弹的手枪,指向男主人公姜队,最后被狙击手无情的射杀,这个桥段已经屡见不鲜,他作为一名医生,从事着救世济民的事业,却无力解救自己,最终只能驱使别人达到自己的解脱,不得不说也是种悲哀。
还要来说说配角小六,硬汉警察又不失风趣幽默,比姜队少了些从容与干练,不过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让人刮目相看,尤其在小六受伤推进手术室的那个片段,他的麻麻强忍着悲伤,或许是在质问姜队、也或许是在关心姜队,语气异常的平和,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更多的影片中的这个场景下,都会以家属忘乎所以的扑上去嘶吼、扭打的形象出现。
影片中的人民警察还是体现了非常正面与光荣的形象,在马上一百周年这个重要事件节点之上,每位党员警察均佩戴了党徽,也算是向上映日期的一种致敬;在影片之中偶尔还穿插着一些笑料,而大多都是由小六产生的,比如翻越大门进入福利院,让观影者的神经从紧张的案情的发展中抽身出来;上一桌吃剩下的饭菜师父顺水推舟做了,更让姜队顺水推舟给了小六,这是对于看到的是假象的最好的诠释。
影片临结束前的15分钟之内将影片推向最高潮,女主辛淇最终也同样被绳之以法,并没有豆豆的这个角色,确实对在座观影的人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影片的前期中完全无法想象那是一个只活在女主辛淇心中的角色,在女人怀孕最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时刻,周焰对她残酷的施于了家暴,最终导致孩子的流产,但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辛淇最后放在长凳上的那张信件,选择了与过去与未来进行告别。
滨泷市,这个虚构出来的案发城市,从名字上既体现了拍摄取景所在地城市风格,又体现了导演本名的其中一个字,二者犹如浑然天成,将天津这座城市的街巷风貌、将海河两岸的风光与夜景、横跨海河之上各式各样的桥充分的展现出来,也在桥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最后的分别,引起姜队对于美好生活的深思。
其实很多人没看明白 大boss其实是辛淇 她把自己伪装成完美受害人 向伤害她的人复仇 杀了前夫和两个前夫的情人,最后还利用了关勇(刘医生)对他的仰慕和关心,成为一个完美受害人,摆脱嫌疑,只是最后还是被警察男主发现了
但剧里故弄玄虚没有交代清楚 观众当然会觉得一头雾水,感觉片方自娱自乐 自我陶醉的在做这部片子
——————————————————————————————人工防剧透——————————————————————————————————
个人认为结尾暗示女主诱导杀人,比较隐晦。
证据:
1.结尾女主在桥上拿出心理医生的遗书和项链,妄想症状似乎突然就痊愈了——不是和前夫离婚后,不是在前夫和第三者死亡后,而是杀人凶手死亡后痊愈,时机微妙——当然,你也可以解读为女主被心理医生的行为感动,但我更愿意用悬疑片的视角去分析。
2.她把东西放在座椅上潇洒离去,旁观的警察若有所思,眼神有变化(全片看下来我相信这位演员的演技没问题)。随后女主就被带进审讯室,手上有手铐,不仅是作为证人,而是嫌疑人了。电影在女主的复杂表情中结束。
3.女主妄想症严重,但可以独立生活。这算一个侧面证据,因为也可能是导演偷懒。
问题在于女主对心理医生的杀人行为了解多少,而她在其中的诱导成分又有多少?例如,她早就认出心理医生是那个对自己怀有情愫的少年,她可以假装精神极度脆弱,假装自己还在受到前夫的暴力威胁,目的是借心理医生之手给自己报仇。
假设事实如此,怎么拍才更符合「完美受害人」这个片名呢?
众所周知,完美受害人一词的流行恰恰是因为网民对「不完美受害人」的苛责。所以女主肯定是不完美的。围绕着受害者的复仇是否正义的话题,网上能口水战无数轮。电影体现了现有法律和社会关怀下对家暴受害者的保护的缺位,导致了女主的极端犯罪。以此为背景,探讨反家暴法、程序正义、网络舆论等等才可称得上「反家暴」主题。
我认为以大结局审讯女主的画面作为电影开头,倒叙心理医生的犯罪过程,女主如何「影响」。再写女主给自己脱罪,检察官举证(例如女主可能是假装妄想症之类,顺便科普精神分裂症)律师辩护,网络舆论纷争,更符合片名。
目前看来,家暴仅仅是杀人动机,没探讨什么新东西。当然对比同期国产电影已经很不错了。
P.S. 导演的叙事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悬疑情节拍成恐怖片也是通病了…(小孩刚出场就猜到是幻觉😂😂
——————————————
6.28补充
让我比较膈应的一点:心理医生随便把女主的隐私信息告诉了警察,这是严重违背心理医生职业伦理的。考虑到心理医生是杀人犯,透露消息可能是故意给女主脱罪,这一点「小小的错误」可能就被导演忽略掉了,但我觉得对大众而言是个不好的误导。在不改变情节的前提下,可以让心理医生竖起大旗假装推托两句。
今天460短评了,为什么还不开分……
注:本篇影评涉及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先说优点。整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姜峰与他师父坐下吃饭,结果发现吃的是上一桌的剩饭。可谓是全剧最精彩的反转。
还有影片开始的一段家暴场景,引起了个人的兴趣,好奇这段场景中的人是谁,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之后的审判令我想起了误天瞒杀记,相似的表现手法暗示影片的主题可能与精神分裂、家庭暴力有关。
似乎影片中精神分裂的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点,一个是似乎都有强迫症一样的重复某种行为。比如从影片开始姜峰就一直在吃东西,其实早已经暗示了他也有另一个人格。刘医生和辛琪都会抠手心。另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另一个人格出现的时候都会发出笑容,第一次刑讯的哥哥在出来之后对着姜峰笑了,姜峰妄想所有人都幸福地生活时笑了,辛琪在最后被审讯的时候笑了。
刘医生让姜峰清空弹夹其实是怕自己的另一个人格伤害到姜峰,最后他选择自尽(即假装向姜峰开枪从而让狙击手击杀他)来保护辛琪。
另外就是完美受害人这个片名起的非常好,辛琪似乎就是一个完美的受害人,一切都与她无关。但最后她无视刘医生留给她的信件却表明她并不是单纯的受害者。以下只是个人的猜测,或许最后小女孩豆豆消失了并不是表明辛琪不再患有妄想症。而是辛琪的另一个人格已经完全摧毁了之前的人格。笼罩辛琪的阴影已经完全消失了,她不再需要原来的人格充当完美受害人的角色了。其实完美受害人不是辛琪,而是辛琪最后消失的原人格。人们常常会指责受害人有问题,但实际上一个没有问题的完美的受害人,最后所面临的却只会是消亡。进一步想,抠手心这个动作是辛琪交给刘医生的,或许那时就已经有两个人格了。不过这个进一步感觉可能也是我想多了。
演技上来讲最欣赏辛琪,看到女儿的放松的表情,女儿消失的担忧,质疑前夫的歇斯底里都非常好。演关勇的演员也挺好。大部分演员演的都还可以。
从意义上来说,影片讲了家暴的危害,警醒人们不要施暴,也不要以为问题可以调解解决,越早离开越好。家暴害了其他人也害了自己。影片中的施暴者最终都被杀,而被家暴者也都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姜峰可能就是在处理家暴事件中产生第二人格的,那段对话也很好。大概是我以为调解好了没什么问题,最后一死一伤。家庭暴力不是小问题,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说完优点说一说不足之处。首先台词有的地方写的有些奇怪,具体我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审讯结束之后的那段。第二点是剧情设计上,最为精彩的反转环节有些缺失,影片的伏笔埋的有些浅,我想大部分观众应该都能看出来刘医生、警察、辛琪的精神问题。凶手在看到刘医生提供关勇这条线索时已经确定了。如果最后豆豆消失是原人格消失了,那么这个反转还是很好的。不过这一点我不太确定是不是我想多了。第三点是,刘医生扮演者的演技。他的肌肉很拉风,他的演技很拉胯。主要是表情,心痛担忧的表情和面无表情的差别不大。
看了一下好像是导演拍的第一部电影,四星鼓励一下,希望导演再接再厉拍出更好的作品,中国有更多更好看的悬疑片。
这可以说是一部烧脑悬疑片,节奏紧凑,不到最后一刻你根本就猜不到结局是什么。
谭凯和李乃文这样两个实力派演员的演绎可以说是为这部剧添分不少,他们把这样两个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张峻宁和冯文娟的表演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
被狠狠伤过的人,只要别人对他好,他一定会付出全部, 因为他感受到了温暖和被爱,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最为渴望的东西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愿每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完美受害人已经点题啦!辛淇就是凶手。只有她才知道前夫的内幕,所以杀人想嫁祸给前夫,因为她是左撇子,刘文佳是右手。只不过去前夫家可能是个意外,她发病才去的,刚巧刘文佳同时也想杀其辛淇前夫,在那次刘文佳自己和自己对话时就知道啦。在这里有两种开放性的理解。1.辛淇杀人,背后刘文佳善后,辛淇并不知情。之后投案为刘文佳洗白;2.辛淇杀人,且早已经知道刘文佳的身份(其中有一段辛淇见刘文佳时说过,刘文佳有点像她的一位朋友),利用了刘文佳帮她洗脱罪名,逍遥法外;这种情况就不是自首,而是被发现啦。
网大水准。案子将个烂就,全靠后面有个反转,不过节奏太差了。导演喜欢滥用家暴,还有利用心理恐惧来吓唬人..
五分钟锁定凶手
李乃文演警察队长,总让我有一种下一秒就要叛变的错觉……
(0.5)最后几分钟的打斗我妈看了都说烂。
不知所云
白夜行套路 看到女主坐在病床上看白夜行小说就猜到了结局
我差点以为是沙宝亮和邵兵演了部刑侦片,逮着的犯人一瞧,这不喜剧总动员上双郭那哥俩嘛?除了摄影构图还不错,其他真的乏善可陈,剧情稀碎,表演僵化——“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吊死个人~”这种玩意有点太低级~片子每三五分钟就跑出个男人不是咆哮就是摔东西,不然就是鬼话连篇的扯淡~这谁看个电影受这罪~后期调色也是没找准调性,梦幻,写实,悬疑,恐怖你倒是选一样,一会儿一变是闹啥?
太难看了
电影的复杂性不单只有烧脑,悬念被逐渐破除的背后,社会意义却浮出了水面,而核心诉求的复杂性和普遍性更拓展了电影原本的深度。反家暴诉求更足以引起社会共鸣,对边缘群体的关爱代表了当下社会应该努力的方向。
豆豆:(睡梦中)辛淇:豆豆,豆豆?豆豆!睡着啦?豆豆:(醒)妈妈…辛淇:快睡吧。豆豆:……????
电影质感廉价 网大既视感 但反家暴题材值得肯定 尤其是结尾男主的回忆批判了现实生活中警察对于家暴问题和稀泥调解只会酿成后续一系列更多惨剧 还有一点很重要 父权制结构下的心理问题不是问题 不是病!受害者没病 病的是这个压迫剥削你的社会结构!心理咨询不能帮助受害者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只会鼓励受害者做一个快乐的受害者 把事情往好的一面想 这样反而会导致受害者不容易逃离加害她的人 她接受完心理咨询越想开了越好受了 自己的处境越危险 这样的心理医生无异于帮凶! 受害者们需要的不是心理医生 而是从源头解决问题 消除家庭暴力 瓦解父权制结构!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看到最后才反应过来,心理医生只是表面凶手,实际凶手是女主,嫌疑人x的献身的味道了,男二因为女主让自己感受到了美好而感动,开始做一切来把罪推到自己身上顶罪。作为国产悬疑来说,逻辑和细节还可以了。
Juicing should be done manually, not mechanically.
太糟糕了,从剧本到节奏到配乐都太糟糕了,唯一可以说的就是最后警察要知道对家暴调解等同帮凶间接杀人,李乃文自打离开张嘉译都接了些什么啊。。。。
本片有三个看点:最后五分钟的反转,所有李乃文的惊悚镜头,以及阳光少年的脸。
無論是精神疾病患者,還是家暴犯、殺人犯,都是有其心理軌跡和行為邏輯的,只可惜編劇並沒有,故弄玄虛之下更加輕易地暴露了真相,即便套上了一個關注家暴的主題,卻並沒有真正試圖剖析和關懷,愚蠢與生硬的程度完全離嗮大譜。以一個蘭花指的手勢,暗示一個全程未出場、只有照片出現、毫無理由排除嫌疑的角色是同志,這除了偏見與惡意還能有別的解釋嗎?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关于此的电影也不少,但是这部分青少年成长为人后又是如何的?却少有电影涉及。此部影片正是聚焦在有过悲伤与犯罪的青少年,成长后的一系列事件,引人深思,震撼人心。
挺丰盛的啊,都是你做的?都是我做的
作为处女作拍的很扎实,剧本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以两桩悬案揭开一名女性的悲痛过往,更直指家暴问题和其影响,片名双关,完美的受害人不只是案件的受害人,更是社会的受害人。男女主“姐弟cp”很带感,孤独灵魂的互相取暖。
张峻宁蛮帅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