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

更新至01

主演:市原隼人,金子统昭,浅利阳介,莲佛美沙子,山本裕典,相場一之,高桥努,森冈丰,时任三郎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Hang 剧照 NO.1Hang 剧照 NO.2Hang 剧照 NO.3Hang 剧照 NO.4Hang 剧照 NO.5Hang 剧照 NO.6Hang 剧照 NO.13Hang 剧照 NO.14Hang 剧照 NO.15Hang 剧照 NO.16Hang 剧照 NO.17Hang 剧照 NO.18Hang 剧照 NO.19Hang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麦当雄的《三狼奇案》

这部片子的导演其实是黄泰来,麦当雄只是监制,但看过片子的人会发现,这部作品有浓重的麦氏风格,所以,这里我想结合麦当雄的电影风格来讲这部片子。

香港电影人一向比较注重团体合作拍片,正如徐克和程小东,杜琪锋和他的银河映像团队一样,麦当雄真正当导演拍的片子其实不多,除了导过《省港旗兵》系列及《玉蒲团之偷情宝鉴》等少数几部片子以外,大部分影片他只是担任监制和编剧,比如《黑金》的导演是麦当杰,《破豪》的导演是潘文杰。虽然不是导演,但人们往往提到上述影片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麦当雄,为什么呢?这个道理就和别人说到《倩女幽魂》的时候总喜欢先说到徐克而不是程小东一样,人们从影片中更多的是看到徐克的风格多一些。

昨天看了ahoho的一篇帖子才知道,《三狼奇案》是根据六十年代香港的一宗真实案件改编的,与真实案件相比,电影更注重对三兄弟间情谊的刻画,电影的开场就以黑白闪回画面交待三个人结拜为兄弟,并立下誓言,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影片结尾三个人同日被执行死刑后,被葬在一起的画面与这里形成对照)。

饰演“三狼”的演员分别是郑则仕,徐锦江和梁家辉,郑则仕的表演的草根性很适合他出演一个拖家带口过穷日子的父亲角色,徐锦江的鲁莽和憨厚饰演一个孝顺的儿子也很到位,而梁家辉的文弱和书生气饰演一个被女人包养的小情人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三个人物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贫困,没有钱是他们最大的烦恼,所以当郑则仕看着自己的老婆带着一堆小孩过苦日子,身为丈夫的他心里怎能不难受?所以当徐锦江想让自己的母亲过好日子却赚不到几个钱心里怎能不着急?所以当梁家辉当面情人的面被一个有钱的上司嘲弄心里怎能平衡?影片前半段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会背景的刻画为后面的犯案埋下了伏笔。这里,要提到一下麦当雄电影的风格特征之一,那就是写实。早在《省港旗兵》里我们就见识了麦当雄以这种写实的手法来刻画大陆贫困男子的处境。写实的好处是让观众觉得可信,有亲切感,而一旦从这种写实的画面中产生犯罪和暴力,就更有震慑力,我们就会感觉到生活的贫困和无奈是让他们走向不归路的真正导火索。正是这种对现实赤裸裸的展现让观众和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想找一个出口来发泄,然后,罪恶便产生了。

《三狼奇案》的后半段无非是讲三个人如何开始作案,如何越陷越深,杀的人越来越多,每一次的作案都把整部电影推向高潮,把主人公的命运推向死亡,直到最后三个人被捕,被关进了监狱,等待判决。影片对监狱生活和执行手段有一定的描写,再现了监狱执行吊死犯人的场景,而三狼临死前与亲人见面的那几场戏有些煸情,似乎想让观众体会到生离死别的痛苦以及生前不该作恶的警告,梁家辉没能和情人见到最后一面以及情人肚子里的孩子被夭折的设置则有些残忍,一人做事一人当,也许不应该把悲剧延续到孩子身上。

麦当雄的电影还有一大特征,就是对警局内部黑暗的揭露,在本片里表现出来的是警察办案前要收钱,办案时不认真,动作迟缓,这些细节在之后的港片里经常出现,香港的警察往往是身处正反两道,一方面他们有维护正义的义务,一方面他们出于自身利益也收黑钱或做其它违法的事。这一特征之后在林岭东的电影中刻画的更为深入。

本片的摄影居然是邱礼涛,三狼走向犯罪的导火索之一是梁家辉对其上司的报复心理,而邱礼涛日后做导演后经常采用复仇这一手段来做为影片的切入点,不知道有没有受到过麦当雄的影响。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麦当雄的写实风格日后在邱的《人肉叉烧包》中得到了延续。

 2 ) 嚴重劇透

這或許就是我看過《香港奇案系列》中最好的一部電影。明星陣容:梁家輝,徐錦江,鄭則仕,演技都是靠早期演繹摸索滾打出來的。 為啥叫“三狼奇案”呢,並不是色狼(有的比較污的小夥伴別亂想)就是講述三個從小玩到大的兄弟所犯的案子。他們三人在此片演得頗為生動。一個冷靜機智。一個耿直,性格暴躁。一個膽小怕事,懦弱。角色性格刻化得比比皆是。 導演也通過影片刻化當時社會,他們三個都是社會最底層,工人階級(片場化妝師,教車教練,職場員工)。梁家輝所扮演的職場員工縷縷遭老闆,老闆兒子壓迫,辱罵。所謂的資本社會,資產階級一度剝削工人階級。 在一次被辱罵,開除,心情鬱悶之際,三兄弟聚在一起喝酒,聊人生。梁半开玩笑的提到乾脆綁架老闆兒子,看他們那麽有錢,那麽囂張,來勒索他們一筆。一拍即成,說到做到。可是綁架的時候,本來被打暈的老闆兒子,突然醒來認出他們三個。紙保不住火,四個人乾脆把他幹掉(後來又新加入了一個“賭徒”)。 剛開始敲詐勒索並不容易,發現老闆懷疑自己兒子已被撕票,還報了警(確實撕票了)。財迷心竅已經完全佔據他們的心。第二次,連老闆也綁了。終於拿到了贖金。(帶著狼的面具)這此過程期間,也看到了當時香港警界的貪污腐敗,沒有花紅就會大大影響偵破力度。(即使給了花紅也不見得偵破)。 成功獲得贖金,四人過的像神仙般的快活,穿金戴銀,高级西装,奔馳寶馬跑車,出入高檔會所。講到這裏,接下來導演就更高明了。他們只是為了求財,被認出才殺了人。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對妻子、兒女疼爱有加的父親。捧女朋友上天的男人(那個時代愛情確實沒現在這麽廉價)。孝敬自己母親,背母親遊山玩水的乖兒子。唯獨只有“賭徒”,好赌成性。把拼命換來的金錢揮霍而空,去勒索他們三個不成,差點被殺。轉做污點證人,這才告發他們三個,被捕入狱。三人請求英女皇特赦失敗,皆被判處絞刑。 也就是影片的尾聲,並不是充滿正義的套路,相反則是悲傷的。Yamasaki桑也被感動了。當徐說出,為什麼不好好教車,慢慢來或許就會成功。他母親來見他最後一面,沒臉去見她。母親給他留了一封信:“我親愛的兒子,你母親雖然活到了71歲,但是我身體還很硬朗,還可以出去賺錢糊口,你就安心的去吧。到了下面,閻羅王問你,你就告訴他,你的過錯都是母親我教導不佳,讓我來替你承擔。”(真的是慈母啊)徐哭了,外表強悍,性格暴躁的徐哭了。我想他一定明白了他的過錯。 鄭告訴他妻子還漂亮,再打扮打扮找個人嫁了吧。“我嫁給你這麽多年,你還不知道我是什麼人嗎。我會為你守寡一輩子,養大你的兒女。下輩子還要嫁給你”(這真的是完美,堅貞的愛情)。 梁等到行刑的最後一刻,始終沒有盼來他的女朋友。他是最悲的一個人,也是死的最難看的。是他女朋友無情無義嗎?並不是,而是她女朋友趕去見他的路上摔下樓,流產了。 “錢是身外之物,可是沒錢是万万不行的。”可以說這句話講得不是沒有道理。錢可以慢慢的賺,通過自己辛勤勞動獲得的金錢,不是花得更开心,更安穩嗎。快速致富通常都寫在刑法里[奸笑]生命誠可貴,別為了發達而迷失了自己,丟掉了幸福。

 3 ) 三狼奇案

1959年6月18日晚,香港富商黄锡彬之子黄应求与友人外出宵夜,19日凌晨回家时失踪。三天后,黄锡彬于家中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有一双人耳,黄家人确认耳朵属于黄应求,包裹里还有黄应求的车钥匙,笔记本,打火机等物品,另有一封匿名为“野狼”的勒索信,要求黄家支付赎金50万港币。 黄应求于1915年12月16日出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盟军翻译,失踪前帮助父亲打理生意,其父黄锡彬是一位石油商人,创办的新英公司是美孚石湖香港总代理。黄锡彬拒绝向绑匪交纳赎金,而他妻子则出五万元港币悬赏花红,但未有线索,黄应求从此消失无踪。 1961年2月10日,黄锡彬本人也遭人绑架,寄给黄家的勒索信,署名又是“野狼”,黄锡彬的侄子黄应机与黄应禧,按绑匪要求交纳了50万港币赎金,17天后,黄锡彬获释。 此案在此后的一年多都毫无进展,直到 “蛇仔明”的出现。“蛇仔明”原名邓伟明,21岁,原也是绑匪之一,“蛇仔明”将案件向警方全盘托出,包括杀害邓天福的事情。 邓天福33岁,绰号:“鬼仔福”,是邓伟明的同乡,同时也是个混混,因为看见一直一穷二白的邓伟明突然衣着光鲜而向他勒索,而且贪得无厌,令邓伟明无法容忍,于1961年3月18日伙同绑架案其它同伙将他灭口。因本身分得的赃款就最少,又遭邓天福勒索过,邓伟明向其它同伙要求分得更多赃款,不但遭到拒绝,还发展到被追杀,被逼无奈投向警方转做:“污点证人”。 警方根据“蛇仔明”提供的线索,1961年12月10日,在浅水湾一处山坡挖出黄应求及邓天福的骸骨,1961年11月3日将三名案犯缉捕归案,他们分别是31岁的无业人员李渭、32岁的教车师傅倪秉坚、35岁的电影化妆师马广灿,其中的李渭与黄锡彬是远房亲戚关系。 李渭1930年在大陆出生,1948年到香港,父亲李启的姐姐嫁给黄锡彬的弟弟黄锡九,因为这层关系,李渭1955年开始在新英公司工作,由于文化不高,月薪只有25元港币,他干了两年后离开,到一娱乐场所打杂,月薪有100多元,但该娱乐场所开张一个月就关闭,李渭因此失业,手头拮据的他打起了黄氏父子的主意。 绑架需要交通工具,李渭不会开车,就找到朋友马广灿帮忙,马广灿向他推荐了倪秉坚,因为倪秉坚曾是出租车司机,后转行当了教车师傅,自己拥有一辆汽车,就这样,一起轰动香港的绑架案产生了。 1962年2月19日,三狼案开审,十多位证人出庭作供,黄应求的太太作证时,不时掩面痛哭,而年过半百的黄鍚彬则老泪纵横,当辩方律师要求他辨认黄应求的头骨时,他坚决拒绝,因为他实在受不了如此大的刺激,最后他获准无须确认此证物,这个感人的片段掀起了审讯的高潮。 而三位被告则供出曾受到警方的威逼、恐吓及毒打,他们的供词错字百出,并非自愿。而对于争论的焦点:黄应求的死因时,他们不约而同表示:自己只是有份参与绑架黄氏父子,对黄应求的死没有参与,亳不知情。控辨双方在法庭上咬文嚼字,针锋相对。辩方律师梁永濂的盘问非常精彩,让热闹的旁听席上传来阵阵哄动。整个审讯过程充满戏剧性,时不时在证人和被告口中爆出震撼的案情内幕。 1962年3月14日,下午一时,香港最高法院,按察司戴上黑巾正式宣判,陪审团一致裁定三名被告谋杀黄应求的罪名成立,被判处环首死刑,直至气绝身亡为止,于同年11月28日执行。“蛇仔明”因为举报有功,被轻判15年有期徒刑。 由于该案件涉及到警察逼供,可能证据不实,有人把它列为奇案。 根据三狼案改编的电影,1989年的《三狼奇案》。 麦当雄 萧若元编剧 黄泰来导演 梁家辉 郑则仕 徐锦江主演

电影把黄氏父子刻画成尖酸刻薄的有钱人,把三狼刻画成可怜可悲的下层人,加上梁家辉三人的精湛演技,看完电影竟会对三个绑匪产生一丝怜悯,抛开案件不说,这是一部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电影,带着非常强烈的悲情色彩,推荐大家观看。

 4 ) 三狼奇案:作为香港十大奇案之一,罪犯们被执行死刑是最大的不同

作为香港十大奇案之一的三狼案,若论及犯罪手法的奇特性和残忍性,它也就是倒数第一的样子,但按照时间排序上的第一奇案,重点在于三名犯罪分子都被判了死刑并且执行。香港十大奇案从纸盒藏尸开始,即便被判死刑也都改为了终身监禁,这是罪犯结局的最大不同了。

1959年6月19日,石油商人黄锡彬之子黄应求被三狼绑架,逃脱期间被杀害,随后寄出勒索信。黄锡彬拒绝向绑匪交纳赎金,1961年2月10日也遭到三狼绑架,后交出50万港币赎金被释放。邓伟明是听到三狼绑架计划而要求参与的罪犯,因绑架成功分到钱后被邓天富贪得无厌地勒索,最后只得约三狼将邓天富杀害埋尸。邓伟明向三狼要求分得更多赃款,不但遭到拒绝,还发展到被追杀,被逼无奈投向警方转做污点证人。1962年3月14日,陪审团一致裁定三名被告谋杀黄应求的罪名成立,被判处环首死刑,直至气绝身亡为止,于同年11月28日执行。

三狼奇案是1989年上映的改编电影,它巧妙的地方在于将几名罪犯都刻画成了社会最底层,而黄氏父子成了尖酸刻薄的商人,人设和利益矛盾对立,强压迫之下的反抗本来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年轻的郑则仕、徐锦江和梁家辉饰演三狼,从小结拜成兄弟,长大后分别成为了电影化妆师、司机教练和杂工。梁家辉在黄锡彬和黄应求父子的公司打杂,受尽侮辱和不公平对待。

同时三人也没少干鸡鸣狗盗之事,比方说在黄氏公司骗人,比方说偷黄家汽车的油,这种剧情安排和初始设定有冲突啊,有点看不明白导演是想将三狼塑造出逼不得已值得同情还是死有余辜,感官上更偏向后者。之后,郑则仕在徐锦江和梁家辉教唆之下干起了绑票之事。邓伟明的加入是个意外也是事后的败笔,黄应求扬言报警趁乱逃跑,被激怒的众人情急之下冲动打死了他,梁家辉更是割下对方耳朵寄出勒索信,号称野狼帮要求两百万赎金。

黄锡彬报警之下,四人意识到拿不到钱,只好再次绑架,这次真的拿到了钱,而邓伟明只有5万。梁家辉是聪明人,警告大家不要穿金戴银像个暴发户,要同平时一样过个三五年再拿出来花。但是邓伟明烂赌,于是串通同乡敲诈三人被识破,同乡被杀,邓伟明机灵逃出转做污点证人。三人被抓捕判了死刑,真正做到了片头结拜时那句,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二爷为其作了见证。

 5 ) 从前有个细佬仔讲大话,后来他死佐


本片讲述了三个社会底层中青年,因社会压力和互相怂恿,在被动与主动交织中走上凶残犯罪道路的故事。

教育点如下:


俗话说懒到蛇钻屁眼,其实小气也会蛇咬屁股。

商行学徒李怀,驾驶教师邓子敬,电影化妆师马二灿,三人从故事的开头来看,只是普普通通的底层劳动人民。李粉头滑面轻浮虚荣,邓粗鲁冲动大脑简单,马唯唯诺诺缺乏主见,以上缺点应该说不值一提,但是就是这样普通的小缺点,在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客观情况的催化下,发生了剧烈的反应。
其中最核心的一环或许就是黄百万老先生的小气和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不要赌博。

原本四人已经顺利取得百万赎金,分款后各人享受,可以说犯罪完美达成。其后突生变故的原因只是因为蛇仔明嗜赌成性,钱很快败完之后,又想勒索敲诈其他三人。
这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多少钱在赌字面前都是一堆随时会消失的纸。


因财起事,也因财而亡。

李邓马三人和蛇仔明最开始只是简单的想勒索一些金钱花花,谁知道闹出了人名,尔后事情连锁反应越搞越大,贯穿始终的只是简单一个“财”字。
在警局,蛇仔明的一个错字“李财”签名曝露了他的笔迹。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杀人会偿命。

影片结局部分不惜余力细致拍摄了三人的行刑过程,毫无疑问是在给予威慑。简单直白的方式适合于那些文化程度低、思考路径简单的犯罪预备分子。


孝顺的意义。

同样是死刑,邓子敬作为一个孝子,在受刑的时候更能感受到悔恨之意。年迈母亲含泪留下的离别之信,相信能够令同样怀有孝顺之心的犯罪预备者们戚戚然,继而怀有悔悟之心。


有爱就有回报。

马二灿毫无疑问是最倒霉的一个,整个犯罪过程中,他都是一个因为兄弟义气而强撑胆子的盲随者。生活给他的家庭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老婆陪无能的自己吃了一辈子苦,希望她之后的生活能舒心些。
总得来说他的主观犯罪意识并不强,出发起因也令人理解,所以编剧给了他一个童话般美好的结局——就算死了,美女老婆也帮他守寡,帮他把(一堆)儿女们抚养长大。


舞女也会有真感情。

编剧对下层人物如嫖客、妓女、舞女、商行小工李怀他们的描述总的来说是标签化和负面的。但是对李怀和舞女之间的感情的设定却真诚而热烈。由此可以体会出编剧的一种认识:真感情是,同等阶级的共同语言+亲密接触+付出。


坏事做到一定程度,会断子绝孙。

李怀是始作俑者,所以相对来说给他的结局也是最惨的,跟老婆见不上最后一面,儿子也没了,抱着愤怒不甘,死不瞑目。


不要搞迷信结拜了,现在是法制社会。

开头就是案件中这三个还是小屁孩时,效仿刘关张结义,结尾又重放了这个镜头。怎么样呢?有难同当,同年同月同日死。


隐含的观点:

小孩子的善恶观是成人世界所灌输的,而不可能是由自我判断产生。省下嘴边的菠萝包给他吃,也比不过细佬他爹的一敲头教训。

英女王所代表的西方文明,可以怜惜牲畜的性命,却不废除人间的死刑,编剧对此带有批判意识。



一言以蔽之,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社会写实作品。从出品方和出品时期的社会背景来看,我相信这个自我判断。

over。

 6 ) 小人物的悲剧

香港电影最让我喜欢的特色之一,是其中浓厚的小人物/小市民气息和视角。

这部片子所讲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三个主人公都是社会较底层生存的人,有着小人物的懒惰、贪婪、善良、爱情、交情和义气。各自都不甘当前的生活困顿现状,总想能大发横财,让自己和家人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于是铤而走险,绑票,意外撕票,再绑,勒索、将勒索他们的知情人灭口。。。终于事发,归案问绞。

梁、徐、郑三位在出演各自的小人物角色时将他们的喜怒哀乐,心态视角都演绎得非常到位。尤其是从拿到钱以后的狂喜满足,事情泄漏时的狗急跳墙以及被警察追捕最终落网的绝望无助。。。最精彩的当是三人在狱中等待行刑这段,自欺欺人地指望女王特赦,相互埋怨,绝望哭耗,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最后或平静或歇斯底里地步向死亡。让人唏嘘感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影片的结尾,土地上三冢新坟,画外音想起三人小时结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稚嫩童音,实在是神来之笔。

 短评

奇案电影中完成度较好的一部,不像其他片子光靠视觉满足观众猎奇心理来谋利,麦当雄和萧若元在故事上有下功夫。其实整个案件中,审理的过程也是很值得深挖的,但影片省去了这个环节,反而着重还原了3人处刑前的心理及情感变化,他们真实的为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人性刻画饱满的片中却成了令人怜悯的人

4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还行

看三位老咖年轻的时候同场飙戏,真是过瘾。梁家辉千人千面可刚可柔,徐锦江千人一面外狠内秀,郑则仕一张大脸在哪里都像是主咖。

6分钟前
  • 松涛飞鸿
  • 力荐

本来想猎奇看个奇案,结果给郑则仕弄哭了。剧作好厉害,每个人物言谈典型又有鲜明的特色,三狼一个孝顺一个疼老婆,另一个和舞女的关系就是互扇耳光而抱头痛哭。难得见到商天娥电影作品。

11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8/10。罪案实录电影。当其它香港奇案系列在拿大量暴露镜头和过度血腥场面大书特书时,本片依然用编排丰满的叙事再现案发前后,从开头就很留意三兄弟性格刻画,集大成戏码的贡献了刻骨悲剧的探监和绞刑戏。落魄的生活使小人物铤而走险变得凶狠,警方习惯性的威逼毒打,都是该类型具现实批判的创作特征。

16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行刑前对三个人的性格刻画让整个影片更上一层楼,可惜最后梁家辉的角色没能和女友见上一面,带着怨念被行刑。

18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香港奇案类最棒的电影。结尾悲情,展现人性。看似最坚强的梁家辉其实最怕死,心理最脆弱;平时谨慎怕事的郑侧仕反而在生死关头最坚强,最看得透。徐锦江则是外表凶狠,内心脆弱,做事莽撞的性格,他虽然也极度畏惧死亡,但心理实要比梁家辉更坚强

20分钟前
  • 髦髦
  • 力荐

粤语版(105min)和国语版(108min)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郑则仕下夜班很疲惫回到家给小孩儿分面包之前,粤语版里演了他其实是晚上在夜总会兼职,给舞小姐们粘毛。黄家父子亏待梁家辉的改编实在是迎合小市民阶层的做法,实际上梁这个角色是黄家的表亲,55年初到hk无处谋生便在黄家开的加油站工作了两年,其后又换到一家夜总会工作,因为夜总会倒闭所以想起来瞄准知根知底的黄家捞一笔。麦这部翻拍版比较新的就是加入了对吕乐索贿的影射,“五亿探长”正好是和黄家接洽的华探长,派人保护黄家九个月,竹杠估计没少敲。吕乐是73年离港的,程刚版74年上映,估计想到这件事也不敢拍。

24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还行

好片好片,只是为了要同情有些太刻意。三个人中,郑则仕最真挚,梁家辉最夸张,徐锦江的妈最催泪。但是毕竟是犯法,虽然已经很抹黑受害者了但是你们毕竟杀人了啊。。而且那个年代的电影老是要加点动作戏,挺不严肃的。

25分钟前
  • 丑嘴唇
  • 推荐

一宗恶性刑事案件却可以通过春秋笔法成为某种「无产阶级」电影,对于人性本身的塑造(几乎将凶手与被害人的品德逆转)以及牵扯到的个人私情,让电影(观众)的立场朝向可怜却情有可原的凶手,这也几乎是左派电影的惯用方式。

28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什么元素都齐了,戏写的好拍的好演的更好。佳作,这阶级矛盾凸显的多好啊,恰到好处。里面所有的演员都超班。

33分钟前
  • 胖丁桃
  • 推荐

麦当雄(编剧+制作)这版其实有点奇怪,故事较原版案件有不少改动,前半段带点喜剧色彩,后30分钟才开始严肃起来,对比程刚老版《天网》的写实风,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但这版观感无疑是很好的,可以当娱乐片来看了。本片也算是香港奇案题材中特殊的一部,之前同类作品写实凌厉,之后则是夸张猎奇。三位主演表现极佳,郑则仕最好,最终结尾很悲凉,邱礼涛摄影

3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香港的犯罪题材怎么老是弄一些喜剧元素和生活气息的东西进来。还算讲好了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折射了不同的人性悲剧;人物处理方式脸谱化,一人善恶两面的性格对比与组合,却也塑造成功。很有社会价值

38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香港真实案件改编 真的是真是案件啊。因为拍的好诚恳好实在。不懂当时作为摄影的邱礼涛是不是耳濡目染以后就开始了自己拍片的经历。

40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很多年前看过,现在翻出来还是好看,港片精华,田丰王菜翁世杰,徐锦江仅次于飞狐外转的好表演

45分钟前
  • 话事人
  • 力荐

非常好看的案件电影,完成度几乎算是我看过最好的香港纪实犯罪片。三位主演的选角儿特别棒,看到徐锦江和梁家辉,想到2019年他俩上《一路成年》,时时cue《水浒英雄本色》,却鲜少提及其他,是觉得其他名气不够古装英本名气大吗哈哈哈哈!

46分钟前
  • peipakoa
  • 推荐

香港十大奇案:1962三狼奇案

51分钟前
  • D.
  • 推荐

跟以前看的那些猎奇的案子不太一样呢,多了一点人情味和案件背后的故事,谁想犯罪呢,还不是生活所迫,但人家怎么不偷不抢你要做呢,还不是法律意识淡薄,义气使然不计后果。似乎也有点惊醒的意味。设备这么差却拍了这么多夜戏,白天看得略累。人物塑造比较成功,三位都是好演员。

55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是个好故事。叙事推进、细节还是粗糙,那几个露点的情色镜头倒没必要。这个文本最值得挖掘的点应该在三人犯罪的心理纠结和人格救赎,所以最后3个人被抓后的种种反悔以及和家人互别才是最大的人文善意,也是全片最出彩的地方。这里所有的角色演绎都是极好的,一看编剧是麦当雄,还是这么写实。7.3

60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DVD重刷。在香港大案实录系列的电影里,本片制作上的精良程度无疑是第一梯队。尤其最后半小时,义兄弟三人狼狈的逃亡、临刑的绝望不甘,都用极逼近的角度呈现出来,镜头在破败的底层世界与昏暗的牢房间似乎抄手冷漠观看,引领观众用悲天悯人的视角去审视这三个偶然间杀伐果断的可悲角色。临死前的斩头鸡,前往绞刑台时三兄弟的拉手,母亲口述的信件,来不及见面的舞女恋人、告发郑则仕的邻居孩子……都太绝望了。三个义兄弟各自的老娘、妻子和恋人,是他们人性的注解,而被他们杀死的,是无良老板和不可救药的社会渣子,本片可能涉及了一定的阶级表达,但重点还是用他们犯罪的临时起意、结局的无可奈何,来落实社会教化的作用。相对来说,开场和中段拍的略显轻佻,比如绑架时那一鸡三吃的目击者、随口编造的“野狼帮”之类。郑则仕粘毛那段很会玩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又是一部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犯罪片。初看下来本片和传统意义上的港产类型片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直到影片的结尾:导演不惜花费20多分钟的片长在结尾交代了三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死刑时各自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以及三人执行死刑时的全过程,对三人有些恻隐的同时似乎也提出了对于死刑的思考。

1小时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