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姿势

HD中字

主演: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博格丹·杜米特拉克,娜塔莎·拉布,琳卡·高伊娅,弗洛林·扎姆菲雷斯库,弗拉德·伊凡诺夫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孩童姿势 剧照 NO.1孩童姿势 剧照 NO.2孩童姿势 剧照 NO.3孩童姿势 剧照 NO.4孩童姿势 剧照 NO.5孩童姿势 剧照 NO.6孩童姿势 剧照 NO.13孩童姿势 剧照 NO.14孩童姿势 剧照 NO.15孩童姿势 剧照 NO.16孩童姿势 剧照 NO.17孩童姿势 剧照 NO.18孩童姿势 剧照 NO.19孩童姿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孩童姿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巴布(Barbu 伯格丹·杜米特拉彻) 飙车撞死了一个男孩。等待他的是时长3年到15年的刑期。他是一名富人子弟,他的母亲科内莉亚(吕明妮塔·杰尔吉乌)60多岁,是一名成功的建筑师,属于罗马尼亚的上层阶级。她的书架上堆满了并未曾被翻阅过的赫塔·米勒的 小说,平日里喜欢炫耀装满了各种各样信用卡的钱包。她动用了一切力量来给自己被惯坏了的儿子洗脱罪名。她希望通过贿赂目击证人的方式来让他们改变证词。就连死去孩子的父母她也想用钱来收买米歇尔先生的狗养老院(法语版)单亲妈妈的苦涩浪漫鼠来宝2:明星俱乐部国语海角上的兄妹弗拉门戈,弗拉门戈小云雀真爱不死第二季天鹅挽歌艾德的私人频道黑帮战将忍之国政客第二季京城24小时东京婚约与我跳舞广岛幽灵小鬼入侵异世浮生揭秘:失落的特洛伊城温莎王朝第一季狼犬丹尼布米卡泰勒·斯威夫特 vs 斯库特·布劳恩:坏血驻院医生第三季田壮壮:我和电影的关系余生,请多指教2022奔腾年代第二季危机之地(国语版)魔女宅急便真人版一亿日元的再见13路末班车冒牌监护人之寻宝闹翻天黑山路恶徒必死第一季汗水和皂香要敌吾土吾民四大名捕大结局粤语摇滚总动员白银谷好事成双2023军刺阿牛入城记好莱坞庄园

 长篇影评

 1 ) 强势母亲都是生活里的屠夫

在罗马尼亚现实主义影片《孩童姿势》中,
一个富裕家庭的强势母亲掌控着生活主线,
在一次车祸中她的儿子将一名孩童致死,
儿子想尝试着自己来处理此事,
哪怕认罪索性进了监狱也不愿和母亲有半点关系,
习惯获胜的母亲又一次赢了,

不晓得影片结束前,
儿子站在车祸受害者的父亲面前说了些什么,
回到车里,年轻的他已经哭到奔溃,
我想象了一种可能:
有可能和解的事态让母亲可以松口气了,
当然这已经是到了精疲力尽的边缘了,
儿子痛哭里或许都没有一丝对生命的忏悔,
只有无助,逃避,还有长出苗头的仇恨,

儿子平日里的阅读书目里,
这位紧握着儿子生活的母亲很多事也要加上几本自己的推荐。

 2 ) 但真正的悲剧点在哪?

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不过是一部展现上流社会富人阶级丑陋嘴脸的影片,它只不过用纪录式的手法看似客观真实的展现这一切,但这至于得金熊吗?甚至前面大段的对话与过于晃动的手持摄影,让我十分厌恶差点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直到最后一场戏,我才敢说我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弄清了导演的良苦用心。然后,前面所有的情节与画面像幻灯一样重新出现在我脑海,前后联系起来,我终于决定给这部影片五颗星,它完全值。

让我无比汗颜的是导演出生于1975年,比我大不了太多,但已然能拍出对社会有如此洞见、对阶层有如此见地、对人类情感关系有如此反思的影片,且镜头语言是如此成熟、表达如此完整,这种差距,不仅仅只是年龄上的,更是国民素质、民族素养上的,请原谅我用了如此多的大词,否则我无法表达出我们这一代电影人或者说这一代人与别国的差距,譬如罗马尼亚,无法表达出我的心焦。但我什么也不能做,我纵然能感受到它全部的好,我也“无法发声”,或者说我缺乏更好的“发声”的能力。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导演表层的阶级刻画、母子关系,并解读为“成长”问题,在我看来,导演真正的意图在于引起反思:真正的悲剧是什么?引发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从逻辑到宗教:受难者的赦免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

影片真正的用意在于告诉我们:真正的悲剧在于,谁也无法理解谁的苦难,个人的苦难唯有自己承受。插两则题外话,在看这部电影前,我阅读了几篇《南方周末》上关于云南个旧矿区底层性工作者生存境况“十元店”的报道,读后长久意不能平,甚至在第二天观看影片时,我仍旧在想:罗马尼亚的中年妇女穿着貂皮在观看歌剧,我们的妇女却可以为了十块钱出卖身体。第二则是昨天早晨四川雅安发生的地震。如果苦难不是发生在自己头上,我们都仅仅只是“蜻蜓点水”的旁观者。

片中,展现了两个阶级、两个平行世界的人,若不是因为一场“偶然事件”(车祸)绝不会有交集。富人阶级之所以能成为富人在于他们强势的行事逻辑,他们在对已对人上永远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对人一套,对己一套,对人的一套是用于束缚他人以便为己服务(这亦是政治家的权术。)我们看到片中,在事故发生后,撞死人的巴布母亲科内莉亚可以直接去到笔录现场篡改笔录,死者男孩的家属却只能坐在一楼哭泣与等待;验血时,巴布要求护士当面更换一次性针管;巴布在计划要孩子前单方面要求同居女友卡门做全身检查,包括艾滋、乙肝、妇科病。片中,处处可见这种细节,歧视与不公无处不在。巴布行为只是母亲行为的一种延伸,母亲行为只是上流阶层的一个样本。凡事皆可以用权钱搞定,凡人都可以用权钱收买,包括“真相”本身。直到最后一场戏,科内莉亚带着儿子与女友去罗马尼亚农村被撞死男孩家中,事故中双方家庭终于见了面。在我看来,影片最大优点在于100分钟的剧情都在交待科内莉亚如何长袖善舞,如何用自己手段摆平这场车祸,且一直能hold住,直到最后一场戏,导演终于让我们看到,两个家庭对比是如此强烈,上流社会家庭(撞死人的一方)想的只是如何免去牢狱之灾,却丝毫未想过对死者家庭造成的天大的伤害。这场事故,对于前者,不过是坐牢不坐牢、是否影响前途的事;对于后者,却是瞬间的崩溃。两个家庭,两个母亲,她谈论他的前途,他的所谓关于前途的优缺点,而她只是谈论他的日常琐事,谈论男孩放学回家,就像男孩悲苦的父亲所言“我从未想过自己需要承受这么重的压力,我只想着他能给我养老送终”,后者只有最朴素的情感、最深切的悲哀。然而,正是在男孩父母亲悲苦良善满是《圣经》中“受难者”模样却只是默默承受的脸上,在最后男孩父亲明明遭遇最深切的痛却慈悲为怀宽恕的送出门来与巴布将握未握的手上,我终于看到导演全部的怜悯、同情与反思。如果不是最后一场戏,所有这一切得不到释放与升华。这绝对是一部唯有灵魂与信仰并且依旧相信的国家中的人方能拍出来的电影,中国绝对拍不出,美国亦拍不出。欣喜的是,我倒是在近年来的韩国电影中越来越多的看到这种倾向,譬如朴赞郁的《亲切的金子》、金基德的《圣殇》以及李沧东的《诗》。特别是《诗》,在类似的“犯罪-救赎”主题中,我们看到作家出身的李沧东找到了一条东方式的更诗意化的反思与救赎之路。

从伦理到哲学:肇事者的悔悟
“世界上有两件事物,我越想越引起我内心深深的战栗与惊恐:头顶的星空与人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

如果影片只是停留在“受难者的赦免”上,影片只是完成了一半。最重要的是在反思,以及如何达成“这场反思”。手持摄像机,才能尽可能深的进入事件本身,不同于旁观姿态,事件记录者同时亦是参于者,导演在此不仅仅只是客观陈述,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主观姿态”,看到导演的立场与态度。影片在展现这场悲剧时,选取的角度非常棒:自始至终展现一位“在努力行动中”的母亲。如果说这位上流社会母亲“行动动机”来自本源的母爱,那么,在导演的镜头下,这位母亲的所有“自以为是的行动”不仅可笑且徒劳。科内莉亚或许是一位成功的建筑师,但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失败的母亲”。我们看到,在事故发生后,科内莉亚试图用自己的手腕帮助儿子免去牢狱的同时,亦在挽救僵化的母子关系,企图重新将儿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这是一种母亲特有的让自己的孩子“重回襁褓”,甚至是“重回子宫”的潜意识渴望,我猜想,这或许是影片片名“Child's Pose”由来。如果没记错,科内莉亚的手机铃声来自巴赫的音乐,书架上摆满了罗马尼亚著名小说家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的小说,然后,对于科内莉亚来说,无论是巴赫还是赫塔•米勒,不过是她装腔作势的姿态,是她用以表明自己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门面”,包括平日里没事看看歌剧。“可笑之人最可笑之处在于往往可笑而不自知”,科内莉亚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一位母亲。在动用手腕试图摆平车祸以及化解与儿子关系这两件事上,科内莉亚看似踌躅满志、志得意满,实在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儿子的不领情甚至威胁“再干涉就断绝母子关系”,事故目击者的无耻敲诈,让这位“行动派”处处乏力。特别是片尾,科内莉亚在见到了死者父母,以及与死者父母“交谈”(所谓的交谈,不过是“对牛弹琴”,各说各话,科内莉亚的自私,岂能理解死者家庭的悲痛。)中,对比死者母亲能忆起儿子生前生动的点点滴滴,科内莉亚却只能述说虚构甚至假象中的儿子的优缺点,之后,科内莉亚回到车上的埋头痛哭,是在哀叹自己的“无能为力”,还是被所见到的同为人母的死者父母脸上的悲痛唤醒终于悔悟?我想,即便科内莉亚能忏悔,唤起她的与其说是中国伦理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如说是“人心中沉睡的道德感”,包括最后走下车走到男孩父亲面前的巴布。

在人世所有的悲剧与苦难面前,能理解他人苦难的唯有“无我者”上帝,能赦免他人的也唯有“无我者”上帝。

 3 ) 《童孩姿势》:以爱之名造就畸形人生

(芷宁写于2014年8月4日)
    与其说罗马尼亚影片《童孩姿势(Pozitia copilului)》,讲述了一个罗马尼亚家庭在抚育子嗣上的失衡和面对棘手问题时的失德,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通病,于今日的吾国而言,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
    世上多的是那种对子女过度照顾过度控制的家长,他们一辈子掌控着子女的生活和动态,至死都不肯放下那根隐形的脐带,从而直接导致子女无法真正成长,像温室里的植物般娇气矫情又自我,遇事缺乏担当,没有责任心,甚少关心自己以外的人,他们中的不少甚至到了不惑之年还没有“断奶”,一旦遇到棘手问题,便缩在父母身后,连自我发声的勇气和能力都没有。而他们的父母呢,一旦子女陷入麻烦,便会护犊子般的护着他们,不论他们犯了多大的错,哪怕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他们的心中最真实也最失德的那杆秤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别人家的,于我无关痛痒,皆如草芥。
    这部《童孩姿势》从伊始就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所谓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闲暇,六十多岁的母亲科内莉亚衣饰昂贵地出现在剧院,欣赏着高雅艺术,她的文艺行程却被她那个不让人省心、她也不愿意省心的儿子巴布打断了。巴布出车祸撞死了儿童,这样的事件让性格强势又有人脉的母亲有了可以施展能量的空间,她开始尽一切手段来使儿子免于严重指控,而就另一个层面,于母亲而言,这是把儿子从其女友身边夺回来的契机。
    影片的完成度很高,剧情对白、人物表演和情绪走向都十分妥帖,在细节的处理上耐心而细致,从而对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都有着裨益。例如,一把年纪的儿子已经搬出去居住,母亲还要通过两家共用的钟点工来对儿子的生活来个了如指掌,甚至儿子读什么书,她都要“建言”。再如,母亲去儿子家如同在自己家般特别具有“主人翁精神”,她敞着门用洗手间,刺探儿子及其女友的床弟之事,甚至将那女人关在了大门外。而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商议对策的戏份,则仿佛是母亲的独角戏,她不断地发声,仿佛将事件的里外都摸了个通透,都待她大施拳脚。同时这出戏给观众展示了在这个家其他人物的特点,懦弱而没有存在感的父亲、对什么都抱怨都不满意的儿子以及那个冷眼旁观内心明镜似的女友。
    影片也通过一些暗喻的手法表现出了那种无所不在的控制,如剧院在排练剧目时,两个年轻演员在表演,他们的导师——号称该国当代最伟大的女演员,置身于两个弟子中间,身体力行地口述着引导着,看似是一种辅导,一种传帮带,一种无私的奉献,却隐约透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控制、一种不甘心撒手的心态以及一种流连于某种关系的沉湎。
    彻头彻尾的控制欲,会让后辈的一生都感到了无穷尽的痛苦,即便偶有情绪上的反弹,也是暂时的。不出意外地,科内莉亚以爱之名,造就了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具有童孩姿势的儿子。巴布在待人接物上,有着他母亲的影子,他对人对己两个标准,如,他要求女友做全身检查,自己却不用,车祸后,需要抽血化验时,他再三要求护士当着他的面拆开一次性医疗用品。他对母亲的控制也不是没有反感,例如他找了个比自己年纪大、门不当户不对的女友,这的确让母亲抓狂,对女友充满了敌意,但这段感情已逐渐显露出它致命伤,女友也即将成为前任。再如,巴布对母亲买来的药各种挑剔,对母亲态度恶劣等等。可这些反弹都是皮毛,巴布在内心深处还是个需要依赖强势母亲的长不大的孩子,而他超速驾驶的原因,更是充满了某二代的气息——前面有辆奔驰挡着他……
    影片在最后呈现的事故双方见面的戏份,简洁明了又具有足够的张力,仿佛言简意赅又寓意绵长,涵盖事物的多个层面。到村子时,儿子不肯下车,母亲和女友去见了受害儿童的家人,母亲在这家有着丧子之痛的人面前,一股脑儿地诉说着巴布是怎样的一个好孩子,并且对心在流泪的这家人说出“你们还有一个孩子”这样的话。从这段科内莉亚的叙述中,观众可以确定她的重点依旧只有自己和儿子。
    片尾,影片以一个长镜头给出了一点点若有似无的期冀——返回车中的母亲哭了,但显然不是为死去的儿童,儿子此时却要求母亲给车门“解锁”,他终于下了车,观众不知他和受害者的父亲说了些什么,只是从车镜中看到对方终于伸出手握了握他的手……儿子哭泣地坐回了车上,此时的科内莉亚却已不再哭,她发动了汽车,准备返回,她依旧是那个我行我素的、觉得事件会按照自己控制发展的那个人。
    看完全片,观众会为饰演母亲的吕明妮塔·杰尔吉乌的演技所叹服,不急不躁间,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不慌不忙时,却恰恰再现了母亲对失控局面的急迫和不安,而她那看上去游刃有余的做派,则不那么张扬却时刻彰显着这个强势女人的气场。
(杂志约稿)

 4 ) 站在孩子的位置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几个月前,李天一、夏俊峰等备受关注的案件接连宣判。不管网上反响如何激烈,所有人还是先放了一个长假,忙自己的事去了。似乎被安排好的结果也再次提醒我们,到底有多少人能看见真相,抑或者说,到底有多少人会真的关注真相,愿意去靠近真相。不得不说,即便拥有了网络,当民众拥有了更多的讯息渠道,实际上,非黑即白、压倒性的暴戾之气、缺乏怜悯跟同情的事实从未改变。 《孩童姿势》是一部奇特的片子,除了摘得今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它也会让人惊诧,类似故事隔三岔五甚至每天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 电影从一则社会新闻出发,却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出色的艺术电影,正视了罗马尼亚的社会现实。技法精湛,对白绵密,结尾充满震撼力。 故事很简单:富人家的儿子撞死了穷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母亲东奔西跑,试图替儿子洗脱罪名。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子不教父子过,偏偏这一家子是强势母亲弱势儿,儿子不买家人的账。 应该说,这样的题旨谈不上多深刻,看点也不多。然而,就跟《一次别离》的夫妻吵架,有些导演总能拍出大气量,《孩童姿势》亦是如此。与中国民众的思维相反,电影把重心落在富人家的母亲身上,但绝非为富二代洗刷清白。 如同性格上的强势,她的戏份也压倒了软弱的儿子,交际手腕、生活做派,样样在行。可能正因这样的家庭阴影,导致儿子无法真正成长,永远活在了温室当中,更无勇气去承担罪责。 电影尝试努力去讲解,一起车祸背后的两个家庭,同样的爱子心切,它们到底是有何不同。或许,这样的处境还谈不上某部电影的经典台词:禽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可是,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强势一方的处境,很显然,不发人肉追杀令已经是客气了。当悲剧已经酿成,道德家们难免要出来说三道四。更有拥护者高呼不值得同情,死有余辜。可是,面对一个悲剧,真有人去体味悲剧从何而来,以及如何消解业已存在的悲剧? 导演试图让观众站到孩子的位置——哪怕他已经五大三粗,在母亲看来,他依然会像孩子一样犯错。但很多时候,先一步犯错的,其实正是母亲。简单举一个例子:一个孩子犯错或者跟人打架,中国式教育、西方国家的教育乃至于罗马尼亚的教育,它们必然会有不同。哪怕是在中国,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或者鼓励他们“如何打回去”,更多时候,家长必然要出面解决。如同《孩童姿势》的母亲,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拥有何等的社会地位,在事实上他们都是失败的。 《孩童姿势》用摇晃的手持镜头直接介入了事件,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它近乎白描地展示了富人家如何施展手段,试图把事情一笔带过。显然,在强者看来,这不是一起悲剧,而是一次倒血霉。 直至结尾,双方家人见面,悲剧以平和的方式被展示,母亲的恸哭似乎在意料当中。我们很难相信,她是真的被穷人家的遭遇所打动,但是,出于善意,也许她是有所触动。再不然,没长进的儿子还下了车,这么微不足道的举动,他居然要熬完一部电影才能完成,足可见内心承压之不堪。 只是,等待他们的真正结局,无从得知。或者在导演看来,其实也不重要了。这样的事情,不只在罗马尼亚,哪天不在搬演。 富人跟穷人,好牌对坏牌。中产对中产,正牌对套牌。每个人有不同的位置,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只要事情不发生在他们的身上,我想,光有预判和设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不在那个孩子的位置。【名牌】

 5 ) 很容易让我联想到《阿飞正传》……

原来一个导演的口味不单会投射在他的电影作品中,还会不自觉地转移到对别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里去,“臭味相投”这个成语说的大抵如此。这部被王家卫推举为柏林影展最高荣誉金熊奖的罗马尼亚电影很容易就让我联想到《阿飞正传》,片中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不就是潘迪华和张国荣的翻版再现么?两部影片都在着力刻画母子之间的敌对关系,只不过《爱的占有欲》将全盘焦点放在母亲身上,而《阿飞》则关注“没脚的小鸟”。

我觉得女主角的表演简直是整部戏的灵魂所在,她更应该拿下最佳女演员奖。我这里完全没有质疑王家卫眼光的意思,只是觉得这种社会题材在中国大陆简直是家常便饭,似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报纸的某个角落里。如此欠缺新鲜感的故事远逊于在戛纳登顶的《四月三周又两天》。

手提摄影风格早已被玩烂了,这部几乎沦为通俗肥皂剧的影片有着一个超级老套而强大的核心:母爱。幸好地,导演用一种不算太刻意的手法展现,其细腻和感性处足以盖过那些随手拈来吸引眼球的社会话题:金钱、腐败、权势、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等等。

 6 ) 《孩童姿势》

一个强势的母亲不愿放弃一切可能控制性。仿佛也挺适合不少中国母亲。

她造就了一个缺乏责任极不成熟的儿子,在关系日益紧张并逐渐丧失对其影响力的时候,出现一件令她得以大展拳脚的事故,从警局到与准媳妇的沟通再到与受害家属的交流,最终获得了如她预期的效果。

不过在看似伟大母性光芒下我感受到的更多却是不可调和,社会阶层上的、母子之间的、生与死者的。

剧本、台词、人物、情绪都很到位,可能获得金熊正是因为整体的完成度。不过作为第二部登顶三大的罗马尼亚现实主义之作,并没有达到令人雀跃的水准。

 短评

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本就心生隔阂的母子之间、情侣之间,会如何应对?肇事者家庭与受害者家庭会如何接触?导演用大段大段角色之间的对话架构本片,平实而普通。肇事儿子最终的刑期多长亦不重要,出彩的是最后类似赎罪的登门拜访,其实,这本就是肇事者应尽的义务。

6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还行

又一部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而已,没什么特别的,套路化的东西,竟然就擒了只金熊,从头到尾晃动的手持摄影,好在几处的镜头调度很不错。片名隐喻母爱像子宫一样对孩子的保护,罗马尼亚社会的腐败和权力的滥用问题搬到我大天朝肯定也毫无违和感,又一个富二代的坑娘故事,因为爹都是摆设。★★★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母亲不能也不应该为儿子操一辈子的心,母爱过了头就是控制欲。其实手持和对话密集应该不能共存才对,不然晃难受了还得追着看字幕,累。结尾车内镜头赞。

13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太强势的妈,一般就是悲剧的根源,而且他们一般也意识不到。其他,都还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东西,剧本偏薄弱,也导致故事吸引力不足,刻画母亲太过用力,其他人也有点模糊。不过,还是值得看看的好片。

18分钟前
  • 阿巴厮
  • 推荐

摊上个这样的妈,这孩子半辈子都会是窝囊废

23分钟前
  • 茉琉
  • 还行

一个懦弱暴躁胆小怕事又逃避责任的废物居然有洁癖!结尾的痛哭和听不见的道歉其实是确定危险解除后的一种庆幸反应,可视为其卑劣本性的彰显。至于强势者溺爱的程度,科内莉亚和梦鸽或可遥相唱和,但处理善后的方式,却异为人兽。算是熟悉的罗国拍摄风格,干脆直接到猝然开场又戛然结束且拒说废话。

25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4.5 重要的不是天朝故事,而在于电影主题本身

27分钟前
  • Z
  • 力荐

在中国这是屁大的事儿啊!

29分钟前
  • 豆友3109142
  • 还行

不明获奖缘由。变焦毫无美感,手持晃来晃去。高潮点在片尾,thatsall

34分钟前
  • 还行

强势的母亲,你永远不懂

38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罗马尼亚的又一神作,讲述了一个身处社会上层的母亲,给自己儿子所犯车祸擦屁股的故事。影片传承了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一贯优良作风,场面调度有如神助。母亲对儿子的溺爱、以及儿子的反抗看似变态,却在手持摄影的风格下极具带入感。且影片中对社会腐坏的控诉,无一例外的都可以影射到天朝。

43分钟前
  • Ryeland
  • 力荐

100分钟的沉闷纪实 + 10分钟的心灵重锤。

4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金熊奖得主。当中国梦鸽被喷得体无完肤时,《孩童姿势》告诉人们其实东西方权贵阶层的母亲并无差异——不管孩子变成什么,对母亲来说永远是蜷缩在自己子宫里的孩童姿势。女主堪称最大的亮点,面对受害家庭的声泪俱下,为儿子脱罪的冷酷缜密,交替融合得让人不寒而栗。罗马尼亚新浪潮后继有力。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很值得的金熊影片。新浪潮的称呼是国际媒体给的,罗马尼亚一直有自己的镜头语言。译名方面,Child是指34岁的儿子,Pose是position的意思,而Child's Pose则是瑜伽的一种姿势。男主角Bogdan Dumitrache是2011年的洛迦诺最佳男演员。中国去年也有一位洛迦诺最佳女演员,但是该页无法显示。

55分钟前
  • 搵岑荷
  • 力荐

又是一桩成长悲剧,强势母亲弱势儿。看来看去,罗马尼亚浪潮就这调性了。镜头利索,但难度设计貌似没有蒙吉高

5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占有欲和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在儿子成年后还要控制其生活,让人不寒而栗。请放开那以爱为名的“铁手”。结尾大赞,飙泪啊。好喜欢这样的结尾,是有心理建设意义的。用力抓什么也抓不到,伸开手是全新的世界。

60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力荐

非常金熊相,但不够有力。神经质女主角表演很棒

1小时前
  • 猫猫
  • 还行

对母爱的定义,同时也是对罗马尼亚资产阶级自私的道德观念和腐败的社会制度的抨击,晃动的手持摄影贯穿始终让观众置身现场通过导演的视角审视人物的内心。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相当尖锐的视角,看起来是在拍一个努力拯救孩子(同时亦在积极修复母子裂痕)的母亲,但电影的腔调是嘲讽的。母亲对孩子的一切举动与其说是出于爱,倒不如说是沉溺在幻象中的自我感动与麻痹,而从片头的聚会可见这种自我麻痹在中产阶级中比比皆是。东欧人真爱谈阶级,结尾处两位母亲的对话极有意思。

1小时前
  • 凉水
  • 推荐

神配乐:特别是西单棒子动感乐和巴赫;其他的倒是没看出哪好来。

1小时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