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伯格

HD

主演:本·斯蒂勒,格蕾塔·葛韦格,瑞斯·伊凡斯,詹妮弗·杰森·李,朱诺·坦普尔,布丽·拉尔森,马克·杜普拉斯,克里斯·梅西纳,戴夫·弗兰科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格林伯格 剧照 NO.1格林伯格 剧照 NO.2格林伯格 剧照 NO.3格林伯格 剧照 NO.4格林伯格 剧照 NO.5格林伯格 剧照 NO.6格林伯格 剧照 NO.13格林伯格 剧照 NO.14格林伯格 剧照 NO.15格林伯格 剧照 NO.16格林伯格 剧照 NO.17格林伯格 剧照 NO.18格林伯格 剧照 NO.19格林伯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格林伯格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弗洛伦斯·马尔(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饰),一位低调的格林伯格家族私人女助理。罗杰·格林伯格(本·斯蒂勒 Ben Stiller饰),一位生活混乱又尖酸刻薄的格林伯格家族成员。本该四十而不惑的罗杰,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于是来到弟弟洛杉矶的居所度假放松。完全身处不同世界,性格也迥然各异的两人,就这样开始了一段看上去并不搭调的爱情生活。   由著名独立电影导演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的喜剧影片《格林伯格》,入围2010年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失踪母亲镜子她与谎言审判日清道夫红石钟声保密天使汉城奇缘大虎寄居大侠El correo决战猩球美女上错身第一季纸房子:从东京到柏林红鹰第一季隐隐惊马槽之决战女僵尸回魂夜粤语版韩玉娘网络陷阱:错误的爱天若有情 (国语版)光环:夜幕香港73轮到你了番外篇房门之内幸福照相馆冈仁波齐谢幕拉斯普廷:魔僧偷拐抢骗第二季公路美人致命平行豪情三剑客外太空的你秋蝉2022燕赤霞传之情迷兰若寺无名世界的终结暗黑家族新堂家的复仇我的学霸男友铁线蕨青兽拳战队激气连者特别DVDgyungyun!拳圣大运动会我亲爱的祖国武动乾坤绝命毒师 第三季 幕后纪实狂怒2003

 长篇影评

 1 ) 错位的人生自有逻辑

好莱坞商业电影就像没营养的人造鸡汤,喝两口感觉热血沸腾,连续灌,不仅会消化不良,还可能“气血两亏”。再看看那些独立电影,踏踏实实关注现实,不再为迎合而卖弄,拍出了真实感人,兼具思想性的细腻生活,就像为观众的灵魂在做按摩。

《格林伯格》就是一部美国独立电影,人物状态的叙述尤其细腻。虽然是一部喜剧电影,但身为喜剧演员的Ben Stiller一反常态,在其中并不承担喜剧角色,而是一个“掉档”的中年人,一个生活的“loser”,内敛下沉的表演很吸观众的心。

Roger Greenberg刚从精神疗养院出院,他弟弟Philip Greenberg邀请他从纽约来洛杉矶,趁他全家去越南度假之际,来给他家狗狗做个狗屋,同时负责帮助照看房子,Roger也可在此当放病假休息6个星期。

回溯Roger的过去,是个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型”。27岁刚毕业的时候他的乐队得到过出唱片的绝好机会,可是看了唱片公司给的标准合同条款,觉得不合自己的意,没谈也没商量他就拒绝了合约,让自己和乐队与飞黄腾达的机会擦肩而过。此后,他去了纽约,与人合伙当了个木匠,一个体力劳动者。

当他回到洛杉矶,对比自己的弟弟,住着带泳池的大房子,还将在越南开酒店,家庭事业都成功;曾经的好友也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上有老下有小,只有他还“自由人”一个,一个勇敢的暂时无业者。 在真正的年轻人面前又无法假装年轻。与20出头的年轻人在一起,他明显是“老”了,在那晚侄女办的派对上,明显没有他立足的空间,与毛头小子在一起,年龄差一句话现形。

导演对这种“错位感”的描述很形象,用纵向、横向的对比来突显Roger这个40岁的“年轻”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格格不入,年龄与心理的“错位”,这种对比具体、真实,没有任何夸张,观众不仅容易有代入感,而且能产生强烈共鸣。Roger的掉档似乎是他对当下的“时间”概念比同龄人要迟滞10几年,他的“掉档”充满逻辑,是有意识地自主退避。

他不喜欢“被控制”,不想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以自己的疏离对抗社会规则。这是有意识地不愿被世俗规定左右,也不想被别人的“成功”定义限制,他这13年里的“堕落”和“掉档”是自主的,所以心安理得。就像他自从去了纽约不开车,对社会公共生活🈶不满就写信投诉抱怨一样,他就是喜欢这样“费劲”又“笨拙”地生活。

他有颗敏感的心,对噪音,对动物的病痛,都会转门写信件去投诉期望改善。他也离群索居,远走纽约去做木匠;来Philip家见到邻居用泳池他也从不出去打招呼;甚至自己主动放弃开车,宁愿走路去超市买日常吃用也不开车。

但他心里不免也有遗憾,感叹青春已逝,遗憾时光不等人,人无法与时间对抗。 而大大咧咧,善解人意的Florence,对神经敏感的Roger很包容,从不给他施加压力,她或许能让他勇敢一点,对生活不再退避。

Rhys Ifans扮演的Ivan很出彩,戏份不多,台词也精简,存在感却很强。他就那样闲适自在地开着车,坐一旁,气场丝毫不输Roger,Roger的偏执易怒碰到Ivan就像子弹落到棉花上。两人性格完美互补,当初组队没能出唱片真是可了惜呢。

这部电影入围2010年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片子依然是Noah Baumbach式的,但Ben Stiller却是另一个Ben Stiller,一个活生生的“人”,那种错位感在他身上鲜活又生动。 美国近年来出了一批优秀的独立电影,普通的人物,现实的题材,细腻的情感,不再仰仗激烈、标新立异的情节制造冲突来博取观众注意,而是展现生活的真实性。 2006年夫妻档导演乔纳森·戴顿和维莱莉·法瑞斯执导的《阳光小美女》,它讲述了一家六口陪7岁的奥利弗去参加“阳光小美女”的选美比赛,一路上经历又丧又好笑的事。这部电影曾创下当年圣丹斯电影节有史以来的最高卖价。

Maya Forbes 2014年自编自导的《永远的北极熊》,讲述患有躁郁症的父亲在家照顾两个女儿,和迫于无奈担起养家责任的母亲的故事。浓浓的亲情和独特的父女相处模式绝对会让你感动涕零又忍俊不禁。

Alex Ross Perry 2018年的《黄金出口》,讲述布鲁克林区两个貌似幸福的家庭,因为一个澳洲女孩的出现让两个男主人对其产生微妙感情,从而使得两个家庭濒于破裂的故事。人物关系处理得非常轻盈灵巧,绝对会在你心里泛起涟漪。

美国的“独立电影”是指导演自筹资金,甚至自己负责编剧、导演,发挥创作者自身的才能,拍出更具自身思想性和个性视角的电影,它是相对于完全迎合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制片人制度”的商业电影而言。通俗点说它就像欧洲的“作者电影”。为了支持和培养新生的电影编剧、电影导演;支持和帮助新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参加美国国内影展和国际影展;保护美国电影文化的多样性,1981年在罗伯特•雷德福的倡导下成立非盈利性“圣丹斯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每年预算1000万美元,其中35%是研究所自己挣的,65%是捐赠收入。这促使了“独立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的产生。圣丹斯电影节是创造商业奇迹最多的独立电影节之一。 但这些美国的独立电影似乎还是没有走出对“故事情节”的依赖,人物性格还不够鲜明,时不时还会撒点鸡汤,比如《海边的曼彻斯特》,媒体对它聒噪热捧,但对比欧洲电影,这种故事其实也没那么好,就取决于对标的标准是哪个地区/国家。总之美国的独立电影还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

 2 ) 你走不进我封闭的世界

    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要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民谣

    7.5分。
  
    某些题材似乎很小众,甚至难以理解。比如《女魔头》及《断背山》两部影片,虽然在奥斯卡斩获多项大奖,在国人眼中却不算佳作,因为同性恋问题在国内难以引发共鸣。对于一种社会现象,大众没有接受前,是很难共鸣的;同样好比先生在电视节目中所讲的收藏问题:每一类收藏的趋势都是轮回的,当一类收藏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的时候,不证明这类藏品不好。《格林伯格》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我想在于:在大众眼中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年近不惑的老男人的混乱生活,和需要爱情的女人之间的混乱爱情。
    但是我想,混乱生活中的不惑男人,在芳龄妙女面前,怎么会一次次拒绝呢?怎么解释他说“怕伤害她”呢?又怎么解释片中对他年轻时乐队事件的大幅描写呢?如果是一个描述正常人的片子,这些很难说的通。
  
    开篇,罗格来到他弟弟家,帮助照看房子。因为他是亲戚,受到信任(可是后来给他弟弟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更因为他无所事事。当所有熟人问他工作所在,他只能回答“试着休息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 别人在夸赞他的“勇敢”的同时,他看到了更多的隔膜,在他邀请十年前的女友被拒绝的时候,这个隔膜被最大化了。我们终于明白这片子要讲述的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老男人。
    等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想想罗格的成就——曾经可以签约的乐队成员、如今非常专业的木匠,这可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至少说明罗格很厉害,而且至今,他仍旧深深的吸引着花季少女们。
    那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他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数数他的罪过吧:因为固执己见使得乐队没有得到签约而解散,让其中一个兄弟——哦,还有自己——人生低落;莫名离开女友一去不回、杳无音讯;专业木匠却放弃赚钱;一次次的伤害我们温柔、性感、可爱、可怜的女主人公弗洛伦斯。
    可是,罗格却:自以为世界很糟,一切都值得投诉,因为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公正合理”的;自以为很“经典”,却与生活完全脱节:自以为很厉害,也确实如此,却一无是处;自以为人品上佳,却被朋友们背地里说的“体无完肤”;自以为行为正常,却一次次伤害弗洛伦斯。

    罗格一次次涂抹唇膏,一次次用标准格式写投诉信(甚至手写签名),一次次误解他人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强迫症,也不知道这中常见的精神疾患是来源于年少时的自我挫败。
    年少时的他愤世嫉俗,天赋过人、努力过人却“避免”成功。于是不愿签约导致了乐队解散,离开女友因为害怕结婚,放弃做木匠因为害怕”远离自我“;伤害弗洛伦斯因为害怕他们相爱、害怕会伤害她。
    他的强迫症让他做事情“必须”有条理,这样他的生活看上去才是有条不紊的,并且在某些方面是正常的,甚至是过人的。他已经完全与世隔绝了,弗洛伦斯却用无私的爱感动了他。在片尾,我们看到他终于直面人生了。

    最初,为什么他害怕“成功”呢?因为害怕时光流逝。
    我们如何确认我们计划中事即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如果不是,当前的努力不是浪费时间吗?如果成功了,只能说明人生的方向错了。如果没有成功,至少还可以选择,不是吗?而你,你的梦又是什么呢?你确定你正在向它迈进吗?我还不确定,我还在一直思考,我还没开始行动呢。

    该死,生活真是一团糟。

Fadeoc Khaos
Nov.1st,2011


后记:
1 强迫症——焦虑症的一种。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感到不安、恐慌或担心,而进行某种重复行为,舒缓压迫感。患者自知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强迫症是现时世上最常见精神问题中的第四位,其病发率跟哮喘或糖尿病同样普遍。(来源wikipedia)
2 功亏一篑者——自我挫败行为的一种。这些人怀抱理想,但他们避免“完全”达成目标。他们害怕完成人生的某个阶段、扮演某些角色,或承担某些责任。他们逃避,想要“不成功”,来减缓内心恐惧或压力。(来源《这辈子只能这样吗》,肯尼斯·克莉丝汀)

 3 ) 人物写生类电影样本 那是怎样的格林伯格

格林伯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敏感,挑剔,难以控制情绪,却又胆小,中年危机境遇的牢骚满腹,空想,不甘,偶然会有冲动去像年轻人一样冒险,却又懦弱的自怨自艾、最终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希望自己自由,却给自己内心设置很多规矩,期待别人,却又拒绝别人,给世界很多所谓“应该的样子”,却又处处无奈于现实……像不像一面镜子,巴纳姆效应。hurt people hurt peole,这句挺经典的,其实那不是精神病,而是一个害怕受伤而不断伤害别人以保护自己的回避型可怜人。

影片注重细节,很细腻,从只言片语中自然表达出信息,注重反应和人与人之间最为自然的对话,而在一切平常的日常写生中表达出一种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情感和人格写照。没想到本斯蒂勒除了简陋的喜剧,还能表演出这么有层次的人物。也许是整部电影都是为了人物写生,所以情节上有些随意,毕竟一个人正常的生活中很难有特别的起落设置,无非就是为自己改变一些人生的选择罢了,影响不了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可值得特别渲染的情绪,这部作为下午茶时光的人物心理分析小品是不错的。

 4 ) 吹毛与求疵的小岛生活

        萨摩亚这个很容易被人误认为萨摩耶的毛茸茸的太平洋岛国在去年年底做出了艰难抉择:即放弃东部日期变更线进入西部,和西太平洋人民一道,拥抱澳洲的明媚阳光。
    跟澳大利亚同一时区的好处无非是能够多分食一个工作日的狗粮。当然工作日本身还是五个,并没有增多,以前是跟跟美洲一块混的。当地也许慎重考量后,得出结论:跟澳大利亚这边混,吃的能稍微多一些。
      
    片里主角名字叫格林伯格,我却下意识的跟格林尼治时间联系起来。生活本身的态度和方法决定了生活的品质,生活不是一条可以商讨的日期变更线,况且这条线本身并无价值。格林伯格同志活的比较累,给自个圈定时区后,想着从这个时区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所在时区没给他带来过惊喜。不经意跨越时区时,他却看到了生活中异样的色彩,但他张望一下,却又退了回去,可见此同志还是比较本分的。
    越本分的人往往吹毛求疵的也越甚。片中他的朋友让服务生给他送来生日惊喜时,他的反应却显得惊恐,因为这个事件远超出了他预期判断,即没人陪我过生,我反倒自在;但是你找一堆服务生来唱生日歌,是对我的戏谑。

    人在什么时候比较吹毛求疵,情绪比较受日期变更线的左右呢。
    方舟子和韩寒最近杠上了。我没看过韩的任何小说,方的《新语丝》倒曾经关注过。这两人现在的主业一个是玩车顺道被一些人拥戴成什么旗手,一个是科普工作者顺道打假。生活没什么交集的两人发生了冲突,就说明两人开始相互过敏了。
    媒体上这些年二人的各自的过敏史似乎不觉与耳。韩寒似乎除了在所谓作家圈里跟某几位有过强烈排斥,针对某位的跨圈排斥的强烈反映似乎少有。相比之下,方舟子则体格比较较弱,跟若干圈层的人起了腻,甚至有过鼻青脸肿的强烈排斥反映。
    当然在当下时代身心能不能扛下去,看看过不过敏,体质是一回事,有没有疫苗可供抵御侵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韩寒和方舟子谁在吹毛,谁在求疵我倒真的不觉得是个问题,只是希望经过这一番争论后,能产生个合理菌落数值下的正常环境。
    
    在萨摩亚,对非贸易行业的老百姓来说,小岛居民做礼拜的周期或者夫妇产生下一代岛民现在该如何来算日子的,才是变更时区后的最大考量。
           

 5 ) 爱情没有了保鲜期

      人年轻时的优点会很明显吧,这个男生怎么样,喜欢帅的还是有内涵的,女孩很温柔,不只是脸蛋漂亮,人也聪明...少做点错事,在彼此心里留下点好印象。但过些年要负起些担子再看呢?总有一些电视剧里干净的白领和成功人士令人向往,不过,这些人都大多不好伺候。
    到三十没奔头那时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年轻时的优点都褪色了,外面都是自顾自家,事业、家庭、爱情、娱乐,哪样也会叫人没法轻松。会像罗杰这样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抱怨吧。青春的志向没往物质富裕方面靠,怎么看也都是这么个下场,都怪年轻时什么都想的开,现在你想不开才叫正常。如果永远孤独着一辈子,也就不要再想着再怎样活得自我,把剩下的生命时光打发完也就算了。
    很想看导演安排这么一个看不出有什么优点的男人和一个还有几年青春正在对放荡生活产生排斥和反思心理的女孩怎样擦出火花:可看到的都是些日常的家务活动。一个女孩帮一家富人干完家务,偶尔去聚会找找刺激;男人来到新城市已经在家呆到不会娱乐了。两人相遇,很简单就可以上床,给看片的人不能带来一点荷尔蒙反应。然后互相个说个的,只是把彼此的话都听了进去。我不记得罗杰哪句话心动到罗伦斯了,只知道两人应该喜欢上电影里也就喜欢上了。
    到了那个年龄,爱情应该不是吸引而是需要了吧?两个孤独的人相遇,因为彼此孤独彼此应该需要。人孤独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应该。一个人形单影只,想保持独立,灵魂注定贫乏,遇到一个和自己一样想坚持的人,注定会去爱..

 6 ) 他得频率是AM

罗杰格林伯格其实是个挺有趣的人,但是异于普通的有趣通常不被普通人发现并视只为可爱。
哪有人给刚堕完胎的女人送汉堡包的。
但是他也会感激,也会道歉(虽然他自以为那是道歉),也会说喜欢也会想念,甚至还记得去医院接她。
这些小物似乎让他慢慢脸色红润,又回复过来。
说真的,人一封闭自己就容易做傻事,容易伤害身边的人。
但我相信,慢慢都会好的。
没有激情的两个人,就跟我们一样。
不过,慢慢都会好的把。

 短评

原声很好听。

6分钟前
  • 严杰夫
  • 还行

Ben Stiller就是个别扭攻。不搞笑的时候傲娇程度直线上升。(恩,就快赶上我了…… = = )烦躁时千万不能看的电影之一。

10分钟前
  • Minami
  • 还行

对于角色设置很普遍,我看不出这部探讨爱情和中年危机的电影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太普通了。格林伯格这样的怪人角色和题材重复,让很多人对鲍姆巴赫的这一套路已经审美疲劳了。也许导演想表现的东西更多,可惜我们从影片里没看出来,希望以后发行DVD的时候可以听导演自己好好讲讲。★★★☆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總是嫌鮑姆巴赫太乾巴巴了,或許他還是當一個writer比較可愛。我很稀罕那封用答錄機寫的信啊。

17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Life is wasted on people.

22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力荐

kinda like Ben Stiller for a long time, and kinda like those funny guys try to act seriously like Jim Carrey in the first place...

24分钟前
  • teenytiny Adel
  • 力荐

用压抑来掩饰内心不安和暴躁什么的够了好吗?四十岁还没有搞清自己人生的男人已经没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了,而且说真的那妹子能够忍受你真是让我太意外了。

26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还行

影片中的主人公罗杰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严以待人,宽于律己。所以导致他对生活处处抱怨,而从不想自己给别人带来过什么伤害。算一种性格缺失吧,反正就是挺自私的。(想起来我的一位朋友,跟影片中的主人公神似度98%以上)这电影让人觉得就是在照镜子,一些细节,不正是生活中的我们么!?

28分钟前
  • 欺霜傲雪
  • 还行

一本正经不再搞笑的本•斯蒂勒让人惊喜,虽然片中许多细节精巧有趣,但总的来说个人不是很喜欢Noah Baumbach这次的故事...

31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还行

把它列为喜剧的人笑点该是有多低啊。看着这心理有疾性格有病的中年男子唠唠叨叨的神经质生活,会有点感触有点思索,但怎么也笑不出来吧?!

34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一个"标准豆瓣青年",10年后可能就变成greenberg......

38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小肚子大的姑娘真可怜 只能跟神经病卢瑟早泄大叔练 练完人家也不高兴

40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电影很闷。中年危机,一事无成,性格怪癖,OST和台词都不错。最后的电话录音表白和OK,It‘s you 把我击中了。

42分钟前
  • ArenA
  • 还行

快进看完的、 不知怎么最近很浮躁 不代表这部电影很boring、it's just my problem 很耐人品味的一部电影、有机会会再看看的

46分钟前
  • 咖喱咖喱饭❤
  • 还行

Working hard at doing nothing,IMDB有人把它归类为可以救命的电影

51分钟前
  • kulilin
  • 推荐

喜剧明星渐渐都回归正剧了,本·斯蒂勒这次出演一个有点精神障碍的失败者角色,还可以。女主角蕾塔·葛韦格也还不错,挺自然的。

55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表演真诚,情结炙烈,但结构松散,格局封闭,对话过于自恋,缺乏情感高潮。

60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You like me so much more than you think you do.

1小时前
  • miss z
  • 还行

本·斯蒂勒给我的感觉一直是憨憨的那种小人物,今次仍是如此。只不过刻意不搞笑,希求更深刻的表演,却不是那么给力。

1小时前
  • lcsun
  • 还行

又是这种治愈系的故事,受伤的人也伤害其他人,同样是个事事一团糟的主人公。与家人与朋友,与爱人也是一塌糊涂。甚至不如《婚礼上的玛戈》有趣,我能看到本·斯蒂勒的努力,不过这次,实在太平凡了,导演视乎要将这个主题延续一辈子,这实在是太无趣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