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

HD国语

主演:李治廷,黄龄,吴昕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北回归线 剧照 NO.1北回归线 剧照 NO.2北回归线 剧照 NO.3北回归线 剧照 NO.4北回归线 剧照 NO.5北回归线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北回归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李明(李治廷饰),觅觅(吴昕饰)等4名都市青年组成的一个外表光鲜靓丽,实则专门设感情局的骗子团伙利用各种高智商骗术进行诈骗,屡屡成功。正在四人得意之时,没想到黄雀在后,新的一次骗局不仅没有成功,反将觅觅陷入一场倒计时爆炸中,李明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救出觅觅,必须找到一种名为“喙凤”的蝴蝶。而找到喙凤蝶的关键在于一个叫阿隆(黄龄饰)的云南原生态的女汉子,此人掌握着关于蝴蝶的秘密。该团伙只得再次用李明做诱饵,追到阿隆的故乡云南红河州,故伎重演,骗爱骗婚。爆炸日期临近,异族婚宴筹备在即,蝴蝶传说扑朔迷离,到底是精明帅哥行骗成功,还是阿西族女汉子娶到压寨丈夫。吻到未来畸形怪婴十手舞爱上费加罗冰雪大作战最后的女孩应召女郎2012就要相爱文素臣誓不罢休超级名模2魔音盒左宗棠枪上膛爱情公寓第三季玛洛谋杀俱乐部新年前夜我的失忆男友冥王星行动天使在美国五月花开原钻萨乐美谢幕2016镖行天下之风云际会恶魔的光火许你万丈光芒希望之旅2017喜马拉雅1999平淡无奇的孩子预告犯2015异梦停止呼吸霞客滇游记真相访谈第二季正是青春璀璨时烈火男儿之荣誉

 长篇影评

 1 ) 《北回归线》总结

第一集

墨西哥-古巴-巴哈马

墨西哥:

下加利福尼亚:美国人旅行的后花园,而且当地的奢侈海景旅游业还在蓬勃发展,然后镜头给到当地的普通工人居民居住的贫民窟,讲诉他们的艰苦生活

墨西哥大陆的西部海滨城市:毒枭盘踞的城市,墨西哥警察强力围剿的地方,魔幻的是当地居民竟然信奉一个罗宾汉出身的人物,可见居民的贫困程度以及他们对于贫富的不满,从而毒枭为何由如此的根基,让我想起了美剧《毒枭》

墨西哥中部地区:贫困落后,10分之八九的家庭父母已经去美国打工

墨西哥城:自由摔跤居然是墨西哥人热衷观看的表演

古巴:当时美国制裁还没解禁,基本粮食还是靠配给,片中对古巴因为粮食危机而发展的花园有机菜场而大加赞赏,我表示不认同,虽然环保健康可持续,但是效率和产出值得怀疑。

巴哈马:美国人旅游胜地,许多海地非法滞留民工,片中有句印象深刻:经济好的时候,这些非法民工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一旦经济衰退,政府就可以直接遣返。 还介绍了一个亚洲入侵生物狮子鱼对当地生态的破坏。

第二集

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

西撒哈拉:西部沿海地区已被摩洛哥占领,并且摩洛哥在沙漠地区埋藏了大量地雷防范毛里塔尼亚的入侵。西撒哈拉本地人民要么已经去邻国避难,要么留着,如果敢搞反抗运动就会收到摩洛哥警察的逮捕和虐待。

毛里塔尼亚:以肥为美,沿海城市稳定,铁矿石资源丰富。在西部沙漠,还有一股几万人的下撒哈拉解放军队驻扎。

阿尔及利亚:受到宗教极端势力的威胁,现在仍不时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阿尔及利亚不允许白天航班,以防军事机密泄露。(怎么防卫星拍摄?) 有很多其他非洲国家过来的,为了从阿尔及利亚偷渡去欧洲的偷渡者。

利比亚:拍摄于卡扎菲倒台前,进入国内拍摄,有专人监视陪同。当时居然在建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从利比亚的东南角,调地下水到利比亚发达沿海城市。对此项目非常怀疑,资源毕竟有限,某处输出地下水,必定用了本应该流向他处的水。各种环境问题极有可能接踵而来。

第三集

埃及-沙特-阿联酋-阿曼

埃及:阿斯旺大坝以及由它拦截尼罗河水形成的人工湖-纳赛尔湖,真的非常壮观。大坝在发电,灌溉,防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因为大坝造湖而被迁移的金字塔也非常壮观。离开尼罗河,再往东南,原本的游牧民族因为气候原因,无法放牧,只能定居找点散工来进行生活。再往东,来到红海海滩,海滩有十分美丽的珊瑚礁。埃及全程也是有当地专人监视陪同,当时应该还是穆巴拉克主政。

沙特:这是一个需要有国内公民作为担保才能获得签证的国家。第一站,红海边上的贸易城市吉达,又有进入麦加必须穿过的拱门,贸易外加宗教因素,这里汇聚世界各地的人,常驻人口多达300万。因为宗教因素,许多娱乐设施,诸如影院,音乐会之类不得修建。同时,又在青年男女关系上又严格规定,因此政府投入巨资建设赛车跑道等设施以供他们娱乐。每到固定时间,街上店铺的男主人会拉上布幕,去清真寺祈祷,而许多清真寺不接收女性,她们只能在其他地方完成。利雅得是沙特首都,更加显得保守,每天只能做的事就是祈祷和购物。购物商场的店铺倒是可以卖各种短袖,背心和内衣。

 2 ) 除了悲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一直想要找旅行世界的纪录片,但又不想只沉湎于表面的风景。某天在B站翻来翻去,偶然发现了Simon Reeve,看了一集就停不下来了。一开始是被Simon的颜吸引,可是后来,越发觉得他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以前我从未听过,或是亲眼目睹的,但却是真实发生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事情。我看到了人们生活在毒枭与政府战火之中,被一堵蜿蜒并且布满地雷的土墙逼迫得骨肉分离,工业污染和无节制的开发让人们的家园分崩离析......

最最打动我的是孟加拉国的孩子们:一闭上眼,他们黝黑的瘦小的身子就在我脑海中。才四五岁,就光着脚在垃圾堆里踩来踩去,翻找有利用价值的塑料、铝制品和可以果腹的残羹剩饭/十岁左右,就被迫在简陋的玻璃作坊里工作,尽管熔炉旁烟熏火燎,却不敢抱怨,只为勉强糊口/在镜头前,他们是迷茫无措的,令人心疼得让大人将他们揽入怀中,温顺得像小鹿一样,可是,更令人悲伤的是,我知道,镜头移开以后,他们的生活仍将继续。

每次在屏幕中看到他们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是,都觉得怜惜。他们的眼睛充满天真与好奇,但也看得出无奈的生活留下的印记。

还有一处印象深刻,是在沙特,当地女人并不认为穿黑长袍是一种束缚,反认为穿高跟鞋对女人才是束缚。Simon无言以对。跨文化交流就是如此,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观念感受强加于对方,而应当放下预先判断,放下prejudice。

又联想到《枪炮、病菌和钢铁》,人们总认为世界的现状是因为人种的生理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可Jared Diamond却说,谁说能够在陌生环境中迅速在脑中勾勒出一张地图不是智慧呢?谁说会熟练操控电子设备就一定优越呢?

昨晚失眠,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这部片,但它确实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很多。可悲。不是我们发现不了问题,而是发现之后自我麻痹、置之不理;抑或是无能为力、杯水车薪。

 3 ) 《北回归线》笔记

BBC《北回归线》

第一集:

墨西哥,毒品问题,采矿问题,全社会的堕落,碰瓷敲诈。

巴哈马:海地偷渡者的极度贫困生活。

第二集:北非

西撒哈拉:海边,风筝冲浪运动,教练小哥还挺帅。领土问题,1975年,摩洛哥人占领了西撒哈拉,宣称占有权,实则因为西撒哈拉的渔业带来极大的收益。西撒哈拉想要独立,有冲突。摩洛哥人严密监控并虐待西撒哈拉想要独立的社会活动家。

毛里塔尼亚:从西撒哈拉去毛里塔尼亚有三公里无人区,被摩洛哥人布置了很多地雷。毛里塔尼亚对女性的审美是以胖为美。有个女人在镜头前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通我胖是因为我吃得好我胖我美我自豪的霸气言论,其霸气程度直逼前阵子看到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某大姐跟老外英文砍价逼问老外买不买的风采。这里西蒙这二货又问导游那你喜欢胖的还是瘦的女性,然后那导游就极其详细地讲了他的偏好以及原因,主要是因为触摸上的手感问题,把西蒙给逗得不行。这段是第二集中最轻松最好笑的部分了吧。这个国家有逼迫年轻女孩暴食变胖然后嫁个好人家的文化传统。。。导游好像是摩洛哥的,估计是所有导游中话最多最活泼的,跟西蒙各种玩笑,讲点小黄段子,吃光带的沙丁鱼罐头然后说空罐子是礼物送给你,西蒙在这种混不吝的气息前好受。

他们去利比亚的途中在野外露营,吃点烤肉,吃点导游还是带路小哥手捏的面包。所谓手捏面包,就是把面粉揉好后扔进火堆里,烤完后拍拍上面的灰撕着吃。这活儿真不是容易的。

西撒阵线:撒哈拉威独立共和国。沙漠中的上校出生于西撒哈拉的阿尤恩,但是现在被摩洛哥占领,很多西撒哈拉人迁移至此,更多人亲人之间被这种占领隔断不得相见。

搭乘阿尔及利亚的国内航班(晚上3点)去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古城塔曼拉塞特。骆驼市场。很多从撒哈拉沙漠以南来的非洲非法移民,试图从这里去往欧洲。

阿尔及利亚的贾奈特镇:阿拉伯世界的天堂。

利比亚:卡扎菲铁腕统治。

利比亚的库芙拉:大运河工程,20世纪70年代开建,卡扎菲自诩世界第八大奇迹。每天输送10加仑水到利比亚的沿海城市。但是这工程也可能造成沙漠中湖泊的干涸。

第三集:

埃及南部的阿布辛贝:当地的水库大坝相当于我朝的三峡工程吧,努比亚人被迫移民到沙漠中,曾经的家园都在水下,不允许讨论,言论管控。

第四集:印度

小卡奇盐沼。濒临灭绝的野驴。

贫富差距。宗教冲突。化工厂污染遗留。毛主义引起的内战,战乱下的村庄的极度贫困。加尔各答:汽车和路况。鱼市:导游家的午餐。湿地:工业废水和工业垃圾。

第五集:孟加拉国。

气候变化导致河流侵蚀土地,人们失去家园。气候难民。

首都达卡。童工。触目惊心的生存现状。

经印度到缅甸。缅甸军政府专制统治下的钦州。

第六集:老挝。

被天朝拒。绕道老挝。天朝在老挝建的旅游度假村。

琅勃拉邦:他们的食物:蛆,松鼠。。。

老挝越南交界处:越战中被轰炸最多的地区,美国投下的炸药平均到每人,连老人孩子都算上每人三吨炸药。

台湾:北回归线小学。

夏威夷:我们这个星球面对的问题:物种灭绝、环境污染。

 4 ) 左右无事,不如来ba一ba IPTV上BBC的纪录片《北回归线》


最后,说一下一贯的观点,英国人的Socialism的倾向着实可疑,这部片子就是最好的证明。BBC还是很有雄心Ambition的媒体,真心希望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如日不落帝国的子民一样行走于世界各地。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虽然bbc也制作过诸如《美丽中国》http://t.cn/h1d0A这样的片子,但是尽限于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而像这种风土人情的片子呢?拒绝入境。埃及有新闻部陪同,沙特也有文化部陪同,但是种花国...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越南的那一节就更有趣了,两国边贸每年现在有300亿刀。口岸开放以后,差不多有100个种花国人过来,有多少越南人过去呢?1个,买什么?面包,只多少钱,3镑而已。而整个越南就是小种花国,到处都是资本主义。高尔夫球场,14000刀的会费。人民奔向幸福的步伐无法阻挡啊。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8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老挝的那个开赌场的年轻种花国sg,29岁,更有趣了,要投资多少钱呢?1个亿,有4个电话,其中一个电话是商量顶的直升飞机的抵达事宜。老挝政府给他多少地了呢?100平方公里。这哥们多少岁?才29岁而已,英语纯熟,干练,气度非凡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1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第四集的印度,最后的西孟加拉邦,提到了一处和政府军对抗的反对派,虽然字幕翻译成反对派,但是可以清楚的听到“maolism”,主持人西蒙问地陪的导游,这是叛乱还是还是内战,地陪回答应该是内战。毛主义分子啊,节目中说印度总理称其为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1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接着ba《北回归线》,第一季里面反复提到美利坚这个繁荣强大的北方邻国给予比如墨西哥,古巴,巴拿马等等的强烈影响。最后一集,虽然摄制组没有进入种花国,这个原本是占据最长北回归线的国度,拒绝了摄制组,但是同样,对于老挝,越南,甚至印度,台湾,其影响无处不在并且日渐强烈。
 
搞错了,三大神是湿婆,梵天,和毗湿奴,没有因陀罗。不过印象中毗湿奴是因陀罗的最小的弟弟呢。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2 来自新浪微博
 



当他们回到出发地相见时,湿婆出现在他们面前;此刻他们才发现这根柱子原来是湿婆的“林伽”。于是两位大神把湿婆奉为最伟大最值得崇敬的神。因此,印度教的湿婆派信徒把湿婆奉为宇宙最高的神,而毗湿奴与梵天两位大神都在他之下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1 来自新浪微博
 



于是毗湿奴变成一头巨大的野猪,顺着柱子向下探寻了一千年;梵天变成一只迅飞的天鹅,顺着柱子向上亦寻了一千年。但他们都没有到达柱子的尽头,于是疲惫不堪地回到原地。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0 来自新浪微博
 



有一天毗湿奴与梵天起了争论,看谁更值得被崇敬。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一根火柱,熊熊火焰好似要烧毁宇宙。两位大神见状大惊失色,都决定应当去寻找火柱的来源。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0 来自新浪微博
 



一直以为古印度神话是最好玩的,比古希腊神话有趣多了。三大神和梵天的故事都很有趣。湿婆:http://t.cn/SwfEcX, 毗湿奴 http://t.cn/SwfEc9,因陀罗http://t.cn/SwfEcn 梵天http://t.cn/SwfEcd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1:55 来自新浪微博
 



在乌贾因的湿婆神庙http://t.cn/Swfl5w里供奉的什么呢?节目组含混其次,只看到一块石头。其实湿婆的吉祥物就是男根。恩,@Mars_LostTemple可以考虑找块石头。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1月10日11:48 来自新浪微博
 



接着BBC《北回归线》,第四集,印度。在印度教的圣地乌贾因,湿婆神庙里面的演奏的音乐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前一段时间听到的来自尼泊尔的密宗:忿怒八供法乐 http://t.cn/asoqNO原来佛教的金刚怒目,降妖伏魔的源流在湿婆大神。难怪,湿婆本就是毁灭之神,与天帝因陀罗,守护之神毗湿奴并称三大神
 •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1:45 来自虾米音乐
 



沙特阿拉伯,这个由于黑金而富的流油的国家,同样是言论受管制的地方,更要命的是男人除了自己夫人和亲属以外的女人,违法。而且没有电影,没有娱乐,有钱有没地方找乐子,难怪极端宗教教义有众多的群众基础了。除了这个,当地年轻人的消遣是神马?和中国的富二代一样——改装,飙车.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9日23:09 来自新浪微博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赫赫有名,作为人类宏伟工程的奇迹。不知道同时还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纳瑟湖,同样也有库区移民,努比亚人,正如我曾经发现的,现在叫苏丹人。但是在埃及,这个在圣经和罗马史籍中出现的民族是不折不扣的劣势民族,而当时的埃及(2009?)由于...居然不容许摄制组去拜访他们。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9日23:05 来自新浪微博
 



左右无事,不如来ba一ba IPTV上BBC的纪录片《北回归线》http://t.cn/GPrTA,第一集的最后提到了入侵巴勒比海的物种,狮鱼,一种非常美丽但是有毒的观赏鱼类,据称是水族馆在逃犯。好玩的是手上的新发现第11期的物种入侵专题,也提到了这种鱼,不过这里是更炫丽的名字:翱翔蓑鲉http://t.cn/hdR0Y5



 

 5 ) 瞎说八道之月亮背面的故事

本来以为是蓝天白云有点动物的美轮美奂的旅行,然而纪录片大部分是关于贫穷、战乱、濒危的动物、污染、气候变化,看完之后心情有点沉重。纪录片各种挑战敏感词,在中东各个国家都被跟着,理解为何中国禁止摄制组入境拍摄,我天朝有点保守。
在制度、污染等方面,旁边用词不够中立,还是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感,不由的想起柴静关于碳排放的采访丁院士的视频。后发展的国家是否拥有同样的公平,可如果是同样的公平,那地球是否还能承载这么作的地球人。比如关于碳排放的规则大多时候都是由掌握话语权的发达国家来制定,这样的规则是否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公平。老挝那一段,记者问的是中国人占领了老挝,而中国商人说的是去老挝投资,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词语给人的观感差别很大。想起来15年去老挝的大巴上碰到很多去老挝种西瓜种香蕉的中国人,远赴他乡只为一份生计。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可是森林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导致了很多动物的灭绝,令人心痛。纪录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另外一个点是埃及版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沙漠中缺水的埃及来说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工程,但是这导致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被淹掉,而政府没有给予适当的补偿,月亮背面的故事。
PS:主持人小哥帅帅的萌萌的

 6 ) 飞鸟的歌

地理学上,南北回归线以内被归为热带。也就是说,向南跨越北回归线之后,你可能会吃更多的冰淇淋。

热带有什么特点呢?除了天气炎热,大概有茂盛的阔叶植被,五颜六色的鱼群和珊瑚,雨林和热带岛屿,还有因炎热空气而衍生的热情歌舞文化。

像鸟一样,沿着北回归线到处看看。且说第一集,西蒙到了墨西哥、古巴等地。作为第三世界的国家,它们似乎都有些共同的特征,比如旅游业,比如土地开发。而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开放的程度又不一样。

在我看来,墨西哥是混沌的土地,氛围如荒漠的沙尘。而古巴作为一个岛国,四面飘荡潮湿的海风,仍然保持了很大程度的孤立。

墨西哥有混沌的秩序,一种对立像是干燥、灼热的天气。常常有人在街头祈祷,保佑“寻常”的出行和交易。

而古巴人由于物资贫瘠,选择在乡村、城市各个角落种植有机蔬菜,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古巴人的乐观和活在当下的态度,让整片陆地都显得平和。人们载歌载舞,让人想到一首诗的几句:

“ 宫殿,游艇,静悄悄的白色建筑,/ 凉爽的房间里,大理石桌上有冷饮。/ 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

 短评

地图上看不到的地理风情,西蒙·里夫最擅长的尖锐视角,北回归线国家的现实问题一一呈现,墨西哥的毒贩和黑帮是生活的一部分,出租车司机和腐败的警察无处不在(这种不期而遇的镜头实在是精彩),古巴的菜园子和配给商店,绕道西撒哈拉的长城,毛里塔尼亚的游牧民(戈壁夜间住宿也很精彩),阿尔及利亚的集中营,凌晨的飞机前往利比亚,埃及的纳赛尔湖和贝都因游牧民,石头烤羊肉好评,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从古至今繁华,失业的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和来自孟加拉等地的廉价劳工,阿曼保留古老的传统不被现代化,印度的族群冲突,当年毒气泄漏的工厂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印度中部的毛主义运动(这部分从没读到过的知识精彩),孟加拉国流落街头的儿童劳工,回收玻璃再造养家,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缅甸边境钦邦的武装……还有一个重要的不能入境的北回归线国家。

4分钟前
  • 两次晕倒在厕所
  • 力荐

光脚走在玻璃渣上的小女孩真的太令人心痛了。主持人啥都不会,语言天赋和运动细胞也为零…

7分钟前
  • 子虚乌有亡是
  • 还行

记者型主持人所做的节目到底不一样,风景不再重要,探索的是这个地区的各种问题,涵盖极广,环境、战争、贫穷、人权、种族矛盾等等,对敏感问题的尖锐提问,或许是其被天朝禁止入境的原因吧,一次不完整的旅行,如果不是绕过,那些被关在笼子用来抽胆汁的黑熊该在哪里拍摄,大家都知道。

12分钟前
  • archer
  • 力荐

有几次触目惊心

17分钟前
  • 徐一白
  • 力荐

Reeve好有Charisma,墨西哥的drug god shrine和西撒哈拉那长长的被摩洛哥建起的占领城墙等等大开眼界 滚去看南回归线!

20分钟前
  • siju
  • 力荐

学英国腔的好东西,内容也很棒,强烈推荐

21分钟前
  • bob
  • 力荐

Simon二货的巅峰之作,首尾两集笑得我拍桌子。。。以后每当feel blue的时候就打开摔跤和高尔夫球两集看一会儿,就不会blue了,哈哈哈哈哈哈!!!

22分钟前
  • 红糖豆包
  • 力荐

不是旅游光片,是有态度的纪录片。

27分钟前
  • NOP 00
  • 力荐

PRC不让进

30分钟前
  • Jevin&Bella
  • 推荐

369,利比亚奥巴里湖;红海海滩;阿曼绿海龟;乌贾因,印度教七大圣地、博帕尔,化学污染、红色走廊;最后一集有点弱啊....

31分钟前
  • 知猪
  • 力荐

西蒙越看越顺眼呢。

33分钟前
  • 格伦夏尔
  • 力荐

Simon小哥喜欢到处问敏感问题,有点嘴欠,且对PRC不让入境非常怨念。但是一路上走得太快,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也都是浅尝则止,也只留下一个“WOW居然这样”的印象。最后集对TW小盆友总结TOC的问题确实到位。

35分钟前
  • X
  • 推荐

西蒙里夫揭短之旅

36分钟前
  • .
  • 推荐

纪实性非常赞,但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都是看着世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才能体现出西方人的优越感。

40分钟前
  • 浅草
  • 推荐

为了MENA课的学期论文看的这部,结果unashamedly fall for Simon Reeve!wiki了一下,发现他在911前写了史上第一本关于本拉登的书并且预言了基地组织大规模恐怖袭击,嗯嗯,近期超越Prof. Brian Cox成为最爱!这个地球上冲突和争议最多的西撒哈拉都给BBC摄制组入境权但是某朝不给, 说什么好呢...

43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看不见的世界

47分钟前
  • 神经野
  • 力荐

很好的纪录片,听着simon标准的英腔对北回归线的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当地文化和社会现状进行介绍和评论,当然除了我们伟大的prc,我都记不得这是prc第几次拒绝bbc了。。。。

48分钟前
  • elvisxsc
  • 力荐

Simon Reeve太帅啦我想跟他坐火车从墨西哥到夏威夷环北回归线三天三夜non stop non stop老板我要请假!

49分钟前
  • 🏳️‍🌈⃤
  • 还行

Simon的旅行纪录片看起来就像那部阿根廷电影摩托车日记,如此的切格瓦拉……所以对他无法进入北回归线第六集那国,实在是很好理解的。越来越这么去想,不是世上任何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或者说--解决,但至少能表达,继而沟通,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吧。

54分钟前
  • 桑丹司
  • 推荐

这六集每集都非常非常精彩!比如印度和孟加拉边境那一集,Simon Reeve的纪录片客观,民主贴近时事,然而有些国家直接不允许他入境

58分钟前
  • AshtrayGem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