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心理和行为分析的电影。
不完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很难一言以蔽之。对于有些人,影响可能很快就会消失,而另一些人也可能一生受其困扰。
父亲爱女儿,为了女儿可以不顾一切;在父亲跟前她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然而,父女情深和表面上的快乐无忧并不能消除失去妻子和失去母亲对这对父女的深远影响。我们在他们的行为和情感变化上甚至在身体健康上都能看到这种影响的烙印。
长大后并成为心理学博士的卡蒂可以治愈他人却无法疗愈自己。这是电影中最为震撼人心之处,治愈他人的人同样需要他人的治愈。没有人是强大无比的,心理医生也完全有可能有心理障碍,只是与他的患者不同而已。
电影以两条时间线交错展开,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罗素·克劳的表演无可挑剔;阿曼达·塞弗里德会不会因出演卡蒂这个角色而有些心理扭曲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看到卡蒂的性行为相当地不可理喻并残忍地虐心。
所幸,故事的结局让人感到安慰。
为什么说“看错了”呢?因为昨晚心情不好,被老婆一顿无解的数落,懒得解释太多,碰巧女儿早些吃完饭,就一直缠绕在身边求抱抱(我跟老婆都在吃饭中)。因为之前有先例,所以没惯着她,毕竟她也两岁多了,之前也跟她解释说过,父母在吃饭时不要骚扰,很没礼貌之类的(即使我是估计她会听懂的)。本来心情就不好,我就好声好气再跟女儿解释一遍,但她还是不依不饶,甚至对着我们发脾气(在大喊),我就爆发了,摔筷子,很严厉批评了她一顿,当然她只有大哭了。
事后,心情更差。因为是清明假期的前一个晚上,老婆想熬夜拥有一点私人空间,我来带女儿睡觉。睡前也跟女儿道歉,也解释爸爸为什么发大脾气,她都一 一答应。本来一切都好好的,正常来讲,我比她先入睡,她随后都会入睡。鬼知道,房门不知道是我没关紧还是啥,留了一条缝隙,厅的灯光射进来,被她发现,就一直没睡,在那里开小差。吵醒我后,我就关门,她就大哭了。她这么一哭,我脾气又上来了,就扯了她一下,让她躺下,她就更加哭得厉害,于是老婆骂骂咧咧从厅进来,说我为啥不哄她之类的,我就没搭理她,就由她来哄睡,我出去厅了。
哎~~其实心里一点都不好受,很后悔自己脾气没能控制住。
想着,怎么才能做好一名父亲,就找找相关电影看看。看了一部算是治愈的《我被爸爸绑架了》,之后找到这部《父女情》。
为什么说“看错了”呢?给封面骗了,封面看着温馨,剧情却是压抑。
主体调调就是讲述女主人公,就是女儿如何悲惨的童年,导致长大后形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更讽刺的是,自己是心理学博士,还是名社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儿童走出阴影。真的是心理医生都无法自救。
意外丧母后,父亲成为女主人公童年的唯一依靠。虽然有来自大姨一家的关爱,但是没什么能代替得了“父爱”。结果,也因为大姨一家的关爱来得太沉重了(太自以为是),低估了一名父亲的力量,间接害死了女主人公的父亲(嗯,我是认为女主角父亲的意外去世跟大姨一家的诉讼有脱不了的关系)。要不是这单无厘头的官司,女主人公的父亲也不会那么拼命去憋小说赚律师费,不然很可能就会丧失女儿的监护权,要知道他本来身体就有毛病。
当然,父母的相继去世,如果不是还有大姨的资助,估计女主人公童年更加惨,所以在后面,她跟大姨看上去关系还不错。
结局还算美好吧。起码女主角能遇到一位不介意她过去(甚至现在)的男人,关键这个男人的出现逐渐填补了她心中的空虚(心理创伤)。
不过电影最后女主在家再度出轨那段很是无语,出轨就出轨,算你有病,但是连犯罪现场也不清理这就有点神操作了。事后男主的反应很正常,但女主的反应又是为何呢?难不成她不是故意为之?难道她还想男主傻傻在那里冷静听她解释?(解释有个屁用)。
电影看完,没觉得好受点,反而觉得有点压抑。
总言之,父亲跟女儿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吧,个人觉得是门很深的学问。
两条线交织出现,吸引着我不断思考,女主有一个这么爱他的爸爸,为什么长大后变成了这样?随着剧情的发展,愈发能理解女主的行为,她只是选择了一种方式(几乎不被世人接受的方式)来逃避内心深处的伤痕。本来可以拥有很多的爱,但爱着爱着,所有爱我的人都离开了我。这可能就是女主想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的原因。有童年阴影,胆怯,没有正确的和爱的人相处的方式。才导致了她极端的行为吧。
但无疑她是幸运的,終是遇到了一个愿意理解她、接纳她、爱她的男生。即使后面的路不会如此平坦,但她得到了救赎,有了疗愈自己的可能。
加布里尔·穆奇诺执导的《父女情》(2015),让小童星凯莉·罗杰斯狠狠地火了一把。精灵可爱,又聪明伶俐。罗素·克劳继续展现他深厚的表演功力,亦庄亦谐,只是覆水难收,令人叹惋。影片采用交叉叙事,用已读大学心理学的凯蒂的视角,不停闪回她小时跟父亲杰克一起的点滴时光。小说《父女情》正是其父所作。
1989年,一家三口还沉浸于幸福之中。5岁的凯蒂,父亲含在口中的“薯条”,还有,杰克亮丽的妻子帕特里夏。好景不长,一家三口出行中,妻子旧事重提,质问他7年前的一次出轨之事,正开着车的他,说那是他人生唯一的一次,但她不依不挠,继而导致了车祸的发生。
妻子死亡,杰克重伤,幸而薯条无碍。人祸多是情绪的失控所致。糟糕的是,杰克脑部重创,导致躁郁症,伴有严重的神经性痉挛。医生建议他前往旧金山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开始他还拒绝,但为了他心爱的女儿,他必须要有一个心身健康的身体。他只得把女儿放在妻子妹妹伊丽莎白的家里。
经过7个月的治疗,杰克信心满满返回纽约的家。威廉、伊丽莎白夫妇有意扶养小凯蒂,说跟她的两个小儿子也热络了,每天都有笑声,但被爱女心切的杰克当场拒绝,并立即带走小女返回家中。其实,杰克的痉挛并未治愈,一旦发作,便无法自制。
更糟糕的是,他无力扶养女儿,伊丽莎白夫妇再次请求由他们来扶养,还是遭到杰克的拒绝。既如此,他就得拥有能力扶养女儿,否则女儿就要失学。他请求校方让他再次回校执教高年级写作课程,并向出版社呈上了他创作的小说《苦涩郁金香》。他如期在新学期执教。
长大后的凯蒂专注于心理学的课程,却无法释怀童年的成长记忆,她唯有频繁出入酒吧,在酒杯与男人之间,寻求存在感,以解脱内心的不安。这时,她接手了一个饱受家庭伤害名叫露西的黑人小女孩,对她进行心理抚导。可露西自闭症严重,从不言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开解,并未让露西开口说话,领导质疑,但凯蒂执意坚持。
凯蒂带露西到湖心公园,湖面游动着自由的野鸭,凯蒂逗趣地说“如果有来生,我就想做一只鸭子,因为鸭子可以飞翔、游水,甚至呱呱叫”。她发现露西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校方只给她最后一次机会。凯蒂动情地对露西说“跟你在一起的几个月,是最让我开心的,等一下,你就被卡洛接手了,你要好好的”。这时,露西终于开了金口“不,我想和你在一起”。这让凯蒂喜中带泪,这多少也映照了她童年的影子。
杰克的书出版后,颇受注意,在签书会上,痉挛却如期而至,这让他深陷痛苦。一方面,他深爱着女儿,生怕女儿从她身边溜走,一方面,他觉得愧对女儿,怕这样下去不能正常扶养她。这种煎熬,一直折磨着他。
回到现实的凯蒂走马灯之后,遇到了老沉的小伙卡梅隆。杰克所著的《父子情》,被他视为偶像之作。当他得知,他面前的凯蒂,就是书中的凯蒂时,喜不自禁。之后,他们开始了约会。至少这次没有如她之前那样一夜情后即散,看似真的交往。
卡梅隆写过一本《2是最完美的数字》。跟他跳华尔兹时,凯蒂想起小时爸爸抱她跳华尔兹的情景。当她教露西骑单车时,她同样想到小时爸爸开心教她骑单车的光景。一切尽失,只成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味。
凯蒂把爸爸写的书稿交给卡梅隆,上面写着“致凯蒂,我的薯条,我爱她,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写书,杰克送凯蒂上学后,就坐在校大门台阶上写作。这可谓两不误,女儿自是欢喜。但杰克为了女儿更好的生活,写得天昏地暗,顾不上陪伴女儿,引来女儿的不满。
这时,伊丽莎白、威廉夫妇以杰克不能扶养女儿生活为由,起诉杰克,搞得焦头烂额的杰克唯有抓紧时间完成书稿,本来需要一年完成的书稿,他只化了三个月就完成了,可以说是他呕心沥血之作。
伊丽莎白对杰克的起诉,终因夫妇关系不和而撤销。稍缓一口气的杰克本来可带着女儿迎接新生,偏这时一直折磨他的痉挛发作,不幸于深夜去世,女儿尚在熟睡之中。
8岁的凯蒂带着这样伤痛的记忆,开始跟着舅妈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深入肌肤的不安的因子并未改变,反而愈演愈烈,以至她需要到酒吧寻找一夜情,以转移这种惶惑和焦虑。
男友卡梅隆发现后,愤而离开。如同凯蒂自己所说的我痛恨我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我感到羞耻,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了。这时,凯蒂才真正感到她深爱着他,痛苦不能改变现实。她对黑人小女孩露西的抚慰更加贴心。
当露西要被好心人收养,不想离开的露西却打了凯蒂一巴掌。愕然的凯蒂,当然理解露西这种逆向反叛的嗔怪行为。露西是一面镜子,很像凯蒂小时的状态。她耐心的开导露西,终让露西放下心事轻松前行。结局当然皆大欢喜,卡梅隆原谅了凯蒂,一对真心相爱的人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
影片对人物细致入微地刻画,延续了导演的一贯风格。从平淡中撷取不平淡的人与事,加以提炼升华,让剧情在不可调和中落入传统戏剧的圈套,看似矛盾,其实这构成了一般性影片的主体,不管是好莱坞还是独立电影。戏剧的冲突必须中和,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否则,势必难以驾驭而如野马失控堕崖。
当然,索性凛冽到底,斩尽杀绝,不留后路,未尝不是另一个出路,如哈内克的“冰川三部曲”及《爱》所做的那样。这归结到一个创作旨意和表现形态,都无可非议。
但是,的确我们需要《幸福终点站》《父子情》这样看似平淡无奇的“慰心”之作。人,总是有多元需求的可能,如同饮食的荤素搭配一样。偏好只是补充,正餐仍是主食。如此,淡然入味与甜辣酸臭,只要合胃口,就无可非议。
2016、4、1
该片剧本来源于好莱坞剧本黑名单,故事讲述了一对生活在纽约的父女之间的亲情故事
冲着沙威演珂赛特爸爸的噱头看的,没想到几乎所有角色都由大/小明星扮演,可惜导演的人缘远好过他讲故事的水准,双线叙事没起到作用,剧情走向也十分平庸;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罗素·克劳虽然胖废了,但不时流露出的演技还依稀可见那个昔日奥斯卡影帝应有的样子
罗素克劳完完全全用自己的表演将这部片提升了一个层次,其实片子本身也还可以,除了几处情节较虐外,导演对人物情感的体现非常有感染力,也确实感动了我。
交叉叙事弄巧成拙,父爱深沉厚重如山,罗素·克劳一颦一语都牵动观众的泪腺和柔软内心,然而“女儿”阿曼达·塞弗里德过度的自毁倾向诠释让这种温情残存无余。
一手好牌打了个烂局。足够solid的cast,小姑娘和Russell演得相当好,足够有支撑力的故事。然而,交叉剪辑功力不足,所以剧情推进很碎片,Elizabeth和William俩角色不能更脸谱。最不懂的是女主一人走回家那剪进来25年后Elizabeth和Katie的对话。close to you算少有戳到我的点,毕竟是我爹常放的。
很可惜剧本浪费了克劳精彩绝伦的演出,双线叙事本应该成为张力点,然而两条线无论是剪辑还是故事逻辑都没有任何联系,导致父女情和滥交女儿的心理状态成为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独立的故事~不过中间两人上下出租车的两次高速跟随摄影漂亮至极!
3.3星。好好的温馨父女情被导演用时空切割大法硬生生剪断!顺叙讲故事不丢人!女主自己作,有了稳定男友还故意出轨那段完全无法理解,男主能原谅女主也是贱。。。片中亮点。close to you~~老歌真好听
感觉剧情还欠点火候
三星半,演小凯蒂的那个小姑娘演得太棒了~
whatcha gonna do, Katie? You're a sweet sweet girl , But it's a cruel, cruel world
台北国宾电影院,一桶咸甜两种口味的爆米花,外加一杯去冰的可乐~放映厅内的空调冷到不行~大家都很安静地在观影,这跟想象中的一样~对我而言,即使电影再感人,也不及此次台湾之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来得真实而感动~后半场就一直在默默流泪。。。
如果没有Amanda可能会打两星,虽然还是看哭了,但真的是烂片的典范。那天看paper town有人说就算只拍cara跑步都能看一百集,对Amanda也是,就拍她坐着玩手机我也能看一百集,但不同的是Amanda你是演员啊,you can do better,不要再接这种片了好吗
肥素養女兒好好看QAQ
一次出轨加一次调情挂掉一个母亲,病垮一个父亲,伤害一个女孩的童年,毁掉一个幸福的家庭!万幸的事,父亲和女儿的坚强和勇敢,还有对爱的珍惜!珍惜身边每一个人!
電影本身我覺得只有三星,誰叫我喜歡女主呢
父女线是泪点,但加上成年女儿双线穿插反而让片子太凌乱。拉塞尔克罗轻松驾驭父亲角色,倒是阿曼达还不如小女儿演得好。PS:难道就用姨母最后出现的一幕讲的一句话把女主的行为给解释了,也太坑了吧。。。
好几处泪崩,小女孩能哭能笑演技自然,太感染人。故事以时间段划分交叠双线呈现,以歌曲“close your eyes”做连接,有异曲同工之妙。阿曼达和罗素没有对到戏有点可惜,小粉依然是精干愣头青,动情处纠结点都转圜纯熟,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如果故事没有把成年后的阿曼达设定成性瘾的slut,会更招我待见
双线叙事,罗素·克劳轻松驾驭慈父的角色,倒是阿曼达虽然作为女主却并不出彩。渴望爱又怕失去爱,缺乏安全感源自于幼小时候的经历,作为社工要帮助温暖别人,但实际上最应该被温暖的是她自己。我们能做的是珍惜父母与我们相处的每一天,因为生命无常。p.s.我怎么就喜欢不起来【当幸福再敲门】这译名
父女戏份好看,但那个主要靠表演撑。整个故事的说服力还是嫌不足啊……
要有相当的人生经历才能理解女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