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预警)
一向不喜欢看事先贴好标签的电影,就像不喜欢看事先被剧透的电影一样。但是这部电影被女朋友既安利为一部拉拉电影又事先为我剧透了一下。可还要去看,因为女朋友要去看,我还有选择吗?
年初的时候她嘱我从国外为她带回来原版书,她看过原著在先,这次赶着北京国际电影节能一睹电影真容,也是满足了她期盼已久的心愿。我总是很崇拜这样的人,对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儿穷追不舍,研究深入。我就不行,尽管看一部事先知道大致情节的电影,我依然保持着对这个片子的好奇和新鲜感,因为我研究不深入嘛。所以,本影评全部是针对电影本身的,和原著无关。我确实不了解原著。
其实故事说的不是关于两个女性的爱情。尽管表面上是说的这事儿。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这是关于一个大胆拂逆的故事。拂逆的是权威、是宗教信条、是社会既有习俗、是那些看上去无比正确又无比泯灭人性的东西。我觉得电影讲的是几位勇敢的人,面对内心的渴望和需求,不再生活在虚伪之下,大声说出了自己想的,也勇敢地要去面对可能到来的暴风骤雨与生活的坎坷。这事儿放在今天同性爱被归类在暴力、色情、变态一列的大环境下,还真有些振奋人心的味道。感谢电影节组委会能有这个勇气没中间撤档。
其实故事挺简单的,三个发小,两女一男,感情深厚。两个女的互相爱着对方,这事儿放他们那样的社群里就是要命的离经叛道。于是害群之马1号离开了,可能是出于怯懦,也可能是出于对自由的向往,总之害马1号离开之后混得风生水起,做了财务自由的摄影师,还在纽约这种地方开展览出画册。害马2号留在家乡,压力山大一个没扛住嫁给了备胎男。备胎男从小一定是一个善良忠厚人见人爱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的好孩子,靠得住的丈夫,可以为妻子遮风挡雨。马上要接替恩施承担社区拉比的职位。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一个男人更靠得住吗?害马1号回来奔丧,一石激起千层浪,搅动得大家都不淡定了。最不淡定的就是害马2号,主动在没外人的地方献吻。后来的故事我就不剧透了,总之,因为一个人偶然回乡,导致两个恋人多年前的旧情复燃,开始了艰难的抗命历程,大体如此的一个简单故事,没有太多的激荡起伏,看惯了各种奇葩情节电视剧的人可能会失望。电影中情感线索铺陈得有些突兀,没看过的原著的人可能要细细领会着看。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看懂。
需要补充的是,我个人觉得害马1号的归来只是导致2号心如止水的生活发生改变的一个诱因,最主要是的2号自己想改变,电影里交代是她打电话通知1号的父亲去世的消息,其实是间接找到昔日恋人召唤她回到自己身边的。这个情节设定告诉我们,是2号已经心存改变的愿望了,和1号的旧情复燃不过是添了一把催化剂而已。抗命出走,可能发生在多年以前,也可能发生在兜兜转转原地徘徊之后的大胆抉择。个人以为,后者需要更大的勇气,做出更多的牺牲。好在这一步迈出去,替她们感到欣慰,也不无羡慕。
最喜欢的就是电影中镜头语言的运用,逼仄的室内空间场景,大量的中近景乃至特写镜头,把画面占得满满当当的,无比压抑。两位女主牵手异地约炮的时候,光线明亮,空间也瞬间开阔了许多,包括那个小旅馆的房间都显得很空阔。这些画面其实都是人物的主观镜头表达,是一种心境的自然流露。还有一些很不错的细节,比如丈夫Dovid在前拉比丧礼上的演讲,晃动的镜头,虚焦的错乱,都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恰到好处,不滥用技术,也没有可以艺术化的处理。刚刚好的感觉。
2号因为怀孕,想让自己的孩子可以有一个更自由和真实的生存空间,最终她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和内心。1号说:你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去纽约。邀请很诱人,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那种大团圆结局。但是电影结尾,2号没有追随1号而去,而是选择独立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可能某一天她会去找1号,但是那一定是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完整生活的人去拥抱自己的爱人,不做男人的附属品之后,她也不需要做另外一个女人的附属品。这里不得不说,2号的人物塑造更加丰满,更有层次感。
“Disobedience”是一个多重命题,既是对别人强加于己的身份违逆,也是对社会传统观念赋予女性定位的打破,更是对每个人既有生活轨道的一次跳脱。出来了,就不再回头。Ronit先走了一步,走得不错,且离开已经成为她的一贯的行为方式。Esti要步其后尘,尽管不是和她一起走,她要自己独立行走,独立的意义显然大于出走的意义。所以,尽管Ronit邀请Esti一起走,但是,她也知道,Esti这一次的出走,一定是独立的走,决然的走,也会越走越好。她对Esti说,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好母亲,就是这个意思。
将来或许他们还会再见,就像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到那个时候,她们的重逢才更加美好。
没看过小说,无法对比分析,女朋友强迫我写影评,平生第一次写。难免出现谬误和错会,万望方家海涵。
BY :妙啊
三人相处的局促尴尬,饭局上两人的眼神交汇,从一开始的不安、惊讶、震惊、愤怒,到最后转变成久别重逢时对对方的渴望,两个女孩的恋爱已经成为了一首诗。中间夹杂了宗教世俗的迫害,还有自己的无所适从、逃避、害怕,但命运的齿轮终将会让真心相爱的两个人重逢。我创造机会只为与你相遇,当然舍不得你离开。
当年写的观后感,现在差不多也是这种感受: 麦克亚当斯演的Esti,演得真好,她不想再掩饰自己fancy girls:"It has always been this way with me. No other way. I think I will never be any different than this."她对薇兹扮演的Ronit说,我每天想象你在纽约的生活,想象你房间的布置,想象你做什么事……有多热烈就有多痛苦,我想象Esti的生活,我捂着嘴,不认自己哭出来 两个“蕾切尔”飙戏,麦克亚当斯的表演完胜薇兹,锅要剧本来背。豆评置顶长评写得好,还谈到了原著小说和电影的区别。薇兹在眼下的剧本中没什么表演空间,闪回不是可行的选项,她和父亲的关系语焉不详,她和麦克亚当斯的互动——不应该说互动——薇兹只是被动接招,被动接受麦克亚当斯对她的爱。她爱麦克亚当斯吗?这个问题,电影看完恐怕都没有答案,或者说,观众不愿意承认那个答案、抗拒那个答案 薇兹这个角色定位不好,不该是第一主角,她只是一个引子,是Esti、Dovid选择不服从的触因。纽约客Ronit,她的不服从是过去式的,回家为的是想要和已经去世的父亲和解。真正的“不服从”,是Esti,是Dovid(Ronit的堂兄、Esti的丈夫、虔诚的拉比),留在正统犹太教社区的他们,一个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性向,一个痛苦地承认人有选择的自由,放手让Esti自由,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救她、矫正她”
兴高采烈地跑来看仙女和仙女谈恋爱,结果全程如鲠在喉哭都哭不出来。
自打[违命]公布选角之日起,多数人就已经对这部电影迫不及待了;
而去年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更是收获了无数好评,剧情、摄影和表演,无一不得到赞扬。
光是颜值就足够能打,“双Rachel”组合,冲着卡司我就需要给十分。(等等)
串戏了串戏了,回来回来。
毫不夸张地说,从去年宣布[违命]要在多伦多电影节公映那天起,我就开始期待了,心理预期设得相当高。
而在终于看完之后呢?电影本身自然是表达上精致细腻,完全达到预期一点儿也不失望;
更多的感觉则是——虽然提前知晓影片整体气氛压抑,看完还是要憋出一句:天啊太丧了。
兴高采烈地跑来看仙女和仙女谈恋爱,结果全程如鲠在喉哭都哭不出来。
这个世界怎么会这样对待她们……看看她们俩啊,这样的女孩子不该得到她们想要和需要的一切吗?!
……对不起,真的很需要宣泄一下。
她独立自由,十分享受自己的纽约生活。
然而一通电话从老家打来,父亲过世的消息把她拉回了这个从小长大的正统犹太社区。
在这里,一切都没有变,未来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除了,和自己有过短暂往事的艾斯蒂,嫁给了共同好友、教会继承人多维德。
身为拉比的女儿,当年两人的恋情正是罗妮特被驱逐的理由;
罗妮特和艾斯蒂的重逢时刻,一开始看似拘谨有些隔膜,实际没用多久就发现,两人之间依旧爱意汹涌;
这不仅给他们俩带来了麻烦,更给身边人、给整个小镇,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悄然变化。
过去的时光扑面而来,被未了旧情缠绕的他们,在这处于禁忌束缚之下的小镇里,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罗妮特回家参加葬礼,在此之前因为同性恋情被发现,她与父亲已经快二十年没有通过电话、或是产生任何形式联系了。
接着她偶遇曾在一起过的幼时同伴艾斯蒂和多维德,本来就尴尬的气氛更加理不清。
但爱如潮水根本拉不住阀门,重逢时在家中寥寥几句交流,到晚餐桌上的对酒示意、互换眼神等,一切感觉都那么熟悉。
似有似无的隔膜,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们之间的电流一点也不陌生。
即使两人各自的生活都有起伏:罗妮特还没了结关于父亲的遗事;艾斯蒂在学校教书、倍受尊崇;
仍旧没有什么能阻止两人被引导向彼此的方向。
她们热烈地亲吻,她们谈起这次重逢的契机,谈起艾斯蒂想要联系罗妮特,等等等等,前因后果;
她们谈起这十几年来发生的事情——其实,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
镇上的拉比劝她与男人结合、从而“思想上的病”就能好转;
艾斯蒂当时选择了顺从,选择了嫁给最好的朋友,一个好人。
不仅是罗妮特与邻里不合,艾斯蒂和多维德的夫妻关系也从未有过光明。
艾斯蒂无法真正爱上多维德——没错,多维德是个好人,但“凑合”无法使她快乐;
多维德无法使艾斯蒂爱上她——是的,他是个好人,他也毫无办法,他无法给她带来快乐。
和已经远远逃离的罗妮特不同的是,艾斯蒂和多维德依旧十分虔诚,他们仍然生活在犹太教的陈规之下;
他们把心和生活献给了犹太教、献给了社区、献给了家人和朋友、献给了彼此。
而他们的自我,则所剩无几。
自己,那个她想要做的自己。
面对着罗妮特的相机镜头,她放松地笑着,指间夹着香烟,眼里波光流转。
此刻,她是个完整的人了。
她能够自由地倾吐、微笑、尖叫、呻吟。一切她想要的,在此时、此处,她都可以得到。
终于,困于三角恋情中的三个人,都直面事实并做出了选择。
影片开始得波澜不惊,结束得也同样波澜不惊。
多维德的发言,最后的离别,算是平静湖面上蹦去的小石子吧。
但一直以来,要改变艾斯蒂生活中的一切,就差这颗小石子。
不如给我们所有人一个自由。
至于艾斯蒂和罗妮特最终会不会一起走?
重要的是,他们的人生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利,新生才刚刚开始。
我想起李安在[喜宴]里亲自饰演的那个客串角色有句台词:
传统中国人释放性压抑的办法,如[喜宴]中的呈现就是闹婚宴;
而我们再看[违命]中的传统犹太文化气氛下,主角们的性压抑,又何去何从?
片中的这场迟缓的释放过程,已经不光是情爱方面的了——
这场站在传统禁锢道德边缘的三角恋,不只是爱与性的缠斗,更是追求自由、追求自我的漫长旅程。
而这场“违命”,不仅是艾斯蒂的“违命”,更是他们三个人的“违命”。
[违命]根据英国作家内奥米·阿尔德曼2006年出版的处女作同名小说改编,主题倍受争议,但这部小说还是收到了好评,她因此也获得了当年的英国“橘子文学奖”新锐作家奖(Orange Award for New Writers)和2007年《星期日泰晤士报》青年作家奖。
她出生在伦敦,父亲是英国犹太人历史专家杰弗里·阿尔德曼;
环境影响和成长经历之下,她十几岁的时候便成为了女权主义的有力倡导者,她在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也一直是妇女运动的坚定支持者、拥护者。
她的作品,如去年获得“百利女性文学奖”(即原“橙子文学奖”)的《权力》一书,就是受到了当今女性运动的启发。她提倡年轻女性接受自己的能力,并在年龄更大的女性中唤起同样的力量。
她不同意男人或女人比别人优越的意识形态,她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她对妇女权利的观点和支持对她一生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违命》的写作,也使她自己选择拒绝了传统犹太人的生活。
导演塞巴斯蒂安·莱里奥在此之前的一部电影,是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普通女人]。
由此也可见,莱里奥非常擅长从角色出发,探索女性少数群体的内心世界,营造出如此细腻而微妙的影片氛围。
蕾切尔·薇姿在接受采访时说,艾斯蒂在“试图将深厚的宗教信仰与自己的性身份统一起来”。这个故事关于禁忌之爱,是一个讲述个体难以适应的故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旅程。
瑞秋·麦克亚当斯是第一个看过剧本的女演员,她马上就觉得自己能够理解并想扮演艾斯蒂。
薇姿曾参与过瑞秋主演的泰伦斯·马力克执导电影[通往仙境]的拍摄,她们俩相识并一起短暂工作了一天,但当时两人没有什么深入交谈。
薇姿说,“我很欣赏她的作品,她能够驾驭的范围和微妙程度,她的诚实和真挚,当然还有她在银幕上散发出的光芒。”事实证明,她们的工作方式是相似的。
在拍摄之前,两人都在私下做准备,避免在片场的分析和辩论中只凭直觉行事、在拍摄时迷失在故事中。
和瑞秋在一起,薇姿表示她发现了一种即时的信任感,一种开放和脆弱。
瑞秋有着强大的内在力量和信念,有一种道德上的坚韧。“爱上她实在太容易了,我认为她饰演艾斯蒂是一个奇迹。”
全世界都是这样认为的——瑞秋的表演受到了百分百的好评,颁奖季之初提名最佳女演员的呼声就特别高。
瑞秋自己则觉得,让她接手这个角色的原因实在太多了。剧本中的每个人物都如此丰满,生活中都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他们交相辉映,而主角之间的三角关系对她的演绎来说是全新的体验。
同样,她也提到了以前和薇姿的那次短暂合作:“还挺有意思的,我一直希望我俩能再次合作,因为她是那么非凡的一个人——于是我抓住了这次机会,真正深入了解了彼此。”
而为了艾斯蒂这个角色,她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所有的宗教中,都存在着很多矛盾。在犹太教中,团体是宗教的一部分,有一种一致感,看上去很难在里面个性化。
但当她深入研究时,她发现这根本不是真的,这只是局外人的观点——个体其实有着很多矛盾和挣扎。这对她来说非常令人惊讶,犹太教的社群看起来和真正身处其中时很不一样。
例如在犹太教中,女人是受人尊敬的,母亲也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在这种崇拜中,女人在礼拜时也必须与男人分开坐。
瑞秋总是对这所有的矛盾感到困惑和有兴趣,她意识到有很多规则你不必一一遵循,按照正统的说法,你必须遵循其中的大部分——但不是全部。
艾斯蒂有时会迷失在其中——这里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她必须选择一条路;
但最终,她找到了中间地带,一个漏洞,一种她信仰的方式。上帝给了她自由意志,她选择不服从。她仍在她的宗教里,但她选择违命。
“祝你长寿安康”,也希望你,为自己活一次,去违命吧。
-
文: Yorkshire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看到Rotni一打开音箱我就爆炸了,The Cure的《love song》,这隐喻也太明显了,一个前半拉压抑到让我顺便玩手机的片,到这里突然出现The Cure。
Whenever I am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I am home again.
搁这个电影里违和无比,但是又让我傻笑不止。
都梦到为了看这部电影扯下来一个女巫头了,忍不住找了枪版来看。
床戏真的毫无必要而且确实尴尬的,Rotni的事后烟就更违和了,整个剧组没有一个姬佬吗,姬片不应该找几个姬佬来做床戏指导的吗?就算用来和前面出现的婚内床戏做对比也很失败。大概找几个姬佬还不够,要找几个有过多年后与旧情人重逢过经验的姬佬来做指导才行。
Everyone is free to choose.
Esti显然是做出了选择,那个三人大和谐拥抱总觉得违和。
我一直觉得,自己只能做当下最正确的决定,所以从来都没有后悔的余地。但是好在我一直都没有办法对自己撒谎,所以也没有后悔的感觉。
前一阵在豆瓣看到一个金丝雀理论:
以前下煤矿时要带个金丝雀,如果金丝雀挂了,说明这地方有毒气不能呆了。
同理,如果你在三次元中一个lgbt或丁克都不认识,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不能呆了…………
作为金丝雀本雀,四年前出柜的时候我妈说了一句话,你这个样子如果让周围的人知道了,我该怎么生活。
上一次完全崩溃的时候,做了多年自杀危机干预的友人和我讲,离开你现在的环境会比较好,会一定程度缓解。
不知道为什么咬着牙挺了过来。直到上个月,一个爸妈朋友在和我妈讲他有一个三十岁的侄女到现在还不结婚的时候,我妈说孩子们读了那么多书生活在现在这样的年代思维和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虽然着急也只是父母在干着急,但是他们的生活谁都代替不了的。那一刻我觉得这些年硬着头皮不妥协有了结果。
但是有些事情仍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就像前几天我妈问我最近在和谁聊天,为什么抱着手机傻乐。没有办法讲出真相。没有办法信任。虽然性取向只是生活中极小的一个部分,但是它却足够让我把很多人拒斥在私人生活之外了,包括亲人。
想要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又一次把自己抛入了混乱且无法定义的处境中。
过去的事情没有办法改变,以后的事情又没有办法确定。能做些什么的就只剩下当下了。人生还很长,这句话是一个安慰来的,算是在不确定里才能升起的一丝希望。人生还很长,万一那个超开心的结局就发生了呢。
应更努力为未来。
前些日子做了一个梦,很短,梦到自己丧心病狂的一直在掐算各种变量,计算现在放手以及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心之后再失去二者之间的痛苦哪一个更大,苦于计算的时候猛一个抬头就看见你走掉了,只有一个背影。惊醒之后再也没有办法入睡。
应更努力为未来。万一呢。
但是也做好了另一种准备。因为没有后悔的余地。
电影的结局仍然用了love song,其实用sugar girl会更应景吧。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所有的一切都只为找到它,哪怕付出忧伤代价。
请问这是犹太习俗的宣导片吗?为什么我觉得剧情这么不合理呢?为什么两个这么美的人上床上得让人看了这么不适?为什么?
北影节中国电影资料馆午夜场观影 看得人笔直的一部姬片 但平心而论 瑞秋·麦克亚当斯的表演很好 将迷恋 压抑和爆发都诠释得非常到位 但是另一位瑞秋真的太渣了 人生真的不要被这种没有责任感没有归途的人启蒙啊 这种人真的都只爱自己
“Whenever I'm alone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like I am free again. ”
女同题材电影早该这样去拍,两位女主彼此之间所有的欣赏、迷恋、情欲和甜到戳心的相处方式都建立在两个如此独立的精神之上。离开的是独立,留下的也是独立,连最后的放弃都是,独立的不近常理,独立的闪耀着理想主义爱情的光。
不是完美的故事,但满屏流动的荷尔蒙让我两小时里面红耳赤
不管是同性恋亦或是异性恋 最最关键的还是要长得好看 我算是想明白了 颜值真的具有决定性
Esti 才是 love as vocation 啊,沉默着的伟大和牺牲。相比之下 Ronit 多次以离开来逃避问题与责任,潇洒的外表和性格用于掩饰内心的绝对脆弱。对 Ronit 来说 Esti 是 attraction,对 Esti 来说 Ronit 是 destined life,这可能是两人最大的区别。
能把les片拍成犹太教宣传片影史上应该只此一部了 周围哭成一片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是被难看哭的
"You are going to be brave and beautiful. I love you. I love you."
有幸在多伦多电影节看到了这个片子 两个Rachel的演技简直是炸裂 情欲的压抑与释放选择时候的纠结 是我今年看到过最好同性题材的电影之一 整个犹太社区的压抑而又虔诚的气氛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次知道犹太妇女要戴假发
3.5 感觉可以被任何一位Rachel掰弯【为什么Ronit拍照都不需要调焦
“我有想过你在纽约的生活,我幻想过你的房间会布置成什么样子。我一直都在关注时差,这样我就知道你什么时候醒着,而什么时候该睡了”
双Rachel都太棒了,不枉我为了看部电影飞趟北京
2017.9.15 tiff。是在文艺片界HE会没面子吗???女主们的颜实在太符合我的审美了,两位性冷淡风。颜值五星,结局扣一星。|2019.1.2 二刷,我又心梗了T T
鲁尼特请务必把我按到墙上热吻我
两个Rachel非常有火花,喘得我都坐不住了。可惜剪辑实在太烂。
餐桌一场,对切镜头将景别变小的同时,不断减少Ronit这侧的人数,直至特写镜头里只剩她一人,以此呈现她与小镇的对立。的确有些像《阿黛尔》,R与E两人阶级的不同使得在对待自由的态度上R更高阶,E则需要被施予。结局把影片往上拔了不少。
多年以后,大概Rachel会永远记得,自己演员生涯最有感觉的一场船戏是和另一个Rachel一起拍的吧(两人看上去都很用心/力的样子)。整个犹太社区的气压好低,丈夫那个角色很“圣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