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落日余晖

更新至08集

主演:纳塔吾·斯金杰,芘扎塔娜·翁沙纳塔纳辛

类型:泰剧地区:泰国语言:泰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2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3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4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5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6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3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4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5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6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7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8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19新落日余晖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日落之前>经典台词37条

只有在分开那一刻才明白爱有多深,只有在重逢的时候才明白自己错过那么多那么久……。套用里边的一句台词“年轻的时候总是相信,还会遇到很多的人,后来在现实中发现那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部片子虽然很琐碎,但台词确实很真实感人(不是现在流行爱情片那样)有启发性……比较遗憾的男主角演的比较差,伤感之情没有演出来。下面是我摘录的台词: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恐怖的梦,梦见我32岁了。然后当我醒来,发现自己只有23岁,就放心了。但是后来我真的从梦里醒来,发现自己确实是32岁了。时间过得很快,20岁是人生的巅峰状态,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我喜欢变老,感觉更加直接,更容易欣赏很多事物。
        现在乐队不在了,但回想起以前的演出和排练都还乐在其中,我现在……享受当下的每一分钟。
        在我们行业,我看见很多人刚开始时怀抱远大的理想,希望成为一个新领导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们享受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事实上,所有的进展都是由小小的成就所累积起来的。
        我看到那些真正做事的,那些勤奋和乐于奉献的,并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通常并没有要成为领导人的野心,他们对特别的殊荣没有兴趣,他们不在乎名字会否登在报纸上。他们只享受乐于助人的过程。
        活在当下,我们好像生来就对所有的事情不满。一直想改善自己的状态,一个欲望达成后,下一个有自然浮现。管他的,欲望是生命的原动力。
        (男)你相不相信,没有了欲望我们就能永远快乐?(女)没有欲望不是令人沮丧的吗?所以有欲望才是健康的?(男)也许是佛教的说法,把自己从欲望中解脱,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所需的一切。
        但我发现生存以外的欲望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渴望,与他人的关系,一对新鞋子,反正我们总有生生不息的欲望。
        想要东西是正常的,万一得不到也别难过。人生就是苦,这是天经地义的。
        很久以前我就决定对所有事情不持否定态度,也不要涉入任何价值观之中。
        你发现每个你遇到的人,都尝试把环境变得更好,赚更多钱,赢得更多尊重,得到更多的赞赏,这真令人精疲力尽。……对,光是要做自己就很精疲力尽了,就像我,渴望得到心灵的满足,但却摆脱不了“想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这种想法。
        有些事遗忘了总比痛苦一辈子更好。
        如果不涉及交往的话,回忆就都是美好的。
        我想只要我们还活着,回忆就永远可以更新。
        很多人不承认,人们先做了心理设定,往后发生的事情就很少能改变原先的设定。
        有人研究过中彩票者和身体致残者,他们发现,六个月之后,当他们适应新的状况之后,如果他们生性乐观,就算坐在轮椅上,他们依然乐观。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你不相信任何奇迹或神秘事物,你还不如死了算了”
        我们不会永远活着、永垂不朽,越这么想,就越觉得每一刻都很重要。你会觉得什么事有趣?什么事好玩?什么事重要?每天都是最后的一天。(you know everday is last)
        每个人都无可替代,而失去了就失去了……
        也许我们只适合偶遇……在阳光下悠游于欧洲的城市之间……
        年轻的时候总是相信,还会遇到很多的人,后来在现实中发现那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过去的就过去了,那是天意。
        世界本不如我们想的那样无拘无束。
        你结婚,是因为欣赏男人结婚吗?因为他们看起来很不错?
        这是理想化的自我,尽管这会凌驾真实的自我。
        那时我的想法是,对方是谁并不重要,一个人不可能找到完美的伴侣,因此那只是一个承诺的行为,重要的是要尽好自己的义务。
        什么是爱,不就是尊重、信任和欣赏吗?
        很多夫妻,他们都希望在共同生活几年之后还拥有以前一样的热情和渴望,那是不可能的,这样会因过度刺激使得动脉瘤破裂而死,这样的话我们会一事无成。
        我还有很多梦想,但这跟感情说活无关。我不难过,现实就是这样。
        我不喜欢跟一个人每天面对面,他不在了我会想他,这样能是我的感情不会枯竭。只有独处时我才真正感到快乐。
        即使一个人,也比两个人时感到孤独要好。
        现实和爱情总是对立的
        什么叫合适?什么叫一生的最爱?一个人要有另一个人才能变得完整,这种想法很荒谬。
        我很高兴和你在一起,即使你已经变得愤世嫉俗,我还是喜欢你,还是喜欢跟你在一起。
        当我看到我儿子坐在我面前,我觉得我愿意承当任何痛苦。
        他们的人生就像被吸尘器吸过一样空虚。
        人常会以为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一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所有的浪漫都在那一夜之间耗光了,我将永远不可能再拥有那种感觉了。就好像那一夜不知怎么引发了我的全部感情,我把这些感情都向你倾诉出来,而你却把它们都从我身上带走了。这让我感到孤独,好像爱情再也不属于我了。

 2 ) 九年后

九年后,他们相遇了,一个额上多了几道抬头纹,一个有些消瘦但充满成熟女人的风韵。

    我仍然是把自己锁在会议室里,独自盯着大屏幕的瑟琳和杰西,咂摸着茶水津津有味地听他俩唠唠叨叨的没完……

    和前一个通宵熬着看他俩的维也纳浪漫邂逅的感觉不同,

    倒不是因为地点发生在了巴黎,虽然有了瑟琳的一路引领,这条路走得顺畅许多却少了突然发现的惊喜

    那么不同在哪呢?

    首先是时间,觉得这次的时间好紧,上一次有a whole night to share,现在却只有赶飞机前的a couple of hours。

    镜头一直没有停歇过,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秒,孜孜不倦地捕捉着对话,从一个转弯到下一个路口,镜头长得惊人。

    而在Sunrise中,每段对话之间实际上是有小小间隔的,

    所以sunrise给人的感觉是两人整晚对话的精华浓缩,而sunset则是“记一次唠嗑”,如此一来,sunset稍稍有些单薄

    但sunset的对话却厚重了许多。

    九年后,除了外貌多了成熟韵味,对话的内涵也从天马行空的设想变成了不乏一点儿中年危机的嗟叹。

    最难忘的地方是哪里呢?

    首先是瑟琳的服饰,太有韵味了,尤其是背影,两片黑色薄纱随微风时开时合,露出光滑的脊背和腰身,像蝴蝶一样

    然后是杰西的成熟,他已不再是有点儿羞涩的大男孩,在对话中变得更有话语主导权,更游刃有余了

    还有一段对话,当杰西说他在快结婚时多么希望见到瑟琳,他在路过纽约百老汇13号时看到的收起雨伞的背影,多希望那人就是瑟琳

    瑟琳伤感地说,我那时住在百老汇11号(天,那就是瑟琳!)

    sunrise中的片刻沉默,在sunset中也有,是发生在一段蜿蜒向上的旧公寓的楼梯中,杰西跟随瑟琳上楼

    sunrise中的沉默让人心跳加速、充满了荷尔蒙的味道

    sunset的沉默则是稳重中,混杂了离愁别绪或是难以表达的期待

    还有什么?

    那自然是片尾,瑟琳在家中抱起吉他为杰西演唱的她的歌

    (说句题外话,从看sunrise起,就觉得瑟琳特别像《老友记》前几季的菲比,都是有法国血统的金发高挑女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甚至包括一点点看似古怪的脾气,到sunset时,九年后的瑟琳又和《老友记》拍摄了九年时的菲比依然非常相似,尤其是她抱起吉他后,我竟然在等着她一张开口就开始唱 “smelly cat~ smelly cat”,呵呵,不过瑟琳的唱工确实要比菲比好得多了)

    老实说,如果我是杰西,坐在沙发上听着瑟琳弹着吉他,不无羞涩地唱着

     I don’t care what they say
     I know what you meant for me that day
     I just wanted another try
     I just wanted another night
     Even if it doesn’t seem quite right
     You meant for me much more
     Than anyone I’ve met before
     One single night with you my LITTLE.. JESSE~
     Is worth a thousand with anybody
   
    我的免疫力顿时会降到零,此生再不能允许自己错过瑟琳(尤其瑟琳也确实是the very style I like……)

    杰西想必是幸福着也痛苦着,瑟琳唱完一曲对他说,“恐怕你要错过飞机了”

    杰西用指头轻轻碰了碰戴在手上的婚戒,笑着说,“我知道”

    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但我猜大多数人都会相信他们不会再彼此错过了

    还有一点感慨,瑟琳和杰西彼此抱怨着婚姻的沉闷,激情已在九年前的那晚随对方而去。其实,换个角度想,杰西的妻子和瑟琳的丈夫未必就没有同样的想法,或许他们也在向某人或者想找个人抱怨一下杰西的忙碌或是瑟琳的难以沟通。只不过,在妻子或丈夫面前,他们都要扮演另一种角色,维持一个家庭的责任掩盖了内心本来存在的激情。所以,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无道理。

 3 ) “我们回不去了”

1、“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记得是一句歌词;“我们回不去了”,记得是《半生缘》中曼桢对世均说的。

2、厦门中山路肯德基店里有一幅before sunrise的巨大海报,9年前大概,我和Lin也在那里吃过饭,边吃边看,惊羡不已,我还把电影的中文译名想成了《日出前让悲伤终结》。其实那是另一部法国片。

3、尽管有思想准备,还是被before sunset里的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吓了一跳。他们又老又憔悴。好在时光固不能断续接上,电影却能,看着这两人和before sunrise一样走来走去聊来聊去,几分钟后我的感觉就回来了。毕竟是9年。

4、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都参与了before sunset的编剧,所以电影里有他们生活的投影,比如Ethan Hawke和Uma Thurman刚离婚不久,也育有一女,在影片中说起婚姻生活的无趣也就分外创痛。

5、Ethan Hawke在before sunrise里表现得并不像是一个美国佬。电影在维也纳拍摄,他全身上下也弥漫有一种欧洲人特有的优雅。before sunset在巴黎拍摄,可他一副典型美国人的做派,也不知道他这些年来怎么混的竟然把那股子气质给混丢了。

6、如果说before sunrise是浪漫的极致,那么before sunset就是现实残酷的写照。前者是诗,后者是小说,因此Ethan Hawke在里面的身份也变成了小说家。

7、两部电影对男女之别都有非常形象的表现。before sunrise里,两人先后遇到一个算命的老太婆和一个在河边乞讨的流浪诗人,那老太婆说,他们刚刚相遇,她是星尘,会成就伟大的事业,她就信了,他对之则极尽挖苦;诗人无巧不成书地给他俩献出一首“我不知道你从哪儿来,我们不知道会往哪里去”的歪诗,她感叹不已,觉得这是命中注定,而他认为那家伙只不过是搬用了别人的诗而已。before sunset中的男女之别就更多了,其中尤以他俩关于9年前有没有做爱的“争辩”为典型:她说没有,他说有,之后她似乎恍然大悟“明白”过来其实是有,他为对方的健忘还颇有些失落;可是到了电影的结尾,她承认,一切一切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做了两次爱,他们用了哪种牌子的避孕套,她都记得,而她此前的谎言竟然能够将他骗得垂头丧气。

8、当他气急败坏地诉说自己婚姻生活的无聊和痛苦时,她找到了平衡。这算不上幸灾乐祸。

9、两部电影几乎所有的台词都是可以拿来背诵的。其实它们的剧情着实苍白,但珠玉般的台词确实是机锋处处,发人深思,以致有疯狂的影迷把对白全给拷到了网络上交流。before sunrise的对白讲尽了青年人的浪漫和梦想,也表达出了他们对政治、对世界、对爱情、对人生的种种看法和猜疑;before sunset的对白紧扣中年人的心态,苍凉朴素,同样说的也是政治、爱情、人生,但不是憧憬而是总结,幽默同时亦不乏辛酸。

10、这样一种几乎称得上只有对白的电影,大部分人看了可能都会觉得无趣吧?但如果是对人生有思考的人,会爱上的。

11、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演得是真好,他们都有很多小动作,一一仔细发现是很有趣的。Julie Delpy甚至唱了一首歌,歌喉很好。她有出唱片。

12、导演Richard Linklater的作品竟然还有《摇滚学校》,很搞笑的一部电影。

13、before sunset止于二人在Julie Delpy的公寓里的谈话,那时Ethan Hawke离飞机起飞大概只有两个小时了。事实上从遇见Julie Delpy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走了,整个过程他都在试探对方和肯定自己的感觉,而且故意不时把话题往性上面靠,所以当他听Julie Delpy说不记得9年前是否有做爱时是很沮丧的。电影结束得恰到好处,也只能那么结束——在两个人还没“行动”起来的时候。我猜想,他们接下来一定是做了爱的,不过不会像有些人希望的那样把前缘给彻底续了,比翼双飞。如果他们能够做到,第一次就不会分离。

14、通俗一点说,before sunrise是一个关于一夜情的故事,before sunset是一个关于一夜情往婚外恋发展的故事。不过我反对这样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把什么都给毁了。

15、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爱情故事。就像大部分电影所偏好表现的那样,这部电影说了一个未完成但是耗尽了一生所有气力,并且一刹那足以抵过一生所有经历和所有意义的爱情故事。before sunset虽然不无沉郁忧伤,却更加映出了before sunrise里那一晚邂逅的美丽和永恒。这样的邂逅,这样的夜晚,就像以前看了《假如爱有天意》后我写道的那样子:也许战胜不过命运,也许刻意辜负,也许隐忍牺牲,但还可奢求什么?这个夜晚,就是一生。

 4 ) 喜欢这样的爱情剧情片

2004年爱情剧情片,讲述了美国杰西九年之后与法国塞琳娜在巴黎相遇的故事。爱在黎明破晓前九年后的续集,同一演员,九年的时间,他为她写了本书,她为他写了首歌,相遇之后,泪流满面。

九年前,杰西与席琳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在维也纳渡过疯狂而又浪漫的一夜后,他们在日出前分手,并相约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之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席琳则是法国环保组织成员。杰西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九年前的浪漫夜晚。

整部电影依靠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推进,一开始看就觉得他们俩是话唠,然后慢慢看着,细细品味,突然很羡慕他们,一个美妙的午后,可以从生活深处聊到宇宙尽头。但他们也有遗憾,也有该死的错过,没办法,这是生活咯。

 5 ) 一刻,还是一生?

这是观后感啊不是影评:

题记:生命从来就没有圆满,但是必须有美好和幸福,至少这部电影,是的,在我眼中,已经是完美的一场梦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每一个细节又都在意料之外。是的,我们都有永远都逃不开的痛苦,逃不开现实和爱的矛盾。但是,激情和绝望也会一起壮大。如果有一段想逃却怎末也逃不开的心动和心碎,那么,我羡慕死你了。
──────────────────────────────

昨天看了首页一个评论,不爽。她说这部电影是悲剧,让我有话想说,不吐不快。不是批判,因为无对错。这只是个人生态度的问题。


她说:经历过那样一段醉心的爱情以后,整个人都会变得空荡,仿佛游魂和躯壳。

我觉得,好的爱情不会让人空虚,而是脱胎换骨。交流眼神,交流体温,交流灵魂,那种身心交融的相会相知,不论长短,都足够让人感念很久,如果足够深刻深沉,也许会持久到一辈子那么长,我相信。

所以,他们在相隔的九年中,经历了很多,依然保留着对生命的执著,对爱情的渴望。这个世界很骚瑞,Celene一直不相信世界会变好,但她每一天,都可以从一只小猫身上得到灵感,重新看待生活的灵感。Jessie糊里糊涂结了婚,陷入了平淡的漩涡难以自拔,但是每当他看到那个他参与孕育的小生命,他愿意付出一切。当他们再次面对对方,心存了比9年前更多的芥蒂,以至于必须否认那个夜晚来掩饰,但终于,Celene还是歇斯底里的在爱人面前发泄了自己的愤怒,那么强大同时也那么脆弱。Jessie无力的看着她,讲述自己的梦,Celene伸手想要抚摸他,如同九年前那个清晨,又看到了火花。九年了,他们依然在彼此的拥抱中融化。


她说:但是明明可以预见痛苦,为什么,为什么还要选择开始。

痛苦。是的。
代价。是的。

但是,那又如何?有哪个感到过幸福的人,没有刻骨铭心的痛苦?“活着,不能只是一味的逃避痛苦。”

我想说的是,如果逃开了,我们就没有能力爱了;在我眼中,没有爱,就是没有幸福了;如果因为从山坡滚下来,就停在山脚不再攀登,你将永远错过路上的乐趣和山顶自由飞翔的快感。

我们要做的,就是向上爬,下来,再向上爬。

圆满都是假的,就像Jessie貌似完美的生活,隐藏着一个无力的梦,他抓不住他的爱人。

圆满,就意味着失去动力,失去激情。既然失去,又谈何圆满。已经有无数的真相告诉我们,都是假象,永远不要买它的账。那些真实的交汇才是全部。


也许,他们从此分开,抱着对彼此的美好回忆,重新回到自己的轨迹上;也许,他们不顾一切的在一起,然后渐渐平淡很可能还是分开,或再遭遇些别的什么。

不管怎样,生命中若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他与我分享心灵最隐秘的部分,而我真的跟他发生过一些什么,一颦一笑一呼吸都那么真切,那么,我会心甘情愿付出一切该付出的,代价。并且,操他妈的圆满。

 6 ) 日落黄昏 ,永恒爱情

以前每每看到这样嘎然而止的模糊的结局,总是不能释然,总是要纠结很久,直到被忙碌的日子冲淡。而当Celine舞蹈的画面开始模糊,我却几乎是平静地接受了故事的结束。 也许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学会了不再执着于结局,或者说是改变了自己对结局的定义。写到这里,脑海中突然蹦出了张小娴的一段文字: “现实生活里,所有的感情,不一定会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结局。 “两个人分开了,故事也就完了。若有机会再爱一次,故事又重新开始。若没有机会重遇,上次的结局便是结局。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爱情有一个像电影或小说那样美丽的结局,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故事要完,结局并不可以修补。我也想和你有一个荡气回肠的结局,可惜,并不是我想就可以的。 “清醒一点吧,世上并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显然,电影中的结局也并不都是“那样美丽”的,但这段文字对于《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来说无疑很贴切。 如果没有九年后的相遇,九年前的那次分别就已然是结局。能够重逢,能够再次酣畅地聊一个下午,已经很幸运了。难道必须厮守才能让故事完满么?未来充满变数,谁也无法保证(Jesse和Celine的对话中也透露出了这种担忧)。能共同拥有这一段——不,是两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足够了,就让故事在它最美的时候告一段落。 世界上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无疑,《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已经成为拥有众多将其看过N遍的铁杆影迷的经典电影,这两部剧情很简单,情节上没有大起伏的电影却成为值得琢磨,值得回味的有趣电影。 《日出之前》的情节很简单,又是陌生两人相遇的故事,但是她没有落入那种一见钟情后迅速热恋,又迅速矛盾重重,经历波折后又迅速煽情和好的俗套。片子很重要的,也是让其保持长期生命力的元素便是容易激起观众共鸣的台词和对男女感情变化的意识流的微妙表现。片中的男女主角在嗓音上都不是那种有特点的,男的既不磁性也不厚重,女的既不恬美也不动人,而正是这对青年男女随意的谈话让观众更有亲近感。他们整部影片中谈论的话题可谓丰富,自我介绍、家人、爱情观、昔日恋人、星座等等,年轻男女的话题可谓应有尽有,而话题的一步步展开也反应这两人感情意识的微妙变化。而导演也注重从外界的人物的几次小小的涉入来表现这种变化,如算命的女人道出他们当前的处境和,如那位写诗的流浪汉在诗中写道“你不知我从哪里来,我们不知将来会到何处……”整首诗道出他们的顾虑和疑惑,也铺垫着最后的结局。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但我觉得更像是一次完整的男女恋爱心迹的展现,只是导演将其压缩在从火车相遇到日出之前的“维也纳假日”的浪漫故事中,这样意识流的展现很容易引起同龄人在爱情上的共鸣。影片有着大段的谈话,但是却没有成为一个“脱口秀”节目,而是让人看的津津有味的小品组合。美好的总是容易幻灭,所以最终,两人要面对现实,一如热恋后的男女要面临更多现实抉择。我很喜欢本片的结尾,保持着整部影片清淡的味道,没有煽情的道别,没有那种某人冲下火车与爱人相拥然后说句“我留下”似的俗套,两人平静的结束,各自在车上,靠着窗,回味甜蜜的时光,而画面也将两人浪漫的地点一一回放,在这样的基调中结束可谓耐人寻味的完美方式。 通常来说,一部经典电影的续作总是令人期待的,而经典电影的续作,特别是中间隔了若干年的续作又往往是令人失望的。幸运的是,在《日出之前》上映九年后的《日落之前》没有令人失望,在保持影片风格的同时,更在具体的细节上表现着两个时期人们心境的不同。如果导演简单的套用前作的套路,显然很难让续作成功,我认为《日落之前》依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导演巧妙的抓住了两人再见时心境的变化,此时的他们已经由懵懂的青年进入中年,所以导演很注意从细节上体现这种变化。如话题上和前作有了明显的区别,不再由青年时的憧憬和无忧无虑的氛围。两人一见面就谈起了环保、帝国主义此类的政治问题,又有了谈到沉重的现实时的无奈。而在九年后再见,回想起他们曾经浪漫美好而又短暂的维也纳之夜,他们的心情又是复杂的。无疑,他们对现状都不太满意,所以,他们要将那段美好的岁月紧紧抓住。我们可以发现,再次见面后,他们谈论了更多“性”的话题,也符合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不再是那种年轻时的烂漫年纪,有了更多现实,更多沉重。应该说,在续作中,他们之间少了浪漫,没有了游乐场的欢笑,酒吧的打趣,饭店模拟给朋友打电话的趣味;更多的,他们谈着生活中多么的不顺,甚至会在车中歇斯底里。而这更让他们激起了更深的共鸣,所以,他俩依依不舍,所以,他们多次道别却依然一步步愈加靠近。最终,男人来到女人家中,听她弹唱起美妙的歌曲,在一个不像结尾的结尾中故事结束,男人误了班机,却和女人赶上了人生快乐可能的最后一个晚班。 另外,两部电影的魅力所在还在于它的“成长性”,从剧情上,九年过去,昔日的青年已经成长为中年人,而演员也与片中角色类似,在九年中对人生有了更多体味,在两部电影中也有了不同的表现。同样的,当年被《日出之前》所吸引的一批影迷也在这九年中成长,所以,当他们看《日落之前》时也有了更多身同感受,同时也一定会将《日出之前》再翻出来看一遍回顾那段岁月。所以,这两部电影是那种有“生命力”的电影,是那种让观众情感参与的“互动电影”,也难怪它会有这么多的死忠影迷,或许没有如“星战系列”那么众多,但是绝对忠实。 《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是编剧、导演、演员共同展现的人生体味,我们可以一遍遍观看这两部电影,也可以一遍遍品味里面的台词。总体看,这个系列还是比较“小众”的电影,你无法将其中的台词和《大话西游》的普及度相比。但是,也正是这样,它更容易帮你找到共鸣的同道,也更适合你自己在脑中独自品味那种味道。从青年到中年,我想的是这个系列是否会如人生教科书一般继续下去,再过几年来个讲述两人婚姻的故事,再过一段时间,讲述两人与孩子的故事。我想,我有理由期待,期待一批人随一个电影系列成长,体味人生的日出日落。

 短评

能把两个人一直在叨叨的戏调度得这么好,层层推进的节奏把握得当,真是了不起。两个人的表演炉火纯青,一开始的互相闪躲、欲说还休,到后段的互相怜惜和自怜都拿捏得非常细腻,这片子好看。

6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所有的浪漫都在一夜之间消耗光了...”

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操!!泪流满面!!操!!!

12分钟前
  • Zephyrance
  • 力荐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6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天在将黑未黑时最美,爱在将爱未爱时最迷人

17分钟前
  • 三千零八*
  • 推荐

最后的结尾,杰西坐在沙发上似笑非笑的看着塞林,他一定在想,这个女人太他妈可爱,可爱的想立即上了她,再娶她。

18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大家花了10年时间来面对一点也不浪漫的现实生活……两部片子镜头切换的时候听到的全是胶原蛋白流失的哗哗声= =

20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2018年5月12日第三次重温。面容略憔悴的他们大谈政治经济以掩饰慌乱,说着无关紧要暗暗焦虑时间的流逝;可是车内的哭诉和家门前拥抱,还有那首歌,真的那么痛,那么无法抹去,“你”只不过已成为“爱”的抽象名词,终生和记忆捆绑。在语无伦次的的玩笑里,现实的冷峻逐渐渗透,眼神确认爱情的存在。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最喜欢一起上楼梯那段,也是两小时话痨电影里唯一没有对话的一段,和九年前两人在视听室里一样,安静,尴尬,暧昧得浓厚。

24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他为她写了本书,她为他写了首歌。其实,他们都记得,每个细节。这部就是来还愿的,又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想这次他们应该不会错过彼此了吧。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你相信有一天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在一个百无聊赖,写不出论文的晚上,在巴黎圣母院烧掉的晚上看了这部。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和一个人并排走在巴黎的夕阳里,慢慢给她讲我的爱情故事,讲我失败的,寡淡的感情经历。吹着塞纳河的风,让过去的都过去吧。

32分钟前
  • 绿鲤鱼与绿驴
  • 推荐

命中注定的人总会相遇,即便分开也会重逢。

3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走啊说啊走啊,与一个能从婚姻、政治和理想谈到吹箫、快感和高潮的女人。整个过程,如Deja Vu,却又具象得令人发懵。回忆奇异飘渺,我会用三年的时光无间断地想念一晚上的事,却不愿用一晚上的时间去思索这三年中发生过什么。

37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回忆本来是非常美好的,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过去”、“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会相信你会认识很多人,但后来你才发现能交流的人其实很少” 九年后,一切从未改变。Celine: "Baby, you are gonna miss that plane". Jesse:" I know..."

3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如镜子一样的台词

44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这是我看过的关于男女相遇相爱最美好又最清醒的电影。

45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好的不得了的对白

50分钟前
  • 红发安
  • 推荐

浪漫邂逅,偶然错过,久别重逢,物是人非……祝你们最后上床了

53分钟前
  • 天亮天黑
  • 推荐

她瘦了。好爱她那件黑色小衫,后背开襟。只是从她拥抱他开始,眼泪就往下掉

5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他们争先恐后地说了那么多,拼命把每一分钟都填满,唯独没说最重要的话。她抱住他说:我想知道你会融化还是会保持原样。那一句看哭。

1小时前
  • 张天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