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2015

HD

主演:徐英姬,权素贤,金永敏,高瑞熙,卞约汉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圣母2015 剧照 NO.1圣母2015 剧照 NO.2圣母2015 剧照 NO.3圣母2015 剧照 NO.4圣母2015 剧照 NO.5圣母2015 剧照 NO.6圣母2015 剧照 NO.13圣母2015 剧照 NO.14圣母2015 剧照 NO.15圣母2015 剧照 NO.16圣母2015 剧照 NO.17圣母2015 剧照 NO.18圣母2015 剧照 NO.19圣母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圣母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慧琳(徐英姬 饰)和赫奎(卞耀汉 饰)是在医院里工作的护士和医生,他们负责看护的,都是失去了自主意识陷入了昏迷之中的病人们。哲武(柳顺哲 饰)是两人手里的病人之一,同时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富翁,哲武的儿子尚宇(金英民 饰)早就打起了父亲遗产的主意,他要求医院尽可能的延长父亲的生命,为此不惜一切金钱代价。  想要哲武苏醒,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尚宇将目标放在了一个有着“圣母麦当娜”之名的神秘女子美娜(权素贤 饰)身上,美娜到底是谁,有着怎样的过去,为什么会沦落至今,一切都处于谜团之中,唯一知道的是,她目前正陷入昏迷之中,并且不知道何日才会醒来。在尚宇的威逼利诱之下,慧琳只得开始准备手术。我最棒鬼牌游戏2015圆梦巨人(原声版)深海圆疑布朗神父 第十季神奇燕尾服英语都是因为你有面有朋友白朗宁版本爱情治疗师死亡塔美国司法第一季东北往事我叫黄中华我的医妃不好惹第二季穿普拉达的女王(国语版)一言为定逐星女第二季财神客栈国语胖嘟嘟的革命邓布兰笔记:学校枪击事件的教训沉默的证人(国语版)正义联盟与红白黑黄:超级英雄和猎人(上)辣妈正传愤怒的阿登精英律师美国制造1993某个视角 另一个言灵庄世纪之战暴风天下第一刀哈洛与慕德紧急救命2北国淘金梦飞女刑事1987骑着鱼的猫兄弟会大学你懂得鬼咬鬼钱作怪国语路西法第一季致命钥匙 第三季没有第二次机会

 长篇影评

 1 ) 一群人,爬

这部传记冒险大片,用前几年很火的那个一句话剧透来概括,就是:一群人,爬。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拍得跟剧情片似的,反倒是剧情片时不时向纪录片靠拢,《绝命海拔》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都看过不少登山题材电影,故事中除了登山,总要加点其他吸引眼球的私货,这些私货往往跟体育精神、野外求生关系不大,属于常规的好莱坞快餐料,而且总会宣兵夺主,比如《绝岭雄风》,是恐怖分子抢钱,《垂直极限》是坏人搞破坏和杂七杂八的情感关系,《眩晕》的登山者遇到杀人狂,成了个恐怖片。

而《绝命海拔》不玩这些虚头巴脑的。说好了拍登山,就是登山,别的滚蛋。观众看到的是准备工具、筹划日期,攀登前的体能训练和祈福仪式,攀登的动机探讨、背景知识讲解、身体素质测试,攀登时突发的眼疾困扰、体力不支、氧气耗尽、气候骤变、生死抉择,等等。紧紧扣住人与自然的矛盾层面。而人与人之间即便有冲突,无非就是何时登山、怎么登山、设备为啥没准备好、撑不下去要不要回头等等与登山这个大方向紧紧焊在一起的成分。

如果前述那些片是《泰坦尼克号》,将灾难让位于一个更有观众缘的商业元素的背景板,那么《绝命海拔》就是1958版的《冰海沉船》,将船难放在首位,每一个细节都以忠实还原事实为最高任务。片中的情感成分也像峰顶的空气一样稀薄,队员与家属的通话,寥寥几笔,最可煽情之处却毫不慷慨戏份;登山队之间的较量与合作,本可搞出惺惺相惜、气壮山河,导演硬是轻描淡写将之带过去,绝不干扰人与自然的对抗。

片中不乏有着同舟共济的精神,向惊天险情的宣战,对人类意志的讴歌,辽阔壮美的圣母峰,被几个航拍抓下,令人目眩神迷。处处是灾难大片的气势。但情节与情感的薄弱,令它在很多人眼里,是一部不够好看成功的商业片。太多人被爆米花宠坏了,要三分钟一个小高潮,五分钟一个大包袱,否则就打瞌睡。《绝命海拔》无法提供这样紧凑的曲折起伏。但它是一部真正的大自然冒险片,浮华遍地、追名逐利的好莱坞,很少电影人有足够的胆量炮制一部商业元素如此单一的作品,这也使它尤为可贵。

影片探讨了一个看似被说滥的命题:登上山顶,等于战胜了自然吗?当然不。那只是自然对你网开一面而已。试想蚂蚁爬上了你的头顶,它征服了你吗?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碾死它,但也许是钦佩于它的勇气、毅力和敏捷,你没有下手。自然对我们做了同样的事,并且它很快也让登山者见识了它的强大。登山者什么也没有战胜,除了他们自己内心怀疑此行的那部分人格。有几段戏诉说登山者们的动机,有的说,既然爬了六座,就该试试第七座,有的说,就当给孩子做个榜样吧,有的则说,爬山让他从抑郁中解脱出来,重获新生。他们带着不同的动机而来,寻一个自我的成全,不论成败,都已圆满。

导演巴塔萨•科马库坚持实地拍摄,为的多半不是场景逼真。如今在摄影棚和虚拟摄影机的辅助下凭空炮制一个潘多拉星球已不是难题。亲临实地,只为取得演员逼真的表演。疾风似刀,雪渣飞扬,气喘如牛,胸痛似绞,视线模糊,周身僵硬冰冷丧失知觉,赋予这样真切体验的环境,只能模拟,尚无法完美复制,只有身临峻崖雪坡,才能催生演员最可信的反应。很多人习惯了电影的虚构,对其罔顾现实的宽容度越来越高,主创也越来越以“电影本就是假的”来为不认真做功课开脱。但《绝命海拔》让我们意识到,艺术效果和客观现实并不总是敌人,最真实的东西,也可以成为最好的艺术的基石。尤其当你拍摄一部根据事实改编的电影,若不对真实抱有足够的敬意,就无法打造叩动人心的艺术。(文/方聿南)

 2 ) Everest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在大银幕上且以IMAX3D形式呈现出来的攀登珠峰题材电影,作为一个马洛里粉,不去捧场简直对不起墙头。尽管96山难跟作为珠峰先驱的马洛里并无直接关系,然而每一缕留在珠峰上的幽魂,都是马洛里的同侪。

电影从登山前的准备起拍,从国内告别家人到加德满都繁忙拥挤的街巷,队员之间的相识和次第出场,走过崇山峻岭间的索桥,牦牛,寺庙的祈福仪式,终于来到热闹的大本营。在这里Rob Hall带队的Adventure Consultants和Scott Fischer带队的Mountain Madness两支队伍会合。他们都打算在5月10日这天(Rob说是他的幸运日)发起攻顶,谁也不准备退让,于是Rob建议合作而非竞争,Fischer答应了。Rob似乎有不好的预感,但在1996年的此时此刻,一切灾难的征兆尚未现出端倪,他俩谁也没能预料到,在这个春季登山季里他们将双双殒命。

Rob Hall自然是电影的主角,但在我阅读96山难的相关资料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那位被队友两度放弃、两度整夜暴露于暴风雪中却都熬过来,求生意志坚强无比的德州好汉Beck Weathers,他让我想起了最后以悬挂的身姿定格在艾格峰北壁的Toni Kurz,Touching the Void里的Joe Simpson,绝境之中自救,无论成败,他们都是大写的人。

故而,当影片一开始Beck Weathers即出场,并且主角之像明显时,我是既意外又惊喜的。除了Beck,AC队里罹难的两名客户之一、那位由学生募资赞助来攀登珠峰、受到Rob打折照顾的Doug Hansan也刻画得比较详细,他说自己登山的原因之一,是想让大家看到,像他这样的一个普通人也是可以的。实际上95年他已经有过一次在登顶在望之前被迫下撤的经验,无论如何他不愿这一次再失之交臂。而47岁日本女登山家難波康子,已攀登过世界七峰中六峰,正尝试成为登顶珠峰的最年长女性。

由于花了这么多时间做铺垫和人物介绍,真正从四号营发起攻顶时,已经接近电影中段了。影片多次向小马哥致敬,包括问大家为何要登山时回答的那句“Because it's there!感谢马洛里先生!”也“还原”了Rob、Doug、Harold(Andy Harris,AC三名向导之一)具体怎么死的一种猜想。Beck确实是主角,他的故事相对完整,虽然实际的情况要比电影里呈现出来的令人震撼得多,比如电影里他靠个人的力量走回四号营后,第二次死里逃生的过程被删掉了,而第一次死里逃生,也略去了提前折返的Stuart Hutchison来搜救他和康子,因为发现他俩已丧失意识、严重冻伤和无法移动,考虑到即便将他俩救回四号营,队友也没能力施以救治,也不可能及时将之撤离往山下,于是Hutchison作出决定放弃了他和康子,将他俩留在原地等死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说当时Hutchison作这样的决定是合理的,无可厚非,那么当苏醒过来的Beck坚持着自己走回四号营后,队友却依然认为他必死,从而将他一个人单独扔在一个帐篷里等死(导致暴风雪刮坏他的帐篷后,他又暴露了一个夜晚,没死简直是神迹),就多少有些让人觉得悲凉了。这可能也是商业登山的一个弊病之一,队员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多深厚的私人情谊,危难关头先求自保,而非生死相依、守望相助,一个感叹……电影里略去这些细节经过,不知是别有用意,避免与Rob怎么也不愿意放弃Doug独自下撤作对比,或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Rob与他的AC队既是主角,吉伦哈尔扮演的Scott Fischer和他的MM队的戏份就被压缩,电影关于Fischer的死因解释大概是一天之内多次上下体力透支:前面他从二号营下来护送好友Dale Kruse回大本营,然后又继续追赶Rob的队伍。Into Thin Air的著者、《户外》记者Jon Krakauer戏份反而较酱油,基本只有被挖墙脚的调侃功能了。在准备阶段也提到了来自战斗种族的Anatoli Boukreev(MM三名向导之一、职业登山家)不带氧气的争议(他是MM的向导,虽然不带氧气不影响他自己登顶,但争议是他不带氧气会导致他作为向导帮助客户,特别是在下撤时的作用被限制)。他是5月10日当日首个登顶者,13:00初登顶后14:30才开始下撤,花了接近一个半钟头帮助客户登顶,当下撤中的队员们被暴风雪困住,也是早已撤回四号营的他再次出发救回了幸存的Pittman、Fox、Madsen三人,后来他又出去搜救Fischer,遗憾只发现了Fischer的遗体,影片里有他将背包翻过来盖住Fischer暴露的面部的镜头。

关于要命的fixed ropes没有事先搭建好的问题,电影里切掉了Balcony的那一小时,只剩了Hillary Step那里的拖延,这两处接近两小时的延误是未能及时在安全时点14:00前回撤往四号营的关键,再加上当日AC和MM两队20人(本来是每队3名向导8名客户各11人,但MM那队里Dale Kruse突发疑似脑水肿在一号营就已退出,68岁的Pete Schoening则在大本营时就决定不参与这次攻顶)加一支台湾队共33人都要登顶,导致Hillary Step处太拥堵,延缓了通过时间。过于倚赖氧气瓶也是个问题。总之影片告诉我们,即便是商业登山,有向导有雪巴帮着,也是要看天看运气啊,并没所谓百分百保障,在珠峰这样的极端环境里,任何一个失误都会放大成性命攸关的大事。

总体而言,Everest挺符合我的预期,细节到位,可能有观众觉得拍得比较平铺直叙,平淡,缺乏高潮和惊险,也没有什么悲壮之感……我承认它跟《北壁》给人以强烈的悲剧感大不相同,也不像Touching the Void那样是一个人的史诗。这只是一场被较为细致和完整呈现的灾难。镜头下的珠峰宏伟然而并没有那种至为可怖至为美丽令人充满恐惧又疯狂渴望的感觉。也是good but not great的类型。然而比起拍得各种戏剧化、煽情、惊险高潮迭起(这并不难做到),我更愿意要一部冷静、忠实、详细地还原了故事的电影,毕竟我想看的只是那个真实的故事被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哪怕拍的是个记录片,我一样会去看。

ITA著者说从统计学上看96山难算寻常事件,12人死亡数只占春季登山季里上到大本营以上的398名登山者总数的3%,略低于当时的历史平均死亡率,而整个登山季有84人登顶,1:7的比率也低于此前的1:4,所以96年算safer-than-average year。这样算,小马哥的22年应该是全年/单日死亡率最高的了(7人),因为22年基数太低,就他们英国国家队一支在爬……

96年全年(包括秋季)死15人,春季死12人,单日8人,其中AC死了领队(Rob Hall)、一名向导(Andy Harris)与两名客户(Doug Hansen和難波康子),MM死了领攀Scott Fischer。

 3 ) 人类的渺小

1996年5月10日-11日,珠穆朗玛峰在人类登山史上写下了一段黑色记忆。当日突发的雪暴天气致使8位登山者遇难,酿成当时登顶珠峰的最大惨案。冰岛导演巴塔萨·科马库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在今年将这场山难搬上大银幕。 从追随登山队三上珠峰大本营,到委托特别摄制组登顶珠峰取景,再到寻得当年事发时的罕见录音带,执着于还原历史事件真实面貌的科马库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明态度:“我不会去拍画蛇添足的东西,我的义务就是去重现他们真实的悲壮瞬间。”然而,自从山难惨剧发生到电影《绝命海拔》上映,这期间引发的各方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4 ) 为什么他们不惜性命,牺牲家庭,执着于此

我的健身教练力荐这部电影。他一直有个梦想,远征世界的七大峰,尤其是Everest,世界之巅。哪怕曾经一直活跃在同一健身房的谷歌高管Dan Fredinburg,今年4月刚刚在珠穆朗玛峰雪崩中丧生。“一个几乎天天打照面的人,就从此消失了。”他感慨道。他知道这是生死未卜的征程,他已计划好,在儿女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就出发。

我希望他平安归来之余,也非常惊异于为什么他如此执着于此,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的家庭。小时候我见到登顶珠峰的新闻,心里赞叹他们是英雄。当我长大并了解个中残酷的真相和历史,我觉得这些人真是闲得x疼,自己去送死,留下痛苦的家人,还要连累当地向导,破坏环境,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但是我的健身教练,第一个我认识的人里这样两眼放光地诉说他的梦想的时,我决定看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如实地反映了1996年珠峰山难,在2014年雪崩之前一直是史上伤亡最大的山难。虽然本片众星云集,连个小配角都用大牌,前半段也费了些功夫塑造每个人物的形象,可是毕竟他们都不是戏剧化的人物。本片的叙事也有一定问题,很多重要情节没有强调而是带过,会给观众留下疑团。比如,South Summit的四个氧气瓶究竟是满的还是空的?杰克·吉伦哈尔来回折腾后为什么还要登顶等等。更重要的是,在8000米的严酷条件下,什么人物塑造个性冲突都可以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实际上本片拍人们和珠峰的戏剧冲突就够了。

的确是太够了。这是有史以来大荧幕上最佳的雪山视觉特效,无论是严酷的暴风雪,远处灿烂的阳光,还是那高耸入云的山尖,深不见底的冰隙,这份世界之巅的壮丽,的确催人舍弃一切去体验。这个体验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是因为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无论是千山万壑还是层云叠嶂都远在你脚下,因为这里有世上都没有的景色,因为这里是另一个世界,本不属于人类的世界。





从此我相信登山者们既不是英雄,也不是麻烦制造者,他们只是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这里是他们信仰的所在,他们追寻的征途的终点。正如片中俄国登山家所说:山峰不是满足个人野心的体育场,而是实践信仰的大教堂。而能我坐在大荧幕前,终于理解了这份信仰,体验了别人的人生,这正是电影的美好所在。

<图片4>

也许你还会说,这终究是非理性的行为。片中的人物死亡也大多应归咎于此,单是8000米以上的海拔的氧气浓度,就足以让人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但是人类终究是非理性的动物,没有这份非理性,我们不会有这么多好看的电影,我也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写影评分享给你,我们更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个世界之外的世界,是一些人毕生追寻的终点。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5 ) 看完以后很燃看登山相关资料已经看了一个礼拜了

对影片本身没有很大的推崇,同很多网友的观感一致,戏剧冲突不是很强,除了南竹以外人物刻画也非常有限。说到这里不禁又对吉伦哈尔好一顿佩服--这么少的戏分,却能成为全片性格特征最突出的角色。

当然以上都不是什么槽点,基于真实故事嘛,人类在那种高度就是这么脆弱,仅一个风雪夜就收取了这么多条生命。景色十分美,节奏也不错让人一直能够沉浸在情节当中。主角与妻子通话的场面固然悲伤,却未觉出煽情的刻意来,可以说处理的不错。

看得这么燃主要还是一种“打开了新窗口”的感觉。登山似乎离城市生活太过遥远而未曾考虑过。这么一看了解到很多从来不知道的事情。顺便吐槽一句我觉得剧中大家身手实在太过矫健了一些。我本身最高到过海拔4000米而已,都已经行动迟缓无比。8000米的话据我了解普通人要呼吸十几次才能够迈动一步。只能猜测说这氧气瓶有奇效啊。

以下要开始跑题了,先来个珠峰旅游配套--据说去珠峰登顶呢只要有钱基本可以成行。花费在七八万美元的样子--片中说6万5的话不知道有没有包含装备和机票钱。时间则起码要两个半月。这就是为什么剧中人除了向导和sherpas其他大多都不是专业的。

再来一点高海拔小科普--南竹说,上了8000米,你的身体就要停机,可不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仅是氧气不足的问题。睡眠基本上是没有了,躺下也睡不着,除非是真的要死了。原因就是--身体怕你死--所以呼吸一浅一慢就拉警报,让你惊醒。吃东西也成为不可能任务了。因为消化食物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小算盘一拨拉,身体发现在那种恶劣条件下消化食物取得的能量跟消耗的能量一比压根不划算,所以就把消化功能抑制了。

珠峰虽然是最高的,但不是最危险的,这跟地形,气候,已有设施,支援力量等大概都有关系。然后 每年天气好最适合攀爬的只有四月五月,所以珠峰上面出现“人满为患”“瓶颈大塞车”之类的怪现象绝对不是唬人的。

看电影是看不出来,其实关于1996年5月10日这场灾难最大的口水仗不是在于“Rob Hall你抛家远走丢下那孤儿寡母是为哪般”,而是在于Rob Hall 队伍中的记者Krakauer同Scott Fischer队伍中的大咖向导Anatoli Boukreev意见不合。

虽然没有去找书来看,但也七七八八地了解了这件八卦前后。其实这两个人也说不上是针峰相对,在我看来三观不同而已。记者的拿手绝活是“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我们要反思要反思,我有罪我救不了他们。”而登山大咖Boukreev则是“能做的我都已经做了,那些救不了的我也没办法,我又不是神。”就是这样也能打起来也是醉了。。。

总之有一些事情是没有争议的,还被我脑补了一番:
Boukreev登山不吸氧的(好牛,仰视)据说带了一个备用的(估计大神很不爽,但无奈是做向导不是自己单攻)。大神早早地登顶,就在上头呆了一个多钟将近一个半。眼看上来的队友没几个,自己身上又没有无线电,于是开始下山去看有没有什么状况。下山途中陆续看到队友在龟速移动中,又有一个友善型的向导Neal在陪着顾客龟速移动中,但没出什么事情。貌似大神就把背了一路的氧气瓶(脑补早已各种不耐)丢给Neal自己下山去了(理由是大神自己用不着,Neal带着还可以给顾客用)。于是天还没黑,大神就回到最高的营地喝茶睡觉去了。
傍晚暴风雪刮起来,山上的人迟迟下不来,所有人都斯巴达了。大神这才出动,又顶着风雪在黑暗中向上攀登,据说第一次出去半天没找到人,回来稍作休息又继续出动,如此反复,竟然被他牵回来三个人。
我的感想是大神果然是大神,但Krakauer的槽点到底在哪里呢?
1。向导怎么可以不带氧气瓶?!
这里吐槽的逻辑貌似很多,比如不遵守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啦。比如吸了氧大神体力更好可以救更多人啦。比如氧气瓶可以拿给需要的顾客使用啦。
真是看得我气笑了。
2。向导怎么可以不陪在顾客身边照顾顾客?!
答案很简单,陪在顾客身边也许照顾不好顾客,大家请看一下Rob Hall是怎样做的就明白了。
3。。。
4。。。

让我来吐槽一下Krakauer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自己有负罪感就要拉所有人一起担责任,据他自己说“最无法忍受就是Boukreev竟然不承认自己当天的判断有任何错误,行动有任何不妥之处,根本不考虑自己本可以如何去减轻这个灾难的后果,这种极度的傲慢。”二是对于“向导”和“顾客”这两个角色的关系有非常夸张的执著。是“付钱的是大爷”这样的逻辑吗?Boukreev据说是从此行赚到两万五美元,但是难道这钱是拿来买了他的命的吗?其实不管是向导还是顾客,在那种情况之下,所有的角色,身份都已经消失了。也许有些人的逻辑就是“先顾好自己,再来考虑如何帮助别人”就叫做自私,无论如何都指望别人献身来救他们,那我也实在是无话可说。我个人的感想是,如果我冒着风雪大黑夜困在珠峰下不来,我所能想像的最好的事,就是我幸好付了Boukreev这样的人不菲的一笔钱,以至于他或许感到有那么一点点有责任,承担很大的但是因为他是大神感到还可以控制的风险出来营救我一下,那实在是谢天谢地了!

事实就是,活着下珠峰只能靠自己两条腿,什么拖啊扛啊,能做到这样的神人还没有出生。所以因为过于虚弱无法行动,还活着就被队友放弃这种事也是现实。

如此就说到登山有什么意义。。。很多人说登山是超级自私的行为,花费大量金钱时间精力,随时可能把自己玩死,然后又没有实际的产出,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说,只是一种个人成就感,对社会没有贡献。这些我都无法反驳,但还是对登山这件事有强烈的共鸣,这种燃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

 6 ) 夏尔巴人喊你们回家吃饭

上山上山哎的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621966/?start=100#comments
一旦评论翻页,楼主就不大会翻去后面看了。请大家自觉文明发言。

====================正文==================

四支团队同天攻顶,五人死于南坡,三人死于北坡。96山难保持“珠峰史上最大事故”的头衔,直到2014。雪崩事故之后,铺天盖地的报道,终于把目光投向了用生命换取微薄收入的本土向导。当然商业登山队的利弊还是要总结的。记者一支笔两片嘴皮,从来不满足于“事实及其全部”。

随AC队攻顶却并未与Rob走完最后一程(各种意义上)也没有参与11日的救难工作,记者Krakauer以“第一手资料”的立场写了Into Thin Air,话里话外,文前文后,是要总结血泪教训以便寡人悟道的。

本片主要改编自该本——算是纪实报道——吧。但是撇去了Krakauer各种“真知灼见”的批斗,只保留了事件的部分。在风暴这一节则加入了在10日攻顶并最先进行救难工作且成功捞出三人的MM队职业向导Anatoli Boukreev在其口述的回忆录The Climb中的情节。

Anatoli就是Krakauer在ITA一书中选择的主要撕逼对象。

所以可以想见,影片是极力淡化了Krakauer的主观立场——乃至他的存在感。这个ITA的第一视角,在影片里几乎只有名字在不断出场。很显然的,是要在至今没有消停的撕逼大战中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

那么问题就来了。电影在容量上不如书本,在表现形式上也难以做到“文字分析批判”的效果。
拍灾难片,不可能面面俱到,以下三个角度只能取舍:要么条分缕析事故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后果,以便发人深省耐人深思避免事故重演;要么重现灾难全程,务必细节详尽画面冲击让人身临其境,末了感叹人之渺小而生命之可敬,刺激观众的肾上腺;要么以灾难为背景,表现人性在极端环境下面对死亡之危胁时的多面及深刻。

三条大路只要一心走到底都可以通向罗马,本片却是每一条都只走了三分之一。就这么吊在那里了。

The Climb中倒是对于登山的各种前期准备(找钱找人找装备)有十分详尽的描写。这部分作为“顾客”的身份出现在AC队的Krakauer并不通晓。于是电影里也就没有了。
而实际上,这一段才是让一般观众了解“商业登山队”到底是个什么概念,队中的人物到底都有什么义务和责任,在登山过程中有什么具体的工作,会因登顶的成败而受到什么样的人生影响。
如果对这些都不了解,那么影片中Rob和Scott一开始的紧张感就显得没来由,后面交涉中南非队的不合作也就只有“任性”这一解释了。
不知道Guy这个角色的身份及工作内容的观众们快举起你们的电影票让我看到!

造成96山难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影片里倒是都点到了——也就只有点到为止。

原因一:路没有准备好。因为各方对此事说法不一,目前未有定论。但是夏尔巴向导与领队之间沟通不良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沟通不良,影片不揣测之余,干脆那些众说纷纭的情节全都省了。

原因二:Rob未能阻止Doug登顶,反而陪同其前往。以至于身为领队的他未能尽到护送其他顾客下山的责任。Doug,难波康子和本队向导的死亡,Beck的重伤,他这个不理性的决定都脱不开干系。
但是前文已经说了,Krakauer主撕Anatoli,于是影片也就极大淡化,甚至可以说美化了Rob的动机。

原因三:AC队的向导Andy Harris以为南顶的氧气瓶是空的(其实都是满的),致使Rob和Doug未能及时得到氧气。普遍认为Harris是因为大脑在高山上工作不良产生了误判。
电影迫于时间,没有太多着墨刻画人在“死亡线”以上的状态。外加剪辑混乱。应该说氧气事件的内因外情,真是只有本身知道96山难的观众才能看懂了。

商业登山队的背景,及这几项灾难主因都说得不清不楚,外加两边不得罪的暧昧立场,无论是分析还是反省自然都是不可能的了。

再说灾难的实况转播。
除了AC和MM这两支队伍之外,遇难的还有台湾登山队。风暴时,高铭和是跟Scott躺在一起的,只不过在夏尔巴向导救难时,发现后者已经失去意识,选择救出了前者。这一段,连同北面攻顶三人死亡的印度登山队,通通被编剧给吃了。
由于过程细节的缺失,众多明星脸毫无必要的出现(什么打酱油角色都喊大牌来演,这股壕气冲天我是服的),反倒令得影片的“真实感”大打折扣。

最后就说人物塑造。

身为主角的Rob始终处于一个“面目模糊”的状态。还不是Beck来得性格分明,跟一出场就活色生香的Scott更是没法比。好像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队上死的人最多,加上有妻子待产的他死得最符合好莱坞戏剧原则,所以他才成了主角。

至于另一领队Scott,性格是有了,却因为没有“主角”这个光环,其行动线索和动机被写得七零八落。他之所以未能及时下山,主要是缺乏休息。他缺乏休息是因为他的一位顾客——也是他的好友——因健康问题不能如愿攻顶,他特意返回本营去通知并安慰。这一段故事,影片拍是拍了,但我怀疑有任何观众看清楚他这一条情节线了。

两大主角都成这样了,关于配角们有什么家庭背景身世故事,为了什么理由登珠峰,真是能有一两句台词说白说白就大幸了。戏分这么一摊,结果就是谁都没有说通说透,什么“我有抑郁”什么“为了孩子们”都不过通俗故事片里一句苍白的口号,没有任何说服和感动人的力量。
如果不是本身喜欢登山的观众,看到这种人物描写,应该只会觉得这批人no zuo no die为毛try吧……

于是在看片的整个过程中,我心里不断盘旋是这么想法——导演对于事故既没有立场,看起来也不是登山爱好者,无论对于人性还是天灾也都没什么兴趣的样子,也不是考据癖资料搜集狂,更没有做伪纪录片的意愿,所以拍这部电影的目的到底是个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干巴巴地讲说有这么个事儿,看wiki好像更省时省力省钱。全片只要出一行字幕“请各位观众回去google 1996 珠峰 故事这三个关键词”足够了。电影这个东西,ms不是“影像wiki解说”这么个定位吧。

-----------------我是夏巴人的分割线---------------

影片情节既然主要取材于ITA,自然是以AC队为主。实际上这次山难中,是MM队更具有戏剧性。

领队Scott和向导Anatoli以及他们的夏巴向导Lopsang都很有个性。与AC同天攻顶也遭遇到风暴,全队最后只有Scott一人遇难。

Krakauer吐Anatoli的槽点我其实一直没有get到。Rob倒是带着氧气登顶也留在最后帮助他的顾客Doug,结果呢?Anatoli没带氧气,最后他队上一个顾客都没死,他如果带氧气,最好的结局就是一个顾客都不死嘛,有什么差别么?

最坏的结果呢?

我同意Anatoli的看法——氧气瓶会给一种“错误的安全感”。Rob敢于违反2点原则帮助明显已经体能不济的Doug登顶,是因为他以为夏尔巴向导在山顶储放了足够的氧气。却没有想到人为(Andy的误判)和天气(氧气瓶结冰)令得他没能用上这些氧气。

假使Anatoli也像Rob一样携氧上山。没错,他是能够在顶上多留一个小时。然后呢?当风暴来到,他的氧气瓶会不会因天气而无用?没有氧气又在8000米以上停留了那么久,他会不会出现幻觉?还能不能成功下山?如果他无法安全下山,留在风暴里的其他人也就失去了第一波救助。他队上三枚遇难的顾客还能不能生还?

“Anatoli不携氧登顶就是没有职业道德”完全是Krakauer站在顾客立场上的一厢情愿。

比如说跑马拉松。姐付给组委会报名费,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比赛前的信息供应,比赛中的食物与水份补给,紧急医疗救护,道路疏通安全,比赛后的服务。就是这些,至于那42公里,不管是天上下雨下雪下刀子,都必须是参赛者自己独立跑完的,不能有人推不许有人拉不准抄近路。如果参赛者因为准备不足或者意外状况,猝死在途中,不关其他任何人的事。如果参赛者因为能力不够或者意外状况,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终点,终点一关绝对不因为任何理由延时。

这是“运动”起码的尊严——自己选的路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想任何一个以“挑战自我”为理由(无论是否嘴上说说)去长跑去登山去越野的人都会同意这个说法。

但是在商业登山队里,这种运动者与运动本身的责任与义务关系被扭曲了。有些人似乎是抱着“我花了钱,你就算是背也要把我背上山再背下来”的想法在要求登山向导。像这种人,登的不是珠峰,只是内心的虚荣而已。正是这种人的理直气壮,令得“登上世界之颠”不复有昔日的意义。正是这种人的活跃存在,才使得1996年5月10日的珠峰拥挤不堪。而正是这种人,在拒绝回去救援队友之后,回来写下了“责任需要由向导来负”的话。

96山难中,没有夏尔巴向导遇难。而他们从不自夸为珠峰的征服者,从不以登顶为炫耀。他们了解山了解自然也了解自己的能力。

他们不但不用携氧登顶,还能把满的氧气瓶背上去,把空的氧气瓶背下来。多少“登山爱好者”把垃圾留在了珠峰,要不是Scott Fischer开启志愿清除垃圾的活动,还得有”登山爱好者“继续把他们的空氧气瓶留在那里?

这些以为自己花了几万美金就有资格登顶的人,才是最没有道德的最厚颜无耻的,跟携不携氧没有关系。夏尔巴人喊你们回家吃饭。

-----来!干了这碗鸡汤---------------------

我第一段说了夏尔巴人是以向导谋生的。不知道为毛还有这么多心里有鸡汤看谁都是鸡汤的同学要和我干杯。

如果卖命赚点微薄的薪水养家是“鸡汤”的话,那些“因为山在那里”就去登珠峰的说法,应该都是甲鱼汤了吧。
  
为了帮助这些被鸡汤糊了眼的同学,我不得不把本文以夏尔巴人为题的“字里行间”意思整理出来裸奔一下。

在“爬山”这件事情上,夏尔巴人是天生的。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基因已经适应了环境。
每次有队伍登珠峰,他们都是最早上去最晚下来做最危险的工作经历过比领队(就别说客户了)更多的凶险情况。有人遇难也是第一时间被委托去救援。
而他们能够全身而退以登珠峰谋生(而不视其为“极限挑战”),那是因为他们自然(天)了解山(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人),知道路会看天气会正确估量自身。
  
反观某而告称热爱登山的人,没有天生基因就算了连后天强生都办不到。
不了解山就妄欲征服之,不了解自然就任性冒进之,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就随便挑战之,想花钱去珠峰“观光”一番,这种行径不说“道德沦丧”但至少是不尊重生命连累别人还祸害群体。
商业登山队造成珠峰拥堵。不用绳路不用带氧就能登上珠峰的专业登山者还不得不给花了钱就是大爷的观光团们让路。这给专业登山队造成了多少麻烦和危险?真的你花了钱就以为自己是上帝,别人被你拖累甚至丢了命都是活该自找的?
  
我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希望各位走到哪里都要跟人干一杯鸡汤的同学们能把你们心里的鸡汤清一清。否则你们看这个世界只怕都是鸡汤色的了。

 短评

本片坏就坏在明星太多。戏份分不均,重点也不清楚。要不你就把登珠峰的细节都说清楚了,要不就把所有重心都放在风暴那一段。现在出来的效果就是人物也不清晰,事故也不惊心。既没有纪录片的实况感,也没有励志片的肾上腺,悲剧也煽得不够尽,让人不知道以什么立场去看。也就是看看景吧。

7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It's the attitude, not the altitude.

11分钟前
  • VK
  • 推荐

夏尔巴人数十年人肉之躯成就你们一个个“载入史册者”,演出来就是被歧视并关键时刻就掉链子。american citizen自己作死也必须要有国际救援的呵呵。tell your tough guy story in ur own place. 起开!

14分钟前
  • 左儿
  • 较差

每個人都會有登頂的夢想吧?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可以登頂,死在峰頂的雪中,你願意嗎?想給孩子做偶像的loser道格這樣做了,卻拖累了男主,男主又拖累了哈羅德,否則兩人可以一人救一個,也就是説道格爲了自己的夢想一拖四,死了五個人。

16分钟前
  • Giliani
  • 推荐

还算不错的灾难片,也让人以非常近的角度,了解登山之风险。看完之后在想,人类花费如此大的财力物力,冒着生命的危险,攀爬珠峰有必要吗?不要说山就在那里,这样的话其实毫无意义。山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让人敬仰的。人在世上总是需要敬畏一些事物,人并非能战胜一切。

17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电影拍得基本尊重原著。真实的登山就是这样,没有太多drama,也不需要无谓的煽情,绝大多数死亡原因就是缺氧,体力透支,哪有那么多戏剧冲突。因为不严格遵守纪律而造成更多的死亡一直可以给后人警钟。感慨一下战斗民族的无氧气登山者和德州硬汉,生命力太顽强,服!

20分钟前
  • zenzenzen
  • 力荐

用了80分钟刻画人物立Flag却是苍白潦草的无用功,造成接下来10分钟灾难和30分钟求生营救只能靠廉价手段来煽情。不过饱满且具有爆破力的音效碉堡了。

2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攀登珠峰,可以到达不可能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这么干才是罪过。” 山就在那里,你爱登不登,可是,为什么都是一帮老头要去冒险?真实事件本来是电影的加分项,精彩在中间登山过程的1小时,前后各半小时拉低了整体可看性。但作为珠峰控,表示也不差。葬身珠峰也是一种朝圣。

2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不太过关,但是我却莫名被它想表达的东西煽到。登顶的路,如同人生。

30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当你老了,你不会因为做过什么事情而后悔,只会因为没做什么而后悔。PS:片尾看到原型人物的照片,顿时热泪盈眶,向这群牛逼的人类致敬!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记起小时候新登山鞋鞋盒里的一张卡片 正面是珠穆朗玛峰的写真 背面是一句话“千百年来 珠峰的高度因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挤压不断上升 然而最高的 永远是攀爬至其顶的人”貌似整座影院只有我一人泣不成声

33分钟前
  • EISEN
  • 推荐

发现个好玩的细节是,片中的IMAX登山队其实不是品牌植入,事件发生的1996年,IMAX团队正好在珠穆朗玛拍摄同名纪录片Everest

38分钟前
  • 推荐

人类需要大自然,但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人定胜天这种话,只有寒冬里那些躲在屋里远离风雪烤着暖炉喝着热茶的人才说得出来。对天地,我们只有敬畏的份儿,需要挑战的,永远只有自己。

42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还行

一个男人 他要是想回你电话 哪怕在你妈大雪山上都能想起来

45分钟前
  • 全力以赴鲜!
  • 还行

这部电影说了两件事,一件是人类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另一件是别他妈当珠峰好欺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公共厕所吗?

49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还行

比预想好,人对自然的挑战,总有那么点雄心壮志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登顶那一瞬,还挺让人激动的。剩下,就是无奈了吧,终究还是太渺小,以及是否真的有必要。真实取景还是很带感的。不过这种故事还是太尊重原事件了,会有些平。雪山很壮观,但一片白的审美也挺累的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像記錄片 很悲劇的真實

57分钟前
  • Kevinyeoh
  • 推荐

期待比较低,所以直接泪奔了,没有一点点防备。。。因为抑郁所以出来登山,人的迷茫好像只有经历了这样时刻才能得到解脱。对活下来的人来说最大的礼物就是他们可能已经得到了生活的答案,再也不用出门找了,而死掉的那些人死之前也想明白了吧。只是生来必须走这么一遭。

1小时前
  • 那个那个
  • 推荐

这么好的素材,找了一堆熟脸,片子却没有拍好。四星只是不愿辜负这IMAX3D的珠峰。

1小时前
  • carried
  • 推荐

看完后内心挺沉重,因为是根据纪实文学改编,影片没有太多戏剧夸张的成分,也没有太宣扬生命奇迹云云。作为主角的两位领队最后都葬身于珠峰,尽管影片前面为了铺垫有点枯燥,但是后面真的是紧张十足,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因为影片篇幅等原因,这起登山事故背后的问题与矛盾并没有展开。还是敬畏他们

1小时前
  • VicWallflower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