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英雄

HD中字

主演:秦昊,李梦,刘雅瑟,都日昭日格图,马恺曼,李青云,郭伟龙,李梦晨,王辰昊,李欣冉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摇滚英雄 剧照 NO.1摇滚英雄 剧照 NO.2摇滚英雄 剧照 NO.3摇滚英雄 剧照 NO.4摇滚英雄 剧照 NO.5摇滚英雄 剧照 NO.6摇滚英雄 剧照 NO.13摇滚英雄 剧照 NO.14摇滚英雄 剧照 NO.15摇滚英雄 剧照 NO.16摇滚英雄 剧照 NO.17摇滚英雄 剧照 NO.18摇滚英雄 剧照 NO.19摇滚英雄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摇滚英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94年,武为(秦昊 饰)是一位热爱音乐的摇滚青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武为的乐队在摇滚界里很快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与此同时,李爱(李梦 饰)和姜茜(马恺曼 饰)两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出现在了武为的身边,令他心动不已。然而,站在梦想和爱情的十字路口,武为做出了令他后悔一生的决定。  一晃眼二十年过去,曾经的风光早已经不在,如今的武为不过只是一个酗酒闹事无所事事的中年人而已,就在他自暴自弃之时,一位名叫春晓(刘亚瑟 饰)的妙龄少女出现在了武为的生活之中。春晓的乐观和向上给武为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两人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变得暧昧而又复杂起来。主君的太阳国语逃离布朗克斯无忧无虑無限密室2016浮出水面的影子致命的敌对(国语版)自心人鱼传说1994当天真遇见爱情自杀森林人间逍遥西门庆风雨雕花楼推拿2014如实陈述绳套客家之歌新世界2013哥斯拉大战超翔龙大唐天下之揭竿而起芝加哥警署第二季倒水湾(戏曲)狄仁杰之骷髅将军马格达勒纳·维拉加飘舞的军旗下我的名字叫朱莉娅·罗斯布莱克威尔幽灵5铁狱魔难龙城咖啡时光Tristan and Isolde千星传说不死的男人最后的疯狂摇摆少女10天的爱人夺命六小时交响班无尽列车第一季毋亡我健康又文明的最低限度生活鬼玩人

 长篇影评

 1 ) 几段话。

1.我巨喜欢李梦。 2.摇滚不是傻逼,不是甩头发,不是为了果儿,不是抽烟喝酒吸毒操你麻痹。 3.电影里出现的人名:崔健、唐朝,beyond、枪花,Nirvana、鲍勃·迪伦,大门,郑均,超载,黑豹,梦乐团,谢天笑 魔岩三杰。 歌曲:左小岸的梦、明天、另一个明天。 小芳。back to the sea。旅行团的bye bye。 瘦人乐队的瘦人。崔健的花房姑娘。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 阳光照进回忆里。摩西子诗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脑浊的永远的乌托邦。 唱“爱情鸟”的林依轮 。 以及迷笛、草莓、张北草原音乐节。 4.作为窦唯的粉丝,我很不开心。但作为左小岸的粉丝,我特别开心。 5.片尾一闪而过了痛仰的哪吒。

 2 ) 撞开青春的迷墙

文/梦见乌鸦

 

看本片的片名——《摇滚英雄》,以为是一台演唱会的名字(确实真的有一场叫做“摇滚英雄”的演唱会),就像当年香港红磡的“中国摇滚新势力”那样。但《摇滚英雄》是一部电影,而且很难界定其类型,说其是一部讲述摇滚乐的电影吧,却又不如《迷墙》那般纯粹,只是讲述一段摇滚青年的人生历程,有点类似《天鹅绒金矿》或《几近成名》。但问题又来了,难道本片属于如今烂大街的青春片吗?其实也不然,你更可以将之看作是情感电影,或者是音乐文艺片,当然,特殊一点,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传记片。

 

小众人的青春,却是大多数人的故事。

 

本片的导演谭华是那种剑走偏锋的导演,之前与水木年华合作过《我是外星人》,他有另一个身份是音乐人,有一个名字叫做“左小岸”,喜欢音乐的朋友应该了解。因此导演和音乐人的双重身份让他拍了这部《摇滚英雄》。或许导演本人不愿意发声,但电影这个故事对大众来说太熟悉《摇滚英雄》以音乐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秦昊饰演的“摇滚天才”与影坛天后之间20多年的爱恨情仇,其故事原型明明就是当年窦唯与王菲的故事。秦昊饰演的颓废青年大叔明明就是前不久亮相地铁的窦唯,而且电影中有窦唯、王菲,有高原,甚至连窦靖童都有,主要角色都在能够凑一桌麻将了。当然《摇滚英雄》并不是在影射,因为他们的故事早已大白于天下,群众各有立场,根本用不着影射,其实本片是在讲述一段大众的故事而已,且原故事实在太常见,但谈摇滚也绕不开窦唯,谈摇滚圈子的人和事也绕不开窦唯和王菲。

 

本片为双线叙事,以秦昊饰演的武为人到中年偶遇刘雅瑟的故事为主线,另一条以回忆体的形式的展示武为当年摇滚青年的不羁岁月。两条线索平行叙事,随着故事发展并设计了相互衔接的桥段,电影在疯狂与颓废之间游走,最终还是落回到情感上面。简单而言,电影观感虽不算一气呵成,但每一段情节都有各自的亮点。电影前半部分平心而论在故事走向方面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一条现代线一条回忆线不知二者有什么联系,主题是什么。秦昊线中只是各自颓废和癫狂,少年武为线索中则充斥的喧闹音乐中的肆意张狂。电影前半部分虽然察觉不到故事走向,但每段故事中都有各自的看点,少年时代看精彩音乐秀场,中年时代看秦昊神一般演技。而随着故事走向的潜移默化,两条线索真的交汇在了一起,这里就不剧透了,电影30分钟其实是从深渊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这样的转折有点意外,回忆故事线最后衔接了中年主线的开场,主线故事的结尾转折其实照应了回忆线索,但这两条线是平行叙事,因此电影在结构上玩了一个花样,这样做的缺点是前面稍微模糊,主题含糊不清,但优点在于结尾那一刻的释然。

 

时光飞逝,二三十年的光阴,仿佛一挥而过,到了现代,却必须要每个人都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因为曲终梦醒,摇滚的时代也早已翻篇。本片虽说讲述的是一段青春故事,但《摇滚英雄》并不是青春片,而是一部聚集与情感的电影,从爱情到亲情,回味的是那重金属味道的不羁年华,晃动的镜头、声嘶力竭的呐喊是不安暴躁的青春,秦昊不愧是一代戏痴,那个摇滚愤怒的中年的形象演的太好。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电影在情感刻画上有板有眼,尤其是对角色的刻画,电影对年轻版的武为用了大量笔墨进行描写,而秦昊段落则着重发挥其演技能量去诠释一个对光阴和过去充满复杂情绪的中年人,“武为”这个名字有着双重含义,要么“无为”要么“无畏”。电影后半段随着情感的波折,武为终究“无为”。但随着刘雅瑟饰演的春晓出现,人如其名,将“无为”变成了“无畏”。

 

特别要提一下刘雅瑟,别看她因《十三棵泡桐》获过表演奖项,但以前对她不感冒,近期也只轧一些无关痛痒的角色。《摇滚英雄》中的春晓是她近期出演戏份最重的一个角色,也是演的最好的一次。因为春晓是个典型的功能性角色,她隐藏的身份在电影临近结尾时揭晓,让观众把握清楚电影的走向,同时也让这个原名颓废的故事充满了希望。谁说摇滚的青春就是疯狂的作死,这是小众的青春,然而确实大多数人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肆无忌惮的疯狂之后,同样会撞开青春的迷墙。





 3 ) 仅代表我自己想法吧

对新类型电影别太苛刻,我相信看了的朋友也都是喜欢摇滚乐,这类电影其实本来就少,因为受众人群小,要考虑观影率,所以很多导演不敢轻易去碰触这类题材,但本片能坚持拍完了,要予以鼓励,尽管情节上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要分两个时间线,还要把人物发展,悲欢离合,大喜大悲都交代清楚不容易,只要大家能看懂,我认为就成功了。有朋友说演员颜值问题,我就想问,你以为看偶像剧呢??看颜值你来看摇滚电影干嘛??毕竟剧中是要以一个乐队的形式存在,在一些现场的情节中,要有娴熟的配合,临时东拼西凑出一个乐队太不实际,只能找一个已经成型的乐队来演,主演在青年和中年的外貌还是有一点点相似的。很多朋友都说剧情中有很多真实的摇滚人物真实经历的缩影,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那一辈摇滚人是标杆,在大多摇滚乐迷心中是熟知的,是值得纪念的,本片借用一些情节,我相信也是向真实人物致敬,而且也不是完全照搬,也不是借用的同一个真实人物,是把几个乐队或人物的经历穿插在一起,也是衬托出了摇滚在最初的意识形态到最后走入社会后要经历的转折,聚散离合,要面对种种现实的残酷一面,生活压力一面,在成名后失去初心,奋斗目标出现分歧等,其实剧情还是很让人纠结的,纠结也是必要的,摇滚这条路本身就不可能顺利,能把摇滚路上各种坎坷拍出来,也是摇滚电影所必须要做到的。剧情其实也是有些交代的不够透彻,比如当年解散之后,每个人都是以一个什么状态活到中年的,还有那个吉他手怎么就那么倒霉?(影射谁就不用说了)后来在音乐节,闺女说要听他唱歌,我以为闺女又集结起了当年的几个队友,后来一想,不成,吉他手都不存在了!其实也不能交代这么清楚,就是要让人有想象空间,现在好像电影都要这样拍。有缺憾的剧情才更能让人去回味。还有这片名,英雄??什么意思?谁是??我给的4星,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勉强,但是要鼓励,全是一片骂声,以后谁还拍这类电影,电影应该是越拍越好,循序渐进吧,先写这么些吧,也不一定就正当,仅代表我自己想法吧

 4 ) 摇滚英雄

有人说《摇滚英雄》只有摇滚,没有英雄,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英雄,80初人的英雄情结是一把吉他闯天下的摇滚歌手,而今那个时代远去了,摇滚情怀也似乎随之淡了。就像《老炮儿》里冯小刚饰演的当年走街串巷把自己当老大的钢炮们,都成了逐渐老去的小市民。这片子很真实,讲的是一种摇滚精神,无关乎岁月的变更,青春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我们曾经都奋不顾身的疯狂过!
    不过说起现在的摇滚乐我并不是很喜欢,我更喜欢上世纪90年代那批摇滚歌手的音乐,喜欢beyond这类的音乐人,这部《摇滚英雄》确实是一部不错的摇滚老炮的青春记忆影片。

 5 ) 真摇滚是演不出来的。。。

      先说说影片的几个槽点吧。。。
      1.男主角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长相差距也太大了吧。怎么20年后帅了那么多,都说弹吉他的男生很帅,但是也不是这种帅法吧。
      2.我觉得主唱很明显不太会唱歌啊,他唱歌的嗓音明显是在用嗓子唱,并且不会用气,高音全部都没爆发出来,作为拍大电影的,你们好歹你找个唱歌好点的,酒吧里一抓一堆啊。
      3.中年大叔只是从侧面说他是昔日的rock star,可是电影从头到尾都没安排他秀一下自己的才华。应该给他一个机会,比如突然间抱着吉他冲上台去和乐手们即兴一下之类的的,我估计秦昊是不会吉他不会唱歌吧。。。
       但是话说回来亮点也是有的。
        最主要就是难得导演找的乐队成员真的是搞乐队的,相对于《重返二十岁》鹿晗在那里假弹,电影里的乐队确实是在真弹。而且底下的群演们,很专业,一看就是真正的爱听摇滚的。其实摇滚这东西真的说不好,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真正会弹吉他的,举手投足就感觉是随着音乐律动在摇晃身体,给人一种代入感,而假的演员就是投不进去。。。
       其实觉得影片再二十年前的部分拍的真的挺好的,既映射了中国摇滚圈的真实故事,又能引起青春共鸣。而现实部分太扯淡了。。。哪里摇滚了。。。哪里英雄了。。是不是从侧面告诉我们摇滚英雄们只存在二十年前。。。

 6 ) 伪摇版《匆匆那年》:一部赝品的详细解读

拍好一部以摇滚为关键词的商业片,又要保证够“摇滚”,又要保证有钱赚,绝非易事。可以看出《摇滚英雄》在努力向两个方向上靠,但最终都没上岸,既无力迎战同档期对手,又不是一部有诚意的小众片。最后所呈现出的,不过是碎片化片面化负面化的摇滚符号拼贴出的青春片,一次失败的文化+商业合谋。

走出影院,尽量梳理好复杂的感情,从“摇滚”和“青春”两条线出发,和大家讨论下这部伪摇版本的《匆匆那年》是怎样拍成的。

【第一条线 | 摇滚:假致敬,真利用】

借选秀节目复兴春风,“摇滚”在主流文化舞台上亮相的机会越来越多,背后的商业价值若隐若现。而《摇滚英雄》的观众群体无非两类,一是摇滚乐迷,一是好奇观望摇滚究竟是什么的圈外人。前者而言,只要没对国内电影绝望,听说有这样一部电影多少会有兴趣主动进影院;后者来说,要不要进影院,要和同档期影片对比一下,看这部片有没有足够特别的卖点。前者是人气再低可以保证争取到的基础观众,然而,想要票房成绩,就要想办法迎合更多的人。

小众话题进入主流语境难免会有妥协,但真实反映那代人身上的故事也并不难。怕就怕在呈现是还是以媚俗猎奇的视角,夸张放大最有话题也最容易被误读的部分,甚至干脆沿着误读的思路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部电影也未能幸免。

《摇滚英雄》对摇滚元素的用料看似很硬,很足。宣传中主打“王菲和窦唯”的往事,邀请到了当红的乐队客串,主演秦昊的气场非常合适,片中梦乐队的青春时代由四个音乐学校的学生出演,甚至导演本人也自带音乐人属性。

然而,上镜≠致敬

大量关于摇滚的内容逃脱不了以下几种命运:片面粗糙的复制,放大最吸引眼球的部分,空有表面符号不具备实际内涵。就个人经验,列举出一下几处:

-- 1. 窦唯、王菲及其他 --

影射“王菲和窦唯”是《摇滚英雄》的最大卖点之一。窦唯是八九十年代大陆摇滚乐的领军人物,王菲是长盛不衰的流行天后,他们的往事也是摇滚圈内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从影片的呈现来看,已经不能说是影射,简直就是复刻,而且很多地方不太厚道。当然,复制八卦往事的做法本身就不怎么厚道,这又不是传记片,简直就是抄剧本。电影与现实对比如下:

☆ 男主武为,组建梦乐队,四个大长发少年,1994年通过“中国摇滚新势力”演出震惊乐坛。
★ 男主影射窦唯,窦唯曾在1991年组建“做梦乐队”,不过片中的梦乐队和现实中的黑豹乐队(窦唯曾任主唱)、唐朝乐队更为接近。唐朝乐队的四人组大长发形象更为深入人心,而片中武为的形象也纳入了唐朝乐队主唱丁武的一部分(武为=丁武+窦唯)。1994年,唐朝乐队和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被誉为大陆摇滚的巅峰。

☆ 回忆中的两个女友:女主李爱,从跑龙套演员到大腕,深爱武为,后感情破裂。第二任姜茜,大学肄业,梦乐队吉他手的女朋友,乐队摄影师,与武为分开后生下女儿。
★ 女主影射王菲,虽然身份从歌手变成了演员,但特立独行的性格和对男主的感情如出一辙。女二影射窦唯第二任妻子高原,也是摄影师。王菲如日中天时,由于种种现实矛盾,和窦唯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高原则取代了王菲的位置,一时流言蜂起。窦唯和高原后来也分开,高原带走了女儿。而姜茜的名字显然在影射姜昕(窦唯的初恋女友,摇滚圈音乐人),她大学肄业和窦唯渡过了成名前的几多时光,后来写了《长发飞扬的日子》一书对回忆那段岁月,可以说女主身上也有不少姜昕的影子,相信编剧也没少参考这些资料,姜昕也出现在片尾致谢中,但片中的处理怎么看也不够厚道。

☆ 武为一个人、而不是整个乐队和唱片公司签约。吉他手(姜茜男友)出车祸,乐队彻底散伙。
★ 窦唯最初成名是在黑豹乐队时期,后来因为音乐理念单飞。但这次事件和王菲也脱不开关系,因为王菲原是乐队另一成员的女朋友,和窦唯在一起后,窦唯的处境多少有些尴尬。吉他手出车祸则是影射唐朝乐队的衰落。1995年唐朝乐队贝斯手张炬,号称当时中国最牛的贝斯手,因车祸离世,唐朝乐队、甚至整个摇滚界也告别了辉煌时期。说句题外话,一个人签约唱片这类事最广为人知的案例还是汪峰。

★ 细节:被狗仔拍到在胡同里买油条,四合院里的合影等等都有出处。

以上是“抄袭”的部分,

下面是抹黑的部分。

片中男主不仅颓废、酗酒、乱性、歌不怎么样颜值也不高。现实中窦唯不但有音乐天分,也是完全可以靠脸吃饭的人物。当然,这一点可能是选角问题,但电影中完全呈现出迎合大众认知中的摇滚乐手负面形象,且对于做音乐的细节没有多少笔墨,大多是随便玩玩乐器唱唱流行腔。而女主的设定完全是在包养男主的状态,男主也完全被塑造成了渣男,劈腿的缘由没说清楚,又随便甩了第二任女友,人到中年还和外国友人随意乱性,理解成抹黑窦唯、抹黑“摇滚”也不为过。

另外看到春晓这个名字,不知道彭坦会怎么想。

另外片中北冰洋的频繁出现可以理解,但油条是给谁打的广告?单纯强调这里是首都?


-- 2. 歌词 --

音乐的欣赏上大家各有所爱,在这样一部电影里,虽然主打“摇滚”旗号,毕竟是商业片,编曲上流行风一点也可以接受。但就歌词的内容而言,也完全是小清新的套路,看不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怀疑、反抗和质问,反倒是积极向上、没有迷茫、充满希望,或者用主流话语体系来概括:青春正能量。令人无语的是,这种感觉也是嫁接在对经典曲目的改编上,以导演作词少年演员编曲的两首歌为例:

☆ 《梦》:“我,飞向梦里的路,飞向了太阳”
★ 改自唐朝乐队两首经典作品《飞翔鸟》和《太阳》。“永远没有梦的尽头,永远没有不灭幻想”和“太阳,我在这里”是非常经典的老歌词,带有时代的迷茫和追寻。但片中的《梦》“选择了方向,就别回头望”完全是青春励志流行作品,请类比传唱更广的“青春有太多,未知的猜测,成长的烦恼算什么”。

☆ 《明天》:“我遇见你,在一辆开往春天的火车,火车往前开,没有为什么”
★ 改自二手玫瑰乐队《火车快开》,原句是“我们的青春就要开,往哪儿开”的一系列戏谑排比,和前一条一样,电影中还是表达青春正能量的主体思想,最后歌词里又加一句“在梦里飞翔”,无力吐槽。

看得出来电影在对摇滚现场的表现上是下了心思的,虽然莫名的甩头和曲风实在不搭。另外有不少在音乐节现场的采风,然而像剧中客串的摇滚乐队一样,终究只是皮毛。

-- 3. 圈里 --

在一篇对导演的专访里,用了“崔健力挺”的字眼,其实细读下去,只不过是电影中用了崔健的歌,而崔健没有要版权费。同样,片中还号称有逃跑计划、旅行团、瘦人乐队客串,但看下,只有走摇滚风的谭维维算客串了一个和摇滚无关的角色,而其他乐队不过是录了下他们的表演现场而已,靠这样来堆砌更多摇滚元素,装作自己是“圈里人”,不过是增加了电影的MV质感。另外,《夜空中最亮的星》肯定掏了腰包。

-- 4. 电影名 --

最后说到电影名上面。相信大部分人看完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摇滚英雄》,哪儿英雄了?谁英雄了?我也反复捉摸这个字眼好几遍,突然脑海一亮,想起10年在工体看了一场号称要重现94年红磡盛况的演唱会,请了一水的摇滚老炮,就差窦唯没到场,艺术总监是宁浩,可能是近几年老一辈摇滚圈的最大集会。集会的名字就叫: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脑海又一亮,想起去年水木年华的卢庚戌导了一部《怒放之青春再见》的片子,顿时明白了,所谓“摇滚英雄”,就是因为“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的“怒放”两个字已经被用过,只好用“摇滚英雄”了。那么,

我预言明年上线一部摇滚青春巨作——《演唱会》。

不是脑洞大,《怒放》和《摇滚英雄》两部片子有很深刻的联系:首先,女主的名字都叫李爱——不明白是什么鬼;其次,导演都自带音乐人属性;然后,阵容都有秦昊;最后,都是所谓摇滚青春片。

——还真是彻头彻尾缺乏创意,海报上“国内首部摇滚青春片”的名号是怎么打出来的?

完全符合的,只是宏大命题,情怀绑架,和不着边际。

另外,《摇滚英雄》海报中“摇滚”的字体和香港2012年一部《起势摇滚》海报的字体重合度非常高,请大家自行判断。

最可惜的点在于,《摇滚英雄》不仅真的不是首部、没有摇滚、只是青春片,甚至连青春片的路子也是从青春片巨制《匆匆那年》搬来的。

进入下一部分:

【第二条线 | 青春:不致敬,直接用】

作为一部没有任何先锋意识和思辨能力的电影,里面被污名化的不只是“摇滚”。秦昊卖肉出演可以理解,毕竟老婆是制片人。但有一个情节却不怎么让人舒服:女孩子春晓在中年男主洗澡时聊天,开口时随意掀开洗澡的帘子,男主像惊慌失措斥责她之后,说了几句又掀了一次。掀帘子这一桥段,我总觉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背负“90后”标签的非主流外形女孩子,和陌生老男人共处一室时,随意而自然地掀开全裸老男人的遮羞布。(这部电影里被污名化的不只是“摇滚”,不只是“青春”。)追溯看过的所有烂片,终于在青春片里找到了答案。

对,是《匆匆那年》。《匆匆那年》里隐瞒身份的男主初恋的妹妹对卖肉的男主做了同样的事情,只不过掀开的是浴巾。

细思极恐,我突然发现,就连人物设定上,不止春晓,每一个人都能从《匆匆那年》里对上号,双线回切的叙事手法也一模一样。或者说,去掉所有本来就没什么联系的摇滚符号,这就是一部《匆匆那年》的致敬之作。

对比如下:

☆ 《匆匆那年》的双线
·回忆线:青春少年时,男主和女主好上,一段得意时光,几年后男主莫名劈腿女二,女主心碎默默离去,男主心碎甩女二。女主特别好,男主渣。女主有打胎戏。
·现实线:男主进入颓废中年,突然有天遇到莫名闯入生活的非主流短发少女,少女在身边逗留几日,帮他回忆起许多往事。最后摊牌,少女是女主的妹妹(设定为男主并不认识)。最后莫名happy ending

★ 《摇滚英雄》的双线
·回忆线:青春少年时,男主和女主好上,一段得意时光,几年后男主莫名劈腿女二,女主心碎默默离去,男主心碎甩女二。女主特别好,男主渣。女二有意外怀孕戏但没打胎,可能因为女主女二没有妹妹,需要新角色帮男主回忆。
·现实线:男主进入颓废中年,突然有天遇到莫名闯入生活的非主流短发少女,少女在身边逗留几日,帮他回忆起许多往事。最后摊牌,少女是女二的女儿(设定为男主并不认识)。最后莫名happy ending

好了,补一刀,《匆匆那年》的女主妹妹和《摇滚英雄》的女二女儿都是刘雅瑟演的。

看到这条线索水落石出,我终于明白,之前堆砌的摇滚元素,不止是供赏玩的猎奇符号,更是障眼法,一场巧妙的化妆舞会,每个少年带上“摇滚英雄”的面罩。

相比匆匆那年的好学生,《摇滚英雄》里更像是不好好上学的坏学生,在思想觉悟上已经低了一个档次。摇滚的粉饰也没有到位时,就只剩下一部残妆的青春片。

行文至此,这部分也不必再谈太多。

-- --

其实,摇滚和青春的碰撞在大陆商业电影中远不是第一次。有第一代大陆摇滚兴盛时期,田壮壮的《摇滚青年》(1988,虽然和摇滚乐的关系不大),张元的《北京杂种》(1993,崔健主力出镜,大量老炮出没)以及青春片兴起时期,张内咸的《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2013,马頔、宋冬野主演,小清新路线,中二病结尾),卢庚戌的《怒放之青春再见》(2014,校园民谣风回忆录)等,但口碑都是不上不下,更没有票房的成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而崔健的《蓝色骨头》(2014,风格突出,但制作粗粝)也没有绽放出更耀眼的花来。再相比其他由音乐人故事改编的非传记作品,《天鹅绒金矿》(1998,影射David Bowie)和《最后的日子》(2005,影射Kurt Cobain)都是成功且有深度的作品,窦唯在中国摇滚乐史上也是有足够的分量和代表性,如果是有诚意的作品,不可能一点深度都拍不出来,却成为青春的无病呻吟。

总之,把摇滚嫁接到青春片上并不是个坏主意,那些叛逆、激情、爱恨正是两者最为交融的部分。但要驾驭好真正的摇滚口味,拍一部破除类型片定式的青春片,难上加难。话说回来,无论怎么宣扬小成本制作,宣扬有文化有情怀,《摇滚英雄》毕竟是一部商业片,无法揣测导演的真实动机是什么:是想为摇滚发声,结果在实际运作中遇到种种困难,最后想法和票房两边都难保全?还是只为了题材出新和在导演资历上留下一笔?我个人希望是前一种,但谁又能说清道明。作为一个看到摇滚话题就马上贡献票房的少年,也知道想要有成功的商业片必须有所妥协,但确实很期待一部像样的作品出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摇滚英雄》并不是。

-- --

(图文完整版请移步微信公号:rocktheold)

 短评

为什么洗钱不能挑像样的阵容和本子?——也许是因为不敢太张扬。

7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很差

槽点很密集,故事很意淫,狗血的爱情套了一个狗血的父女相认。基本就是窦唯王菲姜昕高原的故事照搬,导演最后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标明纯属虚构,以及,第一次知道还可以吃油条喝北冰洋的。

8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导演水平不高,CUT勉强能看,原型据说是窦唯,但把人家刻画得太愤青了,以为来的是迷妹,谁知是亲闺女,妹子也是蛮可爱的,戏里的秦昊又酷又丧,特写各种帅之余还有肉体,虽说电影不咋样但却很合适粉丝食用

11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还行

我被刘雅瑟所饰演的女主角春晓这个角色的魅力打动了……前两年我看她在赵薇导演的电影《致青春》里演朱小北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女孩一定是个好演员,期待她更多的好作品!👍👍👍

16分钟前
  • 演唱会王子
  • 力荐

咱们拍窦唯王菲栾树姜昕都可以,就算连带着把唐朝黑一下也没问题,可是特么的窦唯年轻的时候又特么的那么丑吗?不能忍,差评之、坐等我窦仙人怒操导演

21分钟前
  • 鬼才是个处男呀
  • 很差

与期间大堆插曲的某乐队水平相当。千古之谜揭秘之乐手为什么要留长发:Solo,Pogo等都得靠头发来控制节奏!这是个引力需求…

25分钟前
  • 水怪
  • 很差

连我这个业余摇滚迷都看不下去。甩酒瓶子打打架,泡泡妞,自己窝囊废一个,拿女人出气,居然还有女人死皮赖脸的免费送,这就是所谓的“英雄”和“果儿”么?最后还跑迷笛里面就玩情怀,凑不要脸!

29分钟前
  • 肥猫MOTO
  • 很差

没心没肺地宣泄着,行尸走肉地颓废着,理所应当地病态着,莫名其妙地痛苦着,这叫摇滚?这叫英雄?没有美感也能说过去,毕竟审美是个性的东西嘛,但人物都交代不明白,镜头乱切个屁啊。青年男主一星,秦昊四星,音乐四星,导演二星。

30分钟前
  • skyline
  • 较差

看到刘雅瑟出来,我就觉得应该是某人的妹妹,果不其然,只是更狗血。重新做人吗?好像伊莎贝拉。。。。。摇滚妖魔化,怎么做英雄!

33分钟前
  • 较差

主角没有魔岩三杰的才华,却患上了一样“病”。青年时期长的太丑,没气质。这些都让故事立不住脚,尴尬点太多。李梦和秦昊是亮点, 也是买票的原因。

38分钟前
  • 撒哈拉提
  • 较差

找这么丑的人演年轻秦昊真的可以吗?!没看到摇滚也没看英雄,只有矫情

39分钟前
  • ztlpoppy
  • 很差

去年看的粗剪,因为有一些还没完成,所以别的方面不好多说什么。年轻导演有想法有热情是好事,但是剧本方面最好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剧本不及格,戏不叫戏,影像和演员表演再怎么提也还是撑不起来的

42分钟前
  • ==
  • 还行

秦昊都演了才对啊,弄个小鸡子样的小孩太没感觉了。

44分钟前
  • 大浦洞二号
  • 还行

硬伤太多了,比如逗逼的21世纪风格乱入90年代,但是这估计是少有的所有OST我都能叫出明白,甚至知道他们翻唱的敲开天堂之门是枪花版本的片了。。冲情怀给个5吧。。

46分钟前
  • 球宝宝
  • 力荐

之前看的粗剪版,效果很差,后来看了最终成片,对比一下比最初的好很多,故事线索更清晰,但还是有问题,色调不行,另外好多越轴拍摄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没拍好,窦唯王菲的故事,还是没脱离青春的桎梏,音乐不得不说是亮点,梦乐队那首歌太赞,秦昊演的太好

50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本来是个很有写头的题材,可能因受限而无人问津,真有了这部也是浮光掠影。秦昊原来是《春风沉醉的晚上》那位男主角啊。

53分钟前
  • 爱看电影的猫
  • 还行

这是黑摇滚呢还是黑摇滚呢?

5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很差

既没有摇滚起来,也没见到英雄。

59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剧情乏味 摄影剪辑秦昊给一星

1小时前
  • 舟轻海蓝
  • 还行

秦昊啊秦昊,掉进一团粉红色的陷阱。

1小时前
  • 吃吃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