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早期荷里活彩色電影出色之作
三十年代荷里活動作電影代表作,Errol Flynn 扮羅賓漢身型輕巧,銳智和幽默並重令人難忘,claude rain是荷里活早期的出色大配角,在本片中飾演約翰王子,是本片的大奸角,十分特出而且有性格,導演michael curtiz代表作之.,本片反映早期電影的彩色拍攝技術進步,彩用了特藝彩色技術,當年效果出色
2 ) 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三十年代巨星埃洛弗林最佳代表作,标志着当年冒险动作娱乐片的最高水准。故事描述十二世纪英国狮心王李察统治期间,罗宾汉受到迫害,落草为寇,专门劫富济贫,成为广受尊崇的侠盗。小约翰为首的一群绿林好汉亦被他收服。另一方面,邪恶的王子对罗宾汉步步进逼,为了美女马丽安的安危,两人展开了生死斗。导演米高寇蒂斯和威廉莱年利善用好莱坞的制作支持,将全片拍出了雄伟气势,动作场面的设计亦十分可观。主要演员包括奥丽薇哈佛兰、阿伦海尔等均有精彩演出。
3 ) 摘录
(与《卡萨布兰卡》)相比之下,科恩戈尔德为《侠盗罗宾汉》所作的配乐至少包括十一段主要主题,全都是原创的,而且比斯坦纳的更精美。在引入主题曲的三个主题中,第一个是十六小节轻松活泼的进行曲,一些非传统的和弦跟与之对照的内心独白让它显得生机勃勃;第二个听起来就像马勒交响乐里的那种变形的民歌曲调;第三个是一气呵成的一长段浪漫旋律,几乎跨越了两个八度音程。此外,在这个主题的中间,还可以听到一个预示着该片配乐中不断上升的爱情主题开端的乐段,而那个爱情主题要很晚才会真正出现。这种多个主题互相关联以及大范围的变奏是科恩戈尔德最爱的手段,是他获得复杂的音乐结构的一部分兴趣所在。那种兴趣在他的主题曲的形态中已经表现得一目了然。就像斯坦纳一样,他的主题曲也是现成的,并以新素材作结;不过,斯坦纳的开场音乐逐渐消失在音轨中的其他要素下,并在中间休止的暂停中结束,而科恩戈尔德的主题曲则有一个活跃的结尾,时间精确到分毫不差,与电影配合得天衣无缝。实际上,他利用了电影开头的镜头(鼓手们敲出将发布通告的信号),提供了一个鼓声喧腾的结尾,既结束了主题曲,又通过剧情音乐将我们引入故事……
科恩戈尔德也竭尽全力让音乐与电影的细节平行,但他还试图创造出内容跟交响乐或歌剧一样丰富的电影配乐。此外,由于他是华纳兄弟公司的一个特殊人物——被当作欧洲音乐大师来对待,并为这家片厂带来声誉——因此每年只要求他最多谱写两部电影配乐。每一部配乐他都可以花上几个月创作,一边翻来覆去地看那部电影,一边坐在钢琴边上一遍遍地弹奏音乐片段。结果就创造出令人眩目的丰富和弦与华丽的对位,例如他为《侠盗罗宾汉》中那些射箭比赛和加冕游行等场景所配的音乐。这些都是该片精彩的固定套路(跟其他段落相比也毫不逊色,包括为诺丁汉城堡宴会场面谱写的模仿古代英国风格的舞曲)。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超越它们,那就是配乐的末尾部分,它提供了罗宾汉主题的一系列豪华雄壮变调和变奏(它的第三个也是最庄严的版本),而以一段真正浪漫的颂歌为高潮,由此旋律与和弦都一起让人想到嘹亮的号角声和隆隆作响的愉快的婚礼钟声。《侠盗罗宾汉》是好莱坞生产的最引人入胜的幻想故事之一,再没有比它的配乐更能增添影片带来的愉悦了。必须把“经典”好莱坞电影——即片厂时代的电影,而《侠盗罗宾汉》有资格成为其中的主要典范——的配乐当作“浪漫主义”世纪的音乐艺术的辉煌后裔来欣赏。(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
4 ) 几次令我落泪的罗曼旅程 ——《罗宾汉历险记》观后感
今天去电影资料馆看了两部经典好莱坞电影——Michael Curtiz指导的《罗宾汉历险记》(彩色修复版)和《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之前总觉得自己对老电影了解不深,固然不会有太多的趣味与观后感,现在看来,我错了,不仅“观后感”太多太多,而且也许我从此爱上了经典老电影、进入了经典老电影的大门。“几次令我落泪”并不是矫情的伪作,正因为真的几次落泪,我才如此正式、听着《北非谍影》插曲《Casablanca 》写下这般的感受,正如歌中所唱:“I fell in love with you watching Casablanca......Please come back to me in Casablanca,I love you more and more each day as time goes by.”
《罗宾汉历险记》作为经典好莱坞黄金时期的娱乐片代表作,再加上主演是当时当红明星Errol Flynn,所以当时还是极受欢迎的,然而随着时代的流逝,在现在人们看来,这部电影在各个方面都太普通、带着太典型的经典好莱坞气。不过,正因为我的不了解,正因为时代的间隔,情感的共通性才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胶片中跃动的独特的味道才让我如此感动!
影片讲述了十二世纪英国狮心王李察统治期间,国王的弟弟趁狮心王李察帅红十字军出征期间篡夺王位,罗宾汉受到迫害,落草为寇,专门劫富济贫,成为广受尊崇的侠盗,小约翰为首的一群绿林好汉亦被他收服,邪恶的夺权者对罗宾汉步步紧逼,罗宾汉为了正义、为了美丽的公主马丽安的安危,展开了智勇之战,并在最终国王归来之际获得了胜利。
整部影片无论叙事方法、人物造型、画面风格、历史环境以及节奏气氛,都那么戏剧化、梦幻的、浪漫的,影片中人物造型都是典型的英国中世纪服饰造型,尖尖的帽子,彩色的裙裤,鲜艳的紧身衣,以及骑士们华丽的铠甲,无论这些特色的服饰,还是男人们的一字胡、夸张的表情动作,一切都是那么滑稽、像童话故事一般。也正如摄影史课上老师所说,旧好莱坞时期的典型摄影风格——戏剧性的人工光、经常性的华丽的室内布景以及蒙太奇技巧炉火纯青的使用等等——在本部影片都得到极其明显的体现,我不妨将这样的风格成为“电影史上的浪漫主义”风格,毕竟,那时还没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没有巴赞理论,没有法国新浪潮,电影里还充满着纯真、幻想与美好,真如“动画片”一般!
其实,如上所说影像的风格还是后来思考的结果,即时性的感动往往还是来自于胶片中承载的故事(戏剧的起承转合与对于时间维度的品味和对过往的追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当看到国王卸下伪装站在罗宾汉面前、众人敬畏下跪的场面,不知怎么,我终于额头一热,眼眶里汹涌打转,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自己经常在剧情上没有任何催泪点的地方让情绪难以控制,这里的因素太多太多,总之是这一瞬间的画面被我寄托了自己关于自身的反省、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和深思、对未来的憧憬、对爱的感悟、热爱生活、哲学与艺术的赤子之心的发泄、甚至单纯对于画面的物质或事件本身的感动,也许别人无法理解,这种情绪的爆炸点只有自己清楚、只有知心者明白。
讲了这么多,似乎又什么都没讲,这部电影给我的就是这么多,就像一场情绪的旅程,让我单单纯纯地享受了一回浪漫。感谢中国电影资料馆,在这13年的最后一个月,送给我们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
5 )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不怎么样了。
由于imdb上的评价确实不错,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确实不怎么样,无论是人物形象地刻画,情节的展开都是如此。最难看的是那些打斗场面,完全是一群小孩在戏耍的样子。最常见到的镜头就是一支箭插在某人的胸口上,此人就夸张的倒下了。没有一丁点血花,更罔论现在时兴的血浆乱溅了。
但看看作品出品的年代,也就释然了。1938年,黑白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这部作品无疑是有其历史地位的。须知,直到5、60年代,彩色电影才慢慢变成主流啊。还能一看吧,但期待值就不要太高了。
6 ) A clichéd story
The film "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a box office hit in 1938, is in fact entertaining and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particularly in the use of Technicolor. Nonetheless, the plot is just easily predictable and formulaic. When you watched the first ten minutes, you could tell the result of the film. In other words, the film is not that successful in dramatic or narrative aspect.
1. 女主角太美了,那种大气的,可以当皇后的美丽,现在已经101岁了。西方立体轮廓下,被东方的圆润包裹着,应该是东西方都能够接受的美。2. 影片氛围也轻松、愉快,竟然是1939年的作品。3.是否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的服装设计?
很有时代感的片子,在当时应该是难得一见的有趣+大片了吧。
看个热闹。那个年代的道具才真是货真价实沉甸甸的。罗宾汉穿的绿衣服紧身裤很搞笑
下到的居然是彩色版。。画面好销魂好油画
话剧感浓郁... 对比其他三十年代的片子来看 绝对在当时应该算是大成本大制作了... 可能是服装的原因 看着罗宾汉 脑子里却一直在想彼得潘 汗...
当时的IMDBTOP250,现在看来也还不错,帅哥美女,追求的是公平和正义,场面不够宏大,却足够有气势,关键是里面的东西看上去十分吊人胃口,擦,饿死了
比在形式上突出迈入彩色电影(开门时的黑转彩)和穿越了彩虹之桥(朱迪·加兰台词)的《绿野仙踪》要早上一年。在彩色胶片使用上,囿于特艺彩色双色胶片系统(红绿)的性质,在最终呈现上其实是略带粉色/品红滤镜效果的,这一朦胧颜色当然契合《绿野仙踪》,也使本片的部分场景脱离了历史现实,并使故事更向童话传说方向倾斜。在人物效果上,这一因媒介性质而导致的效果反倒加分不少,在反派呈现中和英国姿态叠加出一种略带笑果的形象面貌;对于女主来说,颜色偏好加上近景镜头下晕开的画面效果,将女主呈现的梦幻朦胧;而对男主而言,这个英国故事中美国性格的角色,色彩效果无疑将他减龄青春化,使在悬置故事的同时,改写性格属性,并使其成为此后无数人的童年电影。这种效果也在自然风光展现中,凸显了绿色主调,在舒缓视觉的同时,童话画面。
“瑰丽七彩”。可以拿去跟布列松的[武士兰斯洛特]对比一下,看看烧钱逼和穷逼是分别怎么拍电影的……
Who says action's a modern trend? Here's Errol Flynn in top form as Robin, in the climactic duel with Sir Guy of Gisbourne (Basil Rathbone). Robin disarms Sir Guy, and then chivalrously - and cheekily - gives it back to him. 3906
虽然很初级甚至很幼稚,但也有颇多后世类型片的雏形在其中,节奏感也不错;不过特艺七彩的艳丽效果总是令我出戏,绿色侠盗团上蹿下跳让我恍惚间有种在看动作捕捉现场表演的感觉。
30年代的冒险动作娱乐片,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制作水准。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绿林英雄罗宾汉,时至今日在所有讲述这位英国传奇人物的电影版本中,仍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比剑、特技、骑马、箭术,制作从音乐、表演、动作呈现都是为了激发观众的热情。正邪对立的简单主题,对不公正制度的反叛,虽然违法却有群众基础和道德秩序支撑。弗林是30年代侠盗片英雄形象的化身,女演员Olivia de Havilland惊为天人。
I might enjoy it if I were a 10-year old boy.
这个颜色确实有点过于代表性了,搭配这个童话式的故事甚至有点迪士尼。1938年,隔岸观火的美国人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
当年也许出类拔萃,今天看已经非常平庸了,基本上无甚特色,不知IMDB为何分数还是如此高。
7分。1938年的彩色片,画质竟然这么好,30年代彩色片看过的也就《乱世佳人》和《Oz》了,可能当时场面大点的片舍得用好胶卷吧。女主角是乱世佳人里的,看过太久没印象了,94岁还活着,命真长。不过打斗画面令人蛋疼,和舞台戏差不多。
我就是来看热闹的,这么清晰又彩色的画质,Rains一出来这造型,噗——BR的造型还可以,毕竟花絮里试了n种帽子,因为他们多给一星叭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044695854/
这一股深深的英国味……足见一个民族历史里的文学、戏剧元素对电影的影响之大。最惊讶的还是它是三十年代的电影,各种手法已经相当成熟,尤其色彩最是让人瞠目结舌。
对我来讲剩下的最大看点就只有最早期彩色电影的用色及后期修复的水平了。
cannot believe the 1930s Hollywood films boast for such vibrant and breathtaking colors. The music by Korngold is mesmerising, along with the Romeo and Juliet like scene between Robin and the maid Ma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