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故事非常簡單,敘述一個黑幫老大因為他與地方以及政府關係良好,於是於雅加達佔據一棟大樓作為犯罪中心。而一群特警收到任務參與了這場大樓攻堅任務,原本以為順利的行動,卻因形跡敗露,讓整組人馬陷入大樓中無處可逃。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攻堅行動,卻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祕密,在這龍蛇雜處的大樓中,主角與他的夥伴們唯有殺出一條血路,才能得以倖免,於是警匪雙方交搏,編織出一場令人血脈噴張的生死大戰。
記得04年的《拳霸》令人驚艷,這對以往被喻為功夫王國的功夫片孕育長大的我,見識到另外格鬥的另外一種風貌。於是泰拳與功夫掀起了一場風暴,還有因此出現泰拳拳王挑戰中國功夫的比賽,藉此鑑定世界最強的武術國家到底是誰。《拳霸》儼然為武打動作片的潮流,讓泰國除了鬼片外另一個讓國際關注的新風格。隨著這類電影推陳出新,但是不論是劇情或是質感都沒有辦法突破的情況下,泰式武打電影也隨之慢慢沈寂。
而這部由英國導演蓋瑞斯艾文斯執導這是他與印尼武打明星伊科烏艾斯繼《街頭拳霸》再度合作,《街》片我自己沒看過,感覺是承襲《拳霸》路線,同上述在這類電影逐漸式微的情況下,09年推出的《街》片並沒有在市場上受到太多的注意,可是好影片是不會被埋沒的,在看完《全面突襲》後,雖然不一定真的如同許多網站介紹「10年內最強的動作爽片」,但是絕對是十年來經典動作片之一。
乾淨俐落的武打場面
動作場面絕對是這部片最精彩的部份,電影這次使用CQC(Close Quarters Combat)近身格鬥術,乾淨俐落的拳腳功夫,直教我看得一楞一楞。而配樂部份找來電來聯合公園(Linkin Park )的信田麥可以及喬瑟夫特拉本內斯為這部電影量身打造,緊湊的節奏搭配著電子音樂,讓電影不只是視覺上,連聽覺上都充滿張力。雖然影片大量鋪陳動作場面,在畫面上鏡頭碎剪,乾淨俐落讓節奏充滿速度感;而有些一鏡到底的鏡頭,更讓人有種拳拳到肉充滿力量與暴力的刺激感。速度與力量兼具,讓人看了不禁倒抽一口氣。用文字也許沒辦法詳盡那種感覺,出品此片的Pt. Merantau Films也在網路上釋出部份動作喬段,我也附上影片連結,有興趣的人可以感受看看。
http://vimeo.com/36589056http://vimeo.com/36590219http://vimeo.com/36590647不要以為這就是全部了,如果你覺得這樣就很爽快了,整片看下來絕對讓你大呼過癮。
過分經營動作場面以至於故事面薄弱
如果硬要說出一些缺點,那就是這部電影其實在劇情面非常薄弱,雖然不至於毫無劇情,可是大量動作場佔去這部電影大部份的時間,所以其實很多事情並沒有詳細交代,而該有劇情鋪陳的地方,還是有所敘述。這類電影看的是氣氛、場面以及武打動作,劇情反而在片中不是那麼的必要了。所以如果是喜愛劇情片電影的觀眾,這部片也許會不合你口味,但是動作片愛好者,千萬不要錯過這部精彩爽片。
全球每年问世的电影浩如烟海,然而能同时征服行家和普通观众的并不多。早几年的《无耻混蛋》、《大地惊雷》、《告白》等,都是能在类型片中推陈出新的精品,赢得雅俗共赏。今年才过半,但这顶桂冠俨然已经落在了《突袭》头上。
《突袭》的看点,主要是密集的动作对抗,即使是从小被大剂量功夫片喂出了抗药性的中国影迷,也会被片中接二连三的动作奇观激发出久违的观影高潮。影片导演加雷斯•埃温斯承认,影片的两大源头,一个是《虎胆龙威》、《血溅十三号警署》等警匪片经典,另一个就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突袭》的动作场面,无论枪战还是拳脚,都可以看出上述经典的影子。可贵的是编导大胆推陈出新,把许多拍到山穷水尽的段子翻出了创意,这才是赢得众多好评的奥妙。
且把故事撇到一边,来看影片的第一场动作戏。气势汹汹的警队遭遇到的第一次挫折,居然是因为一个少年。导演用正反打特写和降低音效的办法夸张短暂的对峙,然后用慢镜头表现了少年逃跑、报警、遭射杀的过程,放大了这短短的瞬间。营造悬念的同时,强烈暗示出警队面对的将是多么可怕的敌人。这种欲擒故纵的节奏感,是现在已经被大多数商业大制作忘却了的动作片优良传统。白头副队长在门关上以后依然准确射杀少年的一幕,动作上很酷,也符合人物性格,但完全不符合此人在后面表现出来的战技水平。凸显出《突袭》全片动作戏的基调:观赏性第一、角色塑造第二、合理性第三。
黑帮的反扑是影片大段动作戏的序幕,从狙击手的冷血,脱缚者的狡猾到扫射警车的肆无忌惮,极有层次地铺垫出黑帮的猖狂。为后面警匪之间无节制的暴力冲突奠定下心理基础。
随后的枪戏是影片枪战段落的高潮。最为人称道的“天井枪火”一幕,先表现门缝里的阴影和黑暗中影影幢幢的敌人,渲染出警察们腹背受敌的窘境,然后慢动作加灯光效果展现出队员“错误的一枪”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犹如京剧《三岔口》一般的暗中摸索就此切换到暴风骤雨的常规枪战模式,导演用巧思给地狱般的杀戮赋予了光影的诗意,这样的段落,才不愧为“暴力美学”。
“枪火”之后的冷热兵器混合对抗是影片的第一个动作高潮,比起《撕裂的地平线》等西片中过于流畅的“枪拳道”来,此处长斧、枪弹和拳脚的结合更为血腥,最后男主角用别出心裁的“冰箱煤气罐炸弹”消灭了第一波敌人,这也是片中唯一的一处爆破场面。这一段有一个镜头随警察跳到下层的跟拍,是动作片中少见的设计。
38分钟左右的楼道混战把《突袭》带到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冷兵器对抗模式。男主角伊科•艾乌斯展示了印尼武术“潘截赛拉”中的匕首和短棍技巧,重点攻击打手们的咽喉和关节。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最震撼的应该是各种匕首戳中人体的效果,自从北野武版《座头市》创造性地将电脑血浆引入动作场面之后,向来用剪辑、借位和挤血包表现的“中刀”终于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实现了,韩片《大叔》最后的打斗就是最新的例子。当然,《突袭》由于拥有身手一流的动作演员,效果更为真实可信。各种匕首戳、划、剖的动作看来令人触目惊心。反派打手在电梯里突然刺杀同伴一场,刀尖在金属板上画出细痕,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神来之笔。
50分钟左右,男主角遭遇小头目的打斗充满了各种小花招,这一段至少有两个场面用到了假人,一个是男主角将白衣喽罗从天井丢下,折断腰肢而死,另一个是他勾住红衣喽罗的后颈将其拖倒,木茬插中咽喉而死的镜头,因为太逼真,第一次看到的观众免不了倒吸一口冷气。“有趣”的是,红衣喽罗冲出天井时影片还不忘拉近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表现他看到同伙惨死时的不祥预感,前后照应得很好。男主角终结小头目的“大招”是抱头击打其后颈,也是潘截赛拉中的杀招。
正义力量的真正对手直到一小时左右才浮出水面,原来是 保镖“疯狗”。在与队长单打独斗的一场戏中,由武术高手亚延饰演的这个反派展现了潘截赛拉的鲜明特色。除了重视肘击、膝顶等东南亚武术技巧之外,印尼武术同样重视对付这些技巧的“截线”技术,讲究贴身制住对手的大臂,讲究击打对手的关节,使敌人丧失攻击能力。
在毒品工厂中的打戏把重点放在器物的应用上,用折凳打、撞墙、撞桌。最漂亮的是匕首对抗,其格斗原理与空手差不多,只是伤害更大。《突袭》并未象《拳霸》那样标榜“无威亚”,但看起来确实没有吊,一干龙套真打真摔,值得敬佩。
最后两兄弟与疯狗的决斗,导演一样先做足气氛,长长的一串沉默的动作之后,观众才明白疯狗的真正意图,自信而冷酷的高手最能激发起观众的热血,这是属于动作片特有的情调。以电影技巧而言,决斗一场用得最少,环境也最简单,以凸显出三位动作演员的真材实料。三人打斗场面需要很高的技巧来配合,也最容易出奇出趣,成龙的电影中有众多三人场面即是明证。这场戏的动作设计和完成效果都堪称一流。普通观众评价《突袭》往往会用到“真实”一词,殊不知真实的打斗其实一点都不好看,《突袭》的“真”和其他动作经典一样,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充满了大量华丽的回旋和繁复的攻防回合,只是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这场戏中,疯狗足不沾地,单凭腰肢摆动的力量将人甩出,就是银幕上从未见过的动作。为了求“真”,影片还特地加入了一些“动作失误”,例如疯狗起跳未遂被拖回地面,以及前面楼道缠斗时的一些类似细节,都可以看出主创的心思。
《突袭》中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男主角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非要推对手一起坠楼,例如最后用日光灯管划开疯狗的脖子等等,都夸张有余,可信不足。但它呈现出了印尼武术的魅力,复兴了老动作片讲究节奏和营造气氛的传统,在动作片的词汇表上添加了一些新元素、新拍法,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成就。称其为“年度动作片最佳”当不为过。
风间隼 2012年8月16日
刊于《南都娱乐》8月22日(2012年第33期)
http://www.smweekly.com/appraise/201208/30967.aspx从半小时之后开始看的,看完我哭了,唯独想感叹中国动作片,一直以来我看不惯国外的动作片,即便是被冠以什么莱坞、什么戛纳奖项等等大片之名的片子,单单是喜欢国产动作片,再或者者就是说亚洲风的格斗动作片,我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作为一名忠实的动作电影迷,十多年来,这部电影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心里为之一振的片子,甚至可以去掉之一。再看看国内,抛开其他的不说,但看动作片,近几年哪有一部像样的电影,记忆中除了两年前的“叶问”让我当时震撼了一番,然后从原来看好甄子丹,变得更甚一步。后来那个精武英雄还可以吧。接着就期待再有更深刻的电影拍摄出来。就在正为赵甄合作而窃喜的时候,噩耗传来,失望一大片。没有人想过怎么能把自己的电影往更高的底部发展吗。
总之一句话,“突袭”我喜欢
看完《突袭2:暴徒》才来翻一下《突袭1》,大致看了一下简介,立马回忆起来,记忆犹新!
《突袭1》和《突袭2》截然不同,《突袭2》也就是常规的警匪动作片,加点卧底反骨剧情啥的,基本套路。
《突袭1》可就不一样了,说实话,和它类似的电影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大致剧情我记得一清二楚,就是说一队类似于突击队的警察未向上级申请就一队人马杀进反派的老窝——一栋记不得多少层的筒子楼里,从一楼杀到反派大BOSS的顶楼,虽然最终杀了还是抓了反派的大BOSS,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当然正好也突出了男主——一个形神皆似“托尼贾”的印尼打星,最终也就是他异常勇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不易观看,从头到尾都是在一栋筒子楼的一个个房间和过道发生的,那家伙,在动作片里也是可圈可点的!
记忆中格斗和枪战都异常精彩,血肉横飞的那种!
特别是筒子楼里的老百姓时不时的偷袭他们,看的紧张刺激!
有时间的观众可以2部连起来看!
推荐指数⭐️⭐️⭐️⭐️
此片一出来各种叫好,什么史上最强动作片,香港那些全部out了之类言论各种出来。亲自看过以后才发现,首先根本不是动作片,其次一比较就知道了香港那些根本永远不会out,真是太搞笑了,唉。太不至于捧得那么高,当然我打三星半也不低了,但这是在另一个维度上讲的。
世界范围内的动作片(包括武侠功夫)基本上都能分为两类,一类强调演员本身的技能,另一类强调电影的技能。也就是忘了之前在哪儿看过的两个方向,卓别林和格里菲斯,虽然概括起来并不是完全恰当,但也颇能说明些问题。
好了,先看美国,美国人当然走的是后一个路线,因为本身动作比较笨拙,动作明星都是肌肉男,没什么格斗功力更别提好看养眼的招式了,什么史泰龙、施瓦辛格......额......总体看来美国动作片打的都是相当难看的,毫无美感,又笨,然后其实暴力程度也就soso,但是他们的长处就是电影技巧,不但启用亚洲好的武指,更是大搞高科技(黑客帝国),演此类影片的演员只需短短的培训就能做出高能的动作了。当然这是比较low的例子,更高能的电影技巧案例来自于剪辑,这一点就更格里菲斯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谍影重重系列,通过抽掉零点几秒的剪辑把马特·达蒙的动作塑造的又快又准又狠,当然也就增强了动作场面的震撼性和真实感。
和美国相比,亚洲普遍都偏重前一个路线,也就是演员本身的技能以及硬件设施,这首先从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就能看出来。在总结长镜头的个案时就发现,无论枪战还是动作,只有亚洲敢用长镜头,美国是断然不敢在这个情形下用长镜头的,没有那么靠谱的演员和排练,纵然你怎么升降摇臂也不灵的。
枪战场面的长镜头前有[辣手神探]后有[大事件],动作场面泰国有[冬荫功]韩国有[老男孩],都给长镜头所能拍摄的素材库增添了精彩的一笔。而长镜头要求的正是调度和表演本身的天赋,这一点很能区别美国和亚洲的倾向。
具体到亚洲本身,也各有不同,日本比较好的武士片是电影技巧派,因为武士格斗一招或几招就完事儿了,主要是出刀之前的紧张感,所以拍好这个是一定要很电影化的,用电影技巧来完成。小林正树的[夺命剑]就是典型代表。韩国其实是左学学右学学,就不说了。泰国的风格显然是走身体技能的路线,因为拍电影本身比较low,加上泰拳又很发达,有牛逼的人才,何乐而不为,电影拍的很low但牛逼的动作明星确实很强悍啊,能完成那些高难度动作,看的是硬件条件。
香港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李小龙显然是身体技能派,无法超越无法复制,有些打斗场面用一个全景固定就好了(当然剪的也很多),仅仅是这样就能看得人心潮澎湃,因为真的是太能打了,又有个人魅力。之后的动作片基本上分为北派南派,北派袁和平,南派刘家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北派走花拳绣腿路线,实际上是戏曲动作,南派走硬桥硬马路线,强调真功夫。刘家良自不必说,袁和平培养出来的就是成龙,招式胜过实用,pose较多,当然后来成龙老是作践自己以证明多真实多能吃苦。刘家良担任张彻的武指,情况就发生了些改变,因为狄龙姜大卫这些人其实也不能短时间速成,所以卖点其实已经不是动作本身了,卖点是惺惺相惜血染白衫......这......然后楚原的其实离动作已经很远了,打的都超级难看,摆弄摆弄完事儿了。然后的然后,胡金铨大师,哇塞,当然是电影技巧派,各种神剪辑啊,明星也比较弱,故事也比较弱,但是电影感最强。
之后的情况,徐克是电影技巧派,李安(华语电影范围)也是电影技巧派,以强烈的风格取胜。真正让香港动作片脱离花拳绣腿好看不好用太务虚名号的,必须只有甄子丹和叶伟信的组合。其实故事也就那样,但实在是打得好,自由搏击+泰拳+巴西柔术的混合格斗还真是人家的发明独创,然后真实性大大加强,拳拳到肉的fu出来了,这个不解释,当然叶问系列的剪辑也是大大增色了。
好吧铺垫完了。
[突袭]根本就是两头不靠。
故事层面,不说了,不仅是弱,其实是没有,[冬荫功]最起码还有个“找象”(汗)。电影技巧方面,镜头不算太弱,但也确实没对动作起到什么切实的促进作用,没有营造出特定的动作风格出来,空间的调度也欠考虑,打斗的出新也没看出来多少。
身体技能方面,既没有花拳绣腿的目眩神迷,也没有高科技的酷帅,没有泰拳的强烈的本土风格,也没有混合格斗的独创性,更没有截拳道的唯一的快准狠,把任何一个打斗场面单抽出来其实都是soso的感觉,只不过堆砌在一起就比较刺激了。
所以单从动作片好看的角度,根本没必要看[突袭]啊,有n多电影的动作都比它好看的多多多多了!
那么[突袭]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像打游戏一样的杀人,不用管为什么就是个杀杀杀,然后不是简单地机枪横扫就行了,还有点科技含量,例如老子就不用枪,来和你一对一,来和你一对二,就譬如一款新出的游戏,玩过比较难了而已,要你操作主人公使出高能招才行。此片完全就是为了刺激肾上腺素,众多动作造成的暴力场面先是密集堆砌,然后就是渲染残暴,各种割喉戳眼各种奇葩的死法,脖子上插一个塑料管还各种打之类之类的,这些不得不承认做的很好,比较真,然后节奏也好,让你看着看着就适应了,审美疲劳了,根本就到了杀人和杀蚊子一样了....这......根本是各种cult啊!如果光看这个,那真是特别好看的,别当个动作片,就特别好看了,联系完全没有的剧情,更为cult之感增加了浓重的一笔!越没剧情就越cult......
总结起来一是密集二是凶残......这......
那为什么不可能超越香港甚至泰国,就是因为不在同一个体系,动作片之所以称为动作片,剧情可以稍弱,但绝不是没有。出色的动作明星的身体技能是唯一的不可被复制的,这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奏效的,不可能过时的,无论高科技怎么发展,真实表演出来的高难度动作一定有观众,真实感和牛逼的身体永远有人看。另外就是电影之所以是电影,就是有其独特的技巧手法,如果不能表演牛逼,通过发明创造勇于创新,一定能拍出有电影感的酷炫动作。以上两点香港都可以做到。像叶问这样的影片,故事层面在一个还行的基础上,既有酷炫纷飞又有真功夫拳拳到肉,既有丰富复杂的动作设计,各种场景各种空间各种形式,又有精妙的镜头设计和剪辑,根本要啥有啥,比这好了N倍好么!简直了!
一:情节逻辑什么的就不说了,警察一上来就直接杀人,勒死门口看更的,这尼玛是人民内部矛盾吗?不把法院检查院放眼里是吧,太不利于和谐了。进去之后倒是没有像观众猜的那样进行种族大屠杀,只是见人就捆。
二:前半段枪,后半段冷兵器加拳脚,匪个个像中了生化丧尸病毒一样,拿着砍刀就向全副武装的警队冲,就因为物业老大一句“打死警察免房租”,这坑爹的房价啊,让劳苦大众苦大仇深从人变鬼啊。
三: 物业老大的御林军装备居然是清一色的砍刀,而前面一波的房客全是轻重自动冲锋枪,这房租是怎么收上来的?物业外围明明有精良武器大小狙不用,结果物业老大让人爆头
四:结局怎么看怎么像两兄弟里应外合联手做掉物业老大,让哥哥上位,当然弟弟也抓出队伍内部蛀虫救出同僚击毙物业老大升官是肯定的,这两兄弟一脸正气。实际上腹黑着呢。
实际上最后扫一个镜头交代一下下,两兄弟会心一笑剧情就高了很多,导演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拍个结局,分数最少能少8.5。咳咳。
这简直就是一群人肉终结者,掉进了人肉搅拌机的故事!两点:1、动作片永远不死!2、中国武行,这事儿咱不能服气啊。(还有一口鸡汤:真想做成点儿事,不是尽力就行,是要做到极致。)
从头打到尾,这就是个动作A片啊!A片自然不是靠情节的,靠的是技巧、体位和耐力,从前戏到对抗到高潮,彻底撒开了玩,片子有点糙,但糙得过瘾,尤其喜欢潜入遇袭的部分,后面有点牵强,但都不影响快感,没想到印尼还能拍出这么尿性的片子来!牛逼!
可以再紧凑点,无聊的对白再去掉点
打,杀;打打,杀杀;打打打,杀杀杀。
爆HIGH的动作片,林肯公园配乐
真人版的暴力游戏,反恐特警突袭黑帮攻占大楼,无需对白,无需情节,无需角色,无需人性,只有逼真残酷无休止的暴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会是一次饕餮的暴力盛宴,无需脑子,只需眼睛。有时候“简单粗暴”是个贬义词,但当这种游戏兼MV式的拍法成了一种贯彻始终的风格和特色,那就叫它CULT神作吧。★★★
打打打
血腥无极限……本以为史泰龙的各种血就已经足够血腥了,与此片相比简直是小儿科……
日光灯管切开整个喉部,甚好。那个瘸腿警察好像哈维啊。
故事情节乏善可陈缺依然能让人憋尿到片尾的超强动作片,火爆+血腥+无冷场
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啊!霍霍,霍霍霍,霍,啊!
刀刀见血,拳拳到肉,足以挑战整个华语动作影片。中距离长镜头的运用,使得格斗场面更为紧张刺激,全片一直在高潮。
菜不错,但不对味。
久违的东南亚动作片在印尼又一次逆袭,《突袭》一定会和泰国《盗佛线》《冬阴功》一样形成话题,忽略故事只看动作、剪辑、摄影,只看插喉、爆头、剁筋、劈骨,流畅奔突酣畅异常,中小成本拍成这样真牛。不愧多伦多电影节午夜疯狂单元最佳观众票选奖。导演很有Hard-core精神。
相当暴力血腥
各种抱腿、撞墙、击打关节的印尼民族特色,前戏和节奏把握得张弛有度,对暴力细节的展示充满想象力。应该没用钢丝,但大量华丽丽的回旋动作,绝对不是实战风格,可就是这样才好看不是么?要是去年看到,我的年度最佳动作片奖肯定不给南朝鲜!
无脑暴力片,全程嗨爆。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是一栋大楼的闯关游戏。悍警与悍匪的暴力对决,真是翰爽啊!从枪战到刀战再到肉搏战,几场动作戏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群匪攻击让人想起13号警署一样的如丧尸来袭,结果真的有受那片影响。作为一部打片,已经很够了,过瘾。
十年来最好的动作片?不,十年来最好的僵尸片,你懂的。另外:陈嘉上老师真能打,直接干掉惠天赐队长哈!
这剪辑,这动作太牛逼了。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动作和枪战撑住全场,140分钟全程无尿点。
听不懂印尼语,单纯看动作,南亚武术就是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