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的故事奠基于一座老城中心矗立了几十年的肠粉店,选材上独具匠心,充满了早餐铺子温暖亲切的热腾腾的雾气,以及老邻居们围绕着矮桌子矮板凳喝着早茶吃着肠粉聊着日常的人间烟火气。“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平凡生活,真实又温暖。 作为一个大学四年都在广东的人来说,《一日三餐》里的“一日三餐”肠粉铺子,真是好像回忆里的场景重现,细节满满。广东特色的骑楼,场景上精准还原了原汁原味的粤式老街,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现做肠粉:老板天还没亮就起来亲手打磨的米浆,轻薄软弹的肠粉皮炒热时在早晨泛起的热气与唤醒我们的香气,串烧汁鲜香可口的味道…… 软嫩的粉皮,却一点都不软塌,咻咻就滑进了喉咙,鲜美不腻。 看侯勇和徒弟那熟练的手法,以及热气腾腾、粉皮轻薄的肠粉。在一个在广东生活了五年的人,不禁要赞叹,《一日三餐》里的烹饪手法、街景细节尤为专业,生动展现了晨间早餐铺的人间烟火气,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日三餐肠粉店串联起来的是什么?是丁娘娘、老醋这些热爱生活的老百姓们的生活,是他们与好友欢聚的欢乐时光,是唤醒早晨的期盼和力量,是汕德这个城市的一种文化象征。 一座酒楼经历了从早餐铺子一日三餐,到高档酒楼皇家鲍翅,再到最终转型成了时尚又亲民的新一日三餐酒楼。肠粉保留了五味叔手工肠粉细滑可口的味道,而阿昌将传统手工石磨改进成了电工手法,增加了效率,使米浆比原来更细滑,也使得口感更细腻。 其中五味叔与徒弟阿昌、女儿阿云有过争执和意见不一,最终在保持亲民的基础上再升级了一日三餐九楼。这好像就是“我们”家门口早餐铺子的故事,有过涨价的讨论,也有因为市中心位置被高价盘点的犹豫……充满现实生活的真实与矛盾冲突:总有改变和挑战在生活中,也会像五味叔叔一样因为钻牛角尖和女儿阿云争执。 但是陪在我们身边的,永远是家人和老友: 阿云愿意为了爸爸五味继续经营薄利多销的肠粉店,延续了爸爸的手艺,坐在石磨前耐心地磨着石磨,平静了情绪,对老爸敞开心扉:“阿爸,要不我们把二三楼,租出去吧,这不是店面大。怕撑不住嘛。” 五味叔认真地对着女儿说“有老爸陪你一起撑。“ 焦俊艳的的微微抿嘴和躲闪的眼神里透露出不自信,细微的情绪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打拼的不易;而侯勇简短的一句台词,眼神里却充满着坚定。 两个人简单的对话里,却是深邃的感情流露。父爱如山,五味叔用服务时的含蓄微笑,精致的手艺托起了一日三餐肠粉店和女儿的担忧。女儿的深情如水,即使背叛点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为了父亲的信念,她愿意如水般流动,去思考,如何将传统肠粉文化与新时代结合。 在《一日三餐》里我们感受到中国百姓的富足与幸福:一日三餐认真做,简简单单暖人心。
恰逢两会,从2012年到2022年这十年的中国发展被摆到了大家面前,《我们这十年》正是这样的献礼片。献礼片的推荐是需要按篇章章节推荐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因为有人盯作品创作拍摄,再糊弄也不敢糊弄到哪去。更何况一个篇章只有四集,编剧在四集的容量里讲清楚故事难度不大,更何况演员阵容大多是老演员,就算掺杂一个两个演技一般的,也是能带得起来的。
《热爱》是这个系列的第二个篇章,四集拍出来了很多体育题材的电影没拍出来的精神和热血。
体育的题材很好拍,也很难拍。大家想看体育题材的影视作品看什么呢?很显然不是为了看球技学习球技,想看的是“逆风翻盘”“团队配合”“配合”“牺牲”“协作”“大爱”“小爱”“永不言弃”“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输得起放得下”,其中“团队配合”“牺牲”“协作”“输得起放得下”是很多创作团队无法拿捏住的。在利己教育下,绝大多数的创作团队根本理解不了这几个词。导致很多体育片拍的没有灵魂。比如某个乒乓球题材的电视剧。
其实在体育竞技运动里,更好理解CP,所谓CP是要能成为对手,要能针锋相对,这样才能一直缠斗到老。
好的,有点跑题了,回来说《热爱》。
《热爱》太可爱了,看的全程高喊“可爱”,真的太可爱了!道歉就道歉,抱着小羊羔拎着甜瓜来谁不迷糊?输了比赛,情绪发泄后也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会主动跟老师反思,这还不可爱?小朋友非常有眼力见,提醒同学对老师要用“您”。友情提醒一下,千万不要在新疆点名,否则后果自负。
这些小朋友们干农活、踢足球,朝气蓬勃的,吃苦耐劳,对足球充满了热爱,那是相当可爱啊!白宇航饰演的张雷老师很可爱,从单纯想要个编制就被“拐”到了对他来说很遥远的新疆,到跟学生一起成长,明白了不仅仅是自己在成就学生,这群可爱单纯善良的孩子们更是在成就他。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最后一张张稚嫩的笑脸都拥有了自己的未来,张雷老师也得了自己最想得到的。
最近经常能刷到贵阳篮球、海南排球,再到新疆足球,还有大学校园里必须跑步,就觉得体育精神从未中断,要强健体魄,才能有梗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世界。
希望有更多青少年都运动起来,少年强才国强。
《心之所向》这个篇章有点浙江版的《小森林》的意思,在大城市混日子的小年轻回家种田,并且开始慢慢找寻生活的意义。
《小森林》当年播出的时候,看过的人都说啊啊治愈了,但其实再品故事内涵本质是日本版的乡村振兴计划。在东京混到不容易的纪子回到位于东北地区的老家小森村,开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乡村生活,见证了小乡村的一年四季。
《心之所向》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年轻人回家种田的故事,参与家乡建设的故事,怎么不算是治愈系呢?
谭松韵饰演的李心遥,放弃在大城市创业的机会回乡种田。心遥小时候因为是农民的女儿被嘲笑,长大以后拼命挣脱想要逃离,但是还是放不下对故土的眷恋,回家种田。李心遥、陈楚江和方新桅,塑造了一代新农人形象。
之前(包括现在)很多人的经济建设方向是让乡村城市化,但大城市、超大城市只会有那么几个,城市随着人口密度变高而加大建设力度,是可以在一条路上开三家星巴克、四家肯德基、五家麦当劳的、各式各样便利店十几家,但是问题是城市的人口密度总会饱和的,建设也会停滞不变。
而现如今的乡村建设则是想建设乡村城镇,吸引投资到城镇,农业种植力度增大,由此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并且可以吸引很多因为在老家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回到家乡,配套的基础建设也变好。
在看这个单元故事之前就已经在网上看到不少评论了,有人说拍得有点假,怎么可能会有父母把好不容易冲出农村的孩子又拉回来呢?这不是纯粹拖后腿吗? 说句客观的话,李心遥在大城市上班,月工资上万,而且还有自主创业的打算,是很上进的年轻人了,但她父亲李根富却因为村里的荒田越来越多,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女儿身上,硬要女儿回到农村和他一起种田,这确实是有些不合理的。尤其是饰演李心遥的谭松韵,一看就是娇弱甜美的小姑娘,让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真的很残忍啊。 更多的父母应该是像方新桅的父亲方学农那样,为儿子在大城市里的大好前途而感到自豪,时不时在村里吹个小牛,甚至还打算跟着儿子一起去城里享福。当然啦,真让他们去城里他们或许也不习惯,不过就是为了炫耀自己孩子混得好罢了。 不过李根富把这个角色演活了,虽说有点不合理,但把父亲的形象立在那里,倒也还算过得去。他之所以想让女儿回来,一方面自然是作为老一辈的农民,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土地荒废了,但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女儿就在自己身边待着,这样的话有什么困难做父母的也可以帮衬一下。 而李心遥从原来的不想回来到后来心甘情愿回来并打算干出一番事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爱吧。首先自然是爱自己的父亲,不忍心看到他一个人那么辛苦。然后就是爱自己的故乡,她在这里长大,当然希望这片土地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不过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一辈与年轻一辈观念的冲突,李心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大的。她居然打算来个规模化种植,一口气就收下了千亩农田,还在银行贷款一百万,这对李根富来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所以父女俩才会产生争执。 可是哪有拗得过子女的父母啊,当看到女儿要把这件事做成的决心之后,李根富到底还是妥协了,跟在女儿身边帮她忙上忙下的。 而因为外贸公司出现问题想转型的方新桅,一开始也不被父亲和妻子理解。方新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年轻有为,在外面挣了大钱之后也不忘回馈家乡,修路修学校什么的好事没少干,所以他父亲方学农一直觉得很有面子。可是当方新桅说想回来发展农业的时候,方学农一下子就不乐意了,因为他知道在这上面要投入多少,还不一定能得到回报。妻子更因为方新桅一心扑在农业上忽略了小家差点要和他离婚。 好在他们最后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李心遥、方新桅以及陈楚江,三个年轻人终于把打造出了自己的农业品牌,实现了推动全村共富。 总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不过感觉他们遭遇的困难这一块拍得还是太单薄了,就通过几句台词说欠着银行多少贷款,有点轻飘飘的感觉。如果能像方新桅的离婚危机一样拍,或许会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吧。 感觉他们都是很伟大的人,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可惜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是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唐宫夜宴》《热爱》《前海》《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理想生活》《沙漠之光》《西乡明月》《砺剑》《未来已来》《坚持》,这十一个小故事真的好好看,《唐宫夜宴》里的姑娘们真的不容易。《热爱》里在沙漠里踢足球的孩子们真的好努力呀!《一日三餐》里的肠粉,看得我连续吃了几天的肠粉,还是接地气的好。《心之所向》现在真的是好多大学生毕业返乡,支持家乡建设,祝福家乡越来越好!《理想生活》义乌小商品的进出口真的是走在全国的前列了,有机会一定要到义乌转一转!《沙漠之光》沙漠里的发电站,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国人真的好厉害,走的哪里都可以成就一番伟业事业!造福人类,不分国界!《前海》《西乡明月》《砺剑》《未来已来》《坚持》还没有看,但是一定会看完,这个电视剧,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好看!
《我们这十年》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单元《西乡明月》,这个单元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切入点,体现扫黑除恶的深度、广度,反映法治中国建设成就。一开播,大家是不是就被穿着花衬衫的杨烁吸引了眼球?没想到这一次,他不演霸道总裁了,演起了“村霸”,还是那种嚣张得让人牙痒痒的村霸。
杨烁能进入演艺圈,是因为他的一张脸,戴娆曾评价他“有一张在月光下都挡不住的比月亮还忧郁的脸”,正是因为这个气质,戴娆帮助他走进演艺圈。但是真正让观众所熟知的,却是“硬汉角色”。
2008年,杨烁出演了孔笙导演的电视剧《生死线》,因为这部剧,他成为很多观众心中的“硬汉”代言人。之后,他又出演了《成长》、《我是特种兵》、《黄金大劫案》、《刀客家族的女人》等电视剧。他的口碑一点点积攒起来。
让他爆火的,应该是《欢乐颂》里的小包总,剧中,他油腻中不失稳重,闷骚又不失淡然,成为演艺圈中最为特殊的一种表演方式。
之后,他又出演了正午阳光的《大江大河》,在剧中,他饰演致富带头人雷东宝。第一季的时候,他的深情让人感动。可不知为什么,从第二季开始,大家对他的风评慢慢转变了,开始觉得他“油腻”。
尤其是他开始演“霸道总裁”之后,“油腻”这个标签,他怎么也撕不下来。在与刘涛合作的《我们都要好好的》,与唐嫣合作的《时间都知道》,还有与古力娜扎合作的《归还世界给你》中,他的表现已经令人无法直视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一提到他,就会想到“油腻大叔”。于是,杨烁由大家喜爱的“小包总”变成令人讨厌的“油腻男”。
《我们这十年》的《西乡明月》中,周大齐倒是不油腻,可却让人看了十分讨厌。
水务稽查来村子里执行公务,他却指挥手下人把他打得头破血流。派出所来人了,手下人却没有一个人敢指责他,都说是自己打的。张所长把他带走了,可是他却十分嚣张,表面上配合,实则在“挑衅”。
他在里面没关多久,张所长就拿到了伤情鉴定书和和解书,于是就把他放了。没办法,谁让人家“上面有人”呢。周大齐出去时,还故意挑衅了自己的同学程光辉。
然后就是选举,他指使手下人去威胁并教训董学明,让他退出,然后自己成功当选。于是就更加肆无忌惮。
违规运送渣土,打残修车队的儿子,甚至还跟公务人员起了冲突。程光辉和张所长来调查,本以为拿到了关键性证据,就能扳倒他。没想到只是让他住了一段时间的监狱,出来后的他更加变本加厉。
为了把持周家湾,周大齐甚至给张梅下药,就是让她屈从并嫁给自己。
这剧情真是越看越令人气愤。杨烁饰演的这个角色,不是“渣”,而是令人恨得牙痒痒。
观众们都说,一个角色越是让人讨厌,就越说明他很成功。杨烁饰演的周大齐也是如此。
你看,同样是穿着花衬衫,杨烁演小包总的时候,浑身都是闷骚的气质,而他饰演的周大齐,却是一股痞气。他演霸道总裁的时候,一抬眼,就是“油腻”,而演周大齐,一抬眼,就是“挑衅”。这充分说明,杨烁还是十分有演技的,他知道如何把握一个角色的特质。
比如,他当了村主任之后,表面上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可你还是能够从一些细节中看出他的“地痞气”。
还有,他威胁程光辉的时候,硬气中带着那么一丝“猥琐”,不得不说,杨烁还是挺适合这个角色的。
按照剧情推进,杨烁饰演的周大齐必然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知道剧情会不会有他洗头革面的那个镜头,挺想看到他会如何演绎的。
虽然杨烁这一次又演了一个令观众讨厌的角色,但对于他来说却是演技的另一个体现。希望他今后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路线,别掉到了“油腻”的陷阱里出不来,多加尝试,才能让他的口碑越来越好。
“五味,来一份肠粉咯!” “来啦!” 这样的对话,如此平凡,却那样温馨。 蔡五味只是一个普通的厨师,他这一生大半辈子都耗在了肠粉上面,年轻时带着女儿走街串巷卖肠粉,年纪大了就守着老店继续卖肠粉。 他家的肠粉,要用泡了几个小时的米做原料,再用石磨慢慢熬成米浆,一过第二天上午十点,哪怕米浆还有剩,他也不再做肠粉,因为米浆会发酸,没有那么好吃了。这是他数年如一日的坚持。 他的女儿蔡云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经理,她早已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繁华,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父亲守着最好的黄金地段却卖着不挣钱的肠粉多少有些不划算,为此两人也常常发生争执。 后来,蔡云辞掉了酒店的工作,和开发商方明利一起合作开了家叫做“皇家鲍翅”的高档饭店,而蔡五味的肠粉店却被挤到了旁边的角落里,地方越来越狭窄,导致很多老客都不过来了。 蔡五味虽然心里有气,但到底还是心疼女儿背着贷款压力大,所以默默地守着角落继续卖自己的肠粉。尽管地方狭窄,他却固执地为几位老友留下一桌空位,哪怕他们担心影响生意特意打包到公园去吃,五味却不同意,愣是把他们请了回来。用他的话来说,只要看到他们,他就安心。 就在蔡云和方明利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中央突然出台了八项规定,他们本来以为这只是一纸文件而已,一直以来的吃喝风气不可能这么快就遏止住,毕竟中国是人情社会啊,多少事都是在酒桌上谈下来的。没想到政府雷厉风行,处理了很多涉事官员,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之前还门庭若市的“皇家鲍翅”一下子冷清下来,有时候好几天都没有客人。 方明利向来习惯了靠吃饭喝酒办事,行贿什么的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可是这次他算是踢到铁板了,最后还把自己折了进去。他倒了,“皇家鲍翅”不能倒啊,蔡云每天愁眉苦脸的,蔡五味瞧着心里也很不舒服。 好在食客“老醋”给五味出了不少好主意,比如把一楼改为早茶店,再比如把原本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改为“家常菜”,总算是让这家店又起死回生了,当然,饭店名字也换回了原本接地气的“一日三餐”。 与此同时,五味的徒弟阿昌把石磨改造成了电动的,让五味解放了双手,他终于有时间陪着一众老友聊天喝茶了。而在几人的对话中,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政府令行禁止的决心,不仅断绝了公款吃喝的恶习,最重要的是还解决了之前老百姓办事难的问题。 看着一切都在变好,这种感觉真的很幸福。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三餐才是最重要的,它不需要多么昂贵,只要健康美味,再艰难的日子,也能慢慢熬过去。 电视剧的最后,正巧碰上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已经不再年轻的蔡五味又站在了最前面敲鼓,他骨子里不可磨灭的精气神,一下子就出来了。 很好的一个故事,你能从中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友情,比如亲情。哪怕社会浮躁,我们还是要坚守本心。
唐宫夜宴,拍得不错
前两个单元都很好,这也是为什么能看到第三个单元的原因。可第三个单元逻辑不清,剧情矫揉造作,太拉胯。
令人感觉到疲累的命题作文,但是有好些喜欢的演员都参与其中了,还是抱着“不过就11个4集”的想法看完了。开篇<白姐-唐宫夜宴><白宇帆-热爱>的“出众取材+好表演”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尤其是<前海>真的属于那种“它明明不想拍还拍给你看了”水平的东西,主演尤其辣眼睛;后部分的话就几乎是平实、对于“小”生活的聚焦相对能看,但只要是又涉及到“大”立意就立刻虚假浮夸。<Queen闫妮-坚持>最后拉回一城,在这里大概完爆这三年所有同类题材作品的演绎。试着在抗疫题材之中加入轻松的调剂,祈愿是摘掉口罩;也希望这部剧之后,真的可以成为一丝难得的祝福。
热爱篇很好看 白宇帆演技不错啊
很高兴能把《唐宫夜宴》放在第一位,而且拍的确实不错,这两年虽然国内电影萎缩,但是电视剧的发展确实精品不少,如果能放的更开一些,种类更多一些就更好了。
林蓓蓓这个角色刻画得很真实,我们是生活在现实的,面对未知的一切总是会有迷茫的阶段,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是我们通往幸福道路的一个环节。
第二个故事《热爱》,拍的真好!新疆太漂亮了,一人血书求把这个单元拍成剧!
前两个故事还有点热血可圈可点,往后完全就是狗尾续貂,尤其是一日三餐,拍的是外地人眼中的广东吧,对观众何其傲慢,对组织却一副跪舔的模样。
这一众牛逼的导演和还不错的选角,只要用心,就是好作品。
我好喜欢林蓓蓓的家人,他们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劝导自己的孩子不能依附于别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有这样的父母真的好幸福。
3.5,只看了白宇帆演的热爱单元,这单元拍的还不错。
有两个单元确实不错。但好些地方台词就想念新闻联播稿似的。扫黑部分能再敷衍点吗!
白宇帆演的第二部分“热爱”好热血,给人点亮梦想的人,全身都在发光!
《唐宫夜宴》郑州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幕后努力拼搏的故事很感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唐宫夜宴简直是美的盛宴,每一个女演员都好美好灵动,张慧雯真的很适合古装扮相,好典雅,平静叙述自己命运的时候也很容易让人共情。
唐宫夜宴作为剧的开始部分太寡淡了。娄艺潇演技看得我出戏😅😅😅
《唐宫夜宴》8分,《热爱》7分,《前海》3分
到底什么样三观的人才能拍这种电视剧啊。。。
前海,这个单元拍得太可笑了。。。当创业是过家家吗?!什么导演,什么破编剧。。还有演员的表演,简直一言难尽。柯蓝简直就是灾难,男主角就是个小白,他都不知道自己玩啥呢吧
看了十分钟 非要粤语和普通话交互说对白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