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基德的电影,哪怕你对导演本身并不了解,也会很确定的判断出这导演TMD一定是个钢铁直男,就像看Tom Ford的电影,肯定会怀疑导演是个弯的一样。有着情色元素的电影,总是会时不时透露点导演个人的性趣爱好,当然有的拍的婉转暧昧,让人浮想联翩,而有的则明目张胆的叫嚣着老子就是好这口,让人瞠目结舌。金很显然属于后者,即使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后面与那个gay的对手戏,(当然这段戏的主要目的也并不只是为了证明鳄鱼是个纯直男),男主身上那种纯直男特有的混合着汗液,尿液和jing液的荷尔蒙气息也足以撩拨起一部分女人和gay的情欲来。所以金基德从这部电影开始,便以一个糙汉子的视角,开启了他对性,人性的探讨之旅,而那令人感到腥臭甚至作呕,像是从鳄鱼裆下发散出来的味道,也一直伴随着金的电影,未曾消散。
这个电影让我一直纠结于一个问题,爷爷,男孩,男主究竟是不是一家人,男孩一直叫男主的名字鳄鱼,男主也未曾叫过爷爷一声爸,他们像是没有过去,更没有将来的三个人,在一个冰冷的清晨,在汉江边的桥洞下,醒过来,开始他们宿命般的人生。电影全名叫“鳄鱼藏尸日记”, 浅层的意思是指,鳄鱼埋葬了爷爷的尸体,最后也把自己和女人深埋在汉江的蓝色水底,但我深深的怀疑,他们并不是一家人,就像这个企图跳河自杀的女人被救上来一样,爷爷和男孩很有可能是过去想要在汉江自杀和被遗弃在汉江边上,而被鳄鱼捡回到江边上的垃圾之家,开始了三个人流浪汉般的生活。和那个女人一样,他们已经死过一次了,重生的他们失去了和这个世界所有的联系,像是活死人般在这个汉江边流浪,直到这个女人的出现,进入他们的生活,慢慢的唤起他们心里的感情。她的到来,仿佛让着三个男性角色重获新的生命,对生活重新有了渴望,而这短暂的欢愉是他们生命真正结束前最后的光亮。
三个男性角色,对女主都是有爱的,有着属于他们各自年龄属性的爱的方式。爷爷对她的爱是首先出于同情,年纪的原因,他保护不了她不受鳄鱼的侵犯,但却能在女主睡觉时一直守护在他身边,能在她出走后把她找回来,就像那个破旧的年老失修的自助饮料机,还在被需要的时候,尽自己的努力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和幸福。爷爷是这个家真正的支柱,他将鳄鱼,女人还男孩联系在了一起,是这个家的守护者,而他的死亡也是这个家崩塌的开始。男孩对女人的爱,则显得单纯和有趣,努力保护女主不受鳄鱼的伤害,试图割掉鳄鱼的JJ,在他的摩托上捣鬼,和女人分享他的快乐。而男主鳄鱼的爱,就像是他最后得到的手枪和手铐,充满了剥夺和占有欲,是一种侵犯性而非包容性的爱。女人对他而言开始只是泄欲的工具,而当她看到女主给她的画像时,我想他的内心一定会有一阵悸动,第一次看到别人眼里的自己,对于他而言像是第一次被人注视和看重一样,当然对于纯直男一样,他会表现自己是多么的无所谓。
电影的结尾,如果男主没有最后的挣扎,安安静静的死在女主身旁,一定就会落入俗套。我们对人性最大的畏惧,就是对于它的不了解,因为它不具确定性,不确定,就无发预设,有着各种可能性,而这才更加真实。金在结尾还是给了一丝希望,男孩活了下来,小纸船随着汉江漂流向大海。
中国历史上有位叫高洋的皇帝很有名,他亲自动手用锯子锯死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的姐姐,就因为妃子的姐姐要求皇帝让自己的父亲当司徒,之后,这个变态狂皇帝又自己动手砍下了宠妃的脑袋,藏在怀里赴宴,在宴会中取出妃子的尸体,当众肢解,边肢解边痛哭“佳人难再得”,够变态吧?
金基德的电影里全是这种变态的故事。
两个少女为了去欧洲旅行去援交,一个少女在一次警方的行动中跳楼死去,另外一个少女就找到死去少女的日记,根据日记与原来的嫖客做爱,在做完爱后将嫖资退还给嫖客(撒玛利亚的少女)
逃犯为了摆脱搜查把鱼钩屯进肚子,少女为了让逃犯留下来将鱼钩塞入自己下体用力撕扯。(漂流欲室)
够变态吧?这个变态的导演对变态有着变态式的执着。
但是就是这个变态导演拍出的变态电影,在你看完之后,你还能陷入深深的反省和沉思,这个变态狂导演对性与人性有着非常人的思考,他的电影让人看到人性最深处的欲望和孤独,看完让人绝望。
《鳄鱼藏尸日记》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一个老人,一个叫鳄鱼的人渣青年和一名对生活绝望的少女的故事。在肮脏的汉江边上,住着三个流浪汉,善良慈祥的爷爷,傻叉倔强的小男孩,暴力冷血的人渣渣鳄鱼。爷爷平时以捡易拉罐,小男孩卖口香糖,人渣渣靠为警方指引溺水者的尸体和卖假冒“伟哥”为生。人渣渣每天除了吃喝嫖赌就是欺负爷爷和小男孩,渣子的日子过得粗狂而暴戾。直到有一天人渣渣为了满足他的欲望,在汉江里救了一个投江的女人。
金基德的电影里面很多露骨的情色描写,但是假如你把它当A片只看到了情色而没看见欲望下的挣扎,那我只能说你是满脑壳的生殖器官不想事了。渣子在救下女人的当天就强暴了女人,当着爷爷和小男孩的面。他救她本来就只是想满足自身的欲望。小男孩喜欢这个女人,他不想看到女人被渣子欺负,于是,在一个夜晚,他拿剪刀要剪了渣子的小D,他天真的以为只要剪掉渣子的作案工具,女人就不会受欺负了。幸亏爷爷及时赶到,为渣子缝上了差点被小孩减掉的作案工具。而女人,她在一边看着,没有任何表情。
女人是一个孤独的空壳,她最喜欢的高富帅因为她被强奸而不要她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她的被强奸是被人安排的,而安排她被人强奸的,就是她在被渣子蹂躏的时候还一声声一遍遍喊的高富帅。
性,作为金基德电影中最常见的一个元素,在我看来只是金基德电影里的一个“麦高芬”,只是金基德用来展现人性的一个工具。镜头下的人物以性作为人性障碍的宣泄口,缓解人物心底最深处的苦痛和挣扎。
在电影最后人渣爱上女人,因为女人而发生转变,人性温情的一面被触发,他带着女人去见了那个辜负了她但她仍恋恋不忘的高富帅,当着女人的面揭穿高富帅了的丑恶。
回来后女人看似接受了他,两个人在河边的大堤上圈圈叉叉,画面唯美。你以为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屌丝逆袭成功,最终抱得美人归,三口之家幸福的生活下去。你以为这就是金基德,那你就错了。第二天早晨,女人跳河自杀,河堤边的做爱只不过是两个孤独的人的惺惺相惜,他们是在和孤独做爱。你以为屌丝能斗过高富帅吗?屌丝永远斗不过高富帅!!!
萨特说 “他人就是地狱”,一个人怎么可能真正了解另一个人?人世是孤独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没有谁能知道你内心最深层的孤独,哪怕那个“他人”是你最亲密的人。
电影最后,渣子跳到水里,将女人搬到他曾经在水底建的一个家里,用那把他用油漆漆成蓝色的手铐铐住自己和女人,他要和女人在水底重造一个温暖的家。
你再次以为这是电影的结局了,但是仍旧不是。听人说,一个好的故事在最后的5分钟里都有一个提升和堕落,文学上将之称为Arc,意即“弧光”。渣子最后不愿就此死去,他挣扎着要游上岸来,但手铐把他和女人铐在一起,他根本无法逃脱,他拿刀子锯女人的手,拿刀子锯自己的手,但终究没用,最后,他还是不得不与女人一起死在水中。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她)献出生命,哪怕是渣子对他女人的爱情,这才是金基德想给你看的人性。
看完只能感到绝望,和“他人即地狱”的孤独,导演的悲观从最后的溺水镜头就可见一斑:女人在彻底的绝望后尝到些许孤独的人相互慰藉的滋味,满足安详的死去,而鳄鱼终究是不甘于为他人赴死,本能地挣扎反抗,用刀去割手铐割腕,绝非是一句轻飘飘的“水底是另一片干净的世界”,一有点崇高或唯美的苗头就把它砸碎给你看。
四名角色形成的临时家庭像是典型的家暴家庭,:慈祥而无能为力的老人,以暴戾包裹自己羞于表达的父亲,逆来顺受的母亲,机灵而童真到残忍的小孩。
在小孩被骗用枪打死爷爷之前,又拍了一个相同情节的镜头,可能是影射鳄鱼的童年经历,就此坠入深渊。则又形成了悲剧的莫比乌斯环,天真的小孩在举目无亲的残酷街头环境下,成为下一个暴戾残酷的鳄鱼。
又另,全篇最唯美的镜头是临死前男女主心神相通的做爱,之后毅然赴死,联想到导演不加以掩饰的悲观与厌世,本能的性冲动是乏味生活中唯一的调剂。
金基德的处女作。暴力、社会底层、绝望、人性应该是这部片子的关键字。以后的作品也基本都含有这样的元素,金基德的电影是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对人性的揭露以及对人生的质疑。他讲的故事不是那么有吸引力,甚至有些比较难懂。结局也不是善恶有报,往往反过来,善人有恶报,恶人有善报。看的时候虽然不观众心里希望的那样,但谁也不能否认他说的不是现实。另一个要说的是,他的片子不具备娱乐性,基本没有放松休闲的功能,但是每看一部,总会让人思考些东西,怀疑些东西,认清些东西,收获些东西。
哎呀,金基德后期的电影就是把处女作里的各个画面铺展开来吧。
缺陷已現,即類型意識缺乏,導致故事東拼西湊。優點當然獨樹一幟。那幅畫道盡導演的秘密,所有骯髒的暴戾的,都讓它們留在陸上,珍貴的則藏在無人知的水下。無比純淨的場景,如阿飛的森林,比利林恩的沙漠之類,皆是導演追求寧靜和慰藉的具象。金基德癡迷水,他外表如野獸,內裡溫柔脆弱,阿里郎可為證
金基德占有欲极强的说
不过如此
真的是挺喜欢的。虽然聒噪但很少的对话,混乱的故事正如男主角的内心。有点奇幻有点浪漫有点残酷,如果说是处女作的话拍的太好了~~
比起宿命论,金基德对人性的参透更令人生惧。处女片,狠了
压抑。
结尾意境提高,肮脏的水下是另一片美好又宁静的世界
你再弄这些破纸船让我联想到自己猪狗不如的命运
处女作就很惊艳
1.逃脱不了的命运,或许有些人可以咸鱼翻身、苦尽甘来,但是更多的人,都在自己的命运里不断挣扎,到死也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2.全片尽是压抑的黑与冷冽的蓝。
金基德的导演处女作,冷酷悲凉,从中可以窥探出他之后的电影风格,关注社会底层,关注边缘人,关注那些被社会遗忘的人们~
到底是个悲剧
金基德的画家身份让他的影片总是充满了浪漫写意,只是近几年已经变成了廉价的刻意
影像与叙事都是杂乱的,倒恰好吻合鳄鱼的诨号与性情,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有多暴戾,也不知道这暴戾藏了多少敏感的柔情,这反差生恨又生爱,叫那些笨拙的转化率先定下壮烈的悲哀,把别人裹挟进去,自己也被拖累。一切为最后水底那段献祭,刹那间美得绝望。金基德长片处女作里的荒芜本能,充满生命力,滋养鳄鱼这号人物,也滋养了日后电影的生猛。三星半。#桃花岛观影团#
处女作——金基德影片风格雏形期。到今天终于看齐了金基德所有的作品~
金基德的片子就两字:另类。
快进看完的····没翻译啊··
必须死光 不过哑巴的还不彻底 不够老金
金基德處女作.前面大半部分還是很有他前期作品(野獸之都)的感覺.不算十分鍾愛.但是結局卻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那種唯美現實殘酷已經在這裡開始展現.基本可以說奠定了他以後獨特的電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