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前半部分节奏还算紧凑,后半部分有点拖沓,如果还想看类似森叔怒火千里救援女儿、电死坏人的爽剧,那么这部电影绝对是totally different,这是一部太过真实的电影,真实到你会觉得整部电影的剧情更像是被上有老下有小的琐碎生活裹挟着的中年人,处处透露着无奈……特别是看了一大半看到森叔和消瘦的表哥为了营救小女孩和两个疯子对决那里,对于手枪的使用效果太过真实, 一枪命中之后是枪枪不中,命中疯子那一枪刚要觉得有点解气,结果疯子穿着防弹衣……明明疯子二人组被完全掌控了,结果失妻失弟又失财的大表哥居然被反杀了,绝对堪称全片最惨…影片结尾虽然坏人死绝,但并没有让观众觉得多么痛快,森叔回到家中,累了一夜,困的睁不开眼睛上下眼皮打架的状态像极了社畜的你我,对森叔来说,因为酒后错杀一个7岁男孩而终结的警察人生将永远不会得到救赎,不做警察的他做着一个似是而非的工作,又刚刚接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项目,项目收尾甲乙双方都死了,日子终于还是在似是而非中以睡去终结,综上,人生的意义恐怕就是每晚能清醒的睡去,否则就只能靠酒精过活,就像电影里的森叔那样,即便戒了酒却也将终身沉醉……
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哪些地方改过了,或者是仅剩哪些地方还保留了原状……我认为改编电影的时候难免改动一些情节或者人物设定,但是不能为了改而改。就简单讲讲为什么我觉得有些地方改得不合时宜吧:
1. 情节上最大的改动就是最后库利被反杀了……原著是马修在外面等库利出来之后,他向马修倾诉他如何肢解了雷,还吐了。这个蜜汁改动最大的作用是加一场马修和雷的对决戏?但是打得又不精彩。本来的情节设置十分合理,马修支持雷以牙还牙,但是他不能违反自己不杀人的原则,所以他到外面等库利自己处理完。库利虽然是毒贩,但是也不杀人,所以他只是肢解了雷,留他一口气而已。最后马修和库利的对话是点睛之笔:雷求库利饶命,库利只是淡淡地引述了雷之前说过的话“她们一旦进了货车,就只是一堆身体部位”。太硬汉了好不好我都要迷得晕过去了。对了这么一改之后连这句经典台词都省了,尼玛。
2. 情节上第二个蜜汁改动就是彼得之死从因为无法摆脱毒瘾而绝望自杀,到他在墓园枪战之中被打死。很不合理:原著担任狙击手的是尤里的手下,这个人也是之前当过兵的,而且因为担任尤里的保镖他仍然保持着强壮的体魄和高度的机警。彼得不说是多年前当过兵,他也不是狙击手啊,更别提多年来的酗酒和吸毒已经把他的身体毁得差不多了。让彼得当狙击手绝对没道理。
3. 原著大量的篇幅是通过走访和逻辑推理一点点解开绑架犯的身份和位置。我理解原样演出的话就是一堆人在聊天,很无聊,但是让老马随便遇到一个FBI就把线索说出来了是什么鬼?还当啥侦探啊。
4. 谈谈选角:
马修:没说的,原汁原味的老马修,除了马修是英国裔的而老尼森是爱尔兰裔而且爱尔兰特征太明显之外,气质对了。
TJ:原著的TJ是大概十五六岁,但是这个演员看着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小孩子差两岁看着挺不一样的。TJ最喜欢说“我有办法”,永远积极乐观,永远充满了street smart,而且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需要马修照顾他。电影里的角色把他写得很脆弱,很无助,故作坚强但是其实还是个小孩子。不能说这个角色不讨喜吧,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么改有必要吗?
伊莱恩被删掉了差评。米克被删掉了差评。我一直想看看范迪塞尔或者巨石强森版的米克啊哭!
迄今为止看过的连姆·尼森电影中最暗黑的一部,在他众多的同质化“营救系列”中,显得格外突出,无论是剧情和表演都有了深度。
剧情和影像风格让我联想到丹尼斯·维伦纽瓦的《囚徒》。人口失踪、潜藏在暗处的变态凶手、阴郁的街道,无限恐惧而无力反抗的受害者,死亡般蔓延的恐惧……
相比《囚徒》层层紧绷的悬疑张力,本片过早地揭开凶手的面具。起初以为凶手二人是缉毒局特工,以私刑惩戒毒贩,如果人设如此倒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毒品泛滥、家人被毒品戕害、司法体系腐败、为复仇设私刑等等。
后来看明白了,这两人就是俩变态,先是加害了一个缉毒局女特工,从她手上得来贩毒圈档案,于是针对毒贩妻子或女友开启一系列绑架,毒贩投鼠忌器不会报警,只得乖乖交钱,偏偏遇上了大叔这么个私家侦探。
绑架、奸污、分尸、杀人越货,还是gay,却为了利益都能自相残杀的两个变态杀手,其本质就是在人间作恶的恶魔。这种不能已经泯灭了人性的恶魔,不需要让他们在这个世界多停留一秒,地狱才是他们的归宿。所以,当大叔最后毫不犹豫地一枪爆头杀手,至少在这部影片中,邪不胜正。
棒!
不管豆瓣评分有多低,反正我很喜欢。小说还没看到这本,单从电影角度看的话挺好的。
可怜大表哥就这么死在了编剧刻意为悬疑而悬疑的手下了~
把纽约拍得很好,即使把我那么喜欢的伊莱恩的角色直接删掉,在影片一半的时候我都想给五星的,但是结尾的地方想要显得曲折,反倒是拖泥带水了,TJ还原得也不行,没有那种机灵劲。不过说到底啊,也许这扣掉的一星,只是我把自己脑中心中的马修去和影像比较了,这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可是在所难免
说好的从车里飞出去的一只新鲜收割的乳房,变成了原著里没有的一个夺门而逃后等着给男主提供完线索再自杀的胖子。其他改动可想而知。
不够紧凑 节奏不对 想养一只俄罗斯小姑娘
预算:2800万首周末票房:1275万北美票房:2630万全球票房:5318万上映日期:14.09.19上映周数:5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2714北美最高排名:2
考完midterm选了这片看 女配角都好tm美 特别是红衣女孩 dan演的真好 好笑的地方:matt躲在门后打算偷袭跟踪者 结果他看了一眼走了 matt不得不敲门把他引回来hhh 还有小黑哥一接电话说啥啥investigation 自称daunte(之前提过的棒球明星名字)我就笑了 有点想看布洛克的小说了 想看看他笔下阴暗颓废的纽约
放在90年代,无论好莱坞还是二次元都是王道的设定,放在现在多了几分丧式经典。有点联想到黑色大丽花的谋杀案,前半的情绪流显然不是为了释放而存在的铺垫,如果享受‘胸粪感’倒是足够回味无穷。毒贩Kenny和两名杀人犯的结局恰到好处的压抑,一颗枪弹下去,复仇也好正义感也好都索然无味了。这泥泞和雾霾,恰似诉说:比哥谭市还真实的是纽约,比蝙蝠侠真实的是退警单干的私家侦探。
亡命救參抓住了小說的冷冽,當然那些慨嘆世情的獨白沒那麼多,人物塑造亦因篇幅有限而有所取捨;二十八年前勞倫斯卜洛克筆下的馬修史卡德系列,其中八百萬種死法拍了電影,改頭換面並爛得可怕,行過死蔭之地如今拍成這套亡命救參,算是四平八穩。
如果没有师伯,片子只值一星。烂片。据说原著结局非常黑,赶紧加入Wishlist。
挺喜欢的,拍的好也有喜欢的连姆尼森。整体调子很灰,反强情节吧,调调很老派。看了有一个多月了,最初观感都忘的差不多了……
get到了原著的氛围和质感,故事却不大行,没了那种老式硬汉派的带感劲儿,不够克制,最后还是没忍住给马修安排了场画蛇添足的动作戏。Liam Neeson特别特别适合演马修,气质相当符合。
阴冷寂寞,无论色调还是场所,昏黄的墓碑破败的大楼,不愧是劳伦斯布洛克笔下的硬汉,尼森叔的形象非常符合,大表哥真是大大的酱油。
虽然大众口碑一般,但个人还是最大爱此片,不仅仅是因为连姆大叔,还因为这片灰暗冰冷的格调散发出的那种独具一格的惊悚气息,两个丧心病狂的疯子绑架毒贩的妻子,勒索撕票碎尸,脸谱化的反派,冷峻的叙事氛围,人性就像笼罩在纽约城上空的雾霾。
就没指望【金刚狼2】的编剧能改编好这片子,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渲染戏剧张力,他只擅长情节的堆砌,直接导致故事里悬疑的部分弱到几近于无,全靠闪回加演员的口述了。请来了连姆·尼森还没有动作戏,导演看上去根本就不懂什么叫老派,他只是朝这方面想了而已,至于大表哥就是在打酱油。★★
“我叫马修斯卡德,我是个酒鬼。”影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得益于劳伦斯布洛克的原著小说,但剧本的改编较为普通,没有足够的悬念和气氛,开头部分多多少少让人失望。
“行过死萌之地” 跟我一样看错的人举手、、
斯卡德系列最值得称道的城市生活流被冲淡了不少,强化了戏剧性,作为电影改编倒也无可厚非。三星半,为抬高均分多加一星。
留着弹孔的高领风衣,阴郁晦暗的街头独行。靠,如此的怀旧范儿被最后的结局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