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就想写一下这个话题了,昨晚看完第七集,感觉到陈宇的人物形象随着剧情展开更加立体起来,今天记录一下。
《冰雨火》的开篇,是陈宇惊梦中醒来,梦的内容是他和乌镇风在雨林里追逐和被追逐,导演巧妙地利用一场梦,同时联结三年前和“现在”,三年前,陈宇是一个因疏忽犯错,又私自出境的冲动小警察,现在,陈宇是已经有三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派出所小民警。
这里惊梦中雨林的危险阴暗,和下一个镜头,站在阳光下破案的陈宇形成很强烈的明暗对比,可以说寥寥几分钟,已经交代了陈宇的心,一面背负暗夜泥沼,一面在光明中驱逐黑暗,且串联了时间跨度,可以说导演功力了得。
《冰雨火》一直两条线并行,一条是自然时间线,另一条是回忆线,导演和王一博都很厉害,观众可以在不标时间线的前提下,看两条故事线交错而不会错认,因为,三年前的陈宇和三年后的陈宇,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陈宇。
王一博自己在采访中说陈宇这个人“冲动、热血、聪明”,在冰雨火一集一集的播放中,我们会渐渐发现,冲动是会被打磨的,热血是难凉的,聪明,是可以越来越聪明的。
说一下三年前和现在对比,这几种特质的不同吧。
三年前的陈宇是冲动的,想来也自然,警察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优秀得几近空前绝后,毕业后去做一线干警,顶配的初生之犊,怎可能不冲动呢。然后他的冲动第一次受伤,是来自于龚队的受伤,因为陈宇的疏忽,龚队终生残疾吗,这种变故,会在短时内更加激发他的冲动,然后才会平静和反思吧,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陈宇只身出境,而回来后,又在派出所踏踏实实做了三年。出境涉险是冲动,而回来兢兢业业基层做三年,是冲动后的沉淀。
这种沉淀是有效果的,比如他自己说的,“我在派出所干了三年,是不是DF,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比如他在第一集,所表现的缜密思维和推断能力。
三年前的陈宇是热血的,这种热血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己的责任自己扛,自己的错误自己背,哪怕为了这些去涉险,去拼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热血倒是一以贯之,陈宇重回禁毒大队,面对龚队,愧疚感加倍,哪怕林局为了他放下压力给他“疏导”,他放下压力的方式,也是自己直接去找龚队,说“对不起”,说“我以后会常来看你的”。
当然他热血的体现还有面对乌镇风,乌镇风在查父亲的死因,陈宇也一直没有放弃帮他,甚至有几次陈宇对剧情的推动,都是在“帮”乌镇风时产生的。
在剧中,有两个人其实非常相像,林局和陈宇,有时候我都怀疑,林局对陈宇的包容,是不是觉得陈宇更像年轻时候的自己,而在责任感这方面,两个人也非常像,就是,他们都无法若无其事的路过苦难,路过不正义,所以林局会是很多人的救赎,杨玲、杨熠、蓝安然,而陈宇也正在背负起他所遇到的责任。简单说,这两个人,都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人。
说一下聪明,我真的喜欢王一博演聪明人,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有锋芒有力量的聪明,才是真聪明,才有用,因为他天然剔除了摇摆和犹豫,也天然摒弃了无力和推行不及。所以陈宇的聪明可以有力的去推动剧情:
第一集中他分析出餐厅老板不是凶手,且因为玉佩的一角推断出乌镇风回来了。
第二集中他推断出大黄胶囊和K集团的联系,力主两案合并(然后他执着的去推行这个,让林局在报告报告报告中头都大了)。
他拿到含有大黄胶囊配方的挂坠
他因为过目不忘,查到卷宗中的胡大明就是他在勐佧看到的乌镇风同行人,继而发现新的线索
……
如此种种,聪明小陈宇,在基层打磨自己,在更紧张的禁毒大队,缜密思考,理智推断,敢想敢拼,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就随着陈宇而进入剧情,看英雄警察们的挣扎和顽强,看他们的磨折和成长。
对了,有时候我特别觉得王一博有主角相的一个原因是,他日常所表现出的绝佳的控制力和意志力让人折服,而在过去的表演中,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电视剧表演,他的力量感让人信服,众所周知,一个薄弱的人物是不可能是主角的,他只有承担延伸剧中的冲突的重担,才可能承担剧情的发展,一个主人公有能力有毅力的剧集,才可能吸引观众,因为没有人愿意看一个软塌塌的故事框架。有时候我不知道年轻的王一博,内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当他展现给我们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感动,今天看到付导的采访中的那句话,我觉得很贴切,作为今天这篇文的结尾吧。
关于王一博对陈宇的演绎:“他不放过任何一场,这是他心里的那团火焰,他要让它燃烧。”
好的影视作品成就彼此,导演、题材、内容,陈晓演技越来越精湛了,眼神戏、神态、体态都能很厉害,能够把人往里带,是个好演员🎭,我很少看电视剧,看这部剧的契机是因为我看到一个片段是在我家旁边拍的瞬间勾起了兴趣,而且作为一个云南人太懂缉毒警察的难了,我们这边以前很多村落都是一整个村都吸、贩,这部片很大程度还原,但影视剧还是影视剧。现实更加的残忍
这个话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一些讨论和争议有感而发的。我很少实时追剧,特别是这种一天一集的播放方式,让人完全没有上帝视角的优越感。然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犹如考古人员拂去文物上的尘泥,这个故事的全貌,以及其中的巧思在我眼前渐渐清晰。
在我看来最大的反套路就是吴振峰这个角色的设定。之前我和很多观众一样,因为网传的简介以为他是专业的卧底,我们看过了太多《基督山伯爵》式的,蛰伏三载,王者归来的复仇故事,也看过了太多“三年又三年”,再不收网就要统一黑道的卧底故事,以至于看到他还像老鼠一样被四处追打,艰难地一点一点接近目标,却很快落入陷阱功亏一篑时,会感到有些许失望。然而当剧情告诉我他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我却忽然感受到了这个角色的可贵。
我们经常吐槽国产剧到处是公子王孙,不讲普通人的故事,现在这个普通人,就以这样单薄瘦削,风尘仆仆的形象站在了我们眼前,然而——他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打败。现实中我们也会在一些社会新闻里看到、听到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特异功能,与芸芸众生唯一的不同,就是不认命,所以才甘愿用后半生的平静换取一个真相,即使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最后会得到什么……《冰雨火》的主创选择这样一个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不免瑕疵,却依然是令我耳目一新的尝试。我非常喜欢剧中对吴振峰“普通人”这一面的刻画,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面对强敌的虚张声势,偶尔卸下心防的疲惫脆弱,以为任务即将完成的喜悦,他在“敌营”中为了保护自己装得满身是刺,却早已忘记了如何与朋友沟通……虽然这个角色一出场,大家就知道多半是奔着be去的,但他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随时准备为伟大事业献身的形象。也正因为他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当他推己及人,由自己的不幸想到让更多的人免于不幸时,才真正道出了这部剧的英文标题“Being a hero”的意义。
另一个我很欣赏的反套路是这部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不知道是从哪里,忽然传出来剧本原来的名称叫《姐妹》,虽然看着屏幕中一群大老爷们感觉不明所以,但不得不说,剧中女性角色虽然不多,但刻画得并不敷衍。她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男人戏”中镶边的贤妻良母,也不是警匪片中常见的完美受害者。或正或邪,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思想。我之前一直担心的某些警匪片中为了制造话题安排的擦边球,这部剧中也没有出现。关于这个优点,专组中看到过一篇专门讨论的帖子,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还有一个我不知道该褒该贬的反套路,就是这部剧对回忆戏份的安排。我看过很多用回忆水时长的剧,甚至同一个回忆片段循环播放。而《冰雨火》中的回忆戏份,可以说安排得非常克制,以至于直到结尾,吴振峰和陈宇的发小情,吴振峰的过去,吴刚的见义勇为,基本都是出现在对话里。或许这样安排有利于剧情的紧凑,但也不得不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角色一些行为的动因以及人物形象的立体性。
综上,这部剧在我这里可以打四颗星,第五颗星送给片尾曲。感谢第三集(不知是否记错)的片尾《背负》的旋律响起时,让我梦回了十几年前坐在电视机前追剧的场景。歌词与剧情遥相呼应,曲调深沉大气,无论是否看过这部剧,这首歌都值得一听。
刑侦类题材电视剧和电影一直是我非常偏爱的类型,远到红蜘蛛,近到冰雨火,都是让人啧啧称赞的好剧。
剧一开头是熟悉的雨夜,一瞬间梦回破冰,不知道这是不是傅导的signature。往后接着看,人物一个个登场,形象在第一集就立起来了,吴振峰在正邪边缘反复横跳,陈宇有热情有想法、事事直给(就是有点藏不住事),林局看似心怀鬼胎实则暗中筹谋,刘队心里似乎有什么算计(后来才知道是他那讨债鬼外甥)。
从第一集开始除了陈宇我怀疑所有人,现在看到第九集又觉得除了毒贩大部分是好人,很考验智商和判断力。目前为止在我这里最大的嫌疑人是戒毒所的药剂师,他的话太多了,像是故意要引导陈宇去做什么。其次怀疑刘奕君老师,他的身份最复杂,当然我也希望打破王刘魔咒,俩人都是好人才最好。
很佩服傅导的一点是,他对剧的节奏把握的张弛有度。这是刑侦剧而非电影,如果节奏一直很紧,观众在心理上会容易疲劳,第七集和第八集就是很好的缓冲。第七集三个老警察凑钱那段儿让人很唏嘘,三个人的窘境三言两语交代清楚,更让观众为缉毒警心痛;而第八集“见女友”和“四人各吵各的”两大修罗场则是让人笑到捧腹,当然,即使是这样的缓冲集,也是为交代背景和冲突服务的,有趣但丝毫不突兀。
有的剧评和短评写的超级好笑了,大概反驳一下:
有人说配音怎样怎样,还有几百个赞,这我都懒得说,剧是原音啊原音!
有人说陈晓演的太过了,哪里过了?有没有看到他在公交被围殴的弱小无助和现在混不吝的差别啊?有没有看到他故意吧唧嘴挠肚皮歪头说话这些和角色非常契合的小动作设计啊?合着一个为洗刷父亲不白之冤跑到民地武混三年回来的人要沉着淡定才行是吧?真的说这话的人还是去看古偶吧,别祸害正剧了。
有人说王一博面瘫,对不起这个我真的笑了,结合陈晓演过了的评价来看,你们的要求是灰色人物沉着冷静、警察五官乱飞是吧?去看看出场的几位警察角色,林局、刘队、王所、蓝安然等等,哪个表情千变万化了?这是警察,严肃认真才是这种角色日常的样子(建议各位没事去看看外面的警察,交警也好,片儿警也好,看看人家日常脸色都什么样,没见识可以,没见识又胡说八道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
最后,对演员有偏见也好,粉圈组团搞对家也罢,还是衷心希望各位都能沉下心好好看看剧,作为一个大人,我想看的是智商在线逻辑满分演技正常的剧,国内的影视创作环境已经很艰难了,非要大家一起沉入海底才开心吗?
青年演员的评价标准:1、信念感,是否相信,像个孩子一样相信。王一博做到了,所以演得真。2、表现力,诠释角色是否有独属于王一博的特点。他找到了自己的表达路径。3、分寸感,对生命、生活、世界的理解,需要恰当好处地定位在陈宇的阅历上。他是适配的,也全情投入了,创作态度与是否流量无关。
我觉得他演陈宇很合适,他表情是偏冷静的,说话速度,嗓门和做事动作是偏快的,既体现陈宇的办案所需的聪明理性,又体现初生牛犊的冲劲和急躁,角色性格表现得丰富且让人又好笑又喜爱,王一博演得很成功,我很偏爱这个角色,是剧情的主推手,且富于成长性。哈哈,我算是陈宇的事业粉吧。
王一博是个很有信念感的人,无论是演戏还是舞台,他都能全情投入,并且把他的感情传递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情绪感染力非常强大,所以看王一博的表演都很容易与他共情,不出戏。
流量”说明受欢迎,受欢迎不是罪!王一博说他对演戏有“野心”,而如今他的工作重心也投入在演员这个角色当中,投入大屏幕当中!期待下半年王一博电影作品上映,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品鉴品鉴吧
从开头追到21集,可算看明白了这部剧——《不知谁家二愣子小少爷实习展演日志》泥煤!!!现实中的缉毒警是这种人吗?两个编剧待在厕所里乱想的剧情吧,一个男厕,一个女厕,最后一起定稿了居然没有对稿,以至于第21集11分46秒无脑陈盯着王毅坤三个大黑字呆呆的问出“这是谁”。泥煤!他一个干警在被上级明确要求回避任务后几次三番的自作主张的肆意妄为后回来怒气冲冲地质问上级领导,“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领导在开会,他随意进出,无视领导问话,在会议现场接听电话……这还是警察局吗?这还是工作场景吗?这还是拍给人看的电视剧吗? 从第一集到目前,某主角的演技本人压根就忽略不计,只冲这个题材去的,结果越看越不对味——所有警察都离不开陈某,所有毒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犹如过家家你哭我闹。亲情、友情、人性的复杂多变、缉毒使命的神圣与艰辛全被庸才编剧忽略,因为他们只会写出懵懂少女独闯夜总会的“精彩大戏”。
路人觉得王一博真的挺有进步的,主要是台词方面(不知道是不是配音),但还是万年不变的面瘫。剧情逻辑观望中。
冲陈晓来的,感觉王一博不太能接上他的戏
我家里有警察,所以对这种题材天然好感,也天然挑剔。但是今天看了几集,能感觉到制作方非常用心,很多专业术语都没毛病。我再举个例子,警察因为受训过,走路姿势其实都有特点,这个没想到主演也做到了,很提升好感!王一博用心了,演的不错。
导演能把一个从一开始警局就在抓内鬼从上到下互相猜疑的剧本拍得和流水账一样平平无奇也是本事
首更四集,但我花了四个小时才看两集这是能说的吗?实在怪小陈警官太美貌!不停倒回舔颜罢了!果然不负这8.5万想看和两年等待!应该算是王一博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剧,从作品成色和角色呈现来看都优于以往,只能说,靠谱的制作团队很重要,审查制度很严厉,匆忙上线很可惜…
陈晓真是剧抛脸,那种破碎感,阴冷优都,太会演了吧,剧情质感也不错,看好
感觉前4集想表达的有点多,人物背景人设和各种关系。但是却没有达到好的效果,很凌乱,不知道是不是剪辑问题。其实我是很期待这部剧的,但是开头真的没有吸引我.陈晓很有突破,与以往的角色差异很大,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而王一博,感觉游离在角色之外,形象很正但是接不住前辈的戏也是真的,4集看完我的整体感觉是,对不起我没看懂,对不起我有点看不下去,没有抓住我的点,配置很顶尖了,都是老戏骨,三星观望吧
两年前王一博的状态真是好!!这个时间播出,太值得!
滤镜很舒服,全员演技在线,总体有电影质感,用心好剧。夸夸晓哥!拍戏时只有122斤,一出场吴振峰就立住了,晓哥演技值得反复观赏!
剧情逻辑一般,很多漏洞。但好在整体不会很出戏,两个帅哥也挺养眼。王一博挺让我惊喜的。
整体不错,王一博很适合有点轴的小警察,陈晓演的也不错,到底谁是黑警呢,挺好看的
看到第三集,剧情流畅,节奏紧凑。说实话是超出预期了,老戏骨一如既往的稳,年轻演员的演技也很惊艳,已经可以看出大体故事框架很好。且画面质感好,爆破打斗场面都很精彩,有个别场景比如水下,追车等甚至有电影感,期待后续。
咱就说动用了这么多戏骨,还有双流量,剧本弱智成这样?真以为大家就是来看脸的?
看了两集,目测将成为男主演艺生涯的代表性角色,真的很适合他!再次感叹,角色之于演员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这缉d剧拍得跟过家家闹着玩一样,光前几集都多少漏洞了,只看目前已更新部分两位主角王一博和陈晓难分上下(一个是情绪不足没有融入角色,一个是用力过猛)😢题材挺好的,还是观望一下吧,但是前几集真的太散了,剧情零乱没有悬疑味,没有吊起来兴趣,很难让非粉丝路人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追完七集来说一下感受。没有磨皮滤镜看着很舒服,导演的镜头也很不错,剧情也能让人专注看下去,看到现在我真的猜了好多次谁是坏人也推翻了好多次。演员也很不错,王一博出乎意料地合适陈宇这个角色,聪明冲动但也晓得轻重,说不定换个人我就要骂这个角色太莽撞了。陈晓、王劲松、张志坚还有没出场的刘奕君自然不必多说都非常生动优秀。还是很值得看的一部剧。
这剧上来就是内部怀疑,还一怀疑就怀疑自己局长!王一博演的陈宇真的是心中有座警察局,他自己是局长,他看谁都有问题哈哈哈哈,小伙子台词不错!看了4集剧本扎实,导演镜头语言真是厉害!
又进步了,一星加给王一博
现场发现证物偷偷拿走去鉴定?会议上私自发言让领导下不来台?在局长办公室发飙?呃,把纪律部队写成这样也能过审?是我老了啊,连缉毒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捂脸)
很好看!值得五星!王一博演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