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美国报界评出十大最离奇的新闻,其中一件新闻是这样的:这一年的3月23日,纽约警察总局的法医检查了一具尸体,得出结论:此人死于头部枪击。 死者名叫罗纳德·奥普斯,从他留下的遗书中得知,他本来是想从一幢十层高的楼的顶部跳下自杀的。然而,当他跳楼后身子经过第九层楼前时,一颗子弹从窗户里射出,将他当场打死。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死者和开枪的人都不知道这样一个情况——当时八楼正在施工,工人们在那里刚装了一张安全网,也就是说罗纳德·奥普斯如果不是被枪击而亡,他的自杀计划其实是不能如愿的。 然而,根据法律,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果实施有计划的自杀并且最终身亡了,即使自杀过程发生变化未能如自杀者所愿,那么依法也应该认定这个人是自杀。 可是,当警方对九楼射出的子弹进行调查后,案子的性质又有了变化。 当时,九楼的一对老夫妻发生了口角,正在吵架,老先生拿出了一把枪恐吓老太太;后来又扣动了扳机,但是子弹没有打中老太太,而是从窗户飞了出去,击中了罗纳德·奥普斯。 根据法律,一个人如果想杀甲,却错杀了乙,那么仍然应该判这个人对乙犯了杀人罪。因此,此案应该是一桩凶杀案。 当老先生面临杀人罪的指控时,老先生和老太太都一致表示,他们俩当时都以为枪里面是没有子弹的。老先生解释说,用没有装子弹的枪恐吓老太太,是他许多年以来与老伴争吵时一直有的一种做法。他没有杀害老伴的意图。如果老两口的话属实,那么这就是一起误杀的案子。 问题的关键就是子弹是在什么情况下由什么人装进去的。警方在调查中找到了一名证人,这名证人证明在案发六周之前亲眼看到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往这把枪里面装了子弹。警方从更深入的调查中得知,因为老太太决定停止给成年的儿子经济支持,这个儿子怀恨在心,起了杀意。他知道他的父亲有用枪恐吓老太太的习惯,所以就给枪装了子弹,希望借父亲之手杀了母亲。 既然这个儿子明知给枪装子弹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那么即使他没有亲自扣动扳机,他也应该被指控犯了杀人罪。 所以,此案就成了老夫妻的儿子对罗纳德·奥普斯犯下了杀人罪。 但是,峰回路转,警方在进一步调查后又发现,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其实就是死者罗纳德·奥普斯本人。 他由于借刀杀人之计一直没有得逞,心生沮丧。于是,在1994年3月23日这一天他决定从十层高的楼顶跳楼自杀,然而却被从九楼窗户射出的子弹打死了。 也就是说,罗纳德·奥普斯自己杀了自己,所以此案最后仍被认定为是一桩自杀案。
天上掉蛤蟆这一幕还是很诡异和搞笑的。
所有的背叛猜忌不安冲动都慢慢深陷入泥土,在不见光明之地接受耶和华的审判,他们以为这片土地会慢慢愈合,然后开出宛如其名的香艳花朵,但就像最后的青蛙雨,因果总是轮回,当历史种种再次在面前铺开,苦难瞬间化为和解,只怪当初都把死亡认为是苦刑受难,人生这些巧合啊,谁又能说清道明。
该死的背景音乐
4.5;行云流水般的长镜头穿梭于几组人物之间,平行剪辑到眼花缭乱,架构起多线叙事的丰富性,调度功力委实很强大。在剧作文本上下足功夫,相互缠绕交织,共生出一个关于爱与痛苦,失落与信念,欲念与释怀的共同主题;过往从未远离,我们从未忘记,那一层层包裹在伤口外面的痂是如何将我们包装成一个假面空心人的,那一个个无法与人诉说的噩梦是怎样伴着汗水泪水慢慢褪去的,我们哭笑得那么大声肆意,真的以为可以有奇迹发生呢——“我们也许能走出过去,但过去不会放开我们。”
其实还蛮不错的,导演很有想法啊
多线故事融合在一部电影里,剧情确实很精彩,就是觉得节奏有点慢
三个小时也不觉得长,每段感情都很吸引人。用命运把每个人串起来的做法,已然很常见了,但是它依旧做的很好
這是一部十分見功底和能力的代表作,看似尋常實際有著非同一般的構思和意圖,它貼近生活更高於生活,將一切皆有可能的電影和詭異殘酷的生活完美融合,看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忘卻這是虛擬影像的事實,而是自覺親眼見證了幾段無形交錯的寫實人生。
35mm版。虚幻美国苦难史,真实却难能可贵,我一边咕哝着小年轻的PTA野心太大配乐太满格局屡屡失控,一边又被其饱满的人物特写和最终的宿命感所感动,那首歌响起来,假象被打破,电影才真的灵了起来。
四十多分钟时又见一个类似BSG MINI里那样的特牛的长镜头。
【B+】"life is so long....life is so hard....."PTA的长镜头调度很厉害,若是没有平行剪辑和背景音乐帮助,其实这是个很无聊的电影。
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但却也是情理之中。3小时一点都不觉得长。99年的PTA竟然就有如此心性,《血色将至》里面人与上帝的对话真不是偶然。当所有人的绝望情绪跟着背景音乐一起酝酿至最高点时,或许只有突发的奇观才能平息这一切发生在人间的不快
7.5。当年格里菲斯发明的平行叙事下的一分钟拯救是有缺陷的。因为多个拯救的效果并不能直接叠加,但多个毁灭的效果却可以。观感上强过撞车、赛末点之流,不如梦之安魂曲
破音乐弄那么紧张干嘛!完全没必要!fuck!我想我这么激动都是这音乐闹得,再加上这么多人纠结在一起又死长个没完!心烦的时候看这片真的让我更烦!!!。。两天后终于看完此片。阿汤哥演技很是不错,觉得他还是长发好看。一直以为海报上空中飞舞的是木兰花花瓣什么的,看完片再一看原来是蛤蟆||
柏林金熊奖,多线索交叉叙事典范,人物众多但并无凌乱冗杂感,围绕着巧合、背叛、宽恕与救赎展开,节奏缓慢但张力足够。PTA将拿手的长镜头与令人眼花缭乱的交叉剪辑完美融合,46分时的演播室走廊长镜头更是达到炫技顶峰。纷繁的配乐几乎贯穿始终,声音剪辑极佳。阿汤哥贡献了生涯最佳表演~(8.8/10)
前半程极尽铺张浮夸,后半程又过于简单敷衍,三个多小时,简直比老爵士感慨的人生还要漫长。其实木兰花、通天塔、撞车之类,都是我所理解的典型的好莱坞电影,摄影音乐剪辑包括表演都有相当成熟的一套体系,到底是真诚还是套路,那就看各人理解了。
电影很不错编剧一流水准情节高潮迭起值得推荐
编剧很厉害,故事盘根错节、高潮迭起。导演很放得开。
真是十足的鸿篇巨制!三个小时看下来,会有些恍惚,比他当时的上一部作品《不羁夜》的线索多处好多,而且这次是开始看上去不相干的线索,逐渐勾连纠缠到了一起,最终达到高潮。PTA前三部作品总有个习惯,不管过程多神经质、多癫狂,结尾总还是会给你留些希望。
【B+】再一次彻底折服于PTA那恐怖的影像掌控力之下:比《不羁夜》更加“走火入魔”的长镜头跟拍;更饱满且持久的单一旋律配乐使用;多处极其精彩的六线平行剪辑;以及对于演员那高超的调教功力(尤其是阿汤哥,应该是生涯最佳表演了吧)。尽管我知道PTA依旧在自嗨,但还是忍不住和他一起癫狂。多线人生,交织错落;匠气横溢,病态说教;角色间离,情感崩裂;青蛙之雨,当代神迹;不可思议,却又平凡照旧。看完这片之后,我觉得能拍《百年孤独》的导演又多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