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海啸奇迹》:别样艺术价值观
《海啸奇迹》与《唐山大地震》有异曲同工之处。影片都是建立在灾难爆发、亲人离散、奋力寻找、直到乌云散尽大团圆的结构之上。不同的是《海啸奇迹》的时间跨度没有后者那般延展,而是将分散到团聚的主线浓缩在特定的海啸发生前后的具体时间点内,这无形中就考验了导演对电影整体掌控的能力,要在最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展现更丰富、更精准的剧情脉络和内容,这更要技高一筹。
拍恐怖片出身的西班牙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做得很好,洪波涌起、生灵涂炭,劫后余生,煽情催泪,动静平分秋色,以天灾来袭开头,以对抗灾难结尾,前后呼应,画龙点睛。可内容过于密集,也造成了支线剧情发展混杂,剧情衔接不自然,交叉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片中人物的戏份打得过于分散,导致差强人意少点力道。
值得一提的是,《海啸奇迹》的艺术价值观与国产同类电影有着极大不同。影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靠谁营救上,靠国家靠政府,靠国际救援?都没有。人自救,人施救,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在面临天灾前,排除各种隔阂障碍,互帮互助,表现了人性在危难面前的伟大,这和国产电影《超强台风》、《冰雪11天》所呈现的政府、官、兵救百姓的内容是天壤之别。艺术价值取向的不同,也造就了电影的不同,让全片始终站在很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劫难,更让观者为之动容。而劫难发生后,人们的反应也很淡定,没有国产电影那种哭天抢地,始终保持在平和的状态中,摒弃了大喜大悲,渗透出一缕哀思,沉默和冷静营造了很特别的境界,全片暖和的色调,也恰到好处地让观众置身在和缓与充满希望的观影氛围中。
影片也安插了许多精密的细节来放大人在灾难发生后对于生命和拯救的看法,如卢卡斯在一片狼藉中捡起的一听饮料,先给母亲喝,母亲给陌生的小孩喝,最后才轮到卢卡斯,完全把陌生小孩当成自己的骨肉,这表达了同理心上的情感共鸣。比如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的丈夫,一开始寻求他人帮助时被人拒接借用手机,这又从辩证的角度审视了人性的差异,生命的营救也是道德的救赎。
《海啸奇迹》的缺陷是新意不足。在受灾的大环境下,影片依旧是通过非常具体的一家人的遭遇,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表达灾难对所有亲历者心灵及肉体的折磨与伤害。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已经屡见不鲜,《2012》等片也是如出一辙,全片并没有开拓更加新鲜与复合结构的叙事方式,令人遗憾。演员表现鼓舞人心,三位小男孩是神来之笔,尤其是卢卡斯才是全片的主角。而凭借在本片中的精湛表演而获得70届金球奖提名的娜奥米·沃茨确实出色饰演了一位爱心爆棚、顽强刚毅的母亲,其在片中基本就是在死亡线上徘徊的静卧不动的伤者,只通过颤抖的嘴唇、眼角的泪痕和弥留之际的几句言语来表演,难度极大,也惟妙惟肖。而麦克格雷格发力过猛,几场哭戏声嘶力竭,毫无亮点。
影片最美的一幕是两个小演员,坐在山顶,望着夜空星河。这与影片伊始,众人向漆黑一片的海洋放飞孔明灯的一幕遥相呼应。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刻似乎整个宇宙都被大海吞吐之中了。
2 ) 生命需要奇迹,活着就有希望
《海啸奇迹》的原名为西班牙文“Lo imposible”,意为“不可能的”,正如它准确的英文翻译“The Impossible”,国内翻译成“海啸奇迹”基本上剧透了一大半。
这是一个有点俗套的灾难故事,我想不出还有哪一部院线灾难片最后不是好莱坞式的Happy Endding。但是影片开头就已经说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好,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于是我们跟着一家5口人——爸爸妈妈和三个儿子遭遇海啸、分散、重逢。本以为最多不过就是几个烧钱的灾难大场面加上为了煽情而煽情的剧情能勉强让我挤出几滴泪来,结果导演却把这个简单的故事,拍得不那么简单。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导演运用了很多处“对比”的手段以及很多细节与线索,来达到强调的目的。最大的对比是海啸前的圣诞节,跟5秒中后的灾难。又如海啸来之前,电影里的“妈妈”换泳衣的一个逆光的乳房的剪影,透过阳光,画面看起来安静而美好,这样的气氛跟灾难后“妈妈”血肉模糊的乳房形成了对比,以至于全片大灾难场面虽不多,却正是“妈妈”流着血和满是伤痕的肉身这样的细节,让人觉得更惨更真实。还有几处对比,如代表希望的幼童丹尼尔被父亲找到时的快乐,跟垂死的母亲身边以为父亲和两个弟弟都已经死了的卢卡斯的悲伤形成了对比。有儿子卢卡斯在身边的“妈妈”跟孤零零的仰面躺着面无表情的沉默女病人之间的对比等等。很多处细节:影片最后写着“我们在海滩上”的字条、卢卡斯身上贴的“孤儿”标签、妈妈手臂上医生乘她还清醒时用记号笔写着的她自己的名字、也许代表着第六感或者“爱的奇迹”的红色皮球……
正是因为有这些对比与细节,“不可能”才更加不可能,才更加有说服力,整个故事都变得饱满起来。透过这家人,我们明白了生命需要奇迹,活着就有希望。是的, 最后一家人终于脱险团聚之后上了飞机,观众才刚缓过神来正准备替他们高兴时,“妈妈”的眼泪却默默流下来,导演让我们透过她的眼睛看到了整个海滩灾后的惨境。这时,我们也和“妈妈”一起在心里有了对比——这样的生与死的对比,太沉重了!这场灾难,这家人是幸运的,通过这部影片我们该记住的其实并不是“不可能的一家”,更是要记住那些遇难的人。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当珍惜我们活着的这个奇迹,带着善念一路向前,看得见光,就有希望!
PS:关于演员,扮演卢卡斯的小演员汤姆·霍兰德演技当然好,俨然是未来之星的节奏。伊万·麦克格雷格当然帅,妈妈的扮演者娜奥米·沃茨当然才是真正的主角,该得提名……但这些都不想多说,就冲着三个男孩奔跑着相拥而泣这一幕,导演选角的眼光就值得赞一个!
3 ) 又一部让我看哭了的片子
首先说,我一定会力荐这部片子。上一次看电影让我流泪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片子在父亲与儿子们灾难后再次重逢时让我泪如泉涌,感动的一塌糊涂!
其次想说这个故事,让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是虽然一家经历了那么大的天灾横祸,但是最后还能相遇,而且特别是大儿子也因为这场灾难变的懂事、有责任感、爱心,让我觉得很感动!
最后,想说这部片子的拍摄,像这样的特效如果在电影院看效果一定很逼真吧?总体来说,这部片子编剧真的不错,只要你心中充满爱,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你的爱!
赞
4 ) 足以纪念它,纵然关于它的故事是说不完的
《海啸奇迹》,如歌如泣,煽情两字在明处向观众抛媚眼,再祭出ewan和naomi,多少人巴巴地去看,未上映已经望眼欲穿。老实说看电影我不反感煽情,煽得好总比催眠好,是吧?太过干涩老实,话说我还不见得啃得动,正是卡司和《海啸奇迹》四字鼓动我想看,面向普罗大众的设定,即使真人真事被刻意渲染放大,再加上好莱坞式特效乱炖一煲,赢面还是挺大。
而作为观众,04南亚大海啸这场绝世天劫,大部分人都印象深刻,无须赘述。劫后余生者、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恍若隔世经历的人固然有;未亲身经历但是当时持续关注灾难报道、至今犹记得那些悚目惊心的灾场照片的人更不计其数。那段日子铺天盖地都是有关海啸的各种资讯,至今每年各种纪念追思,伤痛渐走远,却不曾被遗忘。所以拉人看戏几乎没有难度,至于它对不对得起这份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期待?
看来又要拉拉杂杂说一堆(⊙o⊙)
记性差又杂乱的咱只好从影片结尾说起,因为看到尾声我好像自以为是的发现了什么……
henry和maria一家是幸运的,因为奇迹“选择”了他们。henry摊开手中写着那位好心仁兄妻女名字的纸,此时才发现背面是“我们在沙滩”的留言。lucas摘下写着自己名字的纸片。maria看着手臂上的自己名字。飞机缓缓起飞,满目疮痍的大地逐渐淹没于云海中,他们回家了(当然maria还得到新加坡做手术),齐齐整整。
如果没有被奇迹选择,如那位仁兄,即使他也锲而不舍,终是与妻女天人永隔。如果没有被奇迹选择,别在衣服上象征与亲人失散甚至灾难遗孤的纸片,将继续别在lucas身上,他还要在各处收容所辗转。maria手臂上的名字,很可能在认领尸首的时候供丈夫儿子辨认,如果奇迹没有选择她。
镜头之外,苦苦求生、对离散亲人不离不弃坚持寻觅的人大有人在,可是奇迹没有选择所有人。即使他们一样非常勇敢、坚韧、信念强大。大部分人虽侥幸生还却已家破人亡、数以万计幼儿失哺、无家可归,thomas和simon跳下车与长兄父亲团聚时,车上其他孩子都没有等到这样的奇迹。他们一样深爱、需要、想念失散遇难的父母亲友,但只有少数人受奇迹拂照,全身而退。
奇迹只是微小机率的实现,还是higher power的成全,各人自有解读。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次奇幻事件、一场奇幻旅程。所以本来以为所谓《海啸奇迹》必是卯全力,绘声绘影奇迹如何撼动人心、感天动地,然而说好的煽情,其实并没有很明显在煽,倒是令我颇感欣慰。
这个奇迹不是要歌颂什么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或者谁家前世积德,今生福报双修,更不是为了抹杀其他人求生的努力,不是事后显摆。南亚海啸的大大小小故事还会少吗,这不过是其中之一。如果所有受灾者的故事都搬上银幕,也必会有人的故事是满满的无奈、唏嘘、嗟叹。now and then之间,某些伤痛稀释、希望重建。总之,它是悲喜交织的。
《海啸奇迹》代表不了整个南亚海啸事件,却足以纪念它。于无数untold stories中抽丝缠结,在银幕上分享其一,如年年各地追思活动,只为了不忘。不忘那些等不到奇迹的人、需要重建的家园、需要帮助的人。
我去过其中一些当年的灾区,残垣断壁早已不见,不过下榻的旅馆侧翼还在建,而人们面对好奇又贪生怕死的游客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并没有自怜自艾,都是微笑着,淡淡说一些本身经历和身边人际遇、顺便小吓一把心里有鬼的人(不是我→ →)。而游客没有遗弃它,很快地它又恢复往日人多如织的盛景。
本应如此,因为我看到,不管奇迹有没有发生在这些人和地方,他们仍是站起来了,继续仰望蓝天碧海。
唉,我到底有没有讲到我要讲的重点???( ⊙ o ⊙ )
应该有吧……反正很累去睡觉~\(≧▽≦)/~
5 ) 影评
≪海啸奇迹≫,讲述一家五口来到印尼度假却遭遇海啸,也正是这场海啸让奇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观众看完都会潸然泪下感动不已。正所谓天灾无情人有情,这一家的感人事迹能让观众相信灾难下奇迹也会发生。配音,季冠霖真是意料之中的好,总监没让我失望。总之,值得一看。
6 ) 亲情无价
亲情是什么?有人说它是血浓于水的骨肉相连,有人说她是世间至高无上的情感,也有人说是人间最无价的宝贝……说法多样,各有其理。
当我看完了《海啸奇迹》这部电影后,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亲情是瞬间的内心触动,亲情是不可估计的巨大能量,亲情更是一种永恒的责任。
WiseMedia
都说“天灾无情人有情”,确实,突如其来的海啸可以无情,但是人却不可以失去亲情,更不可能离开亲情。
影片对于亲情的细节刻画细腻而感人,给人传递了许多正能量:海啸来临时,父亲紧紧抱住两个小儿子,极力挽救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担当;汪洋之中,母亲玛瑞亚拼尽全力抱住一棵大树,可当她发现大儿子卢卡斯的踪影时,却毅然放弃救命的浮木,奋不顾身地游向儿子,这让我们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而在母子两人想爬上高树躲避海啸,母亲因腿上重伤,体力不支,无法用力时,是儿子用尽全身力气,又顶又推又拉,最终将母亲转移到相对安全的树上,这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勇敢让我很钦佩,但他对于亲人的不离不弃更让我刮目相看。如果人人都能像影片中的一家人一样时刻惦记着自己的亲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亲人间的相互救助固然令人难忘,但家人间的重逢则更让人潸然泪下。海啸过后,虽然一家人各分东西,但他们彼此的心里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他们彼此不断地寻找亲人,奔波于各个医院与避难所之间,甚至几次阴差阳错地擦肩而过,但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重逢了。当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以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我为他们的情谊所感动,我被他们的亲情所折服。亲情就是这样,不需要言语,不需要苛求,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亲情弥足珍贵!即使它没有友情的甘淡如水,也没有爱情的轰轰烈烈,但她依然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或许,生活的脚步过于匆忙,有时让我们无暇顾及亲情的存在。那么,请你停下脚步,别等亲情丢失了才后悔莫及!
7 ) 生命
1.飞机颠簸,Maria和Thomas都表现出了害怕,Lucas对弟弟的害怕不理不睬。展现这家只是众多普通人中的一员,以及孩子尚未真正成熟,拥有责任感。
2.酒店,Lucas的可乐要求被拒绝,悻悻放回,会不满但有家教。Maria更衣时迎着阳光的胸部曲线,明亮美好。
3.Henry工作有起伏,Maria无业。家庭面临生计问题,但这个问题一笔带过,而后就再未提起。面对灾难,任何事情都微不足道。
4.海啸来袭,Lucas去捡球,Maria去捡纸,一家分于三处。灾难突如其来,亲人近在眼前却触手不及。
5.洪水中Maria见到Lucas,母子俩各有一次在抓住固定物之后为了救彼此而放弃。
6.Maria腿上可怖的伤口,以及第二次露胸,和第一次的明亮美好形成对比增加冲突。而儿子看见母亲露胸自觉转身,第二次展现家教。
7.救Daniel。Lucas的Boy to Man。Maria的伤导致他只能是精神领导者,行动领导者已经变成了Lucas。在如此危急时刻不忘教育孩子乐于助人——这点扪心自问很难做到,所以如果这个细节是真实的真的肃然起敬——Lucas抱起Daniel的一刹那,完成成人礼。
8.上树。Lucas展现了绝对的男子汉的成熟,先将Daniel放上,然后下来救母亲。而如此稀有的可乐,进房间就觊觎的饮料,在危急时刻打开先给母亲。然后母亲递给Daniel,最后才是自己。
当然我对于Daniel能够平稳的拿住罐子,喝了几口,就还给Maria,也表示惊讶。我生怕他拿起来就扔出去,或者全部喝光一点不剩。因为以当时的状况Daniel的表现多少有些不太真实。
9.但电影中我最质疑的一幕是,Maria让Lucas去帮助别人。在其他家人生死未卜,整个医院混乱无序,语言不通,自己又如此重伤的情况下,让唯一的亲人还是个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是我百分之百不会相信的事情。Maria应该紧紧的抓住Lucas,是紧紧的,哪怕昏迷都不会再放手。
当然我理解Lucas的成人礼需要更多的注解,所以他帮助别人团聚,又看到Daniel找到亲人,达到仪式的完成。
10.名字。病历搞错,母子失散。护士写在Maria手臂上的名字,最后成了母子团聚的最大功臣。Lucas身上的名字标签,以及他眼中的哪些身上都有名字标签的疑似孤儿。再加上最后Henry打开的we are on the beach的纸后面的名字。原本活生生的人,现在都只是一个一个名字。
11.Henry的电话是一个大泪点,很大功劳归在Ewan的演技,两句话大泪奔。
12.Maria对Lucas,以及Henry对Thomas两次在孩子说我害怕的时候,他们回应我也害怕。教育者不把形象高大化,能让被教育者更快的成长。这让Lucas成人,让在飞机上因哥哥不理自己就害怕的跑过来的Thomas,变成了可以照顾弟弟的哥哥。
13.在几次擦肩而过后,Thomas和Simon奔向哥哥的时候让人如释重负。当一家五口登上飞机的时候任何行李都没有,但五个人来的,五个人回去。突然发现在当时实在是太奢侈了。
所有人的演技都很好,Naomi Watts、Ewan McGregor、Tom Holland,甚至两个小弟弟都很出色。全片泪点很多,是想哭的时候的最佳选择。
花絮:
1.影片的原型家庭一直跟随了整个拍摄过程,并给了很多建议,尤其是Maria Belon——Naomi Watts扮演的角色。而且他们也都出席了本片在多伦多电影节的首映。
2.度假酒店残破的画面是在当时一家人旅行的实景拍摄,那里正在进行重建工作。而海啸袭击的画面是通过模型拍摄的。
3.在拍摄水下画面的时候,Naomi Watts被绑在一个旋转椅上。发生过因为技术失误导致她无法保持呼吸的情况。提到此事她也表示相当后怕。
4.本片的原型是一家在日本工作的西班牙人。
5.Naomi Watts 和 Ewan McGregor上次合作是在2005年的《生死停留》。
8 ) 洪水无情人有情
1.记得去年给5星的正能量片有两个,一个是抗癌的我,一个是不可征服。今年寄希望的乌云端,好看是好看还是没戳中g点,还好有这部。
2.没看过唐山,无从比较。不过看到有人说看惨不如看纪录片,傻眼,这片看点难道是惨?汶川现场你能看两小时?不到两分钟估计就看到呕吐了。
3.除了内奥米腿上的伤口,几乎没有有碍视觉的画面。
4.绝境下最容易暴露出人性恶,灾难中惨死的人比幸存者多。
正能量片要做的,就是给观众看到,绝境中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发自内心的与宗教无关的善意。
人生来皆有悲悯之心。
只有一块电池自己都不够用,还是会把手机递过去,让一个哭泣的父亲打完电话,这就是善意。
自己命快保不住了还要教育儿子,别只顾自己想想呼救的万一是你弟弟怎么办?这就是悲悯之心。
不会说英文的泰国老太太们,给衣服撕烂的白种女人换上衬衫。
人的善意,和国籍,文化,教育程度无关。
5.片眼是那个叫丹尼尔的孩子,丹尼尔代表着,希望。
多少人死去啊,多少马路边的尸体,镜头一扫而过,不留恋。
丹尼尔回到父亲的怀抱时,估计电影院哭成一片了。
大概还是因为电脑面前看,几次都是差点眼泪要涌出最终没有,可惜没有好好哭个痛快。
不喜欢的会说,这是为煽情而煽情。
煽情不是为了煽观众,是为了啥呢?
因为亲情,因为希望,因为活着而流下眼泪的观众,这泪掉得不廉价。
6.拍得很传统,或者说,拍得很好莱坞,一样的意思。
小小羊儿要回家,小兔子找妈妈,为什么我们都哭了,因为无论我们看了多少电影,无论我们年龄阅历差异多大,最基本的感情是共通的。这样的电影,用不着玩花样。
7.配乐好加分。
8.一家人都演得好,工会奖那个集体奖提名,绝对比印度大饭店和悲惨世界更应该。
小英雄好棒,历来都是小姑娘提名影后怎么就没有小正太提名影帝呢?不公平。
9.杰拉尔丁卓别林老夫人惊鸿一瞥。
10.6年前意外受伤,是一群刚认识的人砍了树枝做担架,夜里趟着溪流抬了我一个多小时,第2天还是他们,前拉后推旁边扶,帮助我一条腿一步一步爬上60度的山坡爬了俩个多小时才爬到公路。
这些人,我再也没有见过第二面。
但我被他们永远改变了。
看完后跟某个头都哭痛的人说这片简直就是五集GA合到一块来虐人,前面的少量质高的灾难场景非常揪心,后面的亲情戏绵延悠长,哭点重重【打电话那段哭瞎了(┳_┳)... 】。Naomi Watts扮相这么惨还露点,颁奖季应该给个提名……
哭死我了!缺点和硬伤不少同时优点也非常抢眼。缺点在于不可避免的过于戏剧性以及稍嫌过多的煽情;优点则是剧本为故事主题找到了一个很棒的注脚,视角从一家人的分离重逢放大到整个灾难中的悲欢离合,最终成功抵达人性中最动人的角落。很喜欢最后飞机起飞前的那一段,娜奥米表演出色。
二半夜看这个,就差嚎啕大哭了我,泪点、萌点巨多,伊万那个电话,哭的我心都碎成片儿了,小不点三兄弟的重聚,也是大泪奔点。这电影让我记住了“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和塞吉奥·G·桑切兹”这个西班牙导演、编剧组合,他们之前的作品,是恐怖片《孤堡惊情》。什么都能来,霸气。
海啸只有10分钟,剩下都是奇迹。导演很用心,特效很真实。
小蜘蛛就感觉应该是这种很好的人家养出来的!
太痛了,惨不忍睹。旁边那个十分钟就扛不住了,我被Naomi虐惨了,有些镜头惨绝人寰,导演太无良了什么血肉模糊的镜头都给。故事线太薄,表演却是非常感人,Naomi那个惨烈Ewan那个哭啊,小男主会红,但不打算推荐,因为太痛苦了。
有几处很感动人的催泪情节,始终敌不过这种亲情相关的催泪弹。导演果然拍惊悚片有一手,几处遇难场面在视觉上很揪心,也明确了人在身体上真是脆弱的一塌糊涂。同时对应精神的强大。守望相助,人终究是要向善的。情节多少有点设计感,真是幸运的一家人。
灾难,两个字,一横一竖。糯米是横着演的,伊万是竖着演的。片子整体很有冯小刚的范儿!
如果汶川地震题材能拍一部类似水准的国产电影,中国电影才真正有了希望。
虽然煽情且主旋律电影,但看完真的感动,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希望天灾中真的能有奇迹降临!影片中细节也很打动人心,演员表演自然有度,小演员也表现很好,而且长得都好萌!
果然年度催泪片,姐从daniel摸maria头那一段开始一路哭到底我也不容易啊!Ewan抱着电话哭那段我都几乎要跟着一起嚎了。两位主角和Tom功不可没,那种解手可及的居家感,普通人面对灾难厄运的态度表情。只要略略夸张那么一咪咪就从催泪变煽情了。PS:Tom Holland我看好你哟。千万别长歪!
片中的海啸灾难特效远比预期要精彩的多,灾难的震撼效果也让这家人相互慰藉求生的精神力量更加感染人心,一切都在为剧情服务,这是今年最强悍的一枚催泪弹。娜奥米·沃茨和小演员汤姆·霍兰德的表演时刻都在折磨着观众的泪腺,让人再次见识到灾难面前人类的脆弱,人性的善良和亲情的伟大。★★★★
平淡
海外版《我的兄弟姐妹》+《唐山大地震》,年度催泪大作啊。沃茨的水下戏拍的太过逼真,水漫过程看的我全身绷紧。伊万那场电话哭戏绝赞!
最深切的痛其实是无声的,可是我多么羡慕他们能拥抱着大哭。
以为是后天型的灾难片,其实海啸镜头一笔带过,主打灾后成长互助血泪亲情,整部片看得十分揪心,那种绝望坚强与内心本善,几乎能感同身受,大儿子演技太好,三兄弟团聚一刻胖鸡嚎啕大哭,女性在逆境中往往意志坚强,而长兄如父,再小的男人也是男人。沃茨水下的镜头真实骇人,生还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哭了,但绝不仅仅是因为煽情,而是感动。成人彼此间的相信、互助、关爱,母亲对儿子无时无刻的人性化教育与引导,父子间、兄弟间的亲密维系,这些恰恰都是我们从小家庭和教育的缺失,关于爱的教育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观后三个感悟:去学游泳,这是生存技能,学习意外保险知识和急救护理常识。以备后患
灾难来临时的场景&气氛处理堪比恐怖片,娜奥米和那个小正太霍兰德的表演很棒,结尾处的重逢拍得俗套了,伊万除了那场哭戏之外都在打酱油。
善
三戳泪点,伊万打给家人的电话(神哭戏好吗 ;三兄弟重逢(跑的太撕心裂肺了;we are on the beach(导演很细心! 并且恭喜Naomi提名奥斯卡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