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了虹影老师的这个电影,被其中的人物情感触动到。 我最喜欢的还是苏滟,个性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为爱追求,敢于承担责任,知恩图报,还很有上进心,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立女性。 少年时期的窦小明个性鲜明,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秦佳惠感情的专一和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小小的少年身上却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力量。 不过看到后半段成年的窦小明后还是不免失望,倒也不是成年窦小明有何不好,只是少了少年人那股劲,褪去青涩懵懂,唯一不变的还是对于秦佳惠感情的执着,前期小明纯良,勇敢的特质在历经岁月后逐渐磨平,越发成熟自信,可惜啊是个不负责的主(不透露了,气死了),不过也可以保护自己保护佳惠姐姐了。最后也很开心小明能够看清自己好好生活。 说说秦佳惠这个角色,讲真我一开始不怎么喜欢她,以现在的人的说法叫“恋爱脑”,钢哥是她的月光武士,爱上一个救赎自己的人秦佳惠乐得,可是面对婚后的家暴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他,甚至多次有了结束婚姻的机会还是选择原谅甚至讨好挽留耽误自己人生的男人,我无语不过在后期面对与丈夫关系破裂,窦小明示好的情况下,她的做法我想值得每一个人借鉴:顾及窦小明的家室,尊重他人的幸福,敢于放下过去,反抗欺负自己的人,好好的为自己而活。 她说:“首先我就得成为自己的月光武士,这一生才没有白活。” 还有就是钢哥,一个暴力,自以为是的男人,不过却是讲义气,会感恩的人,阅读的时候时常会想他是否真的爱秦佳惠,疑惑了许久想了个七七八八,或许是他不懂爱吧,不然也不会给她打热水洗脚,不然她干活,即使是吵架离婚也会想办法哄好妻子。人人都说他好面子,活了快大半辈子了才活个明白,我想他就是千千万万个我们,不懂错,不知错,嗑得头破血流了重来,发现有的东西再也回不来了。 好了就不多说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自己的月光武士,我们为自己而活,不依附任何人,活这一生要精彩。相信在之后的成长中也会对窦小明的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
《月光武士》这部影片讲述了14岁的青葱少年窦小明一心一意想要拯救饱受家庭暴力和丈夫出轨困扰的秦佳慧,做她的“月光武士”。然而,时过境迁,20年过去,青葱少年已成稳重青年,佳慧却仍然没有走出阴霾。再次重逢,秦佳慧感激窦小明的守护,却更加领悟到女性应该成为能够保护自己的“月光武士”。少年窦小明的扮演者左航是第一次“触电”,对于他的表演,导演虹影与众位主演都给予了肯定。15岁的左航参演了这部电影,到了如今的17岁播出了这部电影。虹影表示“无论是‘白月光’还是‘月光武士’,都是独属于自己的、曾经耀眼绽放过的证明。”
影片前一个小时我会觉得都是好看的,还算成功的文艺片,左航演的很好,演出了少年人的稚气,倔强,保护一个人的决心,要成为月光武士的誓言听上去也让人觉得是坚实真诚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一句是“我带着我的尊严来了”,令人觉得好笑又颇生敬意,因为少年人的保护是发自内心,一腔热血的,不含任何条件的。另一句是“妈,你今天好勇敢”,真的是一个小孩说出来的很可爱的话。
剧本写到年少我觉得就差不多该结束了,看着看着有一点点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意思,都是少年默默关注美丽成年悲惨女性,我觉得我想多了,后来一看导演采访真有那意思,给我搞无语了。个人觉得这种发生在少年时期的模糊的真诚的好感和爱慕,应该像重庆江上的雾气一样,隐约存在却又无迹可查最好看,它是无关乎欲望和条件的。就像月光武士,柔和,坚定。而太阳一出现,雾气和月光都会散去,但我们知道它曾经存在就很美好。这部分我觉得左航都演出来了而且演的很好,所以电影前一个小时都算是好看的。而我觉得作为白月光的佳慧姐,在她心里,窦小明应该一直都是一个小孩,一个还需要别人保护但是扬言要保护她的可爱小孩。他俩的故事最好是都记得彼此但也都遗忘彼此,就像朦胧的雾气,再也不会遇到,日光下也不会想起,但看到月光的一霎那好像还是会失神,偶然想起自己生命中好像出现过这样一个人。如此,电影就完美了,也符合我对文艺片的想象了。
(以下全是吐槽了)
但是它就不这么拍~剧情上有些地方处理的吧……很难评……不知道乱七八糟搞什么……送佳慧姐回家以后她莫名其妙洗澡还让小孩递毛巾,编剧导演你们是在想什么???后五十分钟成年以后,电影简直就开始滑向诡异的伦理片了,这份感情留在心里就可以了,就不用时时刻刻拎出来恶心身边人了。而且他俩重逢以后又整烛光晚餐又送珍珠项链的这是搞什么???这是要让真挚纯洁的少年感情变质啊!她那个祸害遗千年的老公我也是服了,跳楼时候我心想好家伙终于要死了,没想到头着地还能只落个骨折,真是厉害了,祸害遗千年啊!这个佳慧姐也是挺旧时代的,这么个老公,都出轨到你头上了,三番五次家暴,还巴巴地带去日本,二十多年了感情才耗尽,搞不懂啊搞不懂。还有啊,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拍电影的时候考虑的受众是谁?真的不是文艺片就非得有点情……色……场面和露骨台词的,你知不知道左航的粉丝群体大多是未成年啊,我坐在一个四个人包场的电影院里,前面俩妹妹开场前还在聊数学作业,到某些场面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捂我的眼睛还是前面的两双眼睛。
还有后面这个剧情,我有两种思考,先谈第一种:长大的必然。我在看电影过程中的思考是难道人长大了就是会变得富有目的性和不真诚吗?左航做月光武士的动作就让人觉得真诚感动,成年的窦小明做这个动作就让我觉得你要干嘛?你要和佳慧姐结婚呐?男女的关系在成人世界里最终的走向都是性吗?性之后呢?好像有些东西最好随着长大死去,也只能随着长大死去。
第二个思考:剧本的问题。成年以后看重逢之后,越看越不对了,窦小明难道是要出轨吗老天啊???怪不得说亲妈往往最不懂孩子,这不你写的书吗,你构想的窦小明和秦佳慧就是这种感情吗?然后佳慧姐拒绝他,他又巴巴找老婆来了,那意思看着也不像复合,这段他老婆演技还挺好的,演的很好看,但是这男的,我都不知道他到底要什么,很像现实中那种“我都和你在一起了,但我内心最深处的地方一定要留给我的初恋你不可以干预必须尊重还必须和我一起追忆”。(怎么那么像皇上和纯元皇后)可能男的都这样吧,我也不懂了。
最后,国产文艺片我一般是不看的,因为总是觉得男女的情感我理解不了,这次也是为了左航冲冲票房。十五岁翻山越岭,终于在17岁站在我们面前,表现得很好,一点也不出戏,是我心中月光武士会有的样子。养成系总还是让人感动,以前在物料里面你说全世界70亿人少你一个一点也不重要,粉丝就举灯牌“70亿少你不行”,又看到首映路演左航回应“没有我直接回答”,让我觉得追养成系总是值得的,为了少年人的一点真心和我们之间如月光雾气般的一点感情。
«月光武士»是一部以山城为背景,独属于重庆人自己的电影,它讲述的是小男孩窦小明受伤在医院里面遇到一个对他十分关心的护士姐姐佳慧,他对这个善良的护士姐姐产生了好感,在得知佳慧经常被自己的丈夫所殴打,他十分的气愤,他要保护佳慧!影片中有一段让我记忆格外的深刻,小少年站在月光下面,皎洁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他决定成为佳慧的武士保护他的月光!人们了解的山城或许只是简简单单的片面,但是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重庆人的勇敢!就如诗中所说: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少年人就应该无惧无畏,迎难而上!“我向往大海,我也向往自由。”我很喜欢自由这个词汇,它非常美好!影片中的窦小明就十分渴望自由,从小在山城中成长的他,因为佳慧姐姐的分享,他决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也做到了,成年后的他功成名就!他也用自己的勇敢保护好佳慧姐姐!“或许我不是你的月光,但你一定是我的武士。”每一个人都会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月光武士,就像影片中善良的佳慧遇到了勇敢的窦小明。
三天前去看了《月光武士》的超前点映,看过原著能够脑补一下剧情加上有虹影导演的映后交流,观影体验实在是有很大的提升。 片中出现的意象——大白鹅,本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经过解答才知道,鹅是风水学里非常重要的动物,象征着逢凶化吉,因此算命人常常将它养在身边。鹅也是为人们预测阴晴的小帮手,才得以在饥饿年代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而不是沦为口粮。 用现代的眼光看年轻时的秦佳惠,一定会认为忍耐是懦弱的表现。但全篇看完,经过秦伯伯、钢哥和小明的守护后,她最终选择了自己。 观众们的问答也很有意思。 坐在我旁边的一对夫妻是群演小朋友的家长,愉快地分享小朋友演吃面戏直接吃到饱的乐事。从生活17年的伦敦回到重庆的女士,经过铜元局轻轨时手中的书正翻到导演的文章《铜元局》,what a coincidence !许多书迷都期待《饥饿的女儿》和《K-英国情人》能搬上大荧幕,而我默默在豆瓣为书籍点上想看。 在重庆看这部电影实在是很有地缘优势。 异乡人眼里的重庆或许和懵懂的小主人公眼里的有些类似。灰扑扑的天、泛着湿气的台阶、温暖的小面汤底与适合倾诉情绪的江河。还有简洁好玩也很凶猛的方言。虽然现在的重庆因为灯光工程已成为游客心中的赛博朋克立体城市,但片中的风景是永不消失的底色。 所以,谢谢15岁的左航留下与城市共鸣的影像,笨拙的热血的莽撞的善良的窦小明因你而显现。明年好想亲眼看到你完成梦想的时刻,就像片尾走出浓雾的瞬间,那之后是更远更好的未来。
冲着重庆风土人情去的。沙坪坝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重庆人天天爬山,脾气暴躁,然而别有一番风骚,嘉陵江划船不用桨,全靠浪。
老母亲默默撩了老知识分子半辈子,老头不是呆子,最后给她做了一双洋气的鞋,俯身给她换上,也算没有错付。然后就挂了。
市区的看不上九龙坡的,好笑,重庆也有这种鄙视链。
十几年后的戏份画蛇添足。前提是小姐姐归来还是辣么美。颜值稍微降点,你个瓜娃子肯定没有这么大劲头。
我感觉这个电影前面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间有点《夏洛特烦恼》后面是《花样年华》。想要的太多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想像这个像那个最后落一个三不沾。而且很大的一个问题是选角,左航饰演的窦小明往那里一站比女主都高,做的题竟然还是几乘几的数学题。(当然不是说左航演的不好,我本身就是冲着左航看的)视觉效果上我不知道窦小明到底是个多大年纪的孩子,我觉得年龄问题在这种剧情上是个挺重要的事情的。而且秦佳慧的行为就很迷,谁家邻居的姐姐会给你剪手指甲擦手洗澡时让递毛巾啊。还有秦佳慧真的不知道窦小明喜欢她吗?我觉得她不可能不知道,不然她为什么在江边跟他讲月光武士约他在江边见面十年后还约他吃饭?也就是说一个已经结了婚的女人(还是个恋爱脑,不然为什么被家暴还不离婚)在明知道邻家弟弟喜欢她的情况下还一直和他见面。
十年后,窦小明相亲见到苏滟的时候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我理解的就是窦小明一见钟情了,而且他们也已经结婚了还有孩子。窦小明在秦佳慧之后既然能接受别的女人了真的对秦佳慧还那么执着吗,甚至到了她一回来两人差点上床的程度。最后秦佳慧再次离开后窦小明又和妻子和好了是为什么?是和好了吧反正我是这样理解的。结尾有种强行升华的感觉,从恋爱脑到独立女性的蜕变????我不太理解
还有这个服化道我觉得很搞笑,就是十年前是五六十年代的衣服,十年后就全员西装了?窦小明从西装里掏出大哥大的时候我真的没忍住。还有我不知道黑姑这个人设是想表达什么,以及那只鹅和刚哥跳楼的时候死的那种鸟。我感觉应该有特殊含义的,但是不知道有什么特殊含义。夸一句重庆景真的不错
怎么说呢?这个电影给我的打击感很大。
喜欢冯家妹
景两分,人两分,重庆氤氲幽绿真是太好看了,小小明很灵(感情分还是太多了…故事很老套)(片子里的演员都蛮好看的)12.15 PM11—12.16AM1
演话剧≠演电影写小说≠当导演请大家好好待在各自的领域(五星是为爱行,我爱小小明,见到本人我好快乐)
这就是典型的龙哥说的格式工厂型导演,txt转mov,差出了新高度,每一个镜头你都可以想到在对应书中那一页她到底描写了些什么。作者本人千万别自我感动的去导自己的片子,会让观众很受伤。
于明斯克电影节观看,结束之后最想干的事就是立即搞碗重庆小面。原以为是个悬疑片,看了片头抱有很大的期待,结果…又是感情拉扯、丈夫家暴、忘不了她那一套,情节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落入俗套。整部电影都透露着导演的自我陶醉,影片叙事节奏和故事的关键性都不行,看完全片感觉说了什么但又完全不记得说了什么,故事的推进和转折都不顺滑,还有多次出现的可能又隐喻含义的东西,如:鹅、黑姑,均没有线索与指涉让人思考与玩味…还有片尾秦小姐突兀的认为自己是自己的守护神以及尴尴尬尬的现代诗,都让我问号连连…制作上个人认为属于一部院线电影所需的基本水准,没什么好夸的,如果这水平都达不到还上院线那真是漂洋过海来丢人。另外,轻飘飘的一句“我要做自己的月光武士”并不能证明这个女性的独立意识觉醒,没有行动与实践的话语只是空洞的口号。
左航好有灵气的一张脸,适合拍电影,但演技还有些稚嫩。
重庆在虹影的镜头下独具魅力
江雾、姐姐、少年、家暴、混混、小巷、鞋匠、平反、疯女人、白鹅、气球这些人物、事件或意向组合,呈现怪诞又诗意的老重庆百相。鄙陋的乡俗里,又有一些顺理成章的悠远情感。老鞋匠最后跟小明妈妈的体面告别和唯一“亲密”肢体接触很感人。后半段转到成年期,人物和叙事都浊了起来,节奏感没之前舒服了。闭塞和狭隘的人生可能性里尚显得合理的一些情感,比如护士姐姐因感恩对混混的不离弃,放在之后的时代和两者强弱对调的关系中,还蛮令人不解且膈应的。后来的镜头里,似乎隐隐用了一种关爱和悲悯在记录和抚摸流逝,比如记录最后落魄的钢哥满身灰尘、手打石膏垂背丧气走远的背影,但因为他是个家暴男,所以对这种悲悯不是很能共情。主角的久别重逢,混杂家暴男,强冲突裹在一起,有点狗血化了。
事实证明,跨界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看看这些年演员/歌手/作家等等跨界做导演的,有几个不翻车?虹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电影语言和文字语言确实有道鸿沟,生搬硬套只会让人两小时坐立难安。唯一亮点是全片的重庆话都还蛮标准,左航这个小伙子不错,演戏灵动,期待他未来的发展。
摄影背大锅,机器没调好,分镜不行,人物情绪接不上,没有任何延宕,编剧和导演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非常junior的导演功力,虹影还是安心写书吧。没有任何情绪留白,也没有任何演员的内心戏,好像多留一帧都要露出很穷的马脚。音效上也很像大学生毕业作品,毫无层次感,全片最值得表扬的竟然是左航,展现了应有的少年气。
男人,如果实在是爱一个已经结婚的女人,应该洁身自好,为心中的女神保留一份纯贞,而不是随便找一个女的就嫁了,这不叫这个时代稀缺的爱情🙏
看完只想吃一碗重庆小面
好一个离奇的故事,这种少年视角的东西存在在文字阶段的时候,还能从作家的能力保有一丝余味。当文字具象到大银幕之时,所有的矫情做作和瑕疵立刻浮现。前面的少年视角还勉强能看,后面的成人视角尬到脚趾抠地。归根结底就是这寻死觅活的感情纠葛令人无法相信,一方面来自导演的薄弱,更重要的是演员选择的问题,谁和谁都不来电啊。尤其是女主一张扑克脸走天下。唯一能和角色贴合的就是钢哥,但也发挥有限。
【134】未得之人心心念念,所得之人焚琴煮鹤,风暴中心的女子后知后觉一个悲剧。其实挺俗套一故事,但我还挺喜欢里面伴随着的时代变迁,少年在追随中成长,老城区人走茶凉,混混权势落败,不说话的人在死后被平反。惊叹大小男主长得如此相像,就是成年后的故事略显小家子气。@月光武士
摄影和美术很每好,可惜剧本太拉垮了,工具人设,看着想吃小面了。好反感来追星疯狂摄屏的人,还有来电影院开灯看书的人。
在金鸡影展厅里如坐针毡,开始思考这免费的牢我是非坐不可吗
#金鸡影展04#世界首映。为什么这片去不了北京注目未来、上海亚洲新人和海南岛主竞赛,看完我可算明白了,这片能在这里放已经算高看它了!从头到尾就是一出无聊到极致的家庭伦理大戏,连现在的电视剧都不会拍的玩意硬在这里给我整了快两个小时,我到底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我此刻乱七八糟的心情!PS这个剧组真是小牌大耍,进了厕所然后工作人员站在门口说请去楼下方便,你是谁啊你?
书原著的评分就不高所以没抱太大期待来看的,很能理解导演一个重庆人想自己拍一部重庆故事,但是关于时代背景,那个时代特定的职业,特定的社会现象,都没有讲述清楚。因为看过原著所以比较熟悉里面的人物关系和前因后果,只看电影的观众可能缺失这样的信息会云里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