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长达2小时多的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最终季大结局(Battlestar Galactica)。导演相当的残忍,没有安排那种人类和赛昂人的大和解,反而让死的死,走得走,最后弄出个“历史再一次重复自己”的老套结局。老实说,第四季以来对于结局的期待越高,反而就越是有心里准备这个剧没法自圆其说。看完上星期大结局的第一部时,就料想到了哪怕给导演4个小时,也没法把这个故事讲明白。于是对于今天的剧情,反而比较释然。
尽管结局让我略微失望,但却瑕不掩瑜,无损BSG(BattleStar Galactica的简称)“新世纪以来最好的科幻剧集”的称号。可以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这是我看过最棒的科幻电视剧了。
单单从最终季来看,这不过又是一个“人类VS机器人”的老套故事:什么是“人”;人类和人造人能共处吗;人类伦理如何定义自己创造出的生命,等等的传统议题。但是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的精华,反而是在前3季,即卡拉狄加和人类剩余的舰队不断流亡的日子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这个片子整体的基调是压抑和沉重的——这也难怪,整个人类文明在赛昂人的攻击之下只剩下6万不到乘坐唯一一艘服役超过50年的太空堡垒去寻找新的落脚地,并且在途中不断寻找这场战争的起因和解决之道。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不但要面对外敌,同时人类内部还不断发生冲突——就像所有其它的政治剧集一样——人们互相怀疑、野心家争权夺利、对于自由和民主等核心价值的信仰现在变成考验人类文明的试炼:面对敌人,我们要仁慈吗?赛昂人,不但是屠杀我们同胞的凶手,也是人造之物,享有人权吗?当民选总统和军人发生冲突的时候,究竟是形式民主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呢?这一系列的话题,聪明的观众一定会浮想连篇,难道不正折射出911之后美国社会的大众心态吗?
新闻周刊在一篇名为“布什时代的艺术与文化”的文章中讲到:
“Battlestar” has been more honest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toll of the war on terror. It confronts the thorny issues that crop up in a society’s battle to preserve its way of life: the efficacy of torture, the curtailing of personal rights, the meaning of patriotism in a nation under siege. It also doesn’t flinch from one question that “24″ wouldn’t dare raise: is our way of life even worth saving?
不管这种反应是故意为之还是潜意识。观众所能够感受到的是虚拟的太空追击之下和现实密切联系的议题。正是因为这一点对于人性的拷问和不断出现的冲突,让这部特效一般,场景单一的科幻剧集吸引了一大批死忠。
然而对我而言,除此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它唤醒了儿时的梦想。我这代人应该没有谁没看过动画《太空堡垒》了。这部1984年“拼凑”而成的动画,是我心中太空冒险动漫的最高杰作之一。很有意思的是BSG在很多程度上都与动画太空堡垒遥相呼应。天顶星人身为“外星人”但是后来揭示出的和人类同源的事实与赛昂人的设定几乎毫无二致。第二部中戴纳·斯特林和BSG中人类,赛昂的混血儿赫拉的身份也时时重叠。而两剧的主轴:人类和外星生命的共存和冲突更是遥相呼应。让人怎么不心动呢?
原文:
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9/03/21/1835/一开始,屏幕上打出那句'The Cylons were created by men'的时候,我以为我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人类创造了机器人,机器人反叛了——这样的设定真没新意啊,虽然这里面的机器人特别了一点,但说到底,也不就是打来打去而已嘛。
然而,迷你剧结束后,我开始对它刮目相看。剧情很紧凑,人物的塑造也干净利落、个性鲜明,最关键的是,它居然一点都没有满足我之前热血的预期。没有太空对战,没有打打杀杀,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流落太空、无家可归的文明,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绝望,以及如何在由这绝望导致的混乱、暴力和邪念中,挣扎着维持尊严。
记得《三体》里那句话吗,“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第二季的10-12集,不论从手法还是内容上来看,应该都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巅峰。我承认第一遍看时很不喜欢Adm. Cain,不仅因为她老是和主角对着干,还因为,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残酷和不择手段,令人恐惧。但是后来看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很赞同:Pegasus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其实是Galactica没有走上,但曾经非常有可能走上的另一条路。面对过那个抉择的人都不会去用所谓的道德标准苛责Adm. Cain,毕竟,对于Pegasus来说,高度集权的军事化管理,也许是生存下来的唯一办法。身为最高指挥官,她一个人面对着这场浩劫,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没有犹豫,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同样的情况,换了Galactica上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所以她很勇敢,所以她值得尊敬。
不过,在我又一次快要以为自己知道这部剧在讲什么的时候,他们找到了地球。找到,登陆,然后发现留给他们的不过是一片废墟。于是他们说,frak earth,原来挣扎了这么久,寻找了这么久,都是在追逐一个谎言而已。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故事真是伤心。
和我一样伤心的人有很多的,比如D,她大概很久之前就对这个世界没了信心,命运辜负了她,爱情辜负了她,而这一次,是真的彻底失去了希望。她死的时候我忽然想起迷你剧里的CIC,那时候Gaeta,D,他们都在的,那时候世界还没变得这么复杂。真是段好时光啊。
为什么忽然开始怀念呢?我也说不上来,只不过,在这之后我就不怎么关心细节了,不再像之前看时那样想要把每个人物的每句话都记住。接下来的剧情无非就是——他们发现了人类和Cylon其实同宗同源,发现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深信不疑的善恶标准也许不是那么不可动摇,发现和自己纠缠了这么久的敌人也许并不该被称作敌人,因为两个种族之间的联系竟然是如此的密不可分……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个故事满怀信心,并且充满期待。但是看到这里,我真的想象不出它怎样才可以收场。如果连“敌人是谁”这点都可以颠覆,那么对于这个文明来说,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他们怎么知道,整个世界是不是一个巨大的谎言?Lee脱下军服当了总统,Old man的坚定看上去不再那么不可动摇,Tigh依旧搞不清自己究竟应该做一个人类还是Cylon,Roslin脑子里只有她的病和她的男人,Helo和Athena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彻底沦为了酱油,Baltar整天什么也不做只管神神叨叨地向整个舰队灌输迷信思想,而Starbuck连她自己是人是鬼都搞不清。我可以继续随波逐流地当一个观众,任由剧情带着我走,但是,拜托,还给这个世界一点理智吧。
然而,不管怎样,我把它看完了。四季电视剧,三部网络剧,两部电影,加上各种访谈节目。对那些看了上面一段而可能有些担忧的人说一句:最后的结局,还不错。
现在我站在这个故事的终点,暂时还无法相信一切都已结束。至少,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听上去挺好的。对我来说,只要知道Lee还爱着Kara,就足够了。我也一样爱着第三季第九集,永远爱。
英文Battleship 就是简体中文的“战列舰”——相信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也是香港人、日本人口中的“战舰”(和战列舰一个意思,不是大陆语境下“军舰”的同义语的“战舰”),我不知道民国和台湾管这个叫什么
英文Battlecruiser 就是简体中文的“战列巡洋舰”——相信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也是香港人、日本人口中的“巡洋战舰”
在炮舰退出历史舞台之前,BattleXX都是主力舰
所以我觉得,BattleStar,其实相当于BattleStarShip。而且,毫无疑问,BattleStar就是人类太空武力中的“主力舰”。
“战星”这名字信而不达,雅不雅则见仁见智
“太空堡垒”这名字,既不信也不达,因为它分明不是堡垒而是军舰嘛... ... 更重要的是动画片《太空堡垒》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了,这样有意无意地混淆,对这两部作品都称不上尊重吧?
有没有更好的译名?
就我个人来说,“太空战舰”也比前两个好
《Battlestar Galactica》的故事是由一群逃亡之中的人类所书写的,带着神喻与宿命的色彩,令人不禁联想到《圣经》中的《出埃及记》一篇,所不同的是……
他们经历了人类最辉煌的时期,也经历了人类最惨痛的失败。从在十二个星球上建立殖民政府,到被自己所创造的机器人奴隶所打败。前一刻仍在享受“会当凌绝顶”“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此一时已经在Cylons的炮火中仓惶遁逃,战战兢兢的窥测敌人的踪迹,唯恐避之而不及。
Cylons的智慧和技术已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现在的他们已不仅是铁皮机器人,更有着与人类同样模样,甚至是有思想和有情感的个体。他们可以在“死”后通过上传和下载将记忆转移,令其生命在不同的拷贝上得以无限延续。他们融入到人类的世界中,与人类相识相爱、并肩作战,在赢得了人类的信赖以后,实行对人类毁灭性的打击。
无论是“背叛”或是“革命”,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这场战争的表述。而长久以来一直陶醉在自己所创造的虚妄中的人类早已注定了将在不知不觉中沦入毁灭的谷底。
失败者的求生本能,战胜了他们复仇的欲望,于是幸免的5万人最终选择踏上这条逃亡之路。他们的目标——地球——是个只存在于古籍与神话中的神秘之地。在那里重建新的家园,成为这些逃亡中的人类最终的希望。
但即便如此,在这条渺茫漫长,毫无灯塔的道路上,他们也还是无法抛开人类自私、懦弱的本性,个人、小团体的利益和欲望永远凌驾于这仅余的区区5万人的共同利益之上。而所有在表面上裱装了“美好”的人类品性,却更像是描绘在“猥琐”面孔上的脸谱伪装。他们怀着不情愿,不肯定的态度,在高度的外部压力下如散沙般揉到一起,而只要有些许机会,那些人类恶习就又会正大光明的繁衍生息。
人,总是这样,一部分会自以为是的发表非此即彼的观点,对所他们有并不了解的事情指手画脚,而大多数又由于盲从与固执,被划分成了不同,甚至是敌对的部众。他们拥戴着愚蠢无知的领袖,为“无所为”的事业不断的进行着较力和斗争,却不愿去看到全局与共同的远景,在不断的追求各种形式的自我满足的同时不断自我消耗。坚持、坚强、坚定——发噱——更像是独夫的武断与肆意妄为。
试想,如果没有Cylons尾随其后,不时发动袭击,逼迫他们合力而为,这群人类的遗孤们又将会在怎样的境地里,因为内部的纷争与扰乱,而在血红与苍白的色彩中被不断削弱,直至消亡。
然而,就在我将自己对于这部美剧中所有人物和故事的负面情绪不断集聚,并最终表述出来的过程中,却也越来越感到惊惧。
我,此时此刻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类个体呢?我又何尝不是在“自以为是的发表非此即彼的观点,对并不了解的事情指手画脚”?
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每个个体,每个集团也都是一样,而由此导致的,这一切的结局有将是会怎样呢?还会有另一个地球吗?
17.2.17知道结局后重新看一遍 之前不懂的台词全都有意义了
第一季确实不错
迷你剧完善的闭塞小团体模型在这一整季中继续得到完善,从不眠逃亡到内斗互耗,从民主质疑到和平演变,从既视幻觉到宗教神棍,从“人”工智能到“这太他妈多感情戏了……”两方,三地,四万人的架构在分出数方(细分到人)的前提下搭载了封闭模型所能试验的相当多玩法。
an overwhelming, spiritual, complicated, dark, twisted, sexy, bizzare epic
第一季看下来,其实这剧在很多科幻细节上不是很严谨,而且有些关于赛昂人的剧情不知是否有意还是无意安排得如此不确定感和不真实感,不过此剧精彩之处就是在封闭空间里存亡之秋下的人类以及类人化的赛昂人对于信仰对于社会性方方面面的考虑和争端,不得不说这剧肯定对质量效应编剧有着巨大影响
面对屠杀以屠杀的方式回击,就已经失掉了战争
如果一個世界剩下4萬多的人,還要搞小圈子選舉,還要為了愛恨情仇困擾,最重要的是還要面對無盡的賽昂人...那麼這個世界就實在是太完美了
的确名不虚传
即使要灭绝了,也不忘了政治,权利,真的是没前途的种族。最后总是古老的神话寓言人类的未来,宗教是救命稻草。总统让人抓狂。
但愿不要重复美剧不过一的传统,剪辑的功力还得加强。
重看之後仍驚為天作
真的是神作!!!
能如此协调地把西方政治、宗教、伦理的重大命题融入剧情当中,本片远不是一部科幻剧集那么简单。
这一季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美剧,没有之一
最后的表白最为动人
神作!虽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神作!
真好看
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看过BSG的,另一种是没看过BSG的。神作,不管是字面还是剧情上来说,因为所有人都被神耍了。最后BSG当然如它的凤凰徽志一样地冲向太阳,凤凰涅磐了。
情节不如迷你剧紧凑, 推进得太慢了
简直就是民主颂歌,虽然我并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