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更新: DVD
导演: P·J·霍根
主演: 艾拉·菲舍尔,休·丹西,克里斯滕·里特,琼·库萨克,约翰·古德曼,约翰·利思戈,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类型: 电影 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芬兰语年份: 2009
简介: 居住在美国纽约丽贝卡·布鲁姆伍德(艾拉·菲舍尔 Isla Fisher 饰)是一家庭园杂志的记者,在这个繁花渐欲迷人眼的国际大都市,这个美丽女孩漫无边际的购物欲望得到极大宣泄,不实用的服饰源源不断运回家。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由此导致的债台高筑。糟糕的财务状况让她的生活一团糟,虽然试图戒掉购物瘾,不过最终都在..详细 >
长篇影评 1 ) 看完以后,胡言乱语首先,我必须说,我也很向往成为那种很高层次或者说是格调的人,或者说在文艺这个词还没有吸足贬义的墨水前的文艺青年。其实我也说不清该怎样定义,反正是从外观上看,就是读深奥的书、对事物有自己犀利准确的判断和看法,不屑于任何肥皂剧偶像剧,看文艺片能够如痴如醉很快入戏...... 这依然是我所向往的。就像才上高中的时候那样,那时候好喜欢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可是就是看不懂,还在周记里去问语文老师该怎么才能看懂,汗~ 反正就是觉得这样的格调啊层次啊很酷。 anyway在我修炼成功之前,我想我还是得肤浅下去,喜欢一些肤浅的东西,比如肥皂剧偶像剧之类的,这部电影在很多人眼里也包含其中。 可是我就是喜欢这部电影,没有办法。 看之前觉得,这应该是和<穿普拉达的恶魔>差不多的电影。鲜亮的时装闪闪发亮的配饰奢华的环境不拉不拉。这样的元素,没有一个女孩子不会为之吸引。幼年时候物资的贫乏造就了我们长大以后疯狂的物质,当然这是题外话。显然这些元素没能成为这部电影的卖点。反正我不认为瑞贝卡和人搏斗抢来的鞋子有多好看,她夸张的项链有多合适。购物狂会买很多买回来根本不会用的东西或者奇怪的东西,一些非购物狂无法理解的东西。也许正是基于此,里面会出现让人看上去不那么时尚的东西和搭配。毕竟,她只是购物狂,不是那些时尚人士(当然她最终也没有成为时尚人士)。我想这应该是这部电影区别<穿普拉达的恶魔>之处,购物狂和懂时尚,毕竟不同。 幼年时候物资的贫乏造就了我们长大以后疯狂的物质,仔细想想也不是题外话。电影的开头,不正是这样么?小时候的愿望没有满足,会耿耿于怀到长大。就像有的人因为小时候小朋友不肯借机器猫的漫画给他看,长大了就发誓要集齐所有机器猫漫画书。瑞贝卡小时候愿望没有具体到一本漫画书或者一双小皮鞋,我想应该是一种感觉,那种“我喜欢,就能属于我”的感觉,她就是在用信用卡账单满足自己,不想再体会小时候的那种“我好喜欢,但是我只能隔着橱窗看”的感觉。不得不再次说我的肤浅,我就没办法用高深的心理学术语来解释这种情况== 不过想想这种幼年遭遇与成年后表现的些许联系,还是觉得有趣^^ 瑞贝卡属于长辈会指责的那类年轻人。物质、浪费、撒谎、心思不用在正道上,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但真的是一无是处么?至少她有“误打误撞”写出吸引人的好文章的才华,至少她在矛盾的面对诱人的工作时选择不背叛自己的心,至少她在债台高筑的时候没有去啃老(这点很重要!).....不然,一个男人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什么都不行的女人。就连呕像剧里女猪脚再傻再呆也有免死金牌——善良——成为吸引多金帅气好脾气男猪脚不离不弃的特大号磁铁。不然说不通啊~ 当然,这也不是电影宣传的重点==! 购物狂是一种瘾,一种购物瘾。瑞贝卡克服了,最终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再次拥有了最棒的友谊(最爱的完美大结局=V=) 克服了,就能美好~ 这种购物瘾就像我的网瘾,自己无法抑制,常常失控。也不知道上网在做些什么,时间很快过去了。像以前海内玩停车,每天非要去守着挪车位,开罚单,也许上网很不方便,还是想方设法要去做,到后来有一种上了上了贼船不下来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开心农场之类的敬而远之)。 “你为什么不关掉电脑去做爱做的事呢”这句话听到很久了,明知有理可就是做不到><。多少次爸爸怒吼着要把网线剪断把电脑砸了,我无动于衷,瘾大了,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多少次爸爸说这个E-海洛因(他自称是自己发明的词,估计又是骗我><)会毁了我一生,我还是无动于衷,好了的伤疤很快就忘记了痛,也许是跌的不够痛。像瑞贝卡这样事业爱情友情同时被购物几近毁灭的状况,逼得她忍痛割爱。 进入瘾的状态,就不觉得瘾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是身体里的一条阑尾,留着吧,又不碍事。其实它是癌,任其发展,必将毙命。如果是所谓的幸运癌,像淋巴癌,据说治愈率50%(王楠就幸运在其中,罗京就不幸的凑进另外50%),发现的早,能够开掉,放疗化疗,然后该吃吃该喝喝乐呵呵的活下去。 忍痛割爱,其实是忍痛割癌。 我倒是想,如果我这种瘾是在读书上,可能就被光面堂皇的成为执着了吧~这样也不错,就像长了个肿瘤,一切片,良性的,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网络嘛,都说是双刃剑,在我身上,好像弊比利更加锋利点>< 克服瘾,我是想慢慢来,人家戒烟也不是一天的事啊~只希望不要成为拒绝瘾的借口,反复可不好。 原著,我没有看过。看完电影后更加想看原著。这样的顺序,失望的概率应该小很多吧^^ 片尾曲开头好像是唱那个i wanna be go right na na na 的哥们唱的也~ 还有就是,这部电影主人公的星座我还真是一点也猜不出来>3<叹气,功力不够啊!
2 ) ...唯一的新意广告号称此片集SATC和devil wears prada大成; 女主长的象是freinds里的rachel和will and grace里的grace结婚之后生的; 时装杂志女老总当然要是法国人; 白马王子一定得带英国口音(且有家族背景); 女主性格,命运的套路和穿衣品位完全就是legally blond; 除了欠债这个成分比较original,别的。。。恩,其实所有这些都是电影情节,唯有欠债才是最现实的部分哪,哈哈哈。 (其实我没看过多少电影,也不会四处援引比较,这些,都实在太~~~~~~~~`明显了。。。)
3 ) 这是最好的广告,这是最烂的电影 要不是在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上老师放了这部《一个购物狂的自白》,我恐怕终身不会有欲望去看这么一部从片名到内容都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新意和诚意的电影。以至于播放过程虽然短暂却让我感到如坐针毡心烦意乱,听到麦克风里传来的噪音和看到投影仪上群魔乱舞的镜头画面,我不得不三次愤然离席出去透气。 从广告人或者广告策划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片中前后出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中端不一的大牌植入式广告,还有不断从演员嘴巴里面吐出的一连串的品牌名称,无疑已经达到了这些赞助商和影片制作双赢的目的(或者说狼狈为奸欺骗侮辱观众的智商?)只是千万不要期待你可以像看《穿Prada的恶魔》和《购物狂》那样——这两者好歹还能让人欣赏一下上乘的演技或者多线条发展的剧情结构,因为你顶多看到一部长篇幅的电影式广告。 题材用的是不再新鲜的话题,本来已经很冒险,从头到尾只有像走马灯一样的大牌展示加之影片剧情薄弱到不是经不起推敲,是根本不能推敲,说真的这不是找骂吗。要看大牌走马灯不会去看《Sex and City》或者《Gossip Girl》啊。明明是什么金融理念和道理都不懂、数字也听不清楚的时尚杂志记者,在路边的热狗摊邂逅以金融杂志编辑身份亮相、其实是时尚界名媛的富二代公子的俗套故事。该女莫名其妙因为一句话就成为金融杂志界新宠并更加莫名其妙就虏获男主角的心——不要问为什么,因为是定律,男主角一定要爱上女主角,不管双方从身份到内涵,从思想到言语习惯差距有多大。然后还得听着男主角讲出那句重复率史上第一高的台词——“她是我见过的最……的女孩”就像一个固定句式,只要把“最”字后面的省略号填入适当的词,即构成一个完美的单向独白式“表白”。 是的,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可以快要晕倒或者吐了。至于角色设定上,已经不需要另一个长的不怎么样的、跟《Friends》里的Rachel形象设置一样的纽约妞和一个长的很文艺却偏偏要来演金融家的上班族来告诉我们另外一个关于New York的狂想梦。既然角色都已经模式化了,所谓特别的演技两点也就不出可寻,真是白白浪费了男主角的文青脸和Kristin Scott Thomas这个实力派戏骨。 影片结束后广告学的老师果然没有谈到与这部电影丝毫相关的内容,而是问我们里面一共出现了多少品牌,分别是什么……我的心情已经down到极点,看了最好的广告策划方式却浪费了我这看电影的时间。
4 ) 让人忘掉一切的物欲 虽然最初最初要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因为想要饱览所有名牌以及夸张艳丽的衣服,但是总的来说我真的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很美好.无论是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子,抑或是一部温暖的小爱情片,还带有一点轻喜的感觉. 首先我要承认自己是一个很低级的购物狂.每次在淘宝或者是什么站西路之类的地方看到又便宜又喜欢的东西都总想要把它们全部带回家里,即使在网站上看到不合身的衣服,只因为它们很美,就都想要全数扫荡.当然我真的没有办法跟Rebecca Bloomingwood(?是这样拼么?)相比喇,我做不到即使没有钱也肯花钱去把所有令自己喜悦的衣物买回家里.我还是很理智的... 但是我不得不认同Rebecca的观点.每当你在商店里流连忘返时,物质的充实感总会让你觉得世界是很美好的,也是很快乐的.如果有烦恼,那些义大利皮鞋的特殊味道,那些卡什米尔围巾的柔软触感,还有琳琅满目的八寸跟鞋,裙子,首饰,那些物质所带来的冲击感,的确能让人忘掉一切. 所以她才会不断地买买买,买的时候感到很快乐,可不买的时候就会感到很空虚,于是只能又投入到买的热潮中,直到整个人的精神都被excited了,世界又才会变回美好.与此这般的循环,不断的买其实就是不断的逃避,当看到自己的房间堆满战利品时,心房才会被填满. 非常喜欢电影的开头,"Rebecca说,当一个长得很可爱的男生对你微笑时,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颤抖,视野顿时变得明亮与甜蜜吗? Well,这就是我的感觉,当我看到一间商店!" 当时只是轻轻一笑,很佩服她对于物欲的喜爱.可现在却觉得有点难过.一个shopaholic其实是很难感觉到爱情的.会为物品而心动,却不再为男人而动情;在商店里能为一对gucci boots(或者pucci...我果然是一个很低级的购物狂吖..)和别的女人大打出手,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却没有勇气把真相告知对方;明明说过要把购瘾戒掉,却一次一次地为自己找借口. 在由衣服堆积的shell里麻醉自己,幸好这个女孩还是很幸运的.遇到对她死心踏地的朋友,俊朗而且带有性感英国口音的爱她的男人,最重要的是,有那么可爱的父母亲,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支持她.在她都快要迷失自己的时候,身边的人把她从废墟中拉了出来.实在是太好太幸福了. 片子里面每个人都很出彩,无论是那个在前台的疯狂男接待,抑或是那个严肃的Derek Smeath,都真的很有味道. PS..Kristin Scott Thomas实在是我心目中的女神!!!特别是她和Rebecca一起去barneys new york买衣服的时候穿的那件外套实在是惊艳!
不是我的菜。。。。
愚蠢的女主角买了一个屋子都堆不下的名牌包包鞋子和衣服,信用卡被刷爆欠了巨额账单被逼的众叛亲离,结果,结果仅仅是欠了【九千多】刀!!!剧中一个靴子就不止九千刀好嘛!!!美帝的奢饰品什么时候这么便宜了,我给你一万刀一屋子“破烂”卖给我好嘛
我有罪。
男猪最后登场很帅啊,那风衣是哪个牌子的啊
花俏风...
男女主角都很漂亮!
灰姑娘版次贷危机
童话故事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烂阿,主要还是因为艾拉魅力四射吧,她总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刚开始还挺好笑 之后妹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有点恶心人了 时时让自己身上衣服保持4种以上的颜色还是真是辛苦了
我觉得挺好,非常非常俗套的人物设定套路+搞笑段子,但正在这个层面上,这个电影的剧本是工业流水线生产的绝佳典范,起承转合加小细节、小伏笔应有尽有,高潮起得自然,来得紧凑,去得流畅,十分工整,像一栋平庸无奇但绝对实用的教学楼。国内时尚喜剧类的编剧能做到这个份上的,我觉得没有。
這是原著小說的第一二集而已...出了很多本
当我需要清空大脑的时候,一部这样的爆米花电影就是一场及时雨
Isla Fisher太好玩了,够子怡章学一辈子了
哪有那么烂!明明就很好看吗???影片作为典型的小妞电影,起承转合都很棒。。。重要的是菲舍尔永远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过几天会去看《魔盗团》。。菲舍尔怎么还不红啊!!!
配乐跟女主配饰一样多到毫无必要,同理还有那些毫无必要的出乖露丑,女主张着张聪明脸演傻妞根本不像嘛……对了我有提过男主吗?没有?好了你们看上面,所有的星都是打给男主的,蛋西,真是永远不会辜负期待的帅啊ˊ_>ˋ
伴娘的裙子好漂亮;电影成功地抓女生的购物的天性,色彩艳丽总是吸引眼球
一无是处的女人,怎样自白都是无济于事
我跟rebecca挺象!
音乐还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