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波兰的女修院里。战乱中,侵入者士兵玷污了这个团体里一个一个的隐修女。在恶劣的环境中,她们承受着心灵的创伤和肉体的折磨,还面临生命的危险。有个见习修女偷偷跑出会院,向一名法国红十字会的女医生求助。女医生冒着风险前来,见到了这个残酷的后果。年迈的院长被传染了梅毒,还得主持大局。一个一个修女处于分娩的剧痛中,整个隐修院陷入了混乱…..
尽管修女们根本无力治疗自己的伤痛(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伤痛注定无法被抚平),但她们还是坚持一些有所不同的约定。在心灵的黑暗和现世的煎熬中,她们努力寻求属天的安慰。剧情让人想起了九世纪的本笃会隐修院院长圣女艾巴,她的修院在苏格兰东南部的考丁汉(Coldingham)。突然降临的灾难超出了她们的日常生活。维京人入侵的时候,为了避免遭受侮辱和玷污,她决然地用剃刀将自己的上唇和鼻子割掉。她的修女们纷纷效仿她的行动。一个个脸庞上淋漓的鲜血让残忍的匪徒感到恶心并转身离去。随后,匪徒又返回将会院付之一炬,熊熊烈火将一众本笃会隐修女吞噬。
灾难并不只是在发生的那一瞬间。就如殉道的行为并不是在得知结果的那一刻,而是充斥在等待屠刀落下的时间中可能的徘徊、纠结和迷茫。圣女艾巴的苦难从决心自残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停止。电影中的隐修女们在面对这一浩劫的时候就背上了自己的十字架。没有一种理论体系能抚平这样的伤口,在超出理解能力之外的伤痛中,似乎只能问天主:为什么?灾祸为何临于我身?我将何去何从?没有答案。
尘世旅途本身,大抵都如片中修女们的面容:温暖绝望
唯有基督垂视的目光看向我们,祂负起全人类的苦难。在承受苦难中,我们也效似基督,走向基督。罗马城外大道上,在夜色掩护下匆忙行走的捕鱼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垂老的乡下人难以理解:“主啊,祢往哪里?”回答他的只有无法理解的“时候到了,我必须前往。”
愿效法十字架下的玛利亚,苦刃刺心毅然坚忍。片中Salve Regina萦绕耳旁,从十一世纪传来,兴许是唯一可能的怀抱。
Salve, Regina, 申爾福,天主聖母,
mater misericordiae; 仁慈之母;
Vita, dulcedo et spes nostra, salve. 我等之生命,我等之飴,我等之望,申爾福。
Ad te clamamus, exsules filii Hevae. 旅茲下土,厄娃子孫
Ad te suspiramus, 悲懇號爾
gementes et flentes in hac lacrimarum valle. 於此涕泣之谷,哀漣嘆爾。
Eia ergo, Advocata nostra, 嗚呼!祈我等之主保
illos tuos misericordes oculos ad nos converte. 聊以迴目、憐視我眾。
Et Jesum, benedictum fructum ventris tui, nobis post hoc exsilium ostende. 及此竄流期後,與我 等見爾胎,普頌之子耶穌。
O clemens, o pia, o dulcis virgo Maria. 吁!其寬哉,仁哉,甘哉,卒世童貞瑪利亞,天主聖母,為 我等祈。
二战结束波兰境内的修道院,女性视角。谨守教规的修女们经历一次又一次战争的附带伤害,无论是作为波兰人或是作为女性。她们经历了德国军队,战后又经历了俄国军队的蹂躏。法国红十字一名女医官在对她们拯救时也面临了自己的危机。战争永远是对弱者的掠夺,伤害久远,坚强的人是吞下了血沫活下来的。
比"修女艾达"更曲折的故事。被强暴后怀孕的修女们寓言了纳粹和共产主义对波兰的双重伤害,而宗教在事后充当了可怕的帮凶。光明的结局算是一种救赎,不过法国女主真的很圣母...
战争无人幸免,孤儿集中收养。机智勇敢的女医生,多加0.5星。
历史的白雪倾覆,人性的双手已沾满鲜血,在一场历史浩劫面前无人能够幸免,在一段人性拷问之中没人可以无辜。修女坚持晨祷圣歌,靠信仰相互依偎;她却如夜晚点亮的灯火,靠信念获得依靠。历史是一个苦难的孩子,呜咽在十字架下,在冰天雪地里嚎啕无声。最信上帝的人如同魔鬼,不信上帝的人却俨然神明。
拍的很干净犹如修女的白圣袍,剖腹产婴儿很真实,女主角也很漂亮。
冷肃、阴郁。刻意避开那些强暴的场面,不去迎合一个商业片最能讨好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需求,而是把视觉聚焦在清规束缚、天赋母性以及生存权的冲突里激发同理心。
一片清冷色调,依旧是宗教探讨与人性拷问的题材,但这部拍得依旧抓人。先不说技术上的极为优雅的运镜和考究的构图,几位主人公就个个有意思。片名“无辜者”,但没有哪一个人是绝对无辜的,院长有罪,修女有罪,可能只有孩子是最无辜的。简单却不失力量和温暖。如果早几天看,就排入2016十佳了。
觉得在女主开车带着那个离开教堂的修女驶向远方的时候,电影就应该结束。人们喜欢HE, 但对于战争的残酷和对女性的伤害是现实的是不能改变的,不是让人们充满希望就能抹去过去发生的一切。个人感觉HE是对那些遭受迫害的女性的不公。
女主美啊
从无辜的修女们的遭遇来讲战争的残酷与荒谬,信仰被拷问,最终只有“人性”才是希望之光。导演没有用力过猛,慢慢展开战争的每一面。群演个个出彩,饰女医生的女主漂亮的像英格.玛鲍曼;)
初衷是为了看de Laage美穿屏幕,又发现扮演mary的真的是一位好演员。原本以为最后离开教堂的会是她,没有预料到 in the end, things will work out. It's not superiority or holiness, but the innocence, that differentiates this church from the secular world.
无辜负罪的悖谬人生
动荡的年代里,人性的卑劣总是会暴露无疑,历史的车轮下,没有谁是绝对的无辜者,也没有谁是绝对的施害者。面对苦难,有些人在彷徨,有些人选择掩饰,有些人选择自尽,有些人选择出走,也有些人选择承受并坚持信仰。在上帝眼中,我们都不是无辜者。 8.4
导演对于这一事件的描述,过于浅浮,也太多情怀,过多纠缠于受害者的心境,对于施害却一笔带过,这就减少其让人震撼的力量。相形之下,波兰人在此方面更为冷峻,也更为锋利一些。不过,好在是真实题材,这样的题材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
信仰,就像小时候拉着爸爸的手,感到很安全,那么,当我们长大以后呢……生命,信仰,甚至人性,在战争面前都是脆弱的,还好,总有人会保留良知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自己先放弃自己 有希望就有解决问题的动力
这样的结局还是很理想化,如果它是悲剧的,这会是一部更高级的电影
其实本身女主角那条线没什么好讲的,不知道穿插那么多她的细枝末节有啥意思。拍到底还是女性的自我觉醒,修女的尴尬处境,那被遗弃的婴儿就是波兰自己。最恶的还是人性,拿了宗教当遮羞布而已,最害怕的事情也不是下地狱,真正善良的人还是会顿悟。拍到最后寡柔了。
比想象的好看多了 女主角超美超酷的制服大衣
修女服脸盲啊从头到尾都没分清楚谁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