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人一定比单身人士更幸福吗?无论身处围城内外,一定有人跳起来大喊:「才不是!」从「我」变成「我们」,花销增长、思虑翻倍、自由受控,如果遇上错的人,还要花大把精力伤心纠结品尝苦果,总之,恋爱绝对不是看起来那样万无瑕疵。 然而,真正喜欢在节日里享受孤独的人,恐怕并不多见。村上春树曾在《挪威的森林》里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人类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时光再自由享受,到了节日这一天,也难免显得乏味。天降完美伴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有个积极念想总是好的——魏德圣的新片、音乐爱情电影《52Hz, I love you》便像是节日里的一场好梦。
「52Hz」是海底一只孤单的鲸鱼,因为唱歌频率(52Hz)与「常鱼」(15至20Hz)不符而不被接纳,至今仍独自在大海生活。每个孤单的人,或许都只是没找到那个「频率相近」的人吧?抱着这样的想法,导演慢慢展开整个故事。 电影主要着眼两对情侣:花店「大龄剩女」小心与面包店「悲惨暗恋」的小安、「十年苦熬」的蕾蕾和「缺根弦的乐天派」大河。辅以同性情侣和中年情侣的互动,内容简单但也丰富。扮演爱的喜鹊的「安心」在「运送爱」的路上遇到彼此,相恋十年却看不到未来的「河蕾」在情人节解开心结,中年情侣篇幅短小却令人忍俊不禁,而适逢台湾初审通过婚姻平权民法修正案,同性伴侣桥段中,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本色客串也是意外惊喜。 「安心」组合的性格像身边随处可见的朋友,向往爱又害怕爱,期待爱又得不到想要的那个人的爱。机缘巧合坦诚相对的二位,却意外发现与对方的频率相合。「河蕾」组合中,蕾蕾的心情想必令不少有长时间恋爱经历、在爱情和面包间纠结的人感同身受,而如果你是「哄女孩无能星人」,大河的表现简直堪称教科书。
既然是音乐电影,音乐当然是重头戏。《52Hz, I love you》里共有17首歌,每首分别配合不同的情境,代表四位主角的心声,作词者是孙燕姿《我要的幸福》、《海角七号》中《国境之南》的作者严云农,他的歌词里总有种不经意的温情感,和电影的主题非常契合。而小心、小安、蕾蕾和大河的扮演者,则分别是台湾独立乐队棉花糖、宇宙人、小男孩和图腾的主唱,现场收音虽为演唱增加了难度,四人却都处理得游刃有余。 严云农在解释《是谁种了有刺的玫瑰》这首歌时说:「爱本来是无关对错的,会犯错会受伤的是人。而种下那个有刺玫瑰的,其实是每一个想要摘下它的人。」无论是小心翼翼向往着爱情,忐忑不安地靠近着爱情,精疲力尽地躲避着爱的反作用力,还是头破血流想要追回爱情,爱本身是美好的、不应被抗拒的事情,当中所承受的一切,都像是走向爱的修行。
将近十年前,魏德圣拍出了《海角七号》,这次,当年的原班人马也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电影中相聚一堂,无论是开场还是收尾,大合唱响起的瞬间,相信每一个入场的人都能会心微笑。 电影固然理想化:情人节当天碰巧遇到爱、轻易挽回爱、孤单不再来、暗恋成往事,而且,仿佛人人都觉得孤单可耻,恋爱万岁。然而影片中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却让人不得不感叹「恋爱」的美好。
据说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一日情侣」的手机应用程式,单身男女可以如同参加假想恋爱节目的明星一样,在一天内体验恋爱的感觉。电影中的小安小心可能明天就会发现双方性格不合,大河蕾蕾可能还是会因为无法适应对方的节奏而分手,无论如何,悲观留给明天,幸福留给心动的这一刻、当时心照不宣的眼神,和这部温暖的电影。可能邻座那个捧着爆米花悄悄笑出声来的陌生人,不单是陪你谈了这场「电影恋爱」的主人公,还是和你频率相近的那只鲸鱼。 原文发于橙新闻: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12/28/010047779.shtml
据说52赫兹的鲸是孤独的,那么在爱情中,是否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和自己一样的52赫兹呢?
52赫兹的鲸它叫Alice,它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它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原因是这只孤独鲸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它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
其实这个电影的寓意我还是很喜欢的,包括里面的歌,就是剧情有些散。
方君比预期中的更喜欢《52赫兹,我爱你》。点映结束就决定,等上映了再看一遍。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稀松平常,但像我这样宁可一周吃十几顿外卖也不下楼的宅人,去影院二刷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冲动。
不是为了我最上瘾的爆米花特效大片,而是为了一部华语音乐爱情片。现在打这些字时想想,还是觉得挺神奇的。
我们知道,无论在欧美世界,还是亚洲多个电影大国,歌舞音乐类都是比较边缘的类型。
让你的朋友说几部看过的“歌舞片”,除了迪士尼出品,多半就是印度出品。
并不是唱歌跳舞拍摄难度多大,而是它往往带来一项很难回避的短板:不容易讲故事。
声色嘹亮、裙摆飞扬的音乐段落,可以表达情绪、烘托气氛、感染激情,却唯独不适合推动情节。
所以你看,迪士尼动画里的歌舞片段都很短,而又唱又跳的印度片,动不动就三个小时。
在我印象中,《52赫兹,我爱你》的导演魏德圣,是个爱啃硬茬子的主儿。
2011年他筹备十二年几乎倾家荡产拍出的史诗片《赛德克巴莱》,震惊了华语电影圈。
拍过叫好叫座的《海角七号》的魏导演,显然深谙音乐元素怎么玩。在《52赫兹》中,搭配着很芭拉的流行音乐,讲的是几个非常简单、非常通俗的故事。
一对拍拖十年的年轻情侣,站到了在感情的十字路口。
男孩是无可救药的浪漫和乐观主义者,对柴米油盐银行账单后知后觉,专心追逐音乐梦想。
女孩是个务实的婚礼策划,勤奋工作,独力支撑着有情饮水饱的梦幻爱情,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争吵越来越多,但他们仍深爱着对方……这个情人节里,他们都有艰难的决定要做。
他俩的情感危机荡起的涟漪,也波及了城市里的其他人。
比如,一个心有所属的蛋糕房暖男,一个成天被喂狗粮的花店女孩,通过一次交通意外,达成了奇妙的邂逅。
连锁反应继续扩散,让单身的中年男女,浓情蜜意的小恋人,渴望被祝福的同性情侣,结婚多年的老夫妇……都领略或再次领略或更深地领略了浪漫的滋味。
这是一部《真爱至上》那样的拼盘电影,故事在情人节的清晨展开,在情人节的深夜落幕。
几位年轻的主演,都是台湾乐坛的歌手出身,他们用忧伤或甜蜜的歌词,不断唱出恋人内心的叨叨絮语。
短短的时间跨度里,塞满了互相穿插的小短片和一支支MV,让故事充满了节日气氛。
在这个一年能炒作出十几个情人节的时代,《52赫兹》却非常意外的,不是那种卯足了劲要塞你一嘴粮的虐狗帮凶。
它更像是一段段温情有加的小寓言,试图让人领悟,脱单也可以不是一件很累很麻烦的事。
这个自媒体时代,许多营销号鼓动女性追求平等的方式是:时刻摆出一副“我们不需要男人就可以活得很好”的姿态。
但他们未曾料到,这反而造成了一种不公平。
为什么男性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我好寂寞好想找个人爱”,女性这样做,却要被人质疑为依附和不独立?
中国传统文化看重婉约含蓄,害羞的单身狗们要大胆表白,已经很有难度了,不需要再拷上更多的枷锁。
如今的都市男女越来越明白,想去爱和被爱,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只是有时候勇气不够。
就像《52赫兹》所描写的,脱单俨然是一种神圣的使命:不论性别年龄性取向,不管你是做白日梦的傻小子,别人眼中的剩女,默默当备胎的超龄处男,还是人到中年的调皮阿姨……
那一个个简单到有点单薄的爱情故事,也因此不再是短板。
现实中的爱情,总有不尽人意,甚至让人筋疲力尽。我们太需要在黑暗中,逃离那个世界,去体验一些不切实际的浪漫。
这电影里,不讲什么深刻的道理,也没有离奇的波折,但我们却发自内心,很难拒绝那份肤浅的温暖。
就像男主拿来告白的那支口水歌,最简单的词句,化作温柔的狗粮,击中了我们的内心。
有朋友说,这男主真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幼稚心大一根筋。我说,你没发现吗,其实这里面所有的角色,都透着各式各样的蠢萌。
他们都天真烂漫,奇葩鬼马,出着各式各样的洋相,说一些羞羞的段子,被人整蛊,也爱搞坏坏的恶作剧。
他们好奇又腼腆,勇敢又羞怯,在该表白时狼狈逃避,在最绝望时却不肯放弃。
在我们的注视下,他们时而头脑发热,时而茫然若失,时而抓狂崩溃,时而又喜出望外……
在爱情面前,人到中年的“过来人”,老夫老妻的大富翁,都变得像初次见到沙滩的孩子一样,眼睛里流淌着渴望、局促和热情。
他们都是一样,带着不知所措,跌跌撞撞着,傻乎乎地,奔向了自己的幸福。
有网友说:最打动人的爱情电影,往往都冒着傻气。
因为这是我们理想中,陷入真爱的人应有的状态。
爱情,就应该让人去做一些傻傻的事。
爱情的乐趣,在于你做的事情有多傻。
在旁人看来,热恋的人做事往往不合逻辑。那是因为,爱情有它自己的逻辑。
当摆脱单身时,我们会发现,那些荒唐的举止,都像恰到好处的音符,协奏出了爱情应该有的模样。
恋爱的人肯定不会太傻。我觉得,懂得如何去爱另一个人,这是一个人能做的最有头脑的事。
也许那时候TA看上去笨笨的,因为就像《52赫兹》中一首插曲唱的:TA的聪明,都拿来爱另一个人了。
一些内容出自拍摄的幕后记录,也可以看到大家的辛苦,特别是音乐的部分。不往浪漫的方向写了,留在电影中去享受。作为我心目中华语电影第一部标志性的音乐电影,你不应该错过历史。
翻一翻我过去看的片单,台湾电影占了绝大多数。在这些电影里原声的制作人绝大多数都是我熟悉的很厉害的音乐人。所以当我看到消息说是魏德圣导演的新作,李正帆老师和李王若涵老师的音乐制作,四位厉害的乐团主唱来挑大梁,就觉得电影的质量绝对没问题了。事实上,在看过电影之后也觉得2017年最佳电影已经被它预订了。
很多人都会惊讶魏导新片拍的是这么样的一部。其实也正常,要是真的每部片都要背上那些历史文化包袱的话导演不要累死,拍部小一点完全没有包袱的试试看。整部片故事很简单,就是情人节的一天。魏导一开始是要找当年《海角七号》的人来演主要角色,但是呢过去了将近九年,演员不一定能对上角色,放弃了又可惜,还是客串吧,所以会有大河练团室的那个乐团。当然对音乐电影而言特别重要的是音乐。音乐在电影里的作用都不止是代替一部分台词,甚至是要描绘出角色的特质,推动时间的进行。现在在听这些音乐的时候,感觉每天都有一首主题曲会跑出来,这是之前没有过的体验。
从场景看我最喜欢一开始的那一场。一个海边的花市,如果画成插画绘本风当作壁纸会特别美。《黄金比例》那一段画面最奇幻,以至于觉得那台长长的摩托车是效果,其实是实物,而且能骑,导演是要让猫和鲸鱼的相遇是一件很童话、寓言式的事情,但又不能脱离现实,一台长长的机车中间摆满了花,这个想法真的棒。有人不能理解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风格,但是你吃过大餐之后为什么不能好好吃个甜点呢,导演也融入了自己的社会观察,希望大家可以享受爱与被爱的过程。
当然电影也要有冲突。就像面包店的东师傅所说,其实爱情是甜美的,思念也是幸福的,但是过头会腻,太久也会变得沉重。小安是面包店工作的一个男生,小心则是花店卖花的一个女生。面包代表现实,玫瑰代表爱情,鲸鱼和猫的相遇。蕾蕾和大河已经相爱十年了,他们的关系就是面包与爱情的现实版本。大河的心中只有蕾蕾和吉他,但蕾蕾因为生活成本负担了很多。每个人都像一颗行星在自转,追寻着爱情,也会有卫星绕着公转。每一位的身边都有守护者,就像小阿姨之于小心,东师傅之于小安。他们也会从爱情的喜鹊变成牛郎织女,这一条条线构成了情人节的一天,充满了爱的气氛。
虽然魏导很谦虚说华语电影之前有《天台爱情》和《天边一朵云》,可是我觉得《52Hz i love you 》是华语影坛第一部标志性的音乐电影。就像陈绮贞之前也有自己创作、自弹自唱的女生,但后来者总会被拿来和陈老师作比较。它不像任何片,也不是百老汇,所有的音乐都是厉害的原创,也没有谁放映的时候办了K歌场,还有作品的实体音乐会,四大主唱实力尽显。导演说他期待的是你看了你喜欢所以你再看一遍,所以你带人去看,所以你会告诉你更多的朋友,你会忍不住想要告诉他们这部片你一定要去看,这是最高的价值,那我还挺符合导演期待的。
一星给曾经喜爱的棉花糖主唱庄娟瑛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张榕容好攻啊!
学会一句英语:May every jack have his Jill(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擁擠的城市,不應該有孤單的人。
爱那么绵那么粘,有的相伴10年走回原点,有的相遇便是永远。
卧槽没想到魏德圣新片是个超俗套狗血尴尬的音乐爱情片!台词是唱出来的,除最后几首较热血动人外,其余歌词音乐糟烂,唱得更不忍耳闻。情人节主题情节幼稚无脑,表演如哄小孩般夸张,分外尴尬。张榕容李千娜演的恋人还不错,最大亮点是台北市长柯文哲客串出演自己。最大的意义是宣传婚姻平权吧。一星半
甜而不腻。会感到共鸣。一般看那种爱情片很爱翻白眼。对我看我的少女时代也是没觉得怎么好。但是这个还真不让人烦。拍得不错。音乐也很好。关键是,今天出成绩心情很糟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心情好多了。
非常“台湾”!邻家、清新、甜腻、可爱,长得不好看但是情绪满满。看完回想,要是换大陆“小鲜肉”演员来演,那得恶心死多少人。
簡直是看演唱會!球球球!
只想骂人
La La Land后遗症。分分钟爱来爱去的口水歌听着好烦,也就一两首还可以,不过情人节分手车顶空气牛排啥的还有点意思;魏德胜导演之前片子的优点是走心接地气,拍这种浅薄架空腻死人的音乐片真浪费,幸好有舒米恩·鲁碧救救场
《悲惨世界》一群人开始喷海瑟薇嗓子不行,《la la land》开始喷石头姐演技不行,《52》有人开始喷颜值低。你们这么爱装逼怎么不去百老汇剧场屋顶搭个窝住着呢。这个电影我强烈支持,没大格局,但是有情调。
从开头尴尬到结尾 还好后半好过前半 台湾那么多能唱能演的 偏偏选了这批僵硬奇怪又丑人担正 张榕容美但演得也太浮夸了就像在演20年前金城武那些喜剧 范逸臣颜值所剩无几却仍能当选最帅的 可见这部片多可怕 哪怕让他演男主也好啊 起码不会看不下去 剧情狗血俗套没营养 太失望了
有同类又如何
彩蛋满分!💯
以为只是音乐电影,没想到竟然是歌舞片→惊喜一:小球的电影处女作,个人认为你的歌声和唱功都是最好的;蕾丝二:张榕容和李千娜,全片真心让我感觉浪漫的一对,竟然还有个可爱的小女儿,好棒棒哒;嫌弃三:大河和蕾蕾的十年缺乏爱情的感觉;乱来四:小姨和阿伯这对也太硬凑了吧?爆笑五:撞车戏;……
我球我球我球演的!惭愧啊喜欢棉花糖那么久竟不知道我球本名庄鹃瑛。电影真的像我球一样可爱 看得我笑中带泪(当然也有几场戏很难看都集中在那个原住民歌手身上缺点明显 但是可以忍受啦)魏导能拍歌曲饱和度这么高的电影很有勇气 毕竟很多人给《瑟堡的雨伞》也是超低分呢 国人对歌舞片的接受能力还
別被這性冷淡的海報騙了,片子明明就是熱!情!似!火!開場五分鐘已經溫暖到爆,全程的音樂也不錯,情人節看應該非常適合。情節偏弱,不過作為輕鬆小品,很多點都能讓人莞爾。以及,這風格,真的不是鈕承澤嗎。
真的从头唱到尾,但至少让人看了很开心。就算不能催我再度相信爱情,散场出来也恍惚以为今天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