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天与地》结尾独白
I had come home, yes. But home had changed.
没错,我回家了,但家已经变了。
And I would always being in between South, North, East, West, Peace, War, Vietnam, America. It is my fate to be in-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而我将永远活在两者之间…
南方,北方,东方,西方,和平,战争,越南,美国,我命中注定要活在天地之间。
When we resist our fate, we suffer. When we accept it, we are happy.
抵抗天命,必将受苦;接受天命,福乐自生。
We have time in abundance, an eternity to repeat our mistakes, but we need only once to correct a mistake.
我们有的是时间,重蹈覆辙,但改过迁善,一次足矣。
And at last hear the song of enlightment with which we can break the chain of vengeance forever. In your heart, you can hear it now. It’s the song your spirit has been singing since the moment of your birth.
而我们终能听到般若之歌,用它来斩断复仇的锁链。此刻你就能在内心听到,自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灵魂就一直咏唱的这首歌。
If the monks were right and nothing happens without cause.
也许僧人说得对,万般皆有因。
Then the gift of suffering is bring us closer to god, to teach us to be strong when we are weak, to be brave when we are afraid, to be wise in a midst of confusion, and to let it go of that which we can no longer hold.
那么受苦将赐予我们更接近神灵,教导我们,软弱时要坚强,恐惧时要勇敢,迷惑时要明智,抓不住的就要放手。
Lasting victories are won in the heart, not on this land or that…
永久的胜利…
是在心中赢得的,而非在一片土地上
2 ) 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
If war produces one thing, it's many cemeteries. And in cemeteries, there are no enemies.
战争作为人类矛盾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将人的一生翻来覆去颠来倒去地改变。
而在越南战争中的黎里,在十几年之间,经历了人生的几乎全部元素的洗礼。
这就是天与地之间的全部。
天与地是一个东方的概念。引用诸葛亮的说法,天像一个大盖子,地是一个大棋盘。棋盘上有黑白子,无休止地对弈。
我,目前,作为观棋者,观黎里的前半生,内心的海水被激荡起来了。
“而我将永远活在两者之间,南方,北方,东方,西方,和平,战争,越南,美国。我命中注定要活在天地之间。”
这是黎里的命。
而黎里最后说,真正的胜利是赢在心里的,而不是这些土地。
如果战争的矛盾双方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又何来战争。
Different Skin, same suffering.
或许只有通过苦难,人的灵魂才能得到最终的交融,理解才开始。
黎里和Steve的姻缘开始得蹊跷,却发展得合理。战争使人畸形,畸形的人如果不能走上生活的正规,懦弱的如Steve般自杀,坚强的如黎里,待all is forgiven,继续生活在天与地里。
汤唯般迷人的黎里,让人痛心的越南美景,和黎里一起成长式的铺叙手法,这不愧是越战大师的作品!
3 ) 一部关于战争的控诉和女性的悲歌----《天与地》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很久以前《天地人》海报上的越南女子给我的惊鸿一瞥之感,以为是个普通故事。看后却发现这是如此一部蜿蜒曲折,荡气回肠的经典电影。
导演是西方人,影片却无处不在或浓或淡的佛教色彩,后来wiki了一下,原来导演虽在西方社会长大,后来转向佛教。难怪,英语中说,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每个事情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其实,这也是对影片的一种注解。
影片一开头,一副日光笼罩,烟雾缭绕的田园山水风光就让我心里一惊,太美!太美!画面随之展开,南部越南的一个小乡村出现在眼前,淳朴的居民,祥和的山水。一切都让人倾心,然而战争却让一切都只是一个虚无的表象,甚至连虚无的表象都无法维持。导演并不是去告诉观众美国和越南谁对谁错,他只是告诉你战争带来的创伤。随着影片的进行,政府军和美国勾结在一起,倚仗外国对自己国家的人民进行掠夺,所以村民都对政府军又恨又怕,然而越共就一定是解脱的出路吗?没有人能村民一个答案。也许可以相信如此,也许不得不相信如此。
lee的少女时代在一个雨夜毁于一个好色的越共分子,随之而逝的还有lee的幼小的单纯和信仰。本来,lee在兄长,父亲母亲的庇护下得以无忧地成长。然后,战争涌来,一切的传统秩序都改变了,哥哥在母亲的鼓动下随着越共北上远征,父亲的道德教诲和佛教信仰在这样的时代下已经起不到教化和抚慰人心的作用,只是蛰伏在心灵深处。lee和母亲来到城里,在一户富有的人家里做了佣人,在那里,lee的残留的少女情怀和现实的苦难深重使她天真地以为主人就是她的爱情。现实却又一次摔碎了她的幻想,她大着肚子和母亲被礼貌地赶出家门,父亲也因她有伤风化而不愿见她。
她在痛苦中在另一个城市找了一个暂时栖身的地方,每天辛苦地穿梭在大兵和越南人的人流中,卖一些烟酒的同时顺便悄悄卖大麻。此时,她已经完全被生活磨练成了一个世俗的女子,娴熟地对付着敲诈和大兵的色心。她的眼中早已没有那个乡村少女的单纯和清澈,取而代之的是坚硬和厌倦。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个中年美国大兵,他给了lee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和希望,大兵说自己正是在找善良忠心的东方女子,lee带着新生的希望和他去了美国他的家。
刚开始,面对物质生活的过分充足,lee款下了心来。此时,导演很有喜感地从巨大的冰箱,俯拍的餐桌,嬉闹的宠物狗和充满物品的超市展现了美国的富有。
然而,短暂的平静之后有时喧闹。你以为逃离了越南,就逃离了战争吗。战争如影随形,大兵仍然需要为当局执行杀人的任务,并且被自己犯下的罪行而深受良心拷打。另一方面,大兵的津贴所剩不多。大兵对生活充满绝望,采取了破坏性的方式,甚至伤害自己所爱的人。当他破罐子破摔般地用步枪指着lee的头骨时,lee知道自己无力反抗身强力壮的他,于是像接受命运的安排般地闭上了眼睛,导演此时闪过一幅幅画面,当年她所受的所有折磨都浮现在眼前,父亲在她小时候根植于心的对佛教的信仰使她平静下来。
大兵毕竟还是下不了手,反倒是lee充满理解和宽容地与丈夫抱头痛哭,他们深陷生活的漩涡,想要逃离却没有一条出路。
这样的生活注定只能越走越窄,lee想到了离开大兵,提出离婚。大兵很痛苦,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然而他更没有力量让自己和妻子都回到正常生活,他已经陷入了战争给他订制的生活轨迹,并将保持惯性,所以他不可能有一个的出路。大兵终于把自己毁灭了,他赤身裸体地自杀在汽车中。也许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接近洗脱自己的罪行,回复丢失的纯洁和继续保持心中的信仰。
lee再也没有待在美国的理由了,她想念失散的亲人,越战后十三年,她带着自己做小本生意的积蓄回到故乡,母亲在表面的平静下掩饰自己受到的巨大床上,两个哥哥只有一个生还,他见到lee时,却无法原谅跟着敌军逃跑的妹妹。战争的伤痛不仅仅是一个个残缺的肢体的控诉,更是人内心巨大的空洞,足以吞噬一切的善良,甚至宽容。
lee只是一个瘦弱的乡村姑娘,她也层有着田园生活般的宁静和快乐,也层在父亲的慈爱和教导建立自己的道德准则。她就像那乡村风景中鲜活的麦浪,绿油油地鲜活和闪光。然而,战争过去,不论是政府军,越共,还是美军,他们都使这个女孩儿迅速枯萎,只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心灵和不再坚定的信仰。离开越南去美国看上去是一种对现实的逃离,实际上她永远跑不过战争的阴影,大兵把战争给他的压力和痛苦施加在她身上,她用宽容和坚强,和虽然减弱从未消失的信仰来拯救自己,最终大兵没能撑得住,在枪
声中宣告lee的解脱和随之而来的更深的痛苦。
片子会时不时地散发出一抹佛教的淡香。总会在lee某个脆弱的时候,父亲以长者的慈善和最家常的话语嘱咐着lee关于道德的准则和神灵的信仰,或者仰拍的庙子里慈眉善目的佛像,再或者在基督教的环境中,lee依然从和尚那里找寻自己心灵的支持。
片子的光影运用的很到位,开篇的美景就足以惊艳,以后还有很多小镜头让人心动,甚至包括lee受的苦痛,lee的彷徨的小镜头也都被在明暗的交替中带着一种清淡的忧伤之美表达了出来。
配乐也很优美,开篇如诗,安平祥和。接下来,跌宕起伏,随着情节而展开,律动人心。
最动人的故事,最深刻的道理往往不需要宏观的视角。宏观的表面是对细节的无视和对人情的冷漠。小人物的故事往往蜿蜒曲折,打动人心,就像这本片一样。一个人用一生谱写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能不说明道理吗?我很久没有被电影打动过了,上一次因为电影而哭也许是在四年前了。现在,我甚至在很多影片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把它删了。而今天,我意料之外地被震撼了,被感动了。故事本身就不是一个一般的故事,导演也是很有才华的导演,他有许多关于战争,关于信仰,关于宽容的想法,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电影时的感触的缤纷和思维的震动。总之,经典好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改自真实的故事。
4 ) 越南简史
第一阶段:公元前112年-968年越南正式独立;1000年的中国领土。
第二阶段:968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900年的中国藩属国。
第三阶段:1885年-1945年二战结束;60年的法国殖民地。
第四阶段:1945年-1976年,30年的南北分治。其中,1955-1975,越战20年。
第五阶段:1976年至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5 ) 深触我心
这部片子是在大学的时候老师推荐的。
看完之后,我仿佛一同经历了这个越南女人坎坷的人生,久久不能从压抑中解脱。
绝对深入人心
6 ) 震撼!
对她的感情说不清!
无论对于越战电影,还是对片中女主角的坎坷命运,我都有一种至今无法释怀的情感。她是我看的第一部越战电影,还记得当时的场景:高中,英语课,漆黑的教室,我坐在教室最后的桌子上,带着看电影的兴奋。结果在我眼前的,难以描述,宁静的村庄,黄颜色的田,点点绿色,稀疏的人影,总感觉是我国云贵某个地方的景色,很快一团火焰撕破画面,坦克和军人压过田间,慌乱的村民——。开始很难接受大块大块颜色在眼前快速的变换,当时不知道什么是好电影,但就是知道眼前的这部就是,她感动我,让我为她而担心,愤怒,不解,她一生的颠沛失所,让我知道战争真的可怕,心里不再对战争报有幻想,不觉得那是一件特别酷的事,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战争后遗症,在后来的几天里对于战争的看法是从心里的惧怕,以致上大学后时常想起有再看一次的想法,只是想记起当时我原始的想法。
我仿佛与主人公经历了她人生的天与地,我想在很长时间里会很难忘却这种经历悲喜的感觉。人一生中有那么几个特别的时刻,你会遇到改变你某一方面的东西,可遇不可求的,会陪你一生,她是一个。
斯通爷爷明显是想两边都讨好,真是……
最鄙视仗打到哪里就成天想着搞人家女人的军人← ←
天与地是党同伐异般罪恶的永恒对峙,尘世女人颠沛流离,落叶归根获得艰难轮回,再矗立天地间,感受心中永恒的胜利。实在陶醉在完全可以独立成章的旋律中不能自拔,但因老爸喜多郎的音乐伴随我长大天与地带给的也远不止步于陶醉,失望需要很仔细的才能在职员表里找到小小的Kitaro,愧对音乐是本片的灵魂
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之三,拍得最好的一部,不过貌似也是名气最小的一部。通过越南普通女性的视角来讲述战争,太微妙了。
美左导演的心中一定都住着个声音,这声音告诉他们,这些民族在生活习性上或许愚昧无知、异域风情,但追求民主人权的精神确是天生下来就能与美国人比肩的,前者你一定要表现,有那么几个固定元素,后者你一定得充分发挥,因为越过越惹人爱。你虽承诺给它们看越南,但实际上给它们个类似东亚的美国就行了
叫这个片名的电影还真多……从越南人的视角看待越战,风格类似于《末代皇帝》,大有小人物被历史挟持的意味。镜头的表现形式很西化,很多剧情带有浓厚的佛教式说教(斯通是佛教徒)。
场面调度 镜头感 配乐都一流 故事讲得也很好 悲凉的气息贯穿始终 高质量的影片。陈冲很入戏
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之三。回溯了一位越战难民颠沛流离的悲苦人生,却拍得荡气回肠。尘归尘,土归土。被战争撕裂、寄生、嫁接出的亲情,其背后掺杂了太多无法控诉的血与泪,终究是无法和解的,所以,我们只能抛掉往昔,无奈又独立地面向未来。
我将永远活在两者之间,南方,北方,东方,西方,和平,战争,越南,美国。我命中注定要活在天地之间。
可能很难用简短的话语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黄金新娘》里的越南女子形象挥之不去。一切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其实终究可以被一种发自母性的宽容所抹去。没有哪里是真正的天堂或地域,只是心之所在何方。
2019年度观影十佳第二部,奥利佛·斯通将自己母亲的故事搬上了银幕,从母亲的女性视角出发看待越南这个美丽的国家,贫瘠又动荡的故土,独特的视野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世上的幸福大抵相似,苦难却各有不同,当战争让越南姑娘黎里一步步走入军营,供人消遣的时候,个人在撕裂的国与家的夹缝中残喘的压迫感非常真实。奥利佛·斯通的母亲从战乱的越南漂洋过海到美国,在天与地之间显得柔韧又刚强,镜头里的越南呈现出了油画一般的艳丽色彩,我相信这是经过他或者经过他母亲回忆美化之后才形成的画面,没有人愿意沉浸在悲痛之中。画面隽永,情感扎实,一部难得的佳片。
如果换个语境或国境,天与地同样适用于东亚的任何一个国家。内战,外战,国破,家亡,一个女人在纷繁的乱世中从肉体到灵魂被蹂躏了三番五次。重归故里,依然无法痊愈,就像从娘胎中呱呱坠地,就只能逐渐依靠自己。即使到了丰饶富足的异乡,也还是个过客。根,一直都在那里。斯通三部曲的末尾,柔中带刚
“抵抗天命,必将受苦;接受天命,福乐自生。我们有的是时间,重蹈覆辙,但改过迁善,一次足矣。而我们终能听到般若之歌,用它来斩断复仇的锁链。此刻你就能在内心听到,自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灵魂就一直咏唱的这首歌。也许僧人说得对,万般皆有因。那么受苦将赐予我们更接近神灵,教导我们,软弱时要坚强,恐惧时要勇敢,迷惑时要明智,抓不住的就要放手。永久的胜利,是在心中赢得的,而非在一片土地上。”
“痛苦是恩典,是让我们和神接近;在软弱时教我们坚强,在害怕时让我们勇敢;在迷惘时让我们有智慧;当我们不能再依靠神,长久的胜利在我们心中,而不是在地上。”。。。电影展现了一个越南女子曲折流离的生活,一个国家的苦痛战事,两种文化的激烈冲突,两种信仰的殊途同归。。。反战,也可以这么表达!
女主某时像凤姐,某时象蔡依琳,某时象林依晨,原来这三人同属一个style,太有喜感了!!!
黎里太美国化美国人眼里的禅机太小儿科,命运岂是一句轮回可以写照的。山光秀美,人灵地杰。
几千年没有变的村庄,却被越战完全地改变。不义的战争可能会带来创伤,但是所谓的正义的战争却会带来毁灭。反战要反对的不是不义的战争,而是所有战争。
【补標】VCD2022-8-5重新再看HD画质字幕在线加一星⭐女性的觉醒,是20多年后重新再看才明白的。也是关注越南女演员居然才知道她已经17年去世。
是我看过最动人也是我最不喜欢的越战片 先不说零散的片段和切换 节奏也比较破碎 除了片头和片尾突如其来的升华 以及美国军人的描述 整个片活脱就是用越南苦难包装的美国梦 乱世佳人一般煽情实际上却无法真正贴近越南 相比许鞍华的投奔怒海 奥利弗还是更适合以美国视角去表现越战比较好。
多年后,生活美满的黎里带着三个儿子再次回到越南,但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