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达

HD中字

主演:阿尼尔班·巴塔查尔吉,瑞第克·查克拉博蒂,Moitra Gautam,鲁德罗尼尔·高什,索希妮·肖卡尔,瑞迪·森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其它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芬奇达 剧照 NO.1芬奇达 剧照 NO.2芬奇达 剧照 NO.3芬奇达 剧照 NO.4芬奇达 剧照 NO.5芬奇达 剧照 NO.6芬奇达 剧照 NO.13芬奇达 剧照 NO.14芬奇达 剧照 NO.15芬奇达 剧照 NO.16芬奇达 剧照 NO.17芬奇达 剧照 NO.18芬奇达 剧照 NO.19芬奇达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印证的过程

尽管我在事前知道,对一部电影所抱的希望越大,往往看完以后的失望也就越大,我也知道,评论界对于“达芬奇密码”的看法即使在还没有上映的时候就已经是贬多褒少,主要是角色的选择,故事的演绎等等问题,我还知道,中国天主教界前几天还闹出了抵制影片的闹剧,不过,为了我读过的这本精彩小说改编的电影,我还是很有兴趣的看了这部电影,并且在走出电影院以后很久都不能平复激动的情绪——这绝对是我在一年以来,准确的说,是我在看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以来,最爽的一次观影经历。
 
先来说说缺点。在我心目中,这部电影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短了。对于电影来说,两个半小时不算短暂,但是对于由一部情节如此出彩,涉及知识如此广泛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来说,两个半小时实在是太短了。我恨不得电影延长到24个小时,将每一个情节娓娓道来,将每一个推理的细节都梳理清楚,将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地更加深刻一点。这是一部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电影,而不是人物推动故事发展,所以如何讲故事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霍华德是位非常优秀的导演,他也尽力而为了,但是时间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情节的修改和交代不清,还有节奏上的发展过快。从电影结束后大部分观众的反应来看,大概90%以上的观众根本没有看明白或者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如果没有读过小说,外加有一定的对于宗教的了解,确实会让本来就距离上帝很远的中国人困扰不已。我暗自希望以后能有一部美剧,上中下三集就足够了,好好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除了这个缺点和这个缺点引发的那些小问题,整部影片作为商业片来说完美无暇。汉克斯这样的好演员扮演兰登驾轻就熟,中年略发福的他梳着背头,很有学者的风采;托图还是天使那样的可爱样子;塞拉斯的每一次出场都让旁边的两位女士吓了一跳;伊安的提彬教授虽然是反派,却因为不俗的谈吐,引来最多的笑声;雷诺仍然强壮,可靠的警察形象;就连扮演主教的演员,也是非常到位,后来我才想起来,这不是“蜘蛛侠2”当中的章鱼博士吗?
 
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和我脑海中的形象对上了号,我现在的思维完全处在一个满足的限定之中,没有能力去想像还有更加适合的演员阵容,不可想像。整个观影的过程不但是欣赏,更是印证。印证是一种乐趣,一种和带着悬念观影完全不同的乐趣。结局都在脑海当中,想知道的只是导演怎么通过他的画面来和我脑海中的画面产生共鸣。
 
每一个场景出现,我都会想,这个和书里的那一段是否能够符合,和我脑海中想像的是否差不多。我会理解导演对于某些情节的简化——比如密码筒从两层看成了一层,还有某些情节的改变——比如利用手机去查询关键词,我会赞叹导演对于《最后的晚餐》的解读方式,还有Smart,路虎的表现,我也会对某些地方的仓促处理以及更改感到遗憾。
 
不管怎样,当最后兰登顿悟,跑出宾馆,沿着玫瑰线,来到玻璃金字塔前,发现了圣杯的真正所在的时候,那个时候,基默大师的配乐响起,那个时候,我被感动。我感谢导演和演员,完成了我的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我们去罗马,我们会循着“罗马假日”的路线游览罗马;有朝一日,我们去巴黎和伦敦,我们也一定会去寻找传说中的圣杯,去看看卢浮宫,《蒙娜丽莎》《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玻璃金字塔,玫瑰线,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圣殿教堂,牛顿墓,罗斯林教堂,去感受一下真假难辨的世界。
 
“以往,我们和历史之间隔着一层叫做时间的玻璃,而现在,我们就在历史当中,我们在创造历史”

 2 ) 教最出名的影片

电影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画作,使电影存在一种浓厚的年代感与古典感,且电影以兰登与苏菲对历史的一步步揭秘为引子,插入了在这一历史地点或历史时刻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悬念的步步紧逼,也是历史的时候步步靠近,难以想象我们曾经与历史靠的那么近,近到只要轻轻伸手拨动它的齿轮,我们就可以改变它运行的轨迹。可是兰登与苏菲并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了沉默与守护,不做历史中的留名者,去保护,保护的是世界上所有有着共同信仰的人类,以及他们所捍卫的理念。不得不说,这一选择是何其伟大。随着剧情的展开,卢浮宫那诡异扭曲的尸体,那隐晦的暗示,警察的介入,气氛越来越凝重。气质美女奥黛丽塔图的出现是一抹亮色,虽然身材娇小,不过自带俏皮可人的气质。从卢浮宫逃脱,然后倒着开自己的mini,虽然俗套,不过却是本片的最大动作场面,这个就有点悲剧了。然后就是在银行找到藏秘筒,这个用醋的设计还是挺新颖。

 3 ) ·人的神性与神的人性·

和所有寻找谜题来揭密的影片一样,《达芬奇密码》也有漏洞,包括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另眼相看。
因为我追逐到一种精神的光辉。
神的人性和人的神性。
它肯定了这一点,是多么难得。
它通过兰登对当年7岁坠井时那一幕的叙述肯定了神力的存在。
它通过修道士塞拉斯对导师的盲信而预言了所有只在宗教中学会了“忠”而没有学会“爱”的信徒们的最终结局。
宗教究竟是什么?宗教的目的不是要赋予每个人以神力,而是要我们发现并挖掘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人性。他如父,告诉你千万不要将你身为人的特性而丢弃。
我不明白那些宗教团体们何以会如此激烈地反对此片?
就如同前几年梅尔·基布森的《耶稣受难记》,也遭此待遇。
难道就因为他指出了耶稣也会有恐惧,所以就撼摇了耶稣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吗?
我对所谓的教义一无所知。
不过我看过《圣经》,梅尔·基布森并没有篡改,在本片中他极为虔诚,我看得到。
一个和所有普通人一样也知道害怕的神其实更令我们垂怜。
他不是不害怕,他是血肉之躯,也有畏惧、恐慌和疼痛。
上帝并没有因为他是他的孩子就免去他的疼,这是一种怎样的公正?
用疼,去交换疼。
用他的无罪,免去我们的有罪。
这样的人,不是神又是什么?
我喜欢看到人们心中残存的信仰。
无论是佛祖还是耶稣,他们都可以说是有神性的人或者说是有人性的神。
神亦有人性?何况是人?
宗教不会让你失去人性,失去了人性就不再是宗教。
失去了人性的神性是魔。
没什么可骄傲和颂扬的。
《达芬奇密码》将耶稣还原为人。
有妻子、有孩子。
这比宣布他生来为神,更使人可亲。
一个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完成神的使命,还有比这更善意的布道吗?
只不过有人看不到,然后还去污蔑,那真的是无话可说。

全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5475010004ge.html
 

 4 ) 背景知识科普

1.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是同源宗教,产生的时间依次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因三教都奉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为易卜拉欣)为先知,因此三教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三教共奉耶和华(伊斯兰教称为安拉,中文翻译为上帝、天主)为唯一的神,是众多信仰中罕见的一神教

2.三教最大的分歧在于对耶稣基督的认识:犹太教认为耶稣是僭越者,不承认耶稣的神性,认为耶稣是一个打着上帝之子名号的骗子,人类仍在等待弥赛亚(救世主)的降临;基督教认为耶稣基督是上帝耶和华的独生爱子,是上帝派到人间拯救全世界所有人类的弥撒亚(即救世主),是与圣父(上帝)、圣灵三位一体的圣子;伊斯兰教认为耶稣基督(伊斯兰教称其为尔撒)是安拉派到人间的众多先知中的一位,但不是最大的、最后的先知,伊斯兰教认为最大的、最后的先知是穆罕默德(中国回民称其为穆圣)

3.三教对《圣经》的认识:《圣经》分为《旧约圣经》、《新约圣经》两部分,《旧约》是耶和华在世界所行神迹的记录,是上帝与犹太人立的约定;《新约》是耶稣基督在人世间所行神迹的记录,是耶稣基督与全人类立的约定。

犹太教认为《旧约》是上帝传给世人的唯一经典,《新约》是僭越者耶稣的谎言;基督教认为《旧约》《新约》都是来自耶和华的福音;伊斯兰教在《旧约》的基础上创立了《古兰经》,认为《新旧约圣经》部分内容被别有用心者篡改,《可兰经》是神留给世人的最准确的经典(因此伊斯兰教也称犹太教、基督教的信徒为有经人

4.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分裂为三派:以梵蒂冈教宗为中心的天主教(基督教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派)以法国等老牌天主教国家为代表,主要分布在西欧、亚非拉国家;以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正教,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欧(如今东正教中心已经转移至莫斯科);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经过宗教改革后产生的新教(即中国普遍称为的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新兴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领导机构。三教并没有根本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些宗教仪式、宗教信条方面有一些小分歧。

书中法国即是天主教国家,英国是新教国家

5.圣母玛利亚和抹大拉的玛利亚:二者同名,但不是一个人。圣母玛利亚是耶稣基督的生母,因圣灵感孕,在童贞女(即处女)的状态下生下了耶稣基督;抹大拉的玛利亚:据称是一个妓女,耶稣基督的忠实信徒

6.关于耶稣基督的人性、神性的争议,自古有之。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愿意相信哪种看法就相信哪种看法吧,但不可否认的是耶稣基督对整个人类历史、文明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可以称为对全人类、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一位伟大的人

 5 ) 当信仰遭遇信仰

首先,当然喽,这是一本畅销小说,然后么,就是我对太畅销的东东天生有排斥感,但是这本书却看了好多遍。第一遍是中文的,情节很吸引人,于是乎眼珠子跳跳跳啊的很快就扫完了,第二遍是原版的,被一些单词难住了,看得慢了一点,突然发现了情节以外的有趣的东西,读的同时又下了《圣经》来听,自然就很仔细了,第三遍刚好遇到我做présentation,好死不死挑到宗教战争这一题,欧洲那一笔纠缠不清的历史叫我这个从小受马克思教育的人看得头皮发麻,这时候又想到了Da Vinci Code,于是找到法语版又重新读了一遍,其中单词之巨大,语法之艰难,就不一一来说了。
 
美国跟欧洲的情况不同,老师老早就讲过了,那是一个更加自由松散的体制,有很多不受教庭管制的教会,名字都很古怪,研究的东西也稀奇,在读完Dan Brown的几部作品之后,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家伙一定是某个奇怪教会的一员,才会这么不遗余力地得罪教庭,乐此不彼。
 
Da Vinci Code自问世以来,遇到的麻烦就不是一点两点,先是在美国保守的天主教管制区引起了涛天巨浪,接着又牵扯到抄袭的丑闻里去,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很妙的书,妙在它够胡思乱想,而且胡思乱想的挺有逻辑。
 
看法文版的时候,很自然的,我跟着主人公的脚步,把巴黎一路游来,书里提到的,都是脚下的景致,别有一番亲切。那个时候Louvre正在办Da Vinci展览,有画放画,没画的就放仿制品也好,于是书里提到的画也都有幸细细站到前面去端详,怎么说呢,Da Vinci的画确实有这么点诡异,跟其他金黄翠绿,姿态端庄的宗教画相比,他的画一方面用偏暗的色调和巨大的阴影突出了神秘感,另一方面呢又用自然的姿态和丰富的表情突出了人性,所以常常体会不到在看一幅宗教画的感觉。
 
踩在书最后提到的玫瑰线上,俯视Louvre底下的小金字塔,并没有心潮澎湃的感觉,我看着小金字塔,始终觉得那是个冰冷没有生命的东西,里面也不可能藏着千年的秘密,那一刻,才感到害怕,如果说神性是人性的一部分,那恐怕我的某部分早早的已经被扼杀了。
 
神性是人性的一部分吗?Dan Brown并没有强调这一点,但通过Robert Langdon教授的表述,我们听到了这样的置疑,究竟神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呢,还是只在人的感知里存在着。
 
这是西方和东方的不同了,或者说是古代文明跟现代文明的不同,中国有幸作为仅存的古代文明的完整传承者,用自己的历史和现代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的文明,艺术也好,哲学体系也好,社会形态也好,其中自然有宗教的参与,但起到决定作用的始终是人,无神论者在中国是自古就有的,且有很多,因为孔老夫子对鬼神之说是“存而不论”,基本上是54的意思,而孔夫子的门生遍布天下,所以说古中国有多么迷信之类的只能在低层人民中说说,真正的大儒是不屑于这一套的。
 
我们的文明,就在人类对自我的约束和反省当中一步步走过来了,神来过,但它既没有在水上行走,也没有能把水变成酒,女娲创造了人,但共工也触了不周山,如来佛法力无边,但玉皇和王母也结了婚,三清道观香火鼎胜的时候,民间传说中的各路神仙还在为爱情挣扎。我们的画也是先有山水鱼虫,才有的人物,最后有的神仙。我的皇帝从来也没有因为哪位神而被罢黜过,以前有打着宗教旗帜起义的,也都失败了,因为炎黄子孙,从祖宗辈开始,就不吃这一套。
 
我们的文明,向来是烟火气十足的,不打算被别人轻易来打扰来控制的,只想好好的生活,我们拜神许愿,是因为相信它们对我们有用。任何文明到了N千年的时候,都会变得这么现实。
 
法国人在欧洲人里是走得最快的一个,法国皇帝第一个说“君权神授”,把教皇丢到了一边,他们最早提出政教分离,从而把上帝也丢到了一边,他们最先砍掉了国王的脑袋,把皇权丢到了一边。我问老师现在法国的天主教徒还多么,身为法共人士的老师偏偏脑袋:自称的还挺多。
 
上帝已经在文化中死去了,虽然曾经一度,它是欧洲文明的基础。哥特式的教堂是为了更接近它,古典绘画是为了更好的描绘它,雕塑也是为了刻画它的样子,还有那些纸卷,那些彩绘玻璃,一切的一切。
 
我是一个铁齿的人,却常常也会做一些自己也觉得无稽的事情。人类真的有坚强成这样吗?真的有坚强到在跌落到漆黑的井里一天一夜之后,仍然不祈祷吗,不忏悔吗,不去希望和懊恼吗?有人说上帝即是希望,如果是这样,上帝永远都是存在的,从人类有知的那一刻开始到人类灭绝的那一天为止,如果动物也有希望的话,上帝至少是与地球同在了,可惜我们无法去证实这一点。
 
希望为什么不可以是上帝呢?神是没有形态的,你喜欢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多好。所以神性也可以是人性喽。但是有人不这么认为,Leigh Teabing爵士于是成了这部小说里我最为敬佩的人物,一开始是源于他的渊博的知识和可爱的刻板,到的结局的时候,却是为了他如此纯粹的“人性”。第一次发现终极Boss原来是可以敬佩的人物,尽管他的作为让我觉得有些可怕,但是他说的并没有错,历史把多少刺客变成了英雄啊,况且假如他真的摆脱了神的束缚生活了至今的话,他的为人根本不在我的道德标准约束之内。
 
Teabing爵士失败的那一刻,我的感受真的是非常奇妙的。人只能选择自己的立场,并且要求与自己同一立场的人,而站另一边的人,你没有权利批评他错了,只能说他选择了同你不一样的利益,而我们被伤害了,仅此而已。你不能说蛰你的小蜜蜂是错的,它是另外一种生物要生活。而人类,并不因为长得跟我一个样子就成为和我同一样的人类,生物的分类学只在灵魂以外的地方有用。
 
扯太远了,回到电影上吧。电影不外乎就这么几种,要不然够娱乐,让观众的感觉如坐过山车,浪漫也好刺激也行甚至快乐也是其中一味,要不然够深刻,让观众的回味如坐有轨电车,人性也好社会也好甚至动物也可以是其中一员,要不然够实验,让观众的脑细胞如走迷宫,这一类的电影我简直提也不想再提,提起来就是一脑门的瞌睡虫。占着第一样有票房,占着最后一样有奖。
 
Da Vinci Code刚好是个三不占。大家都是找圣杯,Langdon教授跟Indiana Jonse不同,后者是枪里来刀里去,美女里来土著里去,有的是狂奔搏斗和眉来眼去,前者就可怜了,符号里来密码里去,教士里来圣经里去,有的是思考解谜和历史问题。书里好歹还有Sophie美女亲亲抱抱,安慰一下教授孤独的心灵,电影里居然连这点福利也没有。
 
原著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内心独白加上回忆加上作者讲解,好不容易才把一顿纠缠不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问题纠缠得更加紧密,把读者绕得跟个线团一样,电影就没可能满屏字幕的把这些过程都交待清楚,只好借助影像,这下教授的对白自然不可能百分百正常了,有些只能内心OS,正常人根本不会讲的话,教授也只好说给观众听,不然观众没法follow剧情。
 
剧情方面,要是按照原著那么一样的拍,可以学魔戒那么拍出个N部来,所以也是能省则省,能砍则砍,就因为这甚至把教授跟美女的爱情戏也给砍掉了。可惜这是个寻宝游戏,具体的步骤还是一样都不能少,于是乎好好的一部寻宝传奇在去掉了漂亮的头发,美丽的皮肤,均匀的肌肉之后,就只剩下一副流水账式的骨头,啃了无味,弃了可惜。
 
开始进入Louvre的一段就感觉明显是节奏快了,气氛都没有出来一个谜题业已解开,紧跟着进入下一题,观众还在调整情绪,下一个谜又解开了,这样还好玩吗?不好玩。直到Teabing爵士出现,电影也步入一部惊险片的正轨,子弹也来了,阴谋也来了,闪回也来了,这时候我的情绪好歹也起来了,渐渐的有点找着导演的拍子了,但结局时那个收尾又明显拖沓了。
 
演员方面,我不是说Tom Hanks不好,但是跟英俊潇洒这四个字总是搭不上了吧,Rober并不需要多少演技来演,只要看上去够聪明就行了,阿甘还需要减肥啊。Audrey Tautou一直给我精灵的感觉,跟她演过的角色自然有关系,但这个苗条的黑发女郎,大大的眼睛,微翘的嘴角看上去总有那么点顽皮的意思,要演一个法国女警还是解码专家,说服力小了点。在法国女演员中,她算是英语讲得不错的,带着原著里面本来就有要求的口音,但是很流利,情绪也表达到了,只不过好像一搭配上这口外国话,她原本丰富过人的表现力就不见了,别说嘎纳记者,就是我也失望一把的。
 
这部片子在嘎纳被批得什么一样,据说是有记者中途退场的,我这边的观众也有等不到结束就退场的。怎么说呢,这是一部我强烈建议先把原著遗忘掉再去看的电影,也许就不是失望,而能体会到看电影的乐趣。对了,如果是中国观众的话,需要事先补相关的宗教知识,表再问我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什么区别这种傻问题了。

 6 ) 不必太拿娱乐当真

    眼下的各路媒体上,到处充斥着对电影《达•芬奇密码》的批评,以小说为主要参照物,骂声多于掌声。我相信,那些捧着小说乜斜着眼睛对电影说三道四的人中,多数人看的都是原著的中文译本。而就在我去年被这本中文畅销书吸引的时候,一位英语文学博士朋友就打击我说:“如果你有英文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对汉译本的水准大持疑义。”这么说来,我真的担心,朗•霍华德是从英文原著出发向左走,中文译本是从英文原著出发向右走,而我们这些看中文译本的人又多拐了个弯儿,再加上柏拉图当年说到文艺时指出的它与真理“隔着三层”、新批评派的“意图迷误说”……或许我们脑海中的和电影中所要解开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密码”了。
    我向来讨厌这种对比:小说与电影、原著与译作……既然不同的媒介语言——文字/镜头、外文/中文,已经严重改变了艺术品的特质,我们何不干脆将其视为一个自足的个体呢?
    电影自从好莱坞出现之后就是商业的了。艺术,只不过是个添加剂,有之当然好,没有也不影响大局。从商业运作上来说,电影《达•芬奇密码》是成功的,从宗教纷争到拍摄受阻,而结局就是电影在骂声一片中却仍然票房飙升,甚至旅游业也趁热推出“密码之旅”,跟着捞它一笔。
    电影对小说的叙事几乎没有改变大约是处在畅销书巨大成功的阴影之中不能自拔的结果,而由于电影自身的限制,朗•霍华德又不得不努力用画面表现书中某些略嫌枯燥的历史和理论段落,不得不用画面的紧张感来代替小说中来自精神上的惊悚……所以尽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影《达•芬奇密码》至少不能算是一部改编失败的作品,但倘若你执迷于小说的话,它依然会令人失望。其实这种诉求本身就是多余的。如果你是真的热爱文学,你应该早就清楚,图像所带来的快感相对于阅读文字来说是廉价而低级的,只要想想电影史上名著改编片得到普遍褒扬的如何凤毛麟角就知道了。遑论这不过是本通俗畅销的悬疑故事。
    丹•布朗可从来没有过想写严肃文学读物的奢望。小说《达•芬奇密码》从叙述、结构到发行操作全是通俗商业书的路子,只不过故事的主题和宗教色彩为不太如流的小说类型提高了些声望。严密的推理让受众的智力受到挑战,浓郁的宗教与艺术史背景又让一本大众读物增添了无穷多的文化色彩。自然,看惯了都市罗曼史或史蒂芬•金式的惊悚故事的人被这些光环吸引了,它至少让本质上不求甚解的普通大众获得了一种貌似深沉的阅读快感。于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一炮走红。
    不过宗教界的迅速反应对《达•芬奇密码》系列产品又有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老实说,这几年,深居简出的宗教人士可没少跟大众传媒过招,从禁书《基督最后的诱惑》改编电影,到梅尔•吉布森拍摄了颇富争议的《耶稣受难记》,都和《达•芬奇密码》一样,誓把神性的基督“拉下神坛”。这种趋势何止是在宗教界呢?不久前曾经大买的电影《特洛伊》以及新片《特里斯丹与伊瑟》,不都是把史诗神话变成了现代故事——荣誉之战变成了权色之争,命运的魔力变成了日久生情——哪一个不是为了讨好实在缺乏想象力的现代受众呢?因为今天,仿佛没有人再相信神性了。
    其实,有些电影是需要点背景知识的,因为不是所有故事都是重演你所熟悉的都市传奇。《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有着一些宗教史和艺术史背景,不过有些是被电影扭曲了,有些不过是大众文化的噱头。如果既没看过小说,又缺乏一点背景知识,我敢打保票,绝对有相当多的人看不太懂,甚至无法连缀过于紧凑的情节。估计最多的收获就是再见到军人的肩章是心中窃笑,又或者下次要仔细考察一下名画《最后的晚餐》中的那张桌子上到底有没有杯子呢?

 短评

重看,比多年前印象略好:感觉霍华德也是接了个苦差事:一来电影不比小说,过多的陈述性对白很影响观感;二来原作却又满是宗教阴谋神秘符号这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内容,不解释透更影响观感......

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其实我觉得,还不错了。

6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被俺爹这个教徒边看边讲结果还是有点不懂。。PB这个白化病苦行者形象好美好惊艳!

9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當時我們四個男生去看了,。後電影散場的時候是電影院的歐巴桑叫醒我們的。

10分钟前
  • StevenTong
  • 还行

兰登按图索骥,发现所有的解密的密码都藏在达芬奇的作品中,而最让人震惊的是,索菲的身世一时间随之复杂起来,她究竟是谁?峋山隐修会再现江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1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汤姆汉克斯:馆长,你有什么想法就不能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吗,就留这么点线索给我不是在逗我玩吗?

17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根据该片题材,评价可以由Shit上升为Holy Shit。

19分钟前
  • 苇间疯
  • 较差

开始进入Louvre的一段就感觉明显是节奏快了,气氛都没有出来一个谜题业已解开,紧跟着进入下一题,观众还在调整情绪,下一个谜又解开了,这样还好玩吗?不好玩。

23分钟前
  • 荆棘鸟
  • 还行

圣杯是个女人

2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剧情来说,原著更精彩。演员的表演是加分项。

28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很喜欢最后的那一幕,很宏大,音乐也很震撼。

31分钟前
  • 南條艾草
  • 力荐

改编得很成功

36分钟前
  • 寒江雪
  • 推荐

对西方的颠覆传统理论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之前看过的《地球男人》,还有这部片子,在欣赏过程中都让我无比的赞叹,赞叹于西方人敢于颠覆,勇于开拓的精神,这些东西是中国人拍不出来的,即使偶然出现,也会被冠以阴谋论的帽子而遭遇封杀~~

38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电影——一个错误的决定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喜欢喜欢喜欢

46分钟前
  • Reneeeee!
  • 力荐

没看过书的话,看的真的很费劲。但我居然因为看这个电影而把书中没弄明白的地方看明白了~~~相辅相成哈哈~~~~

50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感觉书更好看~

54分钟前
  • ningbokai
  • 力荐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过原著的关系,导致我没看懂这个3小时的电影。又或者是我没看过圣经,不大懂宗教,我完全没看懂这个电影= =(这是我近期看的最认真的电影,结果还是没看懂。)

57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还行

还是保罗贝塔尼最抢眼

60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看完觉得盛名之下,其实果然难副。

1小时前
  • 驻马店凯鲁亚克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