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匆匆看了下短评,大家原来对这部片子真正主题理解有这么大的偏差。这片子的标签是Harvey Weinstein movie,它讲的不是简单的打工人打工魂,社畜,职场小白什么的,而是Harvey Weinstein性侵案的一个十分独特的视角。它聚焦于他的私人助理,但这个助理又并不是他的type,而且聚焦于一天的时间(entry-level的职员难以置信的漫长的一天),而这一天正是助理拼凑起了Weinstein性侵证据的一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必须联系所反映的真实案件,不然对它的理解会完全浅表或者偏差。
从摄影方面来讲,整体的色调非常冰冷,后思极恐,大量的脸部特写和俯拍镜头突出了主角的孤立感和无助感。在声音处理上,主角的声音也是微弱的近乎被淹没。
本片的高潮无疑是Jane和HR的对话,从体谅到压制到批评,观众也不得不考虑到底Jane应该如何抉择,或者说她到底有没有选择。那个遥不可及的制作人梦想值不值得一次次卑微的道歉邮件和一次次良心的谴责。
看的时候在想,如果Jane和两个男助理去吃个晚饭会不会好些呢?她会得到一些support?还是会觉得大家都知道却心照不宣而更加幻灭呢?答案似乎是后者。
《助理》的预告,其实有些误导别人了,从预告来看似乎是一个惊悚片,但是本片看下来,倒是颇有“去戏剧化”的特点,哪怕全片中最为激烈的冲突,也不过是简和HR的一段对话而已,不过尽管剧情是如此平缓地流动,我们依旧能在一个个镜头的延伸之中和女主感同身受,并在那些重要的剧情节点上体味影片所蕴含的复杂情绪,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它做得比我预期得要好,没有如我所想那样只成为一张控诉韦恩斯坦的大字报,电影展现了女性在职场中所受到的无形压迫以及迫不得已的沉默。 所以,这样的电影绝对有必要拍出来,更有必要被世人看到,很多人已经在平日的生活中习惯了缄口不言,习惯了沉默并接受那些正在发生的不公允,那么如若连电影都不能为这些人发声的话,她们内心的控诉又能向何处宣泄呢?
正规大学毕业,做的是招聘职位结果刚进公司就要给老板端茶倒水——是我
上级要雇佣一个漂亮却毫无经验的女孩子,让她在公司等到晚上八点才面试,觉得这个做法不专业所以没有配合,被他大骂一顿——是我
开会的时候被领导“提点”,以下是他的原话:“你以为你长得漂亮吗?你不就是有点气质我才让你进公司吗?” —— 是我
公司很正规,规模很大,工资不低,刚出校园没敢辞职只能继续忍着——是我
做招聘的我也知道,短期换工作是大忌,特别是在有声望的公司做不到两个月就辞职,你很难跟新的雇主解释,甚至也不会给你机会解释。
所以针对一切“她辞职不就好了”的言论,我只想说…… 即使你的资金足够支撑你辞职,但你怎么知道下一个公司就没有性骚扰呢?
被歧视的社会环境下,女人要保住工作才能不被逼嫁人,要保住工作才能交得起房租、房贷,不靠家里不靠男人不靠色相,一切都很难。更难的是,家里、男人、老板都在向你伸出“橄榄枝”,说要养你,说你的存在就是一个附属品,说你的倔强只会伤害你自己。
“只要你听话我们就养你”,不知道有多少姐妹在这些糖衣炮弹的袭击下惨烈牺牲。她们的现在是幸福的。
我躲避了甜蜜的枪林弹雨,先是压抑的端茶倒水、迎合上级;后来加班加点,带团队。一个以事业为主的女人,要自己省吃俭用花钱买房子的女人,在世人眼里是不幸的。
但有了经济能力后的我,必然会是最幸福的。
攒够Fuck you money。
在这部片子的整个进度中,老板从未出现过,反之只有他傲慢自大的怒气和自以为是的态度。通过穿着和道具的展示能看出来,整部电影也许讲述了女主仅一天的职场生活,通过一些细微的场景能找到对自我的同感——无日无夜地加班加点,周末也在办公室度过;被同级冷眼旁观,接了本该不属于自己的锅(也不属于其他任何人的锅);男性对女性的恶言相向,女性之间的彼此忌讳....
电影除了明线表达的me too题材之外,其实还有关于窥探的人生,助理安排老板的日常所需,细致到私人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从买药到得知老板私下不检点的行为,从尝试举报老板到只能坐在公司底下看坏事发生,却无能为力...而助理在办公室里的工作也长期曝光在同事的眼皮底下,写邮件被老油条同事指手画脚给意见;桌上的文件被人随意翻动查看,都得不到一点应有的尊重。
电影传达的信息过于生活化且杂碎繁多,情感细腻到令观影者难以消化,一种只有低三下四的社畜能理会的心情,无人听从你的想法,不能撒手不管的工作,度日如年般的生活。
日常的社畜生活,冷峻,窒息,无法逃脱…看的实在是压抑了…
侧面记录Me too的性侵大佬,混蛋渣渣,办公室的公司的其他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棘手的老板老婆的催命电话,其他男同事就是扔给女主,就像跟她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扔废纸团一样。对待投诉的主管,明明知道老板的种种罪行,却还是袒护,并以威胁女主,终了还不忘打击下女主不是老板的菜…
重压之下,大家都是负能量下的傀儡,麻木的执行,扼杀自己的独立人格。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片子,我会用【真实】。
电影跟随女主Jane的视角,用一种近乎emotion-less的方式记录了Jane一天的助理生活。女主没有设定太多台词,刚开始的几十分钟感觉仿佛在看vlog,我想这就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吧——记录Jane工作的一天,而不加以渲染自己的价值取向。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叙事方式。
随着Jane工作的展开,我发现这个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处理babysitting一样的琐碎又接连不断的小事。这份工作唯一的指南、标准,就是是否让你的业巨擘老板满意。如果你稍有不合老板心意,老板直接电话过来骂的你狗血淋头,他强势的要你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发道歉信给他。这时候已经能发现Jane处于一个时刻贬低你的环境中,这真的非常糟糕。影片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当Jane第二次道歉后,老板回复邮件说:“i’m sorry, you are great. I was tough because I am going to make you great”。包括老板的司机也对Jane说过:“老板说你聪明又努力,觉得你很棒”。被贬低惯了的Jane听到这些话时,露出了感激的神态。看到这一幕我冷汗在背,这是已经被破坏了自信心的Jane,一个想要留住这份工作的Jane,她已经分不清这种攻击似的称赞和虐待其实没有区别了。
整部片子,没有直接提到sexual harassment,但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骚扰和权利压迫的存在。这也是我认为真实的一点。Sexual harassment就像elephant in the room,每个人都看的到它,你也听得到同事捕风捉影的谈话,但没有人真的谈论它。关于Jane在和HR见面时表现出的犹豫的状态,我也觉得非常真实。当Jane意识到老板和新助理在酒店时,她去找HR是一种下意识的状态,我想她对新助理更多的是一种同为女性的关心(或许有些许嫉妒心但我想这不是她主要的感受)。HR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半威胁的说了一番话后,貌似安慰的说:“don’t worry you are not his type”。在这样的系统中,每个人只是doing his job,没人对一个年轻女孩脆弱的担忧感兴趣。
为什么我说这部片子真实,因为我想这部影片呈现的,就是一个女性处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状态。真实世界中没有上帝视角,我们或许会感到周围的环境不对劲,这份工作让你不舒服,也知道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在行业老大手下工作opens doors for you,离开了就会更好吗?当这些“不正常”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文化,是不是尽量适应这个环境来保护自己更实际呢?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Jane在和别人对接事务时,一直很有礼貌,有商有量的语气。可是当她和HR谈过以及见到新助理从酒店回来若无其事的坐在自己对面,她对老板司机的语气bossy了起来。环境改变人真的很快。
整部影片,Jane的老板都没有露面,但是通过让老板的笑声和说话声从关闭的门和电话线中渗出,导演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控制欲极强、极其自大、极其不尊重女性的老板形象。这也更烘托了Jane工作环境的真实性。压迫、恶意和虐待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的实现着他的罪行,将员工也变成事实上的帮凶。
最后,again,这真的是我看过最好的#MeToo影片。
#Berlinale20-14 三星半。与其说本片在情节设计上琐碎且波澜不惊,目的正是在营造出这种窒息般的工作日常,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影片中折射出的整个行业体制都仿佛有毒,从老板恶劣的品性举止到(男)同事的微型压榨,到见怪不怪甚至反过来指责新人的中层,到无聊繁琐的助理工作消磨初入行年轻人的生命和热情。影片以小见大,不动声色中对从metoo出发遍及整个影视行业的不健康乱象进行了批判。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电影公司老板的女助理被PUA的一天。影片像《让娜·迪尔曼》,并无类型片起承转合高潮设定,也摒弃韦恩斯坦事件中那些吸睛抢眼的抓马狗血桥段。而是以平铺直叙的冷淡基调堆积一件件琐碎的日常工作,勾勒出令人窒息的职场氛围。以哈维·韦恩斯坦为原型的老板从未正面出现过,然而其强势的霸权淫威却通过电话、指令、员工谈话等形式无时无刻不笼罩在女主身上。她每天最早到最晚走,顶着助理的职位,却要一边做无数勤杂工的活,一边帮老板擦屁股受老板妻子的诘问,一边还要挨老板的骂。人力资源经理的为虎作伥、麻木不仁更堵死了监管投诉之门。这样表面光鲜实际如无底深渊的工作令人压抑无比且有苦难言。帕特里克·威尔森以未署名的方式短暂客串了一场戏。此外,片中出现的华人角色/国语台词是我看过的好莱坞电影中最自然,最不突兀的
7分,其实不错,思路也挺清晰。类似恐怖片的拍法,反派一直不出现,但他的压力以及时刻笼罩的恐怖感一直存在。让你更切身感受到,在这样的职场压力下的内心状态。不过,也是因为这种氛围的营造,让影片本身也非常枯燥和单调。当然,是故意这么做的。
这才是当代后浪的真实写照~影片从各个角度很刻意地营造了单调、压抑的工作状态,包括毫无生机的环境和色调、哑剧+无配乐、大量特写等。虽然迎合了主题,但整体观感也因此过于枯燥乏味。唯一的小高潮也不痛不痒的,如果没有对韦恩斯坦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很有可能就变成了HR口中的女主在庸人自扰
继Bombshell之后,Me too荧幕第二弹,从小助理视角看,焦虑也无力。就我而言,虽然大公司尊重员工,从来没这种顾虑,但也确实见过director助理怀胎九月还搬着一摞披萨盒。导演Q&A,1.从剧本到执行都很快,拍摄只用了19天。2.纪录片出身导演本人并不熟悉韦恩斯坦,剧本依靠了大量校园和entry level职员访谈。3.导演把成片给一个大制片人朋友看,制片人表示自己手下几名助理确实也情况相似,因此感到愧疚。
“2020年3月11日,韦恩斯坦被判入狱23年。3月23日,韦恩斯坦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单独隔离。” 看来,大亨这是要死于新冠了。
这姑娘每每犹犹豫豫欲言又止我真的……您到底想要啥。所谓社畜,要么狠要么忍,不是麻木无仁,而是你要明白,当你位低言微的时候,你所谓的仁义,只是“妇人之仁”而已。请你强大起来,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选一均可。
理念吊打Bombshell,最起码回溯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的时候,最不需要的就是另一种洗脑式的新闻,还原那个规训的气氛才是正途,片子除了有一些点处理的不好控制不到位,没有保持住全程的客观镜头外,甚至还有丝阿克曼的味道。。。
职场小白被霸凌的一天之美国社畜。
辞职吧,太无聊了。其实面试的事后看看公司的装修风格是能够判断出很多东西的。
男主通片不给露脸,的确是女性电影一道独特风景,始于乔治库克的女人们,法式继承在八美图,中影最著名的大红灯笼……只是你再怎么老板老公禁面也需有足够的戏剧能量去撑住银幕,不妨回忆上述三部从希拉克劳馥到德纳芙于佩尔巩俐何赛飞总共出现过多少位女性领衔主演?本片一边禁面一边独角,批判男权同时连观众正常心理诉求也一并蔑视?尽管清纯女主有着与伊莫琴普茨几分神似的雅静美感颇为耐看,也很难抗住90分钟片长而不滑向无聊乏味。两星半……(ps其中一个男同事倒像是年轻版的哈维·韦恩斯坦。无意巧合还是有意藏讽?)
写实的现实职场环境,从始至终未见上司,却不断从准备餐点、打扫、耳环诸多侧面细节中勾勒了老板霸道模样,而仅有水平和垂直的镜头代表了办公室内人情的冰冷尖锐,一面是男性主导的傲慢潜意识的大环境,另一面也是助理这一类人缺少支持者不敢发声的困境;因此,如今MeToo的意义所在便是如此
真实到令人窒息的漫长一天。不见身影的老板,那种压迫感却无处不在;不知姓名的助理,来自各处的压力又无处释放。而周围的大多数,一方面受到了这种PUA形式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沦为沉默的帮凶,到最后其实还是权力和阶级问题。影片的节奏还蛮精准,看似机械的、无聊的重复日常,恰到好处地将人的原始形象异化,同时也营造出某种两难的困境,怀揣梦想的人到最后无非是被现实狠狠碾压。整部影片有一种可怕的沉稳感,任何一个有过职场经验的人恐怕都能从中有所共鸣,女性可能更甚,而恰恰这似乎又是个难以改善的无解题。我觉得这个时候指责女主角“社畜”的还不够彻底的肉糜视角是既蠢又坏。
冬夜里的所有人,这冬天不会结束
小助理视角反映韦恩斯坦系工作环境阴暗面 不得不说妹子真的有点弱气 选错专业入错行的悲催 不小心开启了吐槽模式 对妹子每次都不能吃完面前的食物着实扶额了该司能不能少费点纸 助理妹子的职责范围到底是什么 真的要连保洁都管么最灰暗之处大概在于妹子五年后的轨迹也就是食物链上挪移到旁边两个小哥的位置提出问题是可贵的开始 但怎样才能更好促进职场光明平等的良性循环呢?
近三星。1.景别小,打光低,配乐少到可怜,人物对话大多少言尬场,把办公场景拍得十分阴暗,透不过气。大量俯拍镜头,寓意着女主被一股力量时刻注视着,加之老板这个人从头到尾都不出镜,给人的感觉就更压抑啦。这些都是恐怖惊悚类电影惯用的视听手法。2.用脚想,就知道在借韦恩斯坦性侵案,来说更广泛的女性问题。
比bombshell拍me too拍的更好。他从未出现,他无所不在。看似安静克制的电影,表层下却是暗流汹涌,但影射的部分有时过于隐晦,故事的概念胜过内容。看完后同场有个人说this movie sucks, nothing happened. 另一个人说,that’s the point. 罪恶被隐藏,因为人们都假装无事发生。(居然看到帕翠的客串好惊喜
可见导演做了大量的reference reading,用十分苦工拍一分故事,让我们在1h27min20s里和女主一同度日如年,但是影像又非常attractive!#Indiewire 2021奥斯卡预测
3.8 建议改名《后浪》
Panorama 工作中种种困局过于真实,现实中即使老板不是Weinstein这种人渣,也能感受到仿佛被四面墙死死压住的恐惧,因为职场对女性的压迫多得是比性侵更为隐蔽和恶劣的形式。女主角对无力感的呈现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