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就是一部丰泽园的企业形象广告片,或者改名叫“一盘葱烧海参引发的血案”更合适。
演员都是实力派,就是剧情差点意思,前半部很精彩,后半部分就成神剧了。
必须吐槽的几点:
1、北平的气候这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吗?七七事变,小日本进北平,所有人都穿着长袍马褂。八月份小日本投降,三伏天所有人还穿着长袍马褂。过年大冬天的,所有人还穿着长袍马褂。一年四季,北平的树都光秃秃的,连青草都没有一颗
2、小日本子只会吃山东菜。川扬鲁粤,小日本子号称美食家,唯独只好山东菜这一口,其他菜系一概不理。末了,还要绑架十多个山东厨子回老家去,这也太挑嘴了点
主角明显就是穿越开挂的人生,一个饭店跑堂的,居然能获得这么多大佬的赏识。
尤其是大帅去妓院赎人,完全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男主塑造完全失败,前期还可以看出有主见的特征,后期就变成没什么成长甚至连基本人性都缺失的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格格老婆就算当初不是真爱吧,这么多年了,一点亲情都没有?就让老婆孩子自己出去闯荡,自己都不操心的?
说实话,几个配角的塑造倒是有些出彩。比如姚先生,几个弟兄,厨师之间的争斗之类的。
日本反派塑造的简直就是神经病,后来编剧自己都编不下去了,直接就让他变成神经病了。感觉这部剧核心就是丰泽园的大型广告片,为了表现百年老店的经历,所以故意在不同阶段制造些冲突出来。所以,日本这精神病反派的塑造目的就是如此。
格格在那种情况下,没选择二爷是完全正确的。
二爷的本性就是个不择手段的坏人,看上格格也只是看上了她的身子和容貌。但是这东西能长久吗?一旦二爷玩腻了自然就该蹂躏格格了。格格跟了二爷,结局绝对更加凄惨。
虽然主角也是个没人性的工具人,但最起码格格有钱有儿子了,下半生不管幸福不幸福,总之钱肯定不缺了。
能下馆子大多都是有钱人,本片是从有钱人的角度去看时代的变迁。 但是时代变了,人心如故。民族大义什么时候都是英雄,本份的还是本份,世桧的还是世桧;自私自利仍然负天下。但是真实的社会其实普通人身上多少这些性格都是有的,只是占多占少而已。世界上没有特别纯粹的人,我们都是很多性格的复合体。报恩是看程度和能力的,当然报恩也是理所当然的。学堂为了姚先生的恩,可以卖掉丰泽园,自然理所当然;但是为了救汪掌柜(汇丰楼掌柜)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义无反顾感觉有点牵强。试问万一出问题,怎么对得起格格的恩? 而且,本片日本人入侵间的故事实在是有些漫长而乏味。好在没有特别残忍的镜头。 我们再一个个说下导演和编剧塑造的人物: 男主角:栾学堂 命运多舛,但是贵人(姚先生)强大,生逢乱世,却良心未泯,救了小姐,也同样救了自己,不仅仅是命,还有自己的运;可以说是峰回路转。 最厉害的是救了小姐不要赏钱,要赏工作,钱能用光,工作却可以养自己一辈子。这个在男主那么小的年纪有如此眼光,实属不易啊。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乡下孩子,能有此悟性,实在是厉害啊。 勤奋好学,刷锅能刷三年,这个非常有耐心。而且随机应变,口吐莲花,左右逢源的前堂也干的风生水起,主角光环无处不在啊。不仅工作踏实而且头脑还灵活,业务管理酒店管理都可以得心应手。高手。高手。 女主角: 珍珍,格格 珍珍 思想开放,性格直爽,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最重要的以后一定是共产党),我一看到男主有两个共产党都是自己身边人,就放心了。 她是深深的爱着男主的,哪怕自己知道父亲的开明不会到同意男主和自己结婚,她还是去全力争取了,直到心灰意冷的去寻找自己的信仰,当然人如果有了信仰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特别是那种可以不要命的信仰(歪门邪道的信仰除外)。
格格
格格出生没落贵族,但是心气依然是高的,打开头,还还真没有想到他会嫁给男主。慢慢的家境败落,以至于父母双亡,才知道自己已经沦落到无依无靠的地步了,但是一直到在窑子里大帅许婚的时候她还是想硬挺脊梁骨的,奈何世态炎凉已经无架可端了。才委身下嫁。
但是说实在的格格的扮演者是本片里面女孩子中最漂亮的。演技也是数一数二的。感觉比珍珍演的好一点。,
(待续)
前半部何冰老师戏份足时,真是精彩绝伦;后半部走向诡异,人物形象越发清奇。
首先,作为一名看了二十六集的观众,请务必允许我将胸中的愤怒一吐为快。
姚珍珍,一个恋爱脑又没家教的大小姐,仗着父亲有钱有势就可以随意砸别人酒楼,然后趾高气扬地说我都赔给你吗?这不是明摆着说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这不是和厉秋辰、胡济祥一个路数吗,你姚先生怎么还好意思指责别人呢?当别的食客都是瞎子吗?名为大小姐,实则泼妇一个,一点没有大户人家的富贵气,娇柔做作。难以置信的是,她这样出身的人,除了小栾子、关雅丽(两人友情也十分塑料,雅丽父母双亡了,她想到的还是男男女女那点事,完全何不食肉糜的眼界,根本不理解生活的艰难)竟然没什么朋友,后来杨小姐约她出去玩也毫不领情,这种脾气真的很难与人交心。和甘思阳的相处,也做作的让人恶心,既然不喜欢人家,为什么带人家回北平啊?给别人介绍就说这是我的追求者?人家没有自己的身份吗?明明当备胎养着,还一副我看你一眼,都是你欠了我的样子,白眼快翻到天上去了。听说后面她加入我d了,真为我d感到不幸。
姚珍珍的亲妈也是个奇葩,为了gm偷偷卖了公公家的祖宅,卷钱跑了害的公公下大狱最后被害死,居然还能摆架子回来看丈夫,还好意思把这些都推到gm大业上,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知道的是为了gm,不知道的以为她卷钱和人私奔了呢。(这点姚珍珍和她如出一辙,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别说别人家,自己家家破人亡人家也毫不在乎。)您有理想抱负,不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实现,靠偷公公的产业、偷丈夫的钱?还有,她生下女儿就走了,没抚养过女儿一天,十几年后回来就捡现成的,说带走就要带走,一点人情不讲,还一股脑推给gm事业的激情和伟大。(姚珍珍也是个忘恩负义的,爸爸为她始终不娶,对她百依百顺,给了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最好的教育,结果到头来帮着她妈气她爸?真的不明白姚先生这么有教养的人,怎么教出这样的白眼狼。)这种看不到一点人性的角色。
男主也很迷,全程面瘫,和姚珍珍迷之暧昧。既然答应拒绝就干脆一点啊,何必欲拒还迎地勾着人家女孩子呢?再说雅丽哪里配不上你了?婚前格格长、格格短的,婚后正眼都不瞧人家。自己说最在意丰泽园,而饭庄几件出彩的事都是靠着雅丽做起来的,结果一点表示也没有。雅丽买了一个童年生活过的宅子,立即就甩脸子不乐意了,结果一点心思都没花,最后享福的不是你和你妈吗?没和姚在一起真是可惜了,你不是狗剩儿狗剩儿的吗,biao子配狗,天长地久啊。
雅丽婆婆,刁婆婆的代表人物,对姚大小姐就是低三下四,说人家贵命不能干粗活,碰都不该碰。雅丽来虚心学她的手艺,想给她帮忙,就没给过人家好脸色(唯一一次赶走厉秋辰也是因为他骂自己儿子,根本没有为雅丽出头的意思),阴阳怪气地讽刺,最后使唤人家比谁都勤勤。婚事还没敲定的时候,不过是看出雅丽处境艰难,才故意黑脸敲打儿媳妇,好奠定自己婆婆的地位,一点也没想过人家当时经历了多少难处,有多不容易。自己也是苦过来的,更别说别人是从高处跌下来的,心情得都郁闷,还要雅丽处处为她着想。
整个婆媳相处中,做婆婆的义务就一点都没尽到。在人家两口子新婚夜,半夜去给儿子盖被子,还叫儿媳妇别跟他抢被子?这搁在普通人家,谁家儿媳妇受的了正睡着觉,婆婆把被子抢走给老公盖,一晚上还来好几次??这比听墙角还恶心一万倍。她就是把儿媳妇看成不要钱的丫鬟仆人,一点尊重的意思也没有。口口声声说自己家是穷人出身,行的正走的端,不干缺德事,实际上呢?人家雅丽对她服侍的尽心尽力,从前面看在贝勒府的剧情看,对亲爹亲妈也不过如此。即便是不知情的,能做到这个份上也没什么好挑理的。她却时常讽刺雅丽的格格身份,言下之意不过是,你贝勒府已经倒了,你关雅丽再尊贵、再有文化,也得靠着我儿子、我们栾家才能活着。不说雅丽多难堪,一遍遍戳人家伤心往事,人家不戳心窝子疼吗?想起亡故的父母不会伤逝吗?别人父母没享的福,人家都孝顺你了,你还没完没了的说贝勒府、格格的事,这是一点同理心都没有。而她对姚大小姐的所谓尊重,也不过是敬重人家的权势,不过是因为儿子吃上人家姚家一碗饭,不过是自己的儿子是姚先生一条狗,才对人家低三下四、和和气气。即使这样,还当着人家姚先生的面说,有钱有势的没一个好东西。这样一个少教的娘,怎么可能教出一个所谓脑子灵、会来事的儿子的?
这部剧最喜欢的是雅丽,其次是厉二爷。雅丽真的有才有貌,比姚珍珍强上万倍。如果她阿玛没那么混,如果不是厉秋辰鼓动着贝勒喝大酒败光了家业,她真的能配上更有才学又真心待她的好男人。可惜那个时代的女子没什么出路,为数不多的能出劳力换大洋的法子竟然是把自己卖了。其实想想她也囿于自己的见识,就凭她识文断字这一点在那个年代就很稀缺了,她完全能找到更好的职业,但她只知道满清那一套,除了八旗贵胄就是八大胡同。无奈之下不得不依靠着目不识丁、大男子主义还时常和东家小姐搞暧昧的栾学堂。雅丽为了丈夫的事业尽心尽力,几乎丰泽园所有别具一格的出彩点都是通过雅丽的人脉、想法和帮助:装修是因为人家会画图;宫廷糕点是人家的手艺;御厨是人家帮忙找的,更不用提和权贵的夫人太太打点关系,这剧情的安排远比栾学堂和几位大帅的交情看着更真实可信。而丈夫动不动给人家甩脸色,不仅心灵上的关心一点没有,连身体上的关心也从未见过。雅丽每天前堂后厨的跑着忙着,栾学堂不问人家多忙,更不会念着人家的好,每次姚珍珍来找他,找不到他就走了,栾学堂就只怪雅丽不留人家,嫌她不大度没容人之量,根本不问实情,也不体贴人家的辛苦。(这点也不得不说,姚珍珍真的很没有教养,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丝毫不考虑别人感受。酒楼开业不就是为了添添喜气添添人气吗?她找不见小栾子说走就走了,害的别人下不来台不说,人家高兴的时候还给别人添堵。这种事还多次发生,夫妻间多少矛盾都是因她而起。)平时人家雅丽干活的时候没念过好就罢了,一出事就往人家身上赖,可见这小栾子是真没把雅丽当自己家人,真是当成外人使唤!挣了钱不置可否,出了事甩脸色发脾气。整个饭馆掌权的都是他的结拜把兄弟,最后就媳妇一个成了外人。真是欺负媳妇娘家没人了啊!!人家好好的女孩子受你们奇葩一家人的气。
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姚先生这么正派的人物,怎么能接受自己未婚女儿,和一个小伙计共同收养一个女孩,还让她叫未婚的姚珍珍——妈妈??姚先生不是很注重女婿的身份地位吗,人家有身份的男人,难道能接受未婚妻收养的女儿,管别的男人叫爸爸?何况收养的时候俩人都是小孩呢,怎么觍着脸让小姑娘叫爸爸妈妈呢?就是不敢明着生一个,所以养一个捡来的呗。真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暧昧法也太高级了,不敢恭维。这个被收养的小妹妹也和她养母差不多,没什么脑子,因为踩死男同学一只蛐蛐要赔他,男同学让他嫁给他,她就认真地要嫁,满世界嚷嚷??是不是栾家全家人的脑子都长在栾学堂一个人身上了?
这个剧里最有价值的角色就是何冰老师扮演的厉二爷厉秋辰,这才是给所有国产剧示范了坏人要怎么做坏事。如果所有国产剧的反派都能坏的这样有头脑,有魅力,那国产剧也就不会变成zz的对手戏了。他是从头到尾都有逻辑的坏,有道理的坏,既让人恨,又时常让人眼前一亮,更让人真正明白为什么旧社会是吃人的,和权贵勾结后是如何草菅人命的,才会让人前一秒对他恨得牙根痒痒,又在下一秒被他吸引了目光。只可惜越到后面这个人物的情节越弱化,形象也没有开始时饱满,坏的意思也越来越单薄了。
说到底,还是所谓十项全能的小栾子并不能配上全剧的高光时刻,这让我这个观众实在不能理解他凭什么让大小姐对他死心塌地、凭什么让雅丽为他和闺蜜决裂、让和胡济祥是发小、有钱有势的厉秋辰偏偏和他过不去、让姚大银行家偏偏对他青眼有加。如果本剧做成群像戏,而不是大宅门似的大男主,小栾子这个角色会更真实出彩,这部剧也会更好更有现实意义。
最后,最最可怜的应该是我本人了。如果不是疫情,怎么可能硬着头皮和爸妈看这种大男子主义fj残余的烂剧,还看了大半部!
刚看完情满四合院,便被何冰吸粉了,又搜了一下他演的其他电视剧,结果就搜到了传奇大掌柜,2023年看完的第一部电视剧,虽然何冰不是主演,但在我心目中已经压住了所有人的演技,把厉二爷演的惟妙惟肖,生灵活虎,本剧所有的笑点都在他这儿,他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把主角的光环都压过去了。
何冰一人的独角戏,赞。编剧一碰日本鬼子题材就变SB了。
何冰演得厉二爷也是绝了~
优质国产剧,这么多北京人艺的演员,从台词到表演,一个字,棒!看何冰演戏真是舒服
就这阵容怎么着也不会烂的
以前听单老说过这部书;这两天追这部剧,特别有味道,现在跟人说话嘴里都在蹦京片儿;郭达老师:你有道过不去的坎儿2333;原雨的格格造型真漂亮;三十集以后有关日本人的戏神烦,喜多司令都可以出表情包了;好吧主要是我不想看格格的结局
本子确实比较扯淡,但是这一班黄金配角,让我肝颤。看到40集了,我才反应过来饰演徐永海的张永强老先生,是演12公民纪念那个瞧不起外地人的老爷子。这演技,我都吓坏了。十二公民里面,那么讨人厌,这戏里眉眼都透着慈祥。这才叫演员啊,演什么像什么。拜服。
本子架构终究差了口气儿,人艺卡斯没说的
虽然不出名可比什么半月传好看不知多少倍
全是人艺的呀!随便扫一眼小配角的演技都碉堡了。战斗力超群了
剧情和人物塑造都太过刻板扁平,唯独厉二爷一个活人。何冰老师太厉害了,那么一个传统的市侩坏角儿,愣是被演绎得有血有肉有性情~~一口京片子听得那叫一个浑身舒畅~~星星都给何老师~~~
看人艺的老戏骨在一起飙戏实在是太过瘾了,特别是厉二爷和矢野两个形象,鲜活、立体,让人又爱又恨。不过一涉及抗日部分就不免陷入了神剧怪圈,首先喜多将军的形象,一个掌管北平城的将军演成了一个只会吆西的小丑,另一个,姚珍珍一伙的各种刺杀行动也显得太过儿戏。
现在改名叫《传奇大掌柜》了,演员一水儿老人艺人:谷智鑫何冰杨立新梁冠华倪大红吕中……你们感受一下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不错。老谷的演绎一直让人放心,何冰大叔的演技炸裂,太好了,必须力荐
偶然看了一眼,都是老戏骨。现在央视8播放,叫传奇大掌柜
很不错的电视剧
历史变迁里的小角色大人物!小乞丐能最后成大掌柜,跟他为人处事有很大关系。北京口音听着真舒服!演员大都是话剧咖,牛逼!
一句话,剧本配不上这个演员阵容。三星是给演员的。
四颗星给何冰,厉二爷演得绝了,最喜欢看厉二爷和老胡憋坏的戏份儿!
受够了寂寞空庭和明妃传,不经意翻到了cctv8的这个片子,看到了一票老演员。一开始还吐槽有的场景有些假、对话有些生硬;但后来越看越上瘾,老戏骨们演起戏来真是有味道,那斗起嘴来京片儿蹦的特有意思~
何冰简直了!不敢相信跟宋慈是一个人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