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写过一篇短评。十二年后,翻到当年在blog上写的另一篇旧文,节选相关部分一并贴上吧。十二年,断肠崖一别也快要到期了。谁能想到,最不正经的,却最是长情。
如同“用典”是我们古典文学的伟大传统一样,这个手法完全可以扩大内涵,将有限的人生与永恒的时间空间并列从而进入无限的境界。
当《变形金刚2》里面大黄蜂说“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那一瞬间,就有一股电流从天堂直冲而下,将我从电影院的椅子上带到很多年前的一个深夜,电视里在放《阿波罗13号》,坐在小板凳上的我还是一个小男孩。但是那一刻的我和现在的我都不是孤独的。
当《Spaced》里面西蒙佩吉玩《生化危机2》看到两个主角相遇的那一瞬间,当女友向房东解释“你这个胸大无脑的婊子……”不是指她而是《古墓丽影3》里面的劳拉。又有一股电流把我带回1999年,我的第一台电脑旁边。那时候我正在玩《生化危机2》和《古墓丽影3》,而西蒙佩吉正在伦敦的一个破烂公寓里拍摄这部《Spaced》,所以那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都不是孤独的。
当我们听见一个声音说出了另一个时间的话语,当我们看到一个道具出现在另一个时空里,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心情被遥远的声音讲述,当我们发现一句话背后还有另外的故事,我们都不是孤独的。
… …
——节选《另一个虫洞》
附:西蒙佩奇在15周年纪念中的讲话:“作为一个观众,我如果被影视作品派了点儿活干,要自行建立事物联系,或者补充背景知识来理解剧情,总是会感到更满足。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乐趣所在。《屋事生非》中有巨量的引用,这就交给观众们一个任务:把点连成线。当你发现了一个梗,你就算还不知道它的来历,也会有种满足感。当然了,我们也没有把赌注全押在这些时刻上。如果你心领神会了,敬请享受;如果没对上眼,只把它们作为剧情一部分也没问题。”
感谢楼上@咕咕 的翻译。
从第一集的不解到最后一集的解脱,Spaced用类似于哲学思想实验的方法,以寥寥的角色给我们说出了人际交往的真谛(至少十六年前的)。其中Tim醉酒后看黄片的细节尤其真实。谁没有孤独寂寞的时候呢?在喝醉后重新面对自己的欲望,结局自然是自欺欺人的幻想,这就是现代人生。相比前一集的rave,这集的happy ending显得不那么快活。虽然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是人生确实是一部不是电影的电影,在不断挣扎中欺骗着自己,快乐着。等到十年二十年过后,在大脑中穿越时空,回到自己饥渴而孤独的青年才会不断叹息浪费的时光,怨恨自己的无所作为。人生如戏,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绝佳的演员,真正进入了角色。只有在偶尔的黑暗里我们才从角色中脱离出来,认真审查我们的作为。Spaced,正是那一个个人与人之间的空间,组成了我们的社会。这空间时小时大,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爱情友情亲情不断参杂其中,空间的不断叠加,最后就像一个永远不会停止旋转的陀螺,人生如戏。
达尔文曾说自己的进化论所提炼的真理比过去两千年哲学的总和还多。在中国,西方对人生、世界的见解历来让很多人唾弃。但现实是,西方在几乎每一个人都物质发达了五十年之后,对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比朱熹还要深刻。不像小国寡民的日本,我们的社会不断加速西化转型,过去从没有的space不断出现。我觉得中国正处于Spaced之前的时期,彷徨着自信。
PS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第六季节奏怎么突然那么快,其实是有提示的。轮胎在开头说自己之前吃E片怎么出去泡吧开心,暗示了后面全员出去时的情况。英文Rave是跟Du'Pin联系很紧密的。而片名Spaced本意是Xi'Du后精神恍惚的样子。
第一季最后一集Tim念了一大段独白,不得不想到“醍醐灌顶”或者“佛陀顿悟”或者“洞穴与光明”……之类的,伦敦的落魄青年在经过生化危机古墓丽影酒吧舞曲之后作出了“菩提本无树”的深刻认识。
“我突然心中一片清明,你知道的,我觉醒了。
“就像……你知道的,自己得到高潮一样。
“就像当你躺在沙发上,看着在昏昏沉沉,寂寞难耐的夜晚从苏活区买回来的色情录像带。
“你躺着,觉得什么都很棒,你被这些可笑的影像弄得欲火焚身,一切好像都很好。突然……砰!你就醒过来了,你躺在那里,浑身冒冷汗,慌乱地找仍然在你自己口袋的纸巾,而遥控器不知在地板上的哪里,这像是自己撞见自己在做这码事,你知道的,就像‘你在做什么?’
“那就是今晚我的感受,每当有人进来,我觉得我的心跳就要停止了,‘你在他妈的搞什么?’”
……
“人生其实不像电影,你知道吗?我们老是被教导着去期待事情能被解决,和能重建完美而永恒的现状,现实却不是这样。所谓的‘快乐结局’只是个神话,目的是要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觉得好过些。”
……
就冲着这独白,伦敦破烂公寓里的有为青年就到达了耶稣基督释迦牟尼柏拉图的境界。
在第一季结束的时候需要这样的顿悟。我们在一个人一段感情一个执着一段人生一辈子的最后往往也得到同样的顿悟。
于是,我们也能得道成仙驾鹤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而玩儿去了。
文/高尔吉亚(原文刊登于28期《开啦》杂志)
中文名称:屋事生非
英文名称:Spaced
剧集类型:喜剧/恐怖/科幻/剧情
每集长度:20分钟
首播时间:1999年
首播频道:英国第四频道
播出地区:英国
剧集语言:英语
导演: Edgar Wright
编剧: Simon Pegg / Jessica Stevenson
主演: Simon Pegg / Jessica Stevenson / Julia Deakin
官方网站:
http://www.spaced-out.org.uk/——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棒的英国情景喜剧,赢得了两座英国喜剧奖的奖杯,两次英国学院奖提名。
——IMDB上得分9.5。
——叫好又叫座并且颠覆传统僵尸片的《僵尸肖恩》原型出处。
——著名美国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强烈推荐:“The one,the only… SPACED。Accept no substitutes”。
——美国著名电视台FOX准备翻拍本剧。
——男女主角都不是帅哥美女。
——B级片爱好者和宅男腐女子们的心头好。
《屋事生非》(Spaced)于1999年到2001年期间,在英国第四频道正式播放(新剧《皮囊》也在此频道播放),目前总共播出了两季。本作中到处都是对美国流行文化和时尚潮流的恶搞,对Cult片、漫画、游戏、音乐的致敬,截然不同于美式搞笑的英式幽默,并运用了MTV式的酷炫剪辑手法和拍摄手法,以人物行动推动剧情发展,而不只是象过去那样站在屋子里翻翻嘴皮子,男女主角都不是美型演员,背景设定上不再属于有钱阶级,不仅如此就连住处找不到,这一切都打破了传统套路,带动出一波全新的情景喜剧潮流。《屋事生非》在英国播出之后一鸣惊人,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一直好评,也为日后导演Edgar Wright和编剧兼主演Simon Pegg搭档拍摄正式长片奠定了基础。
在正式介绍本剧之前,不得不先重点提一下Edgar Wright和Simon Pegg这对活宝。两人相识于1996年播出的电视剧《精神病院/收容所》(Asylum)中,同时结识的还有Jessica Stevenson,此君也参与了Edgar Wright之后的几部作品。三年之后,两人再次合作,再加上Simon日后老搭档也是生活中的好友Nick Frost和饰演Daisy一角的Jessica Hynes等几个人,一起组成了《屋事生非》的主要制作班底。
《屋事生非》取得的成功使两人获得了第一笔投资,改编自《屋事生非》第一季第三集的的《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是Edgar Wright,Simon Pegg和Nick Frost三人正式进军大屏幕的处子之作。该片于2004年正式上映,打破了传统僵尸片刻意营造恐怖氛围的陈旧套路,代之以独特的英式幽默和主角生活化的自然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使他们在国际电影界中一举成名。
有趣的是,因为《僵尸肖恩》的影响力,两人还被僵尸电影之父George A. Romero邀请到《活死人地带》(Land Of The Dead)中客串了两个僵尸角色。同样被Simon Pegg的个人魅力所征服的还有法国大导演Jean-Baptiste Andrea,他在看完《僵尸肖恩》之后灵感突发,邀请到美剧《六人行》中人气男星David Schwimmer和Simon Pegg来搭档演对手戏,最终促成了美式搞笑和英式幽默大碰撞的《微不足道》(Big Nothing)在2006年上映。更有意思的是,因为《微不足道》的极大成功,使得David Schwimmer终于也按奈不住想过把导演的瘾,于是再次邀来Simon Pegg参与编剧和主演,甚至不惜将原作背景设定从纽约改到了伦敦,以求得原汁原味的英式喜剧,从而造就了2007年上映的《胖男孩快跑》(Run Fatboy Run)。
但Edgar Wright和Simon Pegg对此还没有满足,三年之后再次联手带来了全新的警匪喜剧片《热血警探》(Hot Fuzz),这次他们尝试将喜剧元素融入了传统警匪动作类型片中,这当然要归功于从小就痴迷于警匪片的忠实粉丝Edgar Wright,影片如预期般再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屋事生非》一直有传言会拍第三季,还有以两个宅男(自然还是Simon Pegg和Nick Frost主演)参加动漫年会为主要剧情的《Paul》(拍摄时间未定)以及定于2010年播放的《世界的尽头》(The World's End)也在策划拍摄的档期中,可以预见,这对黄金搭档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屋事生非》,在本剧中Simon Pegg照例还是扮演一个一事无成的大龄单身宅男,平时只知道整天窝在沙发里打电玩,或者泡在网上和极客们讨论《X档案》里的象征意义(生活中的Simon Pegg就是个标准的《X档案》发烧友和星战迷)。但私底下他其实是个有抱负的漫画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黑暗之星漫画社签约作者(Dark Star Comics取自现实里的漫画社Dark Horse Comics),虽然至今为止的作品只有为妹妹的男朋友的哥哥的乐队God's Third Leg设计的唱片封套(Simon Pegg现实中的确是God's Third Leg的一员并且担任鼓手一职)。正式工作是在“幻想集市”的漫画店里担任副经理一职,虽然店里包括他在内一共只有两个人。
因为被前女友赶出家门,地下漫画家Tim(Simon Pegg饰)不得不想办法在外租房,由此认识了一心梦想成为专业作家却灵感枯竭的Daisy Steiner(Jessica Hynes饰)。两人商定好之后,决定假扮夫妻租了一个房,没想到房东和房客们也全是些稀奇古怪的家伙,包括整日不见踪影长期蜗居在地下室的失意画家Brian Topp(Mark Heap饰),后期加入租房的还有平日里总幻想着操起一把机枪狂扫一气的军事发烧友也是Tim的好友Mike Watt(Nick Frost饰),在时尚界工作喜欢新奇事物的Daisy的好友Twist Morgan(Katy Carmichael饰),当然还有一位嗜酒如命的好色女房东Marsha Klein(Julia Deakin饰),这些古怪的家伙们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屋事生非。
全新的剪辑手法,镜头运用和精心策划的配乐是本剧一大特色,以在第一集的一开始为例:以Fatboy Slim的缓拍作品“The Weekend Starts Here"开场,舒缓浪漫的曲调象征着男女主角的首次邂逅,然后切换为Marni Nixon的“Getting to Know You”(1956年版《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插曲),再以镜头的平移将两人甜蜜幸福的过去回忆一幅幅拼凑起来。短短十分钟不到的开场已经让观众迅速入戏。
第一季的第三集是整个剧集的核心,不仅运用了“臆想”这一新颖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将ACG(漫画动漫游戏)这一独特生动的表现形式穿插在剧情中,另外从这集小标题《艺术》(Art)就可以看出Edgar Wright所想给观众呈现的不仅仅只是那些很眩很酷的形式表面,还有那些情感细腻的敏感个体之间在交流上所存在的内在问题。
在这集中,Brian收到了一份来自昔日好友Vulva(David Williams饰)的派对邀请,面对着镜子总找不到最满意的服饰搭配,此情此景活象是要和老情人见面一般,所以此处绝对是腐女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外人看来,Brian和Vulva的确很象一对同志,但笔者根据自身经历认为两人其实更象是生活中的精神知己和事业上的最佳拍档。怀抱着忐忑不安的兴奋心情,Brian终于在派对上见到了被一群美女簇拥着的Vulva,没料到正式见面时却被Vulva狠狠奚落了一番。同样悲惨遭遇的还有满怀期待之情却最终面试失败的Daisy,于是她借此来派对一醉方休。只有Tim依旧浑然不觉,还借着兴奋剂、酒精、烤玉米片的混合作用达到了一种自我陶醉的致幻境界,不过这家伙把满屋子里的客人都臆想成了游戏《生化危机》里的僵尸,最后Tim在一番奋力拼搏之下终于把两人救了出来。拍完之后,Edgar Wright和Simon Pegg对这集构思都相当满意,于是当即决定将其扩展成一部正式僵尸长片,这就是日后两人赖以成名之作《僵尸肖恩》的雏形。
臆想和角色换位是心思敏感的个体类型心理活动表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起初在旁观者比如观众眼里看来喜剧味十足,但随着真实情况的展露,观众将随着主角一起慢慢走近内心世界,品尝到个中滋味。提到这点,其实华语喜剧明星周星驰是最擅长于此道并将其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这种强烈的喜剧冲突效果在此之前也有反复出现过,包括这集里Brian在见面之前已经假设幻想了一遍对Vulva时说话的语气和对方热烈回应,第四集里Daisy想象成是自己向男友提出分手而不是对方提出,两人都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但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ACG是贯穿本剧的另外一大特色。除了先前提到的《生化危机》游戏,本剧还引用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其它经典游戏,包括用格斗游戏《街头霸王》中的对战来象征Tim和Daisy之间的争论不休,用射击游戏来象征黑暗之星漫画社老板对漫画作者的一个个“枪毙”。当然,漫画形式也必不可少:用逐格漫画来表现Daisy学生时代的一场友谊篮球赛,用数页素描来表达Tim向Daisy提出另外一种夜生活方案,等等。
本剧中出现的所有配乐,漫画家名字,漫画社名称,乐队名称,甚至就连成列在剧中漫画店货架上的漫画书(虽然只有几秒的镜头)都是有典故的,甚至有的名称直接从现实中原封不动的拿来。其讲究细节的程度不亚于同样喜欢引经据典的热门美剧《迷失》和去年好评如潮的《再见绝望先生》与《幸运星》两部动画。但对于从来没在英国生活过的国内观众来说,要领会那么多伏笔和细节出处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过对哈英族来说这却激发了他们的考据狂人本性。为此本剧DVD里还专设了一条向所有奋斗着的文艺工作者们致敬的英文字幕,将剧情中出现过的电影、漫画、音乐、游戏等一网打尽,详细的罗列出相关出处和解释。
本剧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恶搞不断,英式幽默随处可见,冷笑话满天飞。恶搞对象从热门电影《星球大战》到《黑客帝国》都有涉及,甚至就连被广大文艺青年顶礼膜拜的著名Cult片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代表作《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都不能幸免,因为他们秉承的正是以下这个信条:“越喜欢的越要恶搞”。
本剧在刻画人物方面也相当成功。拿Tim和Mike来说,虽然是个看似两个长不大的孩子但在紧要关头总能挺身而出,奇招尽出,从而展现出很Man的一面,比如开着设计的机器人去机场说服Daisy留下来,率领大家开着坦克拉这横幅大声放着音乐去挽回房东Marsha Klein的心。Tim平日里看似浑浑噩噩,浑身懒散模样,但在一些关键决断上却很果断明智,比如放弃新漫画店工作接受旧主的请求回到原来工作地方。相比之下,我们的画家大叔Brian却显得优柔寡断,不懂得拒绝房东的骚扰,在面对女友Twist Morgan离开后也不知道如何去挽回,总是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不可自拔,忽略了和亲密人之间的交流。
所以脱掉恶搞的表皮,本剧其实骨子里和顾长卫新作《立春》所想表达的是一样的,通过充满戏剧张力的喜剧元素的调动,来展现出当下怀抱着梦想却在现实中处处碰壁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从感情关系上的纠结到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以及时时刻刻面临的生存危机到社会压力都作了细致深入的刻画。现实生活远比电视剧更复杂生动,也许通过《屋事生非》中男女主角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可以让我们找回一些失落的勇气和信念。
我已经爱上Simon了 Nick也好萌 为什么我个挫人现在才看到这部片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多为腐国叔 各个是珍宝
音乐棒透了,E6.Epiphanies UKraves
西萌太萌!尼克太瘦!我看第七集时发型和包租婆一毛一样连豹纹头花都一样(-.-)y-., o O 好朋友一起拍片精气神儿就是不一样!
英国喜剧从不需要帅哥美女。不知道还来得及去电影院看simon pegg的新片不
多年前喜欢上《僵尸肖恩》《热血警探》后,就有想为【埃德加·赖特+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三人组看看《屋事生非》,后来可能因觅源无果而迟迟未看,如今回味《僵尸肖恩》后心血来潮终于观影:1.叙事、剪辑、表演…的风格在埃导后期的作品中一脉相承;2.喜欢漫画、游戏、电影等的宅男,联想到《生活大爆炸》;3.尼克第一季还只是比较壮,后面才慢慢变胖;4.看到了肖恩和艾德的室友彼得(被爆蛋了);5.《闪灵》《第三类接触》《星球大战》……看到好些电影梗……6.人生其实不像电影。你知道吗?我们老是被教导去期待着事情能被解决,和能重建完美而永恒的现状,现实却不是这样。所谓的“快乐结局”只是个神话,目的是要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觉得好过些。7.再接再厉观看第二季。
提姆小金毛怕狗竹闪电,黛茜打字两分钟必睡觉,俩人心灵感应.军事狂沉舟载石.画家,愤怒痛苦恐惧(音乐)侵略(敲蛋).夫妻租房.双胞胎姐妹.屋莫名诡异感,冰箱.派对,开门强光.玩枪战,生死别.养/救狗.话唠男,舞会.所谓的快乐结局都只是神话,目的是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好过些.男女主的生活是最理想的完美爱情
这是对既有电视剧镜头语言的一次大胆颠覆性尝试,快切与闪回的运用富有想象力,同时为多重流行文化文本的戏仿提供发酵的空间。梦幻般的怪客天堂,嗨至巅峰,人心浮动,杳然生趣。
好棒,完全就是僵尸肖恩的前奏,很冷的英式幽默,最后一集好基友胖子一出来就笑喷了,开始还觉得布景和运镜有点粗糙,后来看到肖恩里面那几个老面孔就觉得太亲切了
找的英文字幕,好多笑点没get到。。。西蒙和尼克是装嫩么,俩人卖相让俺想腐都腐不起来。搞笑二人组我还是更喜欢米国jay&silent bob
九十年代英国。埃德加 怀特出道时的生猛、新鲜和geeky.
三星半...确实每集的水平都参差不齐...不过各种电影、游戏的梗很搞笑,西蒙佩吉真是有才!
pegg这个时候还帅的。
这部英剧的冷幽默实在是有够冷,西蒙佩吉是个漫迷、影迷,也是个游戏迷,后来的《僵尸肖恩》改编自本剧的第三集,那一集里出现的游戏是《生化危机》和《古墓丽影3》
Nick你后来的肥膘是怎么养出来的!!
除了第一季前几集表现稍显生疏,Edgar Wright的味道完完全全。NETA了许多电影;第二季几集尤为精彩,205的空气枪大战、206的蛋糕大战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从系列构成上来说,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完全可以剪辑成一部电影了。
第一季第三集往后,第二季第五集以前,爆笑
真不敢相信就这样结束了,其实每次看完电视剧都挺失落的,感觉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朋友们。
多看两集看出感觉来了。when I say " well ", I mean " shit ". I' m a big fucking loser.
各集水平参次不齐
S2好过S1。此剧再次证明,simon的搞笑方式不是我的菜,但是他说wanker的时候太可爱了,同时可参考big train;mark heap很棒,非常棒!